殯儀館遷移暨公墓改道工程項目建議書(1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586504
2022-09-19
18頁
113.50KB
1、*縣殯儀館遷移暨公墓改道工程項目建議書目 錄第一章 概述.5第二章 項目背景.7第三章 項目建設的必要性.7第四章 建設條件及地址. 10第五章 項目建設規模及方案. 11第六章 設備配制及水、電、氣供應條件.11第七章 環境保護及衛生安全措施.12第八章項目組織管理.12第九章項目建設進度安排.13第十章投資估算及資金籌措.13第十一章綜合效益分析.14第十二章主要結論.15附錄:1、附表1-52、新建殯儀館地形及公墓新路示意圖3、關于易地遷建海寧市殯儀館項目初步設計的批復第一章概述一、 項目概況1、項目名稱:*縣殯儀館遷移暨公墓改道工程2、建設性質:遷建(擴建)3、工程地點:現*公墓內4、2、項目主管單位:*縣民政局5、項目承辦單位:*縣殯儀館6、項目實施期限:兩年7、項目建設規模與內容:本項目為*縣殯儀館遷移暨公墓改道工程。項目擬將殯儀館內遷到*公墓里面。項目按三級館標準建設。另外由于通向公墓的道路已被規劃為其它用途,本項目將公墓改道列入內容,計劃從205國道“1737”公里處入口,挖山開一條路進去,作為公墓和殯儀館的共用道路。項目總建筑面積4390平方米,用地120畝,年處理尸體能力5000具,總投資2278萬元。8、項目總投資與資金籌措:項目總建筑面積4390平方米,用地120畝,總投資2278萬元。該項目所需資金共2278萬元。原殯儀館土地由縣里收回,補償資金約300萬元;3、向省爭取國債資金或貼息貸款1500萬元,請求縣財政補貼300萬元;業主自籌解決178萬元共同解決。9、結論和建議項目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要遵循勤儉節約的原則。二、 項目承辦單位概況*縣殯儀館成立于1998年,是*縣民政局屬下的事業單位,承擔全縣劃為火化區內的死亡人員遺體的火化和殯儀服務工作。殯葬服務項目有遺體接運、消毒清理、化妝整容、冷藏、火化及吊唁廳、告別廳、休息室租用等。三、編制依據:1、民政部辦公廳關于印發殯儀館等級標準(試行)的通知(民辦發199010號);2、殯儀館建筑設計規范(FGJ104-1999);3、*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11個五年規劃發展綱要;4、*縣人口與計劃生育“十4、一五”發展規劃(2006-2010年);5、*縣城市總體規劃和*縣土地利用總體規劃6、其它有關資料。第二章項目背景殯儀館是為全社會服務的窗口,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陣地。其功能是,使人們在殯儀活動中的悲傷得到慰藉,情感得以抒發,哀思有所寄托。并起到移風易俗和引導合理消費的作用。*縣現在的殯儀館建于1998年,由于當時上馬倉促,規模很小,設施簡陋。兩臺簡單的平板火化爐,能耗高又污染大;一個小小的悼念廳,面積不足200平方米。運行了12年,至今已經遠遠不能滿足人民群眾對殯儀工作的需要。隨著*縣城不斷擴大,城市附近的土地也更趨緊張。現在殯儀館的位置正好處在一片待開發的丘陵地帶,嚴重影響了該片土地的5、開發利用。因此,近幾年來,遷移殯儀館的議題就成了*縣有關領導不斷商討的重大問題。第三章項目建設的必要性一、實施本項目是*縣經濟社會發展和縣城總體規劃的需要近年來,*縣和全國一樣,經濟社會都有快速的發展,特別是縣城,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土地資源越趨緊張。而現在殯儀館的位置,處在*東大門的一片丘陵之中,*縣城市總體規劃中已經把這片丘陵規劃為商住用地,用于招商引資。這樣,規劃就和現狀產生了矛盾。只有將原殯儀館遷移,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一矛盾。因此,實施本項目是*縣縣城總體規劃的需要二、實施本項目是*縣人民群眾對殯儀服務工作要求不斷提高的需要*縣現在的殯儀館建于1998年,當時由于上馬倉促,規模很小,6、設施簡陋。總建筑面積只有約500平方米,兩臺簡單的平板火化爐,能耗高又污染大;一個小小的悼念廳,面積不足200平方米。既沒有除塵消煙等環保設備,也沒有靈堂、骨灰寄存等服務設施,群眾反映很大。殯儀服務涉及遺體接運、遺體冷藏、穿衣整容、化妝、禮廳布置、挽聯書寫、火化、骨灰寄存及相關喪葬用品供應等內容,場地和設備的不足限制了這些服務的開展。因此,實施本項目是*縣人民群眾對殯儀服務工作的需要三、 實施本項目是*縣殯儀館自身完善發展的需要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人們對殯葬事業的要求越來越高,殯儀館的業務量也不斷增加。殯儀館有業務有責任改善殯儀館的環境和服務。隨著時間的推移,殯儀館的環境會越來越優越。首7、先,殯儀館應加強對服務設施的改造,包括裝修告別廳,更新冰柜,使用高科技設備進行遺體冷藏和防腐等。其次,殯儀館必須加強對員工的培訓,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再次,殯儀館要美化綠化環境,原衣物焚燒爐所在地要改造成為休閑、休息場所,清明時節作為音樂鮮花祭拜區使用。 同時,殯儀館要繼續積極倡導文明祭祀,進一步推進鮮花換鞭炮、換紙錢等活動,逐步引導市民改變燒香燒紙的祭祀方法,努力把殯儀服務區建設成為真正的“無煙區”,把殯儀館建設成為一個集人文、教育、休閑、辦理喪事等功能為一體的場所,做到與城市和諧發展,讓群眾從心理上、觀念上接受這個單位。另外,在計劃經濟條件下,殯葬事業是獨家經營的,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這種8、局面必然會被平等競爭,共同擁有的市場所打破,要想占領和鞏固這個市場,就必須向人們提供滿意的殯葬服務。前提是要加快殯儀館的改造和正規化建設。因此,實施本項目是殯葬改革深入發展的需要,是殯儀館自身完善發展的需要。第四章建設條件及地址一、項目建設地點本項目建設用地位于現*公墓內。*公墓距縣城約3公里,交通方便,已有一定的規模。現在公墓內二期開發已基本完成,開發平整好的墓區,按現有的入墓規模計算,已可使用約20年。整個公墓的存有土地(包括未征用部份)約可使用約50年,土地資源較寬裕。從目前情形看,短期內搬遷或停用的公墓可能性不大。公墓里面靠南邊有一塊空地,是原公墓用地和土管局已征用土地,共有20余畝,9、里面還接著一個山岙,未征用,山地整理后也有20余畝,主要為林場的山地。所以,公墓里面共可整理出約40畝山地,比較平整也比較方正,適合用于建設殯儀館(具體位置見平面示意圖和照片)。該區域與城區有一定距離且有高山隔離、主導風向正確、地處水流下游、主要利用荒山荒地,周邊沒人居住,三面環山,基本符合建造殯儀館的主要條件。為了減少不必要的糾紛,擬將南邊、北邊、西邊森林防火線內的部份林山一并征用,既作為殯儀館的綠化屏障,也為以后公墓發展留有余地。二、項目建設條件項目建設地點建設條件良好。1、*公墓四周土地產權清楚,征用難度小;2、四周無人居住,牽扯面小,在建設的整個過程受到的干擾最小;3、三通一平是現成的10、,一經批準能馬上開工建設;4、距城區路途短,施工方便,建設周期較短。第五章項目建設規模及方案根據*縣經濟社會人口的發展狀況,參考周邊縣市的經驗,擬定*新殯儀館的建設規模為:總建筑面積4390平方米,用地120畝,年處理尸體能力5000具,總投資2278萬元。具體數據見附件估算表。用地120畝中,安排有90畝山林,既作為和周邊地區的緩沖地帶,又可作為公墓的預留地。第六章 設備配備及水、電、氣供應條件本項目地塊座落在規劃區內。項目所需的水、電、氣、通訊等,可直接從預留接口接入。第七章環境保護及衛生安全措施本項目位于縣城規劃區內,本項目的建設對自然生態環境有一定的影響。其主要影響是火化爐的煙塵。目前11、,雖然新型的殯葬火化爐帶有煙塵凈化裝置,但其排放的煙中難免會有少量的塵埃和各種油質,容易污染環境。建議采用運行成功的殯葬火化爐和煙塵凈化設備,把煙塵污染降到最低程度。項目還應對可能產生生物病源的尸體及環境做好衛生防疫的措施,建立消毒殺菌的流程和場地。第八章 項目組織管理 該項目由縣民政局和縣殯儀館共同管理,擬成立一個項目實施小組,實施對項目的領導。項目完成后,業主應進一步加強內部改革與管理,建立健全組織機構和各項規章制度,利用完善的硬件設施,把殯葬服務工作做得更好。第九章項目建設進度安排該項目似于2010年11月底前完成建設工程項目建議書的編寫、報批,可行性報告編寫、評審和報批,項目的初步設計12、審查和施工圖設計審查,場地平整,地質鉆探,工程圖紙設計等前期準備工作,并力爭在2010年12月開始工程施工。確保2012年10月底前竣工驗收,交付使用。第十章投資估算及資金籌措一、固定資產投資根據*縣經濟社會人口的發展狀況,參考周邊縣市的經驗,計劃新殯儀館的建設規模為:總建筑面積4390平方米,占地120畝,年處理尸體能力5000具,總投資2278萬元。投資組成如下:一、120畝山、地征用劃撥及青苗補償等 360萬元;二、建筑工程 569.98萬元;三、附屬工程 279.84萬元;四、各類設備 338.00萬元;五、前期費用 101.57萬元;六、公墓改道工程 628萬元;合計 2278萬元13、。(具體內容見附表1-5)二、流動資金本項目所需流動資金,可按現有途徑解決,無需新增流動資金。三、資金來源該項目所需資金共2278萬元。原殯儀館土地由縣里收回,補償資金300萬元;向省爭取國債資金或貼息貸款1500萬元,縣財政補貼300萬元;業主自籌解決178萬元。第十一章綜合效益分析一、營運收入及稅金本項目屬社會公益事業范疇,不完全以盈利為目的。主要收入為殯葬服務費,由政府補貼其不足部份。項目按每年平均3000具,每具收入1500元計算,項目年收入約450萬元,成本約400萬元。維護正常經營沒問題。投資收回期約20年。本項目為非營利性項目,可享受免征營業稅及所得稅的稅收政策。二、社會效益估算14、項目建設是*縣殯葬改革工作的需要,是該縣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縣城市規劃的需要。項目完成后,將大大提高*縣殯葬服務水平,為全縣實行全面火葬、移風易俗、革除喪葬陋習、促進兩個文明建設,打下良好的基礎。第十二章主要結論1、實施本項目是非常有必要的,既解決了*縣東大門丘陵地帶連片開發的問題,對完善城市規劃,提升城市品位,美化城市環境有重大意義;同時也改善了火化環境,大大提高了*縣殯儀館的檔次和服務能力,為全縣移風易俗、革除喪葬陋習,開展兩個文明建設,推動殯改工作有效進行打下堅實的基礎。2、本項目符合*縣城市總體規劃和*縣殯葬事業發展規劃的要求,對*縣經濟和社會發展有極大的促進作用。15、3、本項目得到省財政的大力支持,它的實施能刺激縣內需求,促進我縣的經濟發展。4、由于*縣屬經濟欠發達地區,民政企業自有資金很少,縣財政也非常困難,因此在項目建設中必須遵循勤儉節約的原則,堅決避免鋪張浪費好大求洋的思想或現象。*市咨詢評估公司 二一年六月附表1殯儀館遷移方案建筑工程造價匯總表 序號工程分項項目名稱單位數量建安單方造價造 價(萬元)備注1火化間480144769.462大悼念廳450142263.993中、小悼念廳2360142251.194中、小靈堂10480141067.685業務用房350142249.776骨灰寄存廳220158034.767辦公室、職工休息室400144716、57.888冷藏、解剖、化妝室210131727.6610配電房、車庫330112136.9911公共衛生間2260145237.7512公共連接走廊85085772.85合 計4390569.98附表2殯儀館遷移方案附屬工程造價匯總表 序號工程項目名稱單位數量建安單方造價造 價(萬元)備注1主大門項133.002圍墻米2201202.643內道路、廣場平米380012045.604綠化平米80006552.005景觀小品處6424.006殯葬文化雕塑處8216.007消防系統項11212.008弱電系統項188.009給排水系統項11010.0010擋土墻立方85016013.6011陰溝化17、糞池項11515.0012挖、填土方立方800001296.00合 計297.84附表3殯儀館遷移方案設備、工器具匯總表 序號工程項目名稱單位數量建安單方造價造 價(萬元)備注1平板火化爐臺24080.002揀灰火化爐臺260120.003電子顯示設備項11818.004除塵除煙消毒環保系統項14040.005監控系統項188.006空調、冷藏設備項14040.007各類用具項12020.008接送車輛11212.00910小計338附表4殯儀館遷移方案前期和其它費用匯總表 序號工程項目名稱建筑面積工程造價單位費用費用(萬元)備注工程建筑面積和造價4390849.821人防工程異地建設費43918、0417.562白蟻防治費43901.50.663新型墻體材料專頂基金439031.374工程監理費849.82217.005設計費4390521.956勘探費43902.207圖審費43900.508招標代理、可行性分析849.8265.109環評、氣象、衛生勞動849.821.51.2710項目預備費849.82434.00合計101.57附表5殯儀館遷移方案公墓改道工程造價匯總表 序號工程分項項目名稱單位數量建安單方造價造 價(萬元)備注1土方開挖立方300000123602擋土墻立方 6000160963道路基層的路面平方90001201084停車場平方3000120365綠化平方200065136其它15合 計628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8
42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