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電陜西草山梁49.5MW風電場工程項目巖土工程勘察報告書(1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586524
2022-09-19
11頁
143KB
1、目 錄文字部分1.前言11.1擬建工程概況11.2勘察目的11.3勘察方案執行主要技術標準11.4勘察方法21.5 有關說明32. 場地工程地質條件42.1 位置、地形及地貌42.2 地層42.3 地下水52.4不良地質作用53. 地基土的工程特性分析與評價53.1 地基土物理力學性質指標53.2 地基土工程特性評價73.3 黃土濕陷性評價83.4 地基土承載力特征值83.5 場地土對建材腐蝕性評價84. 場地地震效應94.1建筑場地類別94.2地震動參數94.3 地震液化95. 地基基礎方案建議96. 基坑開挖107. 結論及建議11附件:工程地質勘察任務書附表1:自重濕陷量計算表附表2:濕2、陷量計算表 5圖表部分序 號圖 表 名 稱張數附錄1勘探點主要數據一覽表2122勘探點平面布置圖2343工程地質剖面圖4584工程地質柱狀圖379455土工試驗成果報告1146566土易溶鹽含量分析報告357597視電阻率測試報告3960981.前言國電陜西草山梁49.5MW風電場工程項目巖土工程詳勘工作,是我公司根據中國福霖風能工程有限公司提出的工程地質勘察任務書(附件)及平面圖,受國電陜西風力發電有限公司委托,于2010年23月完成。1.1擬建工程概況風電場一期工程擬安裝1500kW風力發電機組33臺,裝機容量為49.5MW,風電場同期建設110kV升壓站1座。建筑物按濕陷性黃土地區建筑規3、范劃分,機組屬乙類建筑。升壓站屬丙類建筑。按巖土工程勘察規范劃分,巖土工程勘察等級為乙級。1.2勘察目的1) 查明建筑場地及其附近有無影響場地穩定性的不良地質現象;2) 查明場地的地層結構、埋藏條件,提供出各層土主要物理力學性質指標及承載力標準值;3) 查明場地黃土的濕陷類型和地基的濕陷等級;4) 查明地下水類型、埋藏條件、評價水質對建筑材料腐蝕性;5) 對場地進行地震效應分析,提供抗震設計所需參數;6) 根據場地巖土工程條件,提出地基基礎處理方案建議。1.3勘察方案執行主要技術標準1)工程地質勘察任務委托書;2) 巖土工程勘察規范2009年版(GB50021-2001);3) 濕陷性黃土地區4、建筑規范(GB50025-2004);4)風電場場址工程地質勘察技術規定;5)電力工程物探技術規程DL/T 5159-2002;6)建筑抗震設計規范2008年版(GB50011-2001);7)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02;8)電力工程地基處理技術規程DL/T5024-2005 。9)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JGJ 79-2002);10)土工試驗方法標準(GB/T 50123-1999)。1.4勘察方法勘察工作主要采用野外工程地質調查、鉆探、井探、視電阻率測試及室內土工試驗相結合的方法進行。依據中國福霖風能工程有限公司提出的工程地質勘察任務書(附件)要求,33個機位每個機位布置5、1個勘探點,孔深40.0m;升壓站4個角點布置4個勘探點,孔深25.0 m。其中先井后鉆孔5個。鉆探鉆探施工機具采用DPP100-4E型汽車鉆機,130mm螺紋鉆頭開孔,110 mm鉆具終孔,采用螺紋鉆頭,回轉鉆進工藝。 井探探井井深為10.0m,人工垂直挖掘,開口直徑為0.80m。1.4.3巖土取樣鉆孔不擾動土樣采用120mm黃土薄壁取土器靜壓法采取,土試樣質量等級為級;取樣間距1.50m3.00m。探井井壁人工刻取不擾動土試樣,取樣間距1.00m,土試樣質量等級為級。視電阻率測試為獲得設計有關參數并評價土壤對建材的腐蝕性,按工程地質勘察任務書(附件)要求,對所有勘探點進行了視電阻率測試,測6、試深度為9.0m。測試采用對稱四級裝置,測試儀器為DDC-6電子自動補償(電阻率)儀。室內土工試驗除進行了常規土工試驗項目外,還進行黃土濕陷性、直剪(固結快剪)等特殊試驗項目。試驗采用儀器主要有WG-1A型固結儀和WI-1型直剪儀等。液限采用76g圓錐儀測定。場地土腐蝕性分析為評價場地土對建筑材料的腐蝕性,進行土易溶鹽含量分析2件。完成的勘察工作量匯總于表1.4。勘察工作量一覽表 表1.4序號工 作 內 容單 位工 作 量1勘探點測放點372鉆探m/孔1420.0/373探井m/孔50.0/54標準貫入試驗次2085視電阻率測試點376取土試樣不擾動件2647土工試驗常規項目(不擾動樣)件267、4黃土濕陷性試驗264直剪(固結)試驗88土易溶鹽含量分析件21.5 有關說明1)勘探點位置、坐標及深度是設計院確定的。2) 勘探點高程是假定現場靖邊塔基為100.00m,在現場用全站儀測得,為相對高程。2. 場地工程地質條件2.1 位置、地形及地貌擬建場地位于陜西省榆林市靖邊縣梁鎮西南部10km處的草山梁區域,場區地形開闊,局部分布有寬緩沖溝,地表植被主要為防護林和耕地。東西約6.00km,南北約3.00km。場地地形較起伏較大,地面相對標高介于55.12148.03m。地貌單元屬荒漠草原邊緣的黃土梁峁地帶。2.2 地層勘探深度內,場地地層由第四系全新統植物層()和第四系上更新統風積()黃土8、組成。各層土的野外特征、賦存條件列于表2.2。 地 層 表 表2.2地層編號地 質年代及成因巖 性 描 述層 厚 (m)層底深度(m)層底相對標高(m)植物層0.3054.82147.7354.82147.73黃土:褐黃色,土質為粉土。上部見粉砂薄層。稍濕,松散3.505.203.805.5049.92144.23黃土:褐黃色,土質為粉土。見少量鈣質條紋。稍濕,稍密9.9011.7014.6016.8040.02133.43黃土:黃色,土質為粉土。見少量鈣質條紋及斑點。稍濕,中密7.809.4023.0025.1030.82124.53黃土:褐黃色,土質為粉土。見鈣質條紋。稍濕,密實5.0099、.4029.5033.6022.52117.83黃土:褐黃色,土質為粉土。見鈣質條紋及斑點。稍濕,密實最大揭露厚度10.50m未穿透上述各層土的埋藏條件及成層規律詳見附錄545。2.3 地下水勘察期間,各勘探點勘察深度內均未見地下水。可不考慮其對建筑物基礎的影響。2.4不良地質作用現場調查表明,場地內未見沙丘、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質作用,適宜建設風力電場。3. 地基土的工程特性分析與評價3.1 地基土物理力學性質指標據室內土工試驗成果報告(詳見附錄4656)和標準貫入試驗結果,經數理統計后得各層地基土的主要物理力學性質指標統計值列于表3.1-13.1-3。直剪(固結快剪)試驗成果統計 表3.110、-2 統計指標地層編號統 計 值修正系數及標準值建議值n范圍植mf修正系數標準值層粘聚力 C(kPa)8293532.02.1380.0670.95530.630內摩擦角()819.323.220.91.1970.0570.96120.120備 注n-頻數;m -平均值;f-標準差;-變異系數標準貫入試驗錘擊數N成果統計 表3.1-3 統 計 指 標 地層及編號實 測 錘 擊 數(擊)n范圍植mf層黃土355.09.07.31.2780.175層黃土5410.016.012.41.4970.121層黃土4516.030.021.53.5730.166層黃土3230.039.034.22.53711、0.074層黃土4232.053.044.14.8460.1103.2 地基土工程特性評價由表3.1統計結果可知:層黃土:=0.39MPa-1,s2.0=0.0150.071,=7.3擊,中壓縮性,具濕陷性,松散狀態。層黃土:=0.34MPa-1,s2.0=0.0040.077,=12.4擊,中壓縮性,具濕陷性,稍密狀態。層黃土:=0.35MPa-1,s2.0=0.0120.054,=21.5擊,中壓縮性,局部具濕陷性,中密狀態。層黃土:=0.31MPa-1,s2.0=0.0090.048,=34.2擊,中壓縮性,具濕陷性,密實狀態。層黃土:=0.17MPa-1,=44.1擊,中壓縮性,密實狀12、態。3.3 黃土濕陷性評價據室內土工試驗結果(附錄4656),層及以上土試樣的濕陷系數s2.00.015,自重濕陷系數zs0.015,具濕陷性。按GB50025-2004規范第條、第4.4.5條規定計算了自重濕陷量的計算值zs和濕陷量的計算值s,計算結果分別列于附表1和附表2。自重濕陷量計算值計算時從天然地面起算,濕陷量計算值計算時基站從地面下4.00m起算,升壓站從地面下1.50m起算。從附表1自重濕陷量計算值zs計算結果看,多為自重濕陷性,結合區域資料綜合判定:場地為自重濕陷性黃土場地。按附表2濕陷量計算值s=200.2738.8mm,本場地地基濕陷等級多為II級(中等),僅B4號點處為I13、II級(嚴重)。3.4 地基土承載力特征值據室內土工試驗成果,結合當地建筑經驗,綜合確定的各層地基土承載力特征值列于表3.4。地基土承載力特征值 fak 表3.4地 層fak (kPa)1701701801902003.5 場地土對建材腐蝕性評價按GB50021-2001附錄G劃分,場地環境類別為III類。據土易溶鹽含量分析報告(詳見附錄5759),按GB 500212001規范表、判定,場地土對混凝土結構及鋼筋混凝土結構中鋼筋具微腐蝕性。據視電阻率測試報告(詳見附錄6098),按GB 500212001規范表12.2.5判定,場地土對鋼結構具微腐蝕性。4. 場地地震效應4.1建筑場地類別根據14、場地土特性和地形地貌,按GB 50011-2001規范劃分擬建場地為對建筑抗震有利地段。根據有關資料,場地的等效剪切波速vse=140250m/s,且場地覆蓋層厚度大于50m。按GB50011-2001規范表劃分建筑場地類別為III類。4.2地震動參數按GB 50011-2001規范附錄A規定,定邊縣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為0.05g,定邊縣屬于第一組,按上述等效剪切波速和覆蓋層厚度,按GB 50011-2001規范表-2查得特征周期值為0.45s。4.3 地震液化地表下20.00m深度范圍內地下水,可不考慮地震液化問題。5. 地基基礎方案建議擬建場地屬自重濕陷性黃土場地,地15、基濕陷等級為(中等)。基礎持力層為層或層黃土,按GB50025-2004規范條規定,乙、丙類建筑均應消除地基的部分濕陷量,故天然地基方案不成立。根據場地巖土工程特性、建(構)筑物主要設計參數及周邊環境條件,經多種技術方案論證、比較,借鑒建筑場地附近已有建筑經驗,建議采用樁基礎。本場地水位較深且地區降水量很小,地層為大厚度濕陷性粉土,風力發電機組偏心荷載較大。在保證防水前提下,為保證建(構)筑物安全,應重點考慮建(構)筑物的偏心荷載。因此,施工可采用混凝土灌注樁處理地基。樁端持力層可選擇層、層及層,樁端應進入持力層深度不小于一倍樁徑。樁長可根據柱狀圖地層深度確定,樁基設計所需參數列于表5。 鉆孔16、灌注樁估算參數 表 5 地層編號指標層黃土層黃土層黃土層黃土層黃土樁的極限側阻力標準值 (kPa)2530507080樁的極限端阻力標準值 (kPa)120017002000注:表中數據為干作業鉆孔或挖孔成樁的值,泥漿護壁成孔不適宜本場地。施工前均應進行試樁工作,以此確定設計及施工參數。工程樁施工結束后,應按有關規定進行樁基質量檢測工作。6. 基坑開挖本場地基坑開挖最大深度約為4.00m左右,坑壁主要由層黃土和層黃土組成。基坑開挖需放坡或支護。根據場地工程地質條件,應放坡開挖,坡比可采用1:0.75。當采用土釘墻或其它方案進行支護時,設計所需參數可采用如下的建議值:層黃土狀土:C=30kPa,17、=20,=14.0kN/m3;層黃土:C=32kPa,=22,=14.1kN/m3。基坑開挖時應注意以下問題:1)為了保證地基土原狀結構不受破壞,基坑開挖應在基底面以上預留一定厚度土層,采用人工進行清理,以防止土的擾動和承載力降低。2)基坑開挖出來的土不應堆放在基坑邊,應及時外運或遠離堆放,以保證邊坡的穩定性。3)土方開挖后,應及時進行地下結構施工,防止水浸和暴露。7. 結論及建議1) 擬建場地未發現不良地質作用,適宜建筑。2) 各層地基土承載力特征值見表3.4。3) 擬建場地屬自重濕陷性黃土場地,地基濕陷等級為級(中等)。4) 勘察期間,各勘探點勘察深度內均未見地下水。可不考慮其對建筑物基礎的影響。5) 場地土對混凝土結構及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及鋼結構均具微腐蝕性。6) 擬建場地建筑場地類別為III類;場地可不考慮地震液化問題。7) 地基處理建議采用樁基礎,詳見正文5。8) 基坑開挖詳見正文6。9) 根據GB 50007-2002規范附錄F,靖邊縣標準凍結深度小于0.8m。10)建議施工時進行普探工作,對發現的各類墓、穴、坑、井、洞等均應按有關規定妥善處理。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12-17
15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