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水縣中心城區地下利用空間專項規劃方案(2017-2030年)(12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586705
2022-09-19
16頁
3.09MB
1、商水縣中心城區地下利用空間專項規劃(2017-2030)商水縣城鄉規劃管理委員辦公室組織編制了商水縣中心城區地下利用空間專項規劃(20172030),現已完成規劃草案。擬于近期履行法定報批程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的規定,現將商水縣中心城區地下利用空間專項規劃(20172030)草案予以公示,公示期為30日,歡飲社會各界和廣大市民積極參與,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公示內容如下:一、規劃目的為了指導商水縣城市地下空間資源的有序開發利用,充分融合地上、地下相關要素,使城市地下空間的開發利用與城市保持協同發展,充分發揮土地的開發潛力,促進節約型城市的建設,實現城市的可持續發展,編制本次規劃(以下2、簡稱本規劃)。二、規劃范圍與期限規劃范圍:本次規劃范圍與商水縣城鄉總體規劃(2012-2030)確定的中心城區范圍保持一致。規劃邊界為:東至周口市中原路南延線,西至規劃西外環,北至寧洛高速公路,南至規劃南外環。規劃總面積48.5平方公里。規劃期限: 2017年2030年。近期:2017-2020年。遠期:2021-2030年。三、地下空間開發目標進一步強化城市土地資源的集約化開發利用,加強周商一體化進程,加快交通、市政、環衛、能源、倉儲、防空、防震減災等基礎設施的部分地下化建設,促進城市地上地下的協調發展,完善城市功能,優化城市生態環境,豐富城市文化特色,增強城市安全防御能力。四、地下空間需求3、量規模預測規劃期末商水市中心城區人口約46萬,預測規劃期末商水縣中心城區地下空間需求總量324.9萬,人均為7.06平方米。其中,近期人均建設地下空間量為3-4/人,預測2020年商水縣中心城區地下空間開發總量為90萬-120萬(含人防工程及現狀地下規模)。五、地下空間總體布局規劃1、地下空間管制規劃對地下空間建設的影響因素進行綜合分析,把中心城區劃分為四個區:禁止建設區:主要包括文物保護區、水域、生態保護區等。限制建設區:主要包括現狀保留用地(不包括將來進行改造的用地)、公園綠地、城市主干道和防護綠地等。適宜建設區:主要包括舊區更新、改造用地,道路用地、廣場及停車場用地和城市建設用地待開發等4、區域。預留控制區:根據具體情況進行需求分析,在滿足規劃期需求的情況下分層進行資源儲備。2、地下空間布局結構規劃確定了“四軸、三心、三片區”的城市地下空間布局結構。其中:“四軸”即:分別指沿周商大道、行政路、緯一路、八一路西側四條發展軸線。“三心”即:一個是老城中心,它是商水縣老城城區發展的主要核心,行政、教育和商業等都集聚于此中心;一個是新城區北部的以地上商業為依托的商業中心;一個是新城片區南部的廣場中心。“三片區”即:生產片區、老城片區以及新城片區。3、地下空間平面開發分區商水縣城區地下空間的開發分區主要分為四種區域:重點綜合利用區、次級開發利用區、一般開發利用區、控制開發利用區。其中:(15、)重點綜合利用區主要包括:老城商業中心、新城商業中心、新城廣場中心,重點以商業、商務辦公、文化娛樂等功能為主。老城商業中心結合地面的改造逐步進行,以地下商業、文化娛樂等功能為主。(2)次級開發利用區主要包括各個組團的片區中心。其中,老城區未來的建設主要依靠局部地塊有機更新,因此,老城區不太利于進行大規模的開發利用。(3)一般開發利用區主要包括居住區、一般的商業區。其中新建部分地上地下一體化建設;已建部分通過更新改造推進地下空間建設。(4)控制開發利用區主要包括工業區、倉儲物流區。其開發利用主要根據各企業的需求進行開發利用。該區域對地下空間的需求較其他部分小。4、地下空間豎向布局(1)道路下空間6、分層利用道路地下空間利用主要分為兩個層次; 淺層空間(GL0-15m);其中,(GL0-3m),滿足市政管線(綜合管溝)埋設空間,其他地下埋設物及設施的覆土及隔離空間。(GL-315m ) 地下步行空間(地下街地下步行通道),與建筑地下公共空間的銜接,人行出入口設施,地下道路,地下停車空間,防災避難空間。次淺層空間(GL-10-20m): 地下道路,地下停車空間,公用設施管溝、地下物流管、防災避難空間。 (2)非道路地下空間分層利用非道路下地下空間豎向利用基本遵循“淺層人行、深層設施”的原則,將用于人行活動的地下空間設施設置在較淺的地層,如地下商業設施、地下防災設施、地下交通設施等,將無人活人7、短期活動的功能性設施置于較深的地層,如地下道路設施、地下物流、地下倉儲、地能利用等設施。地下空間豎向分層指引位置分層深度范圍(相對標高)分布設施道路下淺層0-3m道路結構層、市政管線、覆土等-3-15m地下步行空間(地下街、地下步行通道)、出入口設施、地下道路、地下停車空間、防災避難空間次淺層-15-30m地下物流管線、地下道路、公用設施管溝、地下停車空間非道路下淺層0-15m地下綜合體、地下商業街、人防工程、倉庫、地下停車空間、雨水調蓄池、變電站等市政設施、各類建筑物基礎次淺層-15-30m危險品倉庫、地下道路、各類建筑物基礎六、地下空間專項設施規劃1、地下交通設施規劃本次規劃地下交通設施包8、括地下停車場規劃和地下步行道路規劃。(1)地下停車場規劃 社會公共地下停車場規劃規劃公共地下機動車停車總面積29.44萬平方米,規劃地下停車位約8400個。社會公共地下停車場規劃一覽表編號位置地下開發面積(萬)規模(個)1光明路與支三路交叉口西北角2.035802光明路與行政路交叉口東南角1.163313新城路與規劃一路交叉口東北角0.862464周商大道與科技路交叉口東北角0.591695緯七路與康莊大道交叉口東南角0.792266緯五路與博陽路交叉口西南角0.351007緯五路與博陽路交叉口東南角0.351008緯三路與八一路交叉口西北角9.5527299鄭新街與商聚路交叉口西南角2.169、61710惠民路與南一環交叉口東北角1.2736311章華臺路與五湖路交叉口東南角2.7277712緯四路與八一路交叉口東南角7.612174總計29.448412 配建停車場規劃 規劃區地下配建停車場控制的重點主要是停車配建指標、合理開發量的確定,總體布局以及高效的停車系統等。根據相關規劃設計規范,結合人防工程要求,對不同類型的建筑確定不同的機動車地下停車場建設引導。(2)地下步行道路規劃 地下步行商業街 地下步行商業街的開發重點為人流、商業集中區域,主要包括商業、步行和停車等功能。根據商水縣城鄉總體規劃,結合商業的布置,本次共規劃三條商業街,具體如下 :中心城區地下步行商業街步行街名稱起點10、終點長度(m)備注商聚路經五路惠商路630兼顧人防要求,配套商業、停車康莊大道緯一路健康路1200兼顧人防要求,配套商業、停車西大街老城路護城河西路260兼顧人防要求,配套商業、停車地下人行過街通道地下人行過街通道主要布置在地上交通量大、或交叉口以及人行過街設施不方便的交通干道,共規劃5處人行過街通道。分別位于周商大道與緯五路交叉口、周商大道與緯一路交叉口、周商大道與行政路交叉口、緯一路與康莊大道交叉口、緯五路和商聚路交叉口。2、地下公共服務設施規劃 (1)地下商業服務空間地下綜合體規劃規劃結合主要商業、商務、廣場等公共活動集聚區域連通地面公共建筑的地下空間,共規劃3處地下綜合體,開發規模為111、1.32萬平方米。 地下商場規劃地下商場開發宜結合地下過街道直接連通,吸引人流,提高可達性。規劃結合地面綠地、廣場、大型行業等設施配建7處地下商場,總開發規模為17.78萬平方米。地下行政辦公設施規劃在新城區行政辦公用地下設置防空防災指揮中心一處。地下文化娛樂設施規劃規劃結合商水縣文化娛樂設施設置4處地下文化娛樂設施,總開發規模為8.74萬平方米。地下醫療衛生設施規劃考慮到商水縣地下醫療衛生空間是商水縣防災空間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規劃建設應滿足人防及防災功能的需要,共規劃地下醫療衛生設施5處。地下教育科研設施規劃結合中學的建設,鼓勵在操場下根據需要建設地下實驗室、圖書館、運動設施等。根據需要規劃12、地下教育科研空間3處。3、地下市政設施規劃(1)綜合管廊規劃規劃綜合管廊總長度為23.96km。規劃干線管廊為南北向的“康莊大道(經三路)”,干線綜合管廊總長度為4.06km。規劃支線管廊為東西向的“溵川大道(緯一路)、銀龍路(南一環)”、南北向的“陽城大道(周商大道)支線綜合管廊總長度為17.34km。(2)重要市政設施地下化地下雨水貯留設施規劃目前商水縣尚沒有地下雨水貯留設施,結合大型居住區和工業園區的建設以及各種運動場館的建設,預留地下雨水調節池。地下變電站規劃規劃期內新建變電站均位于城區邊緣,位于城市重要地段或用地緊張的地段的現狀變電站,改造時可優先考慮利用地下空間建設。地下中水處理設13、施規劃舊城改造和新區開發的同時,可以考慮在居民區內建設小型的地下中水處理設施,將生活污水處理后用做小區的綠化、噴灑道路用水。在規劃遠期甚至可以作為民用第二水源,應盡可能鼓勵在小區甚至單棟建筑設置中水處理設施。4、地下倉儲設施規劃根據“商水縣城鄉總體規劃”,到遠期商水縣城市人口為46萬人,戰時留城按30計,參考相關研究,地下倉儲設施需求量按照人均0.1平方米計算,即至規劃期末,中心城區需地下倉儲設施1.38萬平方米。七、人防工程綜合利用規劃1、建設規模規劃期末(2030年),商水縣中心城區人防工程規模總量達到27.6萬。依據商水縣城鄉總體規劃,至2030年商水縣中心城區常住人口46萬,戰時留城人14、口占總人口的40%,則人均人防工程面積達1.5/人。2、人防工程建設要求城市新建、擴建或者改建的住宅、旅館、商店、教學樓和辦公、科研、醫療用房等民用建筑,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建設人防工程。結合地質條件,中心城區內的商貿中心,核心發展區應進行地下空間綜合開發,開發建設防空避難體系。城市公園、廣場、公共綠地宜進行地下空間的開發建設,兼顧人民防空的要求。地下交通干線、地下停車場等城市地下空間的開發建設,以及供水、供電、交通、通信、信息等重要生命線工程建設,應當兼顧人民防空、重大災害的需要。中心城區、建筑密集地區可結合地面防災體系建設,利用地下空間設置災害時人員的疏散避難通道、臨時疏散避難場地。八、地15、下歷史文化保護空間規劃規劃重點保護對象為章華臺遺址和楚懷王墓兩處文物保護單位。九、地下空間開發建設引導本次規劃提出主要以淺層、次淺層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為主,重點開發30m以內的地下空間,按1F、2F、3F三個下限開發深度進行控制,鼓勵建設方在條件具備的情況下充分開發利用地下空間。十、規劃實施保障措施1、加強地下空間規劃編制工作,推進重點地區綜合開發2、建立科學靈活的經營運作機制和項目評估機制3、建立地下空間信息平臺4、制定鼓勵開發、利用城市地下空間資源的優惠措施5、建立完善的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的專業技術規程6、創新地下空間利用投融資體制,多渠道建設資金籌措十一、附圖01-地下空間綜合利用結構圖02-地下空間總體布局規劃圖03-地下空間豎向分層規劃圖04-地下步行道路規劃圖05-地下停車場規劃圖06-地下公共服務設施規劃圖07-地下市政設施規劃圖08-地下防空防災系統規劃圖09-平戰結合綜合利用規劃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