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沙河先進制造產業園道路管網一期工程巖土工程勘察報告(鄭州路管網)(1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587084
2022-09-19
17頁
171.50KB
1、巖土工程勘察報告建勘證甲字XXXXXXXX工程名稱:登沙河先進制造產業園道路管網 一期工程勘察(鄭州路管網)工程編號:勘察階段:詳 勘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年XX月XX日工 程 名 稱:登沙河先進制造產業園道路管網一期工程勘察(鄭州路管網)報告提交單位: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建勘證甲字:XXXXXXXXX 院 長: 總 工 程 師: 項 目 負 責: 技 術 負 責: 報 告 編 寫: 證 號: 審 核: (無文件、圖紙專用章,本報告無效)目 錄一、前言(一)勘察任務的來源、目的、任務和具體要求1(二)擬建工程概況及場地位置11、工程概2、況 12、場地位置 2(三)勘察方法及勘察工作量 5二、場地巖土工程地質條件 5(一)場地地形、地貌 5(二)區域地質及地質構造 5(三)巖土體類型及其巖土物理力學性質51、巖土體類型52、巖土物理力學性質5(四)水文地質情況 6 (五) 不良地質作用 7三、巖土工程參數的確定 8(一)地基承載力 8(二)氣象、凍深、風壓、雪壓等其它參數9四、地震效應評價 9五、場地的穩定性和建筑適宜性評價10(一)場地穩定性評價 10(二)地基穩定性評價 10六、基坑工程 10七、地基與基礎方案選擇11八、結論與建議 11(一)結論 11(二)建議 12附件:巖石土質實驗報告 (利用)水質分析報告 (利用)3、附表:1、測量成果表 附表1附圖:1、鉆孔平面位置圖 比例尺1:1000 2張 2、工程地質剖面圖 比例尺水平1:600垂直比例1:100 5張3、工程地質柱狀圖 比例尺1:100 10張另附:任務委托書 1份 勘察綱要 1份一、前言(一)、勘察任務來源、目的、任務和具體要求受登沙河臨港工業區管理委員會委托,我院對其擬建的登沙河先進制造產業園道路管網一期工程勘察(鄭州路管網)場地進行詳勘階段的巖土工程勘察工作。目的是對管網場地與管網基礎的穩定性和適宜性作出工程地質評價,為管網基礎設計與施工提供工程地質資料和計算參數,對基礎處理與加固、不良地質作用與地質災害的防治提出建議。任務和具體要求:查明場4、地不良地質作用、地震效應、地層結構、巖土物理力學性質,查明管線范圍內及期鄰近地段的地形、地貌特征,地層結構,各類土層的性質、坡度,基巖的構造、風化程度及深度,查明不良地質現象的成因、類型、性質、空間分布范圍、發生和誘發條件、發展趨勢及危害程度,查明地下水的類型、埋藏條件、水位變化幅度與規律。(二)、擬建工程概況及場地位置1、工程概況:擬建的登沙河先進制造產業園道路管網一期工程勘察(鄭州路管網)共兩條管網,既污水管和雨水管,兩條管線水平距離1.5m。工程概況詳見(表1、表1-2至1-6)。工程概況一覽表 表1管線名稱起止點坐標總長度m(近似值)起止樁號管徑DN(mm)管材施工方法1污水管43395、136.484,81858.6164338677.018,81858.637459.5K0+911.452-K1+370.918見表1-3玻璃纖維纏繞增強熱固性樹脂夾砂管明挖深埋2雨水管4339136.484,81857.1164338677.018,81857.116459.5K0+911.452-K1+370.918見表1-4玻璃纖維纏繞增強熱固性樹脂夾砂管明挖深埋穿越道路樁位一覽表 表1-2管線名稱樁號穿越道路名稱污水管、雨水管K0+911.452-K0+920重慶路K1+359.224-K1+370.918濱河路污水管及雨水管徑一覽表 表1-3管線名稱樁號管徑DN(mm)污水管K0+96、11.452-K1+370.918300雨水管K0+911.452-K0+920700K0+920-K1+370.9181000污水井樁位一覽表 表1-5管線名稱樁號井號樁號井號樁號井號污水管K0+922WS14K0+940WS15K0+971WS16K1+010WS17K1+031WS18K1+062WS19K1+092WS20K1+122WS21K1+152WS22K1+182WS23K1+215WS24K1+245WS25K1+275WS26K1+300WS27K1+322WS28K1+358WS29雨水井樁位一覽表 表1-6管線名稱樁號井號樁號井號樁號井號雨水管K0+920YS25K07、+969YS26K1+010YS27K1+060YS28K1+090YS29K1+130YS30K1+170YS31K1+220YS32K1+270YS33K1+320YS34K1+359YS352、場地位置擬建場地位于登沙河先進制造產業園,東北特殊鋼有限責任公司東側。場地坐標范圍:X=4338677.018-4339136.484、Y=81851.162-81864.581。(三)、勘察方法及勘察工作量勘察執行現行1、市政工程勘察規范(CJJ56-94),2、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2001、09版),3、工程地質鉆探標準(CECS240:2008),4、巖土工程勘察安全規范(GB8、50585-2010),5、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分類標準(GB50223-2008),6、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DB21/907-2005,J10615-2005),7、建筑地基基礎技術規范 (DB21/907-2005,J10615-2005),8、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范(GB50330-2002),9、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范(JGJ120-99),10、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勘察文件編制深度規定(2010版),11、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07),12、土工試驗方法標準(GB/T50123-1999),13、公路橋涵地基與基礎設計規范(JTGD63-2007),14、軟土地區工程地質9、勘察規范(JGJ83-91),15、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01)。鉆孔布設:依據市政工程勘察規范(CJJ56-94)及管網基礎的復雜程度,結合擬建管網特點,沿管網100米布設一個鉆孔,共布設10個鉆孔,其中控制孔8個,技術孔7個。孔位、孔數滿足詳勘要求。勘察使用DPP-100型汽車鉆機2臺,對上部土層(素填土,淤泥,)采用無水干鉆的鉆進方法、套管護壁,強風化片麻巖采用沖擊回轉鉆進方法。開孔鉆具直徑146mm、終孔鉆具直徑89mm。回次進尺:1、素填土層回次進尺0.8-1.0m,巖芯采取率80%左右,2、淤泥層回次進尺1.0-1.5m,巖芯采取率80%,3、強風化片麻巖層回次進尺10、0.8-1.5m,巖芯采取率90%左右,鉆探結束后采用毛石混凝土封孔。鉆探孔深:依據該場地地質條件并結合擬建管網特點,鉆探工作主要控制和劃分素填土、淤泥、強風化片麻巖巖層的層位及厚度,并在控制性鉆孔進入到穩定的強風化片麻巖2m以上。一般性鉆孔控制到穩定的強風化片麻巖0.5m以上。配有動力觸探和標準貫入試驗進行原位測試,共完成鉆孔10個。原位測試試驗目的及作用1、做重型動力觸探原位測試18次,即:素填土9次,強風化片麻巖9次,測試間距1.0m。重型動力觸探的目是為現場確定巖土的密實性,間接確定各土層的承載力及變形模量。采用63.5kg自動落錘裝置,記錄每打入土層10cm的錘擊數,為重型動力觸探擊11、數N63.5。(見表2-1)2、做N型標貫6次,即:淤泥6次,測試間距1.0m。標貫目的是為現場確定巖土狀態,間接確定出土層的承載力及變形模量。實驗時首先欲打15cm,然后開始貫入記錄,貫入要求連續打入30cm,每10cm記錄一次錘擊數,最后累計30cm的總錘擊數為標準貫入N值。(見表2-2)3、本次勘察利用登沙河先進制造產業園道路管網一期工程勘察(鄭州路)中編號(G2010-36)巖石土質試驗報告中淤泥樣6組、利用登沙河先進制造產業園道路管網一期工程勘察(濱河路管網)編號(2011-12-09-3)實驗報告中水樣2件,本次勘察的管線與利用的樣品所在場地為同一場地,地層結構相同。總進尺487.12、3m,勘察工作量見表2。勘 察 工 作 量 一 覽 表 表2鉆 探 進 尺 (m)利用淤泥樣(組)利用水樣(件)動力觸探(次)標準貫入(次)高程測量(個)素填土淤泥強風化片麻巖總進尺63.666.516.5146.66218610現場勘察于2013年4月24日開始施工,當日完工。重型動力觸探測試位置一攬表 表2-1土的名稱孔號測試位置(m)實測值(擊)桿長(m)修正系數修正值(擊)素填土ZK2421452154214ZK19640.963.8540.963.8340.963.8ZK25460.925.5660.925.5560.925.5強風化片麻巖ZK212150.7210.813150.713、110.712150.7210.8ZK610140.7610.711140.7510.512140.7410.4ZK913150.7110.712150.7210.813150.7210.8N型標貫原位測試鉆孔及測試位置一攬表 表2-2項目巖性孔號位置(m)實測值孔號位置(m)實測值N型標貫淤泥ZK23ZK44ZK54ZK64ZK73ZK84該鉆孔孔位由專業測量人員利用GPSV8RTK進行實地測放鉆孔孔位和孔口高程,測量精度:垂直高程2cm、水平坐標10cm,滿足規范要求。BM點坐標:GD66:X=4343139.145,Y=79514.923,H=43.753;GD67:X=4344588.14、914,Y=76548.485,H=23.543。(GD66位置位于登沙河高速公路出口處,GD67位于本場地東5公里)高程為1985年國家高程標準、坐標為大連城建坐標系,測量成果見附表。二、場地巖土工程地質條件(一)、地形、地貌該場地管網不長,地形起伏較大,高程區間值為4.37-5.96m,相對高差1.59m,呈北高南低趨勢。場地地貌為海灘。(二)地質構造場地內沒有斷裂構造通過。(三)、巖土體類型及其沿途物理學性質1、巖土體類型(1)鉆探揭露深度范圍內,地層自上而下為:1、素填土(Q4ml):黃褐色,人工近期回填,稍濕-濕,松散,欠固結,主要由石英巖、片麻巖碎石及砂土組成,硬雜質粒徑210cm15、,含量20%左右。該層分布全場地。層厚5.8-8.6m,層底埋深5.8-8.6m,層底標高-4.20- -0.14m。普氏分類為類。土石工程分級2、淤泥(Q4m):為海積成因,灰黑色,很濕,軟塑-流塑,主要由淤泥組成,見有貝殼等有機質,淤泥干強度較大,遇水變軟,韌性高,該層分布連續。層厚3.8-8.4m,層底埋深11.1-14.9m,層底標高-10.50- -5.72m。普氏分類為類。土石工程分級3、強風化片麻巖(ArDgn):灰褐色,太古宙沉積變質巖,細粒鱗片變晶結構,片麻狀構造,主要礦物成分為長石、石英、角閃石、云母,軟巖,破碎,巖體基本質量等級級,巖芯呈碎塊狀。鉆探揭露層厚1.1-3.216、m,鉆探揭露層底埋深12.4-16.2m,揭露層底高程-11.83- -7.60m 。普氏分類為類。土石工程分級。2、巖土物理學性質(1)、素填土:重型動力觸探實測錘擊數3-6擊,松散,欠固結,軟弱土,總體條件下穩定性差,強度低,壓縮性大。(2)、淤泥:標準貫入實測錘擊數3-4擊,軟塑-流塑,軟弱土,強度低,穩定性差,壓縮性大。(4)、強風化片麻巖 :重型動力觸探實測錘擊數10-13擊,軟巖,破碎,堅硬土,強度高,穩定性好,壓縮性小。(5)、本次勘察利用登沙河先進制造產業園道路管網一期工程勘察(鄭州路)編號(2010-02-10-2)報告中淤泥樣6組,其土的物理力學指標見表3,詳見測試報告。本17、次實驗采用環刀法測密度,烘干法測含水率,比重瓶法測比重,液、塑限聯合測定法測液限、滾搓法測塑限、直剪測內摩擦角及凝聚力。淤泥物理力學指標統計表 表3指標樣本數N平均值N標準差變異系數變異性評價統計修正系數s標準值含水率W(%)648.430.830.02很低1.0219.4質量密度g/cm361.610.010.01很低干密度d g/cm361.080.010.01很低比重GS62.7400很低孔隙比e061.530.020.01很低飽和度Sr(%)686.661.180.01很低液限WL(%)642.480.720.02很低塑限WP(%)622.001.010.05很低塑性指數IP620.418、80.720.04很低液性指數IL61.290.070.05很低直剪內摩擦角(0)61.120.440.4很高0.670.75凝聚力C(Kpa)614.821.410.1低0.9213.6561.090.240.22中等壓縮模量EsMPa62.410.520.21中等(四)、水文地質情況勘察期間在各個孔內見有少量地下水,勘察期間屬枯水期,不能取出水樣,含水層為素填土層,水的類別按礦化度分類為中礦化水(咸水),水來源主要為大氣降水及少量海水滲透,受潮汐影響不大。穩定水位埋深3.1-3.8m,穩定水位埋深標高1.10-2.15m,地下水流向總體由北向南流。利用2件水樣簡分析化驗報告,水樣測試方法如19、下:1、PH值:電位法2、Mg2+: EDTA容量法3、Cl-: 摩爾法4、SO42-: EDTA容量法5、HCO3-: 酸滴定法6、侵蝕性CO2:改耶爾法7、OH-: 酸滴定法8、NH4+: 鈉氏試劑比色法9、總礦化度:計算法依據規范GB50021-2001、(09版)判定場地環境類別為類,水對混凝土結構腐蝕性為弱腐蝕,對鋼筋混凝土結構中鋼筋腐蝕性為微腐蝕(長期臨水),干濕交替環境時對鋼筋混凝土結構中鋼筋為強腐蝕。其腐蝕性評價見(表4)。水 的 侵 蝕 性 評 價 表 表4指標區間值平均值標準值腐蝕性對混凝土結構的腐蝕受環境類型影響SO4(mg/l)768.2300-1500弱Mg(mg/l20、)334.52000微NH+4(mg/l)4.0500微總礦化度974320000微腐蝕評價弱受地層滲透性影響PH值7.86.5微CO2(mg/l)0.015微HCO3(mmol/l)5.151.0微OH-(mg/l)0.043000微腐蝕評價微水對鋼筋混凝土結構中鋼筋的腐蝕(長期臨水)Cl(mg/l)5210.510000微水對鋼筋混凝土結構中鋼筋的腐蝕(干濕交替環境時)Cl(mg/l)5210.55000強(五)、不良地質作用地貌單元單一,不存在巖土體崩塌、滑坡、泥石流、土洞、巖溶等不良地質作用及地質災害。三、巖土工程參數的確定(一)地基承載力、素填土:該層做重型動力觸探原位測試12次,錘21、擊數3-6擊,根據野外對該土層的鑒別并結合規范,綜合確定其為松散土層(見表7)。素填土重型動力觸探原位測試錘擊數數理統計表 表7樣本數n樣本數實測區間值(擊)桿長修正后平均值 m標準差f變異系數修正系數s修正后錘擊數標準值k123-64.50.8060.1790.914.12、淤泥:該層做N型標貫原位測試6次,錘擊數3-4擊,錘擊數經數理統計修正后錘擊數標準值為3.3擊(見表9),另據利用的6組土樣測試結果:其天然含水率為49.4,地基承載力容許值fa0=54.7kpa(見表10)根據野外對該土層的鑒別和以往建筑經驗,綜合評定其地基承載力容許值fa0= 50kpa,壓縮模量Es=1.99Mpa22、。淤泥N型標貫原位測試錘擊數數理統計表 表9樣本數n樣本數實測區間值(擊)修正后平均值 m標準差f變異系數修正系數s修正后錘擊數標準值k63-43.70.520.1410.883.3淤泥承載力容許值fa0(Kpa)表 表10天然含水率樣本數n平均值 m標準差f變異系數修正系數s修正后錘擊數標準值k承載力容許值 kpa648.430.830.021.0249.454.73、強風化片麻巖:該層做重型動力觸探原位測試12次,錘擊數10-13擊,錘擊數經數理統計修正后錘擊數標準值為擊(見表12),根據野外對該巖層的鑒別和以往建筑經驗并結合規范,綜合確定其地基承載力容許值fa0=320kpa,變形模量E23、0=25Mpa。強風化片麻巖重型動力觸探原位測試錘擊數數理統計表 表12樣本數n樣本數實測區間值(擊)桿長修正后平均值 m標準差f變異系數修正系數s修正后錘擊數標準值k承載力容許值kpa(Kpa)1210-1310.70.1450.0140.9910.5420(二)、氣象、凍深、風壓、雪壓等其他參數大連地區屬北溫帶季風氣候區,并帶有海洋影響的特點,根據國標建筑氣象參數標準提供的大連市氣象資料,主要氣象參數如下:年平均溫度10.2,極端最高氣溫35.3,極端最低溫度-21.1;平均年總降水量658.7mm,一日最大降水量171.1mm,最大積雪深度37cm;相對濕度66%;全年平均風速5.2m/24、s,30年一遇最大風速31.0m/s,全年最多風向N,頻率15%;全年日照時數2764.7h;全年大風(8級)日數80.8天,積雪日數26.3天,降雪日數12.9天,雷暴日數19.2天。根據建筑結構荷載規范,本地區50年基本風壓0.65kPa,基本雪壓0.40kPa,本地區土壤標準凍深0.7m,最大凍深0.93m。四、地震效應評價該擬建場地地形起伏較大,地貌單元單一,區內未發現活動斷裂 ,不存在巖土體崩塌、滑坡、泥石流、土洞、巖溶等不良地質作用及地質災害。場地穩定。依據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本場地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為0.15g,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一組,25、特征周期值0.35s。依據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結合建筑場地類別評定表,該場地土層的等效剪切波速Vse=98.6(m/s),綜合評定該擬建場地為軟弱土,類建筑場地(詳見表6)。根據市政工程勘察規范(CJJ56-94)評定該擬建場地為類建筑場地,依據上述評定結果,該該部位擬建場地為建筑抗震不利地段。(ZK5)建筑場地類別評定表 表5地層序號土的名稱土的類型剪切波速估計值Vsi(m/s)厚度(m)傳播時間t(s)2素填土軟弱土1105.80.05274淤泥軟弱土906.30.0700 Vse= =98.6(m/s) t=0.1227s場地覆蓋層厚度dov(m)計算深度(m)建26、筑場地類別12.1五、場地穩定性和建筑適宜性評價(一)、場地穩定性評價該擬建場地地貌為海灘,地形較平坦,地貌單元單一,區內未發現活動斷裂 ,不存在巖土體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質作用及地質災害,但場地巖溶不發育,場地穩定。(二)、地基穩定性評價場地地基土為素填土、淤泥、強風化片麻巖1、素填土:從物理學性質來看該層結構松散,欠固結,壓縮性大,強度低,為軟弱土,未經處理不宜做天然地基。2、淤泥:可塑狀態,壓縮性高,該層變形較大,為不均勻地基。未經處理不宜做天然地基。 3、強風化片麻巖:該層屬較軟巖,巖石較破碎,巖體基本質量等級為級,該層變形較小,可做天然地基。六、基坑工程1、該場地雨水管管網基坑27、開挖時形成約1.8-2.7m深的基坑,污水管基坑開挖時形成約3.4-3.9深的基坑,基坑側壁安全等級三級,基坑側壁由素填土組成,開挖時應嚴格按基坑開挖的坡度允許值進行開挖。其基坑坡度允許值可參考基坑坡度允許值建議(表13)。如場地無條件放坡開挖時,應做好對基坑進行鋼板樁支護或其他結構形式的支護工作,確保設計合理、施工方法得當。基坑開挖時其它相關的巖土工程參考參數建議表見(表14)。2、場地內兩條水管(污水管與雨水管)最大相差值約2.1米,兩管線水平相距1.5米,建議兩管線間采用鋼板樁進行支護。3、基坑開挖時應做好降水工作,可采用集水坑降水法降低地下水水位。基坑坡度允許值建議表 表13邊坡巖土體28、類別狀態或風化程度坡度允許值(高寬比)坡高小于5m素填土松散1:1.5-1:1.75相關巖土工程參數建議表 表14 參數土層重度(kN/m3)粘聚力C(kPa)摩擦角()素填土1728七、地基與基礎方案選擇鋪設的兩條管網基礎應采用對素填土夯實、碾壓等方法處理并檢驗合格后選其做水管基礎的持力層,此種方法最為經濟、造價低且安全。八、結論與建議(一)結論1、該場地管網不長,地形起伏較大,高程區間值為4.37-5.96m,相對高差1.59m,呈北高南低趨勢,場地地貌為海灘。2、場地內沒有斷裂構造通過,不良地質作用不發育,巖溶不發育。3、本場地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為0.15g,設計地震29、分組為第一組,特征周期值0.35s。3、地層結構及地基承載力:(1)、素填土 不宜做管網基礎天然持力層(2)、淤泥 地基承載力容許值fa0=50kpa,壓縮模量Es=1.99Mpa。(3)、強風化片麻巖 地基承載力容許值fa0=320kpa,變形模量E0=25Mpa。4、擬建場地為軟弱土,類建筑場地。根據市政工程勘察規范(CJJ56-94)評定該擬建場地為類建筑場地,該該部位擬建場地為建筑抗震不利地段。5、勘察期間在各個鉆孔內見有地下水,依據規范GB50021-2001(09版)判定場地環境類別為類,水對混凝土結構腐蝕性為弱腐蝕,對鋼筋混凝土結構中鋼筋腐蝕性為微腐蝕(長期臨水),干濕交替環境時30、對鋼筋混凝土結構中鋼筋為強腐蝕。6、本地區基本風壓0.65kPa,基本雪壓0.40kPa。7、本地區土壤標準凍深0.7m,最大凍深0.93m。通過對該場地的巖土工程勘察,經過評定,該擬建場地穩定,當地基土承載力滿足設計要求時,地基穩定,適宜埋設水管。(二)建議1、擬鋪設的雨水管及污水管基礎應采用對素填土夯實、碾壓等方法處理并檢驗合格后選其做兩條管網的基礎的持力層。2、場地內兩條水管(污水管與雨水管)最大相差值約2.1米,兩管線水平相距1.5米,必要時兩管線間需采用鋼板樁進行支護和其它結構形式的支護方式。3、采用集水坑降水法降低地下水水位。4、建議建設單位對本場地進行長期水文監測,以確定本場地的31、水位變幅。5、施工時應注意粉塵、噪音等對周圍環境的污染。6、裝基前,請通知驗槽。本報稿復制八份,交委托方五份。聯系電話:XXXXXXXX測 量 成 果 表 附表1高程為1985年國家高程標準、坐標采用大連城建坐標系,測量成果孔號坐標高程XYZK14339136.48481851.1625.95ZK24339136.48481857.8665.94ZK34339136.48481864.5815.96ZK44339047.93781857.8665.58ZK54338967.93781857.8665.24ZK64338867.93781857.8664.80ZK74338767.93781857.8664.40ZK84338677.01881851.1624.39ZK94338677.01881857.8664.40ZK104338677.01881864.5814.37制表: 測量: 審核: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07-29
1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