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烏珠穆沁旗烏里雅斯太鎮景觀雕塑項目工程建議書(1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587102
2022-09-19
15頁
54KB
1、第一章 項目總論2一、項目名稱2二、項目地點2三、建設期限2四、項目承辦單位2五、項目定位2六、資金來源2七、主要經濟技術指標3第二章 項目建設背景和必要性4一、項目建設背景4二、項目的必要性6三、項目的可行性7第四章 擬建地址的建設條件8一、項目所在地概況8二、項目現狀分析9第五章 工程建設方案10一、指導思想10二、設計原則11三、規劃目標11四、規劃方案12第六章 生態環境保護措施16第七章 投資估算及資金籌措17一、投資估算17二、資金籌措19第八章 效益分析19一、社會效益分析19二、景觀效益分析19三、生態效益分析20第九章 項目風險分析21一、主要風險因素的識別21二、規避風險的2、措施22第十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22 一、結論22二、建議232第一章 項目總論項目名稱:東烏珠穆沁旗烏里雅斯太鎮景觀雕塑項目二、項目性質:新建 法定代表人: 朝魯門五、項目建設期限:2014年5月15日至2014年9月30日六、投資規模及資金構成:總投資165.05萬元。 資金構成:地方財政自籌。第二章 項目建設背景和必要性一、項目建設背景東浦是莆門的西大門,東浦新城的建設主要是圍繞“三新”(新港區、新工業區、新市區)建設和“兩化”(工業化、城市化)示范區建設,同時做好配套,以此來提高新城的生活品質和凝聚人氣。 東浦新城的建設是推進城鄉一體化的一項重要工程,也是莆門西大門的形象。紫林溪流域目前3、河道改造工程目前已施工了一部分,1號溪已從胡公山腳下施工至高速路側,2號溪也從胡公山腳下施工至省道側,3號溪全部施工完畢,其他段也正在進行施工。這些現有基礎對沿線的景觀建設提供了便利的條件。二、項目的必要性秀麗區人民政府把東浦新城建設作為城鄉一體化建設的一部分,紫林溪流域沿線景觀項目的提出,就是充分挖掘本地特色,突出地方文化。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提高東浦新城景觀環境,帶動和提升東浦新城整體形象,打造地方特色濃郁的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景觀項目。所以本項目建設是必要的,其必要性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1、保障人們出行安全,維護流域紅線的完整性河道整治后,河堤兩岸道路的成為人們出行的選擇,由于堤防與水面之4、間存在著一定的高差,出行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為出行安全考慮,河岸處理至關重要。隨著河道整治后,河道的紅線范圍大部份同當地耕田相鄰,不營造一個明確的紅線范圍,有可能會被逐漸蠶食。2、建成東浦景觀軸,提升城市開發品質,促進城市開發建設的需要根據秀麗區分區規劃,東浦片區主要功能以新興工業、生態觀光和休閑旅游為主。漳莆泉高速公路以北為胡公山風景區及生態農業觀光區;漳莆泉高速公路以南,孚蓮路以西為工業區,孚蓮路以東為居住和旅游區。規劃的居住、旅游及生態觀光區對土地開發品質要求較高。本整治工程實施后,溪流水面兩岸的生態護坡將與漳莆泉高速公路、324國道、孚蓮路主干道一起組成東浦片區的綠色軸線,紫林溪流域景5、觀將建設成東浦的景觀軸,不僅將極大提升東浦商業街、商住群等的景觀品質,也將極大地提升沿岸土地商業品質,促進城市開發進程。隨著社會對精神文化的需求,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追求健康、優雅舒適,多層次的休閑空間正成為一種時代氣息的生活方式,回歸大自然已成為當代人們生活的主流和發展方向。紫林溪流域沿線景觀建設是經濟快速發展的需要。今日東浦,在改革開放政策的指引下,各項事業都取得了長足的發展。隨著東浦新城的興起,創建良好的區域景觀環境,提升新城整體形象,優化投資環境,帶動城市商業開發和經濟的發展。3、是充分開發利用旅游資源,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的需要。紫林溪靠近胡公山,流域內以溪流緩坡地帶為6、主,具有較為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文化底蘊,多少年來一直被棄置,資源得不到開發利用,生態環境得不到保護和治理。該項目的建設,使東浦鎮的旅游資源得到充分開發利用,同時能滿足城市防洪排澇的要求,有較穩定的水源補給;同時還具有健康的生態狀況,包括對污染的治理以及自然生態系統功能的恢復和健全,既改善了生態環境,又開發了一個新的旅游片區。 4、是發揮本地資源優勢和地方特色。東浦鎮的發展僅僅依賴農業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大力發展第三產業,有這樣豐富多彩的旅游資源不利用、不開發,是一種極大的浪費,因地制宜,建設符合人們生活需求的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內涵的城市的景觀,成為城市個性和地方精神的代表,為市民提供休閑游憩的場所,7、同時把人工建造的環境和當地的自然環境融為一體,增強人與自然的可達性和親密性,是對資源的合理利用,是實事求是的必然選擇。同時,東浦新城景觀軸的建成,也可以深刻挖掘地方特色,體現新城獨特的風貌。綜上所述可以看到,紫林溪流域景觀建設有很多優勢和機遇,他的建設只要在紫林溪河道改造的基礎上,采取有效的對策,確立合理的目標,利用好資源和區位條件,就能達到滿足市場需求,構建有益于東浦新城形象的目的。所以說紫林溪流域沿線景觀項目的建設是必須的。三、項目的可行性1、優越的區位優勢,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地方文化資源為開發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項目基礎牢固,風險系數小。隨著新城的開發建設,紫林溪河道整治的進展。同時電力8、水資源和交通設施為項目開發提供有力保障。 3、與現時代人們的生活方式相適應。隨著人們經濟收入的增長,素質的不斷提高,對精神生活的需求日益增大。追求文明、向往高位的生活方式越來越成為一種潮流,這樣為項目的開發提供了可持續發展的空間。 4、從市場經濟上來講,項目的開發分成近期遠期,克服了隨意性和盲目性,提升東浦環境形象,一定會給當地的經濟帶來促進作用。 綜上所述,只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科學規劃、有效開發有效資源,它將成為見效快、風險系數小、可持續發展的好項目,項目建設是必要且可行的。第四章 擬建地址的建設條件一、項目所在地概況紫林溪地處秀麗區,發源于秀麗區與長泰縣交界的天柱山,自北向南流經兩二9、水庫和溪頭水庫,至溪頭水庫后折向東南,流經東浦和東瑤后,在周瑤村附近注入馬鑾灣,是馬鑾灣主水道。紫林溪流域所在的秀麗區經過10多年的發展,已經由一個單純的投資區漸漸成為一個功能綜合的新城區。二、項目現狀分析(一)地形、地貌及環境條件紫林溪地處區域的地勢從南西北側向馬鑾灣水域傾斜,其間分布一些突起小丘,地形略有起伏,但大部分地域高程為10-20米,紫林溪自胡公山而下,穿越東浦片及馬鑾灣,匯入大海。植被生態屬閩東南低丘臺地,山坡地次生林,淡水水生植物和鹽生植物類型,現狀植物主要有農田作物植被、林地、果園、果樹、道路綠化和濕生植被等。區域內有鳥類近60種,主要優勢種為白鷺、池鷺、白頭翁、家燕等,國家10、二級珍惜瀕危鳥類有黃嘴白鷺、褐翅鴉鵑等,在馬鑾灣北岸人為干擾較少的樹木還有幾處白鷺繁殖地。(二)水文地質條件秀麗區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溫暖多雨,干濕分明,夏季主導風為東南風,但冬季的東北風為全年主導風向,多年平均氣溫為20.9,極端最高和最低氣溫分別為38.5和2.0,年平均降雨量為1236mm,降雨受季風控制,秋冬降水較少,降水主要集中在春夏兩季,5-9月份降水量占全年70。紫林溪平常水量有限,水源為雨水及山泉,現有河道環境難以恒常豐水。(三)交通條件擬建項目位于秀麗區內,隨著河道的整治,沿河道兩側各有3.0米寬的碎石路可進入,總體情況較好,可改建為景觀道路。(四)社會環境條件莆門歷史悠11、久,有蘇頌、陳化成、鄭成功等歷史名人資源,文廟、蘆山堂、國姓寨等歷史文化內涵,南音、高甲、歌仔戲和各種民俗文化。1981年,莆門被劃為中國的四大經濟特區之一,實行自由港的某些政策,旅游業如得春風雨露蓬勃發展,大批客商云集莆門進行業務考察、洽談貿易,投資辦廠;1987年11月,臺灣當局放寬了民眾赴大陸探親的限制以來,大量臺胞涌進大陸探親、觀光、朝圣、祭祖;近年來東南亞各國大批華商、僑胞到莆門、福建探親訪友,觀光游覽,莆門旅游業呈現出從來沒有的好勢頭,并已躋身全國旅游業的先進行列,成為中國的旅游熱點城市之一。(五)公共設施條件擬建地點道路、供電等外部條件已具備,只需在原有基礎上稍加完善,供水、排水12、方便,可建設灌溉系統。(六)綜合評價結合秀麗區社會經濟發展的特征和發展規劃,該項目有幾方面的有利因素:一是相關部門非常重視這一項目的建設,特別是景觀綠化的安全防護功能。二是近年來秀麗區經濟發展速度明顯加快,招商引資政策優惠,城鎮化水平日益提高,景觀資源十分豐富,存在著良好的發展基礎條件;三是目前整個東浦鎮范圍內缺少具有現代氣息、融地方特色文化的休閑休息活動空間,存在著投資建設的市場價值;總之,該項目是提升新城形象,提高出行安全和具有生態水土保持景觀必要的投資行為。第五章 工程建設方案一、指導思想1、服務海滄開發建設,以景觀安全防護導向,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結合起來,首先保證人們的出行安全,并創13、造良好的流域環境和景觀,成為區域內人民可續利用的財富。 2、利用國內外城市濱水區開發經驗,體現新城的特色和地方的特色,貫徹和諧發展的原則,嚴禁破壞生態平衡,人造環境必須與自然環境協調統一,與新城形象相協調,與地方特色相協調。 3、要營造高質量的環境,采取高標準的建設,滿足一定層次的休閑需要,實行科學管理,分期建設,營造出優美的景觀工程。二、設計原則1、以人為本原則:景觀綠化應具備防護功能,要保證出入安全,休閑游玩的安全。2、突出特色,打造精品原則:把項目置于新城建設的全局考慮,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流域沿線景觀。以休閑、觀光、樂于游玩、領略地方風情為主題的環境景觀。3、整體協調原則:規劃設計自然化14、文脈化、人性化、可持續性。4、建設規范原則:嚴格按建設程序辦事,按自然規律和經濟法則管理項目;工程建設嚴格執行相關強制性規范、規定。5、經濟促進原則:項目開發建設與推進城鎮一體化建設、區域經濟發展相結合,促進地區經濟發展。6、環境保護原則:在項目規劃過程中,堅持以保護為前提,保護與開發利用相結合,確保當地生態環境的良性循環。三、規劃目標以以人為本為指導思想,明確沿線景觀今后一段時間內的發展定位,景觀的優美性、從環境的可持續性、形象的特色性出發,通過引導,將沿線景觀建設成為特點突出、主題鮮明、創新能力強、社會認同度和美譽度高、綜合形象好的項目,從而實現對資源的積極利用和新城形象的提升。1、連續15、的安全的近水公共空間,有主有次,能滿足不同景觀的需求。2、一些有吸引力與趣味性的濱水活動項目,提升城市開發品質,促進城市開發建設的需要。3、紫林溪流域景觀的整體風格,并同海滄新城建設整體風格相協調。4、外觀看需有較好的視線廊,從內部看需有較圍合的休閑空間5、計風格需同當地人文風俗等相協調。四、規劃方案(一)功能分區紫林溪流域沿線景觀以突出“綠化美化彩化”為主體,將地方特色,新城現代氣息穿插于其中形成了“一線,三片區”的功能分區。“一線”紫林溪整條沿線景觀整個紫林溪流域沿線景觀要形成一條綠色的生態帶,綠化以安全防護為主,并在局部開闊地點點綴景觀節點,成為沿線主要休閑活動場所。其中1號溪的2號閘以16、北主體已施工完成,本次綠化因作為一期先期施工。 “三片區”商業特色風情區、地方民俗生活區、生態濕地觀光區。商業特色風情區:位于東浦商業街北側,周邊有東浦商業街,東浦行政中心,是一期的重點。通過景觀小品展示地方民俗人文文化的主要區域,并利用景觀空間來提升現代商業氛圍。地方民俗生活區:位于天竺花園東側,是2、3號溪的交匯除,是一期的次重點。通過景觀小品集中展示地方特色風情,營造地方文化氛圍,用文化給人們帶來精神上的洗禮。生態濕地觀光區:位于1號溪2號溪的交匯處,是遠期的重點。該區以生態保護為主,培育綠色環境概念。作為自然環境來管理,向人們提供戶外娛樂活動和簡樸自然的設施。用一種最原生態的景觀親近游17、人,使人“回歸自然,返璞歸真”。 (二)、綠地系統規劃設計從生態系統的連續性、開放性和多樣性的特點來確定綠化規劃的原則,建立點、線、面結合的綠化系統,形成人、小品、綠化形態相依,文脈相通,相互交融的景區綠化系統。配置原則1、生態效果和安全防護兼顧,保持植被的多樣性,因地制宜地選擇綠化樹種,形成完整的植物生態系統,并提高堤岸的安全功能。2、嚴格尊重植物的生態要求,采用鄉土植物品種,充分利用易于后期管養的植物品種,以減少養護費用,形成可自然演替和可持續的生態系統。3、營造自然成片林帶、景觀種植帶、濱水濕生植物等綠化景觀,利用林木形成層次豐富的空間變化,為旅游者提供豐富的空間體驗。4、在綠地布局上,18、講求以成片的植被景觀為基礎,以小片的種植為點綴,并考慮季相、林相的變化,注重與色葉林的協調與搭配,使四季有不同的植被觀賞景觀,以形成優美的觀賞林。5、加強綠化規劃與其它系統規劃的協調發展,并考慮綠化空間與景區內外道路網、水系的銜接。(三)規劃內容規劃根據點、線、面結合的綠化系統模式,考慮人、水、林之間的相互融合,營造綠林掩映、草木蔥郁、花香四溢的生態景觀。在沿線多種植開花、色葉樹種,主要布置在道路兩側、主要節點處及主要設施周圍,形成季相變化豐富多彩的景觀。結合生態岸線,融安全防護、景觀、游憩于一體。選用色葉林和姿態優美的樹種,四季花卉與花灌木相搭配,濱水地帶多選用濕生植物。在沿線可適當增加一些19、野趣之路,加強其自然平靜的氣氛。在布置喬木時應選擇樹姿自然、體型高大的樹種。同時,要有自然點景,如散置于路旁的石塊等。第六章 生態環境保護措施擬建區域有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為使景觀具有永久的生命力,達到可持續發展,必須防止因周邊開發建設造成人為的破壞和污染,保護流域生態環境,保持長期平衡。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合理規劃布局,保護生態景觀 規劃設計須遵循“生態為先,尊重自然,融入自然”的原則,做到選址科學、布局合理、利于環保,建筑造型、色彩和選材應盡可能體現生態化,盡量采用地方天然材料或環保材料,以與景區自然環境相和諧與融合,并控制體量,避免對河堤、綠地、水面等自然環境構成破壞。二、加強綠化,培20、育良好的生態環境對原有的植被進行改善,盡快恢復綠化,制止水土流失;在重點地段,根據景觀文化內涵,進行精致的植物種植栽培,實現綠化、美化和香化;沿水體周圍加強濕地植物的種植,營造豐富的生態系統。三、積極預防,有效治理環境污染科學開發建設,避免在施工過程中生態環境造成建設性破壞,盡量減少工程廢渣、污水對環境的污染。不斷改進環保技術,加強環境管理,確保環境質量。四、節能降耗,實施景區清潔生產通過設計生態構筑物,合理配置設備,采用節能技術、推行節約資源和循環使用等多種措施,減少開發對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五、加強環保教育,強化環境管理大力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其環境保護意識,將他們培養成能夠自覺維護生態環境21、,主動參加保護生態環境的負責任工作者。第七章 投資估算及資金籌措一、投資估算紫林溪流域沿線景觀項目由堤綠化工程、節點休閑空間、景觀小品、亭廊構筑物等工程組成。主要工程量為:綠化面積321634m2、園路木棧道約6000m3、廊架亭子計10個,景觀小品若干,施工工期為24個月。二、資金籌措本工程為社會公益性項目,建議工程建設資金由區財政承擔。由代建單位加強工程管理,優化施工組織,提出合理化建議。第八章 效益分析一、社會效益分析沿線景觀的開發建設,有利于促進東浦產業的發展,對改善投資環境,提高地區知名度,促進東浦土地資源的開發利用,對經濟的發展將起到較大的推動作用。同時,沿線景觀項目的建設有利于創22、造富有景觀特色和休閑機會的人居環境。1、景觀項目的建設,有助于提高堤岸的防護安全行,保護沿溪行人和游人的安全。2、項目的建設,將有助于塑造東浦的地區形象,改善東浦的投資環境,提升地區資源價值,促進招商引資;3、沿線景觀項目的建設,有助于東浦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有助于增強東浦對外界的吸引力。二、景觀效益分析要實現沿線景觀效益的最大化,不僅要究竟景觀的美化彩化,也要挖掘地方文化特色,豐富景觀內容,增加可參與性景觀項目。1、創建良好的區域景觀環境,有助于提升新城整體形象,優化投資環境,帶動城市商業開發和經濟的發展2、良好生活景觀環境,能提高居住者的認同感和自豪感,有助于聚集人氣,提高地區繁華。三、生態23、效益分析沿線景觀項目的建設,將把水土生態的保護與周邊資源的開發很好地結合起來,這不僅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要求,而且還能同時滿足人們生活休閑的需要,對促進生態環境的保護和優化具有重要意義。 第九章 項目風險分析一、主要風險因素的識別經分析,本項目的風險因素有:1、技術風險 技術方面的風險主要指項目采用先進技術和新技術應用上的可靠性和適用性等存在不確定性。 2、工程風險 工程風險主要包括方案、施工與工期等存在各種不確定性給項目帶來的風險。3、環境影響 環境影響方面的風險主要指工程建設期對周圍水資源、森林植被、自然環境等產生的負面影響,致使項目不能順利實施或需要增加大量投資進行治理等。4、組織機構 組織24、機構方面的風險主要指項目組織設置方案不適于本項目的建設,項目管理層不能勝任項目的組織與管理等,影響項目的實施。5、投資估算風險 投資估算的風險主要來自工程方案變動的工程量增加、工期延長,人工、材料、機械臺班費、各種費率、利率的提高,單價的提高。6、投資風險 本項目投資大,具有一定社會公益性,投資回報主要的反映在景觀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方面。 9、政策風險政策是一種保障,也是一種風險。加強應加現狀及趨勢的分析,跟蹤國際、國家相關政策動態,合理評估相關政策對項目建設及運營的整體影響。10、財務風險投資中應摸清調查核實實際情況,取得第一手資料,將預測建立在堅實可靠的基礎上,建立沿線景觀項目良好25、的成本控制和財務管理制度。二、規避風險的措施項目建設風險對策1、項目建設風險,主要應堅持按建設程序辦事,是按照自然規律和經濟法則管理基本建設的一項根本原則,也是項目科學決策和順利實施的重要保證。根據我國的建設經驗,并結合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和投資管理體制深化改革的要求及國家現行政策規定,本項目的工程建設必須遵循建議書階段、項目可行性階段、設計文件階段、建設準備階段、建設實施階段、竣工驗收和后評價階段,有步驟、循序漸進地按照項目建設各階段的工作要求進行。每個階段按照它們本身所固有的規律,有序有機地聯系在一起,形成一個循序漸進的工作過程。2、項目管理。包括做好項目建設計劃、項目招投標、項目建設進度安排26、項目建設組織、工程管理監督;做好項目開發建設的外部協調等。3、項目風險管理由于市政建設項目具有對人、財、物等各項資源的需求量巨大;實施周期長、經濟風險和技術風險大、涉及范圍廣等眾多因素。不可避免地會遇到許多諸如政治、人文、物價、氣候等不可抗拒或不可預見的事件。這就要求參建各方對建設風險要有清醒的認識,采取切實有效的應對措施加強自身的風險防范能力和承受力。工程項目建設的成功往往依賴于對風險的認識和管理。因此,風險管理活動應從工程項目決策階段開始。這樣對有效利用資源,減少風險損失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和現實意義。第十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一、結論 本項目已具備了良好的建設條件,在社會、資源、環境等方面具有較好的綜合效益,具有開發的充分必要性,此項目建設可行。 1、本規劃準確地對景觀項目進行了定位,豐富了活動空間。2、在本次規劃中通過紫林溪流域沿線景觀的規劃設計,預把該項目打造成經典景觀項目,為人們提供觀賞、休閑、游玩一體的景觀環境。3、本項目規劃實施后,不僅給出行安全帶來保證,并提升城市開發品質,帶動周邊景觀的發展。二、建議1、程能提高堤岸防護安全,具有良好的景觀、社會、生態效益,建議盡早批準實施。2、工程應采取統一規劃、分期實施的策略。其中一起項目的商業特色風情區建設應與商業街、東浦行政中心的開發建設協調統一;地方民俗生活區應與花園等周邊居住區建設協調統一。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