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戶區改造還房建設項目鋼筋工程專項施工方案(1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589134
2022-09-20
16頁
53.04KB
1、小龍片區棚戶區改造還房(二期)建設項目一標段鋼筋工程專項施工方案編 制 人: 審 核 人: 審 批 人: 目 錄一、 編制依據.3二、 工程概況.3三、 施工部署.4四、 鋼筋接頭.7五、 鋼筋綁扎.8六、 質量標準.12七、 施工注意事項.18工程鋼筋工程專項施工方案一、編制依據:1、施工組織;2、施工圖、圖紙會審記錄及相關技術資料;3、國家現行施工規范、規程和企業標準、施工工法:鋼筋焊接接頭試驗方法標準 JGJ/T27-2014鋼筋焊接及驗收規范 JGJ18-2012二、工程概況: 1、項目名稱:小龍片區棚戶區改造還房(二期)建設項目;2、建設地點:高坪區小龍街道辦事處東站居委會寶圣寺;32、招標人:南充市高坪區國家投資建設項目管理中心;4、各參建單位名稱:(1)建設單位:指揮部;(2)勘察單位:中公司(3)設計單位:團有限公司;(4)監理單位:公司(5)施工單位:有限公司5、工程規模及內容:第一標段:該標段包括14#樓和15#樓、標段劃分范圍內的基坑開挖支護及降水、地下室、小區綠化及道路等,合計建筑面積約41679.08平方米。具體包括:(1)14#樓住宅樓:一類高層,耐火等級一級,設有一個單元,戶型為A-3戶型和A-4戶型,建筑層數23層,層高3米,建筑高度69.3米,本棟建筑面積為10816.91 平方米,總戶數為92戶,剪力墻結構。(2)15#樓住宅樓:一類高層,耐火等級3、一級,設有兩個單元,戶型為A-3戶型和A-4戶型,建筑層數24層,層高3米,建筑高度72.3米,本棟建筑面積為22568.04平方米,總戶數為192戶,剪力墻結構。三、施工部署:1、施工準備原料堆料和鋼筋加工場地設在東南側,鋼筋的彎曲、切斷、焊接則沿圍墻按順序擺開,有條不紊、層次分明、分區明確。凡進場施工用鋼材必須有出廠質量證明書和檢驗報告單,并按規定見證取樣,送檢試驗,試驗合格才能用于工程上。對于抗震設防要求的一、二級鋼筋混凝土結構,當設計對其縱向受力鋼筋的強度無具體要求時,檢驗所得的強度實測值應符合規定:鋼筋的抗拉強度實測值與屈服強度實測值的比值不應小于1.25;鋼筋的屈服強度實測值比強度4、標準值的比值不應大于1.3。根據工程進度和施工圖要求設定專人翻樣制作料單,安排專門管理人員負責鋼筋制作、堆放、管理工作,做好對制作工人的書面技術交底。鋼筋加工機械操作先空載,試運轉正常后才能投入使用,鋼筋表面應保持潔凈,有污泥時,在使用前認真清除干凈。制作完畢的鋼筋統一用木制料牌標識,料牌上標明規格、數量、綁扎部位,并堆碼整齊。鋼筋加工前應認真按設計要求編制鋼筋料單,并報監督單位審核,加工按審核后的料單進行,加工的鋼筋應是抽樣合格的無損傷、無裂縫、無嚴重銹蝕的鋼筋,鋼筋加工采用電渣壓力焊和單面搭接焊。箍筋必須作135彎鉤,直鉤長度大于10d。鋼筋工程總體要求:鋼筋制作和安裝是保證整體結構質量的5、重要環節,縱向受拉鋼筋最小錨固及搭接長度:(剪力墻柱、暗柱內主筋的連接優先采用電渣壓力焊)。 2、施工工藝(1)、鋼筋表面應潔凈,粘著的油污、泥土、浮繡使用前必須清理干凈,可結合冷拉工藝除銹。(2)、鋼筋調直,用機械調直。經調直后的鋼筋不得有局部彎曲、死彎、小波浪形,其表面傷痕不應使鋼筋截面減小5%。采用冷拉方法調直的鋼筋的冷拉率:HPB300級鋼筋冷拉率不宜小于4%。HRB335級鋼筋冷拉率不宜小于1%。(3)、箍筋的末端應作彎鉤,彎鉤形式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用HPB300級鋼筋或冷拉低碳鋼絲制作的箍筋,其彎鉤的彎曲直徑應大于受力鋼筋直徑,且不小于箍筋直徑的2.5倍;彎鉤平直6、部分的長度對一般結構不宜小于箍筋直徑的5倍,對有抗震要求的不應小于箍筋的10倍。箍筋的調整值見表。箍筋調整值箍筋長度方法箍筋直徑(mm)681012量外包尺寸506070量內皮尺寸100120150170箍筋調整值,即為彎鉤增加長度和彎曲調整值兩項之差或和,根據箍筋量外包尺寸或內皮尺寸而定(圖3)。(4)、鋼筋下料長度應根據構件尺寸、混凝土保護層厚度,鋼筋彎曲調整值和彎鉤增加長度等規定綜合考慮。直鋼筋下料長度=構件長度保護層厚度+彎鉤增加長度彎起鋼筋下料長度=直段長度+斜彎長度彎曲調整值+彎鉤增加程度箍筋下料長度=箍筋內周長+箍筋調整值+彎鉤增加長度(5)、機械連接參照本節鋼筋接頭工程內容有關7、規定。3、質量標準: (1)、鋼筋的品種和質量,性能以及接頭中使用的鋼板和型鋼均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有關標準的規定。檢查方法:檢查出廠質量證明書和試驗報告。(2)、冷拉、冷拔鋼筋的機械性能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的規定。檢查方法:檢查出廠質量證明書、試驗報告的冷拉記錄(3)、鋼筋的表面應保持清潔。帶有顆粒狀或片狀老銹經除銹后仍有麻點的鋼筋嚴禁按原規格使用。檢查方法:觀察檢查。(4)、鋼筋的規格、形狀,數量,錨固長度、接頭位置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規定。檢查方法:觀察和尺量檢查。(5)、鋼筋直螺紋機械連接接頭制品的機械性能必須符合鋼筋焊接機械連接及驗收的專門規定。檢查方法:檢查機械連接試件試8、驗報告。四、鋼筋接頭:本工程建筑抗震設防類別為:重點設防類(乙類),鋼筋接頭形式及要求。1、框架梁、框架柱、剪力墻暗柱主筋采用直螺紋機械連接接頭,其余構件當受力鋼筋直徑22時,應采用直螺紋機械連接接頭,當受力鋼筋直徑22時,可采用綁扎連接接頭。2、接頭位置宜設置在受力較小處,在同一根鋼筋上宜少設接頭。3、基礎梁(DL或DJL)與基礎筏板,下部鋼筋在跨中1/3跨處搭接,上部鋼筋在距支座1/3跨處搭接。4、受力鋼筋接頭的位置應相互錯開,當采用機械接頭時,在任一35d且不小于500mm區段內,和當采用綁扎搭接接頭時,在任一1.3倍搭接長度的區段內,有接頭的受力鋼筋截面面積占受力鋼筋總截面面積的百分率9、應符合下表要求:接頭形式受拉區接頭數量受壓區接頭數量機械連接50不限綁扎連接2550五、鋼筋綁扎:、綁扎柱子鋼筋()、工藝流程:套柱箍筋機械連接豎向受力筋畫箍筋間距線綁箍筋()、套柱箍筋:按圖紙要求間距,計算好每根柱箍筋數量,先將箍筋套在下層伸出的搭接筋上,然后立柱子鋼筋,在搭接長度內,綁扣不少于3個,綁扣要向柱中心。()、機械連接豎向受力筋:柱子主筋立起之后,按要求進行機械連接施工,施工質量及接頭位置應符合要求。()、畫箍筋間距線:在立好的柱子豎向鋼筋上,按圖紙要求用粉筆劃箍筋間距線。()、柱箍筋綁扎:、按已劃好的箍筋位置線,將已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動,由上往下綁扎,宜采用纏扣綁扎;、箍筋與主筋10、要垂直,箍筋轉角處與主筋交點均要綁扎,主筋與箍筋非轉角部分的相交點成梅花交錯綁扎;、箍筋的彎鉤疊合處應沿柱子豎筋交錯布置,并綁扎牢固;、柱箍筋端頭應彎成135,平直部分長度不小于10d(d為箍筋直徑);、柱上下兩端箍筋應加密,加密區長度及加密區內箍筋間距應符合設計圖紙要求;、柱筋保護層厚度應符合規范要求,墊塊應綁在柱豎筋外皮上,以保證主筋保護層厚度準確。當柱截面尺寸有變化時,柱應在板內彎折,彎后的尺寸要符合設計要求。 、梁鋼筋綁扎(1)、工藝流程:模內綁扎:畫主次梁箍筋間距放主梁次梁箍筋穿主梁底層縱筋及彎起筋穿次梁底層縱筋并與箍筋穿主梁上層縱向架立筋按箍筋間距綁扎穿次梁上層縱向鋼筋按箍筋間距綁11、扎模外綁扎(先在梁模板上口綁扎成型后再入模內):畫箍盤間距在主次梁模板上口鋪橫桿數根在橫桿上面放箍筋穿主梁下層縱筋穿次梁下層鋼筋穿主梁上層鋼筋按箍筋間距綁扎穿次梁上層縱筋按箍筋間距綁扎(2)、在梁側模板上畫出箍筋間距,擺放箍筋。(3)、先穿主梁的下部縱向受力鋼筋及彎起鋼筋,將箍筋按已畫好的間距逐個分開;穿次梁的下部縱向受力鋼筋及彎起鋼筋,并套好箍筋;放主次梁的架立筋;隔一定間距將架立筋與箍筋綁扎牢固;調整箍筋間距使間距符合設計要求,綁架立筋,再綁主筋,主次梁同時配合進行。(4)、框架梁上部縱向鋼筋應貫穿中間節點,梁下部縱向鋼筋伸入中間節點錨固長度及伸過中心線的長度要符合設計要求。框架梁縱向鋼筋12、在端節點內的錨固長度也要符合設計要求。(5)、綁梁上部縱向筋的箍筋,宜用套扣法綁扎。(6)、箍筋在疊合處的彎鉤,在梁中應交錯綁扎,箍筋彎鉤為135d,平直部分長度為10d,如做成封閉箍時,單面焊縫長度為5d。(7)、梁端第一個箍筋應設置在距離柱節點邊緣50mm 處。梁端與柱交接處箍筋應加密,其間距與加密區長度均要符合設計要求。(8)、在主、次梁受力筋下均應墊墊塊,保證保護層的厚度。受力筋為雙排時,可用短鋼筋墊在兩層鋼筋之間,鋼筋排距應符合設計要求。、板鋼筋綁扎(1)、工藝流程:清理模板模板上畫線綁板下受力筋綁負彎短鋼筋(2)、清理模板上面的雜物,用粉筆在模板上劃好主筋、分布筋間距。(3)、按劃13、好的間距,先擺放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預埋件、電線管、預留孔等及時配合安裝。(4)、在現澆板中有板帶梁時,應先綁板帶梁鋼筋,再擺放板鋼筋。(5)、綁扎板筋時一般用順扣或八字扣,除外圍兩根鋼筋的相交點應全部綁扎外,其余各點可交錯綁扎(雙向板相交點需全部綁扎)。如板為雙層鋼筋,兩層鋼筋之間須加鋼筋馬凳,以確保上部鋼筋的位置。負彎矩鋼筋每個相交點均要綁扎。(6)、在鋼筋的下面墊好砂漿墊塊,間距1.5m。墊塊的厚度等于保護層厚度,應滿足設計要求,、樓梯鋼筋綁扎(1)、工藝流程:劃位置線綁主筋綁分布筋綁踏步筋(2)、在樓梯底板上劃主筋和分布筋的位置線。(3)、根據設計圖紙中主筋、分布筋的方向,先綁扎主筋14、后綁扎分布筋,每個交點均應綁扎。如有樓梯梁時,先綁梁后綁板筋。板筋要錨固到梁內。(4)、底板筋綁完,待踏步模板吊綁支好后,再綁扎踏步鋼筋。主筋接頭數量和位置均要符合設計和施工質量驗收規范的規定。六、質量標準:1、鋼筋加工(1)、受力鋼筋的彎鉤和彎折應符合下列規定:HPB300級鋼筋末端應作180彎鉤,其彎弧內直徑不應小于鋼筋直徑的2.5倍,彎鉤的彎后平直部分長度不應小于鋼筋直徑的3倍;當設計要求鋼筋末端需作135彎鉤時,HRB335級、HRB400級鋼筋的彎弧內直徑不應小于鋼筋直徑的4倍,彎鉤的彎后平直部分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鋼筋作不大于90的彎折時,彎折處的彎弧內直徑不應小于鋼筋直徑的5倍。15、檢查數量:按每工作班同一類型鋼筋、同一加工設備抽查不應少于3件。檢驗方法:鋼尺檢查。(2)、箍筋的末端應作彎鉤,彎鉤形式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應符合下列規定:箍筋彎鉤的彎弧內直徑除應滿足第1條的規定外,尚應不小于受力鋼筋直徑;箍筋彎鉤的彎折角度:對一般結構,不應小于90;對有抗震等要求的結構,應為135;箍筋彎后平直部分長度:對一般結構,不宜小于箍筋直徑的5倍;對有抗震等要求的結構,不應小于箍筋直徑的10倍。檢查數量:按每工作班同一類型鋼筋、同一加工設備抽查不應少于3件。檢驗方法:鋼尺檢查。(3)、鋼筋調直宜采用機械方法,也可采用冷拉方法。當采用冷拉方法調直鋼筋時,HPB300級16、鋼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4%,HRB335級、HRB400級和RRB400級鋼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檢查數量:按每工作班同一類型鋼筋、同一加工設備抽查不應少于3件。檢驗方法:觀察,鋼尺檢查。(4)、鋼筋加工的形狀、尺寸應符合設計要求,其偏差應符合表1的規定。檢查數量:按每工作班同一類型鋼筋、同一加工設備抽查不應少于3件。檢驗方法:鋼尺檢查。表1 鋼 筋 加 工 的 允 許 偏 差項 目允許偏差(mm)受力鋼筋順長度方向全長的凈尺寸10彎起鋼筋的彎折位置20箍筋內凈尺寸5(5)、鋼筋連接、縱向受力鋼筋的連接方式應符合設計要求。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在施工現場,應按國家現行標準機械連17、接及驗收規程JGJ18的規定抽取機械連接接頭試件作力學性能檢驗,其質量應符合有關規程的規定。檢查數量:按有關規程確定。檢驗方法:檢查產品合格證、接頭力學性能試驗報告。、鋼筋的接頭宜設置在受力較小處。同一縱向受力鋼筋不宜設置兩個或兩個以上接頭。接頭末端至鋼筋彎起點的距離不應小于鋼筋鋼筋直徑的10倍。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鋼尺檢查。、在施工現場,應按國家現行標準機械連接及驗收規范JGJ18的規定對鋼筋接頭的外觀進行檢查,其質量應符合有關規程的規定。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當受力鋼筋接頭時設置在同一構件內的接頭宜相互錯開。縱向受力鋼筋接頭連接區段的長度為35倍d(d為縱向18、受力鋼筋的較大較大直徑)且不小于500mm,凡接頭中點位于該連接區段長度內的接頭均屬于同一連接區段。同一連接區段內,縱向受力鋼筋機械連接及焊接的接頭面積百分率為該區段內有接頭的縱向受力鋼筋截面面積與全部縱向受力鋼筋截面面積的比值。檢查數量:在同一檢驗批內,對梁、柱應抽查構件數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對墻和板,應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間抽查10%,且不少于3間;對大空間結構,墻可按相鄰軸線間高度5m左右劃分檢查面,板可按縱橫軸線劃分檢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檢驗方法:觀察,鋼尺檢查。、在梁、柱類構件的縱向受力鋼筋搭接長度范圍內,應按設計要求配置箍筋。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應符合下列規定:箍筋19、直徑不應小于搭接鋼筋較大直徑的0.25倍;受拉搭接區段的箍筋間距不應大于搭接鋼筋較小直徑的5倍,且不應大于100mm;受壓搭接區段的箍筋間距不應大于搭接鋼筋較小直徑的10倍,且不應大于200mm;檢查數量:在同一檢驗批內,對梁、柱應抽查構件數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對墻和板,應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間抽查10%,且不少于3間;對大空間結構,墻可按相鄰軸線間高度5m左右劃分檢查面,板可按縱、橫軸線劃分檢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檢驗方法:鋼尺檢查。2、鋼筋安裝(1)、鋼筋安裝時,受力鋼筋的品種、級別、規格和數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鋼尺檢查。(2)、鋼筋安裝位20、置的偏差應符合表1的規定。檢查數量:在同一檢驗批內,對梁、柱和獨立基礎,應抽查構件數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對墻和板,應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間抽查10%,且不少于3間;對大空間結構,墻可按相鄰軸線間高度5m左右劃分檢查面,板可按縱、橫軸線劃分檢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表1 鋼筋安裝位置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項 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綁扎鋼筋網長、寬10鋼尺檢查網眼尺寸20鋼尺量連續三檔,取最大值綁扎鋼筋骨 架長10鋼尺檢查寬、高5鋼尺檢查受力鋼筋間距10鋼尺量兩端、中間各一點,取最大值排距5鋼尺檢查保護層厚 度基礎10鋼尺檢查柱、梁5鋼尺檢查板、墻、殼3鋼尺檢查綁扎箍筋、橫向鋼筋間距21、20鋼尺量連續三檔,取最大值鋼筋彎起點位置20鋼尺檢查預埋件中心線位置5鋼尺檢查水平高差+3,0鋼尺和塞尺檢查注:檢查預埋件中心線位置時,應沿縱、橫兩個方向量測,并取其中的較大值;表中梁類、板類構件上部縱向受力鋼筋保護層厚度的合格點率應達到90%及以上,且不得有超過表中數值1.5倍的尺寸偏差。七、施工注意事項:1、避免質量通病(1)、鋼筋開料切斷尺寸不準,根據結構鋼筋的所在部位和鋼筋切斷后的誤差情況,確定調整或返工。(2)、鋼筋成型尺寸不準確,箍筋歪斜,外形誤差超過質量標準允許值,對于I級鋼筋只能進行一次重新調直和彎曲,其他級別鋼筋不宜重新調直和反復彎曲。2、產品保護(1)、各類型鋼筋半成品,22、應按規格、型號,品種堆放整齊,掛好標志牌,堆放場所應有遮蓋,防止雨淋日曬。(2)、轉運時鋼筋半成品應小心裝卸,不應隨意拋擲,避免鋼筋變形。3、鋼筋作業安全(1)、展開盤圓鋼筋要一頭卡牢,防止回彈。(2)、拉直鋼筋時卡頭要卡牢,地錨要穩固,拉筋沿線的2m寬區域內禁止人員通過。(3)、鋼筋堆放應分散、規整擺放,避免亂堆和疊壓。(4)、綁扎墻、柱鋼筋時應搭設適合的作業架子,不得站在鋼筋骨架上或攀鋼筋骨架上下。(5)、高大鋼筋骨架應設臨時支撐固定,以防傾倒。(6)、使用切斷機斷料時,不能超過機械的負載能力,在活動刀片前進時禁止送料,手與刀片口的距離不得少于15cm。(7)、使用除銹機除銹時,應戴口罩和手套,帶鉤的鋼筋禁止上機除銹。h.上機彎曲長鋼筋時,應有專人扶住并站于彎曲方向的外側,調頭彎曲時,防止碰撞人、物。(8)、調直鋼筋時,在機器運轉中不得調整滾筒,嚴禁戴手套操作,調直到末端時,人員必須躲開,以防鋼筋甩動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