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體育主題公園改造項目測量專項施工方案(1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589220
2022-09-20
12頁
406.04KB
1、運河體育主題公園改造項目測量工程施工方案編制: 審閱: 審核: 審批: 年 月 日目 錄一、編制依據二、工程概況三、準備工作四、平面控制五、高程控制六、測量控制樁點的設置、保護及復測七、施工中的測量控制八、施工測量管理九、測量人員現場安全管理措施 十、附圖一、編制依據 1.1.施工圖紙 1.2.本工程建設工程測量成果報告書(由建設單位提供) 1.3.建筑施工手冊 1.4.本工程施工組織設計二、工程概況運河體育主題公園位于京杭大運河東側獅山橋北,擬對公園內部建筑物、道路、橋梁、水電、照明等進行維修改造,新增監控、廣播、消防、門禁、網絡系統,增加全民健身、體育文化和衛生康體的內容,改造公園面積約 2、127580 平方米,新增建筑面積 4455 平方米,改建建筑面積 505平方米。建設單位為蘇州市體育局(蘇州市保障性住房建設有限公司)。本工程室內地坪設計標高0.000相當于3.200米(以國家85高程系為準);茶室室內地坪標高0.000相當于2.800米(以國家85高程系為準);三、準備工作3.1、測量放線前要認真閱讀施工圖紙,了解設計意圖及施工要求;對圖紙的設計尺寸及標高,要認真核對;檢查總尺寸和分尺寸是否一致,總平面圖和大樣圖尺寸是否一致,不符之處要及時向設計單位提出,進行核對修正。 3.2、測量放線前要對施工現場進行實地勘查,收集各種資料,了解建筑物的地下及附近場地現狀資料,如管線走3、向、高程和其所在位置等。根據實際情況編制測設詳圖,計算測設數據。 3.3、測量器具的檢定及配備 測量儀器設備檢驗,是測量前準備工作中很重要的一步,儀器鋼尺的準確度是測量精度和工程質量的根本保障,計量法中明確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準在工作崗位上使用無檢定合格印證或者超過鑒定周期以及經鑒定不合格的計量器具。所以本工程所用的儀器、鋼尺、塔尺等必須嚴格按計量法中有關規定送檢定部門做檢定、檢核。經鑒定、檢核合格的儀器方可使用。 工程擬配備如下設備進行測量放線工作:全站儀2臺、水準儀4臺、塔尺2把、50米鋼尺1把,上述儀器或設備均有有效的合格證書;對講機、線墜、計算器、盒尺、墨斗、水平尺等若干輔助器具。34、.4、人員安排 本工程施工測量隊伍由二名施工員和一名測量員組成測量班, 在施工員領導下開展具體工作,包括制定測量施工方案、組織驗線、測量資料匯編、現場放線,填寫測量施工日志等工作。3.5、定位樁的校核 根據規劃測定的定位樁,在核準無誤后,對本項目建筑進行坐標反算,求出建筑物各邊長、方位角,保證正確的依據成果 。3.6、水準點的復核 根據規劃提供的水準點,采用復核法進行校核觀測,結果滿足規范要求后,方可用于本工程的高程測定。四、平面控制 4.1、建立場區平面控制網 根據總平面圖,將經過復核的定位點,作為場區的首級控制。4.2、建筑平面控制網的布設原則1.平面控制應先從整體考慮,遵循“先整體、后局5、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長距離控制短距離”的原則。2.布設的平面控制網形應根據設計總平面圖、現場施工平面布置圖。3.點位應選在通視條件好、安全、易保護不易下沉的地方。 4.樁位應有有效保護措施,并用紅油漆作好測量標記。 4.3、建筑軸線控制網 建立軸線控制網應根據總平面圖中建筑物主軸線與平面控制網之間的尺寸關系和地理位置,結合現場的實際情況,采用井字型方法來做平面位置控制網,作為場區的二級控制。兩控制軸的間距最大不超過50m,控制點直接做在軸線上。將控制點布設完并校測合格后,交請監理單位驗線合格后方可使用。五、高程控制 5.1、高程控制網的布設原則 根據施工的需要和交樁情況,現場的高程控6、制網布設為閉合水準路線。在周邊距建筑物布設4個水準點BM1、BM2、BM3、BM4進行聯測。 5.2、高程控制網的建立 高程控制網的建立按國家三等水準測量進行布設。根據規劃提供的水準點,確定無誤后再在現場布設一條附合水準路線(BM1、BM2、BM3、BM4)。水準測量的主要技術要求應符合要求。六、測量控制樁點的設置、保護及復測 6.1、測量控制樁點的布設原則 為確保我們現場的平面控制點和水準點的穩定性,場區內的平面控制點和水準點采用木樁及加固的方法來布設。 6.2、測量控制樁的保護 各點控制樁用磚砌成一個0.6m0.6m的平臺,中間用砼灌實,表面抹光,控制樁露出砼表面不超過5CM,并在控制樁點7、周圍設置圓盤形的標識,寫上“測量點位、注意保護”的字樣。測量人員應經常去現場巡視樁點的情況,并派專人看管。6.3、控制樁點的復測 控制樁點的復測應定期進行,軸線控制線的施工測量過程中,每利用一次方格網線,都應復測一次;首級控制點也應在1-2個月檢查一次,如有變動應及時恢復,作好檢查記錄,記錄填寫應真實,簽字應齊全,具有可追溯性。七、施工中的測量控制 7.1、0.00以下平面控制 1.樁基施工的測量控制按樁基專項方案實施。 2.建筑物定位放線基礎放線:根據建筑物主軸線控制點先將建筑物外墻軸線的交點用木樁定于地上,并在樁頂上釘上小釘作為標志(或用粗鋼筋上劃十字),再將所有房間軸線測出,然后檢查建筑8、物軸線距離,其誤差不得超過軸線長度的1/2000,最后根據軸線,用石灰在地面上撒出基槽開挖過線。控制樁的設置:由于龍門板在施工過程中容易被施工機具或運輸車輛碰壞,因此可采用控制樁的方法作為開挖后各階段施工中確定軸線的依據。控制樁在軸線延長線上釘設,距基坑(槽)外邊線2-4m。也可用全站儀將軸線延長,投射到附近建筑物上,用紅色油漆作出標記,以代替控制樁。7.2、0.000以下高程傳遞考慮到本工程基礎埋深在1.8米左右,故高程傳遞直接采用水準儀傳遞,經復測無誤后,做好標志為基槽墊層的高程控制依據,。基礎施工完成,未填土之前,采用全站儀測設軸線于地圈梁頂面,采用水準儀將標高測設于地圈梁側面,將之作為9、上層施工的依據。7.3、0000以上的部位測設 首層施工前,應復測標高及各軸線直接的幾何關系,確保軸線位置正確,請監理驗線,確認放線成果和精度。鑒于本工程特點,經過充分考慮采用外控法進行軸線豎向投測。采用全站儀根據軸線控制點位,將軸線傳遞各層樓板邊緣上。各層在軸線投測完畢后,應將投測的軸線經復核無誤后,再進行其它軸線的放線工作。7.4、0.000以上的標高傳遞采用鋼尺(經檢定合格的)配合水準儀從外控點采用鋼尺直接丈量。為保證豎向控制的精度要求,對每層所需的標高基準點,必須正確引測且每層至少傳遞三個標高點,復核后較差不應大于3mm取其平均作為本層的標高控制點,然后利用水平儀在各樓面進行復核抄平,10、最后在柱面、架體或墻面上彈出控制線。 7.5、建筑物的測量放線應符合以下要求:建筑施工放樣、軸線投測和標高傳遞的允許偏差項目內容允許偏差(mm)各施工層上放線外廓主軸線長度L(mm)L30530L601060L901090L20細部軸線2承重墻、梁、柱邊線3非承重墻邊線3門窗洞口線3軸線豎向投標每層3總高H(m)H30530H601060H901590H12020120H15025150H30標高豎向傳遞每層3總高H(m)H30530H601060H901590H12020120H15025150H307.6、施工中應堅持聯合驗線的原則以及步步驗線的原則 聯合驗線是指甲方、監理、總承包方、施工11、方等相關人聯合一起檢查放線的精度,確定放線等級。測量放線完成后由施工方的技術、質量部門自檢驗線,合格后報監理驗收。八、施工測量管理 根據本工程的施工情況和管理要求特制定測量管理制度和復核驗線制度如下: 8.1、測量管理制度 1.本工程測量管理體系如下: 工程項目經理 項目部技術負責人 施工隊測量員 2.各級施測人員應認真學習與執行國家法令與規范,認真閱讀施工圖紙,做到按規范工作,按圖紙施工。 3.建立健全內部測量管理與質量保證體系,服從甲方及監理的業務工作協調。 4.測量工作應嚴格遵循和加強自檢、互檢的作業程序,合格后方可報驗。 5.外業測量成果的記錄要求做到:原始真實、數值正確、內容完整、字12、體工整清晰,記錄應當場及時填寫,不允許先寫在草稿紙上后再轉抄,保持記錄的原始性。6.草圖、點志記圖等,應當場勾繪,方向、有關數據和地名等一并標注清楚。7.測量計算工作要依據正確、方法科學、計算有序、步步校核、結果可靠。8.測量人員應定期對測量儀器進行檢定校核,確保測量儀器在受控狀態之中。一般測量儀器的檢定周期為一年(包括全站儀、水準儀、鋼尺等)。8.2、復核驗線制度 1.本工程的測量驗線工作集團公司工程科指導管理。 2.項目測量員負責建立本工程的平面控制網(點)及高程控制網(點)。 3.復核驗線規定如下:項目部測量員應先進行自檢符合標準后再上報項目技術負責人,復驗合格后再上報監理公司,各級復核13、應認真負責,嚴格把關。 4.測量放線前,應檢查復核資料,包括:坐標依據,高程依據,施測方案,待復核點與所用依據點的位置關系。只有內業資料正確后,才能進行外業實測。 5.軸線及碎部點由項目部測量員依據有關部門提供的控制、高程網(點)自行施測。 6.項目部測量員有責任協助監理對建筑物的主要控制軸線及建筑物主點進行復測認證。7.復測標準應按建筑工程測量規范中的有關規定執行。 8.復測監控過程記錄應作為技術資料入檔。九、測量人員現場安全管理措施 根據 “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產管理基本方針,在工程測量作業中應遵守如下準則:9.1、工作中每人要首先注意人身及儀器安全,機械操作司機、信號員及項目中現14、場生產人員要配合測量人員安排,在測量人員放線時,避免危及測量人員放線安全的行為,當有關人員不聽勸阻,測量人員、儀器受到威脅時,有權暫停施測,并有權利及義務匯報有關領導,當測量人員測放完畢,須盡快離開,以免影響其它工作。 9.2、測量人員進入工地必須戴好安全帽,高處或臨邊作業時要綁扎安全帶。9.3、各施工層上作業要注意樓梯口、電梯口、預留洞口、出入口安全。不得從洞口或井字架上下,防止墜落。 9.4、上下溝槽、基坑或登高作業應走安全梯或馬道。在槽、基坑底作業前必須檢查槽梆的穩定性確認安全后再下槽、基坑。 9.5、在腳手板上行走,防踩空或板懸挑。樓板臨邊放線,不要緊靠防護設備,嚴防高空墜落;機械運輸15、時,不得在機械運輸范圍內作業(如果必須馬上放線時,有關人員必須配合,停止機械運轉,不得推辭) 9.6、測量作業釘樁前應檢查錘頭的牢固性并與他人配合,不得正對他人掄錘。鋼尺量距要遠離電焊機和機電設備、鋁質塔尺防止碰撞架空電線,防止觸電事故。9.7、儀器不得安置在光滑水泥面,三腳架尖要插入土中或小坑內,以防滑到,司儀者不得遠離儀器,在強光或安全網下要打傘防護。 9.8、操作時必須精神集中,不得玩笑打鬧或往低處擲物,以免傷人砸物。 9.9、雨天施工時,人員應注意防滑,上下應走安全通道及馬道。 9.10、大雨后應對架子等進行全面檢查,確認無沉陷和松動方可施工使用。9.11、對作業人員進行防風雨、防雷電安全教育。 十、 附圖一附圖二附圖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