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變電站直流系統改造施施工方案(1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589565
2022-09-21
11頁
101.54KB
1、110kV*變直流系統改造施工方案批 準: 審 核: 初 審: 編 制: 國網*供電公司檢修試驗中心年 月 日110kV*變直流系統改造施工方案一、 工程概況1. 方案編制依據(1) *電力設計有限公司*110kV*變直流系統改造工程(卷冊檢索號為D0201)卷冊名稱:110kV*變直流系統二次線。2. 工程概述(1) 本變電站原有一套直流系統(包括直流充電屏,蓄電池屏和蓄電池屏,直流饋電屏和直流饋電屏),本次改造更換直流充電屏一面、直流饋電屏一面、蓄電池屏三面、通信電源屏一面,共六面屏。 (2) 本次更換的直流充電屏、直流饋電屏、蓄電池屏和通信電源屏為福建省瑞盛電力科技有限公司的交直流一體化2、電源產品。3. 直流系統屏位布置圖原直流饋電屏27J本次改造仍保留,本次改造的直流充電屏和直流饋電屏置于臨近原來的直流系統屏位上,且控制電纜盡量不更換,具體見下圖所示。另外,新增蓄電池屏放置于一樓蓄電池室(原消防工具間)。改造前相關屏位布置圖:主控繼保室前門9J蓄電池屏8J蓄電池屏7J直流充電屏6J直流饋電屏改造后相關屏位布置圖: 主控繼保室前門9J備用8JDC/DC通信直流轉換屏7J直流饋電屏6J直流充電屏 蓄電池室(原消防工具間)蓄電池屏蓄電池屏蓄電池屏 4. 其他說明(1)本站原110kV 馬適線154、110kV南馬線156保護及開關操作共用一路電源,110kV曹馬線153保護及開關操3、作共用一路電源,電量采集屏與遠動屏電源共用一路電源。結合本次改造,將以上共用電源獨立。(2)本站改造后有兩面直流饋電屏:新直流饋電屏7J,原直流饋電屏27J。 (3)本次改造的直流屏信號接公共及遠動屏上。(4)直流屏之間的聯絡線、網絡線等均由直流廠家提供。(5)*變原圖紙不全,施工時應認真核對每根電纜兩端,確定具體至哪套裝置。(6)通信電源屏相關接入由通信維護班完成。(7)新蓄電池組因電池暫未到貨,接入具體時間待定,未接入期間新直流系統臨時帶舊蓄電池屏。二、 施工進度及作業內容1施工過程總體方案分四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前期工作準備。第二階段:新直流系統設備預先在臨時安放點進行搭建、離線調試合4、格。第三階段:搭建臨時直流系統(移動式直流充電機和移動式蓄電池組)進行舊直流系統負荷不停電轉移,退出舊直流系統設備。第四階段:新直流系統設備安裝,接入負荷,新直流系統投入運行。2施工進度及詳細作業內容第1天:施工前準備工作。(1)準備技改的工器具、備品、有關圖紙和資料。儀器儀表、工器具應經過檢驗合格,在有效期內。相關使用的螺絲刀等接線工具器,應用絕絕緣膠布包扎好。本次工程所需的裝置、電纜、導線、銅排、端子排、防火堵泥、等施工材料進站,材料應齊全完備。(2)組織人員學習:根據本次工作任務,學習現場作業具體內容及方案,要求所有工作人員都熟悉本次直流系統改造工程的作業內容、進度要求、作業標準及安全注5、意事項等。第2天:搭建臨時直流系統電源、將新直流系統屏柜搬運至臨時安放點。(1)搬運移動式直流充電機和移動式蓄電池組到蓄電池室。 (2)引交流電源到蓄電池室,搭建臨時直流系統電源,需先對移動式直流電源系統的蓄電池組進行容量放電試驗,確保容量可靠足夠,并按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直流充電裝置檢驗規程(試行)進行檢驗。(3)將新直流系統屏柜搬運至臨時安放點:直流充電屏、直流饋電屏和通信電源屏搬至保護室,蓄電池組屏柜搬至蓄電池室。第34天:新直流系統調試及蓄電池充放電試驗(1)在臨時安放點進行新直流系統組裝(先進行充電模塊的組裝)。(2)對新的直流電源系統按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直流充電裝置檢驗規程(試行)、6、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直流絕緣監察裝置檢驗規程(試行)、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蓄電池檢驗規程進行檢驗合格。其中,直流充電模塊的檢驗工作由大二次班配合廠家完成,蓄電池充放電試驗由檢修一班完成。備注:蓄電池充放電試驗待廠家電池到貨后完成,具體時間待定。第5天:蓄電池組屏柜就位、新增電纜敷設。第6天:臨時直流系統并接接入直流饋電屏6J、直流饋電屏27J上,退出原直流充電屏7J。工作條件:新直流系統已經檢驗合格。停電設備:直流充電屏7J。(1)在原直流系統充電及饋電屏上開挖防火封堵,為倒抽直流饋電電纜和蓄電池屏接入作準備。(2)從移動式直流充電機輸出1引臨時電纜至直流饋電屏27J備用空開Z313(標稱電流C17、0)處,直流饋電屏27J 備用空開Z315(標稱電流C10)與備用空開Z214(標稱電流C10)短接;直流饋電屏6J上饋線負荷分為控制段和控制段兩部分,從直流饋電屏27J引臨時電纜經備用空開Z311(標稱電流C10)至直流饋電屏6J的備用空開1ZK2(標稱電流C50)處,從直流饋電屏27J引臨時電纜經備用空開Z312(標稱電流C10)至直流饋電屏6J的備用空開1ZK11(標稱電流C16)處;移動式蓄電池組引臨時電纜至直流饋電屏27J備用空開Z314(標稱電流C10);使原直流系統與臨時直流系統并列運行,同時在屏上及臨時電纜上貼上標簽做好記錄。臨時電源系統至直流饋電屏6J、27J的直流聯絡支路示8、意圖(3)斷開低壓配電屏17J至原來直流系統的一路交流電源空開,在直流充電屏7J上解開交流電源電纜,并做好記錄。(4)原直流充電屏7J退出運行后,在直流充電屏7J上取下蓄電池組的熔絲,解開至蓄電池屏的直流聯絡電纜。(5)在直流充電屏7J上解開至直流饋電屏6J和直流饋電屏27J的直流聯絡電纜,并做好記錄。(6)在直流充電屏7J上解開相關信號電纜,網絡線,并做好記錄。(7)拆除直流充電屏7J。備注:調整臨時直流電源充電裝置浮充電壓、均充電壓參數,使直流饋電屏6J和直流饋電屏27J與臨時直流系統基本無壓差(壓差1.5V)條件下并列接入臨時直流系統運行。第78天:新直流饋電屏7J就位,原直流饋電屏6J9、和直流饋電屏27J負荷轉移,退出原直流饋電屏6J。1、 安裝新直流饋電屏7J。2、 從臨時直流充電機輸出1引臨時電纜至新直流饋電屏7J備用空開KK50(標稱電流C40)處,使新直流饋電屏7J帶電,在臨時電纜上貼上標簽做好記錄。 3、原直流饋電屏6J和直流饋電屏27J負荷轉移。 短時停電部分:10kV段開關儲能電源、10kV段開關儲能電源。從新直流饋電屏7J備用空開KK49(標稱電流C40)處引臨時電纜,并接至直流饋電屏6J所帶負荷的電源端子排處。確保新直流饋電屏7J和原直流饋電屏6J同時向裝置供電,實現每個支路不停電逐個轉移負荷。具體流程如下:1) 110kV 馬適線154開關控制電源:從新直10、流饋電屏7J空開KK03處接入154開關控制電源(新電纜),在馬適線154保護屏4J右側接入直流電源+KM(GD-2)、-KM(GD-5),送上KK03空開。(不停電)2) 110kV 154開關保護電源、110kV 156開關控制電源:從新直流饋電屏7J備用空開KK49(標稱電流C40)處引一條臨時電源電纜,在馬永線156保護屏10J并入臨時直流電源至+KM(GD-6)、KM(GD-13),合上KK49空開。斷開原直流饋電屏6J上1ZK8空開,解開馬適線154保護屏4J上二次線+KM(GD-3)、KM(GD-6)及解開馬永線156保護屏10J上二次線+KM(GD-6)、KM(GD-13)后,11、解開1ZK8空開輸出下端兩條電纜,倒抽至新直流饋電屏7J上的空開KK02(154開關保護電源)和空開KK05(156開關控制電源)空開處接入,斷開馬適線154、馬永線156保護屏上的短接線。(不停電)3) 110kV 馬永線156開關保護電源:從新直流饋電屏7J空開KK04處接入156開關保護電源(新電纜),在馬永線156保護屏10J右側接入直流電源+BM(GD-2)、-BM(GD-9),送上KK04空開后,斷開保護屏上的短接線。(不停電)4) 1號主變差動及后備保護電源:從新直流饋電屏7J備用空開KK49處引臨時電源電纜,在1號主變保護屏2J并入臨時直流電源至+KM(1D-1)、KM(1D-12、10),合上KK49空開;斷開原直流饋電屏6J上1ZK9空開,解開1號主變保護屏2J上二次線+KM(1D-1)、KM(1D-10)后,解開1ZK9空開輸出下端電纜,倒抽至新直流饋電屏7J上的空開KK25處接入。(不停電)5) 110kV莊馬線153保護電源:從新直流饋電屏7J備用空開KK49處引臨時電源電纜,在莊馬線153保護屏5J并入臨時直流電源至+KM(GD-1)、KM(GD-6),合上KK49空開;斷開原直流饋電屏6J上1ZK10空開,解開莊馬線153保護屏5J上二次線+KM(GD-1)、KM(GD-6)后,解開1ZK10空開輸出下端電纜,倒抽至新直流饋電屏7J上的空開KK06處接入。(13、不停電)6) 110kV莊馬線153控制電源:從新直流饋電屏7J空開KK07處接入153開關控制電源(新電纜),在110kV莊馬線153保護屏5J右側接入直流電源+KM(GD-3)、-KM(GD-8),送上KK07空開后,斷開保護屏上的短接線。(不停電)7) 公共及遠動屏電源:從新直流饋電屏7J備用空開KK49處引臨時電源電纜,在公共及遠動屏1J并入臨時直流電源至+KM(GD-1)、-KM(GD-4),合上KK49空開;在電量采集屏斷開直流電源,斷開原直流饋電屏6J上2ZK7空開,解開公共及遠動屏1J上二次線+KM(GD-1)、-KM(GD-4)后,解開2ZK7空開輸出下端兩條電纜,倒抽至新直14、流饋電屏7J上的空開KK34處接入。(不停電)8) 電量采集屏電源:解開2ZK7空開輸出下端電纜,倒抽至新直流饋電屏7J上的空開KK09處接入,在電量采集屏恢復直流電源。(不停電)9) 110kV故障錄波裝置電源:從新直流饋電屏7J備用空開KK49處引臨時電源電纜,在110kV故障錄波屏3J并入臨時直流電源+KM、-KM,合上KK49空開;斷開原直流饋電屏6J上2ZK8空開,解開故障錄波屏3J上二次線+KM、-KM后,解開2ZK8空開輸出下端電纜,倒抽至新直流饋電屏7J上的空開KK10處接入。(不停電)10) 10kV段開關保護及操作電源、10kV段儲能電源:從新直流饋電屏7J備用空開KK4915、處引臨時電源電纜,在615開關柜柜頂并入臨時直流電源+KM、-KM,合上KK49空開;斷開原直流饋電屏6J上1ZK5、1ZK6空開,解開615開關柜柜頂上二次線+KM、-KM后,解開1ZK5、1ZK6空開輸出下端電纜,倒抽至新直流饋電屏7J上的空開KK26(10kV段開關保護及操作電源)、KK27(10kV段儲能電源)處分別接入。(10kV段儲能電源短時停電)11) 10kV段開關保護及操作電源、10kV段儲能電源:從新直流饋電屏7J備用空開KK49處引臨時電源電纜,在60M開關柜柜頂并入臨時直流電源+KM、-KM,合上KK49空開;斷開原直流饋電屏6J上2ZK9、2ZK10空開,解開60M開16、關柜柜頂上二次線+KM、-KM后,解開2ZK9、2ZK10空開輸出下端電纜,倒抽至新直流饋電屏7J上的空開KK29(10kV段開關保護及操作電源)、KK30(10kV段儲能電源)處分別接入。(10kV段儲能電源短時停電)備注:轉移負荷工作應逐個負荷進行,工作中應加強監護防止直流短路或失地。工作中考慮10kV段開關儲能電源與10kV段開關保護及操作電源為同一根長電纜,10kV段開關儲能電源與10kV段開關保護及操作電源為同一根長電纜,10kV段開關儲能電源無法用臨時電纜供電,需短時臨時退出(預計各20分鐘),在此期間10kV段開關無法儲能。 4、解除原直流饋電屏6J與直流饋電屏27J的臨時聯絡電17、纜,退出原直流饋電屏6J。第9天:新直流充電屏6J就位,新直流系統運行(帶舊蓄電池屏)。(1)新直流充電屏6J就位,連接好新直流充電屏6J與新直流饋電屏7J和直流饋電屏27J的直流聯絡線;做好二次接地工作,從低壓配電屏17J引兩路交流三相電源接入新直流充電屏6J。 備注:調節充電裝置浮充電壓、均充電壓參數,使新直流饋電屏7J母線電壓與新直流系統母線電壓基本無壓差(壓差1.5V)條件下,直流饋電屏7J和直流饋電屏27J的聯絡線接入。(2)解除移動式直流充電機與直流饋電屏27J的臨時聯絡電纜,連接好新直流充電屏6J與舊蓄電池屏的直流聯絡線,解除移動式蓄電池組與直流饋電屏27J的臨時聯絡電纜,解除直18、流饋電屏27J上控制I段與控制段的臨時聯絡電纜。 備注:蓄電池組母線接入直流充電屏之前,先斷開蓄電池總熔絲,投入直流充電屏,測量直流總熔絲的上下兩端的電源差異,極性正確后,調節新充電裝置浮充電壓、均充電壓參數,直至直流總熔絲的上下兩端電源的壓差小于1.5V后,再將直流總熔絲投入運行。(3)做好直流系統信號回路二次接線工作,聯系后臺廠家到場做好硬接點和軟報文信號核對工作。(4)執行新的直流系統定值單。第10天:新蓄電池組接入,相關信號核對并執行新的直流系統定值單。(具體時間待定)第11天:收尾工作和退屏 (1)做好防火封堵。(2)清理工作現場。(3)檢查全站保護裝置、測控裝置和其他直流運行裝置的19、運行狀況。(4)退屏回倉庫。(5)提交驗收資料,組織驗收;完成GPMS異動手續。三、 技改的組織措施1. 成立110kV*變直流系統改造施工小組小組組成如下:工作負責人:工作班成員:XXXX及有關廠家技術人員在變電站施工現場,根據現場工作需要設定以下人員:現場指揮:XXXX現場安全員:XXXX現場技術員:XXXX現場工器具、材料管理員:XXXX2. 人員職責2.1現場指揮人員現場指揮人員負責改造工作的工期、進度,負責工作的協調及工作當中的安全監護,技術指導等問題。2.2 現場安全員現場安全員對改造工作的整體安全負責,負責組織工作負責人對改造工作的安全問題進行討論,并監督工作負責人開好班前、班后20、會。2.3 現場技術員現場技術員負責改造工作的現場技術問題的協調解決,并做好工程竣工單、設備異動單的填寫工作,組織工程驗收。2.4 現場工器具、材料管理員工器具、材料管理員負責整個改造過程中的工器具管理、材料管理、材料申報和購買等工作。2.5工作負責人負責工作現場的工作安全,工作前組織學習本施工方案,組織對工作中的危險點進行詳細分析并做好預控措施,負責對工作班成員、輔助工、外來人員等進行詳細的安全交代及監護工作。2.6工作班成員應服從工作負責人的工作安排,熟悉本施工方案和具體工作內容,熟悉本次技改的安全注意事項,使技改任務保質保量完成,不得為應付馬虎了事。四、 技改的安全措施1嚴格遵守國家電網21、公司電力安全工作規程(變電部分)規定,嚴格執行電力安全文明生產制度要求,切實做到安全生產、文明生產。2.工程危險點分析表1 工程危險點分析序號危險點危及的設備或人員應對措施1安裝過程中造成直流失地或短路直流系統使用的螺絲刀等工具使用絕緣膠布把裸露的金屬包扎好。2拆除舊電纜時,誤剪斷運行設備的二次電纜,造成直流短路。直流系統拆除舊電纜時,必須確保有本班組兩位工作人員在現場,且互相確認該電纜的兩端確已解除二次接線,該電纜確實是無用處的、沒有帶電的電纜,方可裁剪斷。3舊屏柜搬遷時,誤碰撞其它運行設備,造成有關保護及安全自動裝置誤動。保護及安全自動裝置舊屏柜搬遷時,應加強監護嚴防誤碰撞其它運行設備,嚴22、防造成有關保護及安全自動裝置誤動。4新屏柜拆箱和搬遷、舊屏柜搬遷上下樓梯時屏柜滑倒,造成人員意外傷害。保護及安全自動裝置新屏柜拆箱和搬遷、舊屏柜搬遷時,應保證搬遷人員數量,應保證至少6位人員,做好防滑措施,加強監護,嚴防上下樓梯時屏柜滑倒,造成人員意外傷害。5臨時直流系統交流輸入電源掉電站內運行設備接交流輸入電源時,必須確保有本班兩位工作人員在場,一人接完線后,另一人應核對緊固確保線已接緊,交流輸入空開貼上膠布,嚴禁斷開交流輸入空開。6開挖孔洞、敷設電纜及雙絞線時,破壞運行中電纜站內運行設備注意不應使運行中的電纜受損,施工間歇和完畢后要及時封堵孔洞7原來饋電屏的每一路運行設備所需直流電源轉接到23、新直流饋電屏時,由于線帽可能老舊磨損,字體模糊造成正負極接反,或對該接線用途不明造成的一系列問題站內運行設備拆每一路直流正負電源時,應備好油性筆及3M紅色,黑色膠布做好記號,貼紅色代表正電一端,黑色代表負電的一端,并明確每一路電源線用途,對不易辨識的應做好標記。8輔助工、外來人員等隨意碰觸運行設備,造成運行設備誤動,或走錯間隔,造成外來人員傷害、觸電事故。站內運行設備、工作人員做好輔助工、外來人員的安全交待工作,并做好錄音;應對輔助工、外來人員交待、講解所處的工作場所的帶電部位,并做好全過程監護工作;嚴格禁止輔助工、外來人員隨意走動,隨意觸摸站內運行設備。9安裝過程中漏接屏間電源聯絡電纜造成整24、個饋電屏失電保護及安全自動裝置查清每一個饋電屏的屏間聯絡總供電電源接入點,方案中明確體現轉電過程,不失去饋電屏的總供電電源。3所有調試工作應在與運行設備脫離的狀態下進行。 4工作中加強監護,使用的金屬工具必須進行絕緣包扎處理,防止工具碰觸其他運行設備引起跳閘、失地、短路等。5參加安裝調試人員要完全了解系統設備狀態,熟悉施工圖紙,熟悉施工現場,開工前認真進行危險點分析,熟悉工作中的各安全注意事項。6在保護室工作,因設備在運行中,應嚴格執行安規有關規定,保證人身及設備安全和確保安全運行。7對多個作業面的應指定每個作業現場的工作負責人,不得在失去監護的情況下工作。8注意現場清潔衛生,服從現場安全員的25、監督,無關人員不得進入施工現場。五、 技改的技術措施1. 各參與工作人員應認真研究施工圖紙、現場,進行危險點分析,并提出解決方案。2. 嚴格按設計施工圖安裝、接線,并按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蓄電池檢驗規程、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直流充電裝置檢驗規程、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蓄電池巡檢儀檢驗規程、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直流絕緣監察裝置檢驗規程對直流系統各設備進行檢驗調試。3. 必須準備好本次直流改造的圖紙、資料、包括試驗報告、檢驗手冊等,檢驗儀器及專用工具要符合標準。4. 改造工作開始前,組織召開全體改造工作人員思想、安全動員會,并把本次直流改造的主要項目、進度要求、安全措施等向全體人員交底。5. 現場工作負責人26、應掌握整個裝置調試工作情況,工作班人員如有發現設計、產品或安裝等遺留下的問題應及時向運行單位、設計院、廠家反饋。6. 每日開工前,工作負責人應重新核對安措是否有被改動并召集全體工作人員宣讀當日工作任務和安全注意事項,停電范圍有變更時,應及時指明變更范圍。7. 抽出原電纜時,應從源頭順序抽出,順序退出,不得從中間開斷,如孔洞需封堵,要及時封堵好。8. 拆除原屏時,要注意與其它屏的聯絡線,防止交直流短路、運行饋電屏失去電源。9. 拆除原屏時,要核對好端子排,拆除原屏的連線時,要明確其用途,并用電工膠布包好裸露部份,如果端子號與端子牌已模糊不清,要先編好編號,明確好恢復到新屏的位置。10.在所有連線27、解除后,將原屏退出時,要檢查是否與邊屏及底座無螺絲或焊接相連,明確后,可將原屏緩緩退出。11.在直流電源和交流電源接入前,要先檢查電纜對側已連接到位。12.本次工程所有電纜號頭均采用三重編號,即電纜號、端子號、回路號。所有標示應清楚明白。電纜牌采用塑料烙印技術,防止長時間后字體變模糊。電纜頭采用熱縮材料,力求美觀實用。13.工作中嚴格執行工作票許可制度,嚴禁無票工作,擅自擴大工作范圍,并在工作地點懸掛“工作中”標示牌并裝設遮攔。六、 技改工藝要求1.電纜敷設應排列整齊,掛牌齊全、正確;2.所有端子排二次接線均應牢固可靠,線帽齊全、正確;3.所有交、直流二次回路絕緣合格;4.直流屏上標簽完整正確。5.對完成項目進行自檢,并及時做齊上交記錄、試驗報告、竣工驗收報告以備驗收。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8
16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