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機場第二輪擴能航站樓工程南指廊長途客運站改造施工方案(1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589586
2022-09-21
13頁
800.54KB
1、福州長樂國際機場第二輪擴能航站樓工程南指廊長途客運站改造施工方案 編制人: 審核人: 審批人: 日 期: 目錄1、 工程概況32、 施工部署及計劃43、 圍擋施工44、 施工準備54.1 勞動力54.2 材料機械準備54.3 現場準備55、 消防安全保障措施55.1 消防安全加強辦法55.2 滅火器布置方案55.3 日常消防安全檢查工作56、 安全防范措施及實施方案67、 文明施工措施及實施方案67.1 降噪措施及實施方案67.2 地面保護及實施方案68、 風險評估和控制措施79、 應急處置預案79.1 應急救援職責及分工79.2 火災應急救援措施9 應急信息通報流程9 初起火險安全應急救援措2、施10 消防應急物資119.3 臨時用電故障應急救援措施11 候機樓內電源發生故障11 應急物資儲備11 應急響應流程11 應急救援措施12 應急程序解除121、 工程概況根據施工設計圖紙要求,南指廊22-26/J-M軸現有國際遠機位候機廳(隔離區)以及現有快線辦公室(非隔離區)改造為長途客運站候車廳及其配套用房,改造前。長途客運站候車廳平面套圖2、 施工部署及計劃根據總體施工部署,現有國際遠機位候機廳停用改造需在南斜指廊新建國際遠機位候機廳投入使用后進行,現有快線辦公室需在南貼建新建快線辦公室投用后搬遷,搬遷完成后即進行改造施工。因26-27軸長途客運站配電間供公安用房及快線辦公室用電,需提3、前進行改造,此處現為樓梯間,且一層樓梯間內存在配電箱,需進行交底、遷移。改造前,進入隔離區進行圍擋搭設,圍擋驗收通過后,改造區域即轉化為非隔離區,提高施工時長及效率。改造施工時,現有22-23軸侯管辦公室通道暫停使用,由20-21軸新建入口進出。改造部署如下:南斜指廊國際遠機位投用、快線辦公室搬遷改造圍擋搭設驗收吊頂拆除管線交底業主范圍內設備燈箱等搬遷墻體、遠機位混凝土樓梯拆除砌體施工裝飾裝修、機電安裝施工。3、 圍擋施工及施工路線長途客運站候車廳改造一層圍擋平面圖隔離區施工路線:圍擋施工及裝飾施工在隔離區內航后進行,由北道口及國際到達員工通道經安檢后進入。非隔離區施工路線:圍擋驗收通過后,施4、工由東側施工現場進入。4、 施工準備4.1 勞動力各專業分包應組織專業人員進行施工,在進入控制區施工前應辦理機場通行證。4.2 材料機械準備(1)圍擋施工前應準備符合規范要求的鋼管、模板、扣件、廣告布等材料及電動扳手等腳手架搭設設備;材料的品種、規格、性能必須符合國家現行產品標準和設計要求。(2)當天進場施工前,必須針對當天施工內容配齊相關材料、設備,避免往返耗時。且進場材料、設備需進行檢查與登記,并于當天撤離時同時帶出。4.3 現場準備在我司進行涉及區域圍擋施工前,業主需將施工圍擋區域功能房間等完成搬遷,并協調提供臨時施工用地。施工用電由現有麥當勞改造施工現場引入,嚴禁未經審批在航站樓內拉線5、。5、 消防安全保障措施5.1 消防安全加強辦法在樓內原有的消防設備布局下,配置足夠數量的滅火器,形成完善的消防體系,實現預防為主、消防結合的目的。5.2 滅火器布置方案根據福州機場消防專項施工方案,樓內施工區域每100布置一具滅火器。現因候機樓內施工的特殊性,采取加強布置措施,每50布置一具滅火器(每具重2.5kg),以保障樓內施工的安全。5.3 日常消防安全檢查工作現場人員應對施工區進行每日消防安全巡查,巡查內容包括:1、 現場用火、用電有無違規情況;2、 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暢通,安全疏散指示標志、應急照明是否完好;3、 消防設施、器材和消防安全標志是否在位、完整;4、 消防安全重點部6、位的人員在崗情況;5、 場所有無遺留火種;6、 火災隱患的整改情況以及防范措施的落實情況。防火巡查人員應當及時糾正違章行為,妥善處置火災危險,無法當場處置的,應當立即報告。發現初起火災應當立即報警并及時撲救。防火巡查應當填寫巡查記錄,巡查人員及其主管人員應當在巡查記錄上簽名。6、 空防、安防措施及實施方案(1)施工前做好操作人員的施工安全技術、機場安保要求和成品保護的交底,施工時做好安全防護、成品保護措施。(2)施工人員從事拆除工作時,應該站在專門搭設的腳手架上或其它穩固的結構部分上操作,操作人員要戴安全帽、安全繩和其他防護用品。(3)拆除施工區域設立封閉圍擋,圍擋高度至窗戶上端墻面,不留縫隙7、。施工全程派專人監護,嚴禁無關人員逗留。(4)拆除過程中,現場施工用電不得使用運營航站樓中的配電線,應另外設置施工臨時專用配電線路。(5)改造施工中的機械設備使用前必須檢查其外觀是否良好,使用時嚴格按照“一機一閘一漏保”的要求進行施工,防止漏電傷人。(6)自始至終堅持管好用電、用火、機械設備的安全,非持證電工不得從事裝拆施工用電。7、 文明施工措施及實施方案改造施工期間,涉及到影響原航站樓運營主要為噪音污染、粉塵污染及地面保護,施工中需采取有效措施進行降噪、降塵、地面成品保護。7.1 降噪、降塵措施及實施方案(1)圍擋密閉時,圍擋高度至窗戶上端墻面,不留空隙,降低噪音及灰塵傳播;(2)施工過程8、中,注意材料、器具的輕拿輕放,對人為產生的噪音嚴格控制,移動機械嚴禁拖拽,材料裝運,禁止拋擲,并盡量在航后的夜間進行施工,對噪音及粉塵作業時間進行嚴格的控制。7.2 地面保護及實施方案(1)改造時,本次支設圍擋無需搭設鋼管架,對現有裝飾地面無影響。(2)材料運輸時,對運輸通道鋪設雙層彩條布覆蓋,在彩條布上方運輸材料,可有效減少對地面的影響。8、 風險評估和控制措施評估要素風險描述控制措施風險等級空防安全施工人員不熟悉施工范圍,造成侵入事件。(1)施工前為全部施工人員辦理航站樓通行證;(2)對全體施工人員進行三級安全教育;(3)嚴格落實證件統一管理制度;(4)我司設立1-2名專職安全員,加強現場9、人員的安全監管,嚴格執行只在施工路線及施工范圍內施工,嚴禁離開或則偏離施工線路及區域。通過控制措施能夠有效的控制人員的空防安全風險,風險等級低,風險可控。機械設備圍擋施工期間無大型機械設備進出未涉及通過控制措施能夠有效的控制設備的安全風險,風險等級低,風險可控。建筑施工廢料圍擋安裝過程中產生的垃圾(1)對于圍擋安裝施工時產生的垃圾安排專人及時清理,統一收集,于本日施工結束時帶離施工區;(2)每天施工結束后對施工區域進行檢查,清掃。通過控制措施能夠有效的控制工作過程安全風險,風險等級低,風險可控。消防安全施工圍擋無需動火,無需攜帶汽油等易燃品 圍擋施工過程中遵循一處施工配備一組滅火器,且滅火器跟10、隨施工圍擋進度進行移動。通過控制措施能夠有效的控制工作過程安全風險,風險等級低,風險可控。9、 應急處置預案為保障航站樓內部施工安全生產,成立施工現場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小組,應急小組成員應熟悉航站樓內部情況,必要時辦理相關通行證件確保應急工作第一時間順利開展,并與有關部門保持聯系,保障應急現場有足夠的衛生醫療、救援救護、治安保衛、通訊、供電、供水、后勤保障等設施和人員。應急小組成員保持與候管公司的安全信息溝通。組 員:南區負責人9.1 應急救援職責及分工項目安全生產領導小組負責本工程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的組織和指揮,日常工作由項目安全部兼管。一旦發生重大事故或緊急情況時,以項目安全生產領導小組為11、基礎,立即召集項目應急救援小組。項目經理/執行經理任組長,項目生產經理、安全總監任副組長。如項目經理/執行經理不在工地時,則由項目生產經理、安全總監任組長,依次類推,全權負責應急救援工作。施工現場應急救援小組負責事故的現場搶救和應急處置及報警工作。崗位職能及職責應急組長(1)分析緊急狀態確定相應報警級別,根據相關危險類型、潛在后果、現有資源控制緊急情況的行動類型。(2)指揮、協調應急反應行動。(3)與外部應急反應人員、部門、組織和機構進行聯絡。(4)直接監察應急操作人員行動。(5)最大限度地保證現場人員和外援人員及相關人員的安全。(6)協調后勤方面以支援應急反應組織。(7)應急反應組織的啟動。12、(8)應急評估、確定升高或降低應急警報級別。(9)通報外部機構,決定請求外部援助。(10)決定應急撤離,決定事故現場外影響區域的安全性。應急副組長(1)協助應急組長組織和指揮應急操作任務。(2)向應急組長提出采取的減緩事故后果行動的應急反應對策和建議。(3)協調、組織和獲取應急所需的其它資源,設備以支援現場的應急操作。(4)組織相關技術和管理人員對施工場區生產過程各危險源進行風險評估。(5)定期檢查各常設應急反應組織和部門的日常工作和應急反應準備狀態。危險源風險評估組(1)對各施工現場以及生產安全過程的危險源進行科學的風險評估。(2)指導生產安全環保部門安全措施落實和監控工作,減少和避免危險源13、的事故發生。(3)完善危險源的風險評估資料信息,為應急反應的評估提供科學的合理的、準確的依據。(4)確定各種可能發生事故的,應急反應現場指揮中心位置以使應急反應及時啟用。(5)科學合理地制定應急反應物資器材、人力計劃。后勤供應組(1)協助制訂施工項目應急反應物資資源的儲備計劃,按已制訂的項目的應急反應物資儲備計劃,檢查、監督、落實應急反應物資的儲備數量,收集和建立并歸檔。(2)定期檢查、監督、落實應急反應物資資源管理人員的到位和變更情況,及時調整應急反應物資資源的更新和達標。(3)定期收集和整理各項目部施工場區的應急反應物資資源信息、建立檔案并歸檔,為應急反應行動的啟動,做好物資源數據儲備。(14、4)應急預案啟動后,按應急組長的部署,有效地組織應急反應物資資源到施工現場,并及時對事故現場進行增援,同時提供后勤服務。應急救援組(1)搶救現場傷員。(2)搶救現場物資。(3)組建現場消防隊。(4)保證現場救援通道的暢通。事故調查組(1)保護事故現場。(2)對現場的有關實物資料進行取樣封存。(3)調查了解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及相關人員的責任。(4)按“四不放過”的原則對相關人員進行處罰、教育、總結。9.2 火災應急救援措施9.2.1 應急信息通報流程當現場作業人員發現火情后的第一時間,應按照以下流程進行報警:報警時應說清楚起火位置(即在哪里)、起火原因(即什么東西起火)、火勢大小(即報警時著火區15、域大概有多少米、現場是否有濃煙)、有無人員受傷或被困、留下聯系方式(即報警所用手機電話號碼)。2.在現場張貼有項目部應急聯絡人電話,要求作業人員在積極組織自救的同時使用對講機呼叫組長劉力(或撥打組長劉力電話)進行應急信息通報,便于緊急安排就近人員參加搶險救援(后備聯系人:王松、丁薦)。3.組長劉力立即電話通知監理單位值班人員。4.在接到險情通報后,劉力任“現場救援臨時總指揮”(后備順序王松、丁薦),由總指揮負責組織現場應急救援的同時向相關單位隨時通報現場救援進展情況。信息通報流程圖:9.2.2 初起火險安全應急救援措施現場作業人員在發現火險后,除按照上述流程進行報警和信息通報外,還應按照以下流16、程積極組織自救:(1)起火區域現場管理人員或在該區域施工作業的班組長就地任命為現場自救負責人,負責安排現場作業人員按照如下流程開展自救,直到現場救援總指揮(或其委托人)到達現場接管。(2)在報警完畢后報警人(或立即安排1名人員)作為向導,持報警所用電話到航站樓外馬路上迎接引導消防車輛,另在施工區域每個出入口安排1名人員引導其他支援力量、疏散無關人員。(3)組織強壯有力、仍保持冷靜的作業人員按要求進行自救滅火,同時安排人員向航站樓外疏散起火施工區域的其他作業人員和無關人員。(4)根據火災分類標準,施工現場可能發生的火災種類為A 類(固體物質火災)和E 類(帶電火災),應對火險種類識別清楚后采取以17、下措施:針對A類火險(普通固體材料起火)安排人員使用布設在現場的滅火器進行滅火,具體動作流程:右手持提把站在火源上風口2m處、拔出保險銷、左手持噴嘴對準火源根部、右手按下壓把、左右掃動滅火。同時安排人員清理起火點周邊及上方的可燃物,撲滅飛濺出來的火星或已撲滅位置的余燼。另外安排其他人員將水桶抬至起火點,使用水杯舀水向起火點及其周邊澆水,起到降溫滅火和阻隔火勢蔓延的作用。當火勢較大時,在保持以上救火措施的同時,應另外安排每兩人一組,使用附近的消火栓進行滅火,具體動作流暢:打開箱門、取出水帶、將水帶拋開、一人持水帶一端跑至起火點35m處接上水槍、另一人將水帶另一端接在閥門上、準備好后打開閥門、對準18、火源滅火。針對E類火險(帶電線路或設備起火)首先應安排人員切斷起火位置上端的供電電源或總閘,并留守在控制開關旁或張掛“檢修中嚴禁合閘”標牌,確保起火位置及周邊不帶電。參照以上A類火險的滅火步驟進行滅火。當無法切斷或不能確認切斷電源時,只能使用布設在現場的干粉滅火器進行滅火,不得使用水或消防栓,防止發生觸電危險。(5)當火勢發展過快、靠自身力量無法撲滅時,在由現場救援臨時總指揮根據現場情況判斷是否做出全員疏散撤離的決定。(6)機場消防隊伍到達后,現場救援指揮崗位移交給消防分部救援負責人,并在消防分部的指導下配合做好救援工作。9.2.3 消防應急物資施工現場按要求常備滅火器、水桶(日常儲水用于清潔19、)、應急對講機、“嚴禁合閘”標識牌、應急照明燈或疏散指示燈、強光手電作為應急搶險物資,同時樓內改造施工時,原有的消防栓系統的水保持暢通,形成完善的消防體系。現場管理人員不僅應知道滅火器的配置位置,還需對樓內消火栓的位置熟記于心,以確保在火災發生時,能最快速度的找到滅火器、消火栓進行緊急滅火,防止火勢擴大,確保樓內安全。9.3 臨時用電故障應急救援措施9.3.1 候機樓內電源發生故障(1)候機樓內因墻體、地面破除、吊頂管線拆除,導致候機樓內電纜破損或斷裂,引起候機樓停電。(2)候機樓內現場施工用電導致候機樓內停電。(3)候機樓內部停電,但施工單位不清楚情況,候機樓通知施工單位配合排查故障。9.320、.2 應急物資儲備(1)設立應急物資倉庫,儲備候機樓內相匹配的大型號電纜。(2)設立應急物資箱,儲備候機樓內相匹配的小型號電纜、漏電保護器、熔斷器、空氣開關、直接、鼻子、絕緣膠布等物資。9.3.3 應急響應流程(1)當候機樓停電時,現場管理人員立即報告應急救援組長劉力(或應急副組長),組長立即宣布啟動應急救援程序。(2)應急組長接報后立即通知兆翔物業候管TOC進行斷電處理和應急供電。(3)應急組長劉力立即通知機電部經理韋乾組織搶修班。(4)搶修完成,通過檢測后,通知兆翔物業和TOC值班人員28013096,進行送電。(5)當送電成功,候機樓內正常供電后,應急組長劉力宣布應急救援程序解除。9.321、.4 應急救援措施(2)應急救援成員韋乾立即組織搶修班組,帶領項目皮卡到應急庫房領取應急救援物資,與斷裂電纜相匹配的大型號電纜;應急救援成員彭炳祥到應急物資箱領取與斷裂電纜相匹配的小型號電纜、漏電保護器、熔斷器、空氣開關、直接、鼻子、絕緣膠布等物資。(3)待應急救援物資到達電纜斷裂的候機樓內后,應急救援成員韋乾,帶領搶修班組成員:華秋林、華川 、徐華斌、羅章富、張會、王田軍、安學瑞、胡水平進行電纜、漏電保護器、熔斷器、空氣開關的更換。(4)損壞的電纜、漏電保護器、熔斷器、空氣開關更換完成,經過檢測無問題后;應急救援組長立即通知兆翔物業供電值班人員20813101,TOC值班人員28013096,進行送電。(5)送電成功,候機樓內正常供電后,應急組長劉力向業主和機場建設報告應急救援完成。9.3.5 應急程序解除(1)當候機樓內電源恢復正常后,應急組長劉力宣布,應急救援程序解除。(2)應急救援組員:韋乾組織搶修班組,收取現場更換的電纜、漏電保護器、熔斷器、空氣開關及剩余未使用的物資,并送回應急救援庫房。(3)由應急組長劉力召開應急總結會,總結過程中不足之處和改進措施,并重新修訂完善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