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電廠2#機組脫硫、除塵一體化超低排放改造工程施工用電專項方案(1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589670
2022-09-21
15頁
87.04KB
1、集團有限公司發電廠2#機組脫硫、除塵一體化超低排放改造工程施工用電專項方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環境技術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3月目錄1、編制說明32、工程概況33、教育、培訓與持證上崗管理34、施工方法和工藝措施45、施工用電的保護措施76、安全用電技術措施97、應急預案128、危險因素計劃控制表151、編制說明1.1、目的 本方案是為我公司承建的發電廠#2機組煙氣脫硫超低排放改造項目施工用電而編制的,包括施工用電的布局走向,安全用電方面的措施。1.2編制依據1、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142、施工現場平面圖3、電工手冊4、業主的施工用電管理規定5、國家和地方施工2、用電相關規范、規定、規程:2、工程概況本工程為一期2500MW機組改造煙氣脫硫除塵一體化裝置超低排放改造項目。 3、教育、培訓與持證上崗管理3.1、項目部建立健全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制度,對職工進行教育培訓、未經教育的人員不得上崗作業。教育培訓的內容應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條款:本項目的基本要求:國家及行業的有關職業健康、安全、環境保護法律及法規:典型事故案例:施工重要部位、裝置的主要危險源、環境因素及控制措施:安全動火、安全用電、高空作業、起重作業等有關規定,并結合施工季節進行季節性施工教育。針對施工作業性質分別學習各作業范圍內的安全規程。3.2新職工、臨時聘用工必須先培訓再上崗。3.3項目部需建立培3、訓教育檔案。3.4、特殊教育與持證上崗。凡從事電工、焊工、起重工及國家行業規定相關的特殊工種作業的人員,必須經過政府有關主管部門組織進行的專業性安全技術教育培訓,經考核合格,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證、方可上崗工作。特種作業人員應按當地政府部門的有關規定,定期參加培訓和復審,成績要有記錄。3.5、特種操作證不得偽造、涂改、轉借或轉讓。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可持復印件),無證上崗的令其立即停止工作。3.6、發生事故和違章后再教育。4、施工方法和措施4.1、工程施工、驗收應遵循的法規和標準工程施工應遵循有關的規定和法律條文,驗收遵循相關規范規定。1、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142、4、施工現場總平面布置圖及相關施工圖。3、國家施工用電相關規范,規程及管理規定。4、簡明施工計算手冊。4.2工程施工方法和施工技術文件施工現場臨時用電配電箱設置(如圖)說明:本工程施工臨時用電分三級配電,即級配電柜二級配電箱 開關箱三級配電箱 用電設備。施工現場用電計算主要參照簡明施工計算手冊。通過正確的計算,合理分配負荷,使三相均衡。合理進行補償,提高功率因數。4.3施工用電量統計本工程按照先下料后組對的工作順序進行。根據施工階段計算現場用電量,用電高峰階段施工機械見下表序號區域名 稱規 格功 率(KW)數 量總 功 率(KW)1吸收塔振動泵、水泵等37137電焊機ZX74002020400磨光5、機10021020LED燈66362組合加工場現場辦公3030焊機ZX74002015300卷板機201203土建加工區液壓調直機7.517.5鋼筋切斷機313數控彎曲機313剝肋滾絲機313型鋼彎弧機313砼攪拌機17.5117.54.4、臨時施工用電施工的質量保證措施 臨時施工用電的施工工序檢查,按正式工程施工的要求進行檢查,并填寫相關記錄。按正式施工的要求,進行有關絕緣的檢查與檢驗。4.5、外電線路及電氣設備防護在建工程不得在外電架空線路正下方施工、搭設作業棚、建造生活設施或堆放構件、架具、材料及其他雜物等。施工現場開挖溝槽邊緣與外電埋地電纜溝槽邊緣之間的距離不得小于0.5米。電氣設備現6、場周圍不得存放易燃物、污源和腐蝕介質,否則應予以清除或做防護處理,其防護等級必須與環境條件相適應。電氣設備設置場所應能避免物體打擊和機械損傷,否則應做好防護處置。5、施工用電的保護措施 根據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14。規定,一級配電箱內需設漏電保護斷路器,一級漏電保護箱位于總配電箱旁邊,二級配電箱設置時應在用電設備或負荷相對集中的地方。二級配電箱與開關箱距離不應超過50米,開關箱應裝設在用電設備附近便于操作處,與所操作使用的用電設備水平距離不大于3米。一、二級配電箱設置的地方,應考慮操作空間和通道,周圍不得堆放任何妨礙操作、維修及易燃、易爆的物品,不得有雜草和灌木叢。建筑7、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工程專用的電源中性點直接接地的220/380V三相四線制低壓電力系統,必須符合下列規定:1、 采用三級配電系統:2、 采用TN-S接零保護系統:3、 采用二級漏電保護系統。配電箱、開關箱應有名稱、用途、分路標記及系統接線圖。配電箱、開關箱應定期檢查、維修。檢查、維修人員必須是專業電工。檢查、維修時必須按規定穿、戴絕緣鞋、手套、必須使用電工絕緣工具,并應做檢查、維修工作記錄。對配電箱、開關箱進行定期維修、檢查時,必須將其前一級相應的電源隔離開關分閘斷電,并懸掛“禁止合閘、有人工作”停電標志牌,嚴禁帶電作業。起重機、外用的金屬操作平臺及需要設置避雷裝置的其他機械等,除應連接PE線外8、,還應做重復接地。設備的金屬結構構件之間應保證電氣連接。電焊機械應放置在防雨、干燥和通風良好的地方。焊接現場不得有易燃、易爆物品。電焊機械的二次線應采用防水橡皮護套銅芯軟電纜,電纜長度不應大于30米,不得采用金屬構件或結構鋼筋代替二次線的接地。現場用電必須實行“一機一閘一保護”制,嚴禁一個開關控制兩臺以上用電設備。三級盤中設備用電連接方式使用航空插頭。二級盤與三級盤均設置防雨罩,同時配電箱上鎖,由電工專門負責接送電。為防止電氣設備或系統的金屬外殼因絕緣損壞而帶電,必須將正常情況下不帶電的金屬外殼或構架例如電動機的金屬底座、配電箱和開關箱的金屬箱體等于PE線相連,并再作重復接地,即保護接零。保護9、零線(即PE線)由工作接地線、配電房的零線或第一極漏電保護器的電源側(上端)引出。保護零線除在配電房外接地外,還需在配電線路的中間處和末端處作重復接地,每一重復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不得大于4歐。接地體采用50*50*5的鍍鋅角鋼焊接而成,埋深2.5米左右。配電箱、設備外殼的接地線采用直徑不小于2.5mm的多股銅芯線(綠黃雙色線)。現場臨時用電工作由公司技術部和公司安全部共同監督實施,按照本公司施工現場臨時用電管理辦法中有關規定,本項工作由項目部生產經理和安全工程師全面負責,項目部設置專人進行管理。二級配電箱及二級電源箱一下的所有電源箱必須使用航空插頭、插座。6、安全用電技術措施一、采用TN-S配10、電系統它是把工作零線N和專用保護線PE在供電電源處嚴格分開的供電系統,也稱三線五相制。它的優點是專用保護線上無電流,此線專門承接故障電流,確保其保護裝置動作,該系統工作零線與保護零線分開,可用順利安裝漏電保護器,保護接地和保護接零是該系統的特點,是防止電氣設備意外帶電造成觸電事故的基本技術措施。二、三級配電、兩極保護1、配電箱應做分級設置,即在總配電箱下,設分配電箱、分配電箱下設開關箱,開關箱以下就是用電設備,形成三級配電。同時照明配電與動力配電最好分別設置,自成獨立系統,不致因動力停電影響照明。2、兩級保護即采用漏電保護措施,除在末級開關箱內加裝漏電保護器外,還要在上一級分配電箱或總配電箱中11、加上一級漏電保護器,總體上形成兩級保護。3、安全電壓安全電壓的等級有42、36、24、12、6五種,對下列場所應使用安全電壓照明器:1、燈具離地面高度低于2.4的場所的照明,電源電壓不應大于36。2、在潮濕和易觸及帶電體場所的照明電源電壓不得大于24。3、在特別潮濕的場所(如地下室),照明電源電壓不得大于12。三、電器設備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要求:1、配電系統應設置室內總配電箱和室外分配電箱,實行分級配電。2、動力配電箱與照明線路應分路設置,照明線路接線在動力開關的上側。3、開關箱用一機、一閘、一漏電,嚴禁用一個開關箱控制兩臺及以上的用電設備。4、總配電箱一個設在靠近電源的地方,分配電箱應裝設在用12、電設備或負荷相對集中的地方,分配電箱與開關箱的距離不得超過30,開關箱與其控制的固定式用電設備的水平距離不宜超過3。5、配電箱、開關箱應設在干燥、通風及常溫場所,且周圍應有足夠兩人同時工作的空間,其周圍不得堆放任何有礙操作、維修的物品。6、配電箱、開關箱安裝要端正、牢固,移動式的箱體應裝設在堅固的支架上,固定式配電箱、開關箱的下皮與地面垂直距離應大于1.3,小于1.5。移動式配電箱、開關箱的下皮與地面的垂直距離為0.61.5。7、配電箱、開關箱中導線的進線口應設在箱體下底面,嚴禁設在箱體的上頂面,、側面、后面或箱門處;四、電氣設備的操作與維修人員必須符合下列要求:1、施工現場內臨時用電的施工和13、維修,必須由經過培訓后取得上崗證書的專業電工完成,電工的等級應同工程的難易程度和技術復雜性相適應。2、各類用電人員應做到:掌握安全用電基本知識和所用設備的性能。使用設備前必須按規定穿戴和配備好相應的勞動防護用品,并檢查電氣裝置和保護設施是否完好,嚴禁設備帶“病”運轉。停用的設備必須拉閘斷電,鎖好開關箱。負責保護所用設備的負荷線,保護零線和開關箱。發現問題及時報告解決。搬遷或移動用電設備,必須切斷電源并做妥善處理后進行。五、電器設備的使用和維護1、施工現場的所有配電箱、開關箱應每月進行一次檢查和維修。檢查、維修人員必須是專業電工。工作時必須穿戴好絕緣用品,必須使用電工絕緣工具。2、檢查、維修配電14、箱、開關箱時,必須將前一級相應的電源開關分閘斷電,并懸掛停電標志牌,嚴禁帶電作業。3、配電箱內盤面上應標明各回路的名稱、用途,同時要作出分路標記。4、總、分配電箱門應配鎖,施工現場停止作業1小時以上時,應將動力開關箱上鎖。5、各種電氣箱內不允許放置任何雜物,并應保持清潔,。6、融斷器的熔體更換時,嚴禁用不符合原規格的熔體代替。六、電器火災滅火措施1、迅速切斷電源,以免事態擴大。切斷電源時,應戴絕緣手套,使用有絕緣柄的工具,當火場離開關較遠需剪斷電線時,火線和零線應分開錯位剪斷,以免在鉗口處造成短路,并防止電源線掉在地上造成短路使人員觸電。2、當電源線因其他原因不能及時切斷時,一方面派人去供電端15、拉閘,另一方面滅火時,人體的各部位與帶電體應保持一定距離。3、撲滅電器火災時,要用絕緣性能好的滅火劑入干粉滅火劑、二氧化碳滅火器或干燥砂子。嚴禁使用導電滅火劑進行撲救。7、應急預案7.1觸電事故應急預案7.1.1觸電事故發生的地點及可能性; 施工離不開電力,施工現場發生觸電事故的頻率比較高,發生事故的地點分布較廣泛,不同工種、不同人員都有可能發生觸電事故,不論是工作中還是生活中若不注意用電安全,都有可能發生事故,觸電事故是施工現場最常見的事故之一。 7.1.2對內事故報告及對外事故通訊聯系; 事故發生后,要立即報告,并及時向外界求援,以保證傷員能夠得到及時有效的救護。急救電話:2120 撥通“16、2120”后,要講清事故的地點及求援所用的電話號碼,簡要說明傷員受傷的情況,派專人到路口接應救護車。 7.1.3應急方案 (1)發生觸電事故后,要立即先切斷電源,及時報告,采取救護措施。 (2)假如觸電者傷勢不重,神志清醒,未失去知覺,但有些內心驚慌,全身無力,或觸電者在觸電過程中曾一度昏迷,但已清醒過來時,則應將觸電者置于空氣清新流通處,并要注意保暖,使觸電者安靜休息,不要走動,同時派人守護,嚴密觀察。 (3)假如觸電者傷勢較重,已失去知覺,但心臟跳動和呼吸還存在時,應將觸電者舒適、安靜的平臥,周圍不圍人以保持空氣流通,解開觸電人的衣服以利呼吸,如天氣寒冷,要注意保暖,并迅速送往醫院做進一步17、診治。 (4)假如觸電者傷勢嚴重,呼吸停止或心臟跳動停止,或二者都已停止,應立即施行人工呼吸或胸外擠壓,并迅速送往醫院,但應注意急救,要盡快地進行,不能等醫生的到來,在送往醫院的途中,也不能中止急救,在急救中施行人工呼吸時,應迅速將觸電者身上妨礙呼吸的衣領,上衣、褲帶等解開,使胸部能自由擴張,并迅速取出觸電者口腔內妨礙呼吸的食物,以免堵塞呼吸道,同時使觸電者仰臥,并使其頭部充分后仰,鼻孔朝上,作胸外心臟擠壓時,應使觸電者仰臥在比較堅實的地方,在觸電者胸骨中段叩擊12次,如無反應再進行胸外心臟擠壓,直到病人清醒為止,不要輕易放棄搶救。 (5)假如觸電者受外傷,可先用溫水或無菌生理鹽水洗傷,再用干18、凈繃帶或布類包扎。如傷口出血,則應設法止血,將出血肢體高高舉起,或用干凈紗布扎緊止血,同時應立即送往醫院進行進一步處理。 (6)成立事故調查組,查明事故原因,制定防范措施,經事故調查組同意后方可重新施工。8、危險因素計劃控制表事故因素觸發事件(1)發生條件觸發事件(2)后果等級防范措施人員觸電各類電器絕緣損壞、漏電、安全距離不夠、雷擊1、絕緣損壞、老化造成設備漏電;2、安全距離不夠(如架空線路、室內線路、變配電設施、用電設備及檢修的安全距離);3、手持電動工具類別選擇不當,疏于管理;忽視保護接地;4、建筑結構未做到“五防一通”(及防火、防水、防漏、防雨雪、防小動物和通風良好);5、防護用品和工19、具質量缺陷使用不當。1、人體接觸帶電體;2、安全距離不夠,引起電擊穿;3、通過人體的電流時間超過50mA/S;4、設備外殼帶電。1、手及人體其他部位、隨身金屬物品觸及帶電體,或因空氣潮濕、安全距離不夠,造成電擊穿;2、電氣設備漏電,如電焊機使用保管不良,一次、二次繞組損壞,利用金屬結構、管線或其它金屬物做焊接回路等;3、電氣設備金屬外殼(不帶電)接地不良;4、防護用品、電動工具驗收、檢驗、更新程序有缺陷;5、防護用品、電動工具使用方法未掌握;6、電工違章操作;7、雷電(直接雷、感應雷、雷電侵入波)。人員傷亡,引發二次事故1、設備設施有良好的接地接零保護系統;2、對室內配電裝置防護隔板或防護圍欄;3、設置安全標志;4、操作時正確佩戴防護用品,嚴格按規程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