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級公路改建工程高填深挖段安全專項施工方案(1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590676
2022-09-21
18頁
69.54KB
1、高填深挖安全專項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審批表工程名稱XX二級公路改建工程施工方案名稱高填深挖安全專項施工方案編制人 編制時間2014年3月18日技術負責人審核意見:簽字: 日期:項目經理審核意見:簽字: 日期:專業監理工程師審批意見:簽字: 日期:高級駐地審批意見: 簽字: 日期:高填深挖安全專項施工方案一、編制目的編制本方案就是為了明確各項重要控制項目的控制目標,施工管理目的更明細化,已達到更好的指導施工的目的。二、編制依據 1、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 2、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 (JTG F80/12004) 3、公路施工技術規范4、慶陽市西峰至合水二級公路改建工程兩階段初步設計三、工程概2、況XX二級公路改建工程高填深挖段主要在XX路段和XX路段,XX路段以回頭曲線處高填深挖較大,地貌單元屬黃土塬及黃土殘塬,全線屬較平緩,上下塬路段縱坡較大,土質以黃土為為主,土質疏松,針孔發育有垂直節理,具濕陷性。下面對全線高填深挖段總結。K23-k27本段為XX路段,地勢高差較大,溝壑較深,多成V型,切深100-250米。 K23+530-k23+750最大挖方深度21.72米,最大邊坡高度19.6米。K23+800-k23+920最大挖方深度31.04米,k24+030-k24+160最大挖方深度36.88米。K24+460-K24+915本段挖方深度均勻,平均深度在15米,最大深度19.83、4米。K25+010-k25+245最大挖方深度31.77米。K25+325-k25+450最大挖方深度28.67米。K25+480-k25+530最大挖方深度14.3米。K15+560-k25+600挖方最大深度19.4米。K25+615-k25+650最大挖方深度15米。K25+840-k25+880最大填方高度43.99米K25+920-k26+010最大挖方深度17.5米。K26+060-k26+090最大挖方深度20.4米。K26+290-k26+485最大挖方深度11.7米。K26+880-k26+815最大填方高度31.84米。K26+930-k27+030最大挖方深度39.8米4、。K27+070-k27+160最大挖方深度17.8米。合水上源路段k28-k35山大溝深,高填深挖較多。K28+740-k28+855最大挖方深度18.1米。K29+193-k29+426最大填方高度42.28米。K29+770-k29+885最大填方高度28.8米。K30+291-k30+390最大填方高度37.7米。K30+470-k30-585最大挖方深度25.8米。K30+700-k30+730最大填方高度47.59米。K30+810-k30+900最大挖方深度33.63米。K30+960-k31+032最大填方高度45.8米。K33+000-k33+435最大挖方深度28.5米。K5、33+585-k34+270最大挖方深度24.8米。四、安全生產目標1、杜絕重大人員傷亡事故;2、杜絕多人重傷事故;3、杜絕重大機械設備事故;4、杜絕重大水災、火災事故;5、杜絕易燃易爆物品爆炸事故;6、消滅違章指揮,消滅違章作業,消滅慣性事故;7、年重傷率控制在0.6以下,年輕傷率控制在1.2以下。五、危險源分析1 、重大危險源的識別高填深挖路基的施工因地形和地質水文條件的復雜,從業人員的素質較低,因此它是高風險和易發生安全事故的施工作業。從人、機、料、法、環境五個因素綜合分析,識別確認有3個可能造成人員傷害、財產損失的危險源為:機械傷害坍塌和滑坡高處墜落2、對重大危險源的評價(1)、機械傷6、害:機械運轉工作時,因機械意外故障或違規操作可能造成人身傷害或機械損害。(2)、坍塌和滑坡:路基開挖時因施工方法不當,機械使用不當,造成的坍塌和滑坡,對人身或機械造成傷害或損害。(3)、高處墜落凡在基準面2 米(含2 米)以上作業,臨邊、攀登、懸空作業,可能導致人身傷害的作業點和工作面。3、預防措施(1)、對重大危險要采取“兩個控制”,即前期控制,施工過程控制。、前期控制:工程開工前在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或專項方案時,針對工程的各種危險源,制定出防控措施。、施工過程控制:在工程施工過程中,嚴格按照各項 操作規程和專項安全施工方案施工和監督檢查,認真落實整改。(2)、加強安全生產的綜合管理。、認真落7、實各級安全生產責任制,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杜絕一切人為事故的發生。、加強對作業人員的安全教育,提高作業人員素質和安全生產自我保護意識。、增強各級管理人員安全責任意識,加強安全專業知識培訓。、嚴格加強各種危險源預防管理工作,結合工程特點,針對確認的危險源實施相應的預防控制措施。(3)、切實加強安全交底制度的落實、交底必須在施工作業前進行,任何項目在沒有交底前不準施工作業。、交底工作一般在施工現場或項目部實施。、交底必須履行交底人和被交底人的簽字模式,書面交底一式二份,一份交底給被交底人,一份附入安全生產臺帳備查。、被交底者在執行過程中,必須接受項目部的管理、檢查、監督、指導,交底人也必須深入現8、場,檢查交底后的執行落實情況,發現有不安全因素,應馬上采取有效措施,杜絕事故隱患。4、3個危險源的具體預防措施(1)、預防機械傷害事故的防護措施對所有各種機械設備進場后,必須由設備部負責人會同安全員和使用機械的人員共同對該機械設備進行進場驗收工作,經驗收安全防護裝置不齊全的或有其它故障的應退回設備保障部門進行維修和安裝。使用前要對設備使用人員進行必要的安全技術交底和教育工作,使用人員必須嚴格執行交底內容及安全操作規程操作。使用中應經常對設備進行維修保養,停止使用后切斷電源并鎖好電閘箱。各種機械設備必須設專人專機,凡屬特種設備,其設備負責人要按規定每周對施工現場的所有機械設備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9、隱患及時解決處理,確保機械設備的完好,防止機械傷害事故的發生。(2)、預防坍塌和滑坡事故的防護措施施工過程中,對施工開挖的地質情況,施工情況等信息進行動態監測。對地質有出入的應聯系設計部門進行相應設計修改。坍塌和滑坡監測:應根據施工現場實際情況,對存在坍塌和滑坡安全隱患的部位設置觀測點,兩天進行一次復測,動態監控坍塌和滑坡體的位移情況。充分考慮季節性氣候對高邊坡施工的影響,盡量避免安排在雨季施工。所有高邊坡的施工必須提前做好截水溝和排水溝,截斷山體水流。排水設施必須與實際地形和臨近的溝渠順接,確保雨季排水暢通,不積水。為防止水流下滲和沖刷,截水溝進行嚴密的防滲和加固,地質不良地段和土質松軟、透10、水性較大路段,對溝底縱坡較大的土質截水溝的出水口,均采用加固措施防止滲漏和沖刷溝底及溝壁。嚴格執行分級開挖分級防護,對不穩定的邊坡采取開挖和防護相結合,避免開挖邊坡暴露時間過長,使邊坡松弛范圍變大,造成新病害。如有地下水露出,應將地下水排出引入排水系統,不可堵死。3、預防高處墜落事故的防護措施為防止高處墜落事故的發生,在工程施工前對所從事高處作業的人員進行安全基本知識,安全注意事項等安全技術交底。施工作業人員進場后,按不同層次(公司、項目部、班組)進行三級教育工作。凡患有高血壓、心臟病及不宜從事高處作業的人員,嚴禁參加高處作業工作。六、項目土方作業面坍塌及滑坡觀測點統計表XX項目部滑坡觀測點匯11、總表序號部位測點高度1K25+860(V字形溝)110.145210.01938.86149.02056.68669.10779.40488.137910.4282K26+151132.09233.12311.44458.10556.80634.29710.053K27+020左側196.503298.357396.025XX項目部滑坡觀測點匯總表序號部位測點高度494.861577.9153K27+020右側196.506298.359396.028494.864577.9134K27+730110.707210.51038.4015K29+843110.19210.23310.21410.12、23510.22610.25710.276K30+991110.56210.60七、高填深挖工程現場安全技術措施1、嚴禁穿硬底、帶釘子、易滑、高根、拖鞋或赤腳進入施工現場。2、施工現場材料、設備擺放整齊有序。3、高陡邊坡處施工必須遵守下列規定:(1)作業人員必須綁系安全帶;(2)邊坡開挖中如遇地下水涌出,應先排水,后開挖;(3)開挖工作應與裝運作業面相互錯開,嚴禁上、下雙重作業;(4)棄土下方和有滾石危及范圍內的道路,應設警告標志,作業時坡下嚴禁通行;(5)坡面上的操作人員對松動的土、石塊必須及時清除,嚴禁在危石下方作業、休息和存放機具。4、土方開挖前,必須了解土質、地下水等情況,查清地下埋設13、的管道、電纜和有毒有害氣體等危險物的位置、深度走向,并加設標記、設置防護欄桿。5、施工中如發現山體有滑動、崩塌跡象危及施工安全時,應暫停施工,撤出人員和機具,并報告領導處理。6、在靠近公路地段或附近施工,需用安全網進行封閉并懸掛安全警示牌。7、施工現場便道急彎處、陡坡地段要求懸掛標志標識牌。8、滑坡地段的開挖,應從滑坡體兩側向中部自上而下進行,嚴禁全面拉槽開挖,棄土不得堆在主滑區內。開挖擋墻基槽也應從滑坡體兩側向中部分段跳槽進行,并加強支撐,及時砌筑和回填墻背,施工中應設專人觀察,嚴防坍方。9、會車時應輕車讓重車。通過窄路、十字路口、交通繁忙地段及轉彎時,應注意來往行人及車輛。重車運行,前后兩14、車間距必須大于5m;下坡時,間距不小于l0m,并嚴禁車上乘人。車道應有專人維修,懸崖陡壁處應設防護攔桿。10、在電桿附近挖土時,對于不能取消的拉線地壟及桿身,應留出土臺。土臺半徑;電桿為11.5m,拉線1.52.5m,并視土質決定邊坡坡度。土臺周圍應插標桿示警。11、施工機械使用前,必須經過調試、檢測確認技術性能和安全裝置狀態良好時方可使用。施工機械操作人員必須熟悉機械性能和操作方法,并具有對機械發生故障時的處理能力。操作人員必須按機械設備規定使用嚴禁超出規定的適用范圍或超負荷運轉。駕駛室或操作室內不得超乘、存放或運送易燃、易爆物品。操作人員不得擅自離開工作崗位,嚴禁疲勞作業,嚴禁機械帶故障作15、業。機械設備在施工現場停放時,必須選擇安全地點,并將帶負荷的部件放松,并設有制動,防滑措施。機械設備不得在運轉進行中進行維修,保養,調整。嚴禁在坡道上停放或檢修機械。施工現場使用挖掘機開挖自卸車運土過程中,必須有專人負責統一指揮,嚴禁盲目作業。在基底配合機械開挖的人員,必須時刻注意周圍土體穩定性及施工機械,確保人身安全。12、棄土場的選址需避免泥石流溝。挖出的廢土應堆置在合適的地方,以防汛期造成人為的泥石流。13、嚴禁在山坡上同一地段的上下不同時作業。14、機械在危險地段作業時,必須設明顯的安全警告標志,并應設專人站在操作人員能看清的地方指揮。駕機人員只能接受指揮人員發出的規定信號。15、機械16、在邊坡、邊溝作業時,應與邊緣保持必要的安全距離,使輪胎(履帶)壓在堅實的地面上。16、配合機械作業的清底、平地、修坡等輔助工作應與機械作業交替進行。機上、機下人員必須密切配合,協同作業。當必須在機械作業范圍內同時進行輔助工作時,應停止機械運轉后,輔助人員方可進入。17、施工中遇有土體不穩、發生坍塌及滑坡時,應立即停工,人機撤至安全地點。當工作場地發生交通堵塞,地面出現陷車(機),機械運行道路發生打滑,防護設施毀壞失效,或工作面不足以保證安全作業時,亦應暫停施工,待恢復正常后方可繼續施工。18、挖掘機作業(1)發動機起動后,鏟斗內、臂桿、履帶和機棚上嚴禁站人。(2)工作位置必須平坦穩固。工作前履17、帶應制動,輪胎式挖掘機應頂好支腿,車身方向應與挖掘工作面延伸方向一致,操作時進鏟不應過深,提斗不得過猛。(3)在高陡的工作面上挖掘夾有石塊的土方時,應將較大的石塊和雜物除掉。如果土體挖成懸空狀態而不能自然塌落時,則需用人工處理,嚴禁用鏟斗將懸空土方砸下。(4)對吊桿頂端的滑輪和鋼絲繩進行保養、檢修拆換時,應將鏟斗和吊桿放落地面,然后再進行維修。(5)嚴禁鏟斗從運土車的駕駛室頂上越過。向運土車輛卸土時,應降低鏟斗高度,防止偏載或砸壞車廂。鏟斗運轉范圍內,嚴禁站人。19、平地機作業(1)在公路上行駛時,應遵守道路交通規則,刮刀和松土器應提起,刮刀不得伸出機側,速度不得超過20km/h。夜間不宜作業18、。(2)刮刀的回轉與鏟土角的調整以及向機外傾斜都必須在停機時進行。作業中刮刀升降量差不得過大。(3)遇到堅硬土質需要齒耙翻松時,應緩慢下齒。不宜使用齒耙翻松堅硬舊路面。(4)在坡道停放時,應使車頭向下坡方向,并將刀片或松土器壓入土中。20、裝載機作業(1)起步前應將鏟斗提升到離地面0.5m左右。作業時應使用低速檔。用高速檔行駛時,不得進行升降和翻轉鏟斗。嚴禁鏟斗載人。(2)行駛道路應平坦,不得在傾斜度超過規定的場地上作業,運送距離不宜過大。鏟斗滿載運送時,鏟斗應保持在低位。(3)在松散不平的場地作業,可將鏟臂放在浮動位置,使鏟斗平穩地推進。如推進阻力過大,可稍稍提升鏟臂,裝料時鏟斗應從正面低速19、插入,防止鏟斗單邊受力。(4)向運輸車輛上卸土時應緩慢,鏟斗應處在合適的高度,前翻和回位不得碰撞車廂。(5)應經常注意機件運轉聲響,發現異響應立即停車排除故障。當發動機不能運轉需要牽引時,應使各轉向油缸能自由動作。21、壓路機作業(1)必須在壓路機前后、左右無障礙物和人員時才能啟動。(2)變換壓路機前進后退方向應待滾輪停止后進行。嚴禁利用換向離合器作制動用。(3)壓路機靠近路堤邊緣作業時,應根據路堤高度留有必要的安全距離。碾壓傍山道路時,必須由里側向外側碾壓。上坡時變速應在制動后進行,下坡時嚴禁脫檔滑行。(4)兩臺以上壓路機同時作業,其前后間距不得小于3m;在坡道上縱隊行駛時,其間距不得小于220、0m。(5)振動壓路機尚應遵守下列規定:起振和停振必須在壓路機行走時進行;在堅硬路面行走,嚴禁振動;碾壓松軟路基,應先在不振動情況下碾壓12遍,然后再振動碾壓;換向離合器、起振離合器和制動器的調整,必須在主離合器脫開后進行,不得在急轉彎時用快速檔;嚴禁在尚未起振情況下調節振動頻率。22、汽車作業(1)載重汽車必須按規定噸位裝載,不得超載、超高,不得人貨混載,駕駛室內不得超額坐人;車輛裝土場地必須平整堅實,當用機械裝土時,汽車就位后應拉緊手閘,裝載均勻,不得偏載;在陡坡、高坡、坑邊或填方邊坡處卸土時,停卸地點必須平整堅實,地面宜有反坡,與邊緣必須保持安全距離;在危險地段卸土,應有專人指揮:公路上21、行駛必須遵守道路交通規則。(2)自卸汽車除應遵守上述載重汽車的各條規定外,還應遵守下列規定:發動機啟動后應檢查起翻裝置,確保良好;嚴禁在駕駛室外進行操作,翻斗內嚴禁載人;當裝載高度超過車廂攔板時,應平穩行駛,不得猛力加速,也不得緊急制動;卸料起斗時,應檢視上空有無電線,防止刮斷。八、應急預案為了提高項目部對事故的應急能力,確保意外發生時能有效的應急指揮,為有效及時的搶救傷員,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制定本預案。1、應急預案組織機構和職責組長: 副組長: 組員: 職責:(1)領導各單位應急小組的培訓和演習工作,提高應變能力。(2)當發生突發事故時,負責救援人員、機械、車輛的組織協調。(22、3)負責準備所需的應急物資和設備。(4)及時到達現場進行指揮,控制事故的擴大,并迅速向上級匯報。2、應急反應預案2.1事故報告程序事故發生后應逐級上報,首先事故發現人員上報項目部專職安全員,專職安全員上報安全監察長,安全監察長上部項目經理。發生重大事故時,應立即向上級部門報告,并在24小時之內向上級主管部門作出書面報告。2.2現場事故應急處理火災事故應急處理(1)及時報警。當接到匯報施工現場火災發生信息后,立即撥打119,同時及時上報領導。(2)全力組織人員救火。發生火災時,應急救援小組要緊急趕赴現場,采取措施積極救火,控制火勢的蔓延。撲救火災時,要遵循“先控制,后滅火,救人重于救火,先重點后23、一般”的滅火原則,派人及時切斷電源,組織搶救傷亡人員,隔離火災危險源和重要物資,充分利用施工現場的消防器材進行滅火。(3)協助消防員滅火。消防員到達火災現場后,應急救援小組人員要立即向消防人員說明情況,并全力支持消防隊員滅火,聽從消防隊員的指揮,齊心協力,共同滅火。(4)當火災撲救完畢后,應急救援小組要騙人保護好現場,維護好現場秩序,等待對事故原因及責任人的調查。高空墜落事故應急處理(1)將傷員抬到安全的地帶。(2)立即撥打120尋求緊急救援。(3)若發現傷者呼吸或心跳停止,將傷員仰臥在平地上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和體外心臟按壓。(4)對傷者進行止血,包扎傷口。(5)傷者若發生骨折,應立即用夾板對其24、受傷部位進行固定。(6)維持好現場秩序,疏散圍觀人員,等待120救護車的救援。高溫中暑應急處理(1)迅速將患者抬到通風、陰涼、甘爽的地方,使其平臥并解開衣扣,松開或脫去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濕透應更換衣服。(2)給患者頭部捂上冷毛巾,用50%酒精、白酒、冰水或冷水進行全身擦浴,然后用扇或電扇吹風,加速散熱。但不要快速降低患者體溫,當體溫降至38攝氏度以下時,要停止一切冷敷等強降溫措施。(3)患者仍有意識時,可給一些清涼飲料,在補充水分時,可加入少量鹽或小蘇打水。但千萬不可急于補充大量水分,否則,會引起嘔吐、腹痛、惡心等癥狀。(4)病人若已失去知覺,可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使其蘇醒。若呼吸停止,應立即實施人工呼吸。(5)對于重癥中暑病人,必須立即送醫院診治。搬運病人時,應用擔架運送,不可使患者步行,同時運送途中要注意,盡可能的用冰袋敷于病人額頭、枕后、胸口、肘窩及大腿根部,積極進行物理降溫,以保護大腦、心肺等重要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