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區外環道路快速化改造項目環境保護方案(1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590781
2022-09-21
11頁
37.54KB
1、目 錄1. 編制依據22. 工程概況23.環境管理總體布置43.1指導方針43.2成立現場環保領導小組43.3項目主要部門的環保職責44.施工現場環保工作制度55.環境保護措施65.1噪聲的監測65.2施工廢棄物管理75.3廢水管理75.4易燃、易爆、油品及化學品的管理85.5施工現場揚塵控制95.6用水、用電管理106.應急措施116.1火災處理措施116.2地震、爆炸處理措施116.3暴雨、大風、停水和停電處理措施111. 編制依據 1.1山西省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標準DBJ04-253-2007。1.2國家和山西省的地方環保法規。1.3晉中市東、南外環快速化改造工程第五項目部施工組織設計2、。1.4山西建筑工程(集團)總公司程序文件。2. 工程概況2.1本工程為晉中市城區外環道路快速化改造項目第五合同段,由同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設計,山西建筑工程(集團)總公司施工,起止樁號為HK12+000HK13+500,全長1.5KM。南環東延跨線橋本橋全長258米,跨徑組合:(230)m+(30+48+30)m+(330)m=258m,采用的是預應力混凝土斜腹板雙箱室連續箱梁結構,橋梁標準橋寬24.5m,主跨48m變高度梁中支點梁高采用2.8m;其余橋跨梁高均為2.0m。橫梁處設雙支座,支座橫向中心距6m。下部結構為橋墩基礎采用鉆孔灌注樁,橋墩柱下布設5-6根1.5m樁基,3、樁頂承臺厚度2.5m。橋臺采用重力式橋臺,下設12根1.2m樁基。橋墩布置于中央綠化帶內。橋墩墩柱采用直柱墩。標準聯中墩墩柱橫截面尺寸為1.61.7m;聯接墩(過渡墩)墩頂在順橋向的墩厚度擴大至2.8m。大跨處中墩墩柱橫截面尺寸為1.82.0m。南環跨瀟河主線及輔道橋起始點位于DHK13+18.620,終止點位于DHK13+376.12,總長度共32.5m11跨=357.5m,灌注樁合計206根,其中兩個橋頭每承臺38根,樁長50m,10個跨中承臺每承臺13根,樁長55m,灌注樁樁直徑1500mm。東郝村下穿地道工程起迄樁號:glK0+135.00glK0+210.00結構形式:暗埋式現澆鋼筋4、混凝土箱體斷面布置形式:0.7m側墻+8.8m箱室(0.9m檢修道+7m機動車道+0.9m檢修道)+0.7m側墻。道路工程東外環道路設計中心線按規劃道路中心線走向,道路等級為快速路,設計時速80Km/h,紅線寬度6067m,主線雙向68車道,本合同段范圍內存在四段主路:東外環DHK12+650DHK12+680段、東外環DHK12+840DHK12+887.96、東外環DHK12+887.96DHK12+920、南外環DHK13+460DHK13+500段及東郝村下穿地道處gl道路。本工程計劃于2016年5月1日開工,于2016年10月15日竣工。2.2施工現場設施情況 該工程所需所有混凝土均5、由商品攪拌站負責供應。 鋼筋原材料堆放場地及加工場地路面硬化后搭設鋼筋加工棚,原材料分類碼放,由于處于雨季施工做好覆蓋防雨工作。鋼筋加工場安裝了鋼筋切斷機、彎曲機、電焊機等。 職工食堂設立在生活區,由項目后勤部門管理。食堂采用液化氣作烹調火源,按環保要求設隔油池,并定期清理。3.環境管理總體布置3.1指導方針:嚴格執行國家和山西省的地方環保法規,遵循山西省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標準DBJ04-253-2007。以此作為項目實施環境管理和環境行為的綱領性文件和行為標準。3.2成立現場環保領導小組為保證現場的環境管理達到標準,特成立現場環保領導小組,成員如下: 組 長:王敏強副組長:許海、閆龍組 員6、:劉健昌、郭冬勇、楊曉波、楊龍、白云龍、楊曦 3.3項目主要部門的環保職責項目經理:對整個施工現場環境管理全面負責,并負責安排、監督、檢查等工作。項目技術部:負責編制環境管理計劃方案,協助相關部門,做好環境保護作業指導書,并檢查其實施情況。項目各專項工長:負責各施工作業區,各工序按環保方案措施實施,最大限度的減少污染的產生和減輕對環境的污染。項目辦公室:主管后勤廢棄物、廢水處理,以及辦公廢棄物的處置與管理。4.施工現場環保工作制度4.1.積極全面開展工作,加強施工現場環保工作的組織領導,成立以項目經理為首的,由技術、生產、安全、材料、機械等部門組成的環保工作領導小組。4.2.建立環境管理體系,7、明確職責、權限。4.3.建立環保信息網,加強與當地環保局的聯系。4.4.不定期組織工地的業務人員學習國家、山西省環境法律法規和本公司程序文件、方針、目標、指標知識等內部標準。4.5.認真做好施工現場環境保護的監督檢查工作,包括每月噪聲監測記錄及環保管理工作自檢記錄等,做到數據準確,記錄真實。4.6.施工現場要經常采取多種形式的環保宣傳教育活動,施工隊進場集體進行環保教育,不斷提高職工的環保意識和法規觀念,未通過環保考核者,不得上崗。4.7.在普及環保知識的同時,不定期的進行環保知識的考核檢查,并組織環保活動。4.8.制定出防止大氣污染,防止水污染和防止施工噪聲污染的具體制度。4.8.1防止大氣8、污染制度:采用液化氣清潔燃料,嚴禁熬瀝青、燒雜物。4.8.2防止施工粉塵污染制度:現場臨時道路進行硬化處理,并定期灑水;在現場大門口設置簡易洗車裝置,對進出現場的運輸車輛車輪進行清洗,做好防遺撒工作;嚴禁拋撒施工垃圾。4.8.3防止水污染制度:根據現場情況車輛沖洗用水桶注水沖洗,食堂設隔油池,定期清理。4.8.4防止噪聲污染制度:混凝土澆筑施工時間盡量控制在早6:00晚22:00,并采用低頻振搗棒,施工階段晝間噪聲排放不超過70分貝,夜間噪聲排放不超過55分貝;對強噪聲機械設置封閉工棚,加強教育,使人為噪聲減少到最低點;混凝土澆筑如連續施工,須做好周圍居民的工作獲得周圍居民的諒解。4.9.凡違9、犯環保制度,屢教不改的人視情節輕重給予50-1000元的處罰。5.環境保護措施5.1噪聲的監測項目經理部環保員負責對施工現場進行場界噪聲測量并填寫噪聲測量記錄。各階段施工開始后每周進行1次噪聲測量,各階段施工在進入正常階段后應再進行1次噪聲測量。測量時間分為晝間和夜間兩部分,夜間測量應在22時以后進行。測量應在最不利(即噪聲最大)的時候進行。測量方法是:在同一測量點,連續測量10個數值,每次讀數的時間間隔為5秒鐘,測量值為10個數值的平均值。測量點應設在施工場界上,且距離噪聲敏感建筑物或區域最近的地方。測量記錄中應標出邊界線與噪聲敏感區域之間的距離。噪聲測量儀器可選用積分聲級計或環境噪聲自動監10、測儀。5.2施工廢棄物管理在施工區域內辦公、生活和施工的廢棄物由項目經理委托有關方進行處置。項目部應督促勞務隊及時處理廢棄物。廢棄物存放場地:廢棄物的分類規劃貯存場地,按施工總平面布置。廢棄物場地應設有防雨、防流失、防滲漏、防飛揚等設施,并有消防等應急安全防范措施(如空機油桶、柴油桶、廢棄易燃化學材料等有害類廢棄物存放處),且有醒目的標識。廢棄物的運輸:內部運輸:廢棄物臨時存放點由項目指定專人管理。由指定人員負責將廢棄物運輸到場內廢棄物指定存放地點,并分類放置。在運輸中需確保不遺灑、不混放。外部運輸:外運前必須將廢棄物覆蓋嚴實,不得出現遺灑。生活垃圾運至當地垃圾站,建筑垃圾運至當地政府規定的堆11、放區。5.3廢水管理施工污水管理:施工現場污水處理應繪制平面圖,污水的最后出口處、運輸車輛清洗處應設立沉淀池,經過沉淀后的污水排向環保部門指定的管道,不得直接排入河道內,沉淀池內的泥砂應定期清理處理。生活污水管理:現場食堂嚴禁將加工后的廢料、食物殘渣及剩飯等倒入河道,應用容器盛裝,使用無磷洗滌劑清洗餐具,按規定設立隔油池,指定專人每半月清理一次。提倡節約用水,減少生活廢水的產生及水資源的浪費。其它水污染的管理:禁止將有毒有害廢棄物挖坑掩埋或直接排放如河道內,以免污染地下水和環境。5.4易燃、易爆、油品及化學品的管理運輸管理:運輸、裝卸易燃、易爆、油品及化學品時,應輕拿輕放,防止撞擊、拖拉和傾倒12、。互相碰撞、接觸容易引起燃燒、爆炸或造成其他危險的物品,以及化學性質或防護、滅火方法互相抵觸的物品,不得違反配裝限制的混合裝運。遇熱、遇潮容易引起燃燒、爆炸或產生有毒氣體的物品,在裝運時應采取隔熱、防潮措施。貯存管理:易燃、易爆、油品及化學品的貯存應建立臺帳,對物品的名稱、數量及入庫日期進行記錄,并定期清點,控制易燃、易爆、油品及化學品的庫存量。易燃、易爆、油品及化學品的貯存應貯存在專用倉庫、專用場地或專用貯存室內,并設專人管理。易燃、易爆、油品及化學品的專用倉庫,應根據物品種類、性質,設置相應的防護措施。易燃、易爆、油品及化學品應分類分項存放,堆垛之間的主要通道應有安全距離,不得超量貯存?;?3、學性質或防護、滅火方法相互抵觸的化學危險用品,不得在同一倉庫或同一貯存室內存放。易燃、易爆、油品及化學品應有防止泄漏的措施。遇火、遇潮容易燃燒、爆炸或產生有毒氣的物品,不得在露天、潮濕、漏雨和低洼容易積水的地點存放。受陽光照射容易燃燒、爆炸或產生有毒氣的物品和桶裝、罐裝等易燃液體、氣體應在陰涼通風地點存放。各種氣瓶的存放,要距離明火10米以上,搬動時不能碰撞。氧氣瓶不能和乙炔瓶、可燃氣瓶同放一處,其工作間距大于5米。使用管理:易燃、易爆、油品及化學品的使用應由工長進行技術交底,嚴格按照有關操作規程或產品使用說明執行。準備所必備的工具和防護用品。各種氣瓶在使用時,要距離明火10米以上,搬動時不能14、碰撞。氧氣瓶要有瓶蓋,氧氣瓶的減壓器上應有安全閥。嚴防沾染油脂,不得暴曬、倒置、平使。使用易燃、易爆、油品及化學品,應防止泄漏。對各種易燃、易爆、油品及化學品的廢棄物,在現場規定的位置存放,定期對其回收或處理。5.5施工現場揚塵控制、土方施工產生的揚塵控制:對于土方工程施工產生的揚塵控制主要是采取灑水降塵的措施,對土方鏟運等布置專人,視現場具體情況進行淋水降塵。為避免運土車路上發生遺灑,應做好覆蓋,防止遺灑,并在出口處指定專人清掃車輪等帶土部位,或出口處設車輪沖洗設備。裸露場地產生的揚塵控制:施工現場道路應進行硬化處理,并視具體情況盡可能增大施工現場硬化面積。對于裸露場地安排專人進行淋水降塵處15、理。易散落、易飛揚的細顆粒散體材料存放、運輸引起的揚塵控制:運輸、裝運散落、飛揚的材料前,應向運輸單位提出揚塵控制的要求,嚴禁超載運輸,對車廂進行覆蓋。對于意外原因所產生的遺灑應及時進行處理。車輛在臨時道路上行駛產生的揚塵:在施工現場車輛出入口,對攜帶污染物的車輪進行沖洗。現場內臨時道路要經常灑水,防止過往車輛揚塵,并及時清理路面污染物。建筑垃圾的產生、存放、運輸產生的揚塵控制:每道工序應工完場清,及時將施工作業面廢棄物有組織地清理至垃圾堆放場,并定期對進行清理。現場垃圾清運設專人負責管理,嚴禁拋撒、焚燒、掩埋。5.6用水、用電管理項目辦公室每月對施工區、辦公區用水量進行登記,并教育員工用水后16、應立即關閉水龍頭,發現水龍頭、水管、閥門等處漏水,及時進行處理。負責清潔衛生的保潔員要經常對水龍頭、閥門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或與維修人員聯系,杜絕常流水現象。維修部門人員接到維修通知后應迅速到現場維修,對無法立即解決的問題要向主管人員匯報,抓緊時間采取措施,并關閉閥門,防止水源浪費。項目辦公室每月對辦公區用電進行登記,并統計費用。員工休息或下班后應關掉施工區、辦公室照明燈和用電設備,發現用電安全隱患或其它問題要及時報修。項目辦公室要有專人對施工區、辦公區夜間用電進行管理,關閉不使用的電源,只開必要的夜間照明設施和其它的必要設施。發現問題后電工要迅速搶修,并經常對電路、電源及有關設施進行檢17、查,確保用電安全。各部門在購入新的辦公設備時,應優先考慮低能耗的產品。6.應急措施6.1火災處理措施發生火災時,火災所在單位應以最快速度組織搶救,并報告公安消防部門。救火的同時應盡量避免爆炸的發生。火災事故發生后,火災所在單位應做好現場保護,并會同消防部門進行現場勘察工作,單位負責人應填寫環保緊急事故處理報告,報環境管理者代表。6.2地震、爆炸處理措施存放易燃易爆品的單位應制定抗震、防爆措施,配備相應的設備,并對其人員進行有關應急準備和響應措施的培訓。地震、爆炸發生后,單位負責人應迅速到崗,組織搶救,以減少環境污染、預防火災蔓延。地震、爆炸發生后,單位負責人應立即對事故現場進行檢查,消除隱患,以防爆炸再次發生,造成更大的損失和影響。6.3暴雨、大風、停水和停電處理措施項目部應結合工程特點和項目具體情況,制定針對暴雨、大風、停水、停電等異常情況下的應急準備和響應措施,準備應急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