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垃圾填埋場滲濾液處理站改造工程項目環境風險專題報告(22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590904
2022-09-21
22頁
868.53KB
1、垃圾填埋場二期滲濾液處理站改造工程項目環境風險專項評價報告二二零零一一八八年年七七月月2目目錄錄1 1 風險評價目的風險評價目的.3 32 2 風險識別風險識別.4 42.1 物質風險識別.42.2 設施風險識別.52.3 重大危險源辨識.62.3 評價等級.64 4 源項分析源項分析.8 84.1 最大可信事故.84.2 風險概率分析.85 5 風險事故影響分析風險事故影響分析.10105.1 風險事故源強.105.2 預測評價因子、預測時段.105.3 預測模式的選取.105.4 模式計算參數.115.5 預測結果及評價.116 6 風險防范及應急措施風險防范及應急措施.14147 7 突2、發環境應急預案突發環境應急預案.17177.1 應急組織機構、人員.177.2 報警、通訊聯絡方式.177.3 應急救援行動.187.4 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應急監測方案.197.5 事故應急救援關閉程序與恢復措施.198 8 風險結論風險結論.222231 1 風險評價目的風險評價目的環 境 風 險 評 價 的 目 的 是 分 析 和 預 測 建 設 項 目 存 在 的 潛 在 危險、有害因素,工程項目建設和運行期間可能發生的突發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為破壞和自然災害),引起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等物質泄漏所造成的人身安全與環境影響和損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應急與減緩措施,以使建設項目事3、故發生概率、事故損失和環境影響達到可接受水平。本項目為垃圾滲濾液處理工程項目,本風險評價根據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技術導則(HJ/T1692004)要求,通過分析物質的危險特性及垃圾滲濾液處理過程的特點進行風險識別,分析事故源項和發生概率,提出有針對性的、操作性較強的防范措施,達到降低風險、減輕危害、保障安全、保護環境的目的。42 2 風險識別風險識別按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技術導則(HJ/T 1692004)附錄 A.1 對項目所涉及的有毒有害物質進行危險性識別和綜合評價,確定本項目的環境風險物質,分析可能發生的事故風險。2.12.1 物質風險識別物質風險識別環境風險評價的重點是分析有毒有害物質4、泄漏對環境及人身的危害。本項目為垃圾滲濾液處理工程項目,所涉及的毒有害物質主要為垃圾滲濾液;垃圾滲濾液成分復雜,含有多種有毒有害的無機物和有機物:(1)水質復雜,不僅含有好氧有機污染物、各類金屬和植物營養素(氨氮等),還可能含有毒有害的有機污染物;(2)污染物濃度高且變化范圍大,COD 和 BOD 最高可到達幾萬;(3)垃圾滲濾液中所含有機污染物種類多;(4)含金屬離子,其中重金屬離子會對生物處理產生抑制作用;(5)氨氮含量高,C/N 比例失調,給生物處理帶來一定的困難。滲濾液是垃圾填埋過程中產生的二次污染物,滲濾液可使地面水體缺氧、水質惡化、富營養化,威脅飲用水和工農業用水水源安全,使地下水5、喪失利用價值,有機污染物進入食物鏈將可能威脅人類健康。滲濾液中雖然含有多種有毒有害物質,但其濃度相對較低,不具備急性毒性、易燃及爆炸的危險性特性;不會造成急性中毒、5立即危及人身安全的危害特性;但其進入環境會對地表水、地下水環境造成影響,對人類的健康造成潛在的威脅。2.22.2 設施風險識別設施風險識別(1)施工期施工期城東垃圾填埋場垃圾滲濾液收集后,施工前期(施工前 3 個月)部分外運光大環保垃圾滲濾液處理站處理,部分由填埋場現有垃圾滲濾液處理站處理達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GB16889-2008)要求后接入京口污水處理廠處理;施工期部分排入氧化塘、部分外運光大環保垃圾滲濾液處理站處理6、;其潛在的風險事故如下:滲濾液收集池破裂,滲濾液泄漏下滲污染地下水。滲濾液外運光大環保運輸槽罐車發生事故,滲濾液泄漏進入水體污染地表水、進入土壤及下滲進入地下水污染土壤、地下水。滲濾液超標、超量接入京口污水處理廠處理,對京口污水處理廠造成沖擊負荷,而影響京口污水處理廠正常運行。滲濾液不能有效處理處置、不能及時外運處理,造成氧化塘溢庫滲濾液外溢,滲濾液進入水體污染地表水、進入土壤及下滲進入地下水污染土壤、地下水。(2)營運期本項目建成后城東垃圾填埋場垃圾滲濾液收集后由垃圾滲濾液處理站處理達 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GB16889-2008)要求接入京口污水處理廠處理;其潛在的風險事故如下:滲7、濾液收集池破裂,滲濾液泄漏下滲污染地下水。滲濾液超標、超量接入京口污水處理廠處理,對京口污水處理廠造成沖擊負荷,而影響京口污水處理廠正常運行。6滲濾液處理站運行不穩定,不能達到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GB16889-2008)要求,排入氧化塘造成氧化塘溢庫滲濾液外溢,滲濾液進入水體污染地表水、進入土壤及下滲進入地下水污染土壤、地下水。2.32.3 重大危險源辨識重大危險源辨識重大危險源是指長期或臨時使用或貯存危險物質,且危險物質的數量等于或超過臨界量的單元。根據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GB18218-2009)、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技術導則(HJ/T1692004),垃圾滲濾液不在其風險8、物質判定范疇,因此,判斷出城東垃圾滲濾液處理站不屬于重大危險源。2.32.3 評價等級評價等級根據本項目污染物特征、所在地區地形特點和環境區劃功能,按照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技術導則 HJ/T1692004所規定的方法,確定本項目環境風險評價等級,等級判定見表 2.3-1。表表 2.32.31 1評價工作級別評價工作級別類類別別劇 毒 危 險劇 毒 危 險性 物 質性 物 質一 般 毒 性 危 險一 般 毒 性 危 險物 質物 質可 燃可 燃、易 燃 危 險 性 物易 燃 危 險 性 物質質爆 炸 危 險 性爆 炸 危 險 性物 質物 質重 大 危 險 源一二一一非 重 大 危 險 源二二二二環9、 境 敏 感 地 區一一一一根據物質危險性識別結果:滲濾液不屬于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技術導則附錄 A 中表 1 規定的劇毒物質、易燃物質和爆炸性物質;根據重大危險源辨識結果,不存在重大危險源;對照建設項目管理名錄中規定的環境敏感區,本項目選址不在環境敏感地區。根據以上分析,確定環境風險評價工作等級為二級。73 3 風險評價工作程序風險評價工作程序環境風險評價采用的技術路線見圖 3-1。圖圖 3-13-1環境風險評價技術路線圖環境風險評價技術路線圖對于二級評價,選擇風險識別、最大可信事故及源項、風險管理及減緩風險措施等,進行評價。84 4 源項分析源項分析4.14.1 最大可信事故最大可信事故最10、大可信事故為后果危害大、事故發生概率不為零的風險事故。滲濾液超標、超量接入京口污水處理廠處理的事故,由于處理后的滲濾液污染物濃度不高,進入京口污水處理廠水量占京口污水處理廠總處理量的比例較低,一般不會造成對京口污水處理廠造成沖擊負荷,而影響到京口污水處理廠正常運行。滲濾液槽罐車外運光大環保處理,發生交通事故或槽罐車泄漏進入地表水,或進入土壤及下滲進入地下水污染土壤、地下水的事故。由于槽車裝載量不大(每車約 30 t),部分泄漏進入地表水,經水體的水流交換、水體自然降解作用,會造成短期的影響,不會造成長期的污染積累影響。氧化塘溢庫滲濾液外溢事故正常狀況下不會發生,只有當滲濾液處理站長期運行不穩定11、或長期不運行才會造成氧化塘溢庫滲濾液外溢事故。垃圾滲濾液收集池破裂不易及時發現,會造成垃圾滲濾液較長時間從裂縫處泄漏,進入地下水會造成較長時間的累積影響。根據風險識別事故情景和以上分析,最大可信事故確定垃圾滲濾液收集池破裂,滲濾液從裂縫處進入土壤下滲進入地下水,造成地下水污染的風險事故。4.24.2 風險概率分析風險概率分析本項目最大可信事故滲濾液收集池破裂滲濾液泄漏事故。發生泄漏的潛在因素主要為誘發因素,誘發因素是引起事故的外在動力,包括收集池老化,以及環境因素、人為因素和管理9因素等。參照環境風險評價技術和方法(胡二邦主編,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出版)中容器泄漏的事故概率,確定本項目的最大可信12、事故發生概率為 110-5 次/年。105 5 風險事故影響分析風險事故影響分析5.15.1 風險事故源強風險事故源強滲濾液池破裂、防滲措施失效,滲濾液直接經滲濾液池裂縫下滲,廢水中的污染物在地下水中遷移和彌散。風險事故情景設置為裂縫面積 0.5m2,參考類似場地水文地質條件,確定滲濾液池滲漏速率為 1.5m/d,廢水滲漏量為 0.75m3/d。氨氮為垃圾滲濾液特征污染物,選擇氨氮作為地下水預測評價 因 子;本 廢 水 處 理 系 統 設 計 進 水 的 滲 濾 液 原 水 氨 氮 濃 度 1800mg/L;考慮到預測結果的安全性,計算滲濾液滲漏的氨氮濃度取 1800mg/L。地下水影響預測源13、強見表 5.1-1。表表 5.1-15.1-1地下水影響預測源強地下水影響預測源強表表工況典型污染源預測因子滲漏方式廢水量污染物滲入量m/滲入廢水污染物濃度C0源強設置正常工況滲濾液池破裂泄漏氨氮滲濾液池裂縫滲水緩慢滲漏0.75m3/dC0:1800mg/L廢水池破裂滲漏下滲進入地下水含水層5.25.2 預測評價因子、預測時段預測評價因子、預測時段根據滲濾液污染特征,氨氮為滲濾液特征污染因子,且濃度高,因此預測評價因子選擇氨氮。預測時段為污染物進入含水層后 100 天、1000 天、3 年30年的各個時間節點。5.35.3 預測預測模式的選取模式的選取預測情景下的污水量較小,污水下滲對地下水流14、沒有明顯影響;根據所在區域地勘資料,場地地下水含水各土層分布較均勻,滲透系數、有效孔隙度等地質水文條件變化很小;且周邊無地下飲用水源保護區。11因此,地下水中污染物遷移、彌散可概化為一維穩定流動一維水動力彌散問題,按照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地下水環境(HJ610-2016)要求,選用解析法進行預測,采用導則推薦的一維穩定流動一維水動力彌散問題的預測模型。根據預測情景的設置,預測源為穩定源,采用導則的“一維半無限長多孔介質柱體,一端為定濃度邊界”的預測模式,計算模型為:)2(21)2(21),(0tDutxerfcetDutxerfcCtxCLDuxLL式中:x距注入點的距離,m;t時間,d;C15、(x,t)t 時刻 x 處示蹤劑濃度,g/L;C0注入的示蹤劑濃度,g/L;u水流速度,m/d;DL縱向彌散系數,m2/d。erfc()余誤差函數。5.45.4 模式計算參數模式計算參數根據類似場地水文地質條件,模式計算參數見表 5.3-1。表表 5.3-15.3-1 模式計算參數一覽表模式計算參數一覽表水流速度U,m/d縱向彌散系數DL,m2/d0.000180.004995.55.5 預測結果及評價預測結果及評價滲濾 液 收 集池 破裂 滲 濾液 泄 漏事 故 氨 氮遷 移 計算 結 果見 表5.4-1、圖 5.4-1。12表表 5.4-15.4-1 滲滲濾濾液液收集池破裂收集池破裂滲滲濾16、濾液液泄漏事故氨氮預測結果表泄漏事故氨氮預測結果表(mg/L)時間(a)距離(m)100d1000d3a5a10a20a30a01800.001800.001800.001800.001800.001800.001800.001154.801306.801396.801494.001591.201659.601692.0023.60896.401015.201191.601382.401519.201580.4030.00561.60691.20914.401177.201375.201468.8040.00316.80439.20673.20982.801234.801353.6050.0017、162.00255.60475.20802.801094.401238.4060.0075.60140.40320.40640.80964.801130.4070.0032.4072.00205.20500.40838.801022.4080.0014.4032.40126.00385.20723.60918.0090.007.2014.4072.00288.00615.60817.20100.000.003.6039.60208.80518.40723.60110.000.003.6021.60151.20432.00637.20120.000.000.0010.80104.40356.4018、558.00130.000.000.003.6072.00288.00482.40140.000.000.003.6046.80234.00414.00150.000.000.000.0028.80183.60356.40160.000.000.000.0021.60144.00298.80170.000.000.000.0014.40115.20252.00180.000.000.000.007.2086.40208.80190.000.000.000.003.6064.80176.40200.000.000.000.003.6046.80140.40210.000.000.000.003.19、6036.00115.20220.000.000.000.000.0025.2093.60230.000.000.000.000.0021.6075.60240.000.000.000.000.0014.4061.20250.000.000.000.000.0010.8046.80260.000.000.000.000.007.2039.60270.000.000.000.000.003.6028.80280.000.000.000.000.003.6021.60290.000.000.000.000.003.6018.00300.000.000.000.000.003.6014.4013圖圖20、 5.4-15.4-1滲濾液收集池破裂滲濾液泄漏事故氨氮遷移滲濾液收集池破裂滲濾液泄漏事故氨氮遷移濃度濃度分布分布圖圖工 程 所 在 地 非 地 下 飲 用 水 水 源 地,采 用 地 下 水 質 量 標 準 (GB/T14848-93)中類水質標準(氨氮:0.5mg/L),計算滲濾液收集池破裂滲濾液泄漏下滲氨氮的污染指數,見表 5.4-2。表表 5.4-25.4-2滲濾液收集池破裂滲濾液泄漏事故氨氮滲濾液收集池破裂滲濾液泄漏事故氨氮污染指數污染指數時間(a)距離(m)123510203003600.003600.003600.003600.003600.003600.003600.0013021、9.602613.602793.602988.003182.403319.203384.0027.201792.802030.402383.202764.803038.403160.8030.001123.201382.401828.802354.402750.402937.6040.00633.60878.401346.401965.602469.602707.2050.00324.00511.20950.401605.602188.802476.8060.00151.20280.80640.801281.601929.602260.8070.0064.80144.00410.401000.22、801677.602044.8080.0028.8064.80252.00770.401447.201836.0090.0014.4028.80144.00576.001231.201634.40100.000.007.2079.20417.601036.801447.20110.000.007.2043.20302.40864.001274.40120.000.000.0021.60208.80712.801116.00130.000.000.007.20144.00576.00964.80140.000.000.007.2093.60468.00828.00150.000.000.000.23、0057.60367.20712.80160.000.000.000.0043.20288.00597.60170.000.000.000.0028.80230.40504.00180.000.000.000.0014.40172.80417.60190.000.000.000.007.20129.60352.80200.000.000.000.007.2093.60280.8014時間(a)距離(m)1235102030210.000.000.000.007.2072.00230.40220.000.000.000.000.0050.40187.20230.000.000.000.000.024、043.20151.20240.000.000.000.000.0028.80122.40250.000.000.000.000.0021.6093.60260.000.000.000.000.0014.4079.20270.000.000.000.000.007.2057.60280.000.000.000.000.007.2043.20290.000.000.000.000.007.2036.00300.000.000.000.000.007.2028.80從表 5.4-1、表 5.4-2、圖 5.4-1 可以看出:滲濾液處理站滲濾液池滲水下滲氨氮地下水污染范圍為:100 天:擴散影響范圍25、約 2m 左右;1000 天:擴散影響范圍約 9m 左右;3 年:擴散影響范圍約 11m 左右;5 年:擴散影響范圍約 14m 左右;10 年:擴散影響范圍約 21m 左右;20 年:擴散影響范圍超過 30m 左右;30 年:擴散影響范圍超過 30m 左右。隨著時間的推移,影響范圍擴大、濃度升高。滲濾液處理站所在場地水力坡度、滲透系數較小,地下水流動緩慢。由計算結果可知,如發生滲濾液處理站滲濾液池滲水污染物滲入到地下水,短時間遷移影響范圍有限,主要影響區域基本位于廠區地下水層,短時間不會對周邊地下水環境帶來污染影響;但滲濾液池對滲漏下滲處附近的地下水環境質量可造成明顯污染影響,當發現滲濾液池滲26、水時需及時修復滲濾液池的防滲設施,必要時采取土壤、地下水修復措施。6 6 風險防范及應急措施風險防范及應急措施本項目的垃圾滲濾液具有泄漏的潛在風險,必須采取有效的15防范措施。這些措施首先是系統自身的設計、設備制造、建設施工、管理等防范措施,這是減少環境風險的基礎。在防范措施切實落實的前提下,須采取相應的應急措施減少事故發生的事故后果危害。(1)滲濾液處理站當滲濾液池、輸送管道、處理設備等人為操作或其他不可預見的因素(如重大自然災害)造成垃圾滲濾液泄漏,對泄漏的垃圾滲濾液進行應急處置,視現場狀況采取以下應急措施:若發生滲濾液泄漏,滲濾液均應盡可能收集,集中進行妥善處理,防止隨意流散,及時關閉滲27、濾液排放口(若無法關閉,應設法采取堵塞措施),將泄漏滲濾液及時收集進入氧化塘(兼作事故收集池)。對于滲濾液少量泄漏,用砂土、干灰混合,也可用水沖洗,沖洗水后排入氧化塘,防止滲濾液外溢和污染土壤及地下水)。(2)滲濾液運輸車輛滲濾液運輸車輛發生泄漏事故時,對泄漏點及時堵漏,及時轉入事故應急槽車或其它收容容器,防治進一步泄漏。滲濾液進入水體,根據城東垃圾填埋場至光大環保之間的道路情況,泄漏進入地表水體,其下游3km范圍內無飲用水水源取水口;但仍需上報京口區、新區應急中心,開展事故應急監測,監測、監控可能對事故泄漏水體造成的危害。滲濾液進入土壤,及時清理受污染的土壤,阻斷可能對地下水造成污染的途徑。28、(3)氧化塘溢庫滲濾液外溢隨時監控氧化塘的庫容,當氧化塘庫容接近容量時,及時采取委托外運等處理處置措施,杜絕氧化塘滲濾液外溢。16(4)滲濾液超標、超量接入京口污水處理廠定期監測處理后的滲濾液污染物濃度,包括總汞、總鎘、總鉻、六價鉻、總砷、總鉛等重金屬,并做好登記記錄工作;出現污染物濃度超過 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GB16889-2008)標準限值,立即停止滲濾液接入京口污水處理廠,并通知京口污水處理廠,以采取相應措施,防止污染物濃度超標而影響京口污水處理廠出水水質。設置流量監測監控設施,隨時監測監控接入京口污水處理廠滲濾液量,并做好登記記錄工作;根據京口污水處理廠要求的時段、流量均勻地29、接入京口污水處理廠,當發現超量時,立即停止滲濾液向京口污水處理廠輸送,并通知京口污水處理廠,以采取相應措施,防止污染物濃度超標而影響京口污水處理廠出水水質。京口污水處理廠需加強污水處理廠運行狀況的監測、監控,當發現因滲濾液接入處理而影響到污水處理廠出水水質,可隨時要求城東垃圾填埋場停止滲濾液的接入處理;該項工作由京口污水處理廠負責實施。(5)后果責任因滲濾液超標、超量接入,未按要求均勻注入京口污水處理廠、未按京口污水處理廠要求停止滲濾液的接入,而影響到污水處理廠出水水質,其后果責任由城東垃圾填埋場承擔。因京口污水處理廠運行操作和管理不當影響到出水水質,或雖然因滲濾液接入處理而影響到污水處理廠出30、水水質,但接入處理量未超過約定量、滲濾液按要求均勻注入、污染物濃度不超過濃度限值、京口污水處理廠未及時要求城東垃圾填埋場停止滲濾液的接入,其后果責任由京口污水處理廠承擔。177 7 突發環境應急預案突發環境應急預案根據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管理要求,城東垃圾填埋場需建立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城東垃圾填埋場根據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理要求,已編制了應急預案;針對本項目施工期可能涉及到垃圾滲濾液需要外運處理等情況,于2018年4月進行了預案的修編,修編的鎮江市城東垃圾填埋場二期工程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已報送京口環保局備案。城東垃圾填埋場二期工程項目建設及投運以來無重大環境污染事故發生。為切實加強鎮江市城東31、垃圾填埋場二期工程環境風險源的監控和防范措施,有效降低環境事件發生概率,預案規定響應措施,對突發環境事件及時組織有效救援,控制事件危害的蔓延。本項目建成后,針對城東垃圾填埋場風險源可能發生的變化情況,適時對應急預案進行修編。7.17.1 應急組織機構、人員應急組織機構、人員建立應急指揮中心,明確指揮中心的組成及職責分工,按照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執行應急救援工作。應急組織機構由應急領導小組、應急響應辦公室、各應急專業小組等組成,負責事故的應急響應、應急報告、應急指揮、搶險救援、事故處理等工作。7.27.2 報警、通訊聯絡方式報警、通訊聯絡方式設專用電話突發性環境事件報告分為速報、確報和處理結果報32、告三類:速報由當事人或發現者從發現事件起立即報告;18確報由相關負責人在弄清有關基本情況后48小時以內上報應急辦公室;處理結果報告由事故處理完后立即上報。報告內容速報:發生(或發現)的時間、地點、面積與程度、離居民點距離,報告人姓名或單位。確報和處理結果報告:除上述內容外,還應包括采取的應急措施、受損情況、經濟損失和處理結果。7.37.3 應急救援行動應急救援行動應急預案啟動后,由應急辦公室通知應急指揮中心成員單位的負責人立即到達泄漏事故現場進行協調處理,指揮中心成員單位領導未在單位時,由所在部門按職務高低遞補。在指揮中心總指揮的指令下,由辦公室迅速通知相關應急專業救援組趕赴事故現場,各應急專33、業救援組在做好自身防護的基礎上實施救援,控制事故擴大。搶險組到達事故現場后立即開展搶險救援工作,進行事故現場隔離;清理事故現場,清點在場人員,掌握事故救援進展,做好相關信息、材料的收集、匯總。警戒組到達現場后要根據泄漏情況設立警戒區域,保護事故現場,負責現場警戒,維持秩序,保證物資安全,禁上無關人員進入現場。技術保障組到達事故現場后,會同事故發生單位,查明泄漏可控情況,采取一切辦法切斷泄漏源。醫療救護組到達現場后,對在搶險過程中受傷的人員進行清洗包扎等救援。19搶修組根據指揮部下達的搶修指令,迅速進行現場設備設施搶修,控制事故以防事故擴大。7.47.4 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應急監測方案突發性環境34、污染事故應急監測方案發生事故以后,立即通知當地環保主管部門,環保檢測人員到達現場后,查明泄漏源點,進行監測,監測情況及時向領導小組報告。針對可能產生的污染事故,制定或完善各項環境監測應急預案,對環境污染事故做出響應。針對具體情況,對泄漏點及其周邊地區進行地表水、土壤及其地下水環境質量監測,尤其關注特征因子的監測。7.57.5 事故應急救援關閉程序與恢復措施事故應急救援關閉程序與恢復措施應急狀態終止滿足下列條件時,可宣布應急狀態終止: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結束,由指揮部通知公司各相關部門,事故危險已解除。涉及周邊社區及人員通告的,由指揮部向市有關部門報告后,由市有關部門確認后,宣布解除危險。善后處置應35、急狀態終止,應開始進行如下善后處置措施:拆除警戒區管制,恢復正常交通;對應急處置過程中收集的泄漏物等進行集中處理;積極開展修復重建工作,對損壞的設備、儀表、管線進行維修;組建事故調查組,徹底查清事故原因,明確事故責任,總結經驗教訓,并根據引發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間接原因,提出整改建議和措施,形成事故調查報告。207.67.6 培訓、應急演練培訓、應急演練(1)培訓建設單位須制定完善的培訓計劃,對員工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訓。針對應急救援的基本要求,系統培訓廠區操作人員,發生各級突發環境污染事件時報警、緊急處置、逃生、個體防護、急救、緊急疏散等程序的基本要求。對應急救援隊伍的隊員進行應急救援專業培訓,36、內容主要為突發環境污染事件應急處置過程中應完成的搶險、救援、滅火、防護、搶救傷員等工作。邀請相關專家,就突發環境事件的指揮、決策、各部門配合等內容進行培訓。(2)演練1、演練準備內容與消防、公安局、急救中心、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環保局、醫院等相關部門取得聯系,告知演練計劃;檢查通訊系統暢通無障礙;檢查消防器材的靈敏和可操作性,用品、藥品的充實;檢查各管道、閥門、電氣刀閘的嚴密、準確、可靠性和操作靈活,并有警示牌;通知應急救援組織機構人員到位;檢查救援人員防護措施;準備好安全網及隔離設施和各項后勤保障措施;2、演練方式、范圍與頻次現場和沙盤演練結合,環境事件影響區,每年進行一次。3、演練組織2137、企業環境事件應急救援指揮部統一組織、指揮。4、應急演練的評價、總結與追蹤圍繞突發環境事件防范和處置工作,深入分析和評估信息報送、指揮決策、預防預警、響應處置、應急保障、責任調查處理、遺留問題處理及信息發布等應急響應各環節工作,總結全年應對事件的主要做法、特點和規律。228 8 風險結論風險結論本項目的垃圾滲濾液屬于一般毒性物質,存在一定的潛在環境風險。主要的風險類型為滲濾液泄漏污染地表水、土壤和地下水,以及滲濾液超標、超量接入京口污水處理廠,而影響京口污水處理廠出水水質,在做好風險防范措施和采取應急救援措施的前提下,事故發生概率低,且事故后果危害小。為了防范事故發生和減少危害,建設方應當按照有關要求落實風險預防措施、制定事故應急預案,提高風險防范及事故應急處理水平。與上級應急預案、周邊企事業單位應急預案聯動,借用社會應急資源,以控制事故的蔓延和減少事故發生對周圍環境造成的危害。在落實風險預防措施、采取應急救援措施后,本項目的環境風險處于可接受水平。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07-29
29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