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辛縣城排水專項規劃方案(2015-2030年)(2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591786
2022-09-22
28頁
191.04KB
1、利辛縣城排水專項規劃(規劃文本)目 錄第一章總則3第一條規劃依據3第二條規劃原則4第三條規劃期限、范圍及有關標準6第二章雨水工程規劃10第四條雨水受納水體10第五條雨水分區10第六條規劃方案10第七條雨水規劃工程量11第三章污水工程規劃13第八條污水工程規模13第九條污水規劃方案13第十條污水處理廠規劃14第十一條污水再生利用15第十二條污泥處置15第十三條污水規劃工程量16第四章削減污染物排放量17第十四條削減污染物排放量17第五章雨水綜合利用規劃18第十五條雨水綜合利用規劃18第六章河道水質改善規劃19第十六條河道水質改善規劃19第七章管線工程綜合20第十七條管線平面布置20第十八條排水管2、道布置20第十九條管線豎向布置20第二十條管線交叉21第八章管材及管道施工22第二十一條管材選用22第二十二條管道施工22第二十三條管網維護22第九章分期實施意見23第二十四條近期建設23第二十五條遠期建設25第十章投資估算26第二十六條投資估算26第十一章實施意見及建議27第二十七條實施意見及建議27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規劃依據本規劃結合利辛縣的實際情況,并在以下法律、法規、標準、規范及其有關文件的指導下進行本次排水專業規劃的編制工作。1.國家及地方有關法規、文件1.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 2.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3.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 4. 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 5. 中華人3、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實施條例6.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 7. 城市規劃編制辦法 8. 城市用地分類與規劃建設用地標準9. 安徽省城市專業規劃編制導則2.國家及地方有關標準、規范1. 地面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2. 城市排水工程規劃規范 GB50318-2000;3. 城市用水分類標準 CJ/T3070-1999;4. 泵站設計規范GB/T50265-97;5. 室外排水設計規范 GB50014-2006;6. 城市工程管線綜合規劃規范GB50289-98;7. 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8. 城市規劃基本術語標準GB/T50280-98;9. 防4、洪標準 GB 50201-94;10. 城市防洪工程設計規范 CJJ 50-92;11. 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設計規范 GB 50335-20023.規劃資料1. 利辛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2. 亳州市利辛縣城市總體規劃(20092030年)(2010年6月,安徽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編制);3. 利辛縣縣城道路交通規劃(合肥工業大學交通運輸工程學院);4. 利辛縣供水工程規劃(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5. 利辛縣防洪及水系溝通規劃(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6. 利辛縣豎向規劃(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7. 利辛縣水環境功能規劃;8. 利辛縣污水管網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5、(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9. 利辛縣污水處理工程初步設計(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10. 規劃區域地形圖(1:1000,1:10000);11. 其他相關規劃及工程設計資料。第二條 規劃原則1.排水規劃總體指導思想(1) 貫徹國家治理淮河流域的方針政策,控制河道污染,力求通過工程措施,控制水污染,改善利辛縣水環境質量。(2) 根據利辛縣總體規劃要求,結合利辛縣實際情況,全面規劃、綜合安排,做到規劃既要超前又要規模合適,并且可實施性強。(3) 堅持經濟建設與環境建設同步規劃、同步實施的方針。(4) 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法規、規范、和技術標準。(5) 合理布局、綜合利用、保護環境、造福人民。6、2.雨水工程規劃原則(1) 合理確定規模、并為將來發展適當留有余地;(2) 根據地形地貌、水系分布合理劃分雨水分區;(3) 充分利用地形,以減少投資、日常運行費用和管理工作量。(4) 結合地形特點布置管道,盡量減小管道埋深。(5) 結合城市防洪工程建設計劃,合理布置排放口,將雨水就近排放,以減小雨水管渠尺寸,降低雨水系統造價。(6) 通過水力計算優化排水管道設計,使雨水管網布置合理;力求做到排水工程規劃技術方案上可行、經濟合理。(7) 充分利用現有雨水或合流管道和排水設施,以節約投資。(8) 外水盡量不接入城市排水系統,以節約投資減少維護量。3.污水工程規劃原則(1)根據地形地貌、水系分布合理7、劃分污水分區。(2)通過水力計算優化排水管道設計,使污水管網布置合理;力求做到排水工程規劃技術方案上可行、經濟合理。(3)充分利用已建污水管道。(4)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全面綜合分析,準確而又合理確定污水量指標,使污水管網規模適當。(5)結合地形特點布置管道和泵站,盡量減小管道埋深和減少提升泵站的數量和規模。第三條 規劃期限、范圍及有關標準1.規劃期限本規劃的規劃期限為2030年,其中近期為2015年,中期為2020年,遠期按2030年控制。2.規劃范圍及規劃人口本規劃的規劃范圍為利辛縣中心城區2030年集中的縣城建設用地約50km2。規劃區人口規模:2030年為50萬人。3.防洪排澇標準(18、)防洪標準利辛縣防洪標準近期達到20年一遇,遠期達到50年一遇。(2)排澇標準一般地區重現期采用1年;行政中心、商貿集中區等公共設施分布較密、人流量大的地區、立交道路、地下通道等重要地區,短期積水立即能引起較嚴重損失的地區,重現期取35年。4.計算公式和參數 雨水(1)暴雨強度公式采用阜陽市暴雨強度公式計算。(2)設計重現期暴雨設計重現期原則上采用1年,即P=1,重要的地區如立交及人流密集的廣場處取35年。(3)徑流系數綜合徑流系數取為=0.5。(4)折減系數暗管、涵,折減系數m取為2,明渠取為1.2。(5)設計雨水量按下式計算:Q=qF 污水(1) 水力計算公式流量公式Q = VA流速公式 9、采用曼寧(Manning) 公式,R2/3I1/2 (m/s)(2) 粗糙系數粗糙系數n值采用0.014,塑料管取0.010。(3)流速最小設計流速為0.6m/s。(4)最大設計充滿度最大設計充滿度按室外排水設計規范取值。(5) 變化系數居住區生活污水總變化系數Kz工業廢水日變化系數為1.0,時變化系數取1.3,總變化系數1.3。5.排水體制(1) 規劃為新建城區的區域,規劃排水體制為雨污分流制。(2) 現狀合流制的區域近期按截流式合流制改造,遠期逐步完善為雨污分流制。6.城市污水排放系數參見下表。城市分類污水排放系數城市污水分類污水排放系數城市污水0.700.80城市綜合生活污水0.800.10、90城市工業廢水0.700.907.截流倍數結合利辛縣的實際情況及利辛縣污水處理廠的運行情況,本規劃取截流倍數n0=1。8.污水排放標準 水環境功能分區及其水質標準的確定利辛縣污水處理廠處理出水排入阜蒙新河。污水處理廠出水水質執行城市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A標準。 工業污水接入城市排水管道的排放標準有毒有害的工業廢水必須在廠內進行預處理,達到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標準(CJ3028-1999)后方能排入城市污水管道。9.污水再生利用利辛縣在財政狀況允許的情況下逐步開展污水再生利用的工作。處理后的再生水,應作為城市用水的一種潛在水源予以積極開發利用,并將再生水與天然11、水統一進行管理和調配。再生水水質,根據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設計規范,水質控制指標按再生利用的用途確定,當再生回用多種用途時,其水質標準應按最高要求確定,部分不滿足水質要求的可由用戶自行補充處理。第二章 雨水工程規劃第四條 雨水受納水體城區雨水收納水體為車轍溝、浣玉溪、紅絲溝、晴嵐溪、攬翠河、狀元河、鳴鳳溪、醉月溪、棲鷺河、集楊溝、利闞河、黃龍溝及阜蒙新河等。第五條 雨水分區雨水分區為狀元河區、鳴鳳溪區、攬翠河區、晴嵐溪區、紅絲溝區、車轍溝區、棲鷺河區、浣玉溪區、醉月溪區、老阜蒙溝區、集楊溝區、新溝區、利闞河區及阜蒙新河區等十四個主要雨水分區,各主要雨水分區下再分為若干雨水子分區。第六條 規劃方案112、.高低分區排水方案城區內部不單獨設置排澇泵站,避免二次提升造成浪費。即城區防洪保護圈內部采用雨水自排方案。為防止外河洪水倒灌,在內河水系與外河溝通的地方均設置了現狀或規劃閘門,在外河水位較高時,為抽排城市澇水,規劃在李樓閘附近阜蒙新河設置城市排澇泵站。2.調蓄水體城區河湖可以通過與河道連通的位置設置閘門,對匯水城區雨水起到錯峰調蓄的作用。第七條 雨水規劃工程量近期共需建設d400d1800雨水管道131.52km,遠期共需建設d400d2000雨水管道275.01km,詳見下表。雨水規劃工程量表管道類型管徑(mm)數量(km)近期塑料管d4007.23d50012.06鋼筋砼管d6008.4413、d80047.02d100026.53d120019.29d14006.08d16003.93d18000.94合計131.52遠期塑料管d40047.38d50041.26鋼筋砼管d60018.11d80052.18d100043.06d120032.56d140022.38d160013.21d18004.06d20000.81合計275.01第三章 污水工程規劃第八條 污水工程規模本次排水專業規劃確定利辛縣城總的污水量近期2015年為4.0萬m3/d,遠期2030年為12.0萬m3/d 。第九條 污水規劃方案本規劃推薦采用方案二,即建設一座污水處理廠,遠期規模12萬m3/d。推薦方案的污14、水管網布置中,已建污水主管分別是位于晴嵐溪西側的d800污水管、醉月溪南側的d1000d1200污水管、向陽路d800污水管、淝河路d800污水管、紅絲溝東側的d500d1000污水管、車轍溝兩側污水管、浣玉溪東側污水管及和平路污水管等。在近階段,這些污水管道基本可以滿足現狀城區污水排放及污水處理廠收水的需要。區需新建的污水主管為天成大道d800污水管、攬翠河西側d800d1000污水管及永興路d800污水管;區需新建的污水主管為天成大道d800污水管、攬翠河西側d1000污水管及新港路d1000d1200污水管;區需新建的污水主管為晴嵐溪西側d800污水管、淝河路d800d1000污水管、紅15、絲溝東側d800污水管、人民路d800污水管及狀元河北側d800污水管;區需新建的污水主管為淝河路至長春路d1000污水管及晴嵐溪東側d1000污水管;區和區需新建的污水主管為學府路d800污水管、緯十支路d800污水管及復興路d800污水管。 區及區的污水需經污水中途提升泵站進行提升,泵站位于攬翠河與永興路交口西南側,規模2.8萬m3/d,區泵站位于淝河路與永興路交口西南側,規模2.5萬m3/d。第十條 污水處理廠規劃污水處理廠遠期規模12萬m3/d,規劃廠址位于淝河路與阜蒙新河相交處西側。本規劃要求污水處理廠遠期用地需要進行規劃控制,防止占用,建議控制范圍為東至淝河路西側綠地(原污水廠東圍16、墻),西至晴嵐溪,北至新港路,南至阜蒙新河,總用地面積約12ha。廠區用地控制范圍周邊不應有居民點及工業企業,建議設綠化保護帶。污水處理廠出水水質執行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 18918-2002)中的一級A標準。污水廠采取活性污泥法處理工藝,主體構筑物為氧化溝、二沉池、污泥濃縮脫水車間等,流程如下:第十一條 污水再生利用根據利辛縣的具體情況,再生水再生利用對象為工業、綠化、景觀用水、市政雜用四個方面,并以景觀、綠化、市政用水為主要使用方向。近期中水回用率達到20,即0.8萬立方米/日,取0.8萬立方米/日;遠期中水回用率達到25,即3萬立方米/日,取3萬立方米/日。第十二條 污泥處17、置鑒于利辛縣并無污泥處置方面的專項規劃,建議盡快編制該規劃,再按照污泥專項規劃確定的方式處置。近期內污泥可送至縣垃圾填埋場填埋,遠期結合相關工程考慮其他處置方式。第十三條 污水規劃工程量近期共需建設d400d1200污水管道110.75km,遠期共需建設d400d2000污水管道275.88km,污水中途提升泵站2座,污水處理廠1座,詳見下表。污水工程量表管道類型管徑(mm)數量(km)近期塑料管d40068.48d50016.34頂進施工用鋼筋砼管d80017.15d10007.63d12001.15合計110.75遠期塑料管d400173.86d50063.93頂進施工用鋼筋砼管d800218、9.20d10007.74d12001.15合計275.88廠站污水提升泵站2.8萬m3/d1座污水提升泵站2.5萬m3/d1座污水處理廠12萬m3/d1座第四章 削減污染物排放量第十四條 削減污染物排放量采取建設污水截流管的工程措施,以減少進入水體的污水量。已建成污水廠應充分利用富余規模,大力開展截流工作;今后新建或擴建污水處理廠,要充分考慮截流量,其設計流量應按照污水最大設計流量加截污量設計一級處理構筑物。第五章 雨水綜合利用規劃第十五條 雨水綜合利用規劃 為配合用水項目的建設,新開發建設的基建項目,在報建時,可要求同時上報使用回用水的設計內容,建筑物中應同時設置飲用水管和回用水沖廁水管,19、未提交以上內容的基本建設規劃不予審查; 建筑面積在2萬m3以上的賓館、飯店、綜合性服務業、集中辦公樓、集中的洗車點必須使用回用水,建筑物中應同時設置飲用水管和回用水沖廁水管; 園林綠化澆灌、景觀水池水體置換、能源中心冷卻補充水、市政道路壓塵降溫用水、其他一些低水質用戶必須使用回用水。 進行土建施工的單位,在一些低水質要求的場所,也必須盡量使用回用水; 在廣泛宣傳回用水的基礎上,利用經濟杠桿,合理調整自來水價格,給回用水的推廣有價格競爭的空間; 對大面積公共綠地、沿街綠化帶這樣一些公益性的用水戶,在水價收費方面,應享受優惠政策,使其有積極想用回用水的積極性; 成立回用水運作機構,在政策的指導下,20、以市場經濟模式,開展回用水的運作。 加大對回用水的宣傳力度,增強全民節水意識,有利于回用工作的開展和建設生態機場、環保機場。第六章 河道水質改善規劃第十六條 河道水質改善規劃針對利辛縣的河道水質現狀,提出整治措施如下:(一)建立生態型護岸,采用新型河坡護砌方式(二)投加微生物劑(三)運用人工浮島(AFI)生物床第七章 管線工程綜合第十七條 管線平面布置各種管線在道路上的平面位置如下:污水:西北側雨水:東南側電力、給水:東北側電訊、燃氣、熱力:西南側給水、電力、電訊和燃氣管線均布置在人行道之下;雨水、污水管道根據不同路幅分別布置在人行道、綠化帶或機動車道之下。第十八條 排水管道布置雨、污水排水管21、道一般布置在人行道和非機動車道下,路幅50米的道路采用雙管制,路幅50米的道路采用單管制。污水管道一般布置在雨水管渠之下,局部倒坡路段為避免污水管網埋深普遍增大,污水管道可布置在雨水管渠之上。第十九條 管線豎向布置各種管線自上而下的順序為:電訊、電力、燃氣、給水、雨水、污水。按管線最小覆土要求,除電訊管線覆土0.7米外,其余管道覆土均應大于0.7米。第二十條 管線交叉管線交叉處理的原則:(1)規劃管線讓已建成的管線;(2)小管道讓大管道;(3)壓力流管道讓重力流管道;(4)可彎曲的管線讓不易彎曲的管線;(5)臨時管線讓永久管線;(6)污水管埋設較深,一般不會與其它管線交叉:電力、電訊管線穿越道22、路交叉口一般用混凝土包封鋼排管;電力電纜溝盡量避開道路交叉口穿越,取其設置在道口附近穿越道路。(7)給水管與雨水管經常交叉,處理方式有:給水管道直接從雨水管上面穿越,如覆土不滿足最小覆土要求,應做管溝防護;給水管直接從污水管上面、雨水管下面穿越,除應滿足規范規定的最小凈距處,還應采取防護措施。第八章 管材及管道施工第二十一條 管材選用(1)管徑d500的排水管道采用塑料管。(2)管徑d600的排水管道,污水管采用承插式鋼筋混凝土管,雨水管可采用平、企口式鋼筋混凝土管。(3)頂管采用F型鋼筋混凝土管。第二十二條 管道施工根據利辛縣工程建設經驗,對于埋深在4米以內的排水管道建議采用開挖溝槽的施工方23、法。埋深大于4米的管道,應采取非開挖施工方式。第二十三條 管網維護為使管網運行暢通,減輕工人勞動強度和增強清通效果,應設置管道維護車與管道疏通車,以確保污水處理廠正常穩定運行。第九章 分期實施意見第二十四條 近期建設近期建設的雨水工程主要是隨道路建設的雨水管道,污水工程沿各主要溝渠兩側的污水截流管及隨新建道路實施的污水管道、污水泵站及污水處理廠等。此外,考慮到排水工程的系統性,本次規劃一些排水主通道列入近期建設內容,詳見下表。規劃近期建設雨污水管網表序號道路名稱起止段備注1淝河路利張路-高速連接線2011年道路建設2高速連接線富強路-淝河路3新建路淝河路-世紀大道4前進西路淝河路-閆集路5晴嵐24、溪路向陽路-新建路6雙橋路向陽路-新建路7青年路文州路-延陵大道8長春路淝河路-晴嵐溪9春店路富強北路-建設路攬翠河-閆集路10人民北路永興路-延陵大道11馬店路世紀大道-富強北路12復興路人民路-南外環路13前進路光明路-棲鷺河14文州路光明路-棲鷺河15世紀大道利張路-于寨路16于寨路世紀大道-富強路17向陽路青年路-人民路18五一路富強路-人民路19黃湖路青年路-港口路20建設北路永興路-延陵大道續建道路21晴嵐溪路向陽路-長春路22向陽西路攬翠河-天成大道23永興路利張路-富強路24阜埠路利闞路-青年路25民安路長春路-文州路26世紀大道阜蒙河-利張路27天成大道馬店路-永興路建議近期25、建設28永興路天成大道-攬翠河路29天成大道前進路-新港路30新港路天成大道-晴嵐溪路31攬翠河路于寨路-新港路32晴嵐溪路長春路-新港路33長春路晴嵐溪-淝河路34淝河路于寨路-長春路35丹鳳路馬店路-狀元河36人民路馬店路-狀元河37阜蚌路緯十支路-學府路38學府路阜蚌路-育才路39緯十支路阜蚌路-育才路近期排水工程設施建設項目見下表:近期排水工程設施建設項目表項目名稱規劃位置建設規模(萬m3/d)占地面積(ha)建設情況建設時序(年)新建改建擴建縣城污水處理廠淝河路與阜蒙新河交口西側4122011-2015污水提升泵站(土建按遠期,設備按近期)區泵站位于攬翠河與永興路交口西南側,區泵站位26、于淝河路與永興路交口西南側2.8/2.50.2/0.22011-2015雨水管網隨近期重點建設道路實施2010-2015污水(截污)管網污水管隨近期重點建設道路實施,截污管道隨水系整治工程實施2010-2015第二十五條 遠期建設完成遠期規劃范圍內未建成部分的排水工程建設。第十章 投資估算第二十六條 投資估算利辛縣城排水規劃包括擴建污水處理廠1座、污水提升泵站2座,雨、污水管網工程等。工程總投資為99428.24萬元, 其中:第一部分工程費用: 82186.96萬元 第二部分工程費用: 8202.36萬元 預備費: 9038.93萬元其中,近期工程總投資為46647.89萬元,其中:第一部分工27、程費用: 38020.91萬元第二部分工程費用: 4386.26萬元預備費: 4240.72萬元投資估算詳見附表。第十一章 實施意見及建議第二十七條 實施意見及建議排水專業規劃的實施應根據總體規劃的實施步驟及近期建設情況,結合環境保護和排水現狀有計劃地分期進行。結合利辛縣現狀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如下意見和建議:1. 保護城市水源,嚴格控制水源地范圍內的城市建設,切實落實對此區域的排水設施建設的監督和管理。2. 新建區域必須嚴格實行雨、污分流制,從規劃報批到施工、驗收,分別由相應主管部門進行監督,消除小區排水建設管理盲區。3. 污水系統的建設和管理,要與雨水系統和水景工程等相結合,尤其在現狀為合28、流制尚未改建成分流制的過渡階段,必須與雨水管網協調操作。這不僅關系到截流水的水質、水量問題,也關系到城市范圍內的內澇問題。4. 污水處理廠用地與污水深度處理用地、污泥處置廠用地統一布置、統一控制。5. 落實污泥處置費用,使污泥真正做到無害化,保證污水處理過程的完整,杜絕二次污染。6. 出臺相應的政策與法規,嚴格控制排水設施用地,對重要排水管、溝、渠和廠、站位置,可增設標識物,嚴禁侵占。7. 加強對工業廢水的治理和監測。確保排入城市污水管道的污水水質達到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標準要求的標準。8. 污水管道必須按施工規范做閉水試驗,驗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9. 保證市政維護養護的資金和人員,對排水設施定期養護,保證使用。10. 建議沿主要河道污水主干管先期實施,達到近期截流污水解決污水收集處理的問題,同時污水處理廠進水也有保證。11. 老城區排水系統標準較低,建議今后城區改造時按照排水規劃的要求逐步改建排水管道。12. 建立城市排水閘站運行與降雨時城市安全需要的聯動機制。13. 城市建設時應保護重要的排水通道,工程施工時應做到臨時導流及水系恢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