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拖家園住宅小區建筑設計方案說明書(21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591864
2022-09-22
21頁
42.75KB
1、安拖家園初步設計說明匯編 第一部分 初步設計總說明一工程概況表項目名稱安拖家園項目所在地項目業主方建筑性質居住建筑建筑面積(地上/地下)/23268最大建筑高度(地上/地下)5.0m最大建筑層數(地上/地下)28/1層建筑用地面積建筑總面積建筑抗震設防分類類別乙類建筑場地類別類建筑抗震設防烈度7度主要結構體系剪力墻、框架是否高切坡(深基坑)是是否超限高層否人防保護等級核6概算總造價萬建筑主體結構合理使用年限50年二主要依據1.設計有關文件1)甲方提供的經批準同意的總平面圖規劃;2)甲方提供的設計任務書以及有關地形圖、紅線圖;3)甲方提供的經有關單位批準的規劃設計方案;4)安徽省城建設計研究院提2、供的地質報告;5)甲方委托本院進行設計的委托書;6)合肥市瑤海區重點工程建設管理局與我院簽定的建筑工程設計框架合同; 7)與本工程設計有關的國家和地方現行法規、規范、規程、標準;項目編號:4251631;2.與本工程設計有關的國家和地方現行法規、規范、規程、標準。主要的國家規范包括但不限于:1)中華人民共和國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2013版);2)民用建筑設計通則(GB50352-2005);3)建筑內部裝修設計防火規范GB50222-95(2001版);4)住宅建筑規范GB 503682005;5)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14;6)住宅設計規范GB 50096-2011;7)合3、肥市住宅工程質量通病防治導則-2008;8)無障礙設計規范GB50763-2012;9)人民防空地下室設計規范GB50038-2005;10)人民防空工程設計防火規范GB50098-2009;11)車庫建筑設計規范JGJ 100-2015;12)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范GB 50067-2014;13)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GB50189-2015)14)安徽省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DB34/1466-2011)15)建筑工程建筑面積計算規范 GB/T50353-201316)辦公建筑設計規范JGJ 67200617)商店建筑設計規范JGJ48-201418)與本工程相關的建筑設計規4、范。三場地及周邊概況 本項目位于合肥市瑤海區,和平路南側、螺螄崗路以北,東側為茂林路、西側為南陵路。該用地包含安拖東村、安徽印染廠、城東街道唐橋社居委新莊組等三個主要場地,為原有地塊拆遷就地安置。基地周邊為學校或現有小區,距市中心約3km,距火車站3.3km,火車南站,交通便利。因周邊已建幼兒園已滿足該區域教育配置需求,可不考慮小區幼兒園。區內為江淮丘陵地形,大部分地區高度在米(吳淞高程),地勢較為平坦。合肥市瑤海區屬季風亞熱帶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日照充足,雨量適中,年平均降水量1000mm左右,全年年均無霜期228天左右。該建設用地呈不規則L形,被肥東路分為西側用地(A地塊5、)與東側用地(B地塊)總規劃用地面積為畝,總建筑面積。四工程水文、地質及氣象資料合肥的氣候特點: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春溫多變、秋高氣爽、梅雨顯著、夏雨集中。春天:冷暖空氣活動頻繁,常導致天氣時晴時雨,乍暖乍寒,復雜多變。夏季:季節最長,天氣炎熱,雨量集中,降水強度大,雨量主要集中在5-6月的梅雨季節。秋季:季節最短,氣溫下降快,晴好天氣多。冬季:天氣較寒冷,雨雪天氣少,晴朗天氣多。氣象條件全年平均氣溫15.016.0 C極端最高溫度41.0 C極端最低溫度-13.5 C最熱月平均氣溫27.528.5 C最冷月平均氣溫1.55.0 C年平均風速冬季風速4.8 m/s夏季風速2.6 m/6、s全年最多風向E冬季最多風向N30 %夏季最多風向S18 %冬季空氣調節室外計算相對濕度80 %夏季空氣調節室外計算相對濕度59.1 %年平均降水量9001000 mm日最大降水量238.4 mm最大積雪深度44cm土壤標準凍土深度0 cm最大凍土深度0 cm基本風壓0.35 kN/m2基本雪壓0.60 kN/m2冬季空調室外計算溫度C夏季空調室外計算溫度35.1 C夏季通風室外計算溫度31.5 C冬季采暖室外計算溫度-3.0 C冬季采暖天數38 天2、 工程地質及水文條件詳見提供的地質報告。依據水質分析報告及環境水文地質條件和周邊地質資料綜合分析,場地地下水及土壤對混凝土結構具有微腐蝕性,對7、鋼結構具有弱腐蝕性。3、 地震烈度。4、 地形、地貌概況擬建場地為崗地地貌單元。擬建場地分布有樹木、農田、池塘,場地經過整平后地勢略有起伏,依鉆探孔m,m。高程引測于甲方提供的地形圖,為1985國家高程。根據本次勘探揭露,擬建場地地層構成從上至下為: 層耕填土(Qml)m,層底標高m。青灰、灰褐、黃褐色等,濕,松散或可塑狀態。該層主要為耕土,局部地段為雜填土,含植物根、淤泥、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1層粉質粘土 (Q4al+pl)局部缺失,層厚0.403.10m,層底標高為11.6518.04m,黃褐、灰黃色,可塑狀態,濕,稍有光澤,無搖振反應,干強度中等,韌性中等。含氧化鐵,夾少量鐵錳結核。其8、靜探比貫入阻力Ps值一般1.502.10MPa,MPa。2層粉質粘土 (Q4al+pl)m,層底標高m。褐黃色、灰黃色,濕,一般為硬塑狀態,含氧化鐵、鐵錳結核。該層土無搖振反應,光滑,干強度高,韌性高。底部混有少量礫卵石等。其靜力觸探比貫入阻力Ps值一般為2.903.40MPa,計算值為3.10MPa。層粉質粘土混碎石、塊石(Q4al+pl)m,層底標高m。黃灰、黃褐色,硬塑狀態,稍濕,光滑,無搖振反應,干強度高,韌性高;含氧化鐵、鐵猛結核等。碎石、塊石含量上部較多,最大可達50%,下部一般為2035%,礫石粒徑一般為37,最大可達10;其重型()錐探試驗一般為938擊/10cm,平均值為199、.7擊/10cm。層強風化泥質砂巖(J)層厚m,層底標高為。黃褐、灰黃色,密實(堅硬)狀態,濕,含長石、石英及云母,夾有少量碎石,無水可鉆進,裂隙發育,極破碎,屬極軟巖。其標準貫入實測擊數N值一般為6894擊/30cm,平均值為77.2擊/30cm。層中風化泥質砂巖(J)該層尚未揭穿。褐黃、黃灰色,堅硬(密實)狀態,含長石、石英及云母等。結構部分破壞,沿節理面有次生礦物,基本呈塊狀構造,巖體上部較破碎,往下逐漸趨于完整,屬極軟巖,巖體屬較破碎較完整,其巖體基本質量等級為類。其表部標準貫入實測擊數N值一般為111210擊/30cm,平均值為151.8擊/30cm。下部夾中風化砂巖(J),屬較軟巖10、,巖體屬較破碎較完整,其巖體基本質量等級為類。五市政條件1)給水系統:安拖采用城市自來水作為水源,供水水壓為。分別從渡江路、玉泉路的市政給水管上各引一條DN200進水管,在小區內形成環狀管網供生活用水、消防用水。2)污水系統:小區西北側渡江路有城市污水管預留接口2個(污-4、污-7)污水管管徑為400mm,接管處標高分別為、。3)雨水系統:小區西北側渡江路有城市雨水管預留接口2個(雨4-2、雨8-2),雨水管管徑600mm,接管處標高分別為、。4)本工程內各單體采用220/380低壓電源供電,由小區內移交及局管變電所供電。六設計范圍 安拖家園工程應業主委托,深圳市建筑設計研究總院主要設計內容包11、括:項目建議書或者可行性研究報告、規劃方案(包含綠色建筑節能方案)及初步設計、日照分析(含報告)、勘探、深基坑支護設計、建筑施工圖設計、室外總體及景觀設計、小區智能化設計、幕墻、裝修及室內設計、人防工程設計、施工圖審圖(含人防、消防、土建、衛生)、地震安全性評價,供電(含供電規劃)、供水(含供水規劃)、燃氣、供熱、通訊工程等專項設計等均由相應的部門承擔。七設計原則1.保留老拖拉廠的記憶和情結;把握小區現代的、文明的、自然的、純凈的氣氛;營造輕松休閑,尺度怡人的空間和崇尚文化的人文社會氛圍;構建人性化、現代化的溫馨家園。2.住宅類型多樣化和戶型多樣化可以滿足不同客戶的需要。建筑朝向充分考慮當地氣12、候條件,力求日照、通風最優,建筑形體簡潔明快,融合了現代元素和古典美學。3.滿足小區的生活配套服務同時,使生活配套設施多樣化、完善化,方便居住生活,創造交往休憩場所。4.重視環境營造,綜合處理停車,小區環境、周邊環境及小區內交通組織設計,注重內部環境塑造,營造大型,生態、綠色的步行庭院。八綜合經濟技術指標總體經濟技術指標規劃總用地面積()約畝總建筑面積()容積率6建筑密度18.90%綠化率41.00%人數2675戶數836地上總建筑面積()地上計容建筑面積()除架空層,平臺層其中公共建筑面積()其中商業()6.15%社區管理用房()30平米/百戶,300物業服務用房()2農家超()便民服務站(13、)社區委()門廳()衛生服務站()200平米老年活動室()200/千人開閉所()配電房()280住宅計容建筑面積()地下建筑面積()23268機動車停車位630 其中住宅停車位(輛)585其中架空層停車位(輛)190地下停車位(輛)395商業停車位(輛)45非機動車停車位812其中住宅停車位665公建停車位147 第二部分 總平面一、 建設場地概況本項目擬建于安徽省合肥市瑤海區和平路南側、螺螄崗路以北,東側為茂林路、西側為南陵路。總規劃用地面積為畝,總建筑面積。該用地包含安拖東村、安徽印染廠、城東街道唐橋社居委新莊組等三個主要場地,為原有地塊拆遷就地安置,區位較好,配套成熟,日常生活便利。二、14、 總平面布局1、本項目沿肥東路,分成東西兩個地塊。商業及社區配套綜合樓位于肥東路及南陵路上,靠近周邊的學校區域。小區利用大平臺實現人車分流,增加停車數,提高實際綠化率。創造適宜的居住環境。2、南北向:退北側為高層20米,多層8米;南側為高層10米,多層8米。東西向:退東側為高層8米,多層5米;西側為高層10米,多層5米。充分考慮停車位和人流疏散,減少樓體對道路的壓迫感。3、本項目規劃布局:規劃設計以架空的大平臺來營造人車分流的交通,一層主要解決車行停車問題,二層以步行和景觀為主。景觀規劃保留基地成片的老樹,營造層次豐富的景觀,同時通過下沉庭院解決了一層平臺的采光問題。此外,完善相關配套服務設施15、及商業等生活服務配套,定位于“解決基本住房要求及便利生活的居住社區”,充分利用基地環境現有地勢,營造自由的、人文的、自然的小區生態景觀。方案基于對用地區位、規模和現狀的深入分析,結合規劃城市道路,小區采用“架空平臺立體景觀+沿街商業帶”的整體布局形式,合理處理小區公共空間的開放性、延展性和居住空間的私密性之間的關系,創建和諧社區。a)結合周邊環境以及商業分布情況,沿肥東路及南陵路部分設置沿街商業帶,既可保證小區內部的封閉管理,又可方便居民的休閑購物活動;b)在景觀設計時以保留的老樹為突破口,打造充滿回憶的庭院空間;c)架空平臺花園,一層架空解決大部分停車問題,利用其屋頂平臺作為主要景觀活動區域16、,可以減少場地開挖對場地環境的破壞,保護老樹的同時降低了建設成本。以架空平臺為契機創造層次豐富、步行舒適、尺度宜人的立體景觀空間;同時城市道路交口退讓出的綠地空間,優化了城市空間環境;d)在規劃設計中,盡可能減少新建建筑對周邊建筑的日照影響,嚴格保證日照條件滿足國家和當地規范要求。三、 道路交通組織通而不暢是本方案道路體系的設計原則,目的是既保證車行的便捷暢通,又減少車行對居家活動的干擾與影響。方案采用機動車交通在架空平臺下方組織,步行交通在架空平臺上方組織的人車垂直分行策略,車行和人行獨立設置,保證車行交通和人群日常步行的順暢。 1、出入口設置: 小區A地塊設置兩個人行出入口,位于肥東路及南17、陵路上,減輕市政道路的壓力,方便住戶與周邊學區的聯系。B地塊設置一個人行出入口,位于肥東路上。主要人流通過人行出入口的門廳快速抵達二層平臺。小區的車行出入口結合消防道路布置,車輛停在架空層或地下室。本小區較好地解決了人車分流的問題。2、人行流線:小區主干道以外設置諸多景觀支路,并沿道路兩側布置綠化景觀和小品,體現高效和趣味的人文關懷。3、車行流線及停車系統:本項目在滿足使用的前提下,盡多可能實現人車分流。由于用地面積較少,為保留老樹,場地不宜過多開挖。本項目采用架空平臺停車和地下停車相結合的手法為了給住宅區提供靜謐舒適的環境,共考慮設計600個停車位,架空層設置175輛,可通過小區車行出入口直18、接進入。地下室共380輛,可通過架空層進入。 豎向布置本工程高程為吳淞高程,坐標為1954年北京坐標系。該小區豎向設計以周邊已建及規劃道路施工圖標高為準,小區內部道路及單體0設計標高高出周邊道路,以滿足排水等條件。周邊道路比基地現狀高程一致。小區道路較為平緩,標高約為,坡度在0.1%4%之間,與周邊道路連接的出入口均無陡坡。四、 景觀綠化充分保留基地原有老樹,采用復層綠化,增加基地綠化率。圍繞保留的老樹,打造綠意盎然的入戶景觀和充滿回憶的庭院空間及平臺屋頂花園,創造多層次、安全、宜人的景觀空間。生態景觀的概念:以景觀生態學的理論為指導,充分發揮綠地對居住環境的改善作用。設計優化的人工植物群落,19、運用植物的多樣性及各種形態、形式,最大限度地增加綠量,提高生態效益,改善環境質量。在堅持“以人為本”的人居環境理念的原則下,我們精心營造以生活、休閑為主的特色園林,體現四季景異,卻色彩紛呈。通過采用自然式手法,并通過高大喬木和低矮的灌木、平坦的草坪、鮮艷的花卉、硬質鋪裝有機組合,營造出疏密有致,層次分明的景觀。特色休閑步道、花架走廊等雅致場所與硬質鋪裝為主的體育健身區向結合,為生活構建了充足的戶外生活空間.同時在植物種植中,基調樹種以常綠喬木為主,但同時充分利用植物的形體、色彩和花期,形成豐富的植物形態景觀、季相景觀。植物樹種選擇以鄉土樹種為主,同時以生態原理進行植物種植組合設計,提高其自我維20、持度。環境小品配置與環境設計主題相結合,以不損害環境主題為宗旨,以增強放置地點的主題環境特色及地域標志性為目的,需對環境空間特征、空間心理、小區標志等設計原則進行分析理解。以確定小品的立意、材質、色彩、體量尺度,代表小區主題的雕塑設置在小區的主軸線上。此外,考慮到基地原來存在集中的運動健身場所,規劃設計時重新設計對外開放的集中運動健身場所。同時,組團內部可結合運動健身設施及景觀設置一些較私密的健身廣場和健身游園,方便內部居民使用。五、 規劃防火設計總平面布置上各建筑之間均滿足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及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所列的間距要求;本項目消防車道主要沿住區外環布置,消防登高場地均設置在住宅消防21、車道一側。小區設置7米主循環環道,高層建筑沿建筑物長邊設置一個不小于一個長邊長度的消防登高場地,盡端式消防車道設置18米*18米消防回車場。消防環道轉彎半徑均12米,消防登高面一側有直接對外出入口,消防車道及消防車登高作業場地的路基,其荷載按45T/設計。第三部分 建筑設計說明第一節 設計依據1.建設單位確認的設計方案圖紙:包括單體平面、單體立面圖、總平面圖等;2.現行的國家、行業、安徽省及合肥市的設計規范、規程、規定、標準、措施;主要的規范包括但不限于:1)中華人民共和國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2013版);2)民用建筑設計通則(GB50352-2005);3)建筑內部裝修設計防火規范GB522、0222-95(2001版);4)住宅建筑規范GB 503682005;5)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14;6)住宅設計規范GB 50096-2011;7)合肥市住宅工程質量通病防治導則-2008;8)無障礙設計規范GB50763-2012;9)人民防空地下室設計規范GB50038-2005;10)人民防空工程設計防火規范GB50098-2009;11)車庫建筑設計規范JGJ 100-2015;12)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范GB 50067-2014;13)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GB50189-2015)14)安徽省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DB34/1466-2011)15)23、建筑工程建筑面積計算規范 GB/T50353-201316)辦公建筑設計規范JGJ 67200617)商店建筑設計規范JGJ48-201418)與本工程相關的建筑設計規范。第二節 設計概述一、 工程概況安拖家園擬建于安徽省合肥市瑤海區東一環與東二環之間,和平路與裕溪路地塊之間。基地南側為螺螄崗路,東側為茂林路,西側為南陵路。總規劃用地面積為畝,總建筑面積。其中地上總建筑面積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積23268平方米,建筑層數為地上128層,地下1層,共設600個機動車停車位,其中地下380輛,地上220輛,。本工程設計使用年限50年,抗震設防烈度7度,工程建筑等級為一級。 本工程地上單體中的商業配套24、綜合樓耐火等級為二級,其他住宅及地下室耐火等級均為一級,地下室局部為核6級常6級人防,平時為汽車庫,戰時為二等人員掩蔽所,在結構形式上,所有住宅樓為現澆鋼筋混凝土剪力墻結構,地下車庫、住宅以外單建建筑均為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二.平面功能布局本工程共有8棟住宅、 商業及社區配套綜合樓、配電房、開閉所、地下室、門衛等,各單體建筑高度及具體功能詳見下表:單體名稱建筑高度(m)建筑分類耐火等級建筑功能1#樓二類住宅二級一層為架空層,二層及以上均為住宅2#樓二類住宅二級一層為架空層,二層及以上均為住宅3#樓一類住宅一級一層為架空層,二層及以上均為住宅4#樓一類住宅一級一層為架空層,二層及以上均為住宅5#25、樓一類住宅一級一層為架空層,二層及以上均為住宅6#樓二類住宅二級一層為架空層,二層及以上均為住宅7#樓二類住宅二級一層為架空層,二層及以上均為住宅8#樓一類住宅一級一層為架空層,二層及以上均為住宅9#樓二類住宅二級一層為架空層,二層及以上均為住宅S1#多層公建二級一二層為商鋪、門廳,三層為老年活動室。S2#多層公建二級一二層為商鋪、門廳,三層為衛生服務站、便民服務站,四層為物業、社區委和社管用房。首層設置開閉所。S3#單層公建二級一層為商鋪。S4#單層公建二級一層為商鋪。A區地下室一級人防地下室,機動車非機動車停車庫B區地下室一級人防地下室,機動車非機動車停車庫三、立面設計建筑立面采用民國風造26、型手法,貫徹海納百川、兼收并蓄的設計思想,將西方住宅元素、安拖景觀元素與建筑藝術巧妙融合,構筑出合肥保障性住房的典范。設計對復雜的造型元素進行相應的簡化,融入現代文化藝術的精神與元素,達到簡潔美觀的效果。建筑外立面體現出簡潔、明快的造型語言。突出高層建筑挺拔、硬朗的輪廓感和造型元素的韻律感。建筑表層以紅褐色與淺米色為主基調,主要材質采用紅褐色柔性飾面磚。底部及商業樓采用暗紅色柔性飾面磚穿插米黃色和灰褐色石材,整體效果穩定、簡潔、大方。高層住宅采用淺米色及紅褐色柔性飾面磚,避免單調的建筑造型。以質樸的材質與柔和的色彩表現清雅的格調;以體量錯落來營造豐富的整體形象;以簡潔的造型手法營造美觀大方的住27、區形態。小區建筑形象統一、大氣,具有良好的視覺效果和標志性。四、剖面設計附表格如下:單體名稱建筑高度(m)0絕對標高(吳淞高程)室內外高差(m)層高1#樓0架空層層高3.9m,標準層層高均為,電梯頂層高度m。2#樓0架空層層高3.9m,標準層層高均為,電梯頂層高度m。3#樓0架空層層高3.9m,標準層層高均為,電梯頂層高度m。4#樓0架空層層高3.9m,標準層層高均為,電梯頂層高度m。5#樓0架空層層高3.9m,標準層層高均為,電梯頂層高度m。6#樓0架空層層高3.9m,標準層層高均為,電梯頂層高度m。7#樓0架空層層高3.9m,標準層層高均為,電梯頂層高度m。8#樓0架空層層高3.9m,標準28、層層高均為,電梯頂層高度m。9#樓0架空層層高3.9m,標準層層高均為,電梯頂層高度m。S1#0.10一二層為商鋪、門廳,層高為,三層為老年活動室,層高為。S2#0.10一層為商鋪、門廳、開閉所,層高為,二層為農家超、門廳,層高為,三層為衛生服務站、便民服務站,四層為物業、社區委和社管用房,三四層層高均為4.0,m。S3#0.10S4#0.10層A區地下室B區地下室五、垂直交通設計1、電梯安拖家園設置完備的交通系統,水平流線明晰,豎向交通順暢,并且樓梯、電梯一應俱全,電梯井道相關尺寸均能滿足至少三家電梯廠家的設計要求。現將電梯的設置列表如下:住宅電梯型號、載重量、速度等技術參數表 名稱載重量(29、kg)速度(m/s)停靠站(層) 井道凈尺寸消防電梯1000負一層至最高層(除屋頂層)2100x2200無障礙電梯兼擔架電梯1000負一層至最高層(除屋頂層)2100x2200S1#電梯型號、載重量、速度等技術參數表名稱載重量(kg)速度(m/s)停靠站(層) 井道凈尺寸無障礙乘客電梯11600負一層、一層至三層2600x2400無障礙乘客電梯21600負一層、一層至三層2600x2400無障礙乘客電梯31000負一層、一層至三層2400x2300無障礙乘客電梯41000負一層、一層至三層2400x23002、樓梯安拖家園工程所有單體均設置十分完備的步行交通系統,水平距離均勻分布,滿足規范規定30、的疏散間距、疏散寬度等技術要求,現分述如下:1)所有住宅樓建筑高度均大于54m,為一類高層住宅。每個單元均設置一部剪刀梯,梯段之間的隔墻耐火極限不低于1h,任意戶門距最近剪刀樓梯間疏散門距離均小于10m。前室面積均大于,為自然通風,滿足2的通風要求。合用前室面積均大于6,為自然通風。樓梯間滿足每五層通風面積大于2的要求。樓梯均直通屋面,在首層直通室外。2)商業及社區配套綜合樓滿足相關建筑的疏散寬度要求。3)配電房為二層建筑,設置兩部樓梯間直通室外,且與周邊住宅建筑保持13m以上的間距要求。5)地下室每個防火分區均設置兩部封閉/防煙樓梯間直通地面,且每個防火分區至少有一個獨立的疏散樓梯。單體內地31、下室樓梯在首層出口處,均設置耐火極限不低于的隔墻和乙級防火門隔開。六、建筑構造設計1、外墻砌體住宅各單體為剪力墻結構,商業、地下室為框架結構,外圍護結構墻體采用200厚煤矸石空心磚填充,混合砂漿砌筑。2、內墻分隔內部墻體大多采用200厚煤矸石空心磚,部分衛生間、廚房、管井等處部分墻體采用120厚燒結煤矸石空心磚,混合砂漿砌筑,頂層砌筑砂漿的強度等級不應低于。3、防水工程屋面防水本項目單體屋面防水等級均為一級,選用兩道防水設防,采用兩道厚SBS卷材防水。地下室頂板防水等級為一級,采用兩道防水卷材,其中上面一道為耐根穿刺型防水材料。底板及側壁防水等級為二級,選用一道設防。底板和側壁采用防水混凝土,32、抗滲標量不小于p6,并在迎水面用合成高分子加強型防水卷材及保護板,配電房部位外墻加設一道卷材,并超出隔墻邊緣線3m。地下室鋼筋混凝土自防水選用優質防水添加劑,以確保混凝土的抗滲指標達到規范要求,消防水池的防水,采用厚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附表:屋面名稱做法(自上而下)上人保溫屋面l 50厚C25配筋細石混凝土(摻減水劑,雙向配筋6200)l 厚紙胎油氈隔離層l 2道厚SBS改性瀝青防水卷材(二級防水為1道厚SBS改性瀝青防水卷材)l 20厚1:3水泥砂漿找平層l 40厚擠塑聚苯板保溫層l 泡沫混凝土找坡,最薄處為30厚,坡度2%,隨澆提漿抹平 l 鋼筋混凝土屋面板不上人保溫屋面l 40厚C25細33、石混凝土保護層,4500設縫,縫寬15,內嵌單組份聚氨酯密封膠l 厚紙胎油氈隔離層l 2道厚SBS改性瀝青防水卷材(二級防水為1道厚SBS改性瀝青防水卷材)l 20厚1:3水泥砂漿找平層l 40厚擠塑聚苯板保溫層l 泡沫混凝土找坡,最薄處為30厚,坡度2%,隨澆提漿抹平l 鋼筋混凝土屋面板不上人不保溫平屋面l 40厚C20細石混凝土保護層,4500設縫,縫寬15,內嵌單組份聚氨酯密封膠l 厚紙胎油氈隔離層l 2道厚SBS改性瀝青防水卷材(二級防水為1道厚SBS改性瀝青防水卷材)l 20厚1:3水泥砂漿找平層l 泡沫混凝土找坡,最薄處為30厚,坡度2%,隨澆提漿抹平l 鋼筋混凝土屋面板種植屋面(34、不含地下室頂板)l 種植土l 平鋪聚酯無紡布(200g/m)l 20高厚雙面凸凹型(頂帶泄水孔)塑料PVC排蓄水板(成品)l 20厚1:3水泥砂漿保護層l 紙胎油氈l 防水層兩道:厚SBS改性瀝青耐根穿刺防水卷材,厚SBS改性瀝青防水卷材,四周沿墻上翻300l 20厚1:3水泥砂漿找平l 保溫層:擠塑聚苯板,專用粘結濟粘貼l 泡沫混凝土找坡2%,最薄處30厚l 鋼筋混凝土屋面不上人不保溫坡屋面l 平瓦l 掛瓦條L30*4中距按瓦材規格l 順水條-25*5中距600l 15厚1:3水泥砂漿找平層l 鋼筋混凝土屋面板地下室頂板l 植被層或建筑鋪裝l 過濾層:平鋪聚酯無紡布一道(200g/m)l 排35、(蓄)水層:200高厚雙面凹凸型(帶泄水孔),塑料PVC排蓄水板(成品)l 70厚C20細石混凝土(增設6150140鋼筋網)l 隔離層:10厚石灰砂漿(石灰膏:砂=1:4)l 厚SBS改性瀝青耐根穿刺防水卷材l 厚SBS改性瀝青防水卷材l 泡沫混凝土找坡(坡度0.5%)l 防水鋼筋混凝土頂板地下室側墻l 2:8灰土分層夯實l 30厚擠塑板保護層l 厚SBS改性瀝青防水卷材l 防水混凝土外墻地下室底板l 素土夯實l 100150厚C15混凝土墊層l 20厚水泥砂漿找平層l 厚SBS改性瀝青防水卷材l 隔離層:10厚石灰砂漿(石灰膏:砂=1:4)l 50厚C20細石混凝土l 防水混凝土底板衛生間36、防水內墻、頂棚和地面均采用厚厚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七、建筑裝修設計1、室外裝修設計建筑物外墻主要采用真石漆面層,局部采用彈性涂料飾面,詳見建初立面圖圖示。屋面保溫采用擠塑聚苯板,外墻及架空樓板保溫材料均采用勻質改性防火保溫板。建筑外窗住宅普通窗戶采用5+12A+5中空塑鋼玻璃窗,凸窗采用6高透光low-e +12A+6塑鋼中空玻璃窗(無色),商業采用6較低透光low-e +12A+6塑鋼中空玻璃窗(無色),可有效地提高保溫、隔熱、降噪等性能。2、室內裝修設計地上單體裝修設計表部位樓地面墻 面墻裙/踢腳頂棚住宅公共區域電梯廳防滑地磚樓地面面磚墻面面磚踢腳乳膠漆頂棚樓梯防滑地磚樓地面(1-3層)水37、泥砂漿樓地面(3層以上)乳膠漆墻面水泥砂漿踢腳乳膠漆頂棚架空層水泥砂漿樓地面真石漆墻面水泥砂漿踢腳乳膠漆頂棚住宅套內區域客廳、臥室細石混凝土地面乳膠漆墻面水泥砂漿踢腳乳膠漆頂棚廚房、衛生間、陽臺面磚防水地面面磚防水墻面-板底抹灰刮膩子頂棚商鋪部分商鋪及輔助用房細石混凝土地面乳膠漆墻面水泥砂漿踢腳乳膠漆頂棚衛生間面磚防水地面面磚防水墻面-板底抹灰刮膩子頂棚其他公共功能(活動室、衛生站等)功能區域防滑地磚樓地面乳膠漆墻面地磚踢腳乳膠漆頂棚衛生間面磚防水地面面磚防水墻面-板底抹灰刮膩子頂棚消防控制室防靜電架空地板乳膠漆墻面水泥砂漿踢腳乳膠漆頂棚配電房、開閉所防滑地板磚地面乳膠漆墻面水泥砂漿踢腳乳膠漆38、頂棚地下室室內裝修設計表部位樓地面墻 面墻裙/踢腳頂棚地下一層機動車庫彩色混凝土地面白色無機涂料墻面水泥砂漿踢腳白色無機涂料頂棚非機動車庫細石混凝土地面白色無機涂料墻面泥砂漿踢腳白色無機涂料頂棚樓梯間、前室防滑地板磚地面白色無機涂料墻面地磚踢腳白色無機涂料頂棚配電房防滑地板磚地面白色無機涂料墻面地磚踢腳白色無機涂料頂棚消防器材室、風機房、電信間水泥砂漿樓地面白色無機涂料墻面水泥砂漿踢腳白色無機涂料頂棚八、建筑項目主要特征表項目名稱住宅編號1#2#3#4#5#6#7#8#9#建筑總面積()住宅地下-建筑層數(地下)15(1)15(1)21(1)23(1)28(1)18(1)13(1)22(1)18(1)建筑總高(m)建筑防火類別一類耐火等級一級設計使用年限50年抗震設防烈度7度主要結構類型剪力墻結構人防類別地下防水等級一級屋面防水等級級項目名稱商業地下車庫編號S1#S2#S3#S4#A區地下室B區地下室建筑總面積()1068312585地上地下1068312585建筑層數(地下)3(1)411(1)(1)建筑總高(m)-建筑防火類別多層公建單層公建地下室耐火等級二級一級一級設計使用年限50年抗震設防烈度7度主要結構類型框架框架剪力墻框架剪力墻框架人防類別核六核六地下防水等級一級一級一級屋面防水等級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