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適用房工程塔吊基礎設計方案(15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591926
2022-09-22
13頁
340.41KB
1、經濟適用房工程塔吊專項施工方案 編制人: 校對人: 審核人: 審批人: 編制單位: 日期: 第一節、工程概況及相關要求一、概況、主體 1、概況 擬建工程位于南京市浦口區紅,總用地面積:4733m2, 總建筑面積:m2,由01、02、03、04、05、06、07、08棟組成,工程名稱:泰山74畝經濟適用房。主要建筑物為3棟30層高層(高度在米之間)、5棟18層高層(高度在米之間)、3棟2層商業用房(高度米),框剪結構,整體一層地下室,層高米。該標段為:03、06、07、08棟及部分人防地下室。01、02棟南面有高壓電線經過。 2、相關方責任主體二、 塔吊平面布置圖: 從現場的實際情況和設計圖紙擬2、安排:1、08棟塔機臂長55米;(QTZ63塔機)2、07棟塔機臂長40米;(QTZ50塔機)3、06棟塔機臂長55米;(QTZ63塔機)4、03棟塔機臂長45米,但其塔吊基礎需與29軸線上的兩個承臺一起澆砼;(QTZ63塔機)。三、施工要求1、確保塔吊在使用周期內安全、穩定、牢靠。2、塔吊在搭設及拆除過程中要符合工程施工進度要求。3、塔吊施工前對施工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嚴禁盲目施工。四、技術保證條件1、安全網絡2、 塔吊的搭設和拆除需嚴格執行該專項施工方案。第二節、編制依據 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機安裝、使用、拆卸安全技術規程JGJ196-2010 塔式起重機設計規范GB/T13752-1992 塔3、式起重機混凝土基礎工程技術規程JGJ/T187-2009 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12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 泰山74畝經濟適用房的施工組織設計及其建筑、結構施工圖紙 QTZ6350塔式起重機使用說明書,塔機權屬單位: 。 第三節、施工計劃一、材料與設備計劃1、鋼材、水泥、砂、石子、外加劑等原材料進場時,按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和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5的規定作材料性能檢驗。2、焊接材料的品種、規格、性能等符合國家產品標準和設計要求。焊條等焊接材料與母材的匹配符合設計要求及現行行業標準建筑鋼結構焊接技術規程JG4、J81的規定。 第四節、施工工藝技術一、技術參數:(63塔吊的技術參數)二、工藝流程塔吊 預埋錨栓或地下節 安裝基礎節或過渡節 安裝一節標準節 安裝爬升架 安裝回轉機構平臺 安裝塔頂 安裝平衡臂 安裝一塊平衡重及拉桿 安裝起重臂及拉桿 安裝全部平衡重 利用爬升架安裝標準節 調整安全裝置檢查驗收 塔機運轉。 三、施工方法塔吊1、基礎施工前按設計院批準的塔機基礎設計及施工方案做好準備工作,開挖好的基坑采取降排水措施。2、按批準的方案綁扎鋼筋和預埋件(最好預埋一標準節)安裝后,按設計要求檢查驗收,合格后方可澆搗混凝土,澆搗中不得碰撞、移位鋼筋或預埋件,混凝土澆筑合格后及時保濕養護。3、安裝塔機時基礎5、混凝土達到80%以上設計強度,塔機運行使用時基礎混凝土達到100%設計強度。4、基礎混凝土施工中,在基礎頂面四角作好沉降及位移觀測點,并作好原始記錄,塔機安裝后定期觀測并記錄,沉降量和傾斜量不超過規范要求。5、基礎的防雷接地按現行行業標準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33的規定執行。四、 檢查驗收塔吊1、地基土檢查驗收(1)、塔機基礎的基坑開挖后按現行國家標準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的規定進行驗槽,檢驗坑底標高、長度和寬度、坑底平整度及地基土性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地質條件是否符合巖土工程勘察報告。(2)、基礎土方開挖工程質量檢驗標準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6、收規范GB50202的規定。(3)、地基加固工程在正式施工前進行試驗段施工,并論證設定的施工參數及加固效果。為驗證加固效果所進行的荷載試驗,其最大加載壓力不小于設計要求壓力值的2倍。(4)、經地基處理后的復合地基的承載力達到設計要求的標準。檢驗方法按現行行業標準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JGJ79的規定執行。(5)、地基土的檢驗符合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的有關規定,必要時檢驗塔機基礎下的復合地基。2、基礎檢查驗收(1)、基礎的鋼筋綁扎后,作隱蔽工程驗收。隱蔽工程包括塔機基礎節的預埋件或預埋節等。驗收合格后方澆筑混凝土。(2)、基礎混凝土的強度等級符合設計要求。用于檢查結構構件7、混凝土強度的試件,在混凝土的澆筑地點隨機抽取。取樣與試件留置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的有關規定。(3)、基礎結構的外觀質量沒有嚴重缺陷,不宜有一般缺陷,對已出現的嚴重缺陷或一般缺陷采用相關處理方案進行處理,重新驗收合格后安裝塔機。(4)、基礎的尺寸允許偏差符合下表規定:項目允許偏差 (mm)檢驗方法標高20水準儀或拉線、鋼尺檢查平面外形尺寸(長度、寬度、高度)20鋼尺檢查表面平整度10、L/1000水準儀或拉線、鋼尺檢查洞穴尺寸20鋼尺檢查預埋錨栓標高(頂部)20水準儀或拉線、鋼尺檢查中心距2鋼尺檢查注:表中L為矩形或十字形基礎的長邊。(5) 、基礎工程驗收8、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的規定。 第五節、施工安全保證措施一、組織保障安全保證體系二、技術措施塔吊1、塔機的安裝(1)、準備工作:清理場地,汽車吊進場,備好常用工具及測量儀器,配好有關工作人員。(2)、將基礎節或過渡節通過高強度螺栓和基礎緊固,安裝一個加強標準節,調整塔身垂直度1/1000。注意基礎節上有爬梯的一面塔身要與建筑物垂直。(3)、塔身標準節,用汽車吊安裝。標準節與基礎節用高強螺栓連接。(4)、用汽車吊安裝活動節(含液壓裝置的爬升架)。(5)、用汽車吊安裝轉盤(上下支座、回轉機械、回轉支承)。(6)、用汽車吊安裝塔尖(包括二節拉桿、滑輪)。(7)、9、用汽車吊安裝平衡臂。(8)、汽車吊安裝司機室。(9)、用汽車吊安裝現場組裝好的大臂(包括含小車、以及拉桿)。(10)、用汽車吊安裝滿載平衡箱中的平衡重塊。(11)、調整好安全裝置,通電試運轉起重力矩限制器、起重量限制器、調整高速和低速檔、幅度限制器、起升高度限位器、回轉限位器。(12)、通過液壓裝置調整活動節加標準節使塔身不斷上升,有指揮和備專管人員在白天操作。2、塔機的拆卸將塔機旋轉至裙房屋頂或空地上進行拆卸,保證該區域無影響拆卸作業的任何障礙。拆卸順序與安裝順序相反,即后裝的先拆,先裝的后拆。具體步驟如下:(1)、通過爬升架液壓裝置調整塔身高度,即降低高度并逐節取下標準節。(2)、每下降一10、段即拆掉一層連墻附著架附著桿。(3)、塔身降至最低,用鋼管支架支牢吊臂及平衡臂,人工用起重架及葫蘆卸下平衡臂(先卸一塊),分段卸下吊臂并人工移到邊上。(4)、取下平衡箱及平衡臂。(5)、卸下司機室、塔尖、轉盤等回轉機構。(6)、卸下活動節、標準節、基礎節。(7)、利用汽車吊和卡車吊運塔機各部件。(8)、拆除混凝土承臺。3、維護與保養:(1)、機械的制動器應經常進行檢查和調整制動瓦和制動輪的間隙,以保證制動的靈活可靠,其間隙在之間,在摩擦面上不應有污物存在,遇有異物即用汽油洗凈。(2)、減速箱、變速箱、外嚙合齒輪等部分的潤滑按照潤滑指標進行添加或更換。(3)、要注意檢查各部鋼絲繩有無斷股和松股現11、象,如超過有關規定,必須立即更換。(4)、經常檢查各部位的聯結情況,如有松動,應予擰緊,塔身聯結螺栓應在塔身受壓時檢查松緊度,所有聯結銷軸必須帶有開口銷,并需張開。(5)、安裝、拆卸和調整回轉機械時,要注意保證回轉機械與行星減速器的中心線與回轉大齒圈的中心線平行,回轉小齒輪與大齒輪圈的嚙合面不小于70%,嚙合間隙要合適。(6)、在運輸中盡量設法防止構件變形及碰撞損壞;必須定期檢修和保養;經常檢查節構聯結螺栓,焊縫以及構件是否損壞、變形和松動。4、塔吊的操作使用(1)、塔頂的操作人員必須經過訓練,持證上崗,了解機械的構造和使用方法,必須熟知機械的保養和安全操作規程,非安裝維護人員未經許可不得攀爬12、塔機。(2)、塔機的正常工作氣溫為-2040度,風力不得大于6級。(3)、在夜間工作時,除塔機本身備有照明外,施工現場應備有充足的照明設備。(4)、在司機室內禁止存放潤滑油,油棉紗及其他易燃易爆物品。冬季用電爐取暖時,更要注意防火,原則上不許使用。(5)、塔頂必須定機定人,專人負責,非機組人員不得進入司機室擅自進行操作。在處理電氣故障時,須有維修人員二個以上。(6)、司機操作必須嚴格按“十不吊”規則執行。(7)、塔上與地面用對講機聯系。三、監測監控塔吊基礎沉降觀測半月一次。垂直度在塔吊自由高度時半月一次測定,當架設附墻后,每月一次(在安裝附墻時必測)。當塔機出現沉降,垂直度偏差超過規定范圍時,13、須進行偏差校正,在附墻未設之前,在最低節與塔吊機腳螺栓間加墊鋼片校正,校正過程用高噸位千斤頂頂起塔身,頂塔身之前,塔身用大纜繩四面纜緊,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才能起頂塔身當附墻安裝后,則通過調節附墻桿長度,加設附墻的方法進行垂直度校正。 四、應急預案1、目的提高整個項目組對事故的整體應急能力,確保意外發生的時候能有序的應急指揮,為有效、及時的搶救傷員,防止事故的擴大,減少經濟損失,保護生態環境和資源,把事故降低到最小程度,制定本預案。2、應急領導小組及其職責應急領導小組由組長、副組長、成員等構成。(1) 領導各單位應急小組的培訓和演習工作,提高應變能力。(2) 當發生突發事故時,負責救險的人員、器14、材、車輛、通信和組織指揮協調。(3) 負責準備所需要的應急物資和應急設備。(4) 及時到達現場進行指揮,控制事故的擴大,并迅速向上級報告。3、應急反應預案(1) 事故報告程序事故發生后,作業人員、班組長、現場負責人、項目部安全主管領導應逐級上報,并聯絡報警,組織搶救。(2) 事故報告事故發生后應逐級上報:一般為現場事故知情人員、作業隊、班組安全員、施工單位專職安全員。發生重大事故時,應立即向上級領導匯報,并在1小時內向上級主管部門作出書面報告。(3) 現場事故應急處理施工過程中可能發生的事故主要有:機具傷人、火災事故、雷擊觸電事故、高溫中暑、中毒窒息、高空墜落、落物傷人等事故。 火災事故應急處15、理:及時報警,組織撲救,集中力量控制火勢。消滅飛火疏散物資減少損失控制火勢蔓延。注意人身安全,積極搶救被困人員,配合消防人員撲滅大火。 觸電事故處理:立即切斷電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棒、竹竿等絕緣工具把電線挑開。傷員被救后,觀察其呼吸、心跳情況,必要時,可采取人工呼吸、心臟擠壓術,并且注意其他損傷的處理。局部電擊時,應對傷員進行早期清創處理,創面宜暴露,不宜包扎,發生內部組織壞死時,必須注射破傷風抗菌素。 高溫中暑的應急處理:將中暑人員移至陰涼的地方,解開衣服讓其平臥,頭部不要墊高。用涼水或50%酒精擦其全身,直至皮膚發紅,血管擴張以促進散熱,降溫過程中要密切觀察。及時補充水分和無機鹽,及時處理呼吸16、循環衰竭,醫療條件不完善時,及時送醫院治療。 其他人身傷害事故處理:當發生如高空墜落、被高空墜物擊中、中毒窒息和機具傷人等人身傷害時,應立即向項目部報告、排除其他隱患,防止救援人員受到傷害,積極對傷員進行搶救。4、應急通信聯絡項目負責人: 手機:安全員: 手機:技術負責人: 手機:醫院救護中心:120 匪警:110 火警:119通信聯系方式應在施工現場和營地的顯要位置張貼,以便緊急情況下使用。第六節、勞動力計劃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和塔機駕駛員處在施工高峰期時,各施工班組交叉作業較多,故應加強安全監控力度,現場配備若干名安全監控員、司索信號工和每臺塔吊2名駕駛人員。水平和垂直材料運輸必須設置臨時警戒區域,用紅白三角小旗圍欄。謹防非施工人員進入。同時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組長的安全領導小組以加強現場安全防護工作,本小組機構組成、人員編制及責任分工如下 *(項目經理)組長,負責協調指揮工作; *(施工員)組員,負責現場施工指揮,技術交底; *(安全員)組員,負責現場安全檢查工作;注:該塔吊基礎埋置方案經設計人員驗算后批準,驗算從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