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有限公司污水處理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3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592254
2022-09-22
32頁
140.43KB
1、項目編號:GRRL-01-2005 造紙有限公司造紙污水處理工程項目建議書目 錄提要第一部分 技術說明1、總論1.1項目名稱、地點1.2編制依據及基礎資料1.3編制范圍及編制目的1.4編制原則1.5采用的主要規范和標準1.6自然條件1.7廠方生產及現有污水處理狀況2、工程總體方案2.1工程規模2.2污水水質及處理程度3、污水、污泥處理工藝方案3.1污水處理工藝3.2污泥處理工藝選擇3.3污水、污泥處理工藝流程3.4構筑物選型4、污水處理工程工藝設計4.1污水處理主要構筑物工藝設計4.2各單元處理效果4.3污水處理工程廠區總平面布置4.4污水處理工程豎向設計4.5排污口設計5、建筑及結構設計5.2、1建筑設計5.2綠化設計5.3結構設計6、電氣設計6.1電氣工程設計7、環境保護、勞動保護及安全生產7.1項目實施過程中的環境影響及對策7.2項目建成后的環境影響及對策7.3勞動保護及安全生產8、人員編制、建設進度及運行管理8.1人員編制8.2建設進度8.3運行管理9、投資概算及運行費用估算9.1投資概算9.2運行費用估算10、效益評價10.1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10.2經濟效益第二部分 圖紙1、工藝流程圖、高程圖2、總平面布置圖、平面管線圖提 要1、工程方案(1)工程規模:4萬噸/日。(2)設計進水水質。CODcr=3000g/lBOD5=1000g/lSS=2800mg/l(3)設計出水水質3、。CODcr100mg/lBOD5=60mg/lSS100mg/lPH=6-9(4)污水、污泥處理工藝方案。污水處理工藝方案:物化+生化工藝。污泥處理推薦采用污泥重力濃縮、自然干化。設計主要參數:總水力停留時間:49.4小時,其中粗漿回收停留時間為2小時,調節停留時間4.0小時,酸化、水解停留10.4小時,中沉停留4.9小時,接觸氧化停留25.7小時,二沉停留2.6小時,生物接觸氧化容積符合:1.35kgCOD/m3.d。好氧池采用鼓風曝氣,散流曝氣頭3200個。(5)主要構筑物。調節池、四級粗漿回收、1#酸化水解池、2#酸化水解池、1#中沉池、2#中沉池、生物接觸氧化池、二沉池、氧化塘。2、4、方案特點(1)工藝方面。a、推薦的物化+生化污水處理工藝技術先進成熟、處理效果好,尤其是運行穩妥可靠、操作維護管理簡便、動力效率高、運行成本低、投資省。b、污泥產生量少,污泥處理措施合理。(2)設備選型。a、污水泵、污泥泵采用國產大型企業生產的潛污泵和排污泵。b、曝氣系統采用的是KBB型可變微孔曝氣器,具有效率高等特點。(3)總平面布置。a、布置緊湊、管理方便、占地面積小。b、工藝流程順暢、盡量減少迂回、水頭損失小。c、注重污水處理廠環境和綠化設計,使污水廠既有可用性,又有可看性。1、總 論1.1項目名稱、地點項目名稱:徐州市賈汪區捷達紙業有限公司污水處理再提高工程項目地點:徐州市賈汪區王集村5、1.2編制依據及基礎資料1.3編制范圍及編制目的編制范圍根據廠方要求,編制范圍是對原污水處理工程進行再提高,故此在盡量利用原有設備、設施基礎上建設污水處理工程;粗漿、細漿回收技術已經成熟,我們協助廠方自行建設不在設計范圍之內。編制目的本方案編制目的是對工程規模、污水水質、污水、污泥處理工藝等進行技術可靠性、經濟合理性及實施可能性的論證,提出推薦方案,使所選方案科學合理、技術先進、處理效果好、運行穩妥可靠、占地面積小、造價省、運行成本低。最終使得該項目的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達到最佳統一。1.4編制原則(1)貫徹執行國家關于環境保護的政策,符合國家的有關法規、規范及標準。(2)根據設計進水6、水質和出水水質要求,所選污水處理工藝力求技術先進成熟、處理效果好、運行穩定可靠、高效節能、經濟合理,確保污水處理效果,減少工程投資及日常運行費用。(3)本工程屬于改造工程,應盡量利用原有設施、設備,以減少投資。1.5采用的主要規范和標準1、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J14-87(1997年版)2、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GBJ15-883、地面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884、造紙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WPB2-19995、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J9-876、給水排水工程結構設計規范GBJ69-847、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J17-888、鋼結構設計規范GBJ17-889、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J7-87、910、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J11-8911、水工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SDJ20-7812、建筑結構設計統一標準GBJ68-8413、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TJ36-7914、采暖通風和空氣調節設計規范GBJ19-8715、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J16-8716、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范GBJ08-8717、供配電系統設計規范GB50052-9518、低壓配電裝置及線路設計規范GB50054-9219、建筑防雷設計規范GB50057-9420、工業與民用電力裝置的接地設計規范GBJ65-8321、工程設計節能技術暫行規定GBJ6-851.6自然條件(1)地形、地貌該地區地形平坦開闊,地質屬魯中南剝蝕低山8、丘陵的南延部分,山區基巖出露地帶屬奧陶系,以碳酸鹽巖相沉積為主。平原區第四系覆蓋,系為粘土、亞粘土和粉砂土。(2)氣象徐州市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夏熱多雨,冬季干燥。降雨多集中在夏季,往往形成春旱、夏澇、秋旱,有時旱澇急轉。a、降雨年平均降雨量859.5mm年最大降雨量1360mm最大日降量291.6mm(1982年7月21日)年平均蒸發量1200mm全年降雨量的60%集中在夏季6-8月b、氣溫歷年最高氣溫40.1歷年最低氣溫-23.3年平均氣溫14最高月平均氣溫26.9最低月平均氣溫0.7c、風向常年主導風向為東北偏東。(3)地震地震烈度為7度。1.7廠房生產及現有污水處理狀況生產狀況捷達9、紙業有限公司采用石灰法造紙,生產工藝流程如下圖草料爆破成漿打漿洗漿篩漿除砂凈化濃縮漿池抄紙圖1、爆破法造紙生產工藝量見下表序號紙機型號臺數產量(噸/日)11600140232002150污水排放狀況爆破法造紙排放廢水主要來源有兩部分:一部分是打漿、洗漿過程排放的濃廢水,水量為20M3/T漿,污染負荷占總污染負荷的80-80%。另一部分是紙漿凈化水和抄紙水,水量為60 M3/T漿左右,污染較輕。污水處理現狀現有污水處理設計采用的是物化法+生化處理,工藝流程如下:污水調節池初沉池水解酸化池接觸氧化池二沉池氣浮機排放圖2、現有污水處理工藝流程圖現污水處理設施存在不足和改造必要性(1)原有污水處理設計10、工藝路線基本合理,但各工段普遍存在處理能力低、設計簡陋等問題,廢水難以達標。(2)總平面布置混亂,工藝流程不順,施工質量較差。(3)經過多年運行,設備大多運行不穩定,使處理效果不理想。2、工程總體方案2.1工程規模捷達紙業有限公司生產能力現為6萬噸/年。進入污水處理廠水量應為60噸/噸紙,故此,設計規模為4萬噸/日。2.2污水水質及處理程度進水水質根據廠方提供及有關資料分析,進水水質如下表:表2、進入污水處理廠水質狀況 單位:mg/lPHCODcrBOD5SS300010002800處理程度處理后水應達到GB3544-2001排放標準,見表3表3、污水處理后排放有關指標排水量(m3/t產品)P11、HCODcr(mg/l)BOD5(mg/l)SS(mg/l)日排放量(噸)606-910060100360003、污水、污泥處理工藝方案3.1污水處理工藝污水處理工藝的選擇應根據設計進水水質、處理程度要求、原有污水處理設施狀況、用地面積和工程規模等多因素進行綜合考慮,各種工藝都有其適用條件,應視具體情況而定。本工程要求的污水處理程度較高,對COD、BOD、SS去除率要求分別達到96.7%、94%、96.4%,對污水處理工藝的選擇應十分慎重。下面將對各種工藝的特點進行論述,以便選擇切實可行的方案。(1)SS去除污水中SS的去除主要靠沉淀作用。污水中的無機顆粒和大直徑的有機顆粒靠自然沉淀作用就可去12、除,小直徑的有機顆粒靠高效汽浮去除,極小的顆粒物靠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去除,而小直徑的無機顆粒(包括尺度大小在膠體和亞膠體范圍內的無機顆粒)則要靠活性污泥絮體的吸附、網絡作用,與活性污泥絮體同時沉淀被去除。污水中懸浮物濃度不僅涉及到出水SS指標,出水中的BOD、COD等指標也與之有關。這是因為組成了水懸浮物的主要是活性污泥絮體,其本身的有機成分就很高,因此,控制污水的SS指標是最基本的,也是很重要的。為了降低出水中的懸浮物濃度,應在工程中采用適當的措施,例如采用適當的污泥負荷以保持活性污泥的凝聚及沉降性能、采用較小的二次沉淀池表面負荷、采用較低的出水堰負荷、充分利用活性污泥懸浮層的吸附網絡作用等。13、在污水處理方案選用合理、工藝參數取值合理和單體設計優化的條件下,完全能夠使出水SS指標達到100mg/l以下。(2)BOD的去除污水中BOD5的去除是靠微生物的吸附和代謝作用,然后對污泥與污水進行分離來完成的。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分在無氧和有氧條件下降解BOD5。在無氧條件下,微生物通過將有機物大分子轉化為小分子,然后進一步轉化為CH4氣體,而達到去除有機物作用。在有氧條件下,污水中的一部分有機物用于合成新的細胞,將另一部分有機物進行分解代謝,以便獲得細胞合成所需的能量,其最終產物是CO2和H2O等穩定物。(3)COD的去除污水中COD去除的原理與BOD5基本相同。污水生化法處理工藝從前面論述中14、可以看出,造紙廢水僅僅采用簡單物化法處理是不能夠達標的,必須采用生化法處理。目前,用于造紙廢水處理工藝生化法可以分為兩大類:第一類為按空間進行分割的連續活性污泥法;第二類為按時間進行分割的間隙式活性污泥法。(1)按空間進行分割的連續活性污泥法按空間分割的連續流活性污泥法是指各種功能在不同的空間(不同的池子)內完成。目前,較成熟的工藝有:A/O法和氧化溝法。a、A/O法A/O法即厭氧好氧活性污泥法,在不同功能區的過程中,在不同微生物菌群作用下,使污水中的有機物得到去除。其流程如下:出水進水沉 淀 池好 氧 池厭 氧 池污泥回流b、氧化溝法徐州地區因開采地下煤炭而造成較多塌陷地區,因此采用氧化溝處15、理造紙污水的較多,但大多都不規范。塌陷區作為氧化塘使用,效益較低。氧化溝應為如下所示:出水進水沉 淀 池氧化溝厭 氧 池污泥回流氧化溝池型具有獨特之處,兼有完全混合和推流特性,氧化溝采用機械表面曝氣,水深不宜過深,充氧動力效率低,能耗較高,占地面積較大。(2)按時間分割的間歇式活性污泥法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又稱間歇式活性污泥法,比較有代表性的傳統SBR法。傳統SBR法其反應是在同一容器進行。在同一容器中進水時形成厭氧,而后停止進水,開始曝氣充氧,并在同一容器中沉淀,再通過撇水器出水,完成同一個程序。3.2污泥處理工藝選擇污泥處理要求造紙廢水處理過程中將產生大量的污泥,污泥中有機物16、含量較高,且不穩定,易腐化,并含有寄生蟲卵,若不妥善處理和處置,將造成二次污染。污泥處理要求如下:1、減少有機物,使污泥穩定化;2、減少污泥體積,減少運輸、處理費用;3、減少污泥中有毒物質;4、利用污泥中可用物質,化害為利。污泥處理工藝通常,造紙污水處理產生污泥處理工藝為:外運污泥污泥脫水污泥濃縮、消化造紙廠污水處理產生的污泥量大,若采用消化處理,其消化處理設施較大,使投資增加,故此污泥不采用消化處理。污泥濃縮、脫水有兩種方案可供選擇:(1)方案一:污泥機械濃縮、機械脫水(2)方案二:污泥重力濃縮、自然干化將兩種方案的優缺點進行比較,見表4表4、污泥濃縮脫水比較表項目方案一方案二主要構筑物(117、)污泥貯泥地(2)濃縮、脫水機房(3)污泥堆棚(1)污泥濃縮池(2)干化場(3)污泥堆棚主要設備(1)污泥濃縮脫水機(2)加藥設備無占地面積小大絮凝劑用不用對環境影響無大的污泥敞開式構筑物,對周圍環境影響小污泥濃縮池、干化場露天布置,氣味難聞,對周圍環境影響大總土建費用小大總投資費用大小捷達紙業有限公司離村莊有一定距離,且地方較空曠,故此污泥處理選擇方案二,且污泥濃縮與干化場合建,減少投資費用。污泥最終處理造紙污水處理污泥最終處理方法有焚燒、填埋、堆肥還田等。捷達紙業有限公司位于賈汪區王集村,污泥最終處理適合于堆肥還田。污泥經堆肥后,污泥熟化程度高,病原體和寄生蟲卵去除徹底,不會造成二次污染。18、3.3污水、污泥處理工藝流程根據前面章節對生物處理的可行性的分析,及現有污水處理設施狀況,決定采用工藝方案為:物化+生化法。工藝流程:污水 四級粗漿回收 初沉 高效汽浮 水解酸化 中沉池 生物鐵接觸氧化池 二沉池 砂濾 氧化塘 回用簡述:車間污水經四級粗漿回收后,進入沉淀調節池(原調節池),調節水質水量,并進行初沉淀,減小酸化水解負荷;然后,由提升泵提至高效汽浮池,再進一步去除水中的較小的懸浮顆科粒物,自流入1#酸化水解池(原生物接觸氧化池),進入2#酸化水解池(原酸化水解池),加大了酸化水解能力,然后,進入1#中沉池,主要回流污泥,減少污泥產生量,并有利于酸化水解運行;接著,污水進入2#中沉19、池,并進行加藥沉淀,去除大部分SS,以利于后續生化處理;后續生化采用生物接觸氧化法,具有較大的抗沖擊負荷的能力;最后,污水經二沉池沉淀后流入氧化塘,穩定后回用。如果冬季運行效果較差或負荷較大時,可將二沉池出水提升至氣浮機,加藥氣浮后,可使出水穩定達標。本流程改造后,工藝流程清晰、順暢,由南到北按處理工段順接,產污泥量大大減少,運行費用大大降低,確保全天候達標排放。4、污水處理工程工藝設計4.1污水處理主要構筑物工藝設計沉淀調節池(1)功能:調節水質水量,沉淀SS。(2)設計參數設計流量:4萬m3/d,1667m3/hr總停留時間:HRT=4.0h(3)主要工程內容原有調節池擴建,內設提升泵二臺20、,一用一備,型號為QW100-180-10,Q=1800m3/h,H=10m,N=27.5kw。安裝污泥泵二臺,型號WQ40-9-2.2,流量Q=400 m3/h,揚程H=15m,功率N=12.2kw。一用一備。酸化水解池(1)功能:一是降解污水中有機物;二是提高污水可生化性。(2)設計參數設計流量:4萬m3/d,1667m3/hr總停留時間:HRT=10.7(3)主要工程內容原生物接觸氧化池、酸化水解池改建。4.1.3 1#中沉池(1)功能:沉淀酸化、水解池出水中的污泥,然后回流到酸化水解池中去。(2)設計參數停留時間:2.3小時表面負荷:1.55M3/M2.hr回流比:30%(3)主要工程21、內容原初沉池改造作為中沉池使用,安裝污泥回流泵二臺,型號WQ40-9-2.2,流量Q=400m3/h,揚程H=15m,功率N=12.2kw。一用一備。4.1.4 2#中沉池(1)功能:加藥沉淀酸化、水解池出水中的污泥。(2)設計參數停留時間:2.6小時表面負荷:1.75 M3/M2.hr(3)主要工程內容新建,與生物接觸氧化池、二沉池合建。生物接觸氧化池(1)功能:通過微生物降解未必水中有機物,去除BOD。(2)設計參數設計流量:4萬m3/d,1667m3/hr容積負荷:1.35kgCOD/m3.d總停留時間:HRT=25.7有效水深:4.5m供氣總量:600m3/min(3)主要工程內容新建22、一座推流式接觸氧化池,平面尺寸20m50m,池體由三道隔墻分割為9個廊道,總高度4.8m。內設進水管、出水堰槽等。曝氣采用鼓風曝氣,池內裝有高效曝氣器1000個。新增羅茨鼓風機十臺,型號為SSR350型,Q=100m3/h,N=72kw,P=0.35mH2O。與原有羅茨鼓風機共同運行,六用用四備。內設組合式填料9000m3。二沉池(1)功能:沉淀污泥,去除懸浮物。(2)設計參數水力負荷:1.75m3/m2.hr停留時間:2.6小時(3)主要工程內容新建鋼混結構池子一座,與生物接觸氧化池、2#中沉池合建。安裝污泥回流泵二臺,型號WQ140-9-2.2,流量Q=400m3/h,揚程H=15m,功率23、N=22.2kw。一用一備。污泥干化場(1)功能:污泥干化,進行無害化處理。(2)設計參數污泥干化時間:2d(3)主要工程內容改造原有干化場一處,新建污泥干化場400m2。4.2各單元處理效果表7、各單元處理效果處理單元分項精漿回收+初沉調節+氣浮機酸化水解+中沉池生物鐵接觸氧化池二沉池氣浮機原水水量4200噸/日、COD:3000mg/lBOD:1000mg/lSS:3500mg/l有效容積4200m3污水停留時間25.7小時,容積負荷:1.3kgCOD/m3。F-60二臺去除率COD50%40%88.9%50%BOD40%35%87%50%SS80%60%64.3%70%處理效果mg/lC24、OD150090010050BOD6004506030SS700280100304.3污水處理工程廠區總平面布置污水處理工程廠區平面布置遵循如下原則(1)功能分區明確,構筑物布置緊湊,減少占地面積;(2)流程力求簡短、順暢,避免迂回重復;(3)廠區綠化面積不小于30%;(4)道路設置順暢,便于施工與管理。詳見平面布置圖。污水處理工程廠區道路、通道設計(1)廠區道路為便于交通運輸和設備的安裝、維護,廠區內運輸污泥道路寬4.0m,其它道路寬3.0m。通向每一個建(構)物均設有通道。路面結構采用混凝土。(2)通道設計按流程設通道,并加池頂走道板,與各構筑物相連。4.4污水處理工程豎向設計豎向設計原則25、a、盡量減少提升揚程,節省能源 ;b、盡量減少廠區填方量、開挖量,節省投資。豎向設計見高程圖。4.5排污口設計排污口設計按照環保部門的要求,設置永久性排污口標志、污水流量連續計量裝置和污水比例采樣裝置。5、建筑及結構設計5.1建筑設計徐州市捷達紙業有限公司污水處理工程系環保項目,建筑設計力求該廠建成花園式廠區,采用上述平面布置,建筑設計具有以下幾個特點:(1)高程設施布置在一起;(2)污水處理廠廠門進入,視覺良好。5.2綠化設計(1)設計原則綠化的設計原則擬創造清潔、美觀的廠區環境,使污水處理廠建成富有個性的花園式工廠。(2)綠化布置與樹種選擇在環境主景方面運用了點、線的有機結合,構成全廠綠化26、系統。廠區道路兩側選擇栽種雪松、女貞等樹種,綠籬選用大葉黃楊隔離。各通道兩側布置草坪。5.3結構設計地質概況該廠地處山地,地質結構復雜,設計時,將詳細了解該地的地質情況。構筑物抗浮由于工藝流程的要求,主要構筑物埋入地下有一定深度,受地表水的影響,構筑物會承受浮托力,所以必須根據工程地質及水文地質資料,結構構筑物的具體情況,采用適當的抗浮措施,保證構筑物的安全使用。較為常見的抗浮措施主要有:(1)結構自重抗浮;(2)抗拔樁抗浮;(3)土層錨桿抗浮;(4)設盲溝,集水井降低構筑物所受浮托力;(5)頂板覆土抗浮等;界時視具體情況確定抗浮措施。抗震設計根據中國地震烈度區劃圖(1990),徐州市為地震烈27、度7度區。工程設計考慮地震基本烈度為7度。所有構筑物均按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J11-89)、構筑物抗震設計規范(GB50191-93)及相關抗震構造標準圖進行設計。6、電氣設計6.1電氣工程設計電氣設計的主要內容有:(1)污水處理廠內電器設備配電及控制設計;(2)動力布置及照明設計。用電負荷污水處理廠用電負荷分為動力負荷和生產輔助用電負荷兩大類。主要動力設備,如提升水泵、鼓風機等工作量計算用電負荷;生產輔助用電,如照明、化驗等。污水處理廠的總裝機容量:1212KW計算用電負荷為:851KW供電電源供電電源由捷達紙業有限公司提供。7、環境保護、勞動保護及安全生產7.1項目實施過程中的環境影響及28、對策(1)工程建設對環境影響a、施工揚塵、噪聲的影響b、廢棄物的影響(2)建設中環境影響的緩解措施a、減少揚塵b、施工噪聲的控制c、制定廢棄物處置和運輸計劃7.2項目建成后的環境影響及對策(1)污水處理廠對周圍的環境影響a、污水處理廠產生的污泥b、臭味對環境的影響(2)對環境影響的對策a、加強管理b、加強綠化7.3勞動保護及安全生產從1995年1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正式執行,其中,對操作工人的勞動安全生產進行法律保護,因此,本工程設計其勞動安全衛生設施符合國家規定的標準。在污水處理廠運轉之前,需對操作人員、管理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制定必要的安全操作規程和管理制度,除此之外,尚需考慮以下29、措施:a、各處理構筑物走道和臨空天橋均設置保護欄桿,其走道寬度、欄桿高度和強度均符合國家勞動保護規定。b、所有電氣設備的安裝、防護,均須滿足電氣設備有關安全規定。8、人員編制、建設進度及運行管理8.1人員編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有關規定,及捷達紙業有限公司現有狀況,污水處理廠設立操作人員5名,主任1名。8.2建設進度根據廠方要求,制定以下建設進度,見建設進度表8。表8、建設進度計劃表一周 二周 一月 二月 三月地質勘察圖紙設計土建施工設備安裝調試運行9、投資概算及運行費用估算9.1投資概算(見投資概算表)表9、投資概算序號名 稱規格或型號材料數量造價(萬元)土建562.01沉淀調節池(擴建30、)10m17.6m4m鋼混210.02酸化水解池23.5m9.4m4.8m鋼混310.031#沉池15m7.5m3.6m鋼混12.042#中沉池、2#觸氧化池、二沉池20m60m4.8m鋼混45005污泥干化場4000m2磚混40.06鼓風機房65m2磚混25設備8417提升泵QW180-125-10N=27.5KWQ=600m3/H=10m218.008污泥泵(一備一用、厭氧回用)型號WQ350-9-2.2Q=40m3/h,H=9m,N=2.2KW222.09厭氧布氣器鋼2套26.010氣浮機1套36.011組合式填料30000m3160.012填料支架30000m3150.0013高曝氣器31、1000個10.0014離心風機(一備一用)10200.0015污泥泵(一備一用、好氧回用)型號WQ40-9-2.2Q=240m3/h,H=9m,N=2.2KW222.016污泥泵(一備一用、沉淀調節池用)型號WQ40-9-2.2Q=240m3/h,H=9m,N=2.2KW222.017平臺、扶梯等50.018電氣控制15.019排污口整治及計量測量裝置廠方自購20平面布置10.0021安裝費100.0(一)直接費 土建+設備=562+841=1403(萬元)(二)設計費 取直接費7%98.2萬元(三)調試費 取直接費4%56.1萬元(四)總投資1506.3萬元9.2運行費用估算(一)污水處理32、直接費用表10、運行費用序號名 稱單價數量處理成本(元/噸)1電0.6元/KW103KW0.282人員工資600元/人月6人0.043藥劑費0.154合計0.47污水處理直接費用(電費、藥費、人員工資):E1=0.47元/噸10、工程效益評價10.1社會效益該污水處理改造工程實施后,將使企業排放污水達標排放,樹立了良好環保形象,在利于企業開展清潔文明生產。也有利于緩解與周遍布地區人們及下游地區的環保矛盾。該污水處理改造工程實施后,排入水體污染物將顯著減少。據估算,可減少污染負荷COD:18000噸/年、SS:12600噸/年。可見環境效益是顯著的。10.2經濟效益該污水處理改造工程實施后,每年將減少各環保部門繳納排污費1780萬元,除去污水處理廠運行直接費用840萬元,節余940萬元,經濟效益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