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額勒賽下游水電站下電站大壩工程防洪度汛施工組織設計方案(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592599
2022-09-22
9頁
23.50KB
1、柬埔寨額勒賽下游水電站下電站大壩工程防洪度汛措施柬埔寨額勒賽下游水電站下電站大壩工程2011年防洪度汛措施一、工程概況額勒賽下游水電站位于柬埔寨王國西部戈公省,首都金邊以西約180公里(公路里程約290公里),戈公市以北約20公里(公路里程約58公里)的額勒賽河上,電站由相距約8km的上、下電站兩個梯級組成,即額勒賽下游電站上電站和額勒賽下游電站下電站。下電站推薦樞紐布置采用碾壓混凝土重力壩+左岸地面廠房方案,混合式開發,正常蓄水位為108m,最大壩高58.5m,設置2臺單機容量為66MW的混流式水輪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為132MW。工程規模為中型,工程等別為三等,主要建筑物級別為3級,次要建2、筑物為4級。擋水、泄水建筑物按100年一遇洪水設計,1000年一遇洪水校核。壩址區主要巖性為石英砂巖夾泥巖,地震基本烈度為度,設計烈度為6度。根據樞紐布置特點、壩址地形地質條件和水文特征等,本工程攔河壩施工導流采用斷流圍堰一次攔斷河流,枯水期圍堰擋水、導流隧洞泄流,汛期基坑和導流隧洞聯合泄流的導流方式。本標段2010年10月初開始導流洞開挖,2011年10月底工程截流,2012年5月底,壩體15#溢流表孔壩段碾壓混凝土上升到76.0m,兩岸混凝土上升到83.0m高程以上,2012年6月2012年10月,由導流隧洞、壩體缺口聯合泄流,2012年12月底大壩澆筑到頂,2013年3月中旬導流洞下閘封3、堵,6月底兩臺機組發電。二、水文資料(1)雨量資料柬埔寨氣象部在全國有200多個氣象觀測站(雨量站),主要觀測降雨、風速、氣溫、濕度和蒸發,目前大約有130個還在使用中。絕大多數位于各省省府,額勒賽河流域下游僅有一個雨量站即戈公(Koh Kong)站,上游鄰近流域有菩薩(Pursat)站。另外,鄰近泰國距離工程區較近的雨量站還有(Khlong Yai)雨量站、(Trat)雨量站和(Ban Si Bua Thong)雨量站等等。戈公(Koh Kong)站位于柬埔寨西部沿海,竇寇山脈迎風坡,離海邊不足1km,距電站較近,該站具有12年實測降雨資料,可作為本工程的設計依據站。菩薩(Pursat)站位4、于竇寇山脈背風坡一側的平原區,距電站約115km,實測降雨系列共計25年。由于該站所處地區的降雨特性與額勒賽河流域差異較大,僅作為本工程設計的參考資料。(Khlong Yai)雨量站位于柬埔寨和泰國的邊境附近,距離電站約20km,該站具有55年實測降雨資料(其中有3年資料不完整),可作為本工程的主要設計依據站。(Trat)雨量站位于泰國Trat省的省府,距離電站約85km,具有連續、完整的實測降雨系列共計55年,可作為其他雨量站插補延長雨量系列的依據站。(Ban Si Bua Thong)雨量站位于泰國Trat省境內,在Khlong Yai河上的Ban Si Bua Thong水文站旁,具有不5、連續的約30年實測降雨系列。綜上所述,雖然本工程流域無實測降雨資料,但周邊可利用的實測降雨資料很多。此外,還收集到柬埔寨全國年降雨量等值線圖等資料,為本工程水文設計提供了可靠的依據。(2)流量資料柬埔寨國內有少量水文站在正常觀測,主要位于湄公河流域,與額勒賽水電站處在流域差異較大,不宜作為本工程的設計依據資料。在額勒賽鄰近流域的Stung Sangker河(馬德望河)設有Sre Punlu和Treng水文站,流域面積分別為463km2和2135km2,兩站均建于60年代,資料系列較長,但本階段僅收集到Sre Punlu水文站的多年平均流量及19641966年逐日平均流量。為尋找與本工程降水及下6、墊面類似的相近流域,本階段還收集到鄰近泰國境內的14個流域面積在40920 km2的水文站的月年徑流系列資料。從中分析后認為,泰國Trat省境內Khlong Yai河上的Ban Si Bua Thong水文站,可以類比本工程流域。Ban Si Bua Thong水文站流域面積920 km2,具有19702000年不連續的16年實測徑流系列。2005年3月,在Touch河和額勒賽河匯合口以下的額勒賽河上設立專用水文站(HGS),在Koh Kong市設立一個氣象站。水文站位于額勒賽下壩址下游約12km、Koh Kong市上游20km處,控制集水面積2223km2。其中,控制額勒賽河集水面積15587、km2,控制Touch河集水面積665km2。該水文站進行逐時水位觀測,僅在2005年8月和2006年2月進行兩次流量測驗,測驗成果為:水位5.15m時流量為59.6m3/s;水位3.91m時流量為2.0m3/s。在水位觀測其間還進行了3次泥沙取樣,樣品通過實驗室測試進行含沙量分析。氣象站觀測項目有降雨和蒸發,目前收集到的資料有2005年4月至2006年4月逐日降水量和逐日蒸發量。 根據專用水文站實測河道橫斷面、河道比降(1:4000,1:10000地形圖)和糙率系數(0.04),采用均勻流公式計算水文站的水位流量關系曲線。據此,將水文站觀測水位過程轉換成流量過程。三、目前工程形象面貌下游水電8、站下電站大壩工程于2010年11月開工,進行進場公路的修建工作,截止到2011年3月20日,主要工程形象如下:(1)進場道路1#公路施工便道形成,具備設備進場條件。但路面狹窄、坡陡彎急,雨天路滑,存在安全隱患;其次,1#公路已經完成K0+000K0+800段土石方開挖施工,K0+800K3+529段清表完成。(2)導流洞明挖清表已經完成,原始地形測量工作過半,正在進行洞外明挖工作;導流洞施工臨時圍堰未施工。(3)左右壩肩清表完成。(4)8#公路已經具備通車條件,目前正在進行路面拓寬降坡、水溝砌筑施工。(5)壩下1#臨時橋開挖施工剛剛啟動。(6)4#公路與5#公路正在進行清表施工。(7)6#公路9、與7#公路未施工。四、度汛形象計劃為了保證下電站大壩工程2011年安全度汛,根據目前施工進度情況制定度汛前(5月31日)形象面貌進度計劃如下:(1)完成導流洞洞外明挖及支護工程,保證6月1日按期進行導流隧洞洞挖施工。洞外明挖范圍外截水溝及馬道排水溝形成,具備抗沖過流條件。其次,5月31日完成導流洞臨時圍堰的填筑工作,上游圍堰填筑至EL76,下游圍堰填筑至EL62。圍堰周圍堆放備用度汛石渣。(2)完成1#永久公路土石方開挖及填筑,路基形成,并完成排水暗涵的砌筑施工,保證排水暢通。(3)完成左右壩肩地形測量工作,具備開挖施工條件。(4)完成4#、5#、6#、8#公路的施工,具備雨季設備通車條件,完10、成排水設施的施工,并保證排水設施暢通。(5)完成1#臨時橋建設,具備通車條件。同時做好橋墩橋臺兩側基礎的防沖護坡施工。如在汛期來臨前不能按照以上計劃完成施工,應在汛期非雨天氣時,加班加點進行搶工,增加臨時安全設施,增加巡檢力度,按照防洪度汛方案進行預防。五、度汛組織機構1、建立健全防洪度汛領導小組組 長:張金山副組長:何 平 李萬紅組 員:伍啟林 袁 航 樂新國 高 緒 袁 東 葉采立丁光志 諶建剛 張申丹 孫丹生 張建丹 孔小強李萬群 王建國 陳伯魁 孟友培 段華光 陳 露胡豐良 朱后連 吳永忠 鄒益紅 李意強 詹 霏 度汛值班車輛:三菱皮卡2A-07412、防洪度汛小組職責(1)組 長:認11、真貫徹、傳達上級單位防汛組織機構在汛期的各項指令、文件要求,負責度汛期間事故的決策和全面指揮,調動各部門的救援人員、設備、物資等資源。(2)副組長:組織汛前進度及搶工,負責現場的具體指揮,組織相關人員及時趕到事故現場,指揮救援工作。(3)組 員:在汛期積極主動與上級應急指揮機構保持實時聯系,發現問題及時上報;制定防護部位檢查,加固計劃,制定導洪疏通方案;收集降雨、水情信息,有針對性的做好防洪搶險工作;建立圍堰及導流洞洞臉固定觀測點,定時進行檢測,發現移動、沉降等現象時及時上報;建立防汛值班和巡檢制度,發現險情及時上報;采購及保管防汛救援物資;建立和組織防洪搶險隊伍,在發生洪汛時統一協調,及時趕12、到第一線進行搶險。六、搶險物資及設備(1)在導流洞圍堰附近堆放有用料及石渣作為防汛備料;(2)準備編織袋500個,土方就近使用;(3)挖掘機4臺,水泵10臺,自卸車10臺;(4)木樁100根,板材500片;(5)鐵鍬30把;(6)發電機1臺;(7)救生衣20件,雨衣30件,防水手電筒10個。七、度汛措施1、首先,在汛期來臨前增加施工人員、設備等資源投入,實現全天二十四小時施工,進行搶工趕工,同時必須抓緊時間搶工,保證各部位施工汛前形象進度;2、組織防洪度汛小組人員進行安全培訓,保證汛期度汛安全;3、組織應急救援演練工作;4、度汛期安排人員全天24小時不間斷值班,利用網絡及時了解當地天氣情況,出13、現暴雨、洪水等災害性預報,應立即組織防汛工作,積極采取有效措施,保證工程及財產安全;5、導流洞圍堰設置警示信號;6、導流洞邊坡及臨時橋橋墩、橋臺設置測量固定觀測點,及時進行固定點的測量,發現移動、沉降等現象時,及時匯報,采取有效措施組織搶險;7、建立通訊聯絡系統,以手機為主,對講機為輔,雨汛期間,所有人員保證手機24小時開機;8、每天進行防汛記錄的填寫,測量水位高程,分析水位變化,一旦發現險情,立即組織搶險,必要時調動工區施工隊伍增援;9、圍堰附近堆放石渣及粘土作為防汛備用料,汛期如發現險情及時啟動應急預案,組織救援設備利用有用料填補圍堰;10、汛前對導流洞邊坡、公路高邊坡浮渣、浮石等進行清理,對路旁兩側危險樹木進行清理,防止受雨水沖刷造成交通堵塞現象及事故發生;11、汛前,對壩下1#臨時橋橋墩、橋臺進行防沖措施與加固,防止由于河水浸泡、沖刷造成安全事故;12、汛前,對公路排水設施進行檢查,保證排水設施的暢通,并指定度汛人員及時進行水溝、暗涵的檢查清理;13、汛前,保證導流洞明挖開口線外截水溝穩定及暢通;14、汛期值班人員要對公路邊坡進行巡檢,如有滑坡、泥石流、崩塌等情況發生,及時向各單位匯報,提出處理措施及建議;15、做好營地外側的排水設施,保證基礎穩定、人員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