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江路樓體亮化工程設計方案(1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592878
2022-09-22
10頁
22KB
1、樓體亮化工程設計方案 目 錄 一、項目概況二、設計范圍三、項目分析1、主要視線分析2、天際輪廓線分析3、亮度等級規劃4、照明光色規劃四、濱江路沿線整體建筑亮化構思與主題五、美化建筑的具體亮化工程設計六、節假照明模式七、具體施工方案1、亮化工程原則2、布燈和線路圖3、報價清單一、項目概況千里湘江南北縱貫三湘大地,在古代即為“南聯海域,北達中原”的水運大動脈。流經株洲境內的浩瀚湘江,既是黃金水道,又成就了株洲得天獨厚的城市形象。根據規劃,株洲湘江風光帶將打造集親水、運動、旅游、休閑等多功能為一體的濱水活力空間,再現東方萊茵河式的美麗風光。其中河西城區段南起鑿石山景區,北至石峰大橋,長11.3公里,2、是城市文明展現的重要公共空間載體。為了與風光帶聯為一體,市政府對毗鄰湘江的濱江路多棟建筑予以立面整飾改造和美化。在此基礎上,本案對濱江路沿線整體建筑亮化及約33棟美化建筑的具體亮化工程進行總體設計,利用現代照明理念與高科技照明技術,打造國內外一流的亮燈工程,成為展示株洲形象、體現城市繁華和生活品質的標志性濱江夜景。二、設計范圍此次濱江路亮化工程位于株洲河西湘江風光帶城區段的核心部分,上從石峰大橋起,下至黃山路口為止,連綿約3公里,以重要的行政辦公和商住建筑等為工程主要對象。三、項目分析1、主要視線分析近景:休閑自行車道和游步道的人行觀景視點【照明效果關鍵詞】點單體建筑節點以濱江建筑群為核心,周3、邊為時尚生活、紅動湘江、臨江大橋、濱江廣場等湘江風光帶勝景,休閑自行車道、游步道串聯其中,形成空間大環線格局,為了滿足人們活動、休閑、賞景等功能需求,讓單體樓宇的外形從一般視線高度看起來優美宜人,外立面的光影反差將保持在1:10之內,同時特別設計隱藏式、嵌入式燈具,保證建筑結構與燈具的完美融合。中景:石峰大橋、株洲大橋、天元大橋和水上游船的車行、船行觀景視點【照明效果關鍵詞】面建筑照明界面濱江路建筑就著由北向南的自然地勢呈錯落韻律分布,從橋上和船中,人們將一覽燈光、建筑、江景交融的恢宏畫面,從而形成直接指向株洲城市印象、品質、文化相關的非凡震撼性觀感。燈光以建筑頂部及底商裙樓為主,萬家燈火為輔4、,得益于照明和色彩的協調,建筑群及其水面倒影構成了熠熠生輝的城市畫卷,大景觀尺度的照明界面、高低立體層次,映射出株洲的深厚底蘊與現代時尚魅力。遠景:河東岸的遠眺視點【照明效果關鍵詞】線燈光軸線在東岸和沿江南路一帶觀覽,濱江建筑群燈光將形成閃耀、悠遠的景深,體現了夜景觀的均好性,井然有序的路燈進一步營造了整體燈光軸線,從視覺上拉長了南北空間,光、影、景組合出連環效應的意象和境界,形成燈光照射萬物,萬物又融成一體的美感。2、天際輪廓線分析地標建筑對于高度具有控制性氣勢的地標建筑,照明亮度水平應與背景亮度形成對比。都市尺度高層建筑地處重要視軸,形成視覺焦點,對天際輪廓線的形成有較大影響,采用頂部重點5、照明的手法。街道尺度為烘托城市繁華氣象,樓體以居室內透照明為主,輔助形成主體界面照明的動態變化,但立面整體的照度與亮度不超過頂部。人行尺度增強商業裙樓照明和高端業態燈光表現,強調廣告標識照明的統一控制。3、亮度等級規劃考慮到主從原則和整體光環境層次,濱江路建筑平均照度值應高于環境背景的中心照度,臨江建筑面作為照明主立面,設定為一級亮度區;背景建筑和環境照明元素設定為二級亮度區。環境亮度一級亮度區(明亮)二級亮度區(一般)亮度推薦值18308124、照明光色規劃綜合采用投光照明和內光外透方式,光色以暖黃光為主,局部配以白光,商業裙樓適當使用彩色光,利用明暗對比、精準控光、分層重疊布光等照明手法凸6、顯建筑材質與細節,創造層次鮮明的藝術效果,其舒適流暢、寧靜典雅的總體格調,也容易讓大眾產生視覺上的積極作用與向心力。四、濱江路沿線整體建筑亮化構思與主題株洲是以現代工業文明為特征的生態宜居城市,是炎黃文化的重要發祥地、重要革命發源地,當長株潭城市群獲批國家“兩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后,株洲更是吹響了改革發展的沖鋒號,行進在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前列,結合城市特色和文化底蘊,對于3公里長的濱江路沿線整體建筑亮化,規劃以“三橋二路”為界,從北至南劃分成四大主題段。第一主題段:從石峰大橋到銀海路主題:文明之源本路段的重要節點建筑為湘銀世紀花園。夜景燈光的最大看點就是29棟、28棟的臨7、江立面窗格下檐安裝了LED線形投光燈,主要用來展現建筑的橫向結構,形成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的意象。建筑頂部加裝照明,光色上采用穩重的暖黃色,展現出厚重深遠的炎黃文化。第二主題段:從銀海路到株洲大橋主題:紅色之路本路段的重點建筑較多,分別有鄉鎮企業局、蝦城、建筑設計院、聯誼沁園。夜景設計上突出建筑的整體感和頂部構件,尤其講究立面豎向結構的燈光表現,制造出一種有力而向上的空間動勢,表現“風正揚帆濟滄海”的時代形象。第三主題段:從株洲大橋到天元大橋主題:工業之都本路段的節點建筑為建設局、排漬站商住樓,漸變的紅色和暖黃色,賦予建筑新鮮而富有活力的夜景觀,雄渾的燈光色彩,渲染株洲工業的橫向多元與縱向發展。8、第四主題段:從天元大橋到黃山路口主題:城市之光本路段中,藍盾景園、江岸人家、家園小區服務中心、盛清和酒店、科藝花園、科藝藍灣都將重點展示,在建筑頂部、外立面的中線和側邊、裙樓加裝照明,著重表現天際線和建筑框架結構,營造出光彩照人的城市藝術氛圍。五、美化建筑的具體亮化工程設計1、效果圖表現鄉鎮企業局暖色投光燈與建筑的結構框架形成強烈對比,以形成一種高明度的夜景表現。蝦城(鑫峰小區3樓)投光照明營造出極具層次感的燈光效果,豐富了縱向空間,暖色光源以良好的顯色性,營造出令人愉悅的宜居氛圍。蝦城(怡園小區2樓)開放式的立面及斜瓦頂被暖色投光燈照亮,這種照明方式清晰地顯現出建筑的美觀和立體感。建筑設計院9、細致入微的多層立面投光造成了宏闊開放的氣勢,建筑原本具有豎向線條的對稱穩健,對外墻部分的照明強化了生動氣韻,使這棟建筑呈現出與白天不同的鮮明視覺效果。聯誼沁園多層次多色調的光線對樓體進行勾勒,與裙樓透出的光線一起創造出生動迷人的都會景象。建設局裙樓和入口處的玻璃幕墻在多層燈光映射下,帶來時尚大氣之美,局部的窄光束投光燈則引入精細的明暗對比和理想的優雅效果。排漬站商住樓頂部投光燈帶來了明快光影,使建筑形象和光環境表現更為豐富,裙樓以濃淡相宜的燈光表現細膩轉換,透露出典雅氣息。藍盾景園亮化圍繞優美的樓宇頂部、氣勢宏偉的裙樓、獨特的多層次立面構造進行,在夜色中呈現出和諧的整體畫面。江岸人家投光燈突出10、了北美風格的草原坡屋頂,秋葉般的色調帶來柔和溫暖的感覺,一道流暢的線形光橫跨這座聯排住宅的中部,描繪并完成了樓宇正面的情調。家園小區服務中心亮化風格凸顯現代精美的建筑格調,細部裝飾上采用簡約高雅的照明手法,不同光源顏色的選擇使紅色屋頂和灰色墻磚在夜間得以明顯區分。盛清和酒店富有特色的入口、裙樓、立面等諸多豐富的建筑結構元素是燈光設計的亮點,精心設計的照明使亮度呈現出變化,更好地體現了建筑的特色美感。科藝花園坡屋頂的投光燈以溫厚醇美的發散光色,營造出別具一格的穩重韻味,立面以同樣的光色加以打亮,構造了上下呼應的照明格局。科藝藍灣用上投光的方式加以投光,營造出天際線生動的節奏。裙樓處的燈光著重體現11、建筑橫向層次視覺重點,突出玻璃幕墻和實體外墻交接區域的垂直和水平邊線夜景表現。六、節假照明模式節日時分,以風光帶和湘江為紐帶,亮化建筑群為中心,層見疊出,構成高低井然、錯落有致、遠近互襯的現代濱江夜景。建設局和藍盾景園立面上景觀裝飾照明打開,通過“科技與城市之花”由下到上的蔓延生長變化,營造生動絢麗的氛圍。水中倒影與建筑群形成流動光影效果,以大氣象和大格局的氣勢,匯合成一曲震撼心魄的城市交響樂,為湘江風光帶和株洲增添動人心魄的標志性夜景觀。七、具體施工方案1、亮化工程原則此次濱江路建筑美化工程采用先進工藝和材料,涉及到屋頂構架、外墻面、柱廊等全面改造,有效提升了濱江路的品質感。為了使照明燈具與建筑得到最佳結合,充分展現并進一步深化立面改造成果,本工程遵循以下原則:布燈點位和安裝方式上大量采用隱藏式嵌裝,不影響白天的景觀效果。使用國際上先進的光源和電氣技術,并根據建筑本身結構設計特型燈具,光色韻味將得到更好表現。配置高質、實用的特殊結構件,使燈具穩定性和安全性更佳,并與建筑物的裝飾構件緊密結合。2、布燈和線路圖3、報價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