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溪鎮集中飲用水源污染防治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13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593238
2022-09-23
13頁
228.22KB
1、*縣泗溪鎮集中飲用水源污染防治工程縣泗溪鎮集中飲用水源污染防治工程縣泗溪鎮集中飲用水源污染防治工程縣泗溪鎮集中飲用水源污染防治工程項 目 建 議 書項 目 建 議 書項 目 建 議 書項 目 建 議 書二零零九年八月二零零九年八月二零零九年八月二零零九年八月1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總論總論總論總論一、項目概況項目名稱:*縣泗溪鎮集中式飲用水源污染防治工程項目建設地點:*縣泗溪鎮二、編制單位:泗溪鎮人民政府三、項目編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1989.12)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2002.10)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1996.05)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2000.03)2、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污染防治管理規定(1989.07)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85)生活飲用水水源水質標準(CJ3020-93)農田灌溉水質標準(GB5084-85)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93)土壤環境質量標準(GB15618-1995)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96)生活飲用水衛生規范(2005.10)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分技術規范(2007)江西省生活飲用水源污染防治辦法(江西省人民政府 2006 年 148 號令)四、項目編制范圍根據江西省生活飲用水源污染防治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江西省人民政府 2006 年 148 號3、令),江河飲用水源保護區一般按以下范圍劃定:一級保護區:自取水點起算,上游 1000 米至下游 100 米的水域和取水點一側的灘地以及迎水面堤腳向背水面延伸 100 米的陸域;二級保護區:自一級保護區上界起上溯 30002米的水域和取水點一側的灘地以及迎水面堤腳向背水面延伸 100 米的陸域。因此本項目編制范圍為取水點上游 4 千米至下游下游 100 米水域以及取水點一側的灘地以及迎水面堤腳向背水面延伸 100 米的陸域。五、項目建設的必要性集中式飲用水源污染防治工程的實施,能極大的改善生態環境,保持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和社會經濟的發展,人類已逐步認識到環境保護對繁榮經濟,穩4、定社會的重要性。在我國,環境保護作為一項基本國策,受到了社會和各級人民政府的重視。中央人民政府和相關的管理部門頒布了一系列法律和法規,加強環境保護的管理和執法力度,以保證環境保護這一基本國策的實施。近年來,泗溪鎮的經濟和社會各方面都發生了巨大變化,城市建設也取得了快速的發展。隨著經濟建設的高速發展和城鎮人口的不斷增加,城鎮生活用水量也不斷增加,污染負荷也隨之加劇。錦江、漳河是流經泗溪鎮的主要河流,是城鎮生活用水水源。長期以來,由于大量城鎮生活污水及養殖廢水未經處理直接排入泗溪鎮取水點上游區域,造成水體污染嚴重,并日趨惡化,影響了本區域作為飲用水源的水域功能。因此本項目的實施有利于改善城鎮生態環5、境,促進泗溪鎮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3第二章第二章第二章第二章污染源調查分析及項目工程內容污染源調查分析及項目工程內容污染源調查分析及項目工程內容污染源調查分析及項目工程內容一、鄉鎮概況泗溪鎮位于*縣東北部,東臨高安市楊墟鎮,北連宜豐縣棠浦鎮、新莊鎮,南隔錦江與高安市的灰埠鎮、相城鄉相望,西與敖山華僑農場、新界埠鄉相依,距離*縣城 19 公里,距南昌城區 80 公里。總面積 165.98 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積 50205 畝,其中水田 46155 畝,旱地 4050 畝;有林地面積 97333 畝,森林覆蓋率 40%;有水域面積 15800 畝,其中水產養殖面積 9400 畝。全鎮現下轄良田,6、城頭、安塘、杜家、洋港、淋溪、曾家、中宅、胡家、葉山、漕港、游市、熊家、床里、官橋、小港、墓田、塘下、蘆家園、劉家、馬崗、張家 22 個村民委員會,173 個村民小組和一個居民委員會(集鎮居委會,成立于 1997 年)。總戶數 11000戶,總人口 39088 人,其中農業人口 31200 人,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 235 人。境內為低丘陵,西北高,東南低。最高點在漕港村的馬嶺,海拔 138.5 米,最低點在錦江出口處,良田村下陳犁口,海拔 30 米,是*縣境內的最低點。境內多屬丘陵小山及小塊平原,主要河流有錦江及漳河,錦江自西向東,從西南經過,長約 11 公里。漳河自北向南,從中部流經全境,7、長約 20 公里。鎮內土質以紅土砂頁巖為主。植被以馬尾松、雜灌木為主。屬亞熱帶季訊濕潤氣候,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無霜期長。年平均氣溫 17.6 度,年平均雨量 1700 毫米(集中在 4-6 月份)。適宜農業生產,農作物種植以水稻、棉花、花生、油菜、甘蔗、西瓜、蔬菜為主,果品以柑橘、奈李、板栗、桃梨等品種為主。二、飲用水源保護區內污染源調查1、飲用水源一級保護區違章建筑物調查分析根據現場調查以及鎮政府提供相關資料,一級保護區內主要有胡家、張家以及游市等三個行政村,二級保護區主要有杜家、漕港、官橋、小港、床里、墓田等六個行政村。一級保護區內豬場養殖比較零散,規模化養殖場不多,8、但絕大部分養殖廢水均直接排入水體,對當地水環境造成較大影響,應予以取締或者幫助其搬遷出保護區。其具體情況見下表 2-1。4表 2-1一級保護區內養殖場一覽表村別生豬出欄 100頭以上戶數生豬出欄 500頭以上戶數總存欄量(頭)張家1513000胡家91游市2合計9562、飲用水源保護區污染調查分析(1)城鎮及農村生活污染源對泗溪鎮保護區內的生活污水預測采用下式進行計算:AFQ365.0=其中,Q生活污水量,萬立方米;A預測年份人口數,萬人;F為人均生活污水量(升/天人);0.365單位換算系數。對于 F,取人均生活用量的 80。根據室外給水設計規范(GBJ13-86),用水量按照一類地區取平均9、值 125 升/(天人)計算,從而預測出本保護區內每年污水排放量,見表 2-2。表 2-2 保護區內年污水排放量保護區所在地人口排放量(萬m3/a)COD 排放量(t/a)氨氮排放量(t/a)胡家、張家、游市、熊家、杜家、漕港、小港、床里、墓田、官橋1449352.90132.2513.23現階段,泗溪鎮水源保護區農村生活污水除部分用于農田灌溉,多為直接排入當地水體漳河,農村生活污水面源污染較嚴重,對飲用水源地保護區影響較大。(2)畜禽養殖污染源泗溪鎮各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有 6 家規模化的畜禽養殖場,另有一些比較小規模的養豬場分布在泗溪鎮漳河飲用水源保護區內,合計存欄 9 千頭左右。除少部分采10、用沼氣池+還田處理模式或厭氧+自然處理模式處理之外,大多數均直接排5入當地水體。參照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職業資格登記培訓系列教材農林水利類,(2006 年 8 月)提供的資料表明,豬舍污水排放量平均每頭每天約為 12L。各污染物的產生的濃度及產生量見表 2-3。表 2-3豬舍清洗廢水污染物情況豬舍清洗廢水污染物名稱CODcr氨氮3.9 萬 m3/a產生濃度(mg/L)8000600產生量(t/a)31223.4(3)農田徑流污染源調查農田面積、坡度、農田類型、土壤類型、年降雨量、化肥施用量。采用“標準農田法”估算污染源排放量。“標準農田”指的是平原,農田類型為旱地、土壤類型為壤土11、化肥施用量為 25-35 公斤/畝年,降水量在 400-800 毫米范圍內的農田。按照全國水環境容量核定技術指南中推薦,標準農田源強系數為:COD0.5-1.0 千克/畝年,氨氮 0.1-0.2 千克/畝年。對于非標準農田,采用相應的源強系數進行計算,計算結果見表 2-4。表 2-4 泗溪鎮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農田徑流污染序號水源保護區COD 排放量(噸/年)氨氮排放量(噸/年)1泗溪鎮漳河21.394.28三、飲用水源地環境保護工程內容1、飲用水源地環境保護原則根據江西省生活飲用水源污染防治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江西省人民政府 2006 年 148 號令)。在地表飲用水源二級保護區內,禁止在從12、事下列活動:設置排污口;設立裝卸垃圾、油類及其他有毒有害物品的碼頭;向水體排放油類、酸液、堿液、劇毒廢液及其他污染水體的廢液;在水體清洗裝貯過油類或者有毒污染物的車輛、容器;將含有汞、鎘、砷、鉛、氰化物、黃磷等可溶性劇毒廢渣向水體排放、傾倒或者直接埋入地下;向水體排放、傾倒工業廢渣、城市垃圾和其他廢棄物;在最高水位線以下的灘地和岸坡堆放、存貯固體廢棄物和其他污染物;向水體排放或者傾倒放射性固體廢棄物或者含有高放射性和中放射性物質的廢水;向水體傾倒船舶垃圾或者排放船舶的6殘油、廢油;在水體進行產業化養殖,經營餐飲、娛樂項目;法律、法規、規章禁止從事的其他活動。在地表飲用水源一級保護區內,除禁止從13、事前條所列活動外,還禁止從事下列活動:向水體排放污水;從事旅游、游泳和其他可能污染生活飲用水水體的活動;新建、擴建與供水設施和保護飲用水源無關的建設項目;法律、法規、規章禁止從事的其他活動。2、保護區污染防治工程(1)一級保護區違章建筑清理整治與隔離防護工程一級保護區內現有的 100頭以上的養豬場101戶責令在2011年6月前全部拆除并進行認真的清場,每個養豬場給予 3050 萬元賠償金。沿岸一些村莊農戶散養產生的污染物也是造成漳河環境污染不可忽視的一個環節,因此應對保護區范圍內的養殖戶全部進行清理,遷至保護區外。違章建筑整治方案建議草案:第一期(2010 年 1 月2010 年 6 月):對14、兩岸邊坡進行護砌,建設攔污墻、護欄和綠化帶。在保護區兩側的村莊設置截洪溝,把污水引至取水口下游排放。第二期(2010 年 6 月2011 年 6 月):擬拆除一級保護區內 50 米范圍內違章建筑物,對兩岸邊坡進行護砌,并進行綠化。(2)二級保護區污染防治工程(a)農村生活污水收集和處置系統工程推進農村環境污染整治,開展農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收集和處置系統工程建設,采取沼氣、氧化塘、濕地處理等經濟適用的措施。(b)加強畜禽養殖監督管理推廣農村立體生態養殖模式,加快農村畜禽養殖業廢棄物綜合利用步伐,因地制宜,發展農村沼氣、有機肥生產、廢水資源化利用等項目具有很重大的意義。農村地區小型養豬場的糞污處15、理可以采用厭氧-還田模式或者厭氧-自然處理模式。厭氧-還田模式即采用厭氧消化后再還田利用,這樣可以避免有機物濃度過高引起爛根和燒苗,同時,經過厭氧發酵,可以回收能源甲烷,并且能殺滅部分寄生蟲卵和病原微生物,這種模式適用于遠離城市,經濟比較落后,土地寬廣的規模化豬場;厭氧-自然處理模式即豬場廢水經過厭氧消化處理后,再采用氧化塘、土地處理系統或人工濕地等自然處理系統對厭氧消化液進行后處理。適用于7離城市較遠,經濟欠發達,氣溫較高,土地寬廣,地價較低、有灘涂、荒地、林地或低洼地可作廢水自然處理系統的地區。(c)農田面源污染控制提倡施用有機肥,控制化肥農藥的施用量,淘汰高殘留的農藥。加強農業施肥技術培16、訓,改進施肥習慣,提高肥料利用率,把化肥利用率提高到 60%左右,控制施肥總量,改良化肥劑型;加強使用有機肥的宣傳,制定一些鼓勵使用有機肥的政策,鼓勵推廣使用有機肥,大力推廣秸稈還田。為提高秸稈還田的肥效,應禁止秸稈焚燒還田,而應提倡秸稈直接還田或喂牲畜過腹還田,或墊豬牛欄和牲畜糞便漚成廄肥后還田。通過技術培訓、講座以及蟲害預報來加強合理用藥,安全用藥,提高用藥效果,嚴格限制劇毒高殘留農藥的使用,積極推廣高效、低毒和低殘留農藥。(d)地表徑流與污染物攔截、導流匯集和凈化處置生態工程。首先通過生態型田埂和旱地生態隔離帶、緩沖帶、過濾帶對農田地表徑流土壤顆粒進行攔截,減緩暴雨時地表徑流量、徑流速度17、和減小養分損失,然后導入生態排水溝、生態連接渠,再匯入經植物配型、基質組成優化的人工濕地或前置庫,最后經過人工濕地或前置庫對有機物、氮磷等污染物進行處理后再排入河流。(e)地表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應設立隔離防護措施,包括物理隔離工程(護欄、圍網等)和生物隔離工程(防護林),防止人類不合理活動對水源保護區水量水質造成影響。隔離工程原則上應沿著保護區的邊界建設,根據保護區的大小、周邊污染情況等因素確定隔離工程的范圍為 50 米。3、飲用水源地環境應急能力建設工程針對目前泗溪鎮飲用水水源保護的應急能力建設較為薄弱的情況開展飲用水源地環境應急能力建設工作,目的在于加強環境事故風險防范能力,避免或防止飲用18、水源污染,保障居民生活的用水安全。飲用水源污染事故應急工作遵循以人為本、預防為主的方針,堅持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反應及時、措施果斷、依靠科學、部門協作的原則。該項工作的重點就是編制飲用水源應急預案,并根據應急預案,建設飲用水水源地應急系統,保障系統有效運行,通過應急預案的排練和預演,來完善飲用水水源地應急機制。8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建設工期進度安排建設工期進度安排建設工期進度安排建設工期進度安排近期實施方案近期實施方案近期實施方案近期實施方案(2010201020102010年年年年1 1 1 1月月月月-2010-2010-2010-2010年年年年6 6 6 6):開展一級水源保護區違19、法建筑、違法養殖和違法開發的清理,同時加強水源保護區環境管理能力建設;對兩岸邊坡進行護砌,建設攔污墻、護欄和綠化帶。在保護區兩側的村莊設置截洪溝,把污水引至取水口下游排放。遠期實施方案(遠期實施方案(遠期實施方案(遠期實施方案(2010201020102010年年年年6 6 6 6月月月月-2011-2011-2011-2011年年年年6 6 6 6月月月月):完成一級水源保護區違法建筑、違法養殖和違法開發的清理,加快建設二級保護區面源治理工程;制定建立飲用水應急預案,建立環境污染突發事故預警機制及水源地環境預警監控體系,進一步提高水源地環境應急能力和水源地環境監管能力。9第四章第四章第四章第20、四章投資估算及資金籌措計劃投資估算及資金籌措計劃投資估算及資金籌措計劃投資估算及資金籌措計劃一、投資估算飲用水源地保護的任務和目標細化到每個具體的保護項目上,共篩選各種項目 12 個,總投資約 5210 萬元,其中一級保護區違章建筑的清理整治及隔離工程規劃 1 項,投資 4000 萬元;二級保護區面源治理工程 10 項,投資 1200 萬元;應急能力建設工程 1 項,投資 10 萬元;項目分類投資匯總如下:表 4-1規劃工程投資估算匯總表(萬元)地區一級保護區整治方案二級保護區面源污染防治工程飲用水水源地環境應急能力建設工程合計泗溪鎮40001200105210二、資金來源鎮政府以及當地居民自21、籌 3500 萬元,申請國家有關項目財政撥款 1710 萬元。10第五章第五章第五章第五章效益分析和環境影響評價效益分析和環境影響評價效益分析和環境影響評價效益分析和環境影響評價一、社會效益分析1、提高了健康水平項目區由于農村化肥、農藥用量過多造成的水污染,使農村人口的癌癥等發病率增高。項目實施后,提高了飲水質量,改善了生活條件,使廣大農民吃上了干凈清潔的衛生水,減少了疾病的發生,提高了農民的健康水平。2、促進了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和社會的穩定集中連片供水,促進了農村“康居工程”的建設,避免了因飲用水引起的群眾爭水、搶水、打架斗毆的不良現象,維護了社會穩定,是一項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密切了黨群關系22、。3、促進了國民經濟的發展集中式飲用水源保護工程的實施,不僅能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而且是加強落后地區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該項目的實施,使部分農民因用水條件的改善而有機會發展經果林等高附加值產品,加快了項目區脫貧致富的步伐。同時,集中式飲用水源保護工程的建設,也改善了小城鎮基礎設施,有利于鄉鎮企業的發展和小城鎮的基礎設施,有利于鄉鎮企業的發展和小城鎮的建設,擴大了內需,拉動了經濟增長,對帶動項目區乃至我鎮經濟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二、環境效益分析通過在實行保護區污染防治工程后,每年可削減COD 141.15t,NH3-N 14.91t。具體情況見下表。11表5-1環境效益一覽表地區污染23、源污染防治措施COD 削減量(t/a)NH3-N 削減量(t/a)泗溪鎮生活污水在一級保護區兩側的村莊設置截污溝,把污水引至取水口下游排放;同時采取沼氣、氧化塘、濕地處理等經濟適用的措施26.453.97養殖廢水一級保護區內養豬場全面清理整頓,予以搬遷或取締;同時加快推進農村沼氣、有機肥生產、廢水資源化利用項目;1047.8農田面源污染控制化肥農藥的施用量,加強農業施肥技術培訓,改進施肥習慣,提高肥料利用率;加強合理用藥,安全用藥,提高用藥效果,積極推廣高效、低毒和低殘留農藥。10.73.14合計141.1514.91三、環境影響評價本次規劃的飲用水源保護工程是以清理整頓保護區內違章建筑以及保24、護區兩側的村莊截污溝和小型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為主,工程建設對環境的影響主要在施工期,只要加強施工場地管理,注重安全防范,使用一些新型施工設備,并采取一些有效的施工方法和運行管護措施,可將不利影響降到最低限度,并隨著施工期的結束影響將逐漸消失或減少。同時,本項目是以保護地表水資源為主,在各項措施落實到位后,將極大的改善當地地表水水質,解決了人畜飲用水安全問題,而且改善了當地的衛生環境。12第六章第六章第六章第六章結論結論結論結論*縣泗溪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項目實施后,不僅能解決泗溪鎮居民飲水安全基本問題,而且能極大的改善當地的環境污染狀況。該項目的實施能帶來重大的社會效益,不僅有利于改善生產、生活條件,也有利于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密切黨群干群關系、提高政府威信、保障農村飲水安全、促進社會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