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懷遠縣縣域鄉村建設規劃方案(2017-2030年)(15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593859
2022-09-23
15頁
1.82MB
1、懷遠縣縣域鄉村建設規劃(2017-2030年)一、 編制目的根據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改革創新、全面有效推進鄉村規劃工作的指導意見(建村2015187號)要求,依據安徽省縣域鄉村建設規劃編制導則,為更好地引導和促進了懷遠縣社會經濟發展和城鎮建設,指導和規范縣域鄉村建設工作,特制定懷遠縣縣域鄉村建設規劃(2017-2030年)。二、 規劃期限近期為2017-2020年,遠期為2021-2030年。三、 鄉村人口預測規劃期末鄉村人口規模為65-75萬人。四、 生態空間規劃1. 生態網絡格局懷遠縣的生態網絡格局以農田景觀為基質,以重要生態功能斑塊、大型河流生態廊道、縣域內骨干道路為基本要素進行構建,形成2、“一核、兩楔、四河、十路”的生態網絡綠化格局。“一核”:以荊山-白乳泉風景名勝區和淮河、渦河四河交匯為生態功能核心;“兩楔”:淝河(四方湖)、芡河(湖);“四河”:淮河、渦河、懷洪新河、茨淮新河等重要河流生態廊道;“十路”京臺高速(G3)、寧洛高速(G36)等道路生態廊道。2. 縣域生態功能分區生態敏感區:面積約34平方公里,占縣域總面積的2%,范圍主要包括四方湖濕地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和芡河(湖)水源地核心區。主導生態服務功能為生物多樣性保育,保護與建設目標:提高濕地保有量,逐步建成功能完善的自然保護區體系,使保護區內重點物種和生態系統得到全面保護。生態保護區:面積約148平方公里,占縣域總面積3、的7%,包括芡河、淝河和涂山-白乳泉風景名勝區。本區主導生態服務功能為水源涵養、水土保持和景觀保護,保護與建設目標為水體岸線的自然化率大于90%,水環境功能區水質達標率大于95%。生態協調區:面積約573平方公里,占縣域總面積的26%,包括城區西側、芡河與淝河中間地區,范圍包括龍亢副中心、河溜鎮、淝南鎮、荊山鎮和褚集鎮。本區主導生態服務功能為水源涵養和農林畜牧養殖產品提供,其保護與建設目標為主要農產品中有機、綠色及無公害產品種植面積的比重達到85%以上。生態化發展區:面積約1298平方公里,占縣域總面積的59%,主要為淝河以北地區和芡河以南地區。本區的主導生態服務功能為農林畜牧養殖產品提供,保4、護與建設目標: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廢棄物綜合利用率達到95%以上;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5%;主要農產品中有機、綠色及無公害產品種植面積的比重達到70%。城鄉綜合建設重點區:面積約139平方公里,占縣域總面積的6%,包括城區、龍亢鎮、包集鎮、常墳鎮。本區的主導生態服務功能為人居和社會發展保障,建成區綠化覆蓋率大于40%,綠地率大于35%,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2平方米以上。村莊綠化覆蓋率達40以上。五、 產業發展規劃按照“突出重點、分層培育”的原則,注重培育特色產業,落實“一核兩軸,三鎮七園”產業布局。一核:以縣城為核心,通過老城改造提升、新區建設,建成集居住、工貿和休閑旅游服務業為一體的蚌埠市副5、中心城市。 兩軸:包括沿329國道產業軸和沿206國道產業軸,其中沿329國道產業發展軸依托現代農業綜合開發示范區、懷遠經濟開發區發展,對接蚌埠市淮上工業園區,打造優質農產品加工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橋頭堡;沿206國道產業發展軸依托空港產業園區、鄉鎮聯合產業園發展,打造商貿物流、休閑旅游產業廊道。三鎮:支持包集鎮、常墳鎮、河溜鎮三個中心鎮的建設開發和產業發展, 中心鎮重點打造特色產業。其中常墳鎮重點發展農副食品加工業、養殖業,包集鎮重點發展商貿物流業、特色農業,河溜鎮重點發展養殖業、農產品深加工和特色農業。七園:即懷遠經濟開發區、龍亢經濟開發區(龍亢聯合產業園)、白蓮坡食品科技產業園(荊芡鄉聯6、合產業園)、淮西現代農業綜合開發示范區、包集空港產業園、包集-陳集聯合產業園以及常墳-唐集聯合產業園。六、 村鎮體系規劃1. 村鎮體系結構形成縣城縣域副中心中心鎮般鄉鎮中心村自然村的六級結構。n 縣城城區:即懷遠縣人民政府所在地的縣城城區,是全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懷遠縣城的人口規模為45萬人。n 縣域副中心:即龍亢副中心,聯合龍亢經濟開發區、龍亢鎮、龍亢農場、徐圩鄉共同發展成為縣域副中心。人口規模為9萬人。n 中心鎮:包括常墳鎮、包集鎮、河溜鎮。人口規模為26萬人。n 一般鄉鎮:包括唐集鎮、雙橋集鎮、萬福鎮、魏莊鎮、陳集鎮、淝南鎮、淝河鄉、褚集鎮、古城鎮、蘭橋鄉、荊山鎮、白蓮坡鎮等12個7、城鎮。人口規模為0.52萬人。n 中心村:全縣規劃建設135個中心村。人口規模為0.10.45萬人。縣域村鎮空間結構規劃圖自然村:全縣規劃建設577個自然村。自然村人口規模為0.040.3萬人。2. 美麗鄉村中心村規劃合現有積聚程度、交通條件、自然歷史條件以及鄉鎮、村莊實施建議,綜合考慮美麗鄉村示范中心村建設的可行性,選取現狀條件較好的村莊作為美麗鄉村中心村,引領全縣村莊建設的發展,規劃共計規劃中心村135個,3. 鄉村用地規劃重點協調村莊布局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依據土地利用規劃對建設用地總量的分配及保障基本農田紅線不變的基礎上,結合村莊布局規劃村莊整合方案和人口分配,參考土規用地布局,對鄉村8、建設用地在空間上進行合理布局。城區建設用地:落實懷遠縣縣城總體規劃(2014-2030年)確定的遠期城市建設用地范圍,總用地面積為50平方公里。鎮區建設用地:依據縣城總體規劃分配各鄉鎮城鎮人口規模, 確定各鄉鎮鎮區建設用地規模,同時協調已編制各鄉鎮總規和土地利用規劃,綜合確定鎮區建設用地范圍。村莊建設用地:依據土地利用規劃城鄉建設用地分鄉鎮指標,結合規劃村莊人口分配和村莊現狀條件,確定村莊建設用地范圍。其中新建型村莊人均建設用地不超過120平米,其他村莊人均用地規模在現有基礎上結合現狀情況進行降低,并滿足安徽省美麗鄉村建設相關政策要求。縣域鄉村建設用地統計一覽表鄉鎮名稱城鎮建設用地(ha)城鎮9、人口規模(萬人)村莊建設用地(ha)村莊人口規模(萬人)荊山鎮5361.9848.331032.55 3榴城鎮352.32 2包集鎮1013.096869.14 5.3龍亢鎮131.359627.45 4.19龍亢農場902.38徐圩鄉32.45726.32 4河溜鎮237.342.2793.10 4.1常墳鎮639.135.4868.62 4.3雙橋集鎮137.531.2901.95 4.4魏莊鎮89.710.77400.04 2.8萬福鎮121.731.1557.31 3.5唐集鎮184.361.6935.48 4.8褚集鎮121.861.1626.29 3.1古城鎮62.970.680110、.26 4白蓮坡鎮76.170.71025.78 6.4淝南鎮89.190.8610.06 4淝河鄉90.890.81177.53 5.2陳集鎮91.410.9723.30 2.8蘭橋鄉85.310.75627.15 2.8合計9468.8581.2513655.6570.69七、 道路交通規劃1. 公路規劃高速公路:規劃新增蚌宿六高速,從縣域西部地區通過,自南向北連接唐集鎮、蘭橋鄉、河溜鎮、淝南鄉、淝河鄉、陳集鄉和包集鎮,設蘭橋鄉、淝河鄉出入口。國道:形成“兩橫一縱”國道網,規劃對G206線位進行優化調整;提升現狀S307為 G329,并對懷遠城區段進行改線;新建G345,東接黃疃窯淮河大橋11、,西段依托縣道X046提級取直。省道:形成“四橫三縱”省道網。其中S234為現狀省道,規劃新增S413、S311、S307、S236、S234、S230和S224。其他公路:全縣現狀共計11條縣道。規劃將X043古城鎮以西段提升為省道;保留X058、X041、X042、X043(古城鎮以東段)、X044、X045、X046、X050、X052和X056等10條縣道,提高等級至三級公路。農村公路:完善并優化鄉道和農村路網,加密農村公路網,結合美好鄉村建設,改造提升部分村村通道路,方便農民安全出行提供安全便捷的交通環境。2. 鐵路規劃規劃預留亳蚌揚城際鐵路與沿淮鐵路通道。沿淮鐵路是沿淮地區的主要運12、輸通道,規劃沿淮鐵路由淮南經常墳鎮和荊芡鄉,由G36北部至蚌埠北站。該鐵路遠景在常墳鎮設置貨運站,在城區預留客運站。亳蚌揚城際鐵路是中原地區、皖北地區和長三角地區的橫向通道,規劃亳蚌揚城際鐵路經龍亢副中心、淝南鄉至騰湖機場,設置客運站,實現“鐵、公、航”客運零換乘。3. 航空規劃蚌埠市規劃建設的騰湖機場,位于懷遠縣淝河鄉北部,邵樓村西北、騰湖村東北部。東距包集鎮區約4.5km,距蚌埠市中心直線距離約41km。騰湖機場定位為民航支線機場,規劃按4C級標準建設,按4D標準控制。2030年旅客吞吐量為130萬人次。4. 水運和港口規劃規劃淮河為二級航道,渦河及茨淮新河為三級航道,懷洪新河為五級航道。13、規劃新增5處航運碼頭,分別是渦河城西碼頭、龍亢碼頭,茨淮新河唐萬碼頭、上橋碼頭,以及懷洪新河古城碼頭。5. 客運樞紐規劃規劃新增城區渦北、龍亢副中心、包集鎮三處一級客運站。規劃在城西地區、河溜鎮、雙橋集鎮、萬福鎮、唐集鎮及常墳鎮設置二級公路客運站,在其他鄉鎮設置三級公路客運站。八、 配套設施規劃1. 文化設施重點加強中心城區及各(鄉)鎮區文化設施建設,設置文化活動中心。 2. 體育設施鄉鎮鎮區建成“三個一”工程,即:1個小型室內健身中心(1000平方米以上)、1個全民健身廣場(2000平方米以上)、1個多功能球類運動場或籠式足球場。行政村可結合鄉村建設,設置公共體育設施,建有室內體育活動室(114、00平方米以上);自然村公共體育設施覆蓋率達100%,滿足居民日常健身和體育活動的需要。3. 教育設施中心鎮鎮區配置幼兒園、小學、初中、普通高中;一般鄉鎮鎮區配置幼兒園、小學、初中;中心村、自然村配置幼兒園、小學等基層教育設施。全縣共計規劃小學320所,九年制學校26所,初中31所,完中5所,普通高中5所。4. 醫療衛生設施加強鄉鎮醫療機構建設,在龍亢副中心、包集鎮、常墳鎮、河溜鎮中心鎮建設二級綜合醫院;保留一般鄉鎮衛生院及中心村衛生室,逐步完成現有村衛生室和鄉鎮衛生院改造。5. 社會福利設施加強鄉鎮養老服務設施建設,擴建龍亢副中心項橋敬老院及包集敬老院、河溜敬老院,新建蘭橋敬老院,保留并完善15、現有鄉鎮敬老院,提高集中供養水平。6. 供水工程規劃城區擴建渦北水廠、懷遠縣第一水廠、荊芡水廠,對城區及荊山鎮供水;縣域根據需求逐步擴建各鄉鎮自來水廠供水規模,并根據實際情況逐步改造所有水廠均采用地表水作為主要水源;同時延伸供水管網,實現鄉村地區集中供水全覆蓋,推進農村安全飲水工程建設。7. 污水工程規劃在龍亢副中心、包集鎮、常墳鎮、河溜鎮中心鎮分別建設污水處理廠,其它鄉鎮建設小型污水處理設施,對農村污水進行處理。8. 供電工程規劃500KV變電所:新建500kV懷洪變,位于包集鎮南部;220KV變電所:保留現狀涂山變、圣泉變,新增包集變、康郢變(龍亢副中心)、鄒廟變(常墳)、草寺變(古城)等4所220 KV變電所;110KV變電所:保留現狀懷遠變、荊山變、古城變和常春變,新增五岔變、田莊變、常墳變、河溜變、賈園變、徐圩變等110kV變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