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303泗永路蘇皖交界至靈璧段改建工程瀝青混凝土下面層處理施工方案(1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93907
2022-09-23
16頁
31.04KB
1、S303 泗永路蘇皖交界至靈璧段改建工程瀝青混凝土下面層處理試驗段 一、工程概況 (一)、S303泗永路蘇皖交界至宿城段改建工程項目起點位于泗縣通海村以東約2km與江蘇省S245相接處,終點位于宿州市埇橋區與港口路平面交叉,路線全長110.782公里。 (二)本公司承建的S303靈璧段改建工程,起點位于泗縣交界處,起點樁號為K44+520,止于靈璧縣向陽鄉羅圩村,終點樁號為K49+520,路段全長5km。其瀝青面層結構形式主線段: 4cm厚細粒式AC-13(SBS改性)瀝青混凝土 6cm厚中粒式AC-20C(SBS改性)瀝青混凝土 8cm厚粗粒式AC-25C瀝青混凝土。 二、施工前準備情況 (2、一)、試驗段情況及目的 1、根據設計要求;設計高程與水泥穩定碎石基層頂高程差等于18cm。 2、我部瀝青混凝土面層總設計量為488000 平方米, 為確定瀝青混凝土施工時適宜的松鋪厚度和滿足設計要求的壓實遍數,最佳攤鋪機的型號、最佳壓實機械設備的類型及其組合工序以及其它施工機械配套組合等參數,我部瀝青混凝土面層施工前將進行試驗施工,試驗路段位置設在K49+120-K49+520段,全長400m,右幅施工。 (二)、技術準備 1、開工前,組織技術人員全面熟悉設計文件,充分了解設計意圖,認真核對地形及地質資料,做仔細的施工現場調查,核實工程數量。 2、路面施工前導線點、水準點已閉合,水泥穩定碎石基3、層頂高程復測等測量工作已完成。 2 (三)、人員機械設備準備 1、現場人員組織機構 現場技術保障:李曉惠 現場質量控制:林承浩 機械班負責人:張俊凱 施工班負責人:王 剛 試驗檢測負責人:張志河 安全負責人:朱超 施工隊長:韓開寶 現場管理、機械操作手、輔助工等計45人. 2、機械設備準備 機械設備配備表 3 瀝青及瀝青混合料試驗儀器表 4 (四)、機械組合的擬定 我部擬定機械組合為初壓采用膠輪壓路機靜壓一遍,復壓采用一臺DD125、一臺CC522和一臺CC624雙鋼輪振動壓路機進行雙向強振碾壓,碾壓作業段長度為70m。每段振壓遍數為3遍。每臺強振碾壓1遍。終壓采用一臺DD130振動壓路機靜壓4、2遍碾壓方式進行操作。 (五)、材料準備: 1、混合料分檔、原材的設計指標要求及配合比設計 (1)瀝青混合料分檔 (2)原材料的設計質量指標要求 1)、瀝青混合料用瀝青的質量要求 5 2)、瀝青混合料用粗集料的質量要求 6 3)、瀝青混合料用細集料的質量要求 瀝青混合料用機制砂規格 4、瀝青混合料用礦粉技術要求 7 5)、透封層 水泥穩定碎石基層養生期滿后,應立即進行透封層施工,基層頂面全斷面鋪設。 透封層采用層鋪法單層瀝青表處形式,瀝青采用普通乳化石油瀝青(PC-2),其規格和質量應符合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GF40-2004)的有關要求,用量為1.6-2.4L/。集料采用S14規格5、,每千平方米用量5-8m3。透封層的施工應符合下列要求: 層鋪法瀝青表面宜采用瀝青灑布及集料撒布機聯合作業;一般應在水穩基層施工碾壓結束、待表面稍變干燥狀態時,立即采用同步碎石封層車噴灑透層油,瀝青灑布車噴灑瀝青時應保持穩定速度和噴灑量,并保持整個灑布寬度噴灑均勻。 透封層的施工氣溫不得低于10. 用作透封層的陽離子乳化瀝青(PC-2),其技術間下表: 8 乳化瀝青技術要求(PC-2) (3)混合料配合比設計 材料質量必須經檢測符合要求后,才能進入拌合站。集料從碎石加工場存料區經檢驗合格后才能運輸進拌合站。拌合站設置四個集料倉,下面層目標配合比 15-30mm:10-20mm:5-10mm:06、-5mm:礦粉=18:28:20:30:4 下面層生產配合比 22-33mm:10-22mm:5-10mm:3-5mm:0-3mm:礦粉 9 21 : 26 : 18 : 5 :26 : 4 2、原材料準備 1、瀝青:按照設計文件要求,瀝青混凝土下面層采用70號A級道路石油瀝青,經檢驗各項指標均符合JTGF40-2004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的要求。 2、碎石:采用火龍山石料,石料堅硬、潔凈、干燥、無風化、無雜質、近立方體、有棱角經檢驗各項指標均符合JTGF40-2004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的要求。 3、機制砂:采用優質堿性石料生產,具有適當的級配,經檢驗各項指標均符合JTGF40-207、04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的要求。 4、礦粉:采用5mm以上石灰巖碎石在拌和廠內自行加工,經磨細得到的礦粉,礦粉干燥、潔凈。經檢驗各項指標均符合JTGF40-2004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的要求。 (六)、作業條件 已解決通訊、電力和施工材料的供應;修建供工程使用的施工便道,確保施工機械設備、材料、人員到位,并設立了必要的標志牌。使路面工程在施工期間保持場地處于良好的連續施工狀態。 (七)、施工前準備 在開工前,首先組織技術人員及施工人員、機械操作人員認真學習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規范和交通廳文件高速公路瀝青路面規范化施工與質量管理指導意見,認真熟悉施工圖紙,使每一位施工人員都能明確施工工藝8、和施工質量要求。 從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施工完畢進入瀝青混泥土下面層施工是整個路面 10 工程施工中重點工序交接控制點之一。我項目部在指揮部和駐地辦的領導和協調下,匯同路面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施工單位,對路面瀝青混凝土下面層所需檢查的項目進行共同檢測,試驗段路面瀝青混凝土下面層適當加大檢查頻率,合格后進行移交,從而以合格的路面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施工質量來確保瀝青混凝土下面層的施工質量。 (八)、施工技術方案 1、瀝青混凝土下面層的準備 、透層油緊接在基層施工結束表面稍干后進行噴灑,這樣既能保證透層油滲透基層厚度,同時利于基層養護。 、灑布透層乳化瀝青,灑布車的灑布桿長度為6米,灑布用量控制在 1.2-19、.4Kg /,寬度為11.65米,乳化瀝青采用噴灑型陽離子慢裂乳化瀝青(PC-2)乳化瀝青中的殘留物含量為50%。乳化瀝青中乳化劑用量為2%噴灑的透層油在路面全寬內均勻分布成一薄層。 、噴灑透層油時對局部未噴灑到的位置用人工進行噴灑。個別低洼處用掃帚對積存的透層油進行清掃。 、透層施工完畢破乳后,施工下封層,下封層厚度為1cm,寬度為11.65米,封層攤鋪機寬度為3米采用四幅攤鋪。乳化瀝青采用拌和型陽離子慢裂改性乳化瀝青(BC-1)乳化瀝青中的殘留物含量為55%。 、先灑布靠中央分隔帶的車道,由內向外,一個車道接一個車道噴灑。 、在下封層驗收合格后,準備下面層首件工程施工。 2、攤鋪前準備 按10、設計要求進行中線放樣。右幅的兩側每10m設一樁,中間每5米設一樁,各樁點用紅漆標出。將下封層兩側按每10米一個斷面,每個斷面3個 11 點進行高程測設,中間處加密至每5米一點。通過試驗段所測松鋪系數,采用1.24的松鋪系數進行高程控制。兩側采用鋼絲繩掛線,在內、外側距下面層邊緣50cm處打鋼釬、鋼絲繩距攤鋪機熨平板的水平距離大于20cm距內側下面層邊緣6米處設支撐鋁合金桿,鋁合金桿長5米。基準線鋼絲繩直徑為3mm,其鋼絲繩張拉力應不小于800N豎向撓度不得大于1mm。基準線鋼絲繩支架間距為10米。基準線支架與基準線鋼絲繩之間連接牢固,以免發生上下或左右松動現象。 4、混合料的拌和 混合料按監理11、工程師批準的生產配合比設計進行拌和生產配合比為22-33mm:10-22mm:5-10mm:3-5mm:0-3mm:礦粉= 21:26:18:5:26:4最佳瀝青用量3.8%。必須對拌和機的計量設備、溫度測試系統進行計量標定、調試,使混合料各材料的計量準確。瀝青混合料采用LB4500型拌和機進行 拌和。每盤瀝青混合料的拌和時間確定為52s其中干拌時間為5s。開始幾盤集料加熱溫度應比規范規定的集料加熱溫度高10左右,為避免瀝青與礦粉先接觸而形成油團,保證混合料拌和均勻瀝青混合料拌和時應調整瀝青與礦粉添加的延遲時間,確保瀝青先與集料接觸,在添加瀝青中途開始添加礦粉,使所有集料顆粒全部裹覆瀝青結合料12、。集料的加熱溫度控制在175-185之間,瀝青加熱溫度控制在155-165之間,控制好集料和瀝青的加熱溫度,確保瀝青混合料出料溫度在145-165之間。低于145和高于195的混合料作為廢料處理。專人檢測成品料的質量,要求拌和的混合料均勻一致、無花白料、無結團成塊、無冒青煙和離析現象。若出現成品料異常應作廢料處理并立即通知操作室人員和試驗室采取處理措施?;旌狭习韬瓦^程中嚴格控制油石比和礦料級配,試驗人員在拌和站與攤鋪現場取樣進 12 行馬歇爾試驗和瀝青含量測試,檢測瀝青含量,礦料級配及其它指標。設專人在拌和場加強對每車的成品混合料的外觀質量和溫度檢測,并做好記錄,以防花白料、溫度過低或溫度過高13、的混合料運輸到現場。拌和場出料員開具運料單,一式三聯注明車牌號、車次、拌料時間、噸數及瀝青混合料出場溫度,簽字并經拌和站監理人員簽認,然后由司機帶至施工現場,由現場收料人員對混合料溫度進行檢驗并經現場監理人員檢測合格后方可允許攤鋪瀝青混合料。運輸到攤鋪現場的瀝青混合料溫度不得低于145。 5、混合料的運輸 、混合料采用30輛載重20噸且車況良好的自卸車運輸。自卸車均配備防雨蓬布,用以保溫、防雨、防污染。運料前先對自卸車車廂進行徹底清掃,并對車廂側板與底板, 噴灑1:3油水混合液以防混合料粘貼在廂板上,但不得有余液積聚在車廂底部。 、采用插入式溫度計來檢測每車瀝青混合料的出場溫度和運輸到攤鋪現場14、的溫度。溫度計插入深度要大于150mm為方便溫度檢測,必須在運料車側面中部設專用的檢測孔,孔口距離車廂底部約300mm. 、運料車倒車時,在攤鋪機前10-30cm處停住,不得撞擊攤鋪機。卸料過程中掛空擋,靠攤鋪機推動前進。運料車卸料時多次頂升卸料,攤鋪機受料斗翼板必須慢速合攏,以有效減少混合料離析,確保攤鋪的均勻性。 、運料車不得超載運輸,拌和場外300m及高速公路進出口300m范圍內便道硬化,并采用吹風機對輪胎進行清潔,進入攤鋪現場時輪胎上不得沾有泥土等可能污染路面的臟物,不得在封層上急剎車、急彎掉頭運輸能力滿足施工需要。運料車應有良好的篷布覆蓋措施,以便保溫和避免污染。 6、混合料攤鋪 115、3 對溫度低于135的混合料不準用于攤鋪?;旌狭喜捎脙膳_攤鋪機進行梯隊作業,一臺DEMAG DF145CS攤鋪機熨平板寬度組裝成5.5米靠近中樁在前,另一臺DEMAG DF145CS攤鋪機熨平板寬度組裝成5.75米靠近邊樁在后為防止混合料離析,采用在攤鋪機擋料板下設臵擋料皮的措施。兩臺攤鋪機搭接處,采用鐵板拖平,以保證接縫處的平整度。通過調整攤鋪機兩側擋料板確保右幅寬度為11.25m。兩臺攤鋪機縱向前后距離控制在10-20米。兩臺攤鋪機縱向接縫處,應有5-10cm左右的攤鋪層重疊以熱接縫形式在最后作跨縫碾壓,以消除縱縫痕跡。混合料攤鋪時提前30-60min左右對攤鋪機熨平板進行加熱、預熱溫度不16、低于100。攤鋪機熨平板必須拼裝緊密,不得存有縫隙,防止卡入粒料,將下面層表面拉出條痕。在攤鋪機受料斗中噴灑1:3油水混合液以防止粘料。攤鋪機前設專人檢測溫度,待攤鋪機前有5輛以上待卸料車時,攤鋪機開始攤鋪。攤鋪機工作時夯錘開在500r/min。必須打開雙夯錘強夯,攤鋪時,先攤鋪第二或第三車料,然后再攤鋪第一車料。攤鋪機行走速度控制在1.5m-2.5m/min。攤鋪過程做到緩慢、均速、不間斷地連續攤鋪。螺旋布料器的轉速要均勻穩定,在鋪筑過程中攤鋪機螺旋布料器不停的轉動,同時控制好轉速不宜太快,布料器中的料應充滿螺旋布料器2/3以上,并保證攤鋪斷面上不發生離析。后面的攤鋪機外側架設鋼絲繩進行高程17、控制,內側以前面攤鋪機已攤鋪且未碾壓的瀝青混合料頂面作為基準層面,在其上面走“雪橇”前面的攤鋪機應預留10-20cm寬暫不碾壓,作為后面攤鋪機內側高程控制的基準面。攤鋪機受料斗應在刮板尚未露出約10cm厚的熱混合料,待下一輛運料車卸料時,必須做到連續供料,并避免粗料集中,盡量做到攤鋪機不收斗攏料以減小面層離析。 7、碾壓 14 (1)、初壓 初壓盡可能在較高溫度狀態下緊跟攤鋪機碾壓,不得等候。采用一臺30T膠輪壓路機碾壓1遍,碾壓速度3km/h相鄰碾壓帶輪跡重疊20-30cm。采用膠輪壓路機碾壓時,在壓路機輪胎上噴灑或涂刷含有隔離劑的水溶液膠輪壓路機盡量不要噴水,否則降溫過快。開始碾壓混合料的18、內部溫度控制在130150之間。初壓應遵循緊跟、慢壓、少水的原則。 (2)、復壓 復壓采用一臺DD125、一臺CC522和一臺CC624雙鋼輪振動壓路機進行雙向強振碾壓,碾壓作業段長度為70m。每段振壓遍數為3遍。每臺強振碾壓1遍。壓實速度控制在3-4.5km/h采用高頻低幅,以產生較大的激振力振動頻率為35-50Hz,振幅為0.3-0.8mm,重疊1/2輪,并嚴格控制復壓過程中的混合料溫度。為避免碾壓時混合料堆擠產生擁包,碾壓時應將驅動輪朝向攤鋪機的方向,直線段及不設超高的平曲線段由外側向內側碾壓,超高段由低處向高處碾壓。在坡道上應將驅動輪從低處向高處碾壓。碾壓線路及方向不應突然改變,壓路機19、起步、停止必須減速緩行,不準剎車制動。壓路機70米折回不應處于同一橫斷面上。為便于司機辨認現場初壓、復壓、終壓部分設標識牌提醒并且設有指定人員隨著進程對標識牌進行挪動。 (3)、終壓 終壓采用一臺DD130振動壓路機靜壓2遍,壓實速度控制在6km/h,相鄰碾壓帶重疊寬度為20-30cm,壓至無輪跡為止。 8、施工縫處理 (1)、縱向施工縫:采用兩臺攤鋪機成梯隊聯合攤鋪方式的縱向接縫應采用斜接縫。在前部已攤鋪混合料部分留下10-20cm寬暫不碾壓作為后 15 高程基準面,并有5-10cm左右的攤鋪層重疊,以勢接縫形式在最后作跨接縫碾壓以消縫跡。如果兩臺攤鋪機相隔距離較短,也可做一次碾壓。上下層縱20、縫應錯開15cm以上,且應盡量避開車道輪跡帶。 (2)、橫向施工縫:全部采用平接縫,用三米直尺沿縱向位置,在攤鋪段端部的直尺呈懸臂狀,以攤鋪層與直尺脫離接觸處定出接縫位臵人工用鎬切齊后鏟除,繼續攤鋪時,應將攤鋪層涂上少量粘層瀝青,攤鋪機熨平板從接縫處起步攤鋪,攤鋪前熨平板應提前0.5-1h預熱至不低于100并將原壓實部位進行預熱甚至軟化,碾壓時用鋼筒式壓路機進行橫向壓實從先鋪路面上跨縫逐漸向新鋪面層,以每次20cm寬度為宜,直至全部在新鋪面上為止。改為縱向碾壓時,不要在橫接縫上垂直碾壓,以免引起新舊層錯臺。碾壓完畢后要對平整度作專門測量,如不符合及時處理。確保接縫平整。相鄰兩幅及上下層的橫向接21、縫均宜錯位1m以上。 9、交通管制 在施工區兩端設各種警示標志牌標語為“前方施工、減速慢行”、“前方施工、注意安全”。碾壓完成后立即用三角彩旗封閉交通禁止任何車輛通行。 (九)瀝青混凝土下面層施工工藝框圖 瀝 青 下 面 層 施 工 工 藝 框 圖 16 十、施工質量控制要點及質量保證措施 1、施工質量控制要點 、拌和控制 a、加強料堆卸料和裝料的管理,減少隨機離析。 粗集料如果在料堆底部發生了離析,用裝載機將料重新拌和。 b、自卸車在出料口處接料過程中,分三次裝載,第一次靠近汽車的前部,第二次靠近汽車的尾部,第三次在汽車的中部,以盡量避免造成混合料的離析。 c、注意加強拌合場與施工現場的聯系22、,一方若出現異常情況,應立即通知對方并采取相應措施。 d、定期校核計量設備、溫度測試系統。開機前要全面檢查拌和樓各部位運轉是否正常,如有問題應及時排除。 e、拌和過程中操作人員必須嚴格按照技術部門提供的配合比操作,不得隨意更改配合比例,嚴格控制瀝青、集料的加熱溫度和瀝青混合料的拌和溫度。 f、每天拌和完成后,拌和樓的操作人員及修理人員要檢修和保養拌和站設備。 g、在拌和機下料口設專人每車采用插入式溫度計檢測混合料的溫度,記錄好成品料溫度 、攤鋪控制 18 a、在接縫處攤鋪時,人工在接逢斷面處灑乳化瀝青,并在已壓實的接縫處墊木板至虛鋪厚度,然后進行熨平板加熱使已壓實部分的混合料預熱軟化,以加強新23、舊混合料的粘結。 b、遇雨時,立即停止施工,并清除未壓實成型的混合料。淋雨后的混合料應廢棄,不得卸入攤鋪機。 c、攤鋪過程中出現離析、邊角缺料等現象時,人工及時補灑、換填料。 d、對外形不規則、路面厚度不同、空間受到限制、匝道接口、中央分隔帶以及構造物接頭等攤鋪機無法工作的地方,采用人工鋪筑混合料。 e、攤鋪結束時攤鋪機在接近端部前約1米處將熨平板稍稍抬起駛離現場用人工將端部混合料鏟齊后再進行碾壓。 、碾壓控制 a、前面一臺攤鋪機攤鋪的混合料留下10-20cm寬暫不碾壓,作為后攤鋪部分的基準高程,最后碾壓時做跨縫碾壓以消除輪跡。 b、壓路機及時跟進攤鋪機碾壓時振動壓路機應盡可能少灑水,只要保證24、不粘輪即可,保持合理的壓實速度。 c、施工過程中,操作人員須根據橫斷面超高變化,及時改變碾壓方向。直線段及不設超高的平曲線段由外側向內側碾壓,超高段由低處向高處碾壓。 d、碾壓時,壓路機以緊跟攤鋪機為宜,壓路機不得在未壓實得路面上進行調頭、停車、加水、整個碾壓過程連續進行。 e、對初壓、復壓、終壓段落設臵明顯標志牌,做到不漏壓、不超壓。碾壓遵循“緊跟、慢壓、高頻、低幅、少水”的原則。 f、兩側邊部多壓一遍。 19 g、碾壓時壓路機驅動輪面向攤鋪機。 h、與構造物相接部若無法碾壓時,用夯板與夯錘補充壓實。 i、復壓過程中,用3米直尺對路面進行平整度檢測,平整度稍差的部分用石筆標出,指揮壓路機確保25、料溫在100以上及時進行處理。 下面層瀝青混合料施工溫度。 j、施工完成后禁止車輛通行,以免重車通行下表面發生松散。 2、質量保證措施 、建立質量管理組織,成立專職質量管理領導小組,項目經理任組 長,項目總工任副組長,施工隊成立全面質量管理小組. 、項目部設專職質量檢查工程師,對施工的全過程進行質量檢查、控制。質檢工程師要對質量薄弱環節制定出能夠保證質量的各項措施,并組織實施,克服質量通病。 、用現代化管理手段提高工程質量。使質量管理工作不斷深入,健全質量保證體系和以質量保證為中心的經營管理體系。在本工程施工中,我部決心加強基礎工作,確保工程質量,把創優落實到實處。 、完善質量責任制,進一步加26、強各級領導,明確各業務部門、瀝青面 20 層施工隊、個人的崗位質量責任,增強責任心。 、加強技術指導,嚴格按規范要求做,堅持施工前交底,施工中指導和施工后總結。 、加強試驗室的工作,嚴格做好原材料和混合料的檢驗工作,確保配合比能滿足設計要求。 十一、施工安全措施 1、加強員工安全教育,成立安全領導小組,項目經理任組長,項目總工任副組長,施工隊主要負責人為組員。 2、完善安全責任制,施工區域內設專職安全員并佩戴安全袖標,以達到明確安全責任,增強安全意識的目的。 3、開展安全生產檢查,發現問題要及時整改,把不安全因素消滅在萌芽狀態。施工機械、車輛嚴禁帶“病”工作,各種施工機械設備、器具經常檢查,測27、試,保證完好。 4、機械操作人員必須聽從施工人員的正確指揮,精心操作。但對施工人員違反操作規程和可能引起危險事故的指揮,操作人員有權拒絕執行,并及時向工地負責人反映。 5、操作手駕車前,先在機械前后巡視一遍。駕車啟動后鳴笛1-2次確定確無人員后再進行施工作業。 十二、施工環保措施 1、開展創辦“文明環保工區”活動,對職工進行經常性的環境保護教育,使職工對環境保護有充分認識。 2、實行全員職工崗位責任制,施工過程中,實行掛牌上崗,標示施工。 3、嚴格施工現場管理,做到材料存放有條理,機械停擺有次序,施工 21 生產現場井然有序,施工完料進行場地清理。 4、施工區內道路,通暢、平坦、整潔,不亂堆亂放,無散落物,場地平整不積水,無散落的雜物及散物,場地排水成系統,并暢通不堵。對運輸便道和現場附近經常灑水,防止塵土飛揚。 5、處理好與當地政府和群眾的關系,爭取各方面的支持,創造良好的施工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