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合武特大橋跨川龍大道連續梁滿堂支架搭設工程施工方案(1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93939
2022-09-23
18頁
197.54KB
1、. 第一章:編制范圍跨合武特大橋跨川龍大道連續梁滿堂支架法施工。主要包括地基處理、碗口式腳手架的搭設、過車門洞的布置及搭設、過人門洞的布置及搭設、模板的拼裝及加固方案、連續梁混凝土澆筑施工方案、滿堂支架拆除方案、跨川龍大道施工防護方案等。第二章:編制依據本方案編制依據:2.1建設單位提供的施工圖紙:2.1.1石武客專鄭武施圖(橋)-167;2.1.2石武客專鄭武施圖(橋參)I-5:無砟軌道支架現澆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雙線),跨度48+80+48m(直、曲線);2.2本標段總體施工組織設計;2.3本單位擁有的工法、科技成果、企業管理水平、勞動力技術等級、設備裝備實力,以及從事鐵路施工所積累的豐富2、的施工經驗。2.4客運專線鐵路橋涵工程施工技術指南、客運專線鐵路橋涵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暫行標準、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等。第三章:工程概況1.1工程簡介新建石家莊至武漢鐵路客運專線湖北段TJ標一公司項目部管段范圍內的跨合武特大橋工程,本管段范圍內承建跨合武特大橋起訖里程DK1155+850.78(356#墩中心里程)DK1159+467.780(462#武漢臺尾)長度:3552.61m。梁形分布情況: 4-32m簡支梁+(48+80+48)m連續梁+5-24m簡支梁+19-32m簡支梁+1-24m簡支梁+48-32m簡支梁+(48+80+48)m連續梁+22-32m簡支梁。本施工方案主跨3、跨川龍大道,主跨橋式為(48+80+48)m預應力混凝土連續箱梁(見下圖),一聯全長176m,無砟軌道橋面,橋面線間距5.0m。該連續梁設計采用支架現澆法施工。跨合武特大橋跨川龍大道連續梁布置圖 1.2結構設計跨合武特大橋跨川龍大道連續梁設計為(48+80+48)m單箱單室、變高度、變截面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結構,中支點處梁高6.65m,跨中直線段及邊跨13.25m直線段梁高為3.85m,梁底下緣按二次拋物線變化,邊支座距中心線至梁端0.75m。連續梁底寬6.7m,頂寬12.0m。頂板厚40cm;腹板厚50cm、70cm和90cm,按折線變化,底板厚度10cm100cm,按曲線變化。底板設3064、0cm梗脅,頂板設3090cm梗脅。全聯在端支點、中支點及跨中設橫隔板,橫隔板有孔洞,供檢查人員通過。主梁共分7個梁段,其中A節段30.75m,B節段36.0m,C節段為3.0m合攏段,D節段38.0m中支點0號塊長度12.0m,一般梁段長度分成2.7m、3.1m、3.5m,合攏段2.0m,邊跨現澆段7.75m。梁體采用縱向、橫向、豎向三向預應力體系。本連續梁采用無砟軌道橋面,橋面線間距5.0m。主跨連續梁設計采用支架現澆法施工。1.3主要工程量 連續梁主要工程數量見下表。 連續梁主要工程數量表部位材料及規格單位數量主梁混凝土C50m32669.25鋼絞線j15.20mm,fpk=1860MP5、at153.6IV級鋼筋25精軋螺紋鋼筋t20.6梁體鋼筋HRB335t391.2豎向預應力筋錨下螺旋筋t2.4鍍鋅金屬波紋管G=70mm,H=19mmm4397.897(內)m6972.192(內)m1091.3鐵皮管35(內)m4930.4錨具BM15-4套412JLM-25套1028OVM15-12套48OVM15-15套280OVM15-15連接器型錨具套64球型支座GTQZ-7000 ZX套2GTQZ-7000 DX套2GTQZ-32500 ZX套2GTQZ-32500 DX套2GTQZ-32500 GD套1GTQZ-32500 HX套11.4跨線情況該橋主跨上跨川龍大道,線路與川龍6、大道132斜交。437#和438#主墩承臺設計為長方形承臺,其尺寸均為14.3m10.4m4.0m; 川龍大道路面頂標高為30.9m。第四章 支架搭設施工方案4.1基底處理根據設計圖紙,結合現場實際情況,本連續梁A、B、C節段均位于原地表土層上且436#墩與437#墩、438#墩與439#墩之間有回填的泥漿池,D節段位于公路上。根據按照滿堂支架法施工計算所需的地基承載力對A、B、C節段范圍內的地基進行基底處理,處理方式如下:(1)436#墩與437#墩之間挖除436#墩與437#墩原泥漿池回填土,下挖其余地段地表土層至436#墩承臺底面(至標高:28.90m);再換填改良土(10%石灰土),按7、照每層0.3m厚逐層進行壓實填筑。回填標高至32.40m;最后在改良土頂面澆筑0.2m厚C30混凝土(標高至32.60m),混凝土頂面要求表面平整收光。(2)437#墩與438#墩之間A、437#墩與公路綠化帶之間采用改良土(10%石灰土)至標高32.40m,之后現澆0.2m厚C30混凝土至標高32.60m(方法同436#墩與437#墩之間換填方案);B、公路綠化帶由于綠化帶種植土較厚,基底松軟,兼之綠化帶寬度有限,無法進行有效的碾壓工作,因此在兩個綠化帶位置換填1.0m厚C30混凝土,要求混凝土埋深0.5m,露出0.5m,經計算混凝土頂面標高同樣為32.60m。C、公路機動車道鑒于公路機動車8、道路基底情況良好,同時計劃再機動車道位置采用臨時支墩進行支撐,經計算該處公路地基承載力完全滿足要求,因此在該位置不進行基底處理。D、公路綠化帶與438#墩之間由于從公路人行道到438#墩之間有一個土質陡坡存在,該位置地基承載力遠達不到施工要求,因此在該位置換填C30鋼筋混凝土(厚度1.0m)進行地基加固。混凝土按照0.6m的倍數進行臺階式降坡,方便腳手架的搭設。由坡腳到438#墩之間采用換填改良土(10%石灰土)+0.2cm混凝土的方式進行加固至標高27.72m。D、438#墩與439#墩之間挖除438#墩與439#墩原泥漿池回填土,下挖其余地段地表土層至436#墩承臺頂面(至標高:25.879、m);再換填改良土(10%石灰土),按照每層0.3m厚逐層進行壓實填筑。回填標高至28.52m;最后在改良土頂面澆筑0.2m厚C30混凝土(標高至28.72m),混凝土頂面要求表面平整收光。4.2碗口式腳手架的搭設4.2.1材料要求鋼管采用現行國家標準直縫電焊鋼管(GB/T13793)或低壓流體輸送用焊接鋼管(GB/T3092)中規定的3號鋼管,其質量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碳素結構鋼(GB/T700)中Q235-A級鋼的規定,外徑為48mm的鋼管,壁厚為 3.5mm。4.2.2、腳手架形式碗扣式腳手架以驗算立桿允許荷載確定搭設尺寸:立桿水平橫向間距: 0.6m (橫橋向)立桿水平縱向間距: 0.610、m(順橋向) 立桿豎向步距:0.6m C#梁段順橋向前后2.0m范圍內(全長7.0m)立桿水平縱向間距為0.3m,其余不變剪刀撐縱橫向間距不大于6m;水平剪刀撐豎向每間距3m設置1層; 4.2.3碗口式腳手架施工工藝4.2.3.1地基處理按照本章節中第3.1節所述進行地基處理。為避免處理好的地基受水浸泡,產生不均勻沉降,在基礎四周開挖4030cm的排水溝,排水溝分段開挖形成坡度。4.2.3.2測量放樣測量人員用全站儀放樣連續梁梁在地基上的豎向投影線,并用白灰撒上標志線,現場技術員根據投影線定出連續梁梁的中心線,同樣用白灰線做上標記。根據中心線向兩側對稱布設碗扣支架。4.2.3.3布設立桿墊塊根11、據立桿位置布設立桿墊板,墊板采用10cm10cm方木,使立桿處于方木中心,方木橫向布置,放置平整、牢固,底部無懸空現象。4.2.3.4碗扣支架安裝根據立桿及橫桿的設計組合,從底部向頂部依次安裝立桿、橫桿。一般先全部裝完一個作業面的底部立桿及部分橫桿,再逐層往上安裝,同時安裝所有橫桿。立桿和橫桿安裝完畢后,安裝斜撐桿,保證支架的穩定性。斜撐通過扣件與碗扣支架連接,安裝時盡量布置在框架結點上。4.2.3.5頂托安裝為便于在支架上高空作業,安全省時,可在地面上大致調好頂托伸出量,再運至支架頂安裝。根據梁底高程變化決定順橋向控制斷面間距,橫橋向設左、中、右三個控制點,精確調出頂托標高。然后用明顯的標記12、標明頂托伸出量,以便校驗。最后再用拉線內插方法,依次調出每個頂托的標高,頂托伸出量一般控制在30cm以內為宜。4.2.3.6縱橫梁及外模安裝頂托標高調整完畢后,頂托承托I20a工字鋼橫梁,在其上安放方木橫梁,采用10cm10cm方木間距60cm置于工字鋼上作小楞,頂面鋪大塊鋼模作梁底面模板。4.3通車門洞的施工4.3.1支墩定位: 4.3.1.1經測量班放線,以連續梁中心線與公路中心線交點為起點,沿連續梁中心線方向左右各1.0m定出支撐體系中心的2個支墩; 4.3.1.2按照跨川龍大道連續梁跨公路位置支撐體系兼防護體系大樣圖中所示,根據已確定的2個支墩定出連續梁中心線方向上另外2個支墩; 4.13、3.1.3支墩沿公路中心線方向共計4排,且與公路中心線平行,每排支墩沿公路中心線方向間距1.85m(每排共計13個支墩),從而確定其余各支墩位置。4.3.2支墩基礎:4.3.2.1根據確定的支墩位置反推出支墩基礎邊線,在基礎位置鋪設土工布,要求土工布超出基礎邊線0.5m;4.3.2.2兩側基礎采用1.5m寬、長度沿公路中心線方向24.76m鋼筋混凝土澆筑而成,基礎頂面高程為33.04m;4.3.2.3中間基礎采用2.2m寬、長度沿公路中心線方向24.76m鋼筋混凝土澆筑而成,基礎頂面高程為33.04m;4.3.2.4基礎配筋采用16螺紋鋼構造配筋;4.3.2.5基礎在澆筑混凝土前在支墩位置預埋14、80cm80cm1cm鋼板,鋼板背面焊接9根25螺紋鋼伸入基礎內,25螺紋鋼按梅花布置;4.3.3支墩 4.3.3.1支墩采用50010mm鋼管,支墩高4.5m,防護門洞限高4.5m; 4.3.3.2支墩與預埋鋼板采用焊接,并設置三角鋼板(10201cm)加強支墩與鋼板之間的連接,每個支墩頂部、底部各8個三角鋼板; 4.3.3.3支墩頂面焊接80cm80cm1cm鋼板(并設置三角鋼板加強支墩與鋼板之間的連接)做為承托平臺,用于承托工字鋼。4.3.4橫梁支墩頂面沿連續梁縱向方向鋪設56b工字鋼(2根一組),每組長18.03m,共計26組。4.3.5分配梁56b工字鋼頂面沿公路中心線方向鋪設32b15、工字鋼做為分配梁,間距按照0.6m布置。兩個門洞的第一根分配梁定在各門洞中心位置,其余的分配梁以第一根分配梁為起點向兩邊鋪設。4.3.6防護平臺分配梁頂滿鋪2cm厚竹膠板做為防護平臺,防止施工時物體墜落影響公路交通安全。4.3.7通車門洞頂腳手架支撐體系的搭設在防護平臺頂布設10cm10cm的方木做為立桿墊塊,沿著分配梁的方向擺放,在方木上搭設腳手架。搭設時要注意分配梁中心軸、方木中心軸、腳手架鋼管中心軸三軸線合一。腳手架頂采用可調節式頂托承托15cm15cm方木,用來承托模板體系。其安裝同本章節中3.2節所述要求相同。4.4過人門洞的施工4.4.1基礎過人門洞立柱基礎利用綠化帶換填的混凝土基16、礎及過車門洞立柱基礎。4.4.2立柱過人門洞立柱采用2種形式:一種是在綠化帶位置的立柱采用毀滅60010mm鋼管,支墩高2.5m,支墩頂焊接80801cm鋼板做為承托面板承托工字鋼;另一種是與過車門洞同基礎的立柱采用2根32b工字鋼T字型焊接而成,并且工字鋼與過車門洞支墩焊接成整體,工字鋼頂面焊接50601cm鋼板做為承托面板承托工字鋼。4.4.3橫梁支墩頂面沿連續梁縱向方向鋪設56b工字鋼(2根一組),每組長4.5m,共計26組(兩側合計)。4.4.4分配梁56b工字鋼頂面沿公路中心線方向鋪設32b工字鋼做為分配梁,間距按照0.6m布置,共計14根(兩側合計)。4.4.5防護平臺分配梁頂滿鋪17、2cm厚竹膠板做為防護平臺,防止施工時物體墜落影響行人通行安全。4.4.6通車門洞頂腳手架支撐體系的搭設在防護平臺頂布設15cm15cm的方木做為立桿墊塊,沿著分配梁的方向擺放,在方木上搭設腳手架。搭設時要注意分配梁中心軸、方木中心軸、腳手架鋼管中心軸三軸線合一。腳手架頂采用可調節式頂托承托15cm15cm方木,用來承托模板體系。其安裝同本章節中3.2節所述要求相同。4.5模板及加固體系施工碗口式腳手架頂部采用可調節頂托支撐橫向方木,方木截面尺寸為15cm15cm,間距為60cm。在方木頂沿連續梁縱向再鋪設一層方木做分配梁,該方木采用截面尺寸10cm10cm,間距為17cm,直接承托連續梁底部18、模板。連續梁模板采用20mm厚竹膠板拼裝而成。側模沿豎向設置10 cm10cm方木做背帶,間距20cm,背帶外側沿連續梁縱向方向設置橫楞,橫楞采用雙433.5mm鋼管,通過對拉螺栓加固側模,對拉螺栓采用M14螺栓,布置間距為橫向40cm,豎向60cm。4.6支架預壓4.6.1預壓荷載為了檢查支架的承載力,減少和清除支架的非彈性變形及地基的沉降量。在鋪設完箱梁底模方木后,對全橋支架、模板進行預壓,預壓荷載按1.2的安全系數考慮。4.6.2預壓方法:預壓采用砂袋,用吊車吊裝逐級加載,砂袋采用拌和站計量裝袋,每袋1m3按1.56T計算。預壓重量按計算荷載的50%80%120%分三次逐級加載。也就是砂19、袋分層布設,先鋪設第一層,全部完成后再鋪第二層。預壓時每5m一個斷面,每個斷面設6個觀測點。其中底模板上設置3個,支架底基礎上設置3個。4.6.3預壓觀測每天對觀測點進行觀測1次,若24小時的沉降量小于2mm,則可以確認為沉降穩定,并計算總沉降量。觀測的方法采用水準儀測量,測加載前標高為1,加載后標高為2,卸載后標高為3,則1-3為不可恢復變形,3-2為彈性變形。在預壓前、后和預壓過程中,用儀器隨時觀測跨中、1/4梁跨位置的變形,并檢查支架各扣件的受力情況,驗證、校核施工預拱度設置值的可靠性和確定支架預拱度設置的合理值。4.6.4卸載當觀測到24小時的沉降量小于2mm后,不再觀測開始卸載。卸載20、也采用吊車逐個將砂袋卸下。卸載完成后,觀測支架的彈性變形。4.7支架調整在支架預壓完成后,重新標定橋梁中心軸線,對箱梁的底模板平面位置進行放樣。預壓后通過調承托或木楔精確調整底模板標高,其標高設定時考慮設置預拱度。預拱度設置應考慮梁自重所產生預拱度,但根據設計,此值不予考慮。四、施工注意事項4.1腳手架施工注意事項4.1.1腳手架搭設或拆除人員必須由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管理規定經考核合格,領取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證的專業架子工進行。 4.1.2操作時必須配戴安全帽、安全帶,穿防滑鞋。 4.1.3大霧及雨、雪天氣和6級以上大風時,不得進行腳手架上的高處作業。 4.1.4腳手架搭設作業時,應按21、形成基本構架單元的要求逐排、逐跨和逐步地進行搭設,矩形周邊腳手架宜從其中的一個角部開始向方向延伸外搭設。確保已搭部分穩定。 4.1.5搭設作業,應按以下要求作好自我保護和保護好作業現場人員的安全: (1)在架上作業人員應穿防滑鞋和佩掛好安全帶。保證作業的安全,腳下應有必要數量的腳手板,并應鋪設平穩,且不得有探頭板。當暫時無法鋪設落腳板時,用于落腳或抓握、把持的桿件均應為穩定的構架部分,著力點與構架節點的水平距離應不大于0.8m,垂直距離應不大于1.5m。位于桿接頭之上的自由立桿不得用作把持桿。 (2)架上作業人員應作好分工和配合,傳遞桿件掌握好重心,平穩傳遞。不要用力過猛,以免引起人身或桿件失22、衡。對每完成的一道工序,要認真檢查才能進行下一道工序。 (3)作業人員應佩戴工具袋,工具用完后要裝于袋中,不要放在架子上,以免掉落傷人。 (4)架設材料要隨上隨用,以免放置不當時掉落。 (5)每次收工以前,所有上架材料應全部清理好,不要放在架子上,要形成穩定的構架,不能形成穩定構架的部分應采取臨時撐拉措施予以加固。 (6)在搭設作業進行中,地面上的員應避開可能落物的區域。4.1.6架上作業時的安全注意事項: (1)作業前應注意檢查作業環境是否可靠,安全防護設置是否齊全有效,確認無誤后方可作業。 (2)作業時應注意隨時清理落在架面上的材料,保持架面清潔,不要亂放材料,工具,以免造成掉物傷人。 (23、3)在進行撬、拉、推等操作時,要注意采取正確的姿勢,站穩腳根,或一手把持在穩固的結構或支持物上,以免用力過猛身體失去平衡或把東西甩出。在腳手架上拆除模板時,采取必要的支托措施,以防抗拒下的模板材料掉落架外。 (4)當架面高度不夠、需要墊高時,一定要采用穩定可靠的墊高辦法,且墊高不要超過50cm;超過50cm時,應按搭設規定升高鋪板層。在升高作業面時,應相應加高防護設施。 (5)在架面上運送材料經過正在作業中的人員時,要及時發出“請注意”、“請讓一讓”的信號。材料要輕,不許采用傾倒、猛磕或其他匆忙缷料方式。 (6)嚴禁在架面上打鬧嬉戲耍、退著行走和跨坐在外防護橫桿上休息。不要在架面上搶行、跑跳,24、應注意身體不要失衡。 4.1.7腳手架拆除作業前,應制訂詳細的拆除施工方案和安全技術措施。 (1)一定要按照先上后下、先外后里、先架面材料后構架材料、先后結構件和先結構件后附墻件的順序,一件一件地松開聯結,取出并隨即吊下。 (2)拆卸腳手板、桿件、門架及其它較長、較重、有聯結的部件時,必須要多人一起進行。禁止單人進行拆卸,防止把持桿件不穩、失衡而發生事故。拆除水平桿件時,松開聯結后,水平托持取下。 (3)多人或多組進行拆卸作業時,應加強指揮,不能不按程序進行的任意拆卸。 (4)因拆除上部或一側的附墻拉結而子不穩時,應架設臨時撐拉措施,以防因架子晃動影響作業安全。 (5)拆卸現場應有安全圍護,并25、設專人看管,作業人員進入拆缷作業區內。 (6)嚴禁將拆的桿部件和材料向地面拋擲。已吊至地面的架設材料應隨時運出拆缷區域,保持現場文明。 4.1.8腳手架立桿的基礎應平整夯實,具有足夠的承載力和穩定性。設于坑邊或臺上時,立桿距坑、臺的上邊緣不得小于1m,且邊坡的坡度不得大于土的自然安息角,否則,應作邊坡的保護和加固處理。腳手架立桿之下必須設置墊板。 4.1.9搭設和拆除作業中的安全防護: (1)作業現場應設安全圍和警示標志,不允許無關人員進入危險區域。 (2)對尚未形成或已失支穩定腳手架部位加設臨時支撐或拉結。 (3)在無可靠的安全帶扣持物時,應拉設安全網。 (4)設置材料提上或吊下的設施,禁止26、投擲。4.2模板施工應注意事項4.2.1按批準的加工圖制作的模板,經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4.2.2模板的接縫必須密合,如有縫隙,采用泡沫雙面膠堵塞嚴密,以防漏漿。4.2.3模板涂刷脫模劑。4.2.4端模的設置必須保證支承板與孔道垂直,波紋管孔道位置準確,線形符合設計要求,并保證伸出模板的波紋管完好,模板孔與波紋管密貼,不會產生漏漿,并能與下節段波紋管聯結。五、人員、物資、設備計劃根據跨合武特大橋跨川龍大道連續梁工期計劃及施工特點,計劃配置人員、機械設備分別見下表。 人員配置計劃表序號工種人數6模板工161現場施工負責人27搗固工122現場技術員68吊車司機43安全員39電工24測量工410機修27、工25鋼筋工811普工10 設備配置計劃表序號名稱規格/型號單位數量備 注1電焊機MB400臺42鋼筋切割機G40C臺13鋼筋彎曲機GW40C臺14氧割設備套25木工設備套26汽泵車ZB45W臺17砂輪機個88拌和站90 m3/h座1門洞施工材料計劃表項目型號尺寸(m)數量單位重總數量單位部位材料名稱基礎螺紋鋼16/1.58Kg/m 4288.2 Kg預埋鋼板0.80.80.01527854Kg/m32613.8Kg加強筋250.54683.85Kg/m 900.9Kg混凝土C3024.761.512/74.3m324.762.211/54.5m3土工布262.52/130m2土工布263.228、1/83.2m2支墩鋼管500104.552120.84Kg/m28276.6Kg600102.526145.5Kg/m9457.5Kg三角鋼板0.10.20.018327854Kg/m31306.9Kg承托平臺鋼板0.80.80.01787854Kg/m33920.7168Kg0.50.60.01267854Kg/m3612.612Kg橫梁工字鋼56b18.0352115Kg/m 107819.4Kg4.552115Kg/m 26910Kg分配梁工字鋼32b22.24557.7Kg/m 57642.3Kg防護平臺竹膠板2cm厚18.0322.21/400.3m2322.22/133.2m2六29、安全措施 6.1腳手架搭設人員必須是考核合格的專業架子工。上架人員應定期體檢,合格者方可掛牌上崗。6.2設腳手架人員必須戴安全帽、系安全帶、穿防滑鞋。6.3手架的構配件質量與搭設質量與搭設質量,應規定進行檢查驗收,合格后方準使用。6.4作業層上的施工荷載應符合設計要求,不得超載。不得將模板支架、泵送混凝土和砂漿的輸送管等固定在腳手架上;嚴禁懸掛起重設備。6.5有六級及六級以上大風和霧、雨、雪天氣時應停止腳手架搭設與拆除作業。雨、雪后上架作業應有防滑措施,并應掃除積雪。6.6在腳手架使用期間,嚴禁隨意拆除桿件:主節點處的縱、橫向水平桿,縱橫向掃地桿等;6.7不得在腳手架基礎及其鄰近處進行挖掘作業,否則應采取安全措施,并報主管部門批準。6.8搭設腳手架時,外側應有防止墜物傷人的防護措施。6.9在腳手架上進行電、焊作業時,必須有防火措施和專人看守。6.10工地臨時用電線路的架設及腳手架接地、避雷措施等,應按現行行業標準有關規定執行。6.11搭拆腳手架時,地面應設圍欄和警戒標志,并派專看守,嚴禁非操作人員入內。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8
11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