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黃西安高新逸翠園1、2#住宅樓工程基礎承臺大體積砼施工方案(1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93954
2022-09-23
18頁
182.04KB
1、一、 工程概況 和黃西安高新逸翠園(二期B)總包工程1、2#樓工程,位于西安市高新開發區唐延南路東側,基礎為承臺式筏板基礎,承臺斷面厚度超過1000,屬大體積砼。承臺砼強度等級為C40,抗滲等級P6。 大體積砼施工具有水化熱高、收縮量大、容易開裂等特點,為控制好砼內部溫度與表面溫度之差及表面與大氣溫度之差不超過25,應將承臺大體積砼澆筑作為一個施工重點和難點認真對待,主要是將溫度應力產生的不利影響減少到最小,防止和降低裂縫的產生和發展。二、 施工準備 2.1材料本工程基礎承臺全部采用商品砼。2.1.1水泥采用秦嶺牌P.C42.5R普通硅酸鹽水泥。 2.1.2砂:霸河產中粗砂。 2.1.3石:涇2、河產卵石,級配為531.5。 2.1.4砼外加劑(液體):陜西天石實業有限責任公司外加劑廠生產的TSH泵送劑。 粉煤灰選用陜西渭化集團渭河實業有限公司產級粉煤灰。 2.1.5棉氈用量約為4800,開盤前全部到位。 2.1.6塑料薄膜用量約為2800,開盤前全部到位。 2.2主要工具和監測儀器砼布料機;插入式振動棒十套(用八備二);平板振動器四臺、砼墁光機兩個;串筒、接料布袋、木抹、水泵、鋁合金刮杠、鐵锨等砼攤鋪輔助工具;水平儀、經緯儀、鋼尺、坍落度筒、試模、天平、溫度計、塑料管(帶小孔)、靠尺、塞尺等。2.3作業條件2.3.1砼施工段的模板、鋼筋、預埋件及管線等全部安裝完畢,并經檢查驗收符合設3、計和施工規范要求,并辦理完隱、預檢手續。2.3.2機械已進行試運轉。2.3.3施工員已對班組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及施工操作交底,并備案。2.3.4已會同監理單位對施工準備工作進行驗收,澆灌令已簽發。2.3.5開盤前已聯系本區域供電、供水部門,保證砼施工期間水電正常供應。 2.3.6 運輸通道或澆筑腳手架搭設完畢并通過驗收。2.3.7 混凝土攪拌站做好準備并有切實可行的施工方案。 2.3.8 對現場進行交通規劃并編制交通疏導方案。必要時應與城市交管部門協調,保證混凝土運輸通暢保證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質量。2.3.9 現場成立混凝土澆筑指揮系統,統一指揮和組織大體積混凝土的澆筑。各工種人數、工人技術要求符4、合要求,應進行培訓和交底。2.3.10 對施工質量、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所要求的應急措施到位并經過檢查。三、施工工藝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施工流程圖混凝土攪拌車運送過程中保持筒體慢速轉動;卸料時,筒體應加快運轉20s30s后方可卸料。四、溫度控制施工中主要采取以下措施:4.1盡量降低砼入模澆筑溫度,必要時用濕潤棉氈遮蓋布料機泵管;4.2為防止砼表面散熱過快,避免內、外溫差過大而產生裂縫,砼終凝后,立即進行保溫養護,保溫養護時間根據測溫控制;4.3保溫養護措施:先鋪一層塑料布,上鋪兩層棉氈,根據溫差來決定;4.4如遇雨天,必須在棉氈上再增加一層塑料布防雨,并做好排水措施;4.5砼熱工計算:施工時應根據當5、時的大氣平均溫度,入模溫度進行熱工計算,驗算保溫措施是否滿足要求。五、砼配合比 砼配合比的水泥用量應控制在300M3左右,砂率應控制在0.4左右,坍落度應控制在18020之間,嚴禁現場隨意加水增加坍落度。六、施工方法6.1砼的澆注6.1.1砼的澆注路線本工程承臺與筏板砼一次澆筑成形。以伸縮縫為界分段施工,方向為由西向東。見附圖1。6.1.2砼的澆注方法a) 混凝土拌合物進場后應及時進行拌和物基本特性的驗收,如:混凝土配合比、坍落度、和易性等,當特性不符合要求時不得進行澆筑,并由攪拌方負責處置。現場應指定專人對混凝土的出站時間、入場時間、開始澆筑及持續時間等各時間段進行記錄。b) 混凝土宜分層分6、塊連續澆筑,不留施工縫。分層方法可采用斜向分層方式(見下圖),分層厚度不宜超過振搗棒有效作用部分長度的1.25倍,一般應以混凝土澆筑層均不出現施工冷縫為原則。 a-分層線; b-新澆灌的混凝土; c-澆灌方向 大體積混凝土澆筑分層示意圖c) 混凝土下漿時自由下落高度不超過2m,當超過2m時,應采取加長軟管和串筒的方法。d) 混凝土振搗應由專職操作工進行,操作工應經過培訓。振搗時宜采用50型振搗棒,振搗應達到密實、均勻并排除氣體。一般采用快插慢拔,應插入下層混凝土中5Omm左右,插點振搗時間宜為20s30s,當混凝土表面呈水平,混凝土拌合物不再顯著下沉、不再出現氣泡、表面泛漿時為最佳。振搗棒插點7、要均勻排列,移動間距不大于振搗棒作用半徑的1.5倍(一般為400mm5OOmm)。振搗棒與模板的距離不應大于其作用半徑的0.5倍,且應避免碰撞鋼筋、模板、預埋管件。e) 進行二次振搗。二次振搗以消除混凝土表面裂縫為目的。二次振搗應在混凝土初凝前進行,振搗的深度不宜大于200mm。二次振搗不得破壞混凝土內部結構和影響混凝土強度。f) 混凝土澆筑應避開雨天施工,若突遇降雨應采用塑料薄膜及時進行覆蓋保護。g) 混凝土澆筑時,應預留測溫孔或測溫裝置。測溫孔、測溫裝置應根據監視測量方案布置,并進行編號。見附圖2。分別用于測量結構表面、內部核心區以及底部溫度。6.1.3混凝土表面的處理a) 混凝土澆筑時應8、及時排除泌水,泌水排除可采取引流法。 引流法是在澆筑過程中將混凝土泌水適當集中,采用排水工具人工排除泌水。b) 混凝土澆筑后,表面可采用刮杠刮平,木抹子搓平。考慮盡量消除混凝土收縮裂縫,混凝土表面在終凝前應經過多次抹光,及時恢復收縮裂縫,避免產生永久裂縫,注意宜晚不宜早。c) 當混凝土表面浮漿較厚時,應采取措施消除浮漿或在混凝土初凝前加石子漿,使混凝土較為均勻。石子漿應振搗密實,并進行表面處理。6.1.4 混凝土養護a)混凝土養護在混凝土表面壓實后進行。大體積混凝土養護方法以保溫、保濕為主,一般可采用混凝土表面覆蓋塑料薄膜后再覆蓋棉氈的養護方法。養護塑料薄膜內應保持有凝結水。保溫層的厚度以及保9、溫時間根據熱工計算以及現場測溫記錄確定。大體積混凝土養護時間應大于14d。b)大體積混凝土的測溫:大體積混凝土澆筑后應及時進行測溫,測溫可采用溫度計測溫。c) 大體積混凝土在養護期應加強測溫,以確保混凝土內外溫差不超過規范的規定。大氣溫度、環境溫度每天測四次,混凝土入模溫度每工作班不少于三次。養護期對混凝土的測溫,前3d每2h測一次,4d7d每4h測一次,后一周每6h測一次,每次測溫均應做好記錄。測溫指標包括:大氣溫度、混凝土表面溫度、混凝土內部溫度等。混凝土降溫速度根據工程情況控制在1/d3/d范圍內。d)測溫過程中發現混凝土內外溫差超過25,應及時采取相應措施,如:加強保溫等,及時調整混凝10、土內外溫差。e) 撤除保溫層時混凝土表面與大氣溫差不應大于25。6.1.5 施工縫、后澆帶施工a) 施工時應按照設計要求預留后澆帶,后澆帶的構造應按照設計及陜02J10標準圖的要求設置,一般應采用模板支擋。 b) 不宜設置施工縫,在緊急或特殊情況下,必須留置施工縫時應按照后澆帶要求處理。 c) 如使用遇水膨脹止水條,止水條應具有緩漲性能,7d膨脹率不應大于最終膨脹率的60%。 d) 充分向砼布料機供料,保持其工作的連續性。場地應同時容納兩臺攪拌車,以輪流向布料機供料。攪拌車輸送砼的能力宜超出布料機排放能力的20%。 6.2 季節性施工要求6.2.1 混凝土雨期施工時,應及時測定砂石含水率,確保11、混凝土配合比的準確性。6.2.2在混凝土澆筑前,應及時掌握天氣變化的規律,盡量避免在雨天進行混凝土澆筑。當無法避免時,應采取措施防止雨水沖刷。當大雨造成無法繼續澆筑時,應設置臨時施工縫,施工縫應加設模板。6.2.3大體積混凝土暑期施工時,可對石子、砂、水泥、水等采取遮蓋、降溫等措施,以降低混凝土出機溫度。根據熱工計算采取降溫的方法。現場應對混凝土輸送泵、輸送管道進行遮蓋,應盡量降低混凝土入模溫度,混凝土澆筑溫度不應超過35。宜避開高溫時段繼續混凝土澆筑。七、大體積砼的測溫砼測溫的目的主要是掌握砼的中心溫度與表面溫度的溫差,從而為砼的養護采取措施提供依據,確保大體積砼不產生裂縫。4.4.1測溫方12、法采用預埋薄壁鋼管法測溫,測溫儀器選用溫度計,將溫度計用線繩系牢沿薄壁鋼管慢慢送到底部,即可讀出所需溫度值。4.4.2測溫點的布置測溫點應選擇代表性強的部位,本工程在厚大承臺處用10薄鋼管按上部、中部、底部留設測溫孔,水平分布間距30005000,特別是承臺邊緣與筏板交接處。 4.4.3測溫鋼管的預埋在每個測溫點沿豎向預埋三根薄壁鋼管,分別用來測承臺的底部溫度、中心溫度及表面溫度。薄壁鋼管應呈稍傾斜狀埋置,便于溫度計放置,并注意將鋼管下部封閉嚴密,上口用牛皮紙或軟木塞塞實,防止砼漿灌入,測溫鋼管預埋時一定要與鋼筋固定牢固,防止振搗砼時移位,每個測溫孔預埋好以后均應按附圖的編號懸掛相應編號表示,13、測溫鋼管預埋詳見附圖2。 4.4.4測溫制度測溫前應對操作人員進行專門的交底和培訓,提高操作人員的技術水平和質量意識,并配備專用表格,便于記錄和管理,砼終凝后開始測溫,3d以內每2h測溫一次,47d每4h 測溫一次。89d每6h8h測溫一次,同時應測坑內大氣溫度,隨時記錄,并及時的將測溫結果報告當日當班管理人員閱鑒,在測溫過程中,發現砼內外溫差接近25或與大氣溫度接近25,或砼溫度下降太快(接近2.0),應及時采用保溫措施,控制砼的降溫速率,并做好記錄,當砼中心溫度、表面溫度與大氣溫度差在15以內時,方可拆除保溫材料及設施。4.5砼的養護為了保證新澆注的砼有適宜的硬化條件,防止在早期由于干縮以14、及內外溫差過大而產生裂縫,筏板砼終凝后(表面發白之前)砼的養護時間不得少于14天。砼的養護采用保濕保溫法,先在砼表面布設帶有小孔的塑料管便于澆水,然后覆蓋一層塑料薄膜,塑料薄膜的搭接長度為10,為防大風,塑料薄膜周遍用磚壓實,覆蓋時間以砼終凝時間為宜,并在澆注完畢以后12小時以內加以保溫覆蓋和澆水,砼保溫采用在塑料薄膜上滿鋪兩層棉氈進行保溫養護,以確保內外溫差小于25,棉氈的搭接長度為5。墻體插筋部位,塑料薄膜要從鋼筋上插入,并滿鋪棉氈,以增強滿鋪效果,防止由于墻體部位砼表面封蓋不嚴造成散熱太快,而形成溫度裂縫。待砼的內外溫差小于15,清除鋼管內積水并用與承臺砼同配合比的水泥砂漿注漿封閉。八、15、質量保證措施8.1大體積砼施工前對施工人員進行一次專門的技術交底,增強操作人員的責任心,提高操作人員的質量意識。8.2施工人員及管理人員均實行“三班制”作業,每班都要有領導值班。8.3為防止施工期間停水,可在砼澆注前,必須預備蓄水池(箱)。使用備用水時,應加冰塊對水進行降溫處理。8.4施工前應與供電部門聯系。為防止施工期間突然停電,在現場備用一臺柴油發電機,為振動棒及照明供電。8.5為防止施工期間下雨,開盤前材料部門備雨披、雨鞋各40個,彩條布1000,保證下雨時仍能正常工作。 8.6控制砼的澆注溫度不超過29.5,在砼泵管的出口處,實測砼的入模溫度,如入模溫度大于29.5時應及時采取對拌合水16、加冰降溫的措施。九、安全保證措施9.1大體積砼施工前,對施工人員進行一次專門的安全交底,提高操作人員的安全意識。9.2施工期間如遇大風,大雨天氣應及時對坑壁進行檢查,確保施工安全。9.3開盤前對施工用電做一次仔細的檢查,重點檢查接頭線的防水,電機防水,配電箱的防雨措施是否可靠。并要求嚴格檢查“一機一箱一漏電保護”的執行情況。9.4施工現場的特殊工種必須持證上崗。如電工、焊工、起重工等。9.5施工期間,各工種每班均安排一名班組安全員,加強班組內施工安全管理,發現問題應及時與現場安全員聯系。十、大體積砼施工組織準備10.1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組長,技術、生產副經理為副組長,生產、質安、后勤部門等領導組17、成的大體積砼施工領導協調小組,各部門要分工協作,各負其責,確保大體積砼的順利施工。10.2建立各級碰頭會制度,加強分包單位之間協作,及時解決和協調好現場出現的各種矛盾問題。10.3為確保大體積砼施工,施工采用三班制,每班8小時,為此必須配備足夠的勞動力和施工管理人員,做到連續施工。10.4加強計劃的平衡安排,排出計劃,特別是用料(包括設備、周轉料)計劃,力求詳盡、準確,杜絕因待料而影響施工。10.5密切與兄弟單位的聯系協作,砼澆注前,要與氣象、供電、供水等部門取得聯系,了解澆注期間的天氣變化和水電供應情況,為砼的順利施工創造條件。10.6建立可靠的后勤保障體系,保證開水供應、做好防暑降溫隨要隨18、送,保證供應,使施工人員隨時有熱水洗、熱飯吃。10.7大體積砼泵送施工,用料集中,機械化程度高,機械的順利運行對砼的連續施工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為此,施工前,各有關單位要對各自的設備進行一次檢修,以保證施工時機械設備連續運轉。施工時,現場要成立機修、電修應急小組待命,隨叫隨到,在設備出現故障時,迅速出擊,在最短的時間內修復好,保證設備的順利運行,以確保砼的澆注質量。10.8保溫材料要有一定的儲備,以便應付特殊情況的發生。10.9做好砼試塊的制作及坍落度檢查工作十一、大體積砼熱工計算本工程承臺最厚達2500,其配合比如下:C40、P8水泥(P.C 42.5R):砂(中砂):卵石(531.5mm)19、:碎石(525mm):粉煤灰(級):礦渣粉(S95):外加劑(TSH-1):水(飲用水)=310:683:557:557:80:65:14.1:160(Kg/m3),礦渣粉采用西安德龍S95,澆筑溫度暫按250C考慮,澆筑時具體調整,保溫層準備采用塑料布和棉氈相結合方式,其計算如下:最大絕熱溫升Th=(mcKF)QC式中Th砼最大絕熱溫升(0C) mc-砼中水泥(包括膨脹劑)用量(kg/m3) F-砼中活性摻合料用量(kg/m3) K-摻合料折減系數。粉煤灰0.250.30 Q-水泥28d水化熱(KJ/kg) C-砼比熱,取0.97KJ/(kg.k) -砼密實,取2400(Kg/m3) Th 20、= (3100.380)375/0.97 2400 = 53.80C 砼中心計算溫度T1(t)= TjTh(t) 式中T1(t) t齡期砼中心計算溫度(0C) Tj同澆筑溫度(0C) (t) t齡期降溫系數 T1(3)=2553.80.65 (澆筑厚度2500) =25+34.97 =59.970C 砼表層(表層下50100mm處)溫度a.保溫材料厚度 =0.5hx(T2Tq)kb/(TmaxT2) 式中保溫材料厚度(m) x所選保溫材料導熱系數w/(m.k) T2砼表面溫度(0C) Tq施工期大氣平均溫度(0C) 砼導熱系數,取2.33w/( m.k) Tmax計算得砼最高溫度(0C) 計算21、時可取T2Tq=15200C TmaxT2=20250C Kb傳熱系數修正值,取1.32.0 x =0.035(塑料、棉氈) =0.52.50.035202/2.3320 =0.030m =30mm b.砼表面保溫層的傳熱系數=1/i/i+1/q 式中:砼表面保溫層的傳熱系數w/(m2.k) i各保溫材料厚度(m) i各保溫材料導熱系數w/(m.k) q空氣層的傳熱系數,取23w/(m2.k) = 1/0.038/0.035+1/23 = 0.886w/(m2.k) c.砼虛厚度 h1=K/ 式中h1砼虛厚度(m) K折減系數,取2/3 砼導熱系數,取2.33w/(m.k) h=2/32.3322、/0.886 =1.753m d.砼計算厚度 H=h+2h 式中:H-砼計算厚度(m) h-砼實際厚度(m) H=2.5+21.753 =6.006 m e.砼表層溫度 T2(t)=Tq+4h(h- h)T1(t)- Tq/H2 式中T2(t)砼表面溫度(0C) Tq施工期大氣平均溫度(0C) 按200C h砼虛厚度(m) H砼計算厚度(m) T1(t)砼中心溫度(0C) T2(3)=2041.753(5.506-1.753)59.97-20/5.5062 =54.700C 砼內平均溫度 Tm(t)=T1(t)T2(t)/2 Tm(3)=59.9754.70/2 =57.330C附圖2和黃二期4#樓承臺砼測溫記錄表日期時間孔號下溫中溫上溫保溫層下溫度大氣溫度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