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梅南路-金海路通道越江段新建隧道管理中心工程模板施工方案(1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93969
2022-09-23
15頁
75.04KB
1、目錄目錄.11、 工程概況.22、 模板施工準備工作.23、 安全技術措施.34、 模板安裝注意事項.35、 模板安裝技術要求.46、 模板拆除技術要求.67、 混凝土養護.78、 模板工程計算書.79、 應急預案.15模板工程專項施工方案一、 工程概況1 虹梅南路-金海路通道越江段新建工程隧道管理中心工程2 建設單位:xx公司3建設地點:虹梅南路-金海路隧道西閘公路地塊4 建筑面積: 2185m2。5 建筑層數:管理中心二層。6 建筑結構:管理中心為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7 設計使用年限:50年;抗震設防烈度為七度;結構耐火等級:二級; 8 編制依據: 模板支架的計算參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2、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 50009-2012)、鋼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7-2003)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162-2008)鋼管腳手架扣件(GB15831-2006)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2011)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80-91)鋼管扣件水平模板的支撐安全技術規程DG/T08-016-2004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規范DGJ08-2077-2010等規范。二、 模板施工準備工作 1、模板安裝前由項目技術負責人向作業班組長做書面安全技術交底,再由作業班組長3、向操作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和安全教育,有關施工及操作人員應熟悉施工圖及模板工程的施工設計。 2、施工現場設可靠的能滿足模板安裝和檢查需用的測量控制點。 3、現場使用的模板及配件應按規格和數量逐項清點和檢查,未經修復的部件不得使用。 4、梁和樓板模板的支柱支設在土壤地面時,應將地面事先整平夯實、土方上覆蓋50mm厚碎石,碎石上方敷設腳手板鋼管支在50mm190mm的腳手板挑板上,澆筑混凝土時受力均勻。如果澆筑毛地坪則直接支設在毛地坪上。 5、豎向模板的安裝底面應平整堅實,并采取可靠的定位措施,豎向模板應按施工設計要求預埋支承錨固件。 6、放線:首先引測建筑的邊柱、墻軸線,并以該軸線為起點,引出各4、條軸線。模板放線時,根據施工圖用墨線彈出模板的中心線和邊線,墻模板要彈出模板的邊線和外側控制線,以便于模板安裝和校正。 7、 用水準儀把建筑水平標高根據實際標高的要求,直接引測到模板安裝位置。 8、模板墊底部位應預先找平,雜物清理干凈,以保證模板位置正確,防止模板底部漏漿或砼成形后爛根。 9、需用的模板及配件對其規格、數量逐項清點檢查,未經修復的部件不得使用。10、工長事先確定模板的組裝設計方案,向施工班組進行技術、質量、安全交底。11、經檢查合格的模板應按安裝程序進行堆放或運輸。堆放整齊,底部模板應墊離地面不少10cm.12、模板應涂刷脫模劑。結構表面需作處理的工程,嚴禁在模板上涂刷廢機油。5、膠模劑要經濟適用,不粘污鋼筋為主。13、做好施工機具和輔助材料的準備工作。三、安全技術措施1、 所有搭設人員持證上崗。2、 2m以上高空作業時,戴好安全帶。3、 嚴禁上下立體施工。4、 搭設時用紅色醒目帶進行警示、設置警戒線,以保證下面行人安全。 5、搭設前進行技術、質量、方案、安全交底。四、模板安裝注意事項(1)柱模板:本工程柱模板采用復合模板組拼,支撐、楞采用6090木方。保證柱模板長度符合模數,不符合模數的放到節點部位處理。柱模根部要用水泥砂漿堵嚴,防止跑漿,柱模的澆筑口和清掃在配模時一并考慮留出。若梁、柱模板分兩次支設時,在柱子砼達到拆模強度時,最上一段柱模先保留不拆,以便于與梁模板連6、接。按照現行砼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04-94),澆筑砼的自由傾落高度不得超過2m的規定。因此在柱模超過2m以上時可以采取設門子板車的辦法。(2)梁、樓板模板:采用100(小頭直徑)落葉松做立柱,復合模板規格1.2M2.0M0.02M,梁底為40mm厚木板。 梁支模施工方法工藝流程:彈線支立柱安裝梁底模調整標高安裝梁側模安裝樓板底模主龍骨支立柱安裝次龍骨鋪摸板校正標高及平整度釘立柱的水平干及斜拉桿。A、 柱子拆模后,在柱砼上彈出軸線和水平線。B、 框架梁底模采用40mm厚模板,下部直接用大頭柱子支撐,間距800mm,柱子下設抄手楔子標高500mm調整標高,大頭柱子間釘水平拉直,離地7、500mm,設一道,其上隔2000mm設一道,梁跨度超過400mm時根據設計按3/1000起拱。C、 梁側模采用多層板,在側模外側上、下分別釘一根60mm90mm木方,在這兩根木方間設木方支頂,間距1000-1500mm。 D、 二層4軸交C-E軸及D軸交3-5軸兩根跨度14米主梁,搭設滿堂排架時,在梁低需增加一排立桿,間隔立地頂撐加固。按3/1000起拱。樓板模板方法采用一般復合板支模,每層樓板支撐采用大頭柱滿堂支撐施工。A、 通線調節支柱的高度,將大龍骨找平,設小龍骨。B、 鋪模板時可從四周鋪起,在中間收口,若為壓旁時,角位模板應通線釘固。C、 樓面模板鋪完后,應認真檢查支架是否牢固,模板8、梁面,板面應清理干凈。 底層地面應夯實,底層和樓層立柱均應墊通長腳手板。采用多層支架時,上下層支柱應在同一堅向中心線上。五、模板安裝技術要求(1)按配板設計循序拼裝,以保證模板系統的整體穩定。(2)配件必須安裝牢固,支撐和斜撐的支承面應平整堅實,要有足夠的受壓面積。(3)預埋件、預留孔洞必須位置準確,安設牢固。(4)基礎模板必須支撐牢固,防止變形,側模斜撐的底部應加設墊木。(5)柱模板底面應找平,下端應事先做好基準靠緊墊平,模板應有可靠的支承點,其平直度應進行校正,柱、梁兩側模板均應利用斜撐調整固定其垂直度,防止傾斜、倒梆。(6)支柱所設的水平撐與剪刀撐,應按構造與整體穩定性布置。(7)同一條9、拼縫上的U形卡,不宜向同一方向卡緊。模板及支撐系統的構造、必須符合下列規定:(1)應保證各構件的外型尺寸,軸線位置要準確;(2)應具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確保承受澆注砼的重量和側壓力、以及在施工中所產生的荷載。(3)要構造合理拆裝方便,并便于鋼筋的綁扎與安裝以及砼澆注時的施工。(4)模板拼縫要嚴密、不得漏漿,模板表面平整度要符合規范規定要求。當模板高度超過砼標高時,應在模板上彈出黑線。柱根部要用水泥沙漿堵嚴,防止跑漿。模板安裝完后,用洗塵技術要求:(1)按配板設計循序拼裝,以保證模板系統的整體穩定。(2)配件必須安裝牢固,支撐和斜撐的支承面應平整堅實,要有足夠的受壓面積。(3)預埋件、預10、留孔洞必須位置準確,安設牢固。(4)基礎模板必須支撐牢固,防止變形,側模斜撐的底部應加設墊木。(5)柱模板底面應找平,下端應事先做好基準靠緊墊平,模板應有可靠的支承點,其平直度應進行校正,柱、梁兩側模板均應利用斜撐調整固定其垂直度,防止傾斜、倒梆。(6)支柱所設的水平撐與剪刀撐,應按構造與整體穩定性布置。(7)同一條拼縫上的U形卡,不宜向同一方向卡緊。模板及支撐系統的構造、必須符合下列規定:(1)應保證各構件的外型尺寸,軸線位置要準確;(2)應具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確保承受澆注砼的重量和側壓力、以及在施工中所產生的荷載。(3)要構造合理拆裝方便,并便于鋼筋的綁扎與安裝以及砼澆注時的施工11、。(4)模板拼縫要嚴密、不得漏漿,模板表面平整度要符合規范規定要求。當模板高度超過砼標高時,應在模板上彈出黑線。柱根部要用水泥沙漿堵嚴,防止跑漿。模板安裝完后,用洗塵器吸干凈梁內和柱頭內的雜物,柱、墻安裝模板時預留底部一塊模板做為清掃口,先用吸塵器吸干凈后,再用清水沖洗干凈,然后安裝洞口模板。這樣解決了混凝土澆注過程有夾渣現象的出現。安裝模板主要是要把模板的接縫處理好,不能有過大的縫隙出現,保證1mm寬的縫隙,超過1mm寬的縫隙,板、梁及柱用0.3mm的鍍鋅鐵皮覆蓋后應用小釘把鐵皮釘牢,防止混凝土澆注過程中由于振搗而鐵皮移動使縫隙露出。上下層柱接茬時的模板縫隙過大,用事先準備好的海綿條填塞縫隙12、,使縫隙達到不透亮為止。也可事先支模時把海綿條貼在接茬模板上,這樣就不用后塞海綿條了。一是用鐵皮覆蓋縫隙,二是用海綿條填塞縫隙,這兩種方法解決了混凝土澆注過程中出現漏漿、流淚的現象。還應對其尺寸、標高、位置形狀、縫隙、予埋件、預留孔洞和支撐系統、進行全面檢查,并經有關技術人員檢查合格后,辦完交接手續,方可進行下一道工序。器吸干凈梁內和柱頭內的雜物,柱、墻安裝模板時預留底部一塊模板做為清掃口,先用吸塵器吸干凈后,再用清水沖洗干凈,然后安裝洞口模板。這樣解決了混凝土澆注過程有夾渣現象的出現。安裝模板主要是要把模板的接縫處理好,不能有過大的縫隙出現,保證1mm寬的縫隙,超過1mm寬的縫隙,板、梁及柱13、用0.3mm的鍍鋅鐵皮覆蓋后應用小釘把鐵皮釘牢,防止混凝土澆注過程中由于振搗而鐵皮移動使縫隙露出。上下層柱接茬時的模板縫隙過大,用事先準備好的海綿條填塞縫隙,使縫隙達到不透亮為止。也可事先支模時把海綿條貼在接茬模板上,這樣就不用后塞海綿條了。一是用鐵皮覆蓋縫隙,二是用海綿條填塞縫隙,這兩種方法解決了混凝土澆注過程中出現漏漿、流淚的現象。還應對其尺寸、標高、位置形狀、縫隙、予埋件、預留孔洞和支撐系統、進行全面檢查,并經有關技術人員檢查合格后,辦完交接手續,方可進行下一道工序。六、模板拆除技術要求拆除模板時要待混凝土達到一定強度并經有關人員認可后方可拆除,拆模程序一般是: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先14、拆非承重的部位,后拆承重部位;拆除的模板要及時清理粘結物,修理并涂刷隔離劑,拆除的模板要分類平放在平整的場地上,面板朝天。拆下的連接件及配件應及時收集,集中統一管理。七、混凝土的養護本工程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由混凝土活動泵車直接打入模板內,混凝土澆筑完畢后,應及時采取有效的養護措施:1)各部位混凝土初凝前進行覆蓋養護。終凝后及時灑水養護。2)水平結構的梁、板在表面用中砂覆蓋20mm,防止水分蒸發過快而使混凝土失水,常溫下澆水養護不少于7天,特別是前三天要養護及時。混凝土表面始終處于濕潤狀態。 3)混凝土強度達到終凝以后,開始允許操作人員在上行走,進行一些輕便工作,但不得有沖擊性操作。 八、模15、板工程計算書 一、參數信息: 1.腳手架參數 橫向間距或排距(m):0.90;縱距(m):0.90;步距(m):1.50; 立桿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撐點長度(m):0.10;層高(m):4.2; 采用的鋼管(mm):482.8 ; 扣件連接方式:雙扣件,扣件抗滑承載力系數:0.80; 板底支撐連接方式:鋼管支撐; 梁高:700*250、700*300、600*250、500*250、250*400、1700*450 梁底鋼管的間隔距離(mm):900.00;主梁跨中區域梁底支架450mm一檔。 二層4軸交C-E軸及D軸交3-5軸兩根跨度14米主梁,搭設滿堂排架時,在梁低橫桿中間每檔增加一根立地頂桿16、。3軸線交C-E軸線梁截面尺寸為1.7m0.45m,梁低立桿45cm設置一道。按3/1000起拱 剪刀撐:每跨7.2m增加一對剪刀撐。 2.荷載參數 模板與木板自重(kN/m2):0.350;混凝土與鋼筋自重(kN/m3):24.000; 樓板澆筑厚度(m):0.15;傾倒混凝土荷載標準值(kN/m2):2.000; 施工均布荷載標準值(kN/m2):1.000; 鋼管及扣件面載計算:鋼管【(40.8+1)*3*7.2+7.2*(7.2+2.4+6.6+1)】*0.9*0.9/2*(3.9*4+0.9*4*3)=16737.6m,16737.76m*3.329kg/m=55720kg扣件【(417、0.8+1)*3*7.2+7.2*(7.2+2.4+6.6+1)】*0.9*0.9*12個*1.34kg/個=20389.44kg,55720+20389=76109kg管理中心二層1100m2 腳手架及鋼管自重69.19KG/m2 ,面荷載=0.69kn/m2。 3.樓板參數 鋼筋級別:三級鋼HRB 400(20MnSiV,20MnSiNb,20MnTi);樓板混凝土標號:C35; 每層標準施工天數:12;每平米樓板截面的鋼筋面積(mm2):1440.000; 計算樓板的寬度(m):4.00;計算樓板的厚度(m):0.15; 計算樓板的長度(m):4.50;施工平均溫度():23.000; 18、圖1 樓板支撐架立面簡圖 圖2 樓板支撐架荷載計算單元 二、縱向支撐鋼管的計算: 縱向鋼管按照均布荷載下連續梁計算,截面力學參數為 截面抵抗矩 w=4.247cm3; 截面慣性矩 I=10.19cm4; 方木楞計算簡圖 1.荷載的計算: (1)鋼筋混凝土梁自重(kN/m): q11= 24.0000.451.7 = 18.36 kN/m; (2)模板的自重線荷載(kN/m): q12= 0.3500.45 = 0.1575 kN/m ; (3)鋼管、扣件自重荷載(kN/m): Q13 = 0.690 *0.45=0.31kN/m; (4)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與振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kN):19、 q2 = (1.000 + 2.000)0.45 = 1.350 kN/m; 2.強度計算: 最大彎矩考慮為三跨連續梁均布荷載作用下的彎矩。 最大彎矩考慮為靜荷載與活荷載的計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彎矩和,計算公式如下: 最大彎矩計算公式如下: 靜荷載:q1 = 1.2 (q1 + q2 + q13 )= 1.2(18.36+0.1575+0.31) =22.59kN/m; 活荷載:q2 = 1.41.350 = 1.89 kN/m; 最大彎距 Mmax = (0.10022.59+0.1171.26 ) 0.9002 = 2.054 kN.M; 最大支座力 N = ( 1.1 22.59 + 1.20、21.26)0.900 = 23.7324.41kN ; 截面應力 = M / W = 1.99310.195/4247.0 = 50.25 N/mm2; 縱向鋼管的計算強度為 50.25N/mm2 小于205.0 N/mm2,滿足要求! 3.撓度計算: 最大撓度考慮為三跨連續梁均布荷載作用下的撓度 計算公式如下: 靜荷載 q1 = q11 + q12 + q 13 =18.83 kN/m 活荷載 q2 = 0.900 kN/m 三跨連續梁均布荷載作用下的最大撓度 V= (0.67718.83+0.9900.900)900.04/( 1002.110510.190*106 ) =5.23 mm21、; 支撐鋼管的最大撓度小于10 mm,滿足要求! 三、板底支撐鋼管計算: 支撐鋼管按照集中荷載作用下的三跨連續梁計算; 集中荷載P取縱向板底支撐傳遞力,P = 2.315 kN; 支撐鋼管計算簡圖 支撐鋼管計算彎矩圖(kN.m) 支撐鋼管計算變形圖(kN.m) 支撐鋼管計算剪力圖(kN) 最大彎矩 Mmax = 0.370 kN.m ; 最大變形 Vmax = 0.768 mm ; 最大支座力 Qmax = 3.042 kN ; 截面應力 = 82.324 N/mm2; 支撐鋼管的計算強度小于 205.000 N/mm2,滿足要求! 支撐鋼管的最大撓度小于10 mm,滿足要求! 四、扣件抗滑移22、的計算: 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培訓講座查得,雙扣件承載力設計值取16.00kN, 按照扣件抗滑承載力系數0.80,該工程實際的旋轉雙扣件承載力取值為12.80kN 。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與立桿連接時,扣件的抗滑承載力按照下式計算(規范5.2.5): R Rc 其中 Rc - 扣件抗滑承載力設計值,取12.80 kN; R-縱向或橫向水平桿傳給立桿的豎向作用力設計值; 計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R= 3.042 kN; R 12.80 kN,所以雙扣件抗滑承載力的設計計算滿足要求! 五、模板支架荷載標準值(軸力): 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載包括靜荷載、活荷載和風荷載。 1.靜荷載標準23、值包括以下內容: (1)腳手架的自重(kN): NG1 = 0.1293.900 = 0.608 kN; (2)模板的自重(kN): NG2 = 0.3500.9000.900 = 0.284 kN; (3)鋼筋混凝土樓板自重(kN): NG3 = 24.0000.1500.9000.900 = 2.916 kN; 經計算得到,靜荷載標準值 NG = NG1+NG2+NG3 = 3.808 kN; 2.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與振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 經計算得到,活荷載標準值 NQ = (1.000+2.000 ) 0.9000.900 = 2.43kN; 3.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軸向壓力設24、計值計算公式 N = 1.2NG + 1.4NQ = 6.712 kN; 六、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穩定性計算公式 其中 N - 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kN) :N = 6.712 kN; -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 Lo/i 查表得到; i - 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cm) :i = 1.59 cm; A - 立桿凈截面面積(cm2):A = 4.24 cm2; W - 立桿凈截面模量(抵抗矩)(cm3):W=4.247 cm3; -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計算值 (N/mm2); f-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 :f =205.000 N/mm2; Lo- 計算長度25、 (m); 如果完全參照扣件式規范,由公式(1)或(2)計算 lo = k1uh (1) lo = (h+2a) (2) k1-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取值為1.155; u - 計算長度系數,參照扣件式規范表5.3.3;u = 1.700; a - 立桿上端伸出頂層橫桿中心線至模板支撐點的長度;a = 0.100 m; 公式(1)的計算結果: 立桿計算長度 Lo = k1uh = 1.1551.7001.500 = 2.945 M; Lo/i = 2945.250 / 15.900 = 185.000 ; 由長細比 lo/i 的結果查表得到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 0.209 ; 鋼管立桿受壓強26、度計算值 ;=6711.588/(0.209424.000) = 75.738 N/mm2; 立桿穩定性計算 = 75.738 小于 f= 205.000滿足要求! 公式(2)的計算結果: 立桿計算長度 Lo = h + 2a = 1.500+20.100 = 1.700 m ; Lo / i = 1700.000 / 15.900=107.000 ; 由長細比 lo/i 的結果查表得到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 0.537 ; 鋼管立桿受壓強度計算值;=6711.588/(0.537424.000) = 29.477 N/mm2; 立桿穩定性計算 = 29.477 小于 f= 205.000滿足要求! 15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05-06
65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