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村河流綜合治理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2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94142
2022-09-23
22頁
107.80KB
1、XX河綜合治理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目 錄第一章 總 論11.1 概述11.2 項目背景3第二章 項目建設的必要性62.1-河綜合治理工程是提高河道防洪能力的需要62.2-河綜合治理工程是配合-城建設發展的需要2.3-河綜合治理工程是群眾脫貧致富的需要第三章 水文、氣象73.1水文73.2氣象7第四章 工程地質84.1 概況84.2工程地質8第五章 工程任務和規模95.1工程任務95.2工程規模10第六章 工程設計116.1設計依據、工程等別和標準116.2工程選址、布置及主要建筑物14第七章 工程施工組織設計157.1施工條件157.2主體工程施工167.3施工總進度16第八章 工程管理172、8.1管理機構178.2管理設施178.3綜合開發利用18第九章 環境影響評價189.1環境狀況189.2環境影響預測評價189.3環境保護措施19第十章 投資估算和資金籌措1910.1 投資估算1910.2 資金籌措第十一章 綜合效益分析21第十二章 結論與建議2212.1結論2212.2 建議22附件:1、-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立項批復-鎮-河綜合治理工程2、-鎮-河綜合治理工程項目建設書3、-鎮委托書4、-鎮-河綜合治理工程位置圖5、-鎮-河綜合治理工程防洪墻剖面圖(一)6、-鎮-河綜合治理工程防洪墻剖面圖(二)7、-鎮-河綜合治理工程攔河護壩剖面圖第一章 總 論1.1 概述 項目名稱:-鎮3、-河綜合治理工程 建設地點:-鎮解放村 1.1.3 建設單位:-鎮人民政府法人代表:1.1.4 項目主管單位:-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可研編制單位:-工程咨詢設計所1.1.6 編制依據1.1.6.1 任務依據-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改代賑字2009269號關于-鎮-河綜合治理工程項目建議書的批復(見附件) -鎮委托書(見附件)1.1.6.2 編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村鎮防洪工程設計規范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計劃綱要-鎮水利規劃-水利區劃報告水利水電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規程城關防洪體系規劃方案 1.1.7 研究過程及內容 1.1.7.1 研究過程 2009年11月我所正式接受-鎮政府委4、托,承擔了-鎮-河綜合治理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在這次可研過程中,研究人員根據縣發改委批準的項目建議書中提出的建設方案,深入實地進行了細致的勘測和調研工作。在調研過程中,研究人員認真聽取了-鎮人民政府、縣水利部門及其他有關部門的意見,同時還收集了當地的水文地質、人口、水利發展現狀及規劃資料,并調查了附近建筑材料和交通運輸等有關情況,對本項目建設規模和環境進行科學論證,為項目決策提供依據。 1.1.7.2 研究范圍 項目區社會、經濟發展現狀和預測; -鎮-河水利現狀分析、擬建規模和標準論證; 項目建設必要性的論證; 建設條件論證; 工程概況、投資估算、資金來源; 實施方案與投資安排; 綜合評價; 5、問題與建議; 1.2 項目背景1.2.1 -基本情況-地處大別山腹地,皖西南邊陲,全縣總面積2398平方公里,轄13個鎮,11個鄉。總人口40.1萬人,其中農業人口36.7萬人,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情的主要特點是:革命老區縣。1924年境內就有黨的活動,1926年建立了黨組織。土地革命期間,這里是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大本營,是紅二十五軍的誕生地、紅二十八軍的重建地;解放戰爭時期,劉鄧大軍千里挺進大別山,這里是劉鄧大軍的立足地。戰爭年代,-犧牲的烈士和死難群眾達3.9萬人,占當時人口的四分之一,安徽省委第一任書記王步文烈士就是其中的優秀代表。 高寒山區縣。-是大別山區18個貧困縣中唯一純山6、區縣,境內最高峰海拔1751米,千米以上山峰66座,海拔600米以上的國土面積占三分之二,住有三分之一的人口,青封災等自然災害頻繁發生,糧食自給率僅有75%左右。 資源豐富縣。由于特殊自然條件,縣內具有豐富的植物、中藥材、水力、礦產、農(經)作物以及旅游資源。旅游方面,有中華禪宗第一山司空山,“華東第一方塔”法云寺塔,“安徽第一漂”天仙河,妙道山國家森林公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鷂落坪,云峰峽谷瀑布群和石關避暑山莊。中藥材有2000多種,大宗藥材茯苓、天麻是出口東南亞等地的極品。水能理論蘊藏量達20多萬千瓦,可供開發的15萬千瓦。花崗石蘊藏量達24億立方米,有黑、白、紅、綠四大系列,近30多個品種7、。動植物種類眾多。動物中有國家重點保護的娃娃魚、小靈貓等;植物中珍稀樹種有大別山五針松、香果樹、多枝杜鵑等。 國家貧困縣。1985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國家貧困縣,當時未解決溫飽的人口有24.7萬人,占總人口的72.3%,經過十多年的大扶貧,到2005年底,絕對貧困人口減少到3.4萬人。 由于各級的大力支持,近幾年-經濟和社會事業都有了較大發展,但和先進地區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經濟仍十分落后,人民生活水平還處在溫飽階段。2005年全縣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85701萬元,財政地方一般預算收入1605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839元。1.2.2 -鎮基本情況-鎮位于縣城北郊,東與毛尖山鄉交界,西與蓮云鄉8、接壤,南與天堂鎮相鄰,北與石關鄉毗鄰,距縣城6公里,105國道、六潛高速穿越全境,交通十分便利。全鎮總面積86平方公里,轄12個行政村,305個村民組,7920戶,33187人,耕地面積18495畝,其中水田面積12435畝,2008年人均收入1950元。境內高峰巍峨、陡峻,黃毛尖主峰海拔1578.4米,低畈區海拔380米,一般高程300600米。1.2.2.1流域慨況解放村-河在-鎮境內,屬皖河流域皖水的一小支流,流域面積32平方公里。-鎮境內海拔平均高度450m,為純山區。由于相對高差大,致使河流坡降大,河谷深切,河道彎曲,過洪能力差,農村居民及農業用地大部分分布沿河兩岸。1.2.2.2 9、項目慨況項目區位于-鎮解放村,距縣城5公里,-快速通道穿越全境,-家河流域面積32平方公里,大河主道發源于毛尖山東部,上段稱為王家河,中段為-河,下段名蔡家河,與第一條一級支流匯合后叫衙前河,注入毛尖山水庫后流入潛山縣。該河由于年久失修,加之河道大量取沙,河床下降,部分河堤露腳,大部分岸段均處于一種無堤、無壩的自然狀況,防洪標準低,部分地方不足五年一遇洪水標準。該河不及時治理,將直接影響-的經濟發展和-城建設規劃的實施。第二章 項目建設的必要性2.1治理-河是提高河道防洪能力的需要-大河-段全長約2公里,河堤倒塌10余處,沖毀大堰3條,長125米,現狀是河床下降,河堤露腳,大部分是無堤、無壩的10、自然狀況,河道防洪能力低,一遇山洪,河道兩邊土壩塌陷,河岸兩邊幾百畝良田沖毀,形成災害。通過治理,可以使防洪能力加強,避免和防止不必要的災害。2.2治理-河是配合-城建設發展的需要-河距105國道200米,與105國道平行流向,縣城與-的快車道穿越-河流域,-二環路湯蓮路的端點與-河下段接壤。因此,-河的治理直接關系到縣城的發展規劃的實施,為沿途群眾交通帶來了極大的便利。2.3治理-河河是群眾脫貧致富的需要隨著河道的治理,-至-的快車道修建,促使了該流域的群眾調整生產結構,防洪抗旱能力加強,能夠較大地降低生產成本,從根本上促進農村經濟穩定、健康地發展,為農村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綜上所述,11、-河綜合治理項目非常重要,這不僅是-河流域的人民群眾夢寐以求的致富工程,也是一個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是新時期農業生產的需要。第三章 水文、氣象3.1水文-鎮地處大別山多雨中心地帶,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水量1445.0mm,其中最大年降水量2380.2mm,最小年降水量僅950.1mm,且年內降雨分配極不均勻,最多為6月份,最小為十二月份,降雨集中在58月,其間占全年降雨的58.7%。3.2氣象項目區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雨熱同期。一年四季最熱七月份,平均氣溫26.3,最冷一月份,平均氣溫2.0,穩定通過10的初終日在4月2日與11月8日前后。雨量:年最大降水量2312、80.2mm(1969) 年最小降水量950.1mm(1976) 多年平均降水量1445.0mm蒸發量:多年平均蒸發量1329.0mm氣溫: 極端最高氣溫39.3(1959.8.22) 極端最低氣溫-15.3(1977.1.30) 多年平均氣溫為14.2無霜期: 多年平均為218天第四章 工程地質4.1 概況項目區屬山前盆地,-鎮-河縱穿其境,因而形成河流兩岸出現不同的地質構造,其凸岸多形成淤積田畈區,其凹岸沖涮可見風化粗粒花崗巖。4.2工程地質-鎮-河綜合治理工程規劃中,對防洪堤工程地質經過較全面勘察。地質成果如下: 地質指標巖性及分布滲透系數承載力備注西0+000-0+360沙層較深1.913、10-315T/西0+360-0+700淤積層較淺2.510-213T/東0+000-0+550淤層2.5米以下是巖基2.110-228T/東0+550-0+1150淤層2.0米以下是巖基1.710-228T/東0+1150-0+1400露出花崗巖300T/第五章 工程任務和規模5.1工程任務-鎮-河綜合治理的指導思想是按照城關防洪體系規劃方案,重點提高該河防洪標準的目標。結合-建設發展規劃,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有機統一,按照“綜合規劃、統籌兼顧、區分主次、全面完成”的總體要求,本次工程任務對-河的防洪設施和河道進行綜合治理, 規劃建設防洪墻2100米,攔河壩3條長180m。5.14、2工程規模-河穿越解放村,解放村境內長2.5公里。沿河兩岸多是卵石自然堆積土堤,防洪能力極低,大部分地段的防洪標準不足5年一遇。依據水利水電工程等級劃分及洪水標準,確定-鎮-河綜合治理防洪標準按10年一遇設計。主要永久性水工建筑物,按五等五級建筑物設計,防洪堤頂高程按設計洪水再加超高0.2m。5.2.1主要工程內容1、漿砌東岸防洪堤長1400m,高3.8m;2、漿砌西岸防洪堤長700m,高3.5m;3、漿砌花子巖攔河大堰等3座長180m,高2.3m每條堰興建C20鋼筋砼消能底板長8.9m,厚0.3m。主要工程量及投資.1工程量:總工程量17925方,其中土方7080方,漿砌石10338方,砼415、97方。.2 總投資:工程總投資236萬元。申請國家補助200萬元,地方配套36萬元。第六章 工程設計6.1設計依據、工程等別和標準6.1.1設計依據1、堤防工程設計規范(GB50286-98)2、水利水電工程等級劃分及洪水標準(SL252-2000)3、水利水電工程設計規范SDJ12966.1.2工程級別工程等級:5等建筑物級別:5級6.1.3防洪標準防洪標準:堤防工程10年一遇設計洪水。堤防超高:超設計水位0.2m。6.1.3.1設計最大洪峰流量及水位1、基本資料L=7.50KM B=3.7KM J=21.9H1=46 H24=140 CU1=0.48C24=0.6 F=41K2、最大設計16、洪峰流量洪水計算采用安徽省水利水電勘察設計院編制的安徽省暴雨參數等值圖、山丘區產匯流分析成果和山丘中小面積設計洪水計算辦法。經計算,-鎮-河十年一遇設計洪峰流量為320.5m3/S。3、設計最大相應洪水位洪水位依據水力學明渠流公式Q=hbc計算:Q設計最大洪峰流量M3/Sh水深mC河床糙率R水力半徑,R=A/PA過水斷面積m2P濕周i河床比降經計算,最大設計洪峰流量Q=320.5m3/S時,洪水深為2.55米。6.1.3.2 暴雨洪水特征1、暴雨特征:雨特點是暴雨次數多,雨強大,暴雨集中在58月汛期,多年平均24小時暴雨量在130.0140.0mm之間,多年平均暴雨次數5.2次,最大一日雨量為17、326.7mm,最多一年暴雨次數為13次。2、洪水特征:山區暴雨是產生洪水的直接原因,加之山區流域特征K值數值大,因而形成洪水暴漲暴落,突發性強。6.1.4穩定安全系數1、無粘性土防止滲透變形的允許坡降參照下表規定選用項目滲 透 變 形 形 式流 土 型過濾型管 涌 型Cu3Cu=3-5Cu5級配連續級配不連續允 許2、防洪堤基底面的抗滑穩定安全系數KC正常運用條件(土基)1.25非常運用條件(土基)1.103、防洪堤抗傾穩定安全系數K0正常運用條件1.25非常運用條件1.304、防洪墻地基應力不允許出現拉應力,其最大壓力應小于地基的允許承載力。防洪堤在各種荷載組合情況下,基底的最大壓應力值與18、最小壓應力值之比的允許值n,粘土1.2-1.5,砂土1.5-2.0。6.1.5地震設防烈度根據中國地震烈度區劃圖(1990),安慶市地震基本烈度為VI度。6.2工程選址、布置及主要建筑物1、工程選址:根據-整體建設發展規劃的需要,結合-至-快車道,從長遠目標出發,-河必須建立完善的防洪體系,以利于今后的開發,需興建防洪堤2.1公里,使之達到二十年一遇的設計標準,興建花子石巖攔河堰等3座,使之河床不下降,確保河堤穩固。工程位置北京五四坐標為:起點:-大橋(X0437247,Y3418175)中間:新 壩(X0437067,Y3417451)終點:解 放(X0437367,Y3416806)2、河19、堤工程斷面結構選擇和攔河堰結構:(1)河堤工程斷面結構選擇:-河河堤基礎大部分屬于砂質土壤,其深度較大,如基礎清不到硬基,因此在基礎上建壩均進行軟基礎處理。根據本段10年一遇洪水深,加上一定的安全超高,確定各河段河壩尺寸,具體見附圖。(2)堰體均采用漿砌石砌壩,具體見附圖。(3)引水渠按照明渠均勻流進各渠道斷面設計,漿砌石渠道糙率取n=0.025,具體見附圖。第七章 工程施工組織設計7.1施工條件7.1.1交通條件-鎮-河綜合治理工程位于皖河流域皖水的一小支流,有村道與縣道相連,交通方便。水文氣象工程所在區域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該區氣候溫涼,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雨熱同期,一年四季最20、熱七月份,平均氣溫26.3,最冷一月份, 平均氣溫2.0,多年平均降雨量1445.0mm,主要集中在四個月(58)。7.1.3建設用工、用料該項目的建設,主要為土建工程,材料消耗量較大的是沙、石、水泥、鋼材等,砂料取自河床,石料來自約2.0Km的采料場,水泥、鋼材當地有各生產廠家定點供貨站,運輸非常方便。勞動用工主要為本地勞動力。7.1.4供水、供電工程所在區域內水、電供應條件較好,其生活、生產用水及用電可從工程地點附近引用,以滿足工程所需。7.2主體工程施工7.2.1土方工程由于施工條件較好,土方為人工及機械開挖結合,8T自卸汽車運至棄土料場,平均運距150M。7.2.2混凝土澆筑本工程混凝21、土工程主要為混凝土底板,施工時采用0.4m3攪拌機拌和混凝土,機動斗車運輸混凝土直接入倉,混凝土平均運距100m,人工鋪助鋪輔、振搗器振搗密實。7.2.3漿砌側墻側墻分段分層人工砌筑,上下層應錯縫砌筑,砂漿飽滿,砌體宜用0.30.5m以上的片、塊石,邊坡表面應平整,里層應填實,并按施工圖紙要求設置伸縮縫。7.3施工總進度7.3.1 工期安排工程建設計劃2010年10月初動工,2011年2月底全部建成,建設工期5個月,分四個階段。第一階段:2009年1112月完成可研編制及批復;第二階段:2010年910月完成施工圖設計、資金籌措及招投標;第三階段:2010年10月至2011年1月底完成主體工程22、;第四階段:2011年1 -2月底完成附屬工程和竣工驗收工作。四個階段的工作可交叉進行。 時 間項 目2009年2010年2011年1112910111212可研編制及批復施工圖設計、招標土方、清基、漿砌石及砼等主體工程附屬配套工程竣工驗收第八章 工程管理8.1管理機構-鎮-河綜合治理工程是-鎮解放村人民生命和國家財產安全的重要保證,工程建成后,維護、保養、管理顯得非常重要。從工程的籌建開始即設置工程管理機構。其職能是進行河道工程的修建、維護和管理。8.2管理設施管理機構設置后及時搞好管理設施的配套,汛期要有專人定時汛情采樣,記錄洪水過程,為優化防汛調度提供科學依據。8.3綜合開發利用以可持續23、發展理論為指導思想,在防汛體系建立后,作為工程管理機構,除搞好防洪設施管理外,應結合城區防洪堤功能進行綜合利用,適當發展商業、服務業,壯大自身經濟基礎。第九章 環境影響評價9.1環境狀況-鎮-河穿過-鎮解放村,村區河道長2.5Km,由于河道兩岸僅有少量干砌防洪堤,其他河段均為土堤,岸線極不規則,汛期時洪水極易漫頂,淹沒區內衛生條件極差。2.1千米防洪墻建成后,只有少部分老堤護岸,防洪標準得到提高。同時,村區汛期排水及區內衛生條件總體改善。9.2環境影響預測評價建設-鎮-河綜合治理工程,對原來的環境無明顯影響,它也不可能對大氣環境、水環境造成影響,不可能對森林資源、礦產資源和文物造成破壞。-鎮-24、河綜合治理工程的建成對土地資源的利用和保護可起到積極的作用。防洪堤建設,經過河道整治,改線開通道路,對-鎮解放村和沿河環境起到一定的美化作用。9.3環境保護措施1、防洪工程在布置和結構形式上力求整齊美觀;2、防洪工程與沿河村道建設盡量做到完善結合;3、制定嚴密的防洪堤管理制度,納入環衛管理。第十章 投資估算和資金籌措 10.1 投資估算 本項目總投資236萬元,其中土方清基8.5080萬元,圍堰排水4萬元,漿砌石188.1516萬元, 砼26.3450萬元,其它費用9萬元。 10.1.1 編制依據(a)水利部水利水電工程預算定額(2002)年版;(b)安徽省水利水利水電工程預算定額建筑工程單位25、估價表(1991)版;(c)安徽省水利水利水電工程預算編制細則;(d)安徽省水利水利水電概算編制的幾點意見皖水計字(91)582號文;(f)水泥、木材、鋼材按市場現行價計算,地方材料按地方發生價計算。 10.1.2 編制范圍-鎮-河綜合治理工程 編制說明主要工程量:總工程量1.7925萬m3。其中:土方0.7090萬m3,漿砌塊石1.0338萬m3,砼497方,主要材料:水泥480噸、塊石0.36萬m3、砂0.12萬m3。整個項目預算總投資236 萬元, 詳見投資估算表 -鎮-河綜合治理工程投資估算表序號項目名稱單位數量單價(元)金額(元)備注一土石方清基M370901285080二M10漿砌26、M3103381821881516三砼 M3479550263450含鋼筋制安四圍堰排水40000五其它費用900001勘測設計費200002工程監理費200003不可費50000六合計2360046 本項目所需總投資為236萬元,資金來源根據國家有關政策和-鎮實際情況由二個部分組成,申請國家補助200萬元,地方自籌36萬元。第十一章 綜合效益分析通過本次河道治理,可增加河道的行洪能力,使-河的防洪標準由現在的無堤、險堤、提高到10年一遇的防洪標準,可增加防洪面積1500多畝,增加灌溉面積800畝。同時可以保護沿河流域24個村民組約3600多人的生命財產安全,特別是城關至-快車道修通,有利于沿27、河兩岸的開發。從而使周邊群眾經濟穩定、健康地發展,為農村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該工程的興建,對確保-廣大人民群眾生命財產的安全,保障社會經濟持續穩定發展,具有十分重要意義,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十分顯著。第十二章 結論與建議12.1結論經過我所認真研究和反復論證,-鎮-河綜合治理工程既十分必要,也完全可行。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這項工程,成立了領導小組,專門協調該項目有關工作,積極支持向上爭取國家以工代賑資金補助,同時-鎮政府成立工程建設指揮部,具體負責工程的實施。12.2 建議(1) 本項目建設的綜合效益明顯,建設條件成熟,政府和群眾的要求迫切,建議上級組織給予高度重視,盡快批準該項目實施。(2)本項目地處-鎮解放村,建設過程中要加強環境保護,落實安全責任制,嚴格按建設工程的“四制”要求管理。(3)由于本項目投資較大,-又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縣級財政困難,希望盡快落實資金來源,確保工程如期按設計要求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