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業公司煤礦風選廠及乏風氧化項目巖土工程勘察報告(3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94168
2022-09-23
33頁
313.55KB
1、xx公司選煤廠及乏風氧化項目巖土工程勘察報告1. 前言11.1工程概況11.2勘察目的和任務1仁3勘察依據21.4勘察概況22. 場地工程地質條件42.1地形.地貌42. 2環境工程地質條件42.3地層結構52.4地下水62.5不良地質作用62. 6標準凍結深度62.7 土腐蝕性評價63. 巖土參數的統計、分析和選用73.1室內土工試驗指標的統計、分析和選用73. 2原位測試指標的統計、分析和選用74. 場地地震效應評價74.1場地的抗震設防烈度74. 2場地土的類型及建筑場地類別74. 3場地的特征周期值74. 4場地的抗震穩定性84. 5地基抗震承載力調整系數85. 場地巖土工程性質評價82、5.1場地的穩定性和適宜性85. 2地基土的均勻性85.3地基土的濕陷性954地基土的承載力特征值96. 地基方案106.1天然地基方案106. 2大直徑灌注樁方案117. 基礎施工147.1基坑開挖邊坡穩定性分析147. 2施工應注意的問題148結論與建議15附表:仁物理力學性質指標統計表2張2. 土工試驗成果報告表2張1. 建筑物規劃圖1張2. 建筑物和勘探點位置圖1張3. 工程地質剖面圖5張1. 前言1.1工程概況xxx公司選煤廠項目位于位于新安縣新義礦業有 限公司工業廣場內,擬建構筑物為主廠房及輸送煤皮帶廊構成,擬采用鋼 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根據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20013、) (2009年版)第3. 1. 1條 之規定,該工程重要性等級為二級;第條之規定,場地等級為三級 (簡單場地);第條之規定,地基等級為二級(中等復雜地基);綜 合確定該工程巖土工程勘察等級為乙級。根據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 (GB50007-2011)之3. 0. 1條規定,該工程地基基礎設計等級為丙級。根據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分類標準之有關規定, 該工程抗震設防類別為丙類。受義煤集團新義礦業有限公司委托,我義馬豫西工程勘察設計有限責 任公司承擔了該工程詳勘階段的巖土工程勘察工作。1.2勘察目的和任務本次勘察主要為建筑物施工圖設計提供詳細的巖土工程資料和有關 技術參數,對地基作出巖土工程分析與評價4、。本次勘察的主要目的是: 查明建筑場地的地層結構,提供各地基土層的物理力學性質指標; 查明建筑場地的濕陷類型及濕陷性土層的分布情況,并評價地基土 的濕陷等級; 查明建筑場地地基土的分布特征,并評價地基土的均勻性; 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條件及類型; 對場地的地震效應作出評價; 根據建筑物的結構特點及場地的巖土工程條件,推薦經濟合理的地 基基礎方案并提供基礎設計所需的巖土參數。1.3勘察依據 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2001) (2009年版) 高層建筑巖土工程勘察規程(JGJ72-2004 J366-2004) 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11) 濕陷性黃土地區建筑規范(GB5、50025-2004) 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6)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分類標準(GB50223-2008) 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JGJ79-2012、J220-2012) 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2008) 巖土工程勘察報告編制標準(CECS99: 98) 土工試驗方法標準(GB/T50123-1999)(11) 河南省建筑地基礎勘察設計規范(DBJ41/138-2014)(12) 建筑工程地質勘察與取樣技術規程(JGJ/T87-2012)1.4勘察概況勘察工作量布置及手段為達到上述勘察目的,結合已有勘察資料,本次勘察共布置勘探點8 個,施工勘探點8個,勘探點主要沿6、建筑物邊線及軸線布置,間距按巖 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2001) (2009年版)第4. 1. 15及4. 9.2條規 定,間距為9. 71-28. 66m;孔深主要考慮地基持力層的要求,為15. 00 22.30m。由于場地條件所限,部分鉆孔有所調整,各勘探點位置詳見附件 “建筑物和勘探點位置圖”。木次勘察采用鉆探法進行,勘察手段主要為: 勘探點的測放:根據甲方提供的平面規劃圖,由我公司將勘探點測 放在實地位置上。勘探點高程采用1985年國家基準高程。 勘探及取樣:本次勘察釆用鉆探法進行。機械釆樣釆用靜壓法,下 放取土器前仔細清孔,下放取土器后采取快速靜壓連續壓入法,取出的土 樣立7、即密封并小心運送;所取不擾動土樣質量機械采取為III級。 標準貫入試驗:根據規范要求,本次勘察作了標準貫入試驗,試驗 前鉆進至需要試驗的土層標高位置處并清孔,然后下放標準貫入器,并采 用自動脫鉤自由落錘法(落距為76cm)進行錘擊,貫入器打入土中15cm 后,開始記錄每打入10cm的錘擊數,累計打入30cm的錘擊數為標準貫入 試驗擊數No超重型動力觸探試驗:本次勘察對笫層填土及笫(6)層砂質泥 巖進行了超重動力觸探試驗(M20)。超重型動力觸探試驗采用自動脫鉤自 由落錘法進行錘擊,錘擊貫入連續進行,記錄每打入10cm的錘擊數。土工試驗:本次土工試驗由我公司土工試驗室承擔,對運送到的土 樣盡快開8、封,并按土工試驗方法標準(GB/T50123-1999)進行試驗。勘察進程及完成工作量本次勘察野外工作于2015年9月18日開始,2015年9月22日結束, 2015年9月25日提出土工試驗報告,木報告書于2015年9月25日提交。 具體完成工作量見表1。勘察工作分類單位數量鉆探孔數個8進尺米139.4標準貫入孔數個3次數次16超重型動力觸探孔數個3工程暈米28. 1采取土樣不擾動樣件25擾動件2室內試驗常規件23直剪個3完成工作量一覽表表12. 場地工程地質條件2.1地形、地貌擬建場地地形變化較大,各勘探點孔口標高變化在369. 75-373. 23m 之間,最大咼差為3. 48mo擬建場地9、地貌單元屬于低山、丘陵地貌。2. 2環境工程地質條件擬建場區位于義煤集團新義礦業有限公司工業廣場內,交通便利。 該場地距居住區較遠,因此施工時可不考慮對周圍居民環境及噪音、震動 等造成的影響。2.3地層結構根據野外勘探結果分析,擬建場區地層分布主要為第四紀人工填土、 第四紀沖洪積作用所形成的粉質粘土、及三疊紀砂質泥巖地層。現將本次 勘探深度內的地基土自上而下分述如下:(1填土(QJ),褐色,填土成分主要為灰色煤肝石夾砂巖塊,回填年限大于10年,已完成自重壓密,由于回填時未經過人工壓實,結 構疏松,成分不均勻。該區域內本次揭露厚度0.706. 80m。(IL填土(QJ),褐色,填土成分主要粉質粘10、土,回填年限大于10年, 由于回填時未經過人工壓實,從結構疏松,成分不均勻,未完成自 重固結。該區域內木次揭露厚度0. 00l. 30mo該層土僅在7#孔中見到。粉質粘土(qF+J):黃褐棕黃色,可塑狀。含有黑色斑點。壓縮該層無搖震反應,干系數平均值-2=0. 275MP/1,為中壓縮性土,強度一般,稍有光澤。層厚0. 003. 60mo粉質粘土(Q畀知人棕褐色,可塑硬塑狀。含有黑色斑點。壓縮系數平均值N-2=0199MP,為中壓縮性土,該層無搖震反應,干 強度一般,稍有光澤。揭露最大層厚8. 70nio(3人粉質粘土(Qf+i):黃褐色,可塑狀。該層無搖震反應,干強度一般,稍有光澤。揭露層厚11、0. 002. 00mo該層在8#孔中見到。粉質粘土棕褐色棕黃色,硬塑堅硬狀。壓縮系數 平均值i-2=0. 155 MP;1,為中壓縮性土,該層搖震反應中等,干 強度一般,稍有光澤。最大揭露層厚7.70m。粉質粘土棕褐色棕黃色,硬塑可塑狀。該層搖震 反應中等,干強度一般,稍有光澤。最大揭露層厚3. 50mo砂質泥巖(T)紫紅色,上部(1.50-3. 00m)強風化較破碎,下部中風化,較完整。揭露最大厚度3. 30m以上各地基土層的相對位置關系詳見附件“工程地質剖面圖”。2.4地下水勘察期間,勘探深度內,部分鉆孔內見地下水,為潛水,水位標高 366. 59367. 33m。2.5不良地質作用擬建12、場地內無全新活動斷裂通過,未發現新構造活動的痕跡,無滑坡、 泥石流等不良地質作用。2. 6標準凍結深度依據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11)中的附錄F中國 季節性凍土標準凍深線圖,新安縣境內標準凍結深度小于60cm。2.7腐蝕性評價根據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2001)附錄G場地環境類型, 擬建場地環境屬干旱區,因而場地環境類型為III類。根據鄰近資料,地基下水及土體無受到污染,地下水及土對碗具微腐蝕性, 土對鋼筋混凝土結構中鋼筋具微腐蝕性,土對鋼結構具微腐蝕性。3. 巖土參數的統計 分析和選用3.1室內土工試驗指標的統計、分析和選用為了解各地基土層的物理力學性質指標,13、室內選取了部分土樣做了濕 陷性黃土地區常規項目試驗。經對試驗指標進行分析,剔除異常值,各地 基土層的物理力學性質指標統計值詳見“地基土物理力學性質指標統計 表”。3. 2原位測試指標的統計、分析和選用各地基土層的原位測試指標的統計、分析和選用指標統計值詳見“地基土物理力學性質指標統計表”。4. 場地地震效應評價4. 1場地的抗震設防烈度根據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附錄A. 0. 14規定,新安縣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設計基木地震加速度值0. 05go4. 2場地土的類型及建筑場地類別土層序號(1)(1)1(2)(3)(3):(4)(5)(6)Vs (m/s)14026026014、260160260260500各層土體剪切波速取值表2依據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 4. 1.5條,以4#孔計算得該場地土層等效剪切波速二240 m/s,依據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 4. 1.3條規定,該場地土的類型為中軟土場地。場地覆蓋層厚度大于17. 80m。該場地類別為II類。4. 3場地的特征周期值根據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 A. 0. 14之規定,新安縣 的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二組,由于本場區建筑場地類別判定為II類,故建筑 的特征周期應按0. 40s采用。4. 4場地的抗震穩定性由于場區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不考慮液化影響,15、另外,由于場地地 震時不會出現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質作用,該場區屬于抗震一般地段。4. 5地基抗震承載力調整系數根據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之第4. 2節規定,結合地基土的性狀,地基抗震承載力調整系數見表3。地基抗震承載力調整系數表表3土層序號(1)1(1)2(2)(3)】(4)(5)(6)調整系數爲1.01.01.31.31.01.31.31.55. 場地巖土工程性質評價5. 1場地的穩定性和適宜性根據勘察結果表明,場區內各地基土層分布相對比較穩定,另外,由于場地地震時不會出現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質作用,且場區無可液化地基 土層,屬對抗震一般地段。因此場地屬于穩定場地,可以建16、筑。5. 2地基土的均勻性勘察結果表明,擬建場區內擬作為持力層的第層填土、第層粉 質粘土、第層粉質粘土層面坡度大于10%,故地基土不均勻,厚度變化 較大,可按非均勻地基考慮。5. 3地基土的濕陷性根據區域地質資料,擬建場地屬非自重濕陷性黃土地區。根據勘察結果,場地內各土試樣5/0.015,不具濕陷性不具濕陷性, 依據濕陷性黃土地區建筑規范規定,地基土 體為非濕陷性黃土地基。5. 4地基土的承載力特征值根據野外勘探,室內土工試驗成果,依據國家有關規范,并結合地區 建筑經驗,確定各地基土層的承載力特征值及壓縮模量見表5O各地基土承載力特征值及壓縮模量原位測試確物理力學指標綜合確定壓縮模彈性模定確定17、地基承載承載力特征量量地基十層層名承載力特征力特征值fak值 fak (kPa)Es (1-2)值 fak (kPa)(kPa)(MPa)E (MPa)】填土1201206*2填上80804.3粉質粘土1401401408粉質粘土24016016011(3)1粉質粘土1201204粉質粘土24020020012粉質粘土22018018010砂質泥巖4004006000注*為變形模量6. 地基方案6. 1天然地基方案根據建筑物的結構特點和場地的工程地質條件,若采用天然地基上的 淺基礎,主廠房部分,建筑基礎埋深按自然地面下-3.00m考慮,基礎持 力層主要為第(層填土、第層粉質粘土及第層粉質粘土。18、根據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11) 5. 2. 4條的規定, 第(2-1)及第(2)層地基承載力特征值應按下式修正:fa-fak+ H bT (b 3)+ n m(d 0. 5)經寬深修止后的天然地基承載力特征值如下:經寬深修止后的天然地基承載力特征值如下:第層fF165kPa第層fF210kPa第層fF230kPa輸送皮帶部分,建筑基礎埋深按自然地面下-2. 00m考慮,基礎持力 層主要為第】層填土根據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11) 5. 2.4條的規定,第(1)】層地基承載力特征值應按下式修止:fa-fak+ H bT (b 3) + n dTm(d0. 519、)經寬深修止后的天然地基承載力特征值如下:經寬深修止后的天然地基承載力特征值如下:第】層fa= 145 kPa對于輸煤皮帶廊等對變形要求不嚴的建筑,可以采用淺基礎,以第(1)|層填土做基礎持力層,由于第I層填土成分不均勻,回填時未經過人 工壓實,若以該層土做基礎持力層,建議基礎底面以下做不小于2. 00m 的灰土換填處理。對主廠房部分若承載力滿足設計要求可以第層、第 層粉質粘土做基礎持力層。6.2大直徑灌注樁方案根據場地工程地質條件,結合區域建筑經驗和建筑物結構特征,對主 廠房部分也可采用大直徑灌注樁基礎方案。采用大直徑灌注樁時,考慮本工程地質工程條件,建議以第層粉 質粘土或第層砂質泥巖作為樁20、端持力層。根據當地經驗,采用大直徑灌 注樁基礎方案,可釆用一樁一柱,施工簡便,單樁承載力高,施工質量易 于控制,對周圍環境的要求及影響也較小。由于第層砂質泥巖較破碎, 樁的極限端阻力標準值可按碎石土考慮取值。根據勘察結果,依據現行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 94-2008)第5. 3.6條規定,綜合確定各土層樁基設計參數按下表6采用:各土層樁的樁基設計參數表6土層名稱樁的極限側阻力標準值q“k樁的極限端阻力標準值qP:干作業鉆孔樁泥漿護壁鉆(沖)孔樁干作業鉆孔樁泥漿護壁鉆(沖)孔樁填土2020(1)| 填土2020粉質粘土6055粉質粘土50451000800(3粉質粘土4035粉質粘土605521、粉質粘土5045砂質泥巖(強風化)14014016001400砂質泥巖(屮風化)20020050004500初步設計時,可按下式估算。Quk二Qsk+Qpk二U 工 2 siqsikl汁 2 PqPkAP式中:Quk單樁豎向極限承載力標準值(kN); u一樁身周長(m);Ap樁端面積(n?);1樁穿越第i層土的厚度(m);久、大直徑樁側阻力、端阻力尺寸效應系數。單樁豎向承載力特征值宜按靜載試驗確定。根據樁基規范,擴底樁變截面以下不計側阻力,進入持力層深度按 0.80m考慮。現以1#鉆孔資料進行計算。若以第層粉質粘土做樁端持力層,1#鉆孔樁長10.00m時,樁徑 800m 時,Quk=Qsk+Q22、pk=U 工 siQsikli+ “ ppkp= 1522KN若以第層砂質泥巖(中風化)做樁端持力層,8#鉆孔樁長19m時, 樁徑800mm時,Quk=Qsk+QPk=u E 巾麗1 汁 “ PqPkAPM622KN勘察期間,地下水位較高,不宜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樁,可采用旋挖 法成孔或采用泥漿護壁沖孔灌注樁法施工成孔,施工前應進行試成樁工 作。后注漿灌注樁是一種較新的施工工藝,基樁經后注漿處理后,樁基 承載力有大幅度提高,后注漿單樁極限承載力標準值可按下式估算: Quk=Qsk+Qgsk+Qgpk=U 工 qsikh+U 工 B siQsikl汁 B pQpk-Ap依據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23、4-2008) 5. 3. 10之規定各土層后注漿側 阻力增強系數,端阻力增強系數Bp取值如下表8。地基土層層名后注漿側阻力增強 系數Bsi后注漿端阻力增強 系數X填土2.01填土1.4粉質粘土1.4粉質粘土1.42.2粉質粘土1.4粉質粘土1.4(5)粉質粘土1.4砂質泥巖(強風化)1.4砂質泥巖(中風化)1.42.07. 基礎施工7. 1基坑開挖邊坡穩定性分析當基坑開挖小于5m時,依據郎肯土壓力理論計算得,直立開挖深度 為7. 40mo結合當地建筑C有工程經驗,并考慮到黃土中豎向節理發育及 施工過程中基坑周邊堆載等因素影響,建議基坑填土部分45度放坡開挖, 粉質粘土部分可按7080度放坡開24、挖。7. 2施工應注意的問題采用天然地基時,基坑開挖后,基底虛土應清理干凈。同時,嚴防基 底浸水,確保基礎持力層的巖土工程性質。樁基施工時應保證清底干凈,單樁豎向承載力特征值宜按靜載試驗確 定。樁基礎成型后,基底虛土應清理干凈。同時,嚴防基底浸水,確保樁 端持力層的巖土工程性質。8、結論與建議1. 建筑場地屬丘陵地貌,地層主要為人工填土及第四紀沖、洪積作用 形成的粉質粘土及三疊紀砂質泥巖組成。2. 擬建場地為位于非自重濕陷性黃土地區,擬建場地地基為非濕陷性 黃土地基。3場地內地基土不均勻,為非均勻性地基。4勘察期間,勘探深度內,各鉆孔內均見到地下水,為潛水,水位標 高366. 59-367. 25、33nio勘察期間,勘探深度內,場地內地基土體末受污染, 地下水及地基土對混凝土及混凝土中鋼筋具微腐蝕性。5.場地的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為0. 05g,建筑場地類別屬II類,建筑的特征周期值按040s采用,建筑場地可劃分為對建筑抗震一般地段。6根據場地工程地質條件,結合建筑物特性,對于輸煤皮帶廊及等對變形要求不嚴的建筑,可以采用淺基礎,以第層填土、做基礎持力 層,由于第(1)層填土成分不均勻,回填時未經過人工壓實,若以該層土 做基礎持力層,建議基礎地面以下做不小于2. 00m的灰土換填處理。對 主廠房部分可采用淺基礎,可以第層、第層粉質粘土做基礎持力 層;也可采用大直徑灌注26、樁基礎方案。若采用鉆(沖)孔灌注樁,建議 對樁底進行后注漿加固處理。7.基礎施工時,請及時通知我公司進行驗槽查證工作。第二部分義煤集團新義礦業有限公司乏風氧化完成單位:義馬豫西工程勘察設計有限責任公司提交日期:二O五年九月目錄1. 前言11.1工程概況11.2勘察目的和任務11.3勘察依據2仁4勘察概況22. 場地工程地質條件32.1地形.地貌32. 2環境工程地質條件42.3地層結構42.4地下水52.5不良地質作用52. 6標準凍結深度52.7 土腐蝕性評價53. 場地地震效應評價53.1場地的抗震設防烈度53. 2場地土的類型及建筑場地類別63. 3場地的特征周期值63. 4場地的抗震穩27、定性63. 5地基抗震承載力調整系數64. 場地巖土工程性質評價74.1場地的穩定性和適宜性74. 2地基土的均勻性74.3地基土的濕陷性74. 4地基土的承載力特征值75. 地基方案85.1天然地基方案85.2大直徑灌注樁方案96. 基礎施工116.1基坑開挖邊坡穩定性分析116. 2施工應注意的問題117. 結論與建議12附表:仁物理力學性質指標統計表2張附圖:1. 建筑物規劃圖1張2. 建筑物和勘探點位置圖1張3. 工程地質剖面圖4張1前言1.1工程概況義煤集團新義礦業有限公司乏風氧化項目位于位于新安縣新義礦 業有限公司工業廣場內,擬建構筑物為乏風氧化設備及配電控家、配 件室、水處理車間28、值班家構成,擬釆用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根據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2001) (2009年版)第31. 1 條之規定,該工程重要性等級為二級;第3. 1.2條之規定,場地等級 為三級(簡單場地);第3. 1.3條之規定,地基等級為二級(中等復雜 地基);綜合確定該工程巖土工程勘察等級為乙級。根據建筑地基基 礎設計規范(GB50007-2011)之3.0. 1條規定,該工程地基基礎設計 等級為丙級。根據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分類標準)(GB50223-2008)6.0.12 之有關規定,該工程抗震設防類別為丙類。受義煤集團新義礦業有限公司委托,我義馬豫西工程勘察設計有 限責任公司承擔了該工29、程詳勘階段的巖土工程勘察工作。1.2勘察目的和任務本次勘察主要為建筑物施工圖設計提供詳細的巖土工程資料和有 關技術參數,對地基作出巖土工程分析與評價。本次勘察的主要目的 是: 查明建筑場地的地層結構,提供各地基土層的物理力學性質指 標; 查明建筑場地的濕陷類里及濕陷性土層的分布情況,并評價地基土的濕陷等級; 查明建筑場地地基土的分布特征,并評價地基土的均勻性; 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條件及類型; 對場地的地震效應作出評價; 根據建筑物的結構特點及場地的巖土工程條件,推薦經濟合理 的地基基礎方案并提供基礎設計所需的巖土參數。1.3勘察依據 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2001) (2009年版)30、 高層建筑巖土工程勘察規程(JGJ72-2004 J366-2004) 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11) 濕陷性黃土地區建筑規范(GB50025-2004) 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6)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分類標準(GB50223-2008) 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JGJ79-2012、J220-2012) 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2008) 巖土工程勘察報告編制標準(CECS99: 98) 土工試驗方法標準(GB/T50123-1999)(11) 河南省建筑地基礎勘察設計規范(DBJ41/138-2014)(12) 建筑工程地質勘察與取樣技術規程(JG31、J/T87-2012)1.4勘察概況勘察工作量布置及手段為達到上述勘察目的,結合已有勘察資料,本次勘察共布置勘探 點4個,施工勘探點4個,勘探點主要沿建筑物邊線及軸線布置,間 距按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2001) (2009年版)第4. 1. 15 及4. 9.2條規定,間距為20. 7046. 79m;孔深主要考慮地基持力層 的要求,孔深為14.4018.50m。由于場地條件所限,部分鉆孔有所調 整,各勘探點位置詳見附件“建筑物和勘探點位置圖”。本次勘察釆用鉆探法進行,勘察手段主要為: 勘探點的測放:根據甲方提供的平面規劃圖,由我公司將勘探 點測放在實地位置上。勘探點高程采用1932、85年國家基準高程。 超重型動力觸探試騎:本次勘察對第沢層填土、第、層 粉質粘土及第層砂質泥巖進行了超重動力觸探試驗(Na) o超重型動 力觸探試驗釆用自動脫鉤自由落錘法進行錘擊,錘擊貫入連續進行, 記錄每打入10cm的錘擊數。勘察進程及完成工作量本次勘察野外工作于2015年9月21日進行,木報告書于2015年10月7日提交。具體完成工作量見表lo完成工作量一覽表表1勘察工作分類單位數量鉆探孔數個4進尺米61.80超重型動力觸探孔數個4工程量米16.502. 場地工程地質條件2.1地形、地貌擬建場地地形變化較大,各勘探點孔口標高變化在364. 30364. 50m之間,最大高差為0. 20m。33、擬建場地地貌單元屬于低山、丘陵地貌。2. 2環境工程地質條件擬建場區位于義煤集團新義礦業有限公司工業廣場內,交通便利。 該場地距居住區較遠,因此施工時可不考慮對周圍居民環境及噪音、 震動等造成的影響。2.3地層結構根據野外勘探結果分析,擬建場區地層分布主要為第四紀人工填 土、第四紀沖洪積作用所形成的粉質粘土、及三疊紀砂質泥巖地層。 現將本次勘探深度內的地基土自上而下分述如下:(U填土 (Q;1),褐色,填土成分主要粉質粘土,回填年限小于15 年,由于回填時未經過人工壓實,從結構疏松,成分不均勻,未 完成自重固結。該區域內本次揭露厚度1.40-4. 20moo(1)2填土(QF),褐色,填土成分34、主要為灰色煤肝石夾砂巖塊,回 填年限大于10年,已完成自重壓密,由于回填時未經過人工壓 實,結構疏松,成分不均勻。該區域內本次揭露厚度2. 603. 50m粉質粘土黃褐棕黃色,可塑狀。含有黑色斑點。層 厚 3.905. 90m。粉質粘土(Qr+)棕褐色,可塑硬塑狀。含有黑色斑點。層 厚 1. 102. 20m。砂質泥巖(T)紫紅色,上部(150300iii)強風化較破碎,下部中風化,較完整。揭露最大厚度3. 70m 以上各地基土層的相對位置關系詳見附件“工程地質剖面圖”。2.4地下水勘察期間,勘探深度內,部分鉆孔內見地下水,為潛水,水位標 高 366. 50366. 70m。2. 5不良地質作35、用擬建場地內無全新活動斷裂通過,未發現新構造活動的痕跡,無 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質作用。2. 6標準凍結深度依據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11)中的附錄F中 國季節性凍土標準凍深線圖,新安縣境內標準凍結深度小于60cm。2. 7地基下水及土腐蝕性評價根據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2001)附錄G場地環境類型, 擬建場地環境屬干旱區,因而場地環境類型為III類。根據鄰近資料,地基下水及土體無受到污染,地下水及土對碇具微 腐蝕性,土對鋼筋混凝土結構中鋼筋具微腐蝕性,土對鋼結構具微腐 蝕性。3. 場地地震效應評價3. 1場地的抗震設防烈度根據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36、2010)附錄A. 0. 14規定, 新安縣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0. 05go3. 2場地土的類型及建筑場地類別各層土體剪切波速取值表2土層序號(1)(1)1(2)(3)(4)Vs (m/s)140260260260500依據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 4. 1. 5條,場地覆蓋 層厚度大于14.80m,以4#孔計算得該場地土層等效剪切波速 vse=226m/s,依據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 4. 1.3條規 定,該場地土的類型為中軟土場地。該場地類別為II類。3. 3場地的特征周期值根據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 A37、. 0. 14之規定,新安 縣的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二組,由于木場區建筑場地類別判定為II類, 故建筑的特征周期應按0. 40s釆用。3. 4場地的抗震穩定性由于場區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不考慮液化影響,另外,由于場 地地震時不會出現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質作用,該場區屬于抗震一般 地段。3. 5地基抗震承載力調整系數根據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之第4. 2節規定, 結合地基土的性狀,地基抗震承載力調整系數見表3。地基抗震承載力調整系數表土層序號(1)1(1)2(2)(3)調整系數Ea1.01.01.31.31.54. 場地巖土工程性質評價4. 1場地的穩定性和適宜性根據勘察結果表明38、,場區內各地基土層分布相對比較穩定,另外, 由于場地地震時不會出現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質作用,且場區無可液 化地基土層,屬對抗震一般地段。因此場地屬于穩定場地,可以建筑。4. 2地基土的均勻性勘察結果表明,擬建場區內擬作為持力層的第層填土、第層 粉質粘土、第層粉質粘土層面坡度大于10%,故地基土不均勻,厚度 變化較大,可按非均勻地基考慮。4. 3地基土的濕陷性根據區域地質資料,擬建場地屬非自重濕陷性黃土地區。依據濕陷性黃土地區建筑規范(GB50025-2004) 4. 4.7規定, 地基土體為非濕陷性黃土地基。4. 4地基土的承載力特征值根據野外勘探,圓錐動力觸探試驗成果,依據國家有關規范,并 39、結合地區建筑經驗,確定各地基土層的承載力特征值及壓縮模量見 表4。原位測試確物理力學指標綜合確定壓縮模彈性模量定確定地基承載承載力特征量地基1:層層名承載力特征力特征值fak值 fak (kPa)Es 1-2)E (MPa)值 fak (kPa)(kPa)(MPa)1填土8080(1)2 填土120120粉質粘土100100粉質粘土240240砂質泥巖400400各地基土承載力特征值及壓縮模量表45. 地基方案5. 1天然地基方案根據建筑物的結構特點和場地的工程地質條件,若采用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建筑基礎埋深按自然地面下-3. 00m考慮,基礎持力層主 要為第2層填土、笫層粉質粘土及第層粉質粘40、土。根據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11) 5. 2. 4條的規定, 第2及第層地基承載力特征值應按下式修正:fa-fak+ H bT (b 3) + n dT m(d 0. 5)經寬深修正后的天然地基承載力特征值如下:經寬深修正后的天然地基承載力特征值如下:第(1)2 層f 尸 165kPa第層fa二145kPa若基礎持力層能滿足設計要求,可采用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以 第(1)2、層土體作為基礎持力層。5.2大直徑灌注樁方案根據場地工程地質條件,結合區域建筑經驗和建筑物結構特征, 對乏風氧化設備部分也可采用大直徑灌注樁基礎方案。采用大直徑灌注樁時,考慮本工程地質工程條件,建議以第41、層 粉質粘土或第層砂質泥巖作為樁端持力層。根據當地經驗,采用大 直徑灌注樁基礎方案,可采用一樁一柱,施工簡便,單樁承載力高, 施工質量易于控制,對周圍環境的要求及影響也較小。市于第層砂 質泥巖較破碎,樁的極限端阻力標準值可按碎石土考慮取值。根據勘察結果,依據現行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 94-2008) 第5. 3.6條規定,綜合確定各土層樁基設計參數按下表5采用:各土層樁的樁基設計參數表6土層名稱樁的極限側阻力標準值q“k樁的極限端阻力標準值qP:干作業鉆孔樁泥漿護壁鉆(沖)孔樁干作業鉆孔樁泥漿護壁鉆(沖)孔樁填土2020(1)1 填土2020粉質粘土6055粉質粘土50451000800砂42、質泥巖14014016001400初步設計時,可按下式估算。Quk=Qsk+Qpk=U E siQsikli+ “ ppkp式中:Quk單樁豎向極限承載力標準值(kN);u一樁身周長(m);Ap樁端面積(m2);1樁穿越第i層土的厚度(m);久、大直徑樁側阻力、端阻力尺寸效應系數。單樁豎向承載力特征值宜按靜載試驗確定。根據樁基規范,擴底樁變截面以下不計側阻力,進入持力層深度 按0.80m考慮。勘察期間,地下水位較高,不宜釆用人工挖孔灌注樁,可采用旋 挖法成孔或采用泥漿護壁沖孔灌注樁法施工成孔,施工前應進行試成 樁工作。后注漿灌注樁是一種較新的施工工藝,基樁經后注漿處理后,樁 基承載力有大幅度提43、高,后注漿單樁極限承載力標準值可按下式估算:QukQsk+Qgsk+QgpkU 工 qsikh+U 工 B siQsikl汁 B pQpk-Ap依據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2008) 5. 3. 10之規定各土層后注漿 側阻力增強系數By,端阻力增強系數Bp取值如下表8。地基土層層名后注漿側阻力增強系 數Bsi后注漿端阻力增 強系數X填土2.0(1)1 填土1.4粉質粘土1.4粉質粘土1.42.2砂質泥巖1.42.06.基礎施工6. 1基坑開挖邊坡穩定性分析當基坑開挖小于5m時,依據郎肯土壓力理論計算得,直立開挖深 度為8. 40mo結合當地建筑已有工程經驗,并考慮到黃土中豎向節理發 育44、及施工過程中基坑周邊堆載等因素影響,建議基坑填土部分45度放 坡開挖,粉質粘土部分可按7080度放坡開挖。6. 2施工應注意的問題采用天然地基時,基坑開挖后,基底虛土應清理干凈。同時,嚴 防基底浸水,確保基礎持力層的巖土工程性質。樁基施工時應保證清底干凈,單樁豎向承載力特征值宜按靜載試 驗確定。樁基礎成型后,基底虛土應清理干凈。同時,嚴防基底浸水, 確保樁端持力層的巖土工程性質。7、結論與建議1建筑場地屬丘陵地貌,地層主要為人工填土及第四紀沖、洪積 作用形成的粉質粘土及三疊紀砂質泥巖組成。2.擬建場地為位于非自重濕陷性黃土地區,擬建場地地基為非濕陷性黃土地基。3場地內地基土不均勻,為非均勻性地45、基。4勘察期間,勘探深度內,部分鉆孔內見地下水,為潛水,水位 標高366. 50-366. 70nio勘察期間,勘探深度內,場地內地基土體末受 污染,地下水及地基土對混凝土及混凝土中鋼筋具微腐蝕性。5.場地的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設計基木地震加速度值為0. 05g, 建筑場地類別屬II類,建筑的特征周期值按0. 40s采用,建筑場地可劃分為對建筑抗震一般地段。6根據場地工程地質條件,結合建筑物特性,對于配電控室、配件室、水處理車間.值班室及等對變形要求不嚴的建筑,可以采用淺基礎,以第(1)2層填土、第層粉質粘土做基礎持力層,由于第(1)2層填土成分不均勻,回填時未經過人工壓實,若以該層土做基礎持力層, 建議基礎地面以下做不小于1.00m的灰土換填處理。對乏風氧化設備 基礎部分若天然地基不能滿足要求,可可采用大直徑灌注樁基礎方案。 以第砂質泥巖做樁端基礎持力層,若采用鉆(沖)孔灌注樁,建議 對樁底進行后注漿加固處理。7 基礎施工時,請及時通知我公司進行驗槽查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