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濱江·六合盛世東方賽納組團北區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方案(1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94303
2022-09-23
15頁
82.04KB
1、 吉安濱江六合盛世東方賽納組團北區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方案第16頁第一章 編制說明及編制依據1、編制說明各主體責任單位情況介紹如下:建設方:吉案市六合盛置業發展有限公司監理方:吉安市建設監理中心設計方:江西省建筑設計研究總院施工總承包方:中鐵建工集團有限公司質量、安全監督單位:吉安市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站吉安濱江六合盛世東方賽納組團北區工程為高層商住小區,位于吉安市吉州區沿江路以西、躍進路以東、新建路以北。由一層地下室、12棟14層至30層住宅樓、三段兩層商業內街、1棟兩層幼兒園組成。10樓地上14層,建筑面積6315,11、12樓地上分別為17層,建筑面積分別為7660,13樓地上23層,建筑面2、積8713,14、15樓地上分別為25層,建筑面積分別為9477,16樓地上15層,建筑面積15145,17樓地上為30層,建筑面積為21330,18樓地上17層,建筑面積為5533,19、20樓地上分別為16層,建筑面積分別為5236,21樓地上為19層,建筑面積8589,總建筑面積為148785。地下室為車庫與設備房。12棟住宅樓為框架剪力墻結構、地下室及其它為框架結構。2、編制依據序號編 制 依 據1xx總院設計的建筑、結構等施工圖紙;2現行國家有關工程施工規范、規程及技術標準;3江西省有關政策和文件規定;4巖土工程勘察報告;5我公司施工過類似工程的施工經驗;6xx集團ISO9001質量3、體系、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OHSAS18001職業健康與安全管理體系。3、應滿足的施工及驗收規范在本工程施工中,應滿足的施工及驗收規范(但不僅限于下列內容)列表如下:序號類別施工及驗收規范標準編號1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2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3國家標準混凝土質量控制標準GB50164-924國家標準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025國家標準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026國家標準混凝土泵送技術規程JGJ/T10-957國家標準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規范GB50496-204、09第二章 大體積混凝土施工1、大體積混凝土的定義混凝土結構物實體最小幾何尺寸不小于1m的大體量混凝土,或預計會因混凝土中膠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溫度變化和收縮而導致有害裂縫產生的混凝土。2、混凝土強度等級本工程地下室底板混凝土強度等級:C35,抗滲等級為P6。地下室承臺為大體積混凝土。3、設計要求本工程地下室底板承臺處于二a類環境,采用防水混凝土,水泥強度等級不宜低于42.5MPa,水泥品種應采用普通硅酸鹽水泥、礦渣硅酸鹽水泥。除采取以上措施外,在地下室外邊采用抗老化的外防水材料,使構件不直接承受環境作用。4、施工準備4.1混凝土配合比在施工前提前一個月向混凝土供應商申請,申請配合比時,需提供有關5、混凝土施工部位、強度等級、抗滲等級、水泥、石子、砂、外加劑以及混凝土坍落度、初凝、終凝時間等性能要求。4.2混凝土澆筑前三天通知供應商,作好供應工作協調安排。所有機具應在澆筑前進行檢查和試運轉,保證混凝土施工正常進行。4.3在混凝土澆筑前,掌握水電供應信息,保證水、電在砼施工中不中斷,并備有人工搗固工具,另外要配備發電機等設備,以防臨時停水停電。4.4在混凝土施工前,掌握好天氣的變化情況,物資部準備好防雨布,以防天氣不測下雨,及時防護。4.5認真檢查預埋件的規格、數量、安裝位置,是否與設計相符。水、電預留、預埋,必須及時與鋼筋綁扎協調穿插進行,不能任意割斷鋼筋,水、電預留、預埋工作完成后,水電6、主管工程師要組織驗收,作好隱蔽驗收記錄。4.6澆筑混凝土前,應將承臺、底板、地梁內木片、刨花、鋸屑、泥土和鋼筋上的鱗落的銹皮雜物及其它垃圾清除干凈。4.7、鋼筋工程經自檢、復檢合格后,及時通知監理進行鋼筋工程隱蔽驗收,經監理同意后,方可澆筑混凝土。并作好鋼筋的隱蔽驗收記錄。5、混凝土澆筑5.1地下室承臺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承臺混凝土屬大體積混凝土,其澆筑施工應有詳盡的施工措施,主要是控制大體積混凝土水化熱產生的溫度以及因各部位溫度不均勻而產生的溫度裂紋,對大體積混凝土的水化熱溫度進行計算用于指導保溫控制措施。對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運輸、泵送等施工環節要重點控制。另外,由于地下室底板每個區的混凝7、土方量大,施工時間較長,若混凝土澆筑路線不清,極易產生施工冷縫。在施工中將采取以下措施進行控制:5.1.1按設計圖紙要求留置的后澆帶,將地下室底板分為18個施工段。 5.1.2根據施工現場情況以及各個區段底板混凝土方量,每個區段采用1臺混凝土地泵(如道路允許采用汽車泵)按后澆帶分段澆筑,根據現場具體施工進度情況,合理安排澆筑順序。5.1.3因地下室電梯井承臺混凝土體積較大,為防止混凝土水化熱高,聚集在內部不易散發,使內外形成較大溫差,產生裂縫,采取以下一些技術措施:5.1.3.1選用水化熱較低的普通硅酸鹽水泥(P.O水泥),選擇良好的級配骨料,嚴格控制砂、石含泥量。加強振搗密實度,盡量減少水泥8、用量,使水化熱盡量降低,以利散熱。5.1.3.2混凝土要連續澆筑不得出現施工冷縫,要求坍落度1618cm(在滿足泵送要求的基礎上盡量采用較小值),混凝土供應必須連續,中間不得停歇,以避免冷縫的出現。5.1.3.3由于電梯井承臺較深,采用分層斜面澆筑,其厚度控制在500mm內,澆筑斜面坡度約為1:5。為確保承臺及基礎梁分層之間不出現冷縫,要求每臺泵每小時混凝土泵送量保證在30m3以上。5.1.3.4根據上述的分層要求,澆搗時要控制好分層的厚度,均勻布料,覆蓋完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加強振搗,避免混凝土的收縮及微裂縫,振搗時,使用插入式振搗器,振搗程度以混凝土漿上浮,不出現氣泡為合適。振搗器的振搗9、間距按40cm梅花狀振搗,采用自后向前的振搗順序,振搗器垂直插入下層混凝土,使上下兩層混凝土完全融合,特別是承臺位置及剪力墻、柱與底板的節點處應加強振搗。在底板面混凝土初凝前兩小時采用平板振搗器振搗,太早則振不密實而且浮漿太多;太遲則會破壞混凝土拌合物的凝聚力使骨料分離,影響了混凝土澆筑質量。平板振搗器一般為2540秒,移動時應成排依次振搗前進,前后位置和排與排之間的相互搭接為35cm。5.1.3.5對混凝土振搗中產生的泌水,根據各區段澆筑順序,在合理的部位留設集水坑,混凝土泌水采用人工排除。5.1.3.6為控制混凝土內外溫差不超過25。要加強混凝土養護,提高早期強度。要求混凝土供應商選用水化10、熱較低的水泥,并且在混凝土采用“雙摻”工藝,即摻適量的粉煤灰等量取代水泥用量和摻適量外加劑,以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熱。5.1.3.7考慮電梯井承臺較深,體積較大,需要在承臺中設置測溫孔組,以監控承臺溫度的變化。每組測溫孔如右圖留置:5.1.3.8測溫孔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由專人負責設置,要做好測溫記錄。混凝土澆筑第一天至第五天,每2小時測溫一次;第六天至第十五天,每4小時測溫一次;第十六天至第二十天,每八小時測溫一次;第二十一天至第三十天每兩天測溫一次;嚴格控制混凝土內部與表面、表面與大氣的溫度差,溫度差應25,如溫差過大,要采取相應措施,如加強表面蓄水覆蓋、用溫水養護保溫保濕等。5.2電梯井承臺施11、工措施:混凝土采用分層、分段的方法澆筑:每層厚度均為0.5m,用一根有0.5m刻度的2.5米長鋼筋標尺進行控制,按坡度澆筑成型后,平行向前推進。布料:布料坡度即分層澆注坡度為1:5,并按此坡度向前推進,以降低混凝土溫度,減小溫度應力對大體積混凝土的影響。振搗:振動棒的移動間距為500mm,振搗時間為2540s,且間隔20min后進行第二次復振。上層混凝土振搗時伸入下層50mm,振搗時做到快插慢拔,快插為防止將表面混凝土振實而與下面一層混凝土發生分層,離析現象,慢拔為使混凝土能填滿振動棒抽出時所造成的空洞。每層混凝土表面用平板振搗器,在同一位置的振動時間為2540s,以混凝土面均勻出現漿液為準,12、移動時成排依次前進,前后位置和排與排之間相互搭接50cm,防止漏振。混凝土的振搗時間,過短不易振實,過長會引起混凝土分層現象,要以混凝土表面不再顯著下沉、不再出現氣泡、表面泛出灰漿為準。6、底板承臺大體積混凝土溫度計算為避免混凝土溫度應力造成混凝土裂紋,對17樓電梯井承臺CT10的表面、內部溫度進行計算與對比,用于指導混凝土養護、保溫措施的選擇,使混凝土內外表面溫差不大于25,滿足施工規范要求,確保大體積混凝土的施工質量。溫度計算根據建筑施工手冊(第四版)中的經驗公式進行,以下溫度計算以最大最深的承臺CT64為例。6.1混凝土內部最大絕熱溫升:Th(W+KF)QC其中:W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13、,根據配合比設計報告確定。計算取值為W340kg/m3;F混凝土中活性摻合料用量(kg/m3);K摻合料折減系數;粉煤灰取0.250.30;Q水泥28d水化熱(kJ/kg),查下表取值;水泥品種水泥強度等級水化熱(kJ/kg)3d7d28d硅酸鹽水泥42.531435437532.5250271334礦渣水泥32.5180256334C混凝土比熱,取0.97kJ(kg);混凝土密度,根據配合比設計報告確定。計算取值為2400 kg/m3。本工程地下室底板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35,應采用強度等級為42.5水泥;根據以往經驗,活性摻合料一般為粉煤灰,摻量為水泥用量的1520%,計算取20%。可以計算14、Th如下:Th(W+KF)QC=(340+0.250.2340)375(0.972400)=57.516.2混凝土中心最高溫度:T1(t)Tj (t)Th其中:T1(t) t齡期混凝土中心計算溫度();Tj 混凝土入模溫度,取平均氣溫22;(t) t齡期混凝土降溫系數;按下表取值:澆筑層厚度(m)齡期t(d)369121518212427301.00.360.290.170.090.050.030.011.250.420.310.190.110.070.040.031.500.490.460.380.290.210.150.120.080.050.042.500.650.620.570.48015、.380.290.230.190.160.15本工程CT10混凝土最大厚度為2m,(t)按最大的0.65取值;可計算出混凝土3天齡期的中心最高溫度T1(3)如下:T1(3)=20+0.6557.51=57.386.3混凝土表面溫度:混凝土表面溫度(T2(t))受外界溫度、養護方法、結構厚度及混凝土本身性能等諸多因素影響,可按下式近似計算:T2(t) Tq 4h(Hh)T(t)H2其中:Tq大氣環境溫度,取20;h 混凝土虛厚度,h K;K 計算折減系數,取2/3;混凝土導熱系數,取2.33W(m);保溫層傳熱系數,1(ii1q);i各種保溫層導熱系數,W(m);i各種保溫層厚度(m);q空氣層16、傳熱系數,取23 W(m2);H混凝土計算厚度(m),假定混凝土只向大氣散熱,按單面暴露于空氣中的平板計算,Hh2h;h混凝土實際厚度,取2.0m;T(t)混凝土內部最高溫度與外界氣溫之差,即T(t)= T1(t)Tq;若不采取保溫措施,則:q23 WmK;h K0.672.33230.068;Hhh2.00.0682.068;T(t)T1(t)Tq57.382037.38;T2(t)Tq 4h(Hh)T(t)H22040.0682.037.382.068229.83;混凝土內、表最大溫差為:T(t)TmaxT2(t)57.3829.8327.55;顯然混凝土內、表溫差大于25,應采取蓄水養護17、措施。7、混凝土養護7.1各部位混凝土養護方法:各部位混凝土養護方法見下頁表。7.2底板與承臺等大體積混凝土,在養護期間要進行測溫,并作好記錄,隨時觀察混凝土構件內外溫差。待水泥硬化熱高峰期過后(溫差不大于25)可不用蓄水,進行自然保護,由專人負責澆水,養護期不得少于14晝夜。7.3豎向構件在混凝土終凝后立即向模板上澆水,拆除模板時可將模板上邊翹離混凝土表面23mm,然后向里灌水進行養護。模板拆除后用塑料薄膜包裹,保持里面濕潤。7.4混凝土養護指派專人負責,管理人員要加強監督。一般構件養護時間為7天以上,有抗滲要求和補償收縮混凝土的構件養護時間不小于14天。各部位混凝土養護方法一覽表工程部位地18、下室底板承臺地下室外墻地下室頂板混凝土強度等級C35P6C35P6C35P6特殊要求補償收縮混凝土抗滲養護方法一、地下室底板和承臺采用蓄水養護,地下室底板蓄水100mm,抗滲混凝土養護時間不少于14天。二、地下水外墻、上述電梯井達到脫模強度(5MPa)后,可松動模板對拉螺栓,使墻體表面與模板之間形成23mm的縫隙,雙面帶模噴淋養護時間不少于7天;拆除模板后,全面覆蓋塑料薄膜緊貼墻體表面,連續淋水養護14天后去掉薄膜轉入自然養護。8、混凝土試驗要求8.1本工程全部使用商品混凝土,在混凝土施工前1個月向混凝土供應商申請配合比報告。混凝土配合比報告、水泥出廠合格證及試驗報告以及其他原材料試驗報告,在19、混凝土澆筑前需提前送至技術部,報監理等有關人員審核,無誤后方可澆筑。8.2由于使用泵送混凝土,坍落度要求160180mm,底板、承臺、基礎梁混凝土初凝時間為810小時,終凝時間為1012小時。8.3現場試驗人員要經常不定量抽測混凝土的坍落度,并作好記錄,如出現異常,及時通知技術部與混凝土供應商等有關人員聯系、處理。9、混凝土試塊留置要求9.1同標號、同部位、同批澆筑的混凝土每100m3留置一組標準養護抗壓試塊(3塊),不足100m3也要留置一組;并在每次澆筑的混凝土中按不同的結構部位各留置一組同條件養護試塊和一組拆模試塊(7天,內部自己使用),如同次澆筑一層結構,墻柱要留置一組同條件養護試塊和20、一組拆模試塊,梁板也要留置一組同條件養護試塊和一組拆模試塊。9.2有抗滲要求的構件要留置標準養護抗滲試塊,同標號、同部位、同批澆筑的抗滲混凝土每250m3留置一組標準養護抗滲試塊(6塊),不足250m3也要留置一組。9.3同條件養護試塊的養護時間及溫度累加不小于600(每天平均氣溫的累計值)。同條件養護試塊要放在同樓層養護,不得進行標準養護。10、混凝土工程質量控制10.1混凝土原材料要求:10.1.1水泥:水泥進場時應對其品種、級別、包裝或散裝倉號、出廠日期等進行檢查,并應對其強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標進行復驗,其質量必須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GB175等的規定。當21、在使用中對水泥質量有懷疑或水泥出廠超過三個月(快硬硅酸鹽水泥超過一個月)時,應進行復驗,并按復驗結果使用。鋼筋混凝土結構、預應力混凝土結構中,嚴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10.1.2外加劑:混凝土中摻用外加劑的質量及應用技術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外加劑GB 8076、混凝土外加劑應用技術規范GB 50119等和有關環境保護的規定。 預應力混凝土結構中,嚴禁使用含氯化物的外加劑。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當使用含氯化物的外加劑時,混凝土中氯化物的總含量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質量控制標準GB 50164的規定。 10.1.3摻合料(粉煤灰):混凝土中摻用礦物摻合料的質量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22、的粉煤灰GB 1596等的規定。礦物摻合料的摻量應通過試驗確定。10.1.4骨料(砂、石子):普通混凝土所用的粗、細骨料的質量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質量標準及檢驗方法JGJ53、普通混凝土用砂質量標準及檢驗方法JGJ52的規定。混凝土用的粗骨料,其最大顆粒粒徑不得超過構件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且不得超過鋼筋最小凈間距的3/4。對混凝土實心板,骨料的最大粒徑不宜超過板厚的1/3,且不得超過40mm。10.1.5拌合水:拌制混凝土宜采用飲用水;當采用其他水源時,水質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混凝土拌合用水標準JGJ 63的規定。嚴禁使用海水拌制混凝土。10.2配合比設計:10.2.1主控23、項目:混凝土應按國家現行標準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程JGJ 55的有關規定,根據混凝土強度等級、耐久性和工作性等要求進行配合比設計。對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其配合比設計尚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專門規定。10.2.2一般項目:首次使用的混凝土配合比應進行開盤鑒定,其工作性應滿足設計配合比的要求。開始生產時應至少留置一組標準養護試件,作為驗證配合比的依據。混凝土拌制前,應測定砂、石含水率并根據測試結果調整材料用量,提出施工配合比。10.3混凝土施工:結構混凝土的強度等級必須符合設計要求。用于檢查結構構件混凝土強度的試件,應在混凝土的澆筑地點隨機抽取。對有抗滲要求的混凝土結構,其混凝土試件應在澆筑地24、點隨機取樣。同一工程、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樣不應少于一次,留置組數可根據實際需要確定。混凝土原材料每盤稱量的偏差應符合下表的規定:材料名稱允許偏差水泥、摻合料2%粗、細骨料3%水、外加劑2%各種衡器應定期校驗,每次使用前應進行零點校核,保持計量準確;當遇雨天或含水率有顯著變化時,應增加含水率檢測次數,并及時調整水和骨料的用量。混凝土運輸、澆筑及間歇的全部時間不應超過混凝土的初凝時間。同一施工段的混凝土應連續澆筑,并應在底層混凝土初凝之前將上一層混凝土澆筑完畢。當底層混凝土初凝后澆筑上一層混凝土時,應按施工技術方案中對施工縫的要求進行處理。第三章 安全施工措施1、 安全保證體系本工程施工中,成25、立以項目經理為核心,以項目總工程師、安全總監、專職安全監察員為骨干的安全檢查小組,明確項目經理為工程安全的第一責任人。本工程安全保證體系如下:項目經理項目總工程師、安全總監專職安全監察員各班組安全檢查員2、安全保證措施2.1操作人員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安全帽,不準穿拖鞋、不得赤腳作業,不準吸煙。必須遵守工地安全生產紀律。2.2工作場所保持道路暢通,危險部位必須設置明顯標志。2.3機械必須設置防護裝置,注意每臺機械必須一機一閘并設漏電保護開關。2.4使用振動器前,應檢查電源,輸電必須安裝漏電開關,保護電源線路是否良好,電源線不許有接頭,機械運轉是否正常,振動器移動時不能硬拉電線或在其它銳利物上拖拉26、,防止割破、拉斷電線而造成觸電傷亡事故。2.5砼澆筑完成后,砼泵及泵管應及時清洗干凈,堆放整齊,做到工完料凈場清。2.6現場的機械設備嚴格按照操作規程操作,服從統一的施工組織安排。2.7利用塔吊吊裝混凝土時,必須安排專人扶灰斗。不得自由運動,防止撞擊模板或鋼筋。起落時,指揮口令要明確,司機必須服從指揮的口令。2.8使用前應對吊具、吊鉤、鋼絲繩等進行檢查,必須符合有關技術規定。塔吊的各種安全裝置要保證齊全完整、靈敏可靠。2.9所有電力線路和用電設備,必須由持證電工安裝,在混凝土澆注期間安排專人負責,保證電力的正常供應和用電設備的安全;其他人員不得私自亂接、亂拉電線。第四章 應急措施1、混凝土供應27、不足1.1當混凝土施工過程中,混凝土供應量不能滿足現場的實際需要時,應減少分層的澆筑厚度,以防出現冷縫。1.2混凝土不能及時供應時,要降低混凝土的泵送速度,作間隔泵送,間隔時間控制在15分鐘左右,確保泵管不被堵塞。1.3如果主供的攪拌站因特殊原因實際生產能力不能滿足現場的實際需要時,應立即啟用備用攪拌站調整,以滿足現場的實際需要。1.4如果現場發生泵管堵塞,應立即組織施工人員進行排堵或重新進行排管。1.5如果因運輸原因引起的混凝土供料不足,立即增加運輸車輛。2、機械故障機現場爆管處理現場和攪拌站24小時配備人員機械搶修人員跟班作業,備好易損零部件。若發生機械故障,可以及時的得到排除,確保混凝土28、澆搗的順利進行。如果發生的機械故障一時無法得到排除的,應立即啟用備用的設備。當某一攪拌站主機發生故障時,一時無法排除的應立即啟用備用攪拌站。澆混凝土過程中,若發生爆管現象,應立即組織人員進行搶修并散落的混凝土清理干凈。若發生爆管現象時,對施工人員有傷害的,應根據傷害的程度進行救治,如果現場無法救治的應送附近醫院進行救治。3、交通問題在混凝土運輸過程中,所選擇的道路若發生擁堵,應進行繞道通行。如果不能繞道通行的應請求交警協助解決。場邊交通如發生擁堵,須立即請求交警疏通。如果在運輸過程中,發生車輛拋錨,應立即通知攪拌站或交警進行施救。如停滯時間過長不滿足施工要求時,則予以退車處理,由攪拌站重新發車。4、澆搗時間控制在混凝土澆搗完75%左右比原來計劃預計的時間要延長時,應立即通知相關單位和部門做好供料、施工人員、值班人員、運輸車輛、周遍交通的配合和協調工作,確保本次底板與承臺大體積混凝土澆搗完成。及時組織好混凝土澆搗時間延長的后勤保障工作。5、其它因素在混凝土澆搗過程中,如遇有周邊居民來反映施工帶來的不便等投訴,由總承包項目部會同業主向街道、居委會做解釋、安撫工作。第1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