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申線海安段航道整治工程橡膠圓板支座更換施工方案(2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94325
2022-09-23
20頁
176.04KB
1、連申線海安段航道整治工程QL2標向陽橋板式橡膠支座更換施工技術方案 一、 工程概況 向陽橋位于海安縣南五環/前張家莊處,上跨連申線航。本橋的孔跨布置為:(320)+(420)+82+(420)+(320)m,橋梁全長368.4m。其中主橋為下承式預應力砼系桿拱橋,兩側引橋均為20m跨徑的先張法預應力砼空心板。橋梁位于縱坡3.0%、半徑2500m的凸型豎曲線上。引橋空心板梁支座采用橡膠圓板式支座,全橋共計896個,其中0#、3#、7#、8#、12#、15#墩處為GYZF425076mm橡膠滑板支座共256個,1#、2#、46#、911#、13#、14#墩處為GYZ25074mm共640個橡膠支座2、。因施工原因使部分橡膠支座受剪變形、鼓起、開裂,其中GYZF425076mm32個,GYZ25074mm63。為滿足設計圖紙要求,為保證上部板梁及蓋梁安全和日后行車正常,確保橋梁運營年限,進行支座更換處理。二、施工組織:我部已安排專業更換支座隊伍,項目部現場總負責歐從慶1825286212;技術負責張雄偉13081931838;物資負責王操18252865921;現場施工負責閔世軍15190093155;安全及后勤保障徐陽13962758192。施工操作總指揮郭余風18632864484,全面負責現場指揮作業,下設四個小組,監測組4人,控制組4人,液壓組8人,作業組8人,各職能小組設組長1名。3、1、 監測組:負責監測橋梁的整個運動軌跡、整體姿態等,定期將監測結果匯總后報現場總指揮,當出現異常情況或監測結果超出報警值時,應及時向總指揮匯報,并提出建議。2、 控制組:根據總指揮的命令對觀測百分表讀數,將信息反饋給液壓組,只聽從總指揮的指令。3、 液壓組:負責整個液壓系統的安裝與操作,維護與保養,檢查與維修等。根據總指揮的要求操作千斤頂。4、 作業組:負責頂升期間的勞力配置,在頂升的整個過程中提供勞務作業。其工作內容包括施工準備時的場地清理、腳手架搭設、橋梁橡膠圓板支座更換及橋梁橡膠圓板支座脫空墊實等。5、 各職能小組受總指揮統一指揮,向總指揮匯報工作,總指揮匯總領導組其它成員的意見后做出4、決策,并由總指揮向各職能小組發出指令,進入下一道工序工作;三、 施工設備:序號設備名稱單位數量1運輸車輛22發電機組套22PLC數控套13千斤頂臺364高壓油管套365調平鋼板(厚、薄)塊若干6百分表套167水平尺把48徠卡TC802全站儀臺1四、 施工準備:1、人員準備派更換支座專業隊伍的人員進場。 2、設備準備根據工程的需要,對相應的機械設備組織落實,并做好完整理和保養工作,隨時準備運至現場。 3、技術準備(1)施工方案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制訂相應的施工方案并提交公司等有關單位審核。進行技術交底,確保所有施工人員熟練掌握操作技術。(2) 試驗資料 設備進場時千斤頂校核報告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5、支座更換前應出具外委試驗報告數據。4、項目部采用1立方混凝土塊,共計32塊在橋梁起止處全封閉。5、臨時設施搭建,水電進場。6、頂升系統結構部分檢查;7、千斤頂安裝是否垂直牢固;8、千斤頂支撐點下及上是否墊實;9、 影響頂升的設施是否已全部拆除;10、 更換支座段橋梁結構上確已去除與頂升無關的一切荷載。五、施工方案、方法: 每跨(20m)構造物組裝重量為:(空心板)389t+(鉸縫)95t+(鋪裝)80t+(瀝青)77t+(護欄)35t=676t;根據橋梁每跨重量和結構特點,同時考慮該橋面結構為整體現澆結構,為避免分別起頂對橋面板的剪切破壞,應采用多頂同步數控頂升法,0#、3#、7#、8#、126、#、15#伸縮縫墩處采用單端整體頂起,1#、2#、46#、911#、13#、14#墩連續段處采用兩端整體頂起。經現場量取板梁與蓋梁之間間距在110mm160mm,充分利用梁體與墩頂的空間,采用超薄型千斤頂墩頂支撐頂起橋跨。單頂高度為96mm和130mm,180mm的圓形扁式油壓千斤頂(最大頂升重量為100t,最大行程60mm)36臺,配備PLC電腦控制電動油泵同步進行橋跨整體頂升,千斤頂布置如下。附圖一1、工期安排:墩號日期備注起止0#7#2015-8-52015-8-118#15#2015-8-132015-8-202、支座更換施工步驟:2.1、施工準備(1)根據確定的施工方案,做好施工場地7、工作平臺搭設,要求每更換一組支座搭設兩個支架,如更換0#橋臺處支座要求在橋臺及1#墩位置各搭設一個工作平臺,便于施工操作人員及監控人員使用,工作平臺要牢固可靠,保證人員安全。(2)進行所用千斤頂、油泵的配套標定。本橋共標定了36臺套扁式千斤頂,其中34臺套為起頂所用,另外兩套為備用。(3)選用與原有支座同型號新支座,并做好新支座的試驗檢測工作,配套支座防塵罩。(4)對支座處雜物進行認真清理、解除支座附近及板梁的多余約束。(5)千斤頂安裝就位,每一片板梁腹板底面平行安放兩臺千斤頂,具體位置見附圖一。千斤頂上下都采用40030020mm的兩塊鋼板支墊。(6)布置監控觀測測點。起頂位移控制用PLC數8、控電腦版顯示控制,另外在橋面連續段處護欄兩側設置位移觀測測點,觀測護欄的位移變化;在橋面連續段處設置三個位移觀測測點,觀測連續段橋面表面的位移變化。(如更換橋臺伸縮縫處支座具體測點布置見附圖二、附圖三)。附圖二附圖三2.2、頂升施工(1)頂升前應將所施工的橋梁,進行臨時封閉,避免施工過程發生意外。(2)準備工作完成后,在項目負責人的統一指揮下,三十四臺千斤頂同時頂升。將千斤頂打壓,頂住板梁腹板底,觀察PLC數控電腦顯示板讀數。控制梁的頂升速度,每頂升5mm為一個程序,每個頂升程序完畢,由監控人員統一完成讀數,對起頂不均勻造成相鄰兩板梁間的位移變化量超過0.1mm的進行局部頂壓調整,調整完成后進9、行下一過程的頂升,直到全部頂升到位,支座可順利取出。整個頂升過程均須對板梁、橋面及附屬設施進行認真觀察,如有異常立即停止頂升。(3)先認真清除原梁底不銹鋼板上的銹跡及污垢,然后用水平量尺檢查支座下墊石表面是否平整,能否滿足安裝要求,對墊石表面的油污及浮漿表面要打磨清除干凈。在安放新支座前,還需在原支座位置及新支座表面進行十字定位,以確保支座更換后位置準確。(4)對于由于板梁安裝不當或梁底表面不平整所造成的支座偏壓,可采用結構膠進行脫空部位的局部填充,以保證支座全截面受壓。(5)在安裝前將四氟板支座中的四氟板表面的儲油槽內的硅脂充滿,保證四氟板表面和不銹鋼表面的潔凈,不得有損傷、拉毛現象;同時按10、要求安裝支座防塵罩。 (6)支座更換完畢板梁就位時,也應分布進行,先將梁底臨時支撐解除,然后順序下落梁體就位。注意不允許交叉泄壓千斤頂,以防橋面損壞或壓壞個別千斤頂。六、 更換支座施工重點、難點:本次工程需將構造物頂起,快速全部抽出病害橡膠圓板支后進行更換,清理預埋鋼板上的一切雜物,使支座復位,再使梁底徹底復位。但是由于板梁頂起時同步性不易控制,本次更換支座的難點在于如何確保橋梁結構安全。相關技術措施:1、 保證千斤頂同步頂升本工程采用百分表配合液壓低高度同步頂升千斤頂來完成對橋梁的頂升,用百分表觀測頂升高度,每行程5mm進行一次高度調整。為使各千斤頂誤差控制在2mm以內,消除由于荷載差異引起11、油缸不同步對構件附加應力。因此,在千斤頂同步頂升時,又在每臺千斤頂油管處設置一個單獨控制開關,使其既能同步頂升,又能單獨控制,以達到控制頂升高度統一。同時考慮變形過大,在過程做應力檢測,控制應力不集中,保證安全。2、 保證頂升時梁體混凝土局部不受破壞因為本次施工構造物自重較大,則要求必須具有大噸位的千斤頂才能使梁體頂起來,當局部單位面積上的頂升力大于混凝土的抗壓強度,則對混凝土造成局部壓碎。因此根據這一特點,我們在千斤頂下設置一塊鋼板增大受力面積,保證單位面積上的頂升力小于混凝土的抗壓強度。3、 保證頂升時梁體因局部應力突然增加而不受破壞頂升時,當梁體因局部應力的突然增大,造成應力集中現象當應12、力釋放時,則會在梁體薄弱環節造成對梁體的破壞,結合這一特點,我們對總的頂升量分割成幾級小的頂長高度來完成,每一級提升量到位后用墊塊墊牢。并在布置頂的同時考慮其對構造物影響最小的截面,選擇其腹板底部。4、 防止梁體因縱向位移過大而導致梁體破壞 雖然頂升的梁體都是混凝土梁,橋面可視為半剛性組合。所以頂升高度必須控制在梁體允許變形范圍之內。在一般情況下板梁頂升高度約10-15mm,才能進行橡膠圓板支座更換。即橋墩處的梁體豎向位移量約10-15 mm 。水平位移量太小,可以忽略不計。5、防止梁體橫向位移而導致失穩破壞為防止梁體在頂升過程中發生橫向位移,如有必要則應在蓋梁頂兩側設置防側移的限位裝置。6、13、施工平臺搭設將在橋墩兩側搭建腳手架施工平臺,滿足施工要求為宜。7、橋墩、臺頂面及梁底面檢查檢查橋墩、臺頂面及梁底面,尤其是需要擱置千斤頂和支撐墊塊處。要求此處梁面無破損,平整。頂升千斤頂采用專為更換支座設計的扁頂,橋墩扁頂設置在墩頂、板梁底部之間。8、千斤頂及墊板安裝、對中將超薄千斤頂放置在板梁底與橋墩、橋臺中間,并將活塞朝上,然后在千斤頂底部和頂面墊好承壓鋼板以增加局部受力面。9、分級同步加壓頂舉板梁到位及更換新支座(1)將千斤頂與油泵油管接好,檢查無誤后,等待指揮信號發出。在頂舉過程中采用一人一機多頂同步測量、同步頂升的施工方法。由一名指揮長統一指揮各油泵操作員,指揮長用對講機下達指令, 14、油泵操作員開動油泵,緩慢將梁頂起,以每5mm為一級,千斤頂到達設定高程時停頓,由監控人員將位移值報告給指揮長。等到每臺千斤頂都到達同一高程時,再由指揮長向油泵操作人員發出下一級操作指令,重復上述步驟直至將板梁頂起至所需高度。(2)使用頂升時的千斤頂必須保證每塊墊板穩固,并且支墊到位,保持千斤頂油壓。(3)取出支座,對原支座位置進行適當的處理,支座安裝時,支座位置按十字中心線對中,縱橫向誤差在允許范圍之內。10、分級卸壓同步落梁支座更換驗收合格后,將頂升千斤頂分5mm級緩慢卸壓落梁到位。落梁時,注意避免碰撞支座,以保證支座位置。降落時,亦按頂舉時同步緩慢降落,有利于梁就位準確且與支座密貼;若梁就15、位不準確且或與支座不密貼,則再次進行同步頂升。七、注意事項:1、在整個頂升、落梁施工過程中,必須跟蹤監控,且在頂升和落梁的過程中,千斤頂須緩緩上升和下降。采用拼積木方式(拆墊與步階等厚鋼板),以2mm為活塞行程步長,2mm為一個控制步階,逐步頂升與降落梁體,以控制操作同步。2、頂舉時按先頂后支,落梁時按先拆后降的原則。 八、工期保證措施:1、做好施工人員的組織調度工作,根據計劃中各施工階段各工程人數需用量,及時組織調度。2、機械設備、臨時設施、專用材料等均按要求及時進場。3、認真安排各階段施工工作計劃。4、按任務單形式分解落實到班組長及個人。嚴格檢查驗收。5、合理利用空間,進行各工序之間的作業16、。6、本項目經理部積極配合各工種,并做好各工種間的協調工作,確保各工序間合理銜接,保證施工順利進行。7、提高機械化施工程度,合理使用機械,確保安全。九、安全施工保證措施:1、組織保證(1)建立以項目經理為第一責任人的安全生產責任制,設1名專職安全員,負責安全生產的具體工程,認真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對安全生產制度的落實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2)認真執行建筑施工安全檢查評分標準,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2、制度、標準保證在嚴格執行國家規范的前提下,本工程在管理中要按照本單位制定的企業安全標準執行。3、安全技術措施保證(1)經理部現場生產的負責人對現場支座更換施工及橋梁封閉安全生產17、負全面責任。(2)經理部現場生產的負責人要認真貫徹、組織和實施局部制度的有關安全生產的檢查制度、驗收制度、事故報告制度及其它安全管理制度和規定。(3)現場配備專職安全監督員,負責監督安全工作,并及時反饋和解決支座更換中存在的安全問題。(4)認真作好安全教育和安全交底。(5)施工現場及橋梁兩側掛安全標語,放置安全標牌以及夜間警示燈,以形成一種“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人人重視安全的環境。(6)認真貫徹和不折不扣地執行職工安全生產中自我防護的五項權利規定,以確保在施工過程中安全無誤、高效地完成施工任務。(7)施工正值夏季高溫天氣,為了按期能完成更換任務,項目部合理有序的調整了休息和作業時間。(8)更18、換支座起止時間均在腳手架作業平臺完成,現場施工生產負責人要組織技術人員,安全人員及施工人員共同檢查,滿足施工要求后方可使用。十、橋梁頂升及預壓塊防撞應急預案:根據經理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針對本工程特殊性補充橋梁頂升及預壓塊防撞應急預案。10.1、應急機構為了盡可能避免支座更換頂升及落梁過程對橋梁結構安全的影響,成立由項目經理為組長的支座更換頂升及落梁應急指揮小組。設專人負責現場更換施工工作,制定工作制度,明確各成員職責。使事故應急預案制度化并貫穿施工全過程。各有關人員處理危急情況時職責及分工如下:(1)施工班組人員應急聯絡員橋面結構物出現安全問題或預壓塊發生撞擊事故,第一時間向現場技術負責19、人或現場施工負責人報告,同時停止一切頂升作業。(2)技術負責人或現場施工負責人得到現場報告后立即現場生產負責人報告并以最快速度趕到現場,同時由現場生產負責人向項目經理部領導匯報情況。(3)經理部領導得到報告以最快方式趕到現場,及時與監理單位、業主有關人員聯系;對橋梁結構出現安全問題及預壓塊撞擊待監理單位和業主查明原因后進行有效的補救措施。10.2、應急通訊設置通信、警報設備以及備用設備,并定期進行檢查和維修。在經理部綜合辦公室設立工程事故應急值班電話。編制事故應急指揮領導小組成員及各部門負責人緊急聯絡地址及通訊方式一覽表,分發各有關人員,并予以張貼公布。現場應急救援名單及聯系電話序號職務姓名聯20、系方式分工1組長陳廣巧18862727968組織指揮全隊的應急救援工作2副組長歐從慶18252861212負責施工現場機具、物資、設備、人員的組織調配工作和事故自救工作3副組長閔世軍15190093155負責事故現場通訊聯絡、對外聯系、事故現場保護及傷亡人員的緊急處置工作。4技術員張雄偉13081931838負責現場技術調查、技術處理、制定方案和防范措施5材料員王操18252865921負責現場工程搶險、搶修所需救援物資、設備的儲備調用工作6安全及后勤保障徐陽13962758192負責相關設備管理單位的聯系和組織設備管理單位專業搶修工作;負責傷員搶救、轉院、親屬的安頓以及生活必需品的供應工作;21、負責救援車輛的指揮和分派工作。10.3、救援物資的儲備經理部物資部門設立專用倉庫,用以儲備砂子、編織袋、木料、型鋼、滅火器及其它搶險必備材料、器械和醫療急救設備等救援物資,并按規定數量配備或結合工程實際情況和特點備足數量。救援物資由專人進行統籌儲備管理,注明應急專用,嚴禁私自挪用。質量、安全部負責人定期組織檢查,核實數量,調試設備性能,做到緊急情況發生時能立即投入使用。10.4、事故處置 若發生預壓塊撞擊事故在緊急情況發生的最初階段,要通過報警裝置迅速通知現場作業以及有可能遭受危險的橋梁結構安全影響及附近作業人員,并盡快報告有關部門。發生事故后,現場負責人要首先采取措施加以控制,避免事故的擴大22、,當有可能對搶險人員或其他作業人員構成威脅時,應優先撤離人員。除重大火災事故需要撥打119通知消防部門進行滅火或撥打120急救電話進行人員急救等特殊情況外,其他事故應馬上通知經理部,由經理部向上級及其他相關部門報告,以最大程度地縮小事故的影響面。突發性事件發生后,由項目部領導通知各相關部門,包括業主、監理方等主管領導,組成事故處理領導小組,制定處置方案,同時宣布啟動應急預案,組織項目的應急預案小組進入事故處理程序。當緊急情況發生時,由班組應急聯絡員或事故發現者立即向現場技術負責人或施工負責人報告;技術負責人或施工負責人向主抓生產的負責人報告,并做出相應反應;主抓生產的負責人隨即向經理部領導匯報23、,并組織人員馬上趕往現場;經理部領導趕到現場在聽場技術負責人或施工負責人初步分析事故原因后,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進一步分析事故原因,制定相應處理辦法。一旦發生撞擊事故,應急救援小組在現場應急指揮部領導下立即起動應急程序:向業主及上級有關領導報告,事故報告內容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傷亡或損失程度、發生單位、簡要經過、采取的應急措施等。事故情況,撤離人員、設備,搶救傷員,如有必要拔打“119”火警、“120”救護電話。搶險措施,落實人員、材料、設備到場,在最短時間內,實施搶險作業。注意各重點保護對象的變化情況,將情況隨時通報應急指揮部及有關單位,以制定進一步搶險措施,力爭將事故損失降低到最低。事故調查:按照實事求是、尊重科學的原則和認真負責的態度,及時準確地查清事故原因、發生過程、人員傷亡、經濟損失、為責任認定、事故處理和防范措施的制定提供基礎依據,撰寫調查報告。10.5、主要應急措施(1)預壓塊前均設警示標志牌,同時在預壓塊表面貼反光條及夜間警示燈;(2)施工過程派專人值班,尤其橋梁頂升過程,禁止一切外荷載進入橋面。第 19 頁 共 20 頁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05-06
2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