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鄭州至焦作城際鐵路路基工程施工方案(1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94424
2022-09-23
16頁
64.54KB
1、路基混凝土截水骨架護坡工程施工方案目 錄一、編制依據1二、工程概況1三、施工總體部署2四、施工方案2五、冬期施工措施5六、外觀質量缺陷處理措施9七、質量保證措施11八、安全保證措施12九、環境保證措施14一、編制依據高速鐵路路基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TB10751-2010;高速鐵路路基工程技術指南鐵建設2010241號;鐵路路基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程;TB10302-2009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TB10424-2010新建鐵路鄭州至焦作線施工圖變更設計混凝土(拱形)截水骨架護坡設計圖新建鄭州至焦作城際鐵路路基工程施工圖及大樣圖集;二、工程概況 新建鐵路鄭州至焦作線,鐵路等級為城際鐵路2、,正線數目為雙線,設計速度250km/h,線間距4.6m。我部承建的DK62+604.45-DK67+234.28段路堤邊坡采用33m混凝土拱形截水骨架防護,骨架內采用草灌防護。骨架護坡主骨架厚0.6m,寬0.6m;拱骨架厚0.4m,寬0.5m。骨架護坡、鑲邊、基礎均采用C25混凝土澆筑,每4個拱設一道伸縮縫,伸縮縫范圍由上鑲邊頂面至基礎底,縫寬0.02m,縫內填塞瀝青麻筋,深0.2m,伸縮縫處主骨架寬度為1m。三、施工總體部署1、施工道路布置:路基附屬工程施工時,路基主體工程基本已施工完成,可利用路基正線作為施工道路,可利用原有路基施工便道進行施工。2、施工組織管理機構 成立以項目經理劉占雷3、書記張俊峰、總工陳鋒為領導班子的項目經理部,安全、優質、高效、按時地完成合同內施工任務。具體施工組織機構見附件。四、施工方案4.1混凝土原材施工用混凝土由鄭焦三分部第一架子隊攪拌站集中供應,混凝土輸送車運輸,澆筑時采用溜槽輔助,振搗棒振搗,覆蓋澆水養生。水泥采用P.O42.5普通硅酸鹽水泥;細骨料采用級配合理、質地堅固、吸水率低、空隙率小的潔凈天然中粗河砂;粗骨料選用粒形良好、質地堅固、線脹系數小的潔凈碎石。混凝土原材料要按批次進行檢驗,經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4.2技術要求(1) 拱形骨架凈距寬高=3m3m,拱部骨架(支骨架)截面為L型,寬0.5m;主骨架截面為U型,寬0.6m,主骨架嵌入邊4、坡深0.6m,拱形骨架嵌入邊坡深0.4m,外露截水槽0.1m,寬0.1m。(2) 骨架應從銜接處開始,自下而上澆筑,兩骨架銜接處應處于同一高度。骨架應與坡面密貼,骨架流水面應與草坡平面平順。(3) 每4個拱設一道伸縮縫,伸縮縫范圍由上鑲邊頂面至基礎底,縫寬0.02m,縫內填塞瀝青麻筋,深0.2m,伸縮縫處主骨架寬度為1m。(4) 為便于養護,每50m設一寬1m,厚0.6m的階梯形踏步。踏步和路堤坡面排水槽應設在主骨架處。4.3施工工藝流程坡面清理混凝土養護混凝土澆筑監理工程師驗收溝槽開挖測量放樣 混凝土骨架護坡工藝流程圖 4.4施工方法(1) 施工前應清刷坡面浮土,填補坑凹并拍實使坡面平整。(5、2) 骨架澆筑前應按設計形式尺寸掛線放樣,開挖溝槽,溝槽采用人工開挖,開挖完成后需經監理工程師檢驗合格后方可進行澆筑作業。(3) 基礎、鑲邊、骨架混凝土均采用土模直接澆筑成型,外露截水槽采用10cm厚方木或槽鋼澆筑成型。(4) 基礎混凝土澆筑由罐車直接運輸到位,直接傾倒混凝土入基礎溝槽,澆筑時采用振動棒振搗密實。(5) 骨架應從銜接處開始,自下而上進行澆筑。澆筑時采用溜槽輔助將混凝土倒入骨架溝槽內,采用振搗棒振搗密實。外露截水槽采用10cm厚方木或槽鋼成型。由于是在坡面上澆筑混凝土,要采用擋板進行隔擋,防止混凝土流失。(6) 混凝土澆筑完成后,要安排專人及時進行收面。收面時要注意邊坡的平整度。6、(7) 混凝土養護在混凝土澆筑完畢后1h內進行,采用土工布覆蓋,灑水養生,養護時間不得少于14d。(8) 綠色防護 草籽需選用根系發達莖矮葉茂且適于本地區成活的多年生草種。種植的灌木采用紫穗槐為主適宜當地生長的、易于成活的灌木。每窩灌木間距不大于0.6m,每窩2株,采用穴栽法種植。栽植前,先進行坡面清理,清除雜物后按設計要求平行于路肩自上而下放樣,以保證整齊、美觀。種植時選擇陰雨或多云天氣,行栽后恢復坡面平整,再植草,并及時澆水(灑水)養護。 種植時分散播和行播進行,草籽買入深度不小于5cm,為使草籽均勻分布,可將種子與砂、干土或鋸末混合。草籽養生期內,需用透氣農膜覆蓋,避免雨水沖刷。4.5質7、量檢驗序號檢驗項目允許偏差施工單位檢驗數量檢驗方法1平面位置50mm每段護坡抽樣檢驗4點全站儀測2基底高程50mm每段護坡抽樣檢驗3點水準儀測3坡頂高程(-20,0)mm每段護坡抽樣檢驗3點水準儀測4骨架凈距50mm每段護坡抽樣檢驗6處(上、中、下部各2處)尺量5骨架寬度及邊槽高度設計值尺量6骨架厚度及嵌置深度設計值尺量7護肩、鑲邊及基礎厚度、寬度設計值每段護坡抽樣檢驗3組尺量8踏步寬度、厚度設計值每段護坡抽樣檢驗1處尺量9坡面平整度40mm每段護坡抽樣檢驗3處3m長直尺量注:每50m護坡作為一段,每段護坡長度不足50m按50m計。4.6質量控制要點(1) 路堤邊坡坡率應符合設計要求,偏陡量不8、得大于設計值的3%。人工刷坡時應清除浮土,填補坑凹并拍實,保證坡面平順。(2) 溝槽開挖尺寸應滿足設計要求,位置準確,開挖前應放樣掛線,開挖后需經監理工程師檢查尺寸合格后方可進行澆筑作業。(3) 混凝土的拌制要嚴格按照配合比進行施工,實驗室需提供施工配合比,使用經校驗的計量設備機械拌制,并作好記錄。混凝土如在現場堆放,需鋪設鐵板以免遭到污染。(4) 混凝土澆筑時掛線施工,做到坡面平整、平順。五、冬期施工措施5.1冬期施工定義混凝土、鋼筋混凝土及砌體工程等,在施工時,當環境晝夜平均氣溫(最高和最低氣溫的平均值或當地時間6時、14時及21時室外氣溫的平均值)連續3天低于5或最低氣溫低于-3時,其用9、料及施工工藝等均應按冬期施工的要求進行辦理。根據焦作市附近的氣候情況確定當年的11月20日至第二年的2月28日為冬期施工,此時間可根據氣候條件進行適當調整。5.2冬期施工準備1.為了預防氣溫突然下降,使工程遭受凍害,在冬期施工前后10天內,注意天氣變化,工程試驗人員應做好每日6:00,14:00,21:00的測溫記錄,并注意收集氣象部門的有關氣象資料,通報天氣變化情況,以便及時采取防凍措施。2.進入冬期施工之前,落實好冬期施工必備的有關工程材料、防寒物資、能源和機具設備。對各項設施和材料,事先作好防雪、防凍等防護措施。3.對生活區、生產區的供水、排水管道采取埋地或保溫材料包裹等措施,以防在冬期10、凍裂影響生活、生產。加強冬期施工的檢查力度,作好防火災、防煤氣中毒等工作。5.3防寒保溫措施1.鋼筋工程鋼筋采用冷拉方法調直時,其環境溫度不低于-20;當溫度低于-20時,不得對HRB335鋼筋進行冷彎操作,以避免鋼筋在彎曲處發生脆斷;預應力筋張拉環境溫度不低于-15。當室外溫度低于0時,鋼筋的閃光對焊必須安排在室內進行。鋼筋加工前先放入室內進行保溫、加工,然后進行焊接,焊接完畢的鋼筋待冷卻后運至現場進行綁扎。冬期采用電弧焊時,當室外溫度低于-10時,安排在室內進行;鋼筋搭接焊時采取從中間到兩邊的順序進行,減少焊接溫度變化造成的拉裂。焊接時采用低溫韌性較好的焊條,焊接后的接頭嚴禁立即接觸冰雪。11、 冬期施工期間鋼筋存放時下墊采用木板、方木進行,支墊高度20cm以上,嚴禁直接與冰雪接觸,鋼筋存放時進行嚴密覆蓋。2.混凝土工程原材料控制水泥:選用普通硅酸鹽水泥配制混凝土,且對水泥進行保溫存儲。骨料:粗、細骨料必須置于防雨雪的棚里,保證骨料清潔,不得含有冰雪及凍塊。粗、細骨料拌和前必須置于暖棚內,棚內升火爐,溫度不低于5。混凝土拌和、運輸本項目所用混凝土均由拌合站直接供應,冬期施工期間混凝土選用較小的水膠比和較小的坍落度。搭設攪拌棚,棚內設置供熱設施,對攪拌設備進行保溫、防寒、防風,保證生產環境溫度不低于10;混凝土攪拌前及停止攪拌后用熱水沖洗攪拌機鼓筒。 混凝土罐車表面采用專用保溫套,并盡12、量縮短運輸時間,減少混凝土運輸過程中的熱量散失。主要采取拌和用水加熱的辦法保證混凝土的溫度,水的加熱溫度不高于80。攪拌時先投入骨料和已加熱的水,充分攪拌后再投入水泥、礦物摻和料、外加劑等,當拌制的混凝土出現坍落度減小或發生速凝現象時,重新調整拌和料的加熱溫度。攪拌時間一般較正常溫度下延長50%左右。混凝土澆筑混凝土澆筑前,要清除模板及鋼筋上的冰雪和污垢。混凝土入模前,采用專用的設備測定混凝土的溫度、坍落度、含氣量及泌水率等工作性能;保證混凝土的入模溫度不得低于5。設置專人對混凝土的澆筑及養護期間的環境溫度、混凝土澆筑時的入模溫度隨時進行檢測,檢測結果作好記錄。混凝土冬期施工時除按規定制作標準13、混凝土試件外,還要根據養護、拆模和承受荷載的需要,增加與結構同條件養護的試件不少于2組,混凝土由與其同條件養護的混凝土試件的強度來確定撤除養護的時間,混凝土的抗壓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30%及5Mpa后再撤除養護。混凝土采取在每天溫度較高時進行澆注,采用振動臺進行振搗,使之形成均勻、密實的整體,為了保證振搗質量,保證混凝土表面光滑、無氣泡,應嚴格保證振搗時間,直至混凝土停止下沉、無氣泡、泛漿、表面平坦。 保溫及養護 養護區四周用鋼管搭設暖棚骨架,用棚布或彩條布罩住墩身形成暖棚,并在棚內升火爐加溫。棚內掛溫度計,棚內溫度不低于5,派專人看管火爐并檢測混凝土溫度和環境溫度。制作好的預制塊,用手推車運至14、養護區,混凝土外露面采用鋼抹收面壓光,終凝后進行養護,不得直接灑水養護,采用噴涂養護劑或采用保濕增濕措施養護,養護時間不少于14d。養護完成當溫度仍在0以下時,待混凝土冷卻至5,且混凝土與環境的溫差不大于15,方可以移出暖棚。5.4冬期施工管理1.加強冬期施工的培訓教育力度,對所有管理人員、施工人員進行培訓,強調冬期施工技術工作的特殊性,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使冬期施工能夠順利地完成。2.加強冬期施工溫度的測定工作,由試驗人員對大氣環境溫度、加熱養護溫度、混凝土出盤溫度、入模溫度等按規范要求的頻率、時間、位置進行及時測定,并做出詳細的記錄。3.嚴格按冬期施工的要求組織生產,加強防寒取暖,同時保障防15、寒取暖物資的及時供應。六、外觀質量缺陷處理措施6.1外部尺寸偏差及平整度現象:混凝土結構物外觀尺寸存在不符合設計規定的偏差。處理方法:對外部尺寸偏差大于規定要求的,根據現場情況及外觀要求,結合現場實際處理;對平整度偏差大于規定要求的,進行打磨處理直至合格,嚴重部位進行拆除返工處理。6.2 混凝土蜂窩現象:混凝土結構表面局部出現酥散;處理方法:小蜂窩,將表面沖洗干凈后,用1:2或1:2.5的水泥砂漿抹平壓實;較大蜂窩,鑿去蜂窩處薄弱松散顆粒,刷洗干凈后,支模用高一級細石混凝土填塞搗實。對處理后的混凝土表面再用與母體顏色相近的丙乳砂漿或采用黑、白水泥調色收面。6.3 混凝土麻面現象:混凝土結構表面16、局部出現缺漿和許多小凹坑、麻點,形成粗糙面,但無鋼筋外漏現象;處理方法:將結構物表面有麻面的部位用水充分濕潤,用原混凝土配合比去除石子后的砂漿,將有麻面的部位抹平壓光。6.4 混凝土氣泡現象:混凝土結構表面局部出現許多因振搗產生的氣泡粘結在模板上,拆除模板后留下的氣泡孔。處理方法:混凝土氣泡的處理應在模板拆除后立即進行,對于細小的氣泡,填補的水泥粉應與澆筑的混凝土同品種,填進的水泥粉料吸收混凝土內部的水分或是利用給混凝土養護的水分自身來發生水化、固化反應,從而達到設計強度;對于較大的氣泡應采用混凝土原漿進行填補。6.5混凝土孔洞現象:混凝土結構內部有尺寸較大的空隙,局部沒有混凝土或蜂窩特別大,17、鋼筋局部裸露或全部裸露。處理方法:模板拆除后,對混凝土結構物表面產生孔洞質量缺陷的部位,在進行修補前,首先對不符合要求的混凝土應清除松動碎塊、殘渣至母體密實面,并鑿成斜坡狀,對局部漏筋的部位要將混凝土鑿至鋼筋下12cm,再用高壓風、水沖洗干凈,待表層無明顯積水為濕潤狀態時,然后涂一層界面劑,再用微膨脹預縮水泥砂漿或丙乳砂漿處理,對于孔洞較大的部位應支立模板填筑細石混凝土搗實。對于混凝土結構物孔徑20mm,深度50mm的孔洞,結合面的處理同上節方法相同,回填混凝土時應澆筑高于母體一級標號的混凝土。6.6 缺損、掉角現象:結構或構件邊角處混凝土局部掉落,不規則,棱角有缺陷。處理方法:結構物表面缺損18、掉角的部位,修補前對缺損的部位鑿成規則形狀,用高壓風、水沖洗干凈,然后涂一層界面劑,用預制好的模板單面固定于結構面一側,同時預留填料口,回填的混凝土應高于母體一個級別標號,回填要保證混凝土的密實程度,可采用小型振動器或敲擊搗實。6.7掛簾、錯臺現象:混凝土結構面存在接縫錯位,局部有突起現象,以及接縫部位模板封閉不嚴,造成漏漿凝固已澆筑結構面的現象。處理方法:結構物凡表面存在錯臺、掛簾,平整度不達標的結構表面,均應采用磨光機打磨至設計標準,高速水流面應作相應保護處理。七、質量保證措施 1、加強原材料質量控制,所有原材料按照進場頻次進行抽檢,不合格的原材料嚴禁進場。 2、嚴格執行三檢制,積極配合19、監理工程師的工作,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3、完善技術管理體系,做好各工序技術交底及檢查簽證。 (1)建立經理部、工區、班組三級技術管理網。現場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影響到工程質量的及時與設計、監理部門溝通,妥善處 理。并對各工序進行技術交底。(2)隱蔽工程未經檢查簽字不得進行下道工序,混凝土骨架連續護坡長度200m為一個檢驗批,長度不足200m時,按一個檢驗批算。(3)經理部每旬組織一次質量大檢查,對質量情況進行講評,指出存在的問題,制定整改措施。 (4)施工前組織施工人員對施工注意事項進行培訓。 4、完善質量體系 (1)項目經理部成立質量管理領導小組,項目經理為組長,技術負責人及副經理為副組長20、,各專業工程師及職能部門主管參加。 (2)工區成立質量管理小組,工區經理為組長,技術主管為副組長,班組及主要人員參加。 (3)項目部各管理層配備專職質量檢查人員。 (4)試驗室跟蹤試驗,保證質量檢查工作正常進行。 (5)加強質量教育和崗前培訓,進行質量教育,提高質量意識。開工前進行專業、規范、操作要求、崗位責任的培訓,規范每個參加項目施工的人員的行為,做到人人懂規范、講規范、按規范施工。施工質量與每個人的利害關系明確,做到人人胸中有數,達到科學化、 標準化、規范化、程序化施工。 (6)技術員、施工員加強現場管理,嚴把質量關。 5、嚴格按照設計要求及高鐵驗標施工。6、混凝土嚴格按照配合比拌制,并21、在地上鋪鐵板防止污染。 7、 施工用水采用飲用水,并在施工現場設立蓄水池。八、安全保證措施 始終堅持將安全生產放在第一位,“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做到人人心中有安全意識,時時注意安全操作。切實認真執行有關安全生產、文明施工的規章制度,加強對安全生產,文明施工的檢查,使管理工作標準化、規范化。 (1) 施工前應對所有進場人員進行安全及消防技術交底和教育培訓。 (2) 運輸道路路口設置明顯的標志、警示牌等,提醒職工、行人和車輛注意安全。(3) 加強施工現場的用電管理,嚴格按照用電規程進行線路架設。施工用電安排專職電工進行架設,并定期進行檢查。(4) 施工時施工人員必須佩帶安全防護用品,如22、安全帽、安全帶、眼鏡、手套等;(5) 施工時應加強對機械的管理,對駕駛人員、操作人員進行專門的安全知識培訓。 (6) 盡量縮短夜間施工時間,保證夜間施工人員有足夠的睡眠,避免作業人員出現疲勞狀態和發生不必要的質量、安全事故。加強夜間施工照明設施,保證現場有足夠的照明。 (7) 加強現場各部位的安全用電檢查,避免發生各類觸電及火災事故。 (8)施工現場及生活區應配備足夠的消防器材,指定專人維護、管理、定期更新,保證完整好用。(9)施工現場用電,嚴格加強電源管理,防止發生電氣火災。電線絕緣層老化、破損要及時更換。嚴禁亂接亂拉電氣線路,亂裝電氣設備。(10)夜間作業不得使用碘鎢燈照明。(11)下班前23、必須將木屑、零星木材等清除干凈;下班時,必須切斷電源。九、環境保證措施 1、運輸道路平整暢通,排水良好,并及時灑水除塵。2、施工中嚴格按設計要求和規定進行取土、棄土、棄植、挖基、回填,避免對道路、農田造成污染和水土流失堵塞河道。 3、施工排水和廢料的處理按環保要求執行,排放和堆放到指定地點。 4、施工現場材料、機械堆放整齊,施工有條不紊,施工過程中要保護當地水源和建筑物。 5、對項目全員進行環保教育,提高環保意識,全員動手做好環境保護工作。做好周圍的綠化工作,不破壞天然植被,施工完畢將破壞的植被恢復。附件: 項目施工組織機構框圖項目總工:安全總監: 項目經理:技術負責人:試驗負責人:物資設備負責人:測量負責人:質檢負責人:工區經理:施工負責人:工區經理:工區經理:項目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