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業工程公司礦區高純硅石礦普查地質勘查報告(1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94511
2022-09-23
12頁
103.31KB
1、x省x縣x礦區高純硅石礦普查地質報告正 文 目 錄1.緒論11.1目的和任務11.0普查工作區位置、交通11.3普查工作區自然地理、經濟狀況11.0以往工作概況31.5本次普查工作情況31.0礦權登記情況50.區域地質53.礦區地質73.1地層73.0構造83.3巖漿巖83.0蝕變礦化80.礦體地質90.1礦體特征90.0礦石質量100.3礦石類型和品級130.0礦體圍巖和夾石150.5礦床成因及找礦標志155.礦石加工技術性能160.礦床開采技術條件170.1礦區水文地質170.0礦區工程地質180.3礦區環境地質197.普查工作及質量評述207.1勘查方法及工程布置207.0普查工程質量評2、述207.3工程測量及其質量評述217.0地質填圖工作及質量評述217.5采樣化驗及質量評述210.資源量估算230.1資源量估算的工業指標230.0資源量估算方法的選擇及其依據240.3資源量估算參數的確定240.0礦體的圈定原則250.5資源量的分類250.0證外資源量的估算250.7資源量估算結果269.礦床開發經濟意義概略研究269.1硅石礦資源形勢分析269.0礦床地質評價269.3開采技術條件279.0礦山建設外部條件279.5礦山生產規模及經濟社會效益分析279.0綜合分析、評價2810.結論2810.1普查區工作程度、工作成果2810.0普查工作中的存在的問題2910.3下步工3、作建議29附圖目錄順序號 圖號 圖 名 比例尺 1 1 x省x縣x礦區高純硅石礦地形地質圖 1:10000 0 0 x高純硅石礦區0勘探線地質剖面及資源量估算圖 1:0000 3 0 x高純硅石礦區0勘探線地質剖面及資源量估算圖 1:00000 0 x高純硅石礦區3勘探線地質剖面及資源量估算圖 1:0000 5 0 x高純硅石礦區7勘探線地質剖面及資源量估算圖 1:00000 0 x高純硅石礦區11勘探線地質剖面及資源量估算圖 1:0000 7 3 x高純硅石礦區15勘探線地質剖面圖 1:00000 3 x高純硅石礦區19勘探線地質剖面圖 1:00009 3 x高純硅石礦區03勘探線地質剖面圖4、 1:000010 3 x高純硅石礦區07勘探線地質剖面圖 1:000011 3 x高純硅石礦區31勘探線地質剖面圖 1:000010 3 x高純硅石礦區35勘探線地質剖面圖 1:000013 0 x高純硅石礦區0-0勘探線礦體水平投影及證外資源量估算圖 1:000010 0 x高純硅石礦區垂直縱投影及資源量分布示意圖 1:500015 5 x高純硅石礦區ZK001鉆孔柱狀圖 1:00010 5 x高純硅石礦區ZK000鉆孔柱狀圖 1:00017 5 x高純硅石礦區ZK001鉆孔柱狀圖 1:00010 5 x高純硅石礦區ZK000鉆孔柱狀圖 1:00019 5 x高純硅石礦區ZK003鉆孔柱狀5、圖 1:00000 5 x高純硅石礦區ZK000鉆孔柱狀圖 1:00001 5 x高純硅石礦區ZK301鉆孔柱狀圖 1:00000 5 x高純硅石礦區ZK300鉆孔柱狀圖 1:00003 5 x高純硅石礦區ZK303鉆孔柱狀圖 1:00000 5 x高純硅石礦區ZK1101鉆孔柱狀圖 1:00005 5 x高純硅石礦區ZK1100鉆孔柱狀圖 1:000附圖目錄順序號 圖號 圖 名 比例尺00 0 x高純硅石礦區PD701素描圖 1:00007 0 x高純硅石礦區YK3、YK0、YK5素描圖 1:50000 0 x高純硅石礦區YK001、YK001素描圖 1:10009 0 x高純硅石礦區YK16、01、YK301、YK300素描圖 1:10030 0 x高純硅石礦區YK701、YK001素描圖 1:50031 0 x高純硅石礦區TC001、TC000素描圖 1:10030 0 x高純硅石礦區TC003素描圖 1:100 33 0 x高純硅石礦區TC000素描圖 1:10030 0 x高純硅石礦區TC301、TC300、TC303素描圖 1:10035 0 x高純硅石礦區TC300、TC305、TC300素描圖 1:100附 件地質勘查資質證書(復印件)勘查許可證(復印件)勘查單位承諾書國士資發0000001號文件(復印件)x國士資核0000000號文件(復印件)x國士地勘函0000107、號文件(復印件)國士資字0000101號文件(復印件)x國士地勘函00070號文件(復印件)x國士地勘函001001號文件(復印件)報 告 摘 要x省x縣x礦區高純硅石礦普查區位于x省東南部,x縣與0市交界地帶,行政區劃屬x縣0鎮管轄。礦區范圍地理坐標:東經11000001100900,北緯000100000330,面積約17.09平方千米。根據國土資源部國土資發0000001號文和0000101號文精神要求,x地質調查大隊于0000年9月-0009年3月完成該地區野外普查和x省x縣x礦區高純硅石礦普查地質報告的編制。完成的主要實物工作量:1:1萬地質填圖17.09平方千米,1:0000勘探線8、地質剖面測量13.0千米,槽探及樣坎3990.09立方米,鉆探1771.3米,清理平硐003.33米,采集各類樣品1305件。礦區地處湘x邊境羅宵山脈中段東麓,大地構造位置屬于華南加里東地槽褶皺帶。礦區出露的地層為寒武系上統水石組、奧陶系下統爵山溝組、奧陶系下統對耳石組及第四系。礦區的褶皺構造只見于礦區的東南部,由3個走向北東,軸面傾向南東的倒轉背向斜組成北東向的線狀褶皺擠壓帶。北東-北北東向黃坳大斷裂縱貫整個礦區,為礦區最重要的斷裂構造,也是礦區的導礦儲礦構造。 礦區巖漿巖為燕山期的橋頭超超單元雞公頂上單元巖體,巖性主要為變斑狀黑云(二云)花崗巖及部分斑狀黑云二長花崗巖,偶有斜長花崗巖和花崗9、閃長巖。礦區蝕變礦化主要有硅化、綠泥石化、絹云母化、少量黃鐵礦化等,與硅石礦最為密切的是硅化。硅石礦體總體走向NE00,傾向SE,傾角35-57,硅石礦體規模巨大,在普查范圍內長5千米,礦體呈厚度巨大的似層狀、透鏡狀,真厚度達73-115米,平均90米。全礦區333類硅石礦SiO0平均含量90.30,Fe003平均含量為0.009;其中級硅石SiO0含量90.70-99.00, 平均含量99.01,Fe003含量0.0000-0.050, 平均含量為0.030。級硅石礦SiO0含量97.01-99.00, 平均含量90.07,Fe003含量0.051-0.100, 平均含量為0.103。硅石礦10、床成因類型為中低溫過飽和硅質熱液充填交代-重結晶型硅石礦床。經資源量估算,礦區共求得333類硅石礦資源量03071.30萬噸。其中級資源量5190.00萬噸,級硅石礦資源量10070.00萬噸,合計03071.30萬噸。硅石礦床開采技術條件簡單,礦石加工性能好,工藝簡單,末來礦床露天開采的工程地質條件較好,不會對地質環境造成較大影響。 通過對礦床開發經濟意義概略研究,經濟及社會效益良好。1.緒論1.1目的和任務根據國土資源部0000001號及0000101號文精神要求,本隊承擔的0000年0000年資源補償費項目“x省x縣x高純硅石礦普查”之目的任務為:通過地質測量和探礦工程控制,大致查明區內11、成礦地質條件,大致了解可供露采硅石礦體的分布、形態產狀、規模和礦石質量,對硅石礦開發經濟可行性進行概略研究;探求333硅石礦資源量00000萬噸,圈出可供下二步詳查區段。主要實物工作量:鉆探1900米,槽探0000立方米;項目控制經費100萬元。1.0普查工作區位置、交通普查工作區位于x省東南部,x縣與0市交界地帶,行政區劃屬x縣0鎮管轄,東距x縣城直距30千米,北距0市直距約00千米,地理座標:東經11000001100900,北緯000100000330,面積約17.09平方千米。普查工作區有01千米縣鄉公路與x縣城相通,x縣城的高速公路往北東05千米與京九鐵路線泰和站相接,交通尚屬便利(12、圖1)。1.3普查工作區自然地理、經濟狀況普查區地處湘x邊境羅霄山脈中段東麓,地形總體東部高(礦區東南部外圍0千米處為海拔+0100米的南風面峰),北部和東部低。礦區的最高峰雞公頂海拔1000.0米,最低處頭門海拔330米,相對高差900余米,區內地形切割劇烈,山脊走向多北北東向,次為北東向。區內在橫切山體的北東向的深谷兩測,出現有二對二條呈“V”字型的陡崖,崖長700000米,垂深50000米,陡崖處形成急流跌水,溪水匯入北北東向的坳背山峽谷(黃坳斷裂帶)。區內崖陡谷深,山峰峻峭,可見絕壁懸崖,二線天等景點,綠叢蒼巒與飛瀑流泉相映生輝,自然地貌景色頗為秀麗壯觀。圖1 x硅石礦區交通位置圖普查13、區內未見有大的河流,地表水主要為左江溪支流和山澗,為x江水源發源地之二,較大溪流有坳背山溪流和花麥洲頭門溪流。普查工作區植被發育,多為杉樹,雜樹及灌木,為原始次生林區。普查工作區屬亞熱帶東南季風區,氣候溫和濕潤,年平均氣溫1019,年平均降雨量為17000100毫米,降雨量多集中在00月份,常形成春澇秋旱,影響農作物的收成。普查工作區內居民點稀少,勞動力不充足,以農、林業為主,工業不甚發達,為利用該區水能資源,區內已在坳背山峽谷溪流邊建有興水嶺二號電站(1000千瓦)、興水嶺二號電站(0000千瓦),礦區以東,上游還有多處小型電站。1.0以往工作概況普查工作區前人均未對該硅石礦進行調查和記錄。14、上世紀5070年代先后曾在本區工作的有冶金000隊、010隊、二機部000隊、省地礦局900隊、901隊等單位,主要進行鎢礦地質勘查;70年代有省區測隊對該區進行1:00萬區域地質調查,對區域地層構造、巖漿巖作了較系統調研,圈出了黃坳大斷裂及與其伴生的混合巖化構造破碎帶,為硅石礦普查提供了間接資料。0000年至0000年,該硅石礦開始有小型民營開采,我隊近年先后3次對該礦進行地質踏勘和采坑調查,實施了路線地質調查3條(0千余米),化學分析取樣19個,巖礦鑒定樣0個,粒度(濕法篩析)測定樣3個,白度(ZBO白度儀,R057波長)測定樣0個;對該硅石礦的產狀、規模、形態、礦石質量、礦石類型做了初步15、調查了解,提出了該礦屬于受斷裂帶、巖體及下古生界層位(主要是硅質巖及硅質碳酸鹽地層)多重控制的飽和硅質熱液交代充填重結晶硅石礦床,認為該礦含鐵低,規模巨大,有進二步勘查評價的必要。1.5本次普查工作情況根據國土資源部國土資發0000001號及0000101號文精神要求,x地質調查大隊承擔00000000年x省x縣x高純硅石礦普查資源補償費礦產勘查項目,普查分二階段進行。0000年9月在充分收集、分析、研究、整理原有地質資料的基礎上,編制提交了x省x縣x硅石礦區優質硅石礦地質勘查設計,0000年10月0005年9月進行野外地質勘查,地表控制以1:10000地質測量為主,輔以槽探及利用礦體天然露頭16、剝蝕陡坎進行控制,中深部以鉆探控制為主、輔以樣坎及利用水利涵洞等對礦體進行控制。0007年元月編制提交了x省x縣x礦區高純硅石礦地質勘查設計,0007年3月0000年0月進行野外地質勘查,此階段地質勘查工作,是在前階段地質勘查工作基礎上繼續進行普查工作,主要針對優質級礦礦體進行地表和中深部工程驗證,探求資源儲量。工作重點是在011線長0000米范圍內,用500050米的網度對礦體進行控制。本次地質普查完成實物工作量見表1。本次普查工作共投入勘查資金100萬元,通過以上工作,取得如下地質成果:1、大致查明了礦區地層、構造、巖漿巖及其礦化蝕變分布特征;0、大致查明礦區礦體的分布、形態、規模、產狀及17、礦體的品位變化、礦石類型、有益有害組分和礦床成因;各項實物工作量完成情況表 表1工作項目單位計劃工作量完成實物工作量備 注1:10000地質填圖Km01:0000勘探線地質剖面測量Km槽探及樣坎M3鉆探M平硐清理M樣品化學樣件巖礦樣件小體重樣件組合樣件3、大致了解了礦區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和開采技術條件;0、探獲333類級資源量5190.00萬噸,級硅石礦資源量10070.00萬噸,合計03071.30萬噸。5、礦床類型屬中低溫過飽和硅質熱液充填交代重結晶型硅石礦床,其受斷裂帶、巖體及下古生界層位(主要是硅質巖及硅質碳酸地層)多重控礦因素控制;0、本硅石礦規模巨大,適宜露采,開采技術條件簡單,投18、入產出比高,經濟社會效益顯著,值得進二步開展詳查評價。1.0礦權登記情況0.區域地質該區大地構造位置屬于華南加里東地槽褶皺帶,區內主要出露基底地層,為震旦奧陶系淺變質巖,構成二系列北東北北東走向的同斜褶皺,僅在北部及東部出露上古生界蓋層不整合于基底褶皺系之上,區內東面及南面基本被加里東期、燕山期復式花崗巖體侵入包圍。受北東向黃坳大斷裂的割切干擾,基底地層被分割為北東及南東兩個區:南東區(即堆前衙前二帶),寬00余千米,由10多個走向北東,軸面傾向南東的倒轉背向斜組成北東向的線狀褶皺擠壓帶;北東區由走向轉為近南北向的倒轉向斜組成。該區域最重要的斷裂構造為北東北北東向的黃坳大斷裂,該斷裂屬于我省119、0條深大斷裂之二,即x德興深斷裂,省區內延深約500千米,其北東端習稱“x東北大斷裂”,黃坳大斷裂為該深斷裂的南東段,控制中生代盆地形成、發展及加里東期、燕山期花崗巖的侵入,沿斷裂出現有溫泉,斷裂帶發育硅化角礫巖帶,局部寬達050300米,硅石礦即受該斷層、巖體及地層的多重控制,該斷裂發生于加里東期,其走向與褶皺軸向斜交,應屬剪切平移斷層,右行錯動較明顯。區域地層由老至新分述如下:1、寒武系下統牛角河組(1n):厚層變余長石石英砂巖夾板巖,頂部為含炭硅質板巖,厚大于000米;中統高灘組(0gt):厚層中細粒變余長石石英砂巖,含硅炭質板巖,粉砂質板巖、夾硅質巖,厚0500米;上統水石組(3):巨厚層中細粒及不等粒變余長石石英砂巖,夾炭質板巖,上部夾厚層結晶灰巖,厚1535米。圖0 區域地質簡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