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樓建筑改建工程重大危險源辨識方案(1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594873
2022-09-23
18頁
1.03MB
1、深圳市*改建工程編制人: 審核人: 審批人: 施工單位:編制日期: 目 錄一、工程概況1 二、重大危險源的識別2三、對重大危險源的評價:2 四、危險源的綜合預防、控制措施:3 五、七個危險源的具體預防措施:4六、七種危險事故的應急措施11一、工程概況工程名稱:深圳市*改建工程設計單位:*建設單位:*監(jiān)理單位:*施工單位:*工程地址:*本工程為深圳市*改建工程,項目地址位于*。性質為綜合樓,共六層、局部二層、地下一層。占地面積83842.41,本工程用地面積28457.27,建筑面積30123.84,建筑高度為23.75m。基礎:本工程為柱下獨基,基礎持力層為中風化白云巖,地基的承載力為30002、kpa。結構:本工程為框架結構,建筑物按抗震設防烈度為六級,建筑耐火等級為三級,鋼筋為I級和級。內、外墻均為M5.0混合砂漿砌筑,MU5.0輕質空心砌塊(200厚),室內地坪為水泥砂漿地面,樓梯間、走道采用防滑地磚,暗設地磚踢腳板,內墻面積頂棚采用水泥混合砂漿抹面,中級刮瓷。混凝土強度等級為:負一三層柱:C40,梁板C30;四層以上均為:C30。門窗:窗采用塑鋼推拉窗,門為木門、防盜門。屋面:本工程采用平屋面,鋼筋混凝土屋面板,防水等級為II級,采用二道防水作法,其中保溫層采用30厚XPS擠塑聚苯乙烯泡沫板,防水層采用3mm厚SBS該性瀝青防水卷材及2mm厚三元乙丙橡膠防水卷材,找坡層采用陶泥3、混凝土找坡層,最薄處30mm。質量要求:合格。二、重大危險源的識別建筑業(yè)屬于流動人員從事流動性作業(yè)、工序復雜、危險因素較多的行業(yè),為防止安全事故的發(fā)生,針對建筑行業(yè)特性,結合所承擔的建筑工程施工項目的建筑結構、類型、規(guī)模、高度、施工環(huán)境、施工季節(jié)等特點,從人、機、料、法、環(huán)等因素綜合分析,識別確認有7個可能造成人員傷害、財產損失的危險源為:1.高處墜落 2.物體打擊 3.機械傷害 4.觸電 5.坍塌 6.中毒、窒息 7.火災三、對重大危險源的評價:1、高處墜落凡在基準面2 米(含2 米)以上作業(yè),建筑物四口五臨邊、攀登、懸空作業(yè)及雨天、雪天進行的高處作業(yè),可能導致人身傷害的作業(yè)點和工作面。2、4、物體打擊高空墜落及水平崩濺物體造成人身安全傷害的事故。3、機械傷害機械運轉工作時,因機械意外故障或違規(guī)操作可能造成人身傷害或機械損害的事故。4、中毒指化學危險品的氣體、物體、粉塵、一氧化碳等,由呼吸、接觸、誤食及食用變質或含有有害藥品的食物造成的中毒,并對人身造成傷害的。5、坍塌基坑開挖、腳手架、模板搭設與拆除,樓房屋面超負荷堆放,機械使用不當,造成的坍塌,對人身或機械造成傷害或損害的事故。6、觸電沒有執(zhí)行JGJ462005安全技術規(guī)范。工程外側邊緣距外電高壓線路未達到安全距離,用電設備未做接零或接地保護,保護設備性能失效,移動或照明使用高壓,違規(guī)使用和操作電氣設備,電源線亂拉亂接對人身造成傷5、害或損害的事故。7、火災電氣設備線路安裝不符合規(guī)定,絕緣性能達不到要求,未按規(guī)定明火作業(yè),易燃易爆物品存放不符合要求,對人體造成人身傷害及財產損失的事故。四、危險源的綜合預防、控制措施:(一)對重大危險要采取“兩個控制”,即前期控制、施工過程控制。1、前期控制:工程開工前在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或專項施工方案時,針對工程的各種危險源,制定出監(jiān)控措施,應急方案要有針對性、可行性。2、施工過程控制:在工程施工過程中,并對危險源進行公示嚴格按照規(guī)定監(jiān)督檢查,認真落實整改。(二)加強安全生產的綜合管理。1、認真落實各級安全生產責任制,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杜絕一切人為事故的發(fā)生。2、加強對全體職工進行安全教6、育,提高作業(yè)人員的安全意識和安全生產自我保護能力。3、增強各級管理人員安全責任意識,加強安全專業(yè)知識培訓。4、嚴格加強各種危險源的管理工作,結合工程特點,針對確認的危險源實施相應的預防控制措施。五、七個危險源的具體預防措施:(一)預防機械傷害事故的防護措施為保證作業(yè)人員的安全,防止機械對人體的傷害事故,制定本措施。1、所有各種機械設備進場后,必須由設備負責人會同安全員和使用機械的人員共同對該機械設備進行進場驗收工作,經驗收發(fā)現(xiàn)安全防護裝置不齊全的或有其它故障的應退回設備供應部門進行維修合格后方可進場。2、設備安裝調試合格后,應進行檢查,并按標準要求對該設備進行驗收,經項目部組織驗收合格后方能正7、常使用。3、使用前要對設備使用人員進行必要的安全技術交底和教育工作,使用人員必須嚴格執(zhí)行交底內容及安全操作規(guī)程,并履行簽字手續(xù)。4、使用中要經常對該設備進行保養(yǎng)檢查,使用后切斷電源并鎖好電閘箱。5、各種機械設備必須專人專機,凡屬特種設備,其操作負責人要按規(guī)定每周對施工現(xiàn)場的所有機械設備進行檢查,發(fā)現(xiàn)問題及隱患及時解決處理,確保機械設備的完好,防止機械傷害事故的發(fā)生。(二)預防坍塌事故的防護措施為防止大型機械安裝、拆除、開挖深基坑、基槽時或在樓層屋面堆放過多物料及支撐模板出現(xiàn)坍塌事故,特制定預案措施。1、大型設備、安裝拆除、必須有資質等級的隊伍進行安拆。并按專項方案進行。安裝后報請上級主管部門驗8、收備案,一切合格后方可使用。2、為防止坍塌事故事發(fā)生,在施工前加強對員工的安全基本知識教育,嚴格按技術交底內容和操作規(guī)程施工。3、基礎工程施工前必須進行勘察,摸清地質情況,制定有針對性的施工方案。按照土質情況設置安全邊坡或者固壁支撐。4、對于基坑、井坑的邊坡和固壁支架應隨時檢查,特別是在雨天和解凍時期更要加強檢查。發(fā)現(xiàn)邊坡有裂痕,疏松或支撐有折斷,走動等危險征兆,應立即采取措施,消除隱患。5、遇有特殊情況,進行搶工期作業(yè)時,要加強周邊的監(jiān)控力量,保證安全施工。6、對于挖出的泥土,要按照規(guī)定放置,不得隨意沿圍墻或臨時建筑堆放。7、施工中必須嚴格控制建筑材料、模板、施工機械、機具或其它物料在樓層或9、層面上的堆放數(shù)量和重量,以避免產生過大的集中載荷,造成樓板或屋面斷裂坍塌。8、根據(jù)實際情況,確定樓層或屋面因施工需要必須放置材料機具的,必須進行結構載荷驗算,采取有效支撐,加固措施,并報上級技術負責人批準后方能放置。(三)預防高處墜落事故的防護措施為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根據(jù)本工程的結構特點和工程實際,在確定高處墜落危險源后制定本措施。1、為防止高處墜落事故的發(fā)生,在工程施工前對所從事高處作業(yè)的人員進行安全基本知識,安全注意事項等安全技術交底。2、施工作業(yè)人員進場后,首先進行三級教育工作(公司、項目部、班組)。3、凡患有高血壓、心臟病及不宜從事高處作業(yè)的人員,嚴禁參加高處作業(yè)工作。10、4、為防止高處墜事故的發(fā)生,首層完工后,搭設合理、牢固能起到防護作用的外腳手架,在架體外側支掛密目式安全網,應注意的是在掛密目式安全網時,必須按規(guī)定高出施工層一步架。并在首層頂支掛第一道安全平網,在四層頂和頂層屋檐下支掛第二道和第三道安全平網,以防止高處作業(yè)人員發(fā)生墜落事故。5、對“四口”(樓梯口、電梯口、通道口、預留洞口)“五臨邊”(未安裝欄板的陽臺周邊,無女兒墻的層面周邊,框架工程樓層周邊,斜馬道的兩側邊,卸料平臺兩側邊)做好防護工作,做到,通道口搭設防護棚,樓梯口、卸料平臺預留洞口有防護欄桿,并掛好立網,電梯口要用厚度不小于50mm木板蓋嚴。并掛設兜網。6、為保證防護措施能真正起到應有的11、防護作用,除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由項目負責人、安全專職人員及相關班組長,對防護設施進行必要的監(jiān)督檢查和驗收外,項目部還應按規(guī)定要求每周進行不少于一次的檢查工作,做到有檢查、有整改、有落實,以確保防護設施的完好性,防止墜落事故的發(fā)生。7、在外檐進行抹灰施工中,作業(yè)班組要對安全防護設施腳手架拉結點、平網和密目式安全網、腳手板等進行使用前檢查,確認無誤后,方能進行操作。8、凡作業(yè)層以下無安全防護設施作業(yè)時,施工作業(yè)人員必須佩戴安全帶,其安全帶的使用必須遵照高掛低用的原則,以防止高處墜落事故的發(fā)生。( 四)、預防觸電事故的防護措施根據(jù)國家JGJ462005規(guī)范規(guī)定,為了加強施工現(xiàn)場用電管理,保障施工現(xiàn)場用12、電安全,防止觸電事故發(fā)生,制定本措施。1、安裝作業(yè)前,必須按規(guī)范、標準、規(guī)定對安裝作業(yè)人員進行安全技術及操作規(guī)程的交底工作,并履行簽字手續(xù),有檢查,有落實。2、在建工程外側與外電高壓線路未達到安全距離應增設屏障遮欄、圍欄或保護網等防護。3、施工現(xiàn)場專用的中性點直接接地的供電線路必須實行TNS系統(tǒng)供電,同時必須做到三級配電兩級保護,配電箱符合規(guī)范要求,并能防雨、防潮。4、電氣設備應根據(jù)地區(qū)或系統(tǒng)要求,做保護接零,或保護接地,在同一配電系統(tǒng)中,不得一部分設備做保護接零,另一部分設備做保護接地。5、必須由持有上崗證件的專職電工,負責現(xiàn)場臨時用的電管理維修及安拆。6、對新調入工地的電氣設備,在安裝使用13、前,必須進行檢驗測試。經檢測合格方能投入使用。7、專職電工對現(xiàn)場電氣設備每日進行巡查,項目部每周、公司每月對施工用電系統(tǒng)、漏電保護器進行一次全面系統(tǒng)的檢查。8、配電箱設在干燥通風的場所,周圍不得堆放任何防礙操作、開關箱與被控制的固定設備距離不得超過3 米。做到“一機、一閘、一箱、一漏”。不能同時控制兩臺或兩臺以上的設備。9、配電箱應標明其名稱、用途,并做出分路標志,門應配鎖,現(xiàn)場停止作業(yè)1小時以上時,應將開關箱斷電上鎖。10、照明專用回路設置漏電保護器,燈具金屬外殼做接零保護,室內線路及燈具安裝高度低于2.4 米的應使用安全電壓。在潮濕和易觸及帶電體的照明電源必須使用安全電壓,電氣設備架設或埋14、設必須符合要求,并保證絕緣良好。任何場合均不能順地拖拉。11、線路過道應按規(guī)定進行架設或埋地,破皮老化線路不準使用。12、使用移動電氣工具和砼振搗作業(yè)時,必須按規(guī)定穿戴絕緣防護用品。13、凡從事與用電有關的施工作業(yè)時,必須實行電工跟班作業(yè)。(五)防護物體打擊事故的防護措施為了保證員工的身體不愛傷害及安全生產的順利進行,根據(jù)國際、省級的法規(guī)、規(guī)范和標準要求制定本措施。1、加強對員工的安全知識教育,提高安全意識和安全技能。2、凡現(xiàn)場人員必須正確佩戴符合標準要求的安全帽。3、經常進行安全檢查,對于凡有可能造成落物或對人員形成打擊威脅的部位,必須進行日巡查,保證其安全可靠。4、對于吊裝作業(yè)(含塔吊作業(yè)15、)除設指揮人員外,對有危險區(qū)域應增設警戒人員,以確保人身安全。5、施工現(xiàn)場嚴禁拋擲作業(yè)(其中包括架體拆除,模板支撐拆除及垃圾廢料清理)。6、對卷揚機上料平臺的安全門經常進行檢查維修,確保其靈敏可靠,防止因失靈造成被吊物墜落傷人。7、按規(guī)范要求在上料口、通道口搭設合格的安全防護通道,以保證員工的安全。8、起重吊裝作業(yè)人員必須做到持證上崗、同時有一定的操作經驗和技能,熟悉操作規(guī)程。司索人員應有嚴格注意被吊物的整體狀態(tài),運行區(qū)域路線及其危險性。如有可能對作業(yè)人員形成威脅,必須通報指揮人員暫停止作業(yè)。9、作業(yè)前技術員或施工員必須根據(jù)現(xiàn)場情況進行安全技術交底,使作業(yè)人員明確安全生產狀態(tài)及要點,避免事故發(fā)16、生。10、作業(yè)前安全管理人員及操作手必須對設備進行檢查和空戴運行,在確定無故障情況時方能進行作業(yè)。(六)施工現(xiàn)場防火措施1、加強對職工的消防安全知識教育,提高消防安全意識和防火救災技能。2、施工現(xiàn)場必須按上級要求建立消防隊,成員應進行消防專業(yè)知識培訓和教育,做到有備無患。3、建立動火審批制度,凡需明火作業(yè)的部位需提前向項目部提出申請,經批準方可進行明火作業(yè),危險性較大的明火作業(yè)應有派專人監(jiān)護。4、配備足量的消防器材、用具和水源,并保證其常備有效,做到防患于未燃。5、嚴格對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禁止將燃油、油漆、乙炔等物品混存于一般材料庫房,應單獨保管。6、對易燃物品倉庫選址要遠離員工宿舍及火源存17、在區(qū)域,同時要增加防護設施。7、臨時用房、倉庫必須留出足量的消防通道,以備應急之用。8、對于臨時線路要加強管理和檢查,防止因產生電火花造成火災。9、冬季取暖爐應規(guī)范管理,符合防火防中毒要求。10、定期對火源、水源、消防器材等要害部位和設施進行安全檢查,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處理,將事故隱患消滅于萌芽狀態(tài)。(七)預防中毒事故的防護措施為了防止現(xiàn)場中毒事故的發(fā)生,更好的保護員工的安全與健康,特制定本措施。1、凡從事有毒有害化學物品作業(yè)時,作業(yè)人員必須佩戴防毒面具,保證室內通風良好。2、宿舍內嚴禁存放有毒有害及化學物品。3、室內一律使用獨立的鍋爐供暖,嚴禁使用明火照明、取暖,以防止煤氣中毒事故,需要獨立用煤火18、取暖的屋室,其爐灶必須設在室外。4、食堂要有衛(wèi)生許可證,炊事人員必須持有健康證上崗。其生、熟食物必須分別加工制作存放。凡變質、糜爛的食品,嚴禁食用,每天要做好防蚊、蠅傳染源的控制工作。5、食堂內嚴禁非炊事人員進入,炊事人員不能留長指甲,并保持個人衛(wèi)生清潔,對食堂做到每日清掃。六、七種危險事故的應急措施(一)觸電事故應急救援措施1、發(fā)生觸電事故要在第一時間迅速采取切斷電源,并及時向項目部報告事故情況,并立即上報公司應急救援小組組長。2、在上級領導未到來之前現(xiàn)場應急預案領導小組應采取對傷員的急救或據(jù)情況送往醫(yī)院救治。3、如傷員情況危急及時撥打120 求救以便爭取時間。4、物資供應人員應及時將施救所19、需的醫(yī)療器械、輔助器材及時供應到現(xiàn)場,保證搶救順利進行。5、要對有可能繼續(xù)造成人員傷害或財產損失的危險源進行清除,以免再次發(fā)生事故或造成更大的財產損失。6、對事故現(xiàn)場采取繪圖或拍照等必要手段,留存重要痕跡、物證等以便為查處提供可靠依據(jù)。7、配合上報主管部門和指揮部開展調查處理工作,并做好為穩(wěn)定社會和傷亡人員的善后處理工作。(二)機械傷害事故應急救援措施1、發(fā)生機械傷害,要及時停止機械運轉,并根據(jù)傷害采取相應的救治措施。2、及時逐級上報到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傷勢嚴重的應及時打120 救援。3、出血性外傷應及時采取止血措施,避免傷員因失血過多造成生命危險。4、骨折性外傷,在挪動傷員時要冷靜小心,采取20、正確的方法救護避免傷勢擴大。5、脊椎骨折傷員要使受傷者靜臥,嚴禁采用抱、拉、抬腿等方法處理,以防脊椎受傷,導致傷員癱瘓。6、對事故現(xiàn)場要注意保護,并以便調查組調查。7、配合上級主管部門和調查組處理,并做好傷員及家屬的善后工作。(三)坍塌事故的應急預案措施1、坍塌事故發(fā)生后,項目部應急救援小組人員應立即趕往出事地點,積極采取對傷員的救護,同時就逐級上報到應急預案領導小組。2、根據(jù)工程環(huán)境情況及地點不同,積極采取有效的措施,扼制事故的發(fā)展和蔓延。把事故損失減少到最小范圍內。3、在搶救傷員的同時,應及時撥打120 急救求救,以便爭取時間,減小傷亡。4、物資供應人員應及時將救援所需的物質和器械供應到現(xiàn)21、場,保證搶救工作的順利進行。5、對事故現(xiàn)場采取保護或拍照等必要手續(xù),留存重要痕跡物證等,為事故查處提供完整可靠的依據(jù)。6、配合上級主管部門和事故調查組開展調查處理,并做好傷亡人員的善后處理工作。(四)高處墜落事故應急預案措施1、發(fā)生墜落事故,現(xiàn)場應急預案小組人員應及時趕往出事地點,積極采取對傷員的救護,同時應逐級上報到應急預案領導小組。2、如屬兩人以上事故應視其傷害程度首先對重傷員采取搶救,以免錯過挽救時機。3、根據(jù)傷員所傷部位采取正確救護手段,骨折傷員盡量避免挪動。顱骨造成傷害人員特別注意腦震蕩,脊椎受傷人員要靜臥,防止造成脊椎損傷導致癱瘓。4、嚴格注意因內傷出血后造成死亡事故。5、現(xiàn)場應急22、小組的物資供應人員應及時把施救藥品器械供應到位。以便使救護工作順利進行。6、對事故現(xiàn)場要注意保護,并留有痕跡,為調查處理提供可靠依據(jù)。7、配合上級主管部門和調查組開展調查處理,并做好傷員及家屬的善后工作。(五)物體打擊事故應急求援措施1、發(fā)生物體打擊事故,要迅速啟動項目救援小組,及時阻斷事故源的工作和作業(yè),防止事故的擴大,并根據(jù)傷害的性質和程度,利用現(xiàn)場的一切條件,實施相應的救護措施。2、及時速報上級預案領導小組,傷勢嚴重的應及時撥打120 求救。3、出血性外傷應及時采取應急止血措施,避免傷員因失血過多造成生命危險。4、骨折性傷員,在挪動傷員時冷靜小心,采取正確的方法救護避免傷勢擴大。5、脊椎23、骨折傷員要保證傷員平穩(wěn)臥姿式,嚴禁采用抱、拉、抬、背、搭腿等方法處理,以防脊髓受傷導致傷情加重,以致造成癱瘓。6、對事故現(xiàn)場要注意保護,以便調查組調查。7、配合上級主管部門和調查組,開展調查處理,并做好傷員及家屬的善后工作。(六)火災事故應急預案措施1、發(fā)現(xiàn)火情要立即查清火源點及起火原因,扼制火勢發(fā)展和蔓延。2、及時撥打119 報警,同時將事故情況上報應急預案領導小組以便及時處理。3、現(xiàn)場應急預案小組所有能參戰(zhàn)員工利用備滅火器、消防器材、器具實施救助。4、切斷火源及火路,對現(xiàn)場的物資庫、易燃易爆物品及時隔離和轉移,避免事態(tài)擴大和蔓延。5、對現(xiàn)場人員進行清點,如火場亦被火勢圍困人員要首先做有計劃24、的救助。6、在消防人員到來后,服從并協(xié)助消防指揮人員采取救助。7、對燒傷及因缺氧造成氣窒人員及時采取救護措施,并據(jù)情及時送往醫(yī)院或撥打120求救。8、對火災現(xiàn)場可能做證據(jù)的物品要注意留存,以便為查處提供有利依據(jù)。9、配合上級主管部門調查處理,并做好為穩(wěn)定社會和傷亡人員的善后處理工作。(七)中毒事故應急預案措施1、發(fā)生中毒事故要按中毒原因分別采取不同救護措施,如因食物中毒在第一時間內電話報告給應急領導小組,防疫站及急救中心及時對中毒人員采取救治。2、及時判斷中毒源和中毒途徑,并嚴格控制有毒物質繼續(xù)浸受人體及對其他人群造成傷害。3、如因呼吸道造成中毒,應將中毒人員搬到通風良好和有新鮮空氣的地方,采取相應急救措施。4、協(xié)助衛(wèi)生防疫部門及預案領導小組調查毒物名稱、毒性及危害程度并以最快的速度將中毒人員送往醫(yī)院救治。5、保護事故現(xiàn)場和證物給事故調查提供可靠依據(jù)。6、做好中毒人員及家屬的善后工作。
地產商業(yè)
上傳時間:2023-08-28
44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