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家廟三定三限安置房住宅樓及配電室工程測量方線施工方案(1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595212
2022-09-26
12頁
117.50KB
1、紀家廟三定三限安置房、住宅樓及配電室工程測量方線施工方案編制依據(jù)建筑施工測量技術規(guī)程工程測量規(guī)范();北京市第四測繪分院提供的工程測量成果普測號紀家廟三定三限安置房、住宅樓施工圖紙紀家廟三定三限安置房、住宅樓施工組織總設計 工程概況紀家廟三定三限安置房、住宅樓工程位于北京市南三環(huán)路南側,豐臺區(qū)花鄉(xiāng)紀家廟村。總建筑面積,結構形式剪力墻,地下有梁樓蓋,基礎為厚筏板。絕對標高,槽底標高見下表樓號層數(shù)(地上地下)高度基礎埋深配電室地下車庫、樓地下二層層高,地下一層 ,首層層高,標準層層高為。 標準層高均為。 施工準備 場地準備本工程施工時拆遷工作已基本結束,現(xiàn)場地勢基本平擔,定位測量施工前先進行場地平2、整、清除障礙物后并可進行施工定位放線工作。測量儀器準備根據(jù)本工程的規(guī)模、質量要求、施工進度確定所用的測量儀器,所有測量器具必須經(jīng)專業(yè)法定檢測部門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使用時應嚴格遵照工程測量規(guī)范()要求操作、保管及維護,并設立測量設備臺帳。測量儀器配備一覽表序號測量儀器名稱型號規(guī)格單位數(shù)量備注經(jīng)緯儀臺水準儀臺激光鉛垂儀臺鋼卷尺把把塔尺把 技術準備施測組織)本項目部特派專業(yè)測量人員成立測量小組,根據(jù)北京市第一測繪分院提供的工程測量成果普測號測定的坐標點和高程控制點進行施測,并按規(guī)定程序檢查驗收,對施測組全體人員進行詳細的圖紙交底及方案交底,明確分工,所有施測的工作進度逐日安排,由組長根據(jù)項目的總體3、進度計劃進行安排。)測量人員及組成:測量負責人: 名。測量技術員: 名。測量員: 名。 技術要求)所有參加施工測量人員、驗線人員必須持證上崗,施工放線人員要固定,不能隨便更換,如有特殊需要必須由現(xiàn)場技術負責人同意后負責調換,以保證工程正常施工。)測量人員必須熟悉圖紙,了解設計意圖,學習測量規(guī)范,充分掌握軸線、尺寸、標高和現(xiàn)場條件,對各設計圖紙的有關尺寸及測設數(shù)據(jù)應仔細校對,必要時將圖紙上主要尺寸摘抄于施測記錄本上,以便隨時查找使用。 )測量人員測量前必須到現(xiàn)場踏勘,全面了解現(xiàn)場情況,復核測量控制點及水準點,保證測設工作的正常進行,提前編制施工測量方案。)測量人員必須按照施工進度計劃要求,施測方4、案,測設方法,測設數(shù)據(jù)計算和繪制測設草圖,以此來保證工程各部位按圖施工。施測原則)認真學習執(zhí)行國家法令,政策與法規(guī)。明確一切為工程服務,按圖施工,質量第一的宗旨。)遵守“先整體后局部”的工作程序,先確定“平面控制網(wǎng)”,后以控制網(wǎng)為依據(jù),進行各細部軸線的定位放線。)必須嚴格審核測量原始依據(jù)的正確性,堅持“現(xiàn)場測量放線”與“內業(yè)測量計算”工作步步校核的工作方法。)測法要科學、簡捷,儀器選用要恰當,使用要精心,在滿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力爭做到省工、省時、省費用。)定位工作必須執(zhí)行自檢、互檢合格后再報檢的工作制度。)緊密配合施工,發(fā)揚團結協(xié)作、實事求是、認真負責的工作作風。 主要施工測量方法座標及高程5、引入座標點、水準點引測依據(jù)根據(jù)北京市第四測繪分院提供的工程測量成果普測號,得知場外座標控制點和水準控制點見下表:建筑物外側坐標控制點點號縱坐標()橫坐標()建筑物外側高程控制點點號高程()點號高程()點號高程()場區(qū)平面控制網(wǎng)布設原則平面控制應先從整體考慮,遵循先整體、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則,布設平面控制網(wǎng)形首先根據(jù)設計總平面圖,現(xiàn)場施工平面布置圖,選點應選在通視條件良好、安全、易保護的地方,本工程各樓座控制樁布設在混凝土護坡坡頂上,并用紅油漆作好測量標記。引測座標點、水準點,建立局域控制測量網(wǎng)、座標點從現(xiàn)場場地的實際情況來看,整個基槽采取大開挖,現(xiàn)場可用場地較狹小。所以布設的控制點要6、求通視,便于保護施工方便。根據(jù)設計圖紙、施工組織設計對樓層進行網(wǎng)狀控制,兼顧以上施工,確定控制控軸線為:樓 ( 、 ) (、)樓 (、)(、)樓 (、) (、) (、) () ()第一步,施測時,首先,采用全站儀置于“規(guī)點”,對中整平,后視照準“規(guī)點”,前視“規(guī)點”,校核測繪院提供的這幾點相對距離、夾角是否符合。第二步,采用極坐標的施測方法,測設各樓座的定位點,全站儀置于“規(guī)點”,對中整平,后視照準“規(guī)點”,前視“各樓座定位點”,各樓座的控制軸線座標點見下表:建筑物定位主軸線交點坐標一覽表點號縱坐標()橫坐標()第三步,采用全站儀坐標測量功能,復查各樓座定位點。全站儀置于“規(guī)點”,對中整平,輸7、入規(guī)點的絕對坐標,前置光靶于各樓座定位點,測讀各樓座的坐標,復查校核各樓座坐標數(shù)據(jù)。至此,建立了本工程各樓座測量的控制軸線網(wǎng),并把軸線樁點引測到基坑開附圖、水準點高程控制點根據(jù)測繪院提供的、二個高程控制點,采用環(huán)線閉合的方法,將外側水準點引測至場內,向建筑物四周圍墻上引測固定高程控制點為,南側設六個點。根據(jù)引測結果,確定高程點布置位置并繪制水準點控制圖.見附圖測量控制方法軸線控制方法基礎部位主要采用“軸線交會法”,主體結構主要為“內控天頂法”。高程傳遞方法基礎部位主要采取“鋼尺掛垂球法”,主體結構為“鋼尺垂直傳遞法”。軸線及高程點放樣程序)基礎工程測繪院提供平面控制點引測施工控軸線(定位放線)8、驗 線驗槽基坑標高抄測護坡樁及土方開挖放槽邊線砌保護墻放基礎底邊線報監(jiān)理驗收底板防水及保護層監(jiān)理報驗地下結構底板上放線底板施工標高控制監(jiān)理報驗地下結構砼墊層標高抄測)地下結構工程)地上結構施工基礎測量放線軸線投測)土方開挖:由于本工程基礎土方為大開挖,開挖前根據(jù)控制樁放出槽邊上口線,在挖出工作面后,先釘出距槽邊米控制樁,以此控制槽的開挖尺寸和邊坡坡度。)墊層混凝土澆筑后,根據(jù)軸線控制網(wǎng)將軸線投測到墊層面上,在墊層上彈出十字控制墨線,并進行校測后,計算出基礎大方腳的外皮線,彈上墨線,作為磚砌胎模的依據(jù)。磚砌胎模距基礎大方腳的外皮線,用于抹灰層、防水層及保護層施工。)基礎施工軸線控制,直接采用基坑9、外控制樁兩點通視直線投測法,向基礎平臺投測軸線,為防止軸線上墻、柱鋼筋、模板影響測量觀測,故采取軸線偏離設定施工觀測控制線。再按施工觀測控制線引放其它細部施工控制線,且每次施工觀測控制線的放樣必須獨立施測兩次,經(jīng)校核無誤后方可使用。)基礎部分電梯井、集水坑,根據(jù)其與主控線關系確定其長短邊方向的中心線對稱放樣,以便復核。)基礎底板施工完畢后,將施工觀測控制線彈設到基礎底板面上,在控制線交點上設鋼板標志。標高控制)高程控制點的聯(lián)測:在向基坑內引測標高時,首先聯(lián)測高程控制網(wǎng)點,以判斷場區(qū)內水準點是否被碰動,經(jīng)聯(lián)測確認無誤后,方可向基坑內引測所需的標高。)標高的施測:為保證豎向控制的精度要求,對每層所10、需的標高基準點,必須正確測設,在同一平面層上所引測的高程點,不得少于三個。并作相互校核,校核后三點的偏差不得超過,取平均值作為該平面施工中標高的基準點,基準點應標在邊坡立面位置上,所標部位應先用水泥砂漿抹成一個豎平面,在該豎平面上測設定施工用基準標高點,用紅色三角作標志,并標明絕對高程和相對標高,便于施工中使用。)為了控制基槽的開挖深度,當基槽快挖到槽底設計標高時,用水準儀在槽壁上測設一些水平木樁,使木樁的上表面離槽底的標高為一固定值。為施工時方便,一般在槽壁各拐角處和槽壁每隔米均測設一水平樁。必要時可沿水平樁上表面掛線檢查槽底標高。)根據(jù)標高線分別控制墊層標高和混凝土底板標高,墻、柱模板支好11、檢查無誤后,用水準儀在模板上定出墻、柱標高線。柝模后,抄測結構線控制頂板高度,在此基礎上,用鋼尺作為傳遞標高的工具。 主體結構測量放線 樓層主控軸線傳遞控制 )在首層平面復測校核樓層施工主控軸線,并按照施工流水段劃分要求細分二級控制點。在首層平面施工時留置二級控制線交叉內控點,預埋鋼板(),在內控線的鋼板交點上用手提電鉆打小坑并點上紅漆作為向上傳遞軸線的內控點。以后所有上層結構板均在同一位置預留的洞口,作為依次向上傳遞軸線的窗口,照準點投測到作業(yè)層后,校核距離,用鋼尺丈量,校核垂直度,以一排三個點是否在同一條直線上,其精度誤差不超過。) 激光控制線投測方法:在首層控制點上架設激光經(jīng)緯儀或激光鉛12、垂儀,調置儀器對中整平后啟動電源,使激光經(jīng)緯儀或激光鉛垂儀發(fā)射出可見的紅色光束,投射到上層預留孔的接受耙上,查看紅色光斑點離耙心最小點,將儀器旋轉個畫圓,將點連成十字,其中點即為園心,此點即作為第二層上的一個控制點,其余控制點可用同樣的方法向上傳遞,彈出控制線。)根據(jù)內控主軸線進行樓內細部放樣,統(tǒng)一以墻中心線外側控制模板邊線。 樓層標高傳遞控制 )高程控制網(wǎng)的布置:本工程高程控制網(wǎng)采用水準法建立,現(xiàn)場共設置六個水準點(絕對高程為米)。控制樓、樓,樓,分別設在現(xiàn)場周圍的圍墻和永久的建筑物上,點距約米。 )標高傳遞:主體上部結構施工時采用鋼尺直接丈量垂直高度傳遞高程。首層施工完后,應在結構的外墻面13、抄測交圈水平線,在該水平線上方便于向上掛尺的地方,沿建筑物的四周均勻布置四個點,作出明顯標記,作為向上傳遞基準點,這四點必須上下通視,結構無突出點為宜。以這幾個基準點向上拉尺到施工面上以確定各樓層施工標高。在施工面上首先應閉合檢查四點標高的誤差,當相對標高差小于時,取其平均值作為該層標高的后視讀數(shù),并抄測該層水平標高線。 )由于鋼尺長度有限,因此向上傳遞高程時采取接力傳遞的方法,傳遞時應在鋼尺的下方懸掛配重(要求輕重適宜)以保持鋼尺的垂直。 )每層標高允許誤差,全層標高允許誤差,施工時嚴格按照規(guī)范要求控制,盡量減少誤差。 安裝工程標高控制)主體結構施工時以該樓層鋼筋上線為準。裝修時安裝以該層室14、內墻面線為準。)裝飾工程施工放線室內裝飾面施工時,平面控制仍以結構施工控制線為依據(jù),標高控制引測建筑標高線,要求交圈閉合,誤差在限差范圍內。外墻四大角以控制線為準,保證四大角垂直方正,經(jīng)緯儀投測上下貫通,豎向垂直線供貼磚控制校核。外墻飾面施工時,以放樣圖為依據(jù),以外門窗洞口、四大角上下貫通控制線為準,彈出方格網(wǎng)控制線(方格網(wǎng)大小以飾面石材尺寸而定)。 測量注意事項)儀器限差符合同級別儀器限差要求。)鋼尺量距時,對懸空和傾斜測量應在滿足限差要求的情況下考慮垂曲和傾斜改正。)標高抄測時,采取獨立施測二次法,其限差為,所有抄測應以水準點為后視。)垂直度觀測,若采取吊垂球時應在無風的情況下,如有風而不15、得不采取吊垂球時,可將垂球置于水桶內。細部放樣的要求)用于細部測量的控制點或必須經(jīng)過檢驗。)細部測量堅持由整體到局部的原則。)方向控制盡量使用距離較長的點。)所有結構控制線必須清楚明確。.質量標準工程測量應以中誤差作為衡量測繪精度的標準,二倍誤差作為極限誤差。為保證誤差在允許限差內,各種控制測量必須按工程測量規(guī)范執(zhí)行,操作按規(guī)范進行,各項限差必須達到下列要求)建筑物控制網(wǎng)允許誤差 (邊長相對中誤差) ” )豎向軸線允許偏差 每層 全高 )標高豎向傳遞允許偏差 每層 全高 .沉降觀測與變形觀測 本工程沉降觀測、變形觀測由業(yè)主委托相應資質的測量單位進行。建筑物自身的沉降觀測以建設單位聘請的有資質的16、測繪院施測數(shù)據(jù)為準。要求“三定”及定人、定點、定儀器。)應設計要求,本建筑物做沉降觀測 ,要求在整個施工期間至沉降基本穩(wěn)定停止進行觀測。)本建筑物施工時沉降觀測按二等水準測量進行,觀測精度如下表:沉降觀測精度參考表等級標高中誤差相鄰高差中誤差觀測方法往返校差附和或環(huán)線閉合差二等二等水準測量(為測站數(shù)))沉降觀測點設置:根據(jù)設計要求布設沉降觀測點,用于沉降觀測的水準點必須設在便于保護的地方。)當澆筑基礎墊層砼時,在墊層平面位置埋設臨時觀測點,待穩(wěn)定后及時進行觀測。)待基礎結構施工完工后將臨時觀測點移至基礎底板上埋設,并及時進行觀測。)直到時按平面布置位置埋設永久性觀測點,每施工一層附測一次,直至17、竣工。)工程竣工后,第一年測四次,第二年測二次,第三年后每年測一次,直至沉降穩(wěn)定為止,一般為五年一次。)觀測資料及時整理,并與土建施工技術人員一同進行分析成果。護坡樁的位移觀測 )在基坑開挖后,在護坡樁頂帽梁上布設變形點(變形點間隔米左右)。并在護坡樁基坑一側左右設置平面控制點線(即一點為置儀點,一點為后視點),用經(jīng)緯儀視準線法,以各變形點的角度變化為依據(jù)進行觀測,判加別其變形位移量。)基坑外觀測用點必須設置永久性固定位置,且應深埋于凍土層下。)變形點觀測頻率為每月三次,雨、雪后加測一次,直至地下工程完工為止。)做好變形觀測數(shù)據(jù)資料的整理,及時分析和處理成果。.測量復核和資料的整理工程定位、測18、量工作完成后,由監(jiān)理單位和業(yè)主參加驗線,驗線方法和驗線儀器與放線時程序相同,以確保驗線工作的檢查獨立性。樓層驗線 由現(xiàn)場質量員及專職驗線員復驗合格各樓層的放線結果后,報監(jiān)理工程師抽查復驗。外業(yè)記錄采用統(tǒng)一格式,裝訂成冊,回到內業(yè)及時整理并填寫有關表格,并由不同人員將原始記錄 及有關表格進行復核 ,對于特殊測量要有技術總結和相關說明。有高差作業(yè)和重大項目的要報請相關部門或上級單位復核認可。對各層放樣軸線間距離等采用鋼尺復核,達到準確無誤。所有測量資料統(tǒng)一編號,分類裝訂成冊。.施工管理措施保證質量措施)為保證測量工作的精度,應繪制放樣簡圖,以便現(xiàn)場放樣。)對儀器及其他用具定時進行檢驗,以避免儀器誤19、差造成的施工放樣誤差。測量工作是一個極為繁忙的工作,任務大、精度高,因此必須按工程測量規(guī)范要求,對測量儀器、量具按規(guī)定周期進行檢定,在周期內的經(jīng)緯儀與水準儀的主要軸線關系還應每個月進行定期校驗。此外,還應做好測量輔助工具的配備與校驗工作。)每次測角都應精確對中,誤差,并采用正倒鏡取中數(shù)。)高程傳遞水準儀應盡量架設在兩點的中間,消除視準軸不平行于水準軸的誤差。)使用儀器時在陽光下觀測應用雨傘遮蓋,防止氣泡偏離造成誤差,雨天施測要有防雨措施)每個測角、丈量、測水準點都應施測兩遍以上,以便校準。)每次均應作為原始記錄登記,以便能及時查找。安全技術措施)軸線投測到邊軸時,應將軸線偏離邊軸以外,防止高空20、墜落,保證人員及儀器安全。)每次架設儀器,螺旋松緊適度,防止儀器脫落下滑。)較長距離搬運,應將儀器裝箱后再進行重新架設。)軸線引測預留洞口預留后,除引測時均要用木板蓋嚴密,以防落物打擊傷人或踩空,并設安全警示牌。)向上引測時,要對工地工人進行宣傳,不要從洞口向下張望,以防落物打中。)外控引測投點時要注意臨邊防護、腳手架支撐是否安全可靠。)遵守現(xiàn)場安全施工規(guī)程。.儀器保養(yǎng)和使用制度儀器實行專人負責制,建立儀器管理臺帳,由專人保管、填寫。所有儀器必須每年鑒定一次,并經(jīng)常進行自檢。儀器必須置于專業(yè)儀器柜內,儀器柜必須干燥、無塵土。儀器使用完畢后,必須進行擦拭,并填寫使用情況表格。儀器在運輸過程中,必須手提抱等,禁止置于有振動的車上。儀器現(xiàn)場使用時,司儀人員不得離開儀器。使用過程中防爆曬、防雨淋,正確使用儀器,嚴格按照儀器的操作規(guī)程使用。水準尺不得躺放,三角架水準尺不得做工具使用。 附 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