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都站~光谷廣場站區間隧道豎井工程安全專項技術方案(1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595282
2022-09-26
10頁
23KB
1、豎井工程安全專項技術方案姓名:_單位: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頁 共 10 頁豎井工程安全專項技術方案(1)名都站光谷廣場站區間施工豎井及橫通道圖;(2)武漢軌道交通二號線總施工組織設計;2引用的安全標準文件(1)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2)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33xx;(3)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8091;(4)職業健康與安全體系標準GB/T28001;(5)建筑施工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6)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xx。3工程概況名都站光谷廣場站區間隧道是單線單孔隧道右線全長1039.693m,左線全長1037.102m,為了施工2、方便在區間線路上設置了兩個豎井,豎井位于左右線主隧道之間。1#豎井中心里程為左DK26+782,豎井平面為矩形結構,內凈空尺寸為6.5m5m,深22.419m。與1#豎井相接的施工橫通道連接豎井及左右線隧道,施工橫通道采用直墻曲拱結構形式,內凈空尺寸為5.07.03m。2#施工豎井位于虎泉街上,左右線主隧道之間。豎井中心里程為右DK27+184.012(左DK27+184.020),豎井平面為矩形結構,內凈空尺寸為6.5m5m,深22.630m。與2#豎井相接的施工橫通道連接豎井及左右線隧道,施工橫通道采用直墻曲拱結構形式,內凈空尺寸為5.07.03m。豎井井身及井底所處地層依次為(1-1)雜3、填土、(10-1)粉質粘土、(10-2)粘土夾礫石、(10-3)粘土、(10-4)粉質粘土夾碎石。豎井采用明挖法施工,橫通道采用暗挖法施工,邊施工邊支護。4施工準備4.1技術準備工程開工前,認真調查本工程的安全隱患和危險源,并制定相應的安全措施和安全預案,做到防患于未然。(1)認真調查了工程所處的地理位置,做好施工場地的布置,在有限的空間內進行合理的安排。(2)調查清楚地下管線情況,管線與豎井的位置管線,對排水、給水和燃起管線進行重點預防。(3)調查豎井周邊建筑物的基礎和結構情況,分析豎井施工對其可能產生的不利影響。(4)查類似工程的施工經驗,總結施工方法和安全控制措施。4.2人員、組織準備根4、據本工程的安全重難點,對參與工程管理和工程施工的所有人員進行安全培訓,講授本工程的安全防范點,教授安全知識。并制定班前安全教育制度。電焊工、電工、起重工、車輛駕駛員等特殊工種需持證上崗。項目經理為本工程的安全第一責任人,由一名安全專職副經理主抓安全工作,項目部設安全質量部,配專職安全工程師一名,協助安全專職副經理的工作。施工現場每豎井配備兩名安全員,負責施工現場的日期安全管理工作。4.3機械準備隧道施工的主要施工機具有:提升架、空壓機、三輪機動運輸車、電焊機、照明燈具、噴混機、注漿機、小型挖機、廂式變壓器等。為確保施工機械和施工用電的安全,需對投入本工程的施工機具進行安全檢查、驗收,堅持先驗后5、用的原則,防止機械帶病運轉。對需要強制外驗的提升架、空壓機等由市安全監察部門先檢驗后使用。5安全技術措施完善各項安全生產管理制度,針對各部位、各工序、各工種的各自特點制定相應的安全管理制度,并由各級安全組織督促檢查,加以落實。5.1開挖施工安全技術措施嚴格控制開挖循環進尺,一般不超過0.8米,先用機械開挖豎井中部土體,防止四周積水,再人工開挖四周土體,減少機械開挖對土體的擾動,四周土體斜對稱開挖,這樣可以使上部已經完成的豎井有持力層,降低井身豎向及側向的變形危險。橫通道開挖應及早支護,嚴格做到開挖一榀支護一榀,同時完成臨時支護,工序緊扣、銜接,盡早封閉成環,掌子面穩定性差時,應隨時噴射混凝土封6、閉工作面。橫通道施工區間加強施工排水,必要時在掌子面下設超前鉆孔局部排水,以保證開挖面處于無水狀態,提高地層自穩能力。在豎井進入橫通道時,嚴格按照技術交底的要求,破除井壁混凝土和格柵后立即對破除部位進行支撐,噴混凝土,確保豎井的穩定性。5.2超前加固施工安全技術措施超前小導管注漿加固前方土體是防止土體坍塌的主要措施。為了保證注漿效果,施工前需在現場進行原位注漿試驗,以確定注漿參數。(1)小導管的長度、注漿眼設置嚴格按照技術交底進行,以保證注漿效果。(2)在粘土層中小導管采用風鎬鉆進。(3)接好管路系統,做注漿前的試運轉。用1.52倍注漿終壓對系統進行吸水試驗檢查,并接好風、水、電,檢查管路系統7、是否耐壓,有無漏水,檢查管路連接是否正確,檢查設備機是否正常,使設備充分“熱身”。(4)當壓力達到注漿泵額定壓力時,注漿泵停止,等待幾分鐘后,壓力下降到0.6MPa以下,再繼續注漿,如此反復幾次,直到壓力不能下降為止。(5)當注漿壓力接近或達到終壓的80%,如果出現較大的跑漿,經間歇注漿后達到終壓便可結束注漿;或者注漿壓力達到設計終壓或注漿量達到設計值2060L/min,穩定20分鐘即可結束。(6)專人填寫注漿記錄表,記錄注漿時間,漿液消耗量及注漿壓力等數據。填寫時逐級填寫,繪出注漿壓力與注漿時間、注漿量與注漿時間的線性關系圖,對過程情況及處理過程作好記錄,為后續注漿順利實施提供依據和參考。(8、7)開挖過程中隨時觀察注漿效果,分析測量數據,發現問題后及時進行處理。(8)在噴射混強度為上升之前不得注漿,以免注漿壓力損害混凝土。(9)注漿前嚴格檢查機具、管路及接頭的牢固程度,以防高壓傷人。(10)注漿管口用面布塞實,防止漏漿。5.3格柵鋼架制安安全技術措施開挖初期支護的鋼格柵,其原材料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規定,架立前進行試拼,尺寸復核設計斷面要求,連接螺栓必須擰緊,節點板對正密貼,橫通道鋼格柵連接應圓順。(1)加工格柵使用的電焊機、切割機、臺鉆、彎曲機等機電設備嚴格按照操作規程操作。電源連接規范,接地、漏電保護器、電閘等由專業電工安裝,非電工不得從事電工作業,非機械操作人員不得進行9、機械操作。(2)按照“管超前、嚴注漿、強支護、緊封閉、勤量測、快循環”的十八字方針組織施工。及時施工初期支護,盡快封閉工作面。(3)在橫通道內備足搶險物質,如小導管、鋼格柵、網片等,發現情況及時處理。(4)格柵在搬運、吊裝過程中,捆綁牢固,防止滑落、碰撞傷人。(5)在內安裝時,應多人協同安裝就位,先通過連接筋與前榀格柵固定。5.4噴射砼施工安全技術措施噴射砼原材料配合比、計量、攪拌、噴射必須符合施工規范規定,砼強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對噴射砼的結構,不得出現脫落和露筋現象。噴射砼厚度應滿足設計要求,無大的起伏凹凸,表面應平整圓順。噴射機的合理使用,啟動噴射機時,應先送風再開機,并應在機械運轉正常10、后送料,供料均勻連續。作業結束時,先停止送料,待罐內余料噴完,再停機,然后關風。停止噴射作業后,噴射機和輸料管內的積料應及時清除干凈,以避免混合料結塊堵管。(1)如遇堵塞,應立即關閉馬達,隨后關閉風源,并將軟管拉直,然后以手錘敲擊找到堵塞位置,可將風壓開到0.51.0MPa,同時繼續敲擊堵塞部位,使其排除堵塞物而暢通。排除堵管現象時,應注意噴嘴前方嚴禁站人,以免發生傷人事故。(2)控制砂石料含水率,加強通風,在噴嘴水環到出口之間接一段0.51m長的管子,使干料與水混合后有一個充分濕潤和混合的過程,這對降塵和提高砼質量都較為有利。(3)噴射機要安放在圍巖穩定或已襯砌地段內,同時噴射作業地段應加強11、照明和通風;(4)風嘴嚴禁對人,以免射傷人。(5)噴射砼施工人員必須佩戴防塵口罩等,操作噴頭和注漿管的工人應佩戴防護眼罩,穿工作服、戴長筒乳膠手套等。5.5監控量測安全技術措施現場監控量測是豎井及橫通道施工必不可少的手段,應貫穿整個施工過程,以便隨時掌握施工過程中的變形情況,合理安排施工工序,確保施工安全。現場監控量測的內容包括地表下沉量測、拱頂下沉量測、土層壓力量測、結構內力量測等。(1)監測點的布置、測設元件的埋設嚴格按照設計進行,監測頻率按照設計或規范進行。(2)及時上報監測數據,分析變化情況,已準確指導施工。(3)在道路上進行監測作業時,需三人進行,一人負責防護。作業人員需身穿黃色反光12、防撞馬甲。(4)在基坑邊、軍用梁上、支撐上等臨邊或登高作業時,需系上安全繩。5.6施工機具安全技術措施(1)施工機械進場前,應經驗收,確認合格。(2)施工機械操作工必須經過專業培訓,考核合格方可上崗。(3)機械上的各種安全防護裝置和監視、指示、儀表、報警、信號等裝置必須完好齊全。(4)電工機械的電氣接線必須由電工操作,在露天和潮濕地方施工時,應采取防潮保護措施。(5)機械不得帶病運轉。運轉中發現不正常時,應立即停機檢查,排除故障后方可使用。(6)電動機械必須在開機附近配備開關箱,且一機一閘。使用中遇有停電,必須關機斷電并制動。(7)機械運轉中,嚴禁操作人員離開崗位。(8)施工機具附近設置操作規13、程,操作人員按照規程操作。(9)提升架上的電動葫蘆和鋼絲繩進行定期檢查,對磨損的鋼絲繩及時更換。5.7施工用電安全技術措施由于不確定因素的存在造成工地突然停電,導致正在施工的工序無法進行,從而造成橫通道拱部土體下降,或水泵停抽影響橫通道的暗挖,造成地下水位回升甚至有可能出現涌流、涌砂現象,形成重大安全隱患和安全事故。因此必須對突然停電作好應急預案措施,以保證施工安全。(1)對用電情況及時掌握,對緊急停電問題及時解決,防止安全隱患的產生;(2)保障停電時的用電供用,立即啟動應急發電機對施工機械及照明供電(3)專業電工經常對供電線路進行檢查和維修,保證供電正常。(4)施工用電設施的安裝、拆卸和維護必須由電工負責,嚴禁非電工進行任何電氣作業。(5)現場電工嚴格遵守停送電制度,嚴禁約時送電。(6)現場的架空線、埋地線的鋪設按照施工規范進行。5.8施工現場消防安全技術措施施工現場實行區域管理,作業區與生活區、庫區應分開設置,并按規定配置相應的消防器材。(1)施工現場使用的電氣設備必須符合防火要求。(2)易燃易爆和壓縮容器等物品必須設置專用庫房存放。(3)施工現場建立用火管理制度,用火前需申請用火證,并制定消防措施。作業人員領取用火證后方可在指定地點、時間內作業。(4)施工現場設置禁止煙火標志,嚴禁煙火。(5)滅火器應設置在明顯和便于取用的地點,防雨淋、暴曬。第 10 頁 共 10 頁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0
15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