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旅產業園項目建設實施方案(1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595336
2022-09-26
11頁
741KB
1、農旅產業園項目建設實施方案一、 產業發展狀況從宏觀背景來看,一方面從消費需求的變化來說,發展休閑旅游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迫切要求。首先是收入的增長,使人們消費結構的升級更迅速。改革開放以來,人民群眾的收入水平大大提高,具備了向更高消費水平邁進的經濟實力,在溫飽問題解決后,人們的消費范圍不僅僅再局限于吃、穿、住、用等基本生活需求,他們的目標開始轉向其他服務性消費領域,作為服務性消費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休閑旅游自然備受歡迎。其次是假期的增多,使人們休閑旅游的時間更充裕。雙休日制度的推行及對“十一”、“五一”等重大節日假期的延長,使全年休息日達到多天,占全年總天數的,加之國家又正在醞釀實行帶薪休假制2、度,這都為人們休閑旅游創造了條件。再次是緊張的工作,使人們回歸自然的要求更迫切。日復一日面臨緊張、繁忙的工作,住慣了城市鋼筋水泥的“蜂巢”,看夠了林立的高樓與川流不息的車輛,人們渴望回歸自然,感受一點鄉野的氣息,休閑旅游自然就成為當今社會人們追求的一種時尚。另一方面,隨著杭州“旅游西進”戰略的實施,對改善*對外交通、推進*和周邊地區的資源整合和區域合作都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可使*旅游依托杭州這個國際風景旅游城市,傍強出擊,借勢發展。從區域條件看,今后五年,*對外交通將極大改善,與周邊園區連線將全面貫通,區位優勢將更加明顯;*工程的建成,已將內部*陸路交通圈的形成,使原本散落全縣的豐富特色旅游資源3、,開發條件更成熟。隨著*“兩高(杭黃高鐵、千黃高速)”時代到來,將為*發展注入新的動力,大眾休閑的熱潮,對*旅游是極大的利好,而杭州世界名城打造步伐的加快,也將給我們帶來溢出效應。從資源狀況來看,*鄉境內山脈縱橫交錯,山體連綿,生態環境良好,自然資源豐富。天坪村生態溝、千畝田、芭蕉山仙姑洞、瑯坑源百橋風景、十里云溪休閑垂釣、明代嘉靖年間的古廊橋等旅游資源正逐步得到開發。注重生態保護和清潔鄉村工作,清潔鄉村工作,清潔鄉村和生態環境成為*的金名片。推出“登高*,探幽生態谷,垂釣云溪畔,感受*情”鄉村旅游四大板塊,并通過舉辦山核桃文化節和登高節等節慶活動,加強對外推介宣傳。投入資金,完成旅游總體規劃4、,打造*登山基地。*的“*”字代表著美好的意思,一直保持著良好的村風、民風,當地的老百姓也因此特淳樸、特善良、特勤勞,居住環境好,創業環境更好,為吸引外來投資者創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秋千”“三吹三打”分別列入省市級非遺產保護。還有老百姓自發成立的“詩詞楹聯協會”。村級文化底蘊深厚,文化活動豐富。*約有廣場舞演出支隊25支,腰鼓表演隊2支,舞龍表演隊2支,參與群眾達到2500人。*的旅游開發步伐總體而言是坐在前面的,并且在今天已然成為世界級的旅游目的地。這當然得益于它獨特的景觀資源和區位優勢。從自身具備的條件來看,發展休閑旅游是發展*山水優勢的現實選擇。*農旅產業園區具有生態型山水旅游區特色5、,有著發展休閑旅游的獨特優勢。同時,政府對休閑旅游業的發展高度關心和重視,為*發展休閑旅游提供了較好的基礎條件。*東距杭州*,是長三角地區絕對的后花園。而長三角作為中國經濟上最為富庶的區域,旅游的需求極為旺盛。與此同時,*地處浙、贛、皖三省交界地帶,周圍300公里內集聚了杭州西湖、安徽黃山、江西婺源、江西三清山等眾多著名景區,這個區域是中國旅游資源最豐富的區域之一,而*正位于該區域的中心位置,區位優勢明顯。而且隨著未來高鐵的開通,*西到黃山,東到杭州的時間里程將大大縮短,屆時*的游客規模也一定會提升到全新的水平。總而言之,*有山、有水、有島、有森林、有歷史、有文化。這些共同造就了*的綜合魅力。6、可以說,目前*的旅游開發,更多的是對有形的展示,而對于無形的文化資源的開發還有很大的空間。區內自然環境優美,氣候溫和,植被豐富,可以說是天然的空調器。而經過規劃與管理的農業觀光園正是迎合人們對休閑的需求而形成的一種集生態休閑、康體保健與一體的參與性的戶外休閑旅游產品。作為與人類密切相關的旅游產品,一經創辦即可倍受歡迎,具有廣闊的市場發展前景。二、 項目建設目標園區規劃將緊扣“農業休閑觀光”主題,以農業生產為主線,將農事參與、農耕體驗、文化充分聯系和體現,致力于打造現代化的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良種繁育基地和休閑觀光基地。在園區建設中應充分尊重歷史,并充分考慮現代人的需求,可以采用現代的手法,展現7、農場文化、民俗文化,既是對歷史的尊重,也是對園區文化品位的提升。農業生產與休閑觀光的融合。充分體現人們參與性、體驗性、娛樂性,將農業生產與現代人時尚消費結合,通過舉辦參與性體驗等活動,營造健康文明、新穎時尚的休閑文化氛圍。項目建設開發以社會、生態和經濟三大效益的最大化綜合效應為目的,是現代農業與傳統農戶經營相結合之路的有益探索,將秉承“以科技發展農業,以農業帶動經濟”的發展戰略,在農旅產業園區的開發建設上以技術為依托,以市場為導向,注重發展高科技農業產品,保護鄉村生態環境,建立良好的景觀生態系統,堅持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力爭把農旅產業園區建成一個以中藥材種植為基礎,以生態休閑農業觀光為依托的旅游8、品牌。借助于園區內的資源特色,建成一個集中藥材種植、農業觀光與生態旅游為一體的特色園區,同時依靠科技力量,使園區迅速升級,參與市場競爭,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和諧統一。項目實施后,園區中建有管理生活區、中藥材種植區、茶葉種植區。而各個功能區的有效組合使得整個園區就是一個融中藥材種植、生態科普、旅游休閑、農業觀光于一體的農旅結合產業園區。三、 項目建設內容1、 基礎設施:寬4.5m路基開挖1000m、寬3.5m主干道硬化3500、道路波形護欄及基礎安裝1000m、三相四線75平方鋼芯鋁絞線供電線路架設8000m(含12米電桿15支、配電箱5只及配件)、寬1m厚度長度視實際情況駁坎加固9、420m、0.4m*0.5m排水溝渠330m、生產用房4處(合計290平方米)、農機具倉庫60、8公共廁所1處、2m*2m*2m污水處理池及PE80排污管450m管網、3m*3m*2.5m蓄水池及PE50輸水管600m管網、20m*10m農產品堆放場地硬化200、高1.8m浸塑園區圍欄6000m及安裝等。2、 休閑配套設施:寬1m游步道1500m、仿木紋景觀護欄300m、仿木觀景平臺210、3m*4m實木涼亭3處、7m*5m園區門樓1處、景觀綠化紅山茶1000株、景觀標識標牌1批、3m圓形玻璃山頂瞭望臺1處、4m*5m架空休閑小木屋2處、實木2.6m*36m農耕文化長廊1處等。四、 資金投入概10、算根據農旅結合產業園區的建設內容及規模,經初步估算,示范園區項目的一期總投資為*萬元。詳見下表:建設內容分項名稱規格型號數量(規模)總投資(萬元)申請財政補助進度安排一、基礎設施道路路基開挖寬4.5m1000m2019年12月前主干道路硬化寬3.5、厚0.15m35002019年12月前道路護欄及基礎波形護欄1000m2019年12月前供電線路架設(含電桿、配電箱及其他配件若干)三相四線75平方鋼芯鋁絞線8000米、12米水泥桿15根、配電箱5只8000m15根2019年12月前駁坎加固寬1m厚度長度按實際情況420m2019年12月前排水溝渠0.4m*0.5m330m2019年12月前生產用11、房一11m*7m,鋼架結構772019年12月前生產用房二9m*5m,磚混結構452019年12月前生產用房三12m*5m,磚混結構602019年12月前生產用房四12m*9m,磚木結構1082019年12月前農機具倉庫5m*12m,磚混結構602019年12月前公共廁所2m*4m,磚混結構82019年12月前污水處理池及管網2m*2m*2m蓄水池PE80排污管450m8m450m2019年12月前蓄水池及管網3m*3m*2.5m蓄水池PE50輸水管600m22.5m600m2019年12月前農產品堆放場地20m*10m2002019年12月前園區圍欄高1.8m浸塑圍欄6000m2019年1212、月前二、生產設施設備三、休閑配套設施游步道寬1m*1500m1500米2019年12月前景觀護欄仿木紋景觀護欄300m2019年12月前觀景平臺(仿木)仿木觀景平臺2102019年12月前實木涼亭3m*4m3處2019年12月前園區門樓7m*5m1處2019年12月前景觀綠化紅山茶1000株紅山茶1000株2019年12月前景觀標識景觀標識一批1批2019年12月前山頂瞭望臺3m圓形玻璃瞭望臺1處2019年12月前休閑小木屋4m*5m架空小木屋2處2019年12月前農耕文化長廊實木長廊2.6m*36m36m2019年12月前合 計五、 財政補助資金重點扶持環節和使用范圍新增投資(萬元)其中基礎13、設施(萬元)農業生產設施設備(萬元)休閑觀光設施(萬元)申請財政補助六、 組織保障措施1、組織管理。項目組長由*擔任,負責項目的總體規劃和落實實施。中藥材的品種引進、篩選及農旅結合產業園區的建設落實等工作。 2、資金管理。建立嚴格資金管理制度,實行專款專賬、??顚S?、不挪用、不滯留。杜絕一切擠占和挪用現象發生,使有限資金發揮最大效益。3、實施無公害生產基地所有中藥材種植地塊,全部嚴格實施無公害生產技術,確保中藥材產品品質達標。保持好山區的生態環境,確保山區的中藥材產品達有機產品的標準。4、搞好技術培訓采取集中培訓和個別培訓相結合的措施,主要開展市場分析、信息服務、無公害生產技術、訂單合同知識等14、方面培訓。5、抓好技術信息服務及時通過網絡、報刊等各種渠道,采集中藥材技術、市場、行情、種子、機械等信息。充分利用現代網絡技術,對市場進行調查,請專家對市場進行中長期預測,綜合分析,以便指導藥民進行種植。七、 項目預期效益和促進農民增收情況經濟效益:農旅結合產業園,是指利用田園景觀、自然生態及環境資源,結合農林漁牧生產、農業經營活動、農村文化及家庭生活,提供國民休閑,增進國民對農業及農村的體驗為目的的農業經營;是集旅游功能、農業增效功能、綠化、美化和改善環境功能于一體的新型產業園。項目建成投產后,修建了園區道路,方便了社員生產管理;可為全鄉提供種植示范基地,提供種植技術等服務,同步建立休閑觀光15、設施等,最大程度集聚鄉域油茶、茶葉、中藥材產品并把本鄉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預計可每年帶動新增加產值1000多萬。社會效益:我國國內旅游市場潛力很大,旅游業總體的抗風險能力很強,刺激經濟、擴大內需的作用也非常明顯。旅游消費未來很可能成為居民食品、住房、教育消費之外的最大消費項目。更重要的是,旅游消費具有重復性特點,不會因為今年增加了旅游支出而在隨后幾年有所減少,只要可自由支配收入在增加,居民的旅游消費會無限重復。因此,旅游業是拉動內需的永續產業。 我國勞動力供過于求,就業矛盾日益突出。國家正在開拓多種渠道解決這一困難,筆者認為,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旅游業的就業容量大、關聯帶動性強、工作方式靈16、活多樣,是促進就業的最好選擇之一。作為現代服務業的龍頭和支柱,旅游這一“朝陽產業”已成為增加就業機會、緩解就業壓力的一條主要渠道。發揮旅游就業潛力,擴大旅游就業效應,將會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當前的就業壓力。旅游是經濟發達地區的旅游者向經濟不發達地區流動的過程。經濟不發達地區往往是非工業化地區,自然環境和生態環境沒有受到工業化的影響和破壞,旅游資源更具有原始性,發展旅游業更具有比較優勢。發達地區旅游者在不發達地區的旅游消費可以形成經濟收入地區之間的重新分配,以此平衡地區經濟差距。 鄉村旅游是指以鄉村地域及與農事相關的風土、風物、風俗、風景組合而成的鄉村風景為吸引物,以城市居民為目標市場,目的是滿足城17、市旅游者的休閑、度假、體驗、觀光、娛樂、學習等需求。通過城市居民到農村的旅游消費,必將很大程度上提高農民收入,加強和改善農村的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建設,促進城市和鄉村經濟繁榮與文化融合,從而平衡目前的城鄉差距。以旅游業為突破口,帶動第三產業全面發展,營造了很好的城市投資環境,優化了城市的居住環境,塑造了城市的形象,創造了城市品牌,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從而帶動城市經濟的全面發展,提高城市的價值和競爭力,旅游業成為淳安的支柱產業。通過本項目的實施,不僅覆蓋新合及周邊的行政村,還覆蓋到全鄉11個行政村2800余戶村民。項目建成后,一方面通過建立標準示范基地、激發農民種植積極性,帶動周邊群眾就業,促進農18、民增收;另一方面,通過對產品的規模化、品牌化打造,提高影響力,擴大知名度,拉動銷售,實現產業持續發展;同時通過農業休閑觀光,催動了旅游產業的發展,直接增加農民的收入生態效益:生態水源涵養功能:農業觀光園是重要的水源涵養、水土保護區,必須十分重視耕地、水、森林、生物資源的保護和利用,十分重視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農業的發展,使生態水源涵養功能日益強大,成為水源涵養區生態環境保護和高效開發利用的典范工程。 農業生產功能:立足資源優勢,嚴格遵照標準化生產操作規程,生產滿足高端市場消費需求的農產品和與養殖所需的健康純正的魚苗,將農業觀光園建設成為生產功能強大、經濟效益顯著、可持續發展的現代農業生產基地。 生態農業示范功能: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為核心,以節地、節水、節種、節肥、節藥、節能為重點,以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為紐帶,積極探索多業套種、循環種養、健康養殖等現代高效生態農業模式,為低碳農業、循環農業發展做出示范。 農業休閑觀光功能:充分挖掘農業自然、生態和環境和外延功能,把農業生產與自然山水觀賞、農業文明教育、農業文化體驗、農業知識科普、農事參與、休閑度假有機結合起來,為城鄉居民提供一個踏青、郊游、采摘、觀景、垂釣、游樂等活動的休閑度假場所。八、 實施項目區圖片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