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南鐵路土建Ⅰ標大臨設施實施性施工方案(2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595340
2022-09-26
22頁
462.50KB
1、三南鐵路土建標(一分部)大臨設施實施性施工方案目 錄1.工程概況- 1 -2.大臨建設概況- 1 -2.1總體施工布置平面圖- 1 -2.2 主要大型臨時設施數量表- 2 -3.施工臨時用電- 2 -3.1臨時用電的設置原則及要求- 2 -3.2供電方式及防雷與接地- 3 -3.3導線架設- 3 -3.4配電線路要求- 4 -3.5電氣專職人員的職責- 5 -4施工用水- 5 -4.1.施工用水安排- 5 -4.2.施工供水臨時設施表- 6 -5.施工便道、棧橋- 7 -5.1臨時道路布置原則及標準- 7 -5.2施工棧橋116.混凝土拌合站建設126.1.選址原則126.2.拌合站建設規劃12、26.3.生產能力確定126.4人員配置136.5設備配置136.6 拌合站及輔助工程施工146.7場地平整及硬化156.8排水設計與施工156.9 板房設施建設156.10圍墻及圍欄設計與施工156.11 設備基礎設計與施工166.12場區標識牌施工166.13工地試驗室建設166.14 鋼筋加工場施工167.棄渣場177.1路基棄渣場177.2 隧道棄渣場178.文明施工188.1文物保護措施188.2文明施工措施198.3節約用地措施199.鋪架基底1910.附圖20三南鐵路土建標(二分部)大臨設施實施性施工方案1.工程概況項目位于重慶市東南側的綦江縣和萬盛、南川區境,線路自既有川黔線三3、江站起,經萬盛與在建的南涪鐵路南川站相接。新改建線路共計65.916km,站前土建施工標范圍:三江(含)川黔線K76+881.3(設計起點K0+000)K1+617.53=D1K1+617.53白塔寺隧道中部(D1K26+160)、三江東火車聯絡線(HDK0+000HDK3+134)、萬盛西聯絡線(LDK0+000LDK3+261.22),對應里程的站前工程及全線鋪架工程。站前工程對應設計范圍各線共計長度34.038Km,其中三南正線長25.27847km、三江東和萬盛西聯絡線長6.451km、三萬線萬盛西改建及干壩子連接線長2.308km。我分部承擔三江至南川擴能改造工程D1K0+000DK4、20+715及三江東貨車聯絡線(HDK0+000LDK3+133.56)、三江東至干壩子連接線(K0+000K0+920)所轄范圍內工程與三南全段鋪架工程。2.大臨建設概況本工程主要大臨建設包括:施工用電、施工棧橋、施工便道、混凝土拌和站、鋼筋加工廠、棄渣場、炸藥庫等。2.1總體施工布置平面圖見附圖一。2.2 主要大型臨時設施數量表表2.2-1 主要大型臨時設施數量表序號名稱單位數量1施工便道Km16.52施工棧橋m1763混凝土拌和站處2+1(備選)4電力干線Km125鋼筋加工廠處23.施工臨時用電3.1臨時用電的設置原則及要求本管段所有隧道、大橋、鋼筋加工場、混凝土拌和站均設變壓器;路基工5、程比較零散,段落長度短,路基工程用電主要利用就近從各隧道、橋梁變壓器接引,并配備移動式發電機供電;其它剩余大、中橋、涵洞就近從隧道變壓器接引。經與綦南電力部門協商,高壓線從附近10千伏高壓線處接入。距離較遠的供電局提出設置專用干線。在本管段內需要設10KV電力專線12km。管段內共設置變壓器12臺。表3-1 變壓器設置一覽表序號工作站名稱數量(臺)容量(KVA)供電范圍11#變壓器1500三江東隧道進口、三江橋等22#變壓器16301#拌合站、圈圈河橋路基等33#變壓器1250蒲河1號橋、路基等44#變壓器1630瓦窯壩中橋、瓦窯壩隧道進口等55#變壓器1800石角隧道進口、大土坪橋、蒲河4號6、橋等66#變壓器11000竹子灣1號隧道出口、竹子灣2號進口等77#變壓器1400蒲河3號橋、施工便線、路基等88#變壓器1800蒲河4號橋、干壩子隧道進口等99#變壓器1630干壩子隧道出口、長崗坡橋等1010#變壓器11000后山河橋、樓瓦灣隧道出口、溫泉隧道進口等1111#變壓器1800溫泉隧道出口、科華橋、平山橋等1212#變壓器1800萬盛站及2#拌合站3.2供電方式及防雷與接地3.2.1.現場臨時用電采電TN-S系統即三相五線制。380/220v電源引入N線在現場配電室重復接地,接地總電阻不得大于4,其中中端和末端不得大于10,單獨引出PE線. 3.2.2.接地利用-L505角鋼做7、一組接地裝置,-404鍍鋅扁鋼引入現場配電室,作為接地干線。接地電阻4歐姆。所有電動機具都進行保護接零或重復接地,接地裝置采用拆除螺栓的50鍍鋅鋼管進行連接,接地線為10mm2以下銅芯線。3.2.3.防雷拌合站最頂部做避雷針,利用12鍍鋅圓鋼長度為1.5m左右,焊接在水泥罐頂部,引下與地基內預埋16鋼筋貫通焊接。3.3導線架設施工現場干線導線沿線路做支架固定、明敷。施工現場設置總動力配電柜、動力分配電箱、動力開關箱。照明總配電箱1個,照明分配電箱3個,均采用三級配電 ,二級保護,變壓器旁設置配電室。分配電箱及開關箱采用鐵皮制作,鐵皮厚度不小于1.5mm;規格尺寸分別為:分配電箱120080028、50,開關箱8001000250。總配電箱設在靠近電源的配電室內,減少配電線路距離。分配電箱設置在用電設備集中處。開關箱設在與其控制的固定用電設備處。根據用電設備的不同,分別配置100A、60A、30A閘口,漏電保護器選用DZ15LE、DZ20LE型。配電箱、開關箱周圍有足夠的兩人同時工作的空間和通道,其周圍不得堆放施工材料和有礙操作,維修的物品,配電箱、開關箱。開關箱應裝設牢固、端正、移動式配電箱,開關箱設在專剔的移動式動支架上,采用五芯電纜向上行線,其額定漏電工作電流不應大于30mA。額定漏電動作時間應小于0.10s。采用三證齊全的正規廠家生產的產品,安裝前后進行測試,并定期檢測。配電箱、9、開關箱進出口設在箱體下部,嚴禁設在其上部位,并在電源進出線處裝防水彎頭,箱內配電線路應整齊,接線牢固,所有配電箱、開關箱都安進行編號。注明其名稱,用途并做好分路標記,附線路簡圖,箱體設鎖,斷電拉閘后將箱門鎖好。 總配電箱、分配電箱及開關箱應依次分級設置,以防止個別設備發生短路故障而造成配電系統大面積停電。3.4配電線路要求單相回路零線截面和相線相同,三相四線中零線截面不得小于相線的50%,三相五線制中保護零線截面不得小于工作零線截面,同時必須滿足機械強度要求。 主電纜采用五芯電纜。電纜線埋地深度不得小于0.7m,上下各鋪50mm細砂上部覆蓋硬度保護層,嚴禁將電纜沿地面照設。應避免損傷和腐蝕。 10、埋地敷設的電纜,其接頭應設在地面的接線盒內,接線盒應能防水、防塵,防機械損傷,應遠離、易燃、易爆、易腐蝕場所。 電纜線接頭牢固,并做絕緣包扎不得承受張力。 電纜線穿越建筑物,構筑物,道路,易受機械損傷場所及電纜引易地面的1-2m,高度至地下0.2m處必須加設防護套管,對于移動式設備的電纜應妥善保管,避免損壞。3.5電氣專職人員的職責負責保護所有設備的負荷線,配電箱及開關箱,發現問題及時解決。移動用電設備,必須切斷電源,并經妥善處理后解決。對臨時用電線路定期檢查,每周一次,重點復查接地電阻,并詳細認真記錄。4施工用水本管段沿線河流水流常年豐沛,施工時將對水源檢測,符合要求才能用于施工。對于受污染11、嚴重不能用于施工時,建立儲水站,從附近可以利用的水源點取水。4.1.施工用水安排4.1.1.橋梁施工用水安排因混凝土集中供應,橋梁施工用水主要是養護和鉆孔樁用水,如果現場附近有水源的工點可就近用水泵取水,如果附近無水源,則用供水車從儲水站運至橋梁施工現場,或打井利用地下水。4.1.2.路基及防護工程施工用水安排路基及防護工程施工用水主要采用水車運水,如果現場附近有水源的工點可就近用水泵取水。如果現場附近無水源,則用供水車從附近儲水站運至路基及防護工程施工現場。4.1.3.隧道、混凝土拌和站供水隧道及砼拌和站采用80150m3水池蓄水,以確保重點構件的施工用水質量和連續供水得到保證。4.1.4.12、生活用水水源生活用水主要采取城鎮自來水。地下水使用前先經檢驗合格后方可飲用。4.1.5.消防用水安排在生活區、材料庫按管線供水設計,在管線布置時設消防栓。4.2.施工供水臨時設施表按施工平面布置及現場調查,沿線需設水井、水池數量見表4.2-1。主要工程數量見表4.2-2。表4.2-1 管段內供水情況設置表序號名稱設置位置數量(座)容量(m3)供應范圍1拌合站1#水池D1K2+15011501#拌合站2拌合站2#水池DK19+80011502#拌合站3干壩子隧道蓄水池DK12+900180干壩子隧道4樓瓦灣隧道蓄水池DK15+170180樓瓦灣隧道5溫泉隧道蓄水池DK16+270180溫泉隧道613、三江東隧道蓄水池HDK1+500180三江東隧道7石角隧道蓄水池D1K6+590180石角隧道8竹子彎1#隧道蓄水池D1K8+300180竹子彎1#隧道9竹子彎2#隧道蓄水池DK10+580180竹子彎2#隧道10瓦窯壩隧道蓄水池D1K5+580180瓦窯壩隧道11拌合站3#水池D1K8+40011501#拌合站表4.2-2 施工用水主要工程數量表序號名稱單位數量備注(一)新建機井處3拌合站(二)新建水池150m3處3拌合站(三)新建水池80m3 處8地面外露1.5m1挖土方m39202砌磚m31903M10砂漿抹面m29804C20混凝土(澆筑池底)m360(四)給水管路km5.3=100m14、m5.施工便道、棧橋5.1臨時道路布置原則及標準5.1.1.臨時便道布置原則貫通便道:根據物流方向和方便機械進出場需要,原則上在全標段范圍內設貫通便道,即利用沿線既有省道、縣道、鄉鎮道路為骨架,增修部分主干便道,形成全場性貫通便道,以滿足施工期物流和施工進度要求。主干便道或專用便道:凡進入鋼筋加工廠、主要料場、集中借土場、集中棄土場設專用道路,至隧道、大橋梁管段范圍內路網連接線等必須布置主干道。支線便道:由主干道或貫通便道進入一般路基、橋涵工點便道為支線便道,原則上支線便道在征地紅線內修建。便道選線盡量滿足環保要求,滿足少占良田、林地,盡量利用荒地、山坡地和少拆遷的原則;滿足當地居民方便出行的15、原則。本工程在利用當地道路加寬或新建前,按先規劃,后審批,再開工的程序進行,防止引起糾紛。5.1.2.便道設置標準便道標準必須滿足鐵路修建除梁體以外的最大構件運輸要求。路面采用砂石路面,寬4米,最大縱坡6%,每200米設置避車臺一處,長度15米擴寬便道至7.5米。便道斷面結構:施工便道斷面結構圖如下:圖5.1-1 施工便道橫斷面結構示意圖便道地基處理:便道經過軟弱地基段,基層采用填筑80cm卵石土,再鋪設砂石路面;便道經過溝塘段,采用拋石擠淤至高出水面50cm以上,再鋪設石灰土基層和泥結碎石面層;便道經過河流、沖溝時,采用埋設便涵通過。5.1.3.便道養護標準每1.5km安排一名養護人員,砂石16、路面補充材料按每月每公里3方進行備料,確保路面平整。灑水:安排灑水車每天早晚對路面進行灑水一次,確保不揚塵。根據上述便道布置原則及總體平面規劃,經過沿線實地調查,我分部共設計11條便道,計20.6km。 表5.2-1 施工便道設置及主要工程數量匯總表序號設置位置便道長度占地面積主要工程量便道維修標準(km)(m2)便道挖土方(m3)開挖水溝土方(m3)砂礫墊層(m3)泥結碎石路面(m3)漿砌片石(m3)涵管(m)涵管基礎(m3)1省道修建施工便道通向三江東隧道出口至三江大橋寬度4.5m0.7545003750840225022503008536個月2三江大橋0#臺至聯絡線終點寬度4.5m2.117、126001050023526300630084012936個月3蒲河1號大橋右岸公路橋橋頭修建施工便道至0#臺寬度4.5m1.378003500784210021002806436個月4DK1+600至蒲河1號大橋寬度4.5m21200010000224060006000800241736個月5蒲河1號橋臺尾至瓦窯壩隧道寬度4.5m2.213200110002464660066008808536個月6瓦窯壩隧道至蒲河2號大橋以及蒲河2號大橋至石角隧道寬度4.5m0.8480025005601500150020036個月7省道303到竹子灣大橋及竹子灣大橋沿線路修建施工便道寬度4.5m1.8118、080050001120300030004004236個月8蒲河3#大橋、4#大橋及路基寬度4.5m2.515000125002800750075001000201536個月9鄉村道路到達長崗坡大橋寬度4.5m3.319800650014563900390052010736個月10303省道至后山河大橋至溫泉隧道進口寬度4.5m0.9540025005601500150020036個月11溫泉隧道出口至DK20+715寬度4.5m31800015000336090009000120036個月5.2施工棧橋棧橋施工:棧橋搭設寬度為6米,即行車道寬度4米,人行道各1米。梁部采用貝雷梁或工字鋼,孔跨19、按12米。施工前要實測現有水位標高,并要考慮汛期水位標高,考慮到汛期水流速大,在下游增設斜撐鋼管。若鋼管樁打入河床深度不足,單排鋼管樁可變成雙排,加強鋼管樁的縱、橫向連接,像板凳樣坐在河床上。 6.混凝土拌合站建設6.1.選址原則拌合站選址原則:位置地勢平坦開闊、交通方便、砼用量相對集中。根據施工需要,本管段設置大型混凝土攪拌站3處。具體布置詳見附圖1#、2#、3#拌合站場地平面布置圖1#拌合站位于圈圈河大橋附近荒廢磚廠,場地較為平整占地約20畝。2#拌合站位于三南鐵路正線萬盛車站DK20+500線路右側,場地為水田、魚塘低洼地帶,占地約20畝。3#拌合站位于竹子灣1#隧道出口附近蒲河旁邊空地20、,場地平整占地約20畝。6.2.拌合站建設規劃管段內橋隧砼總量約16.3萬立方,加涵洞、路基擋護及附屬工程4.05萬立方,總計20余萬立方。擬在圈圈河大橋處(1#拌合站)、萬盛站(2#拌合站)、竹子灣1#隧道出口(3#拌合站)各設一座。依據現場實際地形進行合理規劃,充分利用原有場,四周砌筑2.3m高的隔離墻進行全封閉管理,圍欄堅實、穩固、整齊美觀。場內劃分出辦公區、生活區、攪拌作業區、材料計量區及材料庫。各區分開,合理布局,劃分清楚,環境整潔。鋼筋加工區位于拌合站進場便道西北側。具體布置詳見附圖1#拌合站場地平面布置圖、2#拌合站場地平面布置圖、1#拌合站場地平面布置圖6.3.生產能力確定起點21、到蒲河2#大橋0#橋臺橋隧10座,砼量4.8萬立方,鐵路距離4公里,S303道與既有鐵路基本平行,公路運距約5公里。由1#拌和站供應。萬盛站拌合站到干壩隧道出口橋隧8座,砼量4.88萬立方。鐵路距離5公里,公路距離12公里,由2#拌和站供應。蒲河2#大橋到蒲河4#大橋橋隧9座,砼量6.53萬立方。鐵路距離5公里,公路距離10公里,由3#拌和站供應。混凝土高峰期極值約為3500m每天,固單個拌合站配置,實際生產能力為60m/小時的HLS90型拌合機一臺,每天可生產不少于1500m成品混凝土。(三個拌合站共計4500m/天)可滿足施工進度要求。6.4人員配置(單個拌合站人員配置)工種人員副經理設備22、部物資部技術員安全員砼工模板工司機普工數量11132105625任務進度安排、管理設備調配物資準備技術指導、質量監控安全管理砼澆注及養護模板安裝機械操作、調試及維修圍墻砌筑、板房施工等6.5設備配置(單個拌合站設備配置)序號設備名稱規格型號單位數量1吊車25T臺22裝載機ZL50臺23挖機CAT320臺24自卸汽車20T臺45壓路機XSMS202臺16電焊機AX-500臺47推土機TY220臺18拌合機HLS90臺16.6 拌合站及輔助工程施工1#、2#、3#攪拌站配置1個HLS90型拌合機,采用料斗提升上料,全封閉式生產。每個拌合機配置5個儲存罐,水泥罐。水泥(粉煤灰)罐安裝避雷針,接地線。23、在拌合樓中安裝除塵設備。單個拌合站生產能力60m/小時。6.5.1攪拌站基礎處理攪拌站基礎用C20混凝土處理,基礎內設有雙層鋼筋網片,同時在原有設計基礎連接成整體,增加基礎的承載力。保證攪拌機的順利安裝。依據廠家提供的底座設置圖進行砼及各種預埋件施工。6.5.2水泥儲存罐基礎水泥儲存罐按廠家提供的基礎設計圖組織施工。采用C20砼澆注,并預埋連接構件。為確保水泥儲存罐穩定性,在罐體四周設置地錨基礎,同時將基礎加大加深,基礎內設有雙層鋼筋網片,加大基礎的承載力,并將5個儲存罐基礎進行整體連結澆筑,在硬化之前進行施工。地基施工時需設防雷接地裝置。 6.5.3砂石料料倉施工砂石料分料倉圍墻下部用“5024、”墻的方式砌筑,高度為1m,上接1.3m“37”墻。用水泥砂漿抹面,倉內中間高,四周低,墻下預留了排水溝,砂石料倉均采用棚架結構彩鋼瓦屋面,起到遮光擋雨及避免揚塵。場地東北側并排設立6個料倉,其中碎石倉4個(2個待檢倉2個合格倉),砂倉2個(1個待檢倉1個合格倉)。6.7場地平整及硬化2#拌合站原場地范圍內為水田及魚塘低洼地帶,我標段計劃先對原地表進行腐殖土和淤泥清理,然后回填砂礫土。1#、3#拌合站地勢平坦無需換填。采用推土機配合裝載機對場地平整處理,壓路機碾壓至規定壓實度,其中重車道、上料區、備料場、洗料場采用30cm厚C20混凝土硬化,生活區采用15cm厚C20混凝土硬化。料場隔墻、圍墻25、采用37磚墻砌筑。為了場地排水通暢,地面設置2%的排水橫坡。對于線槽和給排水設施提前預留。砼部分采用商品砼,砼澆筑后做好保溫養護工作。6.8排水設計與施工為排水的便利,在場地硬化過程中將排水渠道預留出來,水溝頂面標高和場坪標高應統一考慮,水溝底部設置2%左右的排水縱坡,將水全部引至污水處理處,經沉淀處理后排出場外。6.9 板房設施建設站內辦公樓、宿舍樓、試驗室集中修建,食堂、餐廳、洗漱間、廁所單獨分區修建。所有房屋建設均采用阻燃型鋼彩板房,板房每間尺寸為3.6m5.4m,一層室內采用陶瓷地板磚鋪地。燈管、門窗、職責規范等按施工圖紙進行安裝。彩鋼板房按人員配備數量合理排布。房門前設置消防器材和垃26、圾桶,將垃圾倒入垃圾桶后,再集中到垃圾池,然后由專車運到站外指定地點處理。6.10圍墻及圍欄設計與施工圍墻采用紅磚砌筑,欄桿底座為24磚墻,其上安裝圍欄,圍欄采用定型的鋼護欄。6.11 設備基礎設計與施工攪拌機、上料斗、水泥儲灰罐基坑開挖及支架基角的預埋鋼板在場地硬化過程中按照廠家的基礎施工圖紙進行準確定位預埋。防止定位不準確,給設備安裝帶來不便。6.12場區標識牌施工場區采用封閉式管理,四周設置圍墻,進出場設置大門隔離開,并懸掛安全生產標語。“五牌一圖”及各類標示牌、警示牌齊全標準美觀。 “五牌一圖”放在辦公樓門口,其他承建標牌、進出管區指示牌、工點名稱牌、配合比牌、交通、安全警示牌,形象進27、度牌,材料牌,機械設備狀態牌,操作規程牌按安全標識牌功能布置。6.13工地試驗室建設工地試驗室按工作性質及范圍擬建集料室、標準養護室、力學室等。占地面積230。房屋為彩鋼板房結構,地面硬化,各室根據需要建試驗臺及存料倉。各個房間門口掛標識牌,張貼儀器操作規程。(具體布置見2#拌合站平面布置圖中實驗室)6.14 鋼筋加工場施工鋼筋加工場場地用C20混凝土硬化,場地設計為四周低,中間高,面層排水坡度為2%,利于排水。采取棚架結構,隔離堆放,全部予以圍護,避免陽光直射和雨水侵蝕。場區內設置有原材料堆放區、鋼筋加工區、成品堆放區,半成品堆放區,裝卸區。供電、供水由拌合站接入。原材料及成品堆放區設置支墊28、方木。7.棄渣場7.1路基棄渣場本段工程路基及站場共計約11公里,站場及路基占線路總長的52.8%,總土石方237.4萬m3,砼漿砌圬工方10.3萬m3。其中區間路基土石方75.2萬m3,路基擋護砼4.1萬m3,漿砌石3.8萬m3;三江東站土石方56.7萬m3;萬盛站土石方105.5萬m3,漿砌石2.4萬m3。總計棄方21.6萬m,共設置6處棄渣場,如下表:序號鐵路里程位置距中線距離行政區域棄土數量(萬m)用地面積(畝)土地復墾(畝)1DK2+700800左側50100m綦江縣三江鎮宅門村2.43.83.82DK3+650800右側100300m綦江縣鎮大山村3.29.39.33HDK2+0029、0200右側400500m纂江縣三江鎮大山村6.015.684DK5+010右側100250m綦江縣三江鎮大山村5.513.813.85DK8+300400右側50150m綦江縣石角鎮磚房村1.44.14.16DK11+900DK12+000右側150200m綦江縣石角鎮桃花村3.17.87.87.2 隧道棄渣場本段隧道工程共計8座,長度小于1 km 4座、1-2 km 3座、2 km以上1座。總計:9977延長米。隧道棄渣共計53.88m,棄渣場占地面積約為127.7畝。最大運距3.5公里最小運距0.1公里。序號隧道名稱棄碴總量(萬方/實方)用地面積(畝)棄 碴 位 置運距(KM)1三江東隧30、道(出口工區)7.640棄于正線D1K5+100線路前進方向右側50m處3.52瓦窯壩隧道(出口工區)3.4-棄于D1K5+100.0線路右側50m處1.53石角隧道(進口工區)4.2812棄于進口端DK8+500線路前進方向左側100m處0.454竹子灣一號隧道(出口工區)4.722棄于DK8+500線路前進方向右側20m處0.25竹子灣二號隧道進口工區4.6-棄于DK8+500線路前進方向右側20m處0.4出口工區4.516棄于DK10+000線路前進方向右側500m處26干干壩子隧道進口工區5.2-用于路基填筑出口工區5.58棄于DK15+000線路前進方向左側150m處0.17樓瓦灣隧31、道(出口工區)4.9-棄于本隧出口端DK16+700線路前進方向右側200m處1.28溫泉隧道進口工區5.229.7棄于進口端DK16+700線路前進方向右側200m處0.75出口工區4-棄于萬盛車站38.文明施工8.1文物保護措施組織施工人員學習文物保護法,樹立文物保護意識,認識到地下文物屬國家所有,將出土文物據為已有是違法行為。利用圖片、板報、音像資料等向職工宣傳文物法規,并了解文物保護的基本操作程序及方法。施工時,發現文物古跡時,保護好現場,防止文物流失,并暫時停止作業,立即將有關情況報告監理工程師及當地文物保護部門。在主管部門未結束處理時,不進行作業。提供方便條件,積極配合文物主管部門32、進行文物探查或挖掘工作。8.2文明施工措施施工工點掛牌施工。設置工點標牌;標識標志:進入施工現場的路邊,設置“進入施工現場,請減速慢行”提示牌(0.8m0.6m);在道路危險段設置“危險地段,注意安全”(0.8m0.6m)警示標志,在拐彎處,設置拐彎指向標志,并設置防撞墩、防撞柱等防護措施;在便道的施工現場側,按鐵路正線里程設置里程標和半公里標。在鋼筋加工場院內醒目位置設宣傳欄、公示欄、標語牌,鋼筋大樣圖牌,尺寸、要求和內容統一規劃。施工期間應指定專人負責對施工便道、便橋進行日常檢查、保養和維修,做到雨天清溝排水,晴天灑水除塵。清表土不得隨意堆棄,應棄至指定棄土場。施工用電設備設專職電氣人員。8.3節約用地措施 施工便道、鋼筋加工場的設置優先考慮永臨結合,要充分利用既有道路,便道寬度按設計要求控制,便道設計應考慮綜合利用; 臨時用地結束后,按標準及時復墾。9.鋪架基底存梁場鋪架基地維持設計施工方案,建設在萬盛車站內。10.附圖1、1#拌合站場地平面布置圖。2、2#拌合站場地平面布置圖。3、3#拌合站場地平面布置圖。4、線路整體平面布置圖。5、施工便道平面圖。6、棄渣場平面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