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賴河北干渠嘉峪關南市區段改造工程竣工報告(1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595719
2022-09-26
12頁
26.04KB
1、討賴河北干渠嘉峪關南市區段改造工程竣工報告 討賴河北干渠嘉峪關南市區段改造工程由省發改委批復立項,省水利廳批準初設,概算總投資1170萬元。工程由蘭州市水電勘測設計院和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環境研究所共同設計,由武威市涼州區水電工程局、甘肅水利機械化工程公司、酒泉市水電工程公司、酒泉市水電工程局4家施工單位中標承建,中標總價689萬元。工程于2005年5月27日開工建設,在省、市各級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在建設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質檢單位四方的通力協作下于2005年9月23日順利建成并投入試運行。經過工程質檢小組全面檢驗,工程已按批準的設計文件規定的內容全部完建,工程質量全部達到設計標準,運行正常2、?,F就該項工程建設情況分述如下: 一、工程概況 討賴河北干渠是討賴河流域灌區最大的輸水工程之一,擔負著嘉峪關市、酒泉市肅州區部分鄉鎮、邊彎農場和金塔縣52萬畝農田的灌溉任務。原渠道建于上世紀六十年代,斷面型式為梯形,采用漿砌卵石砌筑,渠道設計流量20m3/s,流速26m/s,縱坡大,流速高,經過四十多年的運行,渠系管理設施陳舊,渠道破損嚴重,沿途滲漏損失增大,水量浪費嚴重。隨著嘉峪關市南市區的開發建設,該段渠道不僅對城市居民生命財產安全構成威脅,而且影響市容市貌。為了改善渠道輸水條件,確保工程安全運行,滿足城市建設和發展的要求,市政府決定將該段渠道納入南市區建設規劃進行拓寬改造。按照市上領導高3、標準規劃設計、高起點建設北干渠的指示,我局及時與灌區各用水單位進行了充分的協商溝通,并委托蘭州市水電勘測設計院完成了該項目可研報告,按照可研報告確定的規模,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環境研究所完成了工程的景觀規劃設計,按照市政府確定的實施方案,蘭州市水電勘測設計院對渠道設計方案進行了修改和完善,修改完善后的設計方案上報省發改委和省水利廳后,省發改委和省水利廳分別于2004年7月和8月組織有關專家對項目進行了評估論證,對可研及初步設計的某些細節做了一些調整和優化。在此基礎上省發改委和省水利廳分別于2004年7月15日和8月13日以甘發改農經2004211號關于討賴河北干渠嘉峪關南市區段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報4、告的批復、甘水發2004264號關于討賴河北干渠嘉峪關南市區段改造工程初步設計批復 對該項目進行批復立項??裳信鷱痛_定本工程級別為級,工程概算總投資1170萬元。 該項工程由于要求開工時間緊,任務重,在沒有完成前期準備的情況下,采取邊完善設計同步進行招投標的方式于2005年5月16日在市工程交易中心公開招標。評標委員會根據公平、公正、平等的原則按投標單位的有效報價、施工組織設計、技術質量保障措施并結合投標單位的施工業績、技術實力、經營管理水平、近期財務狀況等對投標單位進行了綜合評審和無記名方式的獨立打分。根據工程招標評標委員會的評標工作報告,招標工作領導小組研究后確定甘肅省水利機械化工程公司、5、酒泉市水電工程局等4家報價合理、履約能力強、企業信譽好的施工單位為中標單位并分別于2005年5月26日正式簽訂合同協議書。與此同時工程開工應具備的立項、初設審查審批、申請建設用地、驗資、固定資產投資許可、建設用地規劃及審批等一系列合法手續亦辦理完畢。經過緊張有序的施工準備,建設工程于2005年5月27日破土動工。 二、工程總體布置 北干渠改造工程位于嘉峪關市南市區,主要由引水樞紐、沉砂池、輸水渠道、高速公路匝道橋及渠系建筑物組成。根據灌溉與排水工程設計規范GB502888-99規定,改造工程級別為級,主要建筑物按3級設計,次要建筑物按4級設計,防洪標準采用20年一遇設計。工程主要建設內容為在環6、城鐵路以內,原北干渠以南,傍高速公路新建混凝土現澆明渠4518m,新建渠道從排沙閘后環城鐵路開始至已建成的環城鐵路外結束,穿過新建鐵路后與原渠道相接。結合工程規劃及地形條件沿途布設跌水15座、過渠箱涵8座、車橋4座、人行便橋5座、新舊渠道連接樞紐1座、沉砂池2座、管理房400m2。 三、工程設計 1、渠道設計 新建明渠設計流量16.47M3/S,加大流量20M3/S,設計口寬1230米,渠深0.8米1.0米,渠道縱坡3.813.56,流速0.582.55M/S。斷面采用A型(矩形)、B型(復式)和C形三種形式。A型斷面為矩形明渠,口寬12米,渠深1米,采用C15混凝土澆筑,底板厚15cm,側墻7、采用重力式擋土墻,上頂寬20cm,下底寬40;B型斷面為矩形復式斷面,有口寬18米和30米兩種形式,復式斷面平臺以下寬度12米,渠深30cm,復式斷面平臺以上寬度有6米和18米兩種形式,采用C15混凝土澆筑,底板厚15cm,渠深70cm,側墻采用重力式擋土墻,上頂寬20cm,下底寬40cm;C型斷面口寬1830米不等,渠深0.8米,采用C15混凝土澆筑,底寬12米,板厚15cm,邊坡寬度618米不等 ,厚度20cm。 2.渠系建筑物設計 結合工程規劃及地形條件改造段共布設控制樞紐1座、跌水15座、車橋4座、人行便橋5座、沉砂池2座、管理房400m2。其中:瀑布型跌水4座,跌水落差1.14米,采8、用垂直式跌水墻,上游缺口采用矩形斷面,口寬與矩形渠口寬相同,胸墻采用C15砼現澆,不設消力池,下游段15m基礎砂礫石進行夯實處理,土壤相對密度達到0.9,砼底板亦進行加厚處理,現澆砼厚0.35m;曲線型跌水5座,跌水落差0.91.6m,采用傾斜式跌水墻,剖面為克-奧型曲線,上游缺口采用矩形斷面,口寬與矩形渠口寬相同,采用C15砼現澆,不設消力池,下游段15m基礎砂礫石進行夯實處理,土壤相對密度達到0.9,砼底板亦進行加厚處理,現澆砼厚0.35m;階梯型跌水6座,落差0.61.4m,采用垂直式跌水墻,每級跌差0.5 m,每級平臺長1 m,上游缺口采用矩形斷面,口寬與矩形渠口寬相同,采用C15砼現9、澆,不設消力池,下游段15m基礎砂礫石進行夯實處理,土壤相對密度達到0.9,砼底板亦進行加厚處理,現澆砼厚0.35m。 3.車便橋設計 根據實際需要,改造段布設車橋4座,便橋5座,車橋橋面寬4.1m,便橋橋面寬2.8 m,車便橋橋板、橋柱均采用C25鋼筋砼現澆,橋柱直徑0.4 m,基礎進行砂礫石夯實處理,相對密度達到0.9。 4.分水口設計 根據實際需要,設分水口2個,分水口中心與北干渠中心線成30度夾角。閘室、底板、側墻、漸變段均采用C15砼現澆,啟閉臺采用C20鋼筋砼現澆,工作橋板C20鋼筋砼預制,基礎夯填砂礫料,相對密度達到0.9。1#分水口設計分水流量1.5m3/s,選用1500mm110、500mm機閘一體平面鑄鐵閘門和3tQL型啟閉機;2#分水口設計分水流量1.0m3/s,選用1200mm1200mm機閘一體平面鑄鐵閘門和3tQL型啟閉機。 四、工程施工及建設管理 2004年7月15日省發改委以甘發改農經2004211號關于討賴河北干渠嘉峪關南市區段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批復對工程批復立項后,我局即安排人力按照甘肅省水利工程建設項目施工招標投標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迅速辦理了項目初設審批、申請建設用地、驗資、工程招投標等一系列合法手續的報批工作。中標單位亦在接到我局的授標信后,迅速派人辦理完了招標文件規定的合同事宜并開始著手施工人員、機械設備、技術力量等的調配工作,2005年511、月21日施工人員和設備開始進駐工地并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了水、電、臨建設施修建等配套工作。與此同時我局請來設計單位將勘測設計階段引用的平面控制點、高程控制點、主要建筑物軸線方向樁和起點、渠線附近地形圖、施工圖等有關技術資料向施工單位作了技術交底。待前期工作準備就緒,監理工程師一聲令下,導線點、水準點的復測報驗,斷面測量、控制測量、渠基開挖、渠體填筑等分項工程正式破土動工。 為了確保工期,我們制定了周密的工程建設計劃和施工總體布置方案,本工程由于前期工作不完整,開工以后市政府先后六次召開會議調整設計方案,現場工作人員加班加點及時測量、變更,沒有因此而影響工期和造成浪費,為了趕工期,工程一開工,我們12、會同施工單位經過縝密的分析研究后,實事求是地編制了北干渠改造工程建設計劃和施工總體布置方案,為保計劃的完成我們督促施工單位加強技術與裝備力量,加大日工作量,加快施工進度。在工程建設中,高峰期現場施工人員達230人,運輸車輛及挖裝機械達42臺(輛),土方開挖日均進度0.7萬m3,最高日進度達1.3萬m3,經過各方的通力合作,工程終于按期完工。 在施工過程中,為加強工程管理,確保工程質量,保證工程建設優質、高效、順利建成,我們注重抓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健全機構、加強組織領導 為加強對北干渠改造工程建設的領導和協調,我們建立健全了建設單位負責、監理單位控制、施工單位保證、政府部門監督的質量13、保證體系,嚴格實行了項目法人負責制、招投標承包制、建設監理制、財務審計制等一系列制度,對工程項目實行了全員全過程的質量監控。為了確保工程順利建成,市政府成立了以主管副市長任指揮,發改委、建設局、財政局、國土資源局、審計局、水務局主要領導為成員的工程指揮部,統籌領導工程的建設工作。為確保工程按計劃實施,按照工程指揮部提出的保證質量、按期完工、投資不超的要求,水務局抽調了業務精通、技術過硬、施工經驗豐富的技術管理人員成立了以水務局副局長任現場指揮的工程現場指揮部,具體負責協調、宣傳、計劃、組織、檢查、督促和安排資金等日常工作。工程建設過程中積極配合財政、發改委、審計等部門,建立健全了行之有效的監管14、機制,對工程項目的審批、立項、工程質量、進度、資金管理控制及檢查驗收等實行了全員全過程的監控,為工程保質保量按期完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強化手段、很抓質量管理 在施工過程中為嚴格執行工程建設質量檢測程序,我們按照省水利廳基建工程質量監督中心站的規定正式委托酒泉市水電工程質量監督檢查站為北干渠改造工程質檢單位,聘請甘肅甘蘭水利水電建筑監理處為本工程的監理單位,全權負責現場施工的質量監督、檢查和協調工作。為更好的配合實施施工現場的質量檢測工作,我們亦要求施工單位建立健全質量管理機構和質量檢測體系,制定切實可行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藝流程,配備業務精通、技術過硬的技術人員認真負責的搞好本工程的施工15、管理和質量監督檢測工作。在工程建設過程中,我們始終將工程質量放在首位并根據甘肅省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管理辦法、甘肅省水利工程建設監理實施辦法、甘肅省水利水電基本建設工程驗收實施辦法等規章制度對工程施工管理的職責、技術保障體系、工程建設聯席會議等都做了明確的規定,不僅如此,在施工的各個環節中,還嚴格按照甘肅省質量管理標準要求和有關質量檢測規范對檢測程序、檢測項目嚴格把關,每一道工序均實行工程隊自檢、質檢小組復檢、質檢站終檢的三檢制層層設防、道道把關、全方位檢測,不留隱患,不留死角。在混凝土生產過程中,嚴把原材料質量關,沒有合格證的材料嚴禁入場,有合格證的亦要求施工單位送質檢中心檢驗,檢驗合格出具試驗16、報告后,方允許其按檢驗報告提供的數據進行批量生產;在砂石料的生產、運輸中對砂石骨料的粒徑、含泥量等指標嚴格控制,不合質量標準的砂石料嚴禁進場;在混凝土生產過程中,根據設計混凝土性能的要求通過試驗,確定工程所用混凝土的配合比、粗骨料級配及砂率,在拌和時嚴格按照試驗室簽發的砼配料單進行配料;質檢小組工作人員每天抽查一次拌和場各種原材料的配合量如砂子、石子的含水量、細度模數以及骨料的超遜徑量、含泥量和拌合物的均勻性、坍落度及成品養護情況并安排專人對砼生產過程中的各種檢測資料及時進行統計、分析、整理、保管;在渠堤砂礫料填筑過程中,根據設計要求和已選定的壓實機械,質檢人員會同施工單位通過分層逐次的現場輾17、壓實驗比較,最終選定了經濟合理的鋪土厚度、輾壓遍數、最優含水率等經濟參數;在渠基清理、渠堤填筑及隱蔽工程驗收中除在每個壓實段有代表性的地點取樣檢查外,對渠段可疑處(如土料含水量過高、過低、土質可疑、輾壓不足、鋪土厚度不勻)及所有結合處采用灌水法重點抽查試樣的含水率和干容重,滿足設計要求后方允許進入下道工序施工。關鍵部位如沉砂池、高速公路匝道橋施工中指揮部安排專人跟班作業,隨時抽檢,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每班完成后現場旁站監理對焊好的鋼筋還要進行全面復檢,用數據說話,驗收合格后方允許下道工序施工。在質檢站的多次抽檢中各樣組的平行試驗均達到了設計要求。認真細致的質檢工作對工程的順利進行起了強有力的保障18、作用。 (三)協調一致,保證工程進度和質量 工程開工時,我們制定了“北干渠改造工程建設計劃和施工總體部署安排”并將其作為工期的控制性計劃。為保證計劃的完成,工程開工時,根據建設工程4個標段施工的實際,首先編制土方工程實施計劃,按照實際土方開挖外運量把工作量按天分解并堅持每旬召開一次工程進度協調會,協調督促施工單位加快工程進度,同時要求施工單位及指揮部現場工作人員發揚艱苦奮斗的“鐵山精神”,吃住在現場,節假日不休息,精心組織施工。每個分項工程完工前,在“先定方案”、“現場檢查”、“成果評定”三個環節上真正做到了加強工序管理、優化工序流程、認真組織實施,確保了分項工程的質量,保證了整體工程的質量。19、 五、工程運行討賴河北干渠改造工程于2005年9月23日建成投運,通過3個冬季和2006年、2007年2個灌溉期的運行,工程總體質量較好,通過觀測,防滲效果較好,無明顯滲漏、滑坡、沉陷、位移、明顯受損破壞等不正?,F象,工程質量保證,運行正常,達到了設計要求。2008年3月14日,巡檢人員例行檢查中發現樁號0+7950+999渠段約有200米渠道鼓脹現象嚴重,已無法正常輸水。我局立即召開緊急會議分析論證渠道破壞原因并安排布署應急搶修工作,搶修工作于3月19日11時結束,歷時116小時,共搶修渠道204米, 3月21日渠道具備了通水條件。與此同時由質監、監理、設計、施工、建設等單位專家及工程技術人20、員組成的北干渠嘉峪關段水毀工程事故調查委員會于3月18日對本次水毀事故從專業技術方面進行了專項論證。通過分析討論后一致認為:北干渠改造工程設計合理,符合實際,施工質量符合設計要求,本次事故主要是由于持續性的低溫天氣引起渠底砼塊凍脹,伸縮縫錯位、開裂,受高速水流沖擊后基礎被掏涮,出現不均勻沉降而引起的。事故處理完后,工程再未出現其它不正?,F象。 六、資金及使用情況工程批復概算總投資1170萬元,截止目前投資到位833.82萬元(水資源費),項目工程財務支出共計808.4萬元,其中:支付施工單位工程款741.38萬元,支付工程設計及監理等費用51.9萬元,支付建設單位管理等其它費用15.12萬元。21、 七、投資完成情況按照甘發改2004211號文關于討賴河北干渠嘉峪關市北干渠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批復的規模,工程概算總投資為1170萬元。通過公開招標,四家水利施工單位以689萬元中標,加上監理、質檢、建設單位管理費等費用,2005年5月19日北干渠南市區段改造工程指揮部(2005)2號確定建設工程總投資按789萬元控制。工程建設過程中市政府以市長辦公會議紀要(2005)34、35號確定在主體工程第二標段增加路橋工程量,第二、三、四標段增加城建基礎設施過北干渠預留箱涵工程量。工程竣工后建設單位與施工單位通過詳細核算報審工程建設投資為886.7萬元,經過審計部門嚴格審計,確定工程建設總投資8322、3.824萬元。其中:永久工程投資730.97萬元,臨時工程投資12.86萬元,其它項目投資89.98萬元。工程建設中實際完成招標工程626.73萬元,完成高速公路匝道橋及建設局跨渠箱涵84.66萬元,建設單位臨建及其它費用89.98萬元,共計建成矩形輸水明渠4525米,沉砂池2座,水車1架,跨渠箱涵8座,跌水15座,高速公路閘道2處,共完成土方開挖外運13.2萬立方米,完成土方夯填4.6萬立方米,完成砼底板澆筑1.19萬立方,完成砼側墻澆筑1.9萬立方。實際耗用水泥5025噸,鋼材133.661噸。 八、討賴河北干渠嘉峪關南市區段改造工程于2005年9月23日按批準的設計文件規定的內容完建,其主要技術經濟指標詳見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