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處理站提標改造工程設計方案(1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595796
2022-09-26
14頁
157.54KB
1、污水處理站提標改造工程工藝設計方案水處理有限公司2012年4月15日目 錄第一章 綜述31.1 項目簡介3概述3原污水處理站概況31.2本工程設計范圍31.3項目建設要求與依據3工藝總體要求3工藝設計要點4設計進水水質41.4出水排放標準41.5本項目執行的相關法規、標準4第二章 原有污水站運行情況52.1 2011-2012榨季運行情況52.2 運行情況總結分析8第三章 提標改造工藝流程確定103.1工藝設計思路103.2工藝流程圖113.3工藝流程說明113.4單元去除率分析12第四章 提標改造工藝設計13第五章 氣浮運行費用核算14第六章構筑物及設備說明匯總表156.1土建部分156.22、設備部分15第一章 綜述1.1 項目簡介概述項目主管單位:陜西工程名稱:陜西污水處理站提標改造工程設計建設地點:陜西污水站處理規模:日處理果汁廢水1500t,工程提標改造后達到新標準。處理標準:設計出水執行黃河流域(陜西段)污水綜合排放標準(DB61/224-2011)中一級排放標準。1.1.2原污水處理站概況項目原設計日處理果汁廢水1500t,由我公司2008承建改造。原設計出水執行污水綜合排放標準(8978-1996)一級排放標準。按照省政府提出的用三年時間使渭河水質變清的要求,咸陽市政府于2012年1月16日印發了咸陽市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三年行動方案(20122014)的通知。在該通知中3、,明確列為渭河流域工業企業污水深度治理(提標改造)企業之一,因此必須對現有污水處理設施進行提標改造,提標改造后所有出水需 達到黃河流域(陜西段)污水綜合排放標準(DB61/224-2011)中一級排放標準。1.2本工程設計范圍日處理1500m3果汁廢水,對原有設施進行提標改造,使之出水達到黃河流域(陜西段)污水綜合排放標準(DB61/224-2011)中一級排放標準。1.3項目建設要求與依據1.3.1工藝總體要求本設計中采用處理工藝和設備均成功的應用于類似本項目原水條件的其它工程,并且符合下述要求:處理工藝先進,有良好的處理效果,確保運行穩定可靠,出水嚴格執行黃河流域(陜西段)污水綜合排放標準4、(DB61/224-2011)中一級排放標準,做到處理達標、達量。自動化程度適中,易于日常運行管理與維護;處理工藝中要具有較強的抗沖擊負荷能力的工程措施(對果汁廢水的水質、水量隨時間、季節的變化應有充分的考慮);用地布局要求工藝布置緊湊,節約用地,最大程度利用原有設施,新舊設施銜接合理。運行成本經濟合理,有利于節能降耗,降低運行費用;對本工程可能引起的噪聲、污泥等污染問題進行合理處置,確保不產生二次污染。1.3.2工藝設計要點嚴格執行國家、行業和地方的法律、法規、標準及規范。本次提標改造設計規模為1500噸/天,設計出水水質達到黃河流域(陜西段)污水綜合排放標準(DB61/224-2011)中5、一級排放標準,實現污水處理的完全達標排放; 設計進水水質參考污水站2011-2012榨季污水站監測數據,并根據果汁行業廢水水質變化現狀進行設計;充分汲取國內外高濃度有機廢水處理的工程實際經驗,選用成熟、先進的綜合處理方法和可靠的工藝設備,工藝設備及功能要體現節能、降耗、維修方便;確保項目建成投產后運營成本最低化,實現投入成本與處理效果的“雙贏”局面;結合場址現狀和裝置特點,做到工藝裝置平面布置合理,操作運營管理方便,力求降低能耗,節省占地;設計同時對污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污泥、噪音進行合理的處置,確保不發生二次污染。1.3.3設計進水水質單位:毫克/升(pH、色度除外)進水指標(mg/l)PH值6、SSCODBOD5NH3-NTP設計濃度4.51120006000350010151.4出水排放標準本次項目出水達到黃河流域(陜西段)污水綜合排放標準(DB61/224-2011)中一級排放標準,主要污染物達到以下要求:單位:毫克/升(pH、色度除外)項目CODcrB0D5PHTNNH3-N TPSS廢水50206920120.5201.5本項目執行的相關法規、標準A、黃河流域(陜西段)污水綜合排放標準(DB61/224-2011B、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500142006C、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01D、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GB500152003E、給水排水工程構筑物結構設計規范7、GB500692002F、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G、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7-2003H、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02I、建筑結構可靠度設計統一標準GB50068-2001J、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GB50019-2003K、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J16-87(2001年版)L、供配電系統設計規范GB50052-95M、低壓配電設計規范GB50054-95N、電力裝置的繼電保護和自動裝置設計規范GB/T50062-2008其他國家及省市有關文件規定第二章 原有污水站運行情況2.1 2011-2012榨季運行情況由于前期我公司調試員離職,沒有做統計,主要為18、2月份以后公司重新安排調試人員的數據:COD濃度mg/L日期進水量(m3)進水平均COD厭氧池出水平均COD厭氧塔出水平均COD二沉池平均COD總排口出水平均COD12.38542278.8119.28324.7107.57/12.49702317/158.72/12.58892243410.35434.26103.58/12.68042319.04298353.52111.58/12.77323341.02230.64507.96113.30/12.89832872.34340.19684.48124.68/12.98923352.47184.51998.94107.6/12.10942279、61205.921021.76138.63/12.118563171.49529.08645.41112.55/12.1211301343.94178.11784.24121.24/12.1310953848.90454.34681.1396.8/12.1412032511.681115.52403.83/12.1511672535.87624.8999.28111.85/12.1612082030.18218.341128.384107.14/12.1712381608191.23609.92115.536/12.1812291349240.374779.712104.43/12.1912310、73744.96957.28567.7284.92/12.2011452608.08957.16597.694.01/12.2112402659.06773.26834.6595.62/12.2211383215.66418.18983.8794.85/12.2312073142562.771003.6579.41/12.2411934996.08256.911276.871.734/12.2511862164.886.592/12.2612241999.2487.19446.2778.4/12.2712772688.48164.64806.7478.4/旬邑廠在三個廠之中效果較差,主要原因是11、水溫與外界溫度最低,且原有厭氧池一個沒有三相分離器,厭氧處理效果差導致整個系統差。2.2 運行情況總結分析一、進水水質項目原設計進水水質COD6000mg/L,是根據以往類似果汁廢水處理工程進水參數確定的,2008年改造由于考慮到原有調節池池容小,地方限制又不可能擴容,所以采取罐底物均勻排放加以控制。但近幾年運行下來,情況并不理想,罐底物全部進入污水系統,COD平均值在5500 mg/L左右,但水質波動很大,基本在3000-10000 mg/L的變化范圍。進水水質波動大造成了對厭氧系統沖擊損害非常大,厭氧不可能穩定運行,去除效果差。總結:根據現有情況,必須對車間罐底物加以控制,只能不進罐底物。12、進水溫度較其它兩廠相比較低,進水溫度基本在25左右,比長武廠低5左右,比彬縣廠低10左右,溫度低直接造成厭氧效果差,所以厭氧出水相比其它兩廠較高。總結:必須對調節池加溫,以提高生化處理效果。二、厭氧單元根據2011-2012榨季污水站全年運行情況來看,系統主要問題還是集中在厭氧環節,厭氧無法保證去除率。所以說提標改造,必須要根據旬邑廠實際情況針對厭氧環節進行優化處理。厭氧單元出現的問題主要有:總體池容過小,有機負荷過高,造成厭氧出水整體偏高,但地方限制又不可能增加厭氧池容;連續運行,穩定性差,跑泥特別嚴重,厭氧泥量的減少,直接導致厭氧處理效果下降。總結:連續運行,污泥流失越來越大,厭氧內的污泥13、量得不到保證,造成厭氧處理效果越來越差,出水COD不斷升高,連帶后續好氧負荷過高,出水水質變差。三、好氧單元好氧池尺寸:36.7256.556.5m,凈尺寸:36.05.96.5 m(超高0.5),總有效體積1274.4m3,處理水量1500m3有效停留時間20小時。從去年運行情況來看,通過增加好氧池內污泥濃度,好氧效果有所改觀,但總體效果比其它兩廠采取同樣方法效果相差甚遠,主要原因是風量跟不上,溶解氧過低,曝沫較大。采用活性污泥與生物膜協同作用,由于微生物量總量較多,要求具有足夠的溶解氧才能保證微生物活性。總結:在保證厭氧處理效果的前提下,增加風量,提高好氧池溶解氧并延用上個榨季運行方法,即14、根據實際情況合理控制好氧池內污泥濃度(重新啟用二沉池回泥系統),采用補充原水外投加N、P源的方法做好提前培養好菌種和保持好停產期間菌種的活性。四、曝氣生物濾池旬邑廠曝氣生物濾池由于運行時間長,布水管、濾料等堵塞較為嚴重,有時甚至會造成曝氣生濾池出水比前面二沉池高的現象,出水懸浮物也較大,造成后續氣浮池加藥量增加。從彬縣廠去年對曝氣生物濾池徹底恢復情況來看,曝氣生物濾池還具有很大的挖掘空間,首先過濾作用非常明顯,能夠將二沉池出水來不及沉降的細小懸浮物過濾下來,懸浮物的減少一方面降低了出水COD含量,另一方面也使后續氣浮池加藥量大大節省。再者,通過鼓風曝氣具有進一步消減COD的作用,對提標改造后續15、深度處理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總結:借鑒彬縣廠經驗,對曝氣生物濾池進行徹底恢復,并在以后的操作管理上嚴格做到反洗排泥,保持好曝氣生物濾池的良好運行。五、氣浮池旬邑廠氣浮池是利用原有設備改造得到的,處理量較小,從實際運行情況來看,運行水量在30m3/h左右,效果較好,脫除色度、去除細微懸浮物、膠體及降低總出水COD效果明顯,能夠作為提標改造深度處理工藝使用,達到COD50mg/L的標準。總結:氣浮池附件:空壓機、溶氣水泵、加藥裝置等可以利用原有,只需加大氣浮池本體處理能力及重新配置1臺溶氣罐,以保證總出水達標、達量。但進入氣浮池采用泵提升,耗能,根據地形完全可以自流進入氣浮池。六、污泥處理旬邑廠板16、框壓泥機處理量小,勞動強度大且很長時間沒有使用,一旦外排受阻,系統剩余污泥排不出來,會直接影響出水水質且會造成曝氣生物濾池懸浮物負重,堵塞曝氣生物濾池。總結:建議新增帶式壓泥機,避免由于系統剩余污泥過多對系統造成的潛在風險。第三章 提標改造工藝流程確定3.1工藝設計思路綜合旬邑廠上個榨季實際運行情況與預留地情況,能夠達到提標改造要求的設計思路:1、控制進水水質:對車間罐底物加以控制,只能根據調節池水質情況(COD最高值不能超過6000 mg/L)不進罐底物,并根據調節池水溫情況加溫,控制厭氧進水溫度在30以上。2、提高并保持厭氧處理效果:對所有厭氧出水進行再一次的泥水分離,分離出來的污泥采用污17、泥螺桿泵提升原進入厭氧系統,上清液采用泵提升進入后續好氧池。從而解決污泥流失給厭氧造成的處理效果連續下降的問題,以提高并保證厭氧處理效果。3、對好氧池增氧:重新啟用二沉池污泥回流系統,并增加風機,對好氧池增氧,以保證好氧池泥量提高后,溶解氧能上來,提高好氧處理能力。4、對曝氣生物濾池徹底恢復:借鑒彬縣廠經驗,對曝氣生物濾池進行徹底恢復,并在以后的操作管理上嚴格做到反沖洗排泥,保持好曝氣生物濾池的良好運行,使曝氣生物濾池作為后續深度處理的第一道工序,主要是利用曝氣生物濾池的過濾吸附作用確保出水懸浮物降到最低。5、擴大氣浮池處理能力:新增一套較大處理能力的氣浮池本體及重新配置1臺溶氣罐并采用自流進18、水,采用混凝氣浮去除前期很難去除的細微懸浮顆粒、膠體、色度及部分難降解COD,滿足出水COD達到COD50mg/L的標準。3.2工藝流程圖堿、N、P蒸汽泵泵調節池轉鼓微濾機集水溝管道混合器達標排放果汁廢水污泥回流螺桿泵泥水分離器厭氧塔厭氧池泵生物接觸氧化池污泥回流PAMPAC氣浮池曝氣生物濾池二沉池3.3工藝流程說明原水經集水溝收集采用泵提升進入轉鼓微濾機,過濾截留果渣、果屑、果肉等懸浮物后自流入調節池,對來水進行均質均量及部分酸化處理并對調節池加溫控制厭氧進水溫度在30以上。經預處理后的廢水采用泵提升經脈沖布水器進入厭氧系統,在產酸菌和產甲烷菌的作用下,將大部分的有機物分解為無機小分子物質和19、甲烷。從去年運行情況來看,厭氧系統前期運行效果較好,但維持的時間較短,主要原因是隨著厭氧污泥的不斷流失,處理效果跟著不斷下降。所以,在厭氧出水后設計泥水分離器,對厭氧出水進水二次泥水分離,分離出來的污泥采用螺桿泵提升進入厭氧進水主管道新增的管道混合器,污泥與原水混合后進入厭氧系統。改進后一是可以根據各厭氧池泥量多少直接回泥,保持并平衡各個厭氧池的泥量,二是如果單個池子效果差可以在停產時回流調整,從而提高和保持厭氧的處理效果。分離出來的上清液采用潛污泵提升進入生物接觸氧化池,通過增氧提高活性污泥與生物摸協同作用的效果,進一步降解有機污染物。好氧池出水自流入二沉池泥水分離,污泥部分回流至接物觸氧化20、池,上清液自流入曝氣生物濾池,通過對曝氣生物濾池的徹底恢復,利用濾池的過濾吸附作用將自然沉淀很難去除的細小懸浮物降到最低。再者,通過向曝氣生物濾池鼓風曝氣,還具有一定的分解有機物的能力,可以降解部分COD。曝氣生物濾池出水進入氣浮池,由于原有氣浮池本體處理能力較小,設計擴大原有氣浮的處理能力,利用氣浮的凈化效果去除色度、細微懸浮物、膠體、部分難降解COD后進入清水池達標排放。3.4單元去除率分析名稱指標進水(mg/L)出水(mg/L)去除率(%)前期預處理CODcr6000480020%SS200040080%pH4.5117.58.5中和及加堿調節UASB厭氧CODcr480096080%S21、S4002000跑泥泥水分離器CODcr960960/SS200030085%接觸氧化池CODcr9609690%SS3003000污泥回流二沉池CODcr968710%SS300030090%BAFCODcr877020%SS3006080%混凝氣浮CODcr704930%SS601870%最終出水C CODcr:49 SS:18 pH:6.09.0排放標準C CODcr 50 SS50 pH:6.09.0第四章 提標改造工藝設計(1)泥水分離器作用:對所有厭氧出水進行二次泥水分離, 提升和保持厭氧系統處理效果。組成:豎流式沉淀池、集泥箱、集水箱、污泥泵、污水泵、操作平臺扶梯等。規格尺寸:122、0.0m4.06.0m 數量:2臺 沉淀區表面水力負荷:0.78m3/m2.h 沉淀區有效容積:240m3結構:鋼制防腐 沉淀區水力停留時間:3.84h備注:如地方允許,也可以制作1臺10.0m8.06.0m 污泥螺桿泵型號:G50-1 流量:Q=20m3/h壓力:0.6MPa 功率:N=5.5KW 數量:2臺(1用1備) 污水提升泵型號:YYG100-100 流量:Q=70m3/h揚程:13.6 功率:N=5.5KW 數量:2臺(1用1備)(2)管道混合器作用:用于厭氧污泥回流后與原水的混合,混合器內設置三組混合反應的葉片,通過水力剪切的作用以保證污泥與原水混合均勻。設備型號: SK-30023、 設備規格: F3001500數 量: 1臺 運行流速: 1-1.5m/S混合級數:三級 材 質:碳鋼防腐(3)好氧池改造改造原因:泥量增大后,風量較小,溶解氧跟不上,直接影響好氧處理效果。改造內容:新增2臺風機,并重新啟用污泥回流系統。風機型號:BK6005 風量:8.9m3/min風壓: 0.06MPa 功率:15.2KW數量:2臺(1用1備)與原有2臺組成2用2備(3)曝氣生物濾池恢復包括對濾料的清洗、管道的檢修、添加墊層等。主要由業方負責完成,我方派技術人員現場指導。(4)新增氣浮池作用:去除色度、細微懸浮物、膠體及部分難降解COD,保證出水達標排放。規格尺寸:12.0m3.03.0m24、 數量:1臺 水力停留時間:1.5h 結構:鋼制防腐刮渣機材質:組合件 B=3.0m功率:N=2.2KW 數量:1套溶氣釋放器型號:TJ5 工作壓力:0.4MPa流量:5.0 m3/h 數量:10個溶氣罐規格:12003950mm 材質:碳鋼防腐數量:1套浮渣提升泵型號:50WQ15-22-2.2 流量:15m3/h揚程:22米 功率:2.2KW數量:2臺浮渣貯存箱規格尺寸:3.0m3.03.0m 數量:1臺 結構:鋼制防腐溶氣水泵、空壓機等利用原有。進水采用自流入氣浮池。(5)設備基礎包括泥水分離器設備基礎和新增氣浮基礎。泥水分離器設備基礎:11.0m5.00.3m 數量:2座氣浮池設備基礎25、:13.0m4.00.3m 數量:1座第五章 氣浮運行費用核算單位每日耗量單價費用備注每日耗PACKg/d1002.8元/kg280元/d以干粉記每日耗PAM量Kg/d1030元/kg300元/d以干粉記每日運行功率KW4650.5元/度233元/d總費用813進水量m3/d15000.542元/m3備注:藥劑必須為正規廠家生產,質量要有保證。第六章構筑物及設備說明匯總表6.1土建部分序號名 稱工藝單元描述數量結構及其說明1泥水分離器基礎LBH=11.05.00.3m2座混凝土 2氣浮池基礎LBH=13.04.00.3m1座混凝土6.2設備部分序號設備名稱規格型號參數單位數量備注1泥水分離器規26、格尺寸:10.0m4.06.0m沉淀區表面水力負荷:0.78m3/m2.h 沉淀區有效容積:240m3沉淀區水力停留時間:3.84h材質:碳鋼防腐套2組合件 2污泥螺桿泵型號:G50-1 流量:Q=20m3/h壓力:0.6MPa 功率:N=5.5KW臺23污水提升泵型號:YYG100-100 流量:Q=70m3/h揚程:13.6 功率:N=5.5KW臺24管道混合器設備型號: SK-300 設備規格: F3001500材質:碳鋼防腐臺15風機型號:BK6005 風量:8.9m3/min風壓: 0.06MPa 功率:15.2KW臺26氣浮池本體規格尺寸:12.0m3.03.0m 水力停留時間:1.5h 結構:鋼制防腐臺17刮渣機材質:組合件 B=3.0m功率:N=2.2KW 套18溶氣釋放器型號:TJ5 工作壓力:0.4MPa流量:5.0 m3/h 個109溶氣罐12003950mm臺110浮渣貯存箱規格尺寸:3.0m3.03.0m 結構:鋼制防腐臺111浮渣提升泵型號:50WQ15-22-2.2 流量:15m3/h揚程:22米 功率:2.2KW臺212曝氣生物濾池業主負責檢修,我方現場技術指導13好氧污泥回流業主負責重新啟動14調節加溫系統業主負責或根據現場測量確定水處理有限公司2012年4月15日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07-25
14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