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梅華路兩側外立面改造工程腳手架搭設施工方案(1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595869
2022-09-26
16頁
284.54KB
1、一、工程概況珠海市梅華路兩側外立面改造工程,位于珠海市香洲區東西走向主干道梅華路沿線兩側,東起梅華東路與情侶中路交接處珠海市第三中學,西至梅華西路與明珠北路交接,總長8.1公里,本項目涉及規劃用地面積約150000平方米,本次需改造(包括清洗)的外墻面積約276980平方米;施工層為地上以上,對涉級改造外墻-外墻涂料工程,擬計劃搭設鋼管腳手架作業,以華南名宇項目(中間突出部分需噴刷外墻涂料)標高55.32米為例計算,因從塔樓2層頂(標高8.92米)開始搭設,實際只需搭設48米即可;另外墻面清洗及拆除防盜網等作業擬搭設吊籃作業,施工單位為珠海市建安昌盛工程有限公司。二、編制依據1、 本工程建筑施2、工圖2、 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11)3、 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2011)三、鋼管腳手架搭設方案a) 本工程腳手架采用鋼管搭設,密目式安全網全封閉防護,基礎立桿落在室外砼面層上,所以搭設時為防止鋼管移動須在每根立桿下鋪墊墊板。b) 立桿縱距為1.31.8m,立桿橫距為0.7m,步距為1.8m,內立桿距外墻邊緣距離b1=0.3m。c) 使用范圍:外墻立面裝飾線條改造,只允許有兩個步層同時作業。設計活荷載為3KN/m2。d) 材料及規格選擇:根據技術規范要求,各構配件要求如下:鋼 管1) 鋼管應采用現行國家標準直縫電焊鋼管(GB/T13793-2003、8)或低壓流體輸送用焊接鋼管(GB/T3091-2008)中規定的3號普通鋼管,其質量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碳素結構鋼(GB/T700-2006)中Q235-A級鋼的規定。2) 鋼管采用483.0的鋼管,橫向水平桿最大長度不大于2.0m,其它桿最大長度不大于6.0m,每根鋼管的最大質量不應大于25kg。3) 新鋼管的檢查應符合以下規定:i. 應有產品質量合格證;ii. 應有質量檢驗報告,鋼管材質檢驗方法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金屬拉伸試驗方法(GB/T228)的有關規定。iii. 鋼管表面應平直光滑,不應有裂縫、結疤、分層、錯位、硬彎、毛剌、壓痕和深的劃道。iv. 鋼管外徑、壁厚偏差在-0.5mm以內、4、鋼管兩端切斜偏差在1.7mm以內。v. 鋼管必須涂上防銹漆。4) 舊鋼管的檢查應符合下列規定:i. 表面銹蝕深度不應大于0.5mm,銹蝕檢查應每年一次。檢查時,應在銹蝕嚴重的鋼管中抽取三根,在每根銹蝕嚴重的部位橫向截斷取樣檢查,當銹蝕深度超過規定時不得使用。ii. 鋼管彎曲變形應符合下表規定: iii.序號項目允許偏差(mm)示意圖檢查工具1鋼管彎曲:各種桿件鋼管的端部彎曲L1.5m5 L鋼板尺2立桿鋼管彎曲:3mL4m 4mL6.5m12 20 L3水平桿、斜桿的鋼管彎曲L6.5m305) 鋼管上嚴禁打孔。扣件a) 本工程扣件采用可鍛鑄鐵制作的扣件,其材質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鋼管腳手架扣件(G5、B15831)的規定。b) 腳手架采用的扣件,在螺栓擰緊扭力矩達65N.m時,不得發生破壞。腳手板采用由毛竹制作的竹笆腳手板。連墻件的材料質量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碳素結構鋼(GB/T 700-2006)中Q235-A級鋼的規定。e) 搭設要求:f) 立桿基礎:基礎立桿落在室外砼結構層,,底部鋪設墊板,地耐力符合要求。縱向水平桿、橫向水平桿、腳手板a) 本工程采用沖壓鋼片腳手板。作業層應滿鋪腳手板。外墻立面下有出入口位置,應搭設安全通道口,防護棚雙層設置,每層滿鋪腳手板。b) 縱向水平桿設置于立桿內側,其長度不宜小于3跨;接長采用對接扣件連接。對接扣件應交錯布置;兩根相鄰縱向水平桿的接頭不宜設置在6、同步或同跨內;不同步或不同跨兩個相鄰接頭在水平方向錯開的距離不應小于500mm,各接頭中心至最近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于縱距的1/3;縱向水平桿應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橫向水平桿上,并應等間距設置,間距不應大于350mm。c) 橫向水平桿的構造要求:主節點處必須設置一根橫向水平桿,用直角扣件扣接且嚴禁拆除;作業層上非主節點處的橫向水平桿,宜根據支撐腳手板的需要等間距設置,最大間距不應大于縱距的1/2;雙排腳手架的橫向水平桿兩端應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桿上。d) 作業層腳手板應鋪滿、鋪穩,離開墻面120150mm,腳手板應按其主竹筋垂直于縱向水平方向鋪設,且采用對接平鋪,四個角應用直徑1.2mm鍍鋅鋼絲固定7、在縱向水平桿上。立桿1) 每根立桿底部應設置墊板,必須設置縱、橫向掃地桿,立桿必須用連墻件與建筑物可靠連接。2) 立桿上的對接扣件應交錯布置:兩根相鄰立桿的接頭不應設置在同步內,同步內隔一根立桿的兩個相隔接頭在高度方向錯開的距離不宜小于500mm;各接頭中心至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于步距的1/3。3) 立桿頂端宜高出女兒墻上皮1m,高出檐口上皮1.5m。連墻件1) 連墻件宜靠近主節點設置,采用軟拉硬撐方法,偏離主節點的距離不應大于300mm,間隔為二步三跨,屋面層為二步二跨。2) 應從底層第一步縱向水平桿處開始設置。采用菱形布置,設置在每結構層的邊梁上,按每三跨設置。3) 本工程均為外墻外立面改造8、工程 ,連墻點設置十分關鍵,本搭設采用10鐵絲與建筑物用帶彎勾膨脹螺栓可靠連接。剪刀撐與橫向斜撐i. 剪刀撐采用外側立面每隔4跨且不小于6米設置一道。斜桿與地面的傾角為45度60度。剪刀撐跨越立桿的根數為57根。ii. 剪刀撐斜桿的接長宜采用搭接,斜桿的接長除頂層頂步外,其余各層各步接頭必須采用對接扣件連接。剪刀撐斜桿應用旋轉扣件固定在與之相交的橫向水平桿的伸出端或立桿上,旋轉扣件中心線至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于150mm。g) 搭設順序:按步層順序由下到上進行,按主體施工進度及時完成,搭設順序如下:立桿設置小橫桿大橫桿鋪板剪刀撐綁擋腳桿及欄桿綁立網h) 架體與建筑物拉結:同架體向上搭設同時設置。9、連墻件按兩步三跨設置,保證架體與建筑物之間連續牢固,不搖晃,不倒塌。腳手架頂部連墻桿相應加密,其設置為二步二跨(3.63.6m)設一處。i) 搭設作業時人站在下位內,安裝上部桿件,做到安全作業。四、外腳手架搭設的安全技術措施1、搭設架及四周范圍應場地平整,無材料及雜物堆放。2、外腳手架搭設人員持證上崗,并佩帶安全帽、系安全帶,穿防滑鞋。3、嚴格控制施工荷載、腳手板不得集中堆料施荷,施工荷載不得大于2KN/m2。不得將模板支架、纜風繩、泵送砼和砂漿的運輸管等固定在腳手架上;嚴禁懸掛起重設備4、在腳手架使用期間,嚴禁拆除主節點處的縱、橫向水平桿,縱、橫向掃地桿,連墻件。5、根據方案,安全掛網應隨同10、搭拆同時進行。6、材料的升降采用人工作業借助工具加強組織、不得高空拋空落。下傳材料及時整理分類堆放。7、嚴禁腳手板存在探頭板,鋪設腳手板以及多層作業時,應盡量使施工荷載內、外傳遞平衡。8、遇作業層時,在腳手架外側大橫桿與腳手板之間,按臨邊防護的要求設置防護欄桿和安全網,并滿鋪腳手板,防止作業人員墜落和腳手板上物料滾落。9、保證腳手架體的整體性。10、雨天或六級以上大風不得進行搭設或拆除作業。雨后作業應有防滑措施。11、外腳手架每半個月派專人進行維修加固一次,以達到堅固穩定,確保施工安全。五、腳手架的驗收1、腳手架搭設前,施工負責人按照施工方案要求,結合施工現場作業條件隊伍情況,做詳細的交底,并11、由腳手架組長指揮。2、外腳手架必須由經專業安技培訓后持證上崗的人員搭設,。3、搭設完畢后,由施工負責人組織,有關人員參加,按照施工方案和規范分段進行逐項檢查驗收,確認符合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4、檢驗標準:(應按照相應規范要求進行)腳手架要做到桿件齊全,間距不超過規定,連接牢固,聯體桿有效,量足,作業層腳手板滿鋪,防護完整。材料質量符合要求:鋼管應產品質量合格證,質量檢驗報告,鋼管表面應平直光滑,不應有裂縫、結疤、分層、錯位、硬彎、毛剌、壓痕和深的劃道。鋼管必須涂在防銹漆。舊鋼管表面銹蝕深度不應大于0.5mm,銹蝕檢查應每年一次。檢查時,應在銹蝕嚴重的鋼管中抽取三根,在每根銹蝕嚴重的部位橫向拱12、截取樣檢查,當銹蝕深度超過規定時不得使用。舊鋼管彎曲變形應符合規范規定。新扣件應有生產許可證、法定檢測單位的測試報告和產品質量合格證。舊扣件使用前應進行質量檢查,有裂縫、變形的嚴禁使用,出現滑絲的螺栓必須更換。新、舊扣件均應進行防銹處理。5、對腳手架檢查驗收按規范進行,凡不符合規定的應立即進行整改,對檢查結果及整改情況,按實測數據進行記錄,并由檢測人員簽字。6、外腳手架分段驗收按JGJ59-2011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和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11)中腳手架檢查評分標準實施細則進行檢查。未經驗收簽證,不得提前使用。7、腳手架按工程項目經理部要求搭設完畢,工程項目13、經理應按時辦理中間驗收,及時簽證,做好交接班手續。六、外腳手架拆除的安全技術措施1、腳手架拆除應按步層逐步完整拆除。當僅部分拆除時應在拆除前對未拆的端部采取封閉及加強措施。2、拆架程序應遵循由上而下,先搭后拆、一步一清的原則依次進行。嚴禁上下同時進行拆架作業。操作者應站在拆除桿的下方,有安全防護的范圍內。3、拆除順序為:安全防護網欄桿、擋腳桿剪刀撐竹榀大橫桿小橫桿立桿。4、拆架時應劃分作業區,周圍設繩綁圍欄或豎立警戒標志,地面應設專人指揮,禁止非作業人員進入。5、拆架的高處作業人員應戴安全帽,系安全帶、扎裹腿、穿軟底防滑鞋。6、聯體桿應拌同拆除的步層一同拆除,不得提前拆除。7、在拆架時,如必須14、換人,應將拆除情況交代清楚方可離開8、拆除的材料下運應充分利用垂直運輸機具,當采用人工時可用滑輪下送或多人接傳下遞,嚴禁拋擲。七、扣件式鋼管腳手架設計與計算扣件式鋼管落地腳手架的計算依據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11)、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 50007-2011)、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 50009-2012)、鋼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7-2003)等編制。(一)、參數信息:1.腳手架參數雙排腳手架搭設高度為 48 米,立桿采用單立管;搭設尺寸為:立桿的縱距為 1.5米,立桿的橫距為1.05米,大小橫桿的步距為1.5 米;內排架距離墻長度為0.30米;15、大橫桿在上,搭接在小橫桿上的大橫桿根數為 2 根;采用的鋼管類型為 483.0; 橫桿與立桿連接方式為雙扣件;取扣件抗滑承載力系數為 0.80;連墻件采用兩步三跨,豎向間距 3 米,水平間距4.5 米,采用扣件連接;連墻件連接方式為雙扣件;2.活荷載參數施工均布活荷載標準值:2.000 kN/m2;腳手架用途:裝修腳手架;同時施工層數:2 層;3.風荷載參數本工程地處廣東省,基本風壓為0.5 kN/m2;風荷載高度變化系數z 為1.00,風荷載體型系數s 為0.65;腳手架計算中考慮風荷載作用4.靜荷載參數每米立桿承受的結構自重標準值(kN/m2):0.1394;腳手板自重標準值(kN/m2)16、:0.300;欄桿擋腳板自重標準值(kN/m):0.110;安全設施與安全網(kN/m2):0.005;腳手板鋪設層數:7;腳手板類別:沖壓鋼腳手板;欄桿擋板類別:欄桿、沖壓鋼腳手板擋板;每米腳手架鋼管自重標準值(kN/m2):0.033;5.地基參數地基土類型:素填土;地基承載力標準值(kpa):160.00;立桿基礎底面面積(m2):0.25;地基承載力調整系數:1.00。 二、大橫桿的計算:按照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第5.2.4條規定,大橫桿按照三跨連續梁進行強度和撓度計算,大橫桿在小橫桿的上面。將大橫桿上面的腳手板自重和施工活荷載作為均布荷載計算大橫桿的17、最大彎矩和變形。1.均布荷載值計算大橫桿的自重標準值:P1=0.033 kN/m ;腳手板的自重標準值:P2=0.31.05/(2+1)=0.105 kN/m ;活荷載標準值: Q=21.05/(2+1)=0.7 kN/m;靜荷載的設計值: q1=1.20.033+1.20.105=0.166 kN/m;活荷載的設計值: q2=1.40.7=0.98 kN/m; 圖1 大橫桿設計荷載組合簡圖(跨中最大彎矩和跨中最大撓度) 圖2 大橫桿設計荷載組合簡圖(支座最大彎矩)2.強度驗算跨中和支座最大彎距分別按圖1、圖2組合。跨中最大彎距計算公式如下: 跨中最大彎距為M1max=0.080.1661.518、2+0.100.981.52 =0.25 kN.m;支座最大彎距計算公式如下: 支座最大彎距為 M2max= -0.100.1661.52-0.1170.981.52 =-0.295 kN.m;選擇支座彎矩和跨中彎矩的最大值進行強度驗算:=Max(0.25106,0.295106)/4490=65.702 N/mm2;大橫桿的最大彎曲應力為 = 65.702 N/mm2 小于 大橫桿的抗壓強度設計值 f=205 N/mm2,滿足要求!3.撓度驗算:最大撓度考慮為三跨連續梁均布荷載作用下的撓度。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 靜荷載標準值: q1= P1+P2=0.033+0.105=0.138 kN/19、m; 活荷載標準值: q2= Q =0.7 kN/m;最大撓度計算值為:V= 0.6770.13815004/(1002.06105107800)+0.9900.715004/(1002.06105107800) = 1.793 mm;大橫桿的最大撓度 1.793 mm 小于 大橫桿的最大容許撓度 1500/150 mm與10 mm,滿足要求!三、小橫桿的計算:根據JGJ130-2011第5.2.4條規定,小橫桿按照簡支梁進行強度和撓度計算,大橫桿在小橫桿的上面。用大橫桿支座的最大反力計算值作為小橫桿集中荷載,在最不利荷載布置下計算小橫桿的最大彎矩和變形。1.荷載值計算大橫桿的自重標準值:p120、= 0.0331.5 = 0.05 kN;腳手板的自重標準值:P2=0.31.051.5/(2+1)=0.158 kN;活荷載標準值:Q=21.051.5/(2+1) =1.050 kN;集中荷載的設計值: P=1.2(0.05+0.158)+1.4 1.05 = 1.719 kN; 小橫桿計算簡圖2.強度驗算最大彎矩考慮為小橫桿自重均布荷載與大橫桿傳遞荷載的標準值最不利分配的彎矩和 均布荷載最大彎矩計算公式如下: Mqmax = 1.20.0331.052/8 = 0.006 kN.m;集中荷載最大彎矩計算公式如下: Mpmax = 1.7191.05/3 = 0.602 kN.m ;最大彎21、矩 M= Mqmax + Mpmax = 0.607 kN.m;最大應力計算值 = M / W = 0.607106/4490=135.22 N/mm2 ;小橫桿的最大彎曲應力 =135.22 N/mm2 小于 小橫桿的抗壓強度設計值 205 N/mm2,滿足要求!3.撓度驗算最大撓度考慮為小橫桿自重均布荷載與大橫桿傳遞荷載的設計值最不利分配的撓度和小橫桿自重均布荷載引起的最大撓度計算公式如下: Vqmax=50.03310504/(3842.06105107800) = 0.024 mm ;大橫桿傳遞荷載 P = p1 + p2 + Q = 0.05+0.158+1.05 = 1.257 k22、N;集中荷載標準值最不利分配引起的最大撓度計算公式如下: Vpmax = 1257.451050(310502-410502/9 ) /(722.06105 107800) = 2.327 mm;最大撓度和 V = Vqmax + Vpmax = 0.024+2.327 = 2.35 mm;小橫桿的最大撓度為 2.35 mm 小于 小橫桿的最大容許撓度 1050/150=7與10 mm,滿足要求!四、扣件抗滑力的計算: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培訓講座劉群主編,P96頁,雙扣件承載力設計值取16.00kN,按照扣件抗滑承載力系數0.80,該工程實際的旋轉雙扣件承載力取值為12.823、0kN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與立桿連接時,扣件的抗滑承載力按照下式計算(規范5.2.5): R Rc 其中 Rc - 扣件抗滑承載力設計值,取12.80 kN;R -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傳給立桿的豎向作用力設計值;大橫桿的自重標準值: P1 = 0.0331.52/2=0.05 kN;小橫桿的自重標準值: P2 = 0.0331.05/2=0.017 kN;腳手板的自重標準值: P3 = 0.31.051.5/2=0.236 kN;活荷載標準值: Q = 21.051.5 /2 = 1.575 kN;荷載的設計值: R=1.2(0.05+0.017+0.236)+1.41.575=2.569 kN24、;R 12.80 kN,所以雙扣件抗滑承載力的設計計算滿足要求! 五、腳手架立桿荷載計算: 作用于腳手架的荷載包括靜荷載、活荷載和風荷載。靜荷載標準值包括以下內容: (1)每米立桿承受的結構自重標準值(kN),為0.1394 NG1 = 0.1394+(1.502/2)0.033/1.5048.00 = 8.290;(2)腳手板的自重標準值(kN/m2);采用沖壓鋼腳手板,標準值為0.3 NG2= 0.371.5(1.05+0.3)/2 = 2.126 kN;(3)欄桿與擋腳手板自重標準值(kN/m);采用欄桿、沖壓鋼腳手板擋板,標準值為0.11 NG3 = 0.1171.5/2 = 0.5725、8 kN;(4)吊掛的安全設施荷載,包括安全網(kN/m2);0.005 NG4 = 0.0051.548 = 0.36 kN;經計算得到,靜荷載標準值 NG =NG1+NG2+NG3+NG4 = 11.353 kN;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產生的軸向力總和,內、外立桿按一縱距內施工荷載總和的1/2取值。經計算得到,活荷載標準值 NQ= 21.051.52/2 = 3.15 kN;風荷載標準值按照以下公式計算 其中 Wo - 基本風壓(kN/m2),按照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01)的規定采用: Wo = 0.5 kN/m2; Uz - 風荷載高度變化系數,按照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26、B50009-2001)的規定采用: Uz= 1 ; Us - 風荷載體型系數:取值為0.645;經計算得到,風荷載標準值 Wk = 0.7 0.510.645 = 0.226 kN/m2;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軸向壓力設計值計算公式 N = 1.2NG+1.4NQ= 1.211.353+ 1.43.15= 18.034 kN;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軸向壓力設計值為 N = 1.2 NG+0.851.4NQ = 1.211.353+ 0.851.43.15= 17.373 kN;風荷載設計值產生的立桿段彎矩 MW 為 Mw = 0.85 1.4WkLah2/10 =0.850 1.40.226127、.5 1.52/10 = 0.091 kN.m;六、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穩定性計算公式為: 立桿的軸向壓力設計值 :N = 18.034 kN;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 :i = 1.59 cm;計算長度附加系數參照扣件式規范表5.3.3得 :k = 1.155 ;當驗算桿件長細比時,取塊1.0;計算長度系數參照扣件式規范表5.3.3得 : = 1.5 ;計算長度 ,由公式 lo = kh 確定 :l0 = 2.599 m;長細比 Lo/i = 163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 lo/i 的計算結果查表得到 := 0.265 ;立桿凈截面面積 : A = 4.2428、 cm2;立桿凈截面模量(抵抗矩) :W = 4.49 cm3;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 :f =205 N/mm2; = 18034/(0.265424)=160.502 N/mm2;立桿穩定性計算 = 160.502 N/mm2 小于 立桿的抗壓強度設計值 f = 205 N/mm2,滿足要求!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穩定性計算公式 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 :N = 17.373 kN;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 :i = 1.59 cm;計算長度附加系數參照扣件式規范表5.3.3得 : k = 1.155 ;計算長度系數參照扣件式規范表5.3.3得 : = 1.5 ;計算長度 ,由公式 l0 = k29、uh 確定:l0 = 2.599 m;長細比: L0/i = 163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 lo/i 的結果查表得到 := 0.265立桿凈截面面積 : A = 4.24 cm2;立桿凈截面模量(抵抗矩) :W = 4.49 cm3;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 :f =205 N/mm2; = 17372.52/(0.265424)+90666.844/4490 = 174.808 N/mm2;立桿穩定性計算 = 174.808 N/mm2 小于 立桿的抗壓強度設計值 f = 205 N/mm2,滿足要求!七、最大搭設高度的計算: 按規范5.3.6條不考慮風荷載時,采用單立管的敞開式30、全封閉和半封閉的腳手架可搭設高度按照下式計算: 構配件自重標準值產生的軸向力 NG2K(kN)計算公式為:NG2K = NG2+NG3+NG4 = 3.064 kN;活荷載標準值 :NQ = 3.15 kN;每米立桿承受的結構自重標準值 :Gk = 0.139 kN/m;Hs =0.2654.2410-4205103-(1.23.064+1.43.15)/(1.20.139)=89.355 m;按規范5.3.6條腳手架搭設高度 Hs等于或大于26米,按照下式調整且不超過50米: H = 89.355 /(1+0.00189.355)=82.026 m;H= 82.026 和 50 比較取較小31、值。經計算得到,腳手架搭設高度限值 H =50 m。腳手架單立桿搭設高度為48m,小于H,滿足要求!按規范5.3.6條考慮風荷載時,采用單立管的敞開式、全封閉和半封閉的腳手架可搭設高度按照下式計算: 構配件自重標準值產生的軸向力 NG2K(kN)計算公式為:NG2K = NG2+NG3+NG4 = 3.064 kN;活荷載標準值 :NQ = 3.15 kN;每米立桿承受的結構自重標準值 :Gk = 0.139 kN/m;計算立桿段由風荷載標準值產生的彎矩: Mwk=Mw / (1.40.85) = 0.091 /(1.4 0.85) = 0.076 kN.m;Hs =( 0.2654.241032、-4205103-(1.23.064+0.851.4(3.15+0.2654.241000.076/4.49)/(1.20.139)=79.746 m;按規范5.3.6條腳手架搭設高度 Hs等于或大于26米,按照下式調整且不超過50米: H = 79.746 /(1+0.00179.746)=73.856 m;H= 73.856 和 50 比較取較小值。經計算得到,腳手架搭設高度限值 H =50 m。腳手架單立桿搭設高度為48m,小于H,滿足要求!(八)、連墻件的穩定性計算: 連墻件的軸向力設計值應按照下式計算:Nl = Nlw + N0連墻件風荷載標準值按腳手架頂部高度計算z0.92,s0.33、214,00.14,Wk = 0.7zs0=0.7 0.920.2140.14 = 0.019 kN/m2;每個連墻件的覆蓋面積內腳手架外側的迎風面積 Aw = 16.2 m2;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條連墻件約束腳手架平面外變形所產生的軸向力(kN), N0= 5.000 kN;風荷載產生的連墻件軸向力設計值(kN),按照下式計算:Nlw = 1.4WkAw = 0.438 kN;連墻件的軸向力設計值 Nl = Nlw + N0= 5.438 kN;連墻件承載力設計值按下式計算:Nf = Af其中 -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 l/i = 300/15.9的結果查表得到34、 =0.949,l為內排架距離墻的長度; A = 4.24 cm2;f=205 N/mm2;連墻件軸向承載力設計值為 Nf = 0.9494.2410-4205103 = 82.487 kN;Nl = 5.438 Nf = 82.487,連墻件的設計計算滿足要求!連墻件拉接部分柔性鋼筋的直徑按下式計算: A = N/fy d = 2(A/2/)1/2其中 fy-為拉接柔性鋼筋的抗拉強度取:210N/mm2 A-拉接柔性鋼筋的截面積按照兩個截面計算A=25.893mm2 N-拉接柔性鋼筋上承受的拉應力(kN) d-拉接柔性鋼筋的直徑(mm)d =4.06mm由以上計算得到柔性拉接鋼筋的最小直徑d = 4.06mm。 (九)、立桿的地基承載力計算: 立桿基礎底面的平均壓力應滿足下式的要求 p fg 地基承載力設計值:fg = fgkkc = 750 kPa; 其中,地基承載力標準值:fgk= 750 kPa ;腳手架地基承載力調整系數:kc = 1 ; 立桿基礎底面的平均壓力:p = N/A =67.942 kPa ;其中,上部結構傳至基礎頂面的軸向力設計值 :N = 13.588 kN;基礎底面面積 :A = 0.2 m2 。p=67.942kPa fg=750 kPa 。地基承載力滿足要求!滿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