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暨市舊城改造項目商業裙房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施工方案(1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595892
2022-09-26
19頁
913.54KB
1、諸暨市舊城改造項目37#地塊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方案二0一一年十二月目錄1、編制依據12、概況13、施工準備13.1作業條件14、施工部署25、施工工藝25.1工藝流程25.2施工操作工藝2保溫、隔熱、養護2冷卻水管降溫法的計算及設計3保溫、隔熱、養護的方法136、確保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質量的技術組織措施156.1組織措施156.2控制混凝土收縮裂縫的技術措施157、安全保證措施168、成品保護179、施工中不可預見性事發控制措施1710、施工時應注意的問題1811、所需要的質量記錄181、編制依據工程施工圖紙、圖紙會審記錄及本工程涉及到的國家、地方有關地下防水構造圖集,本工程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2、;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規范 GB50496-2009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 GB503002001 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GB502042002 地下防水工程質量驗收規范 GB502082002 地下防水工程技術規范 GB501082002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GB502022002高層建筑箱形與筏形基礎技術規范 JGJ699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范 JGJ3-2002泵送混凝土施工技術規范 JGJ/T1095預拌混凝土 GB1490294混凝土外加劑應用技術規范 GB501192003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 GB50010-2002建筑施工手冊(第四版)。2、概況本工程用地3、面積36869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249113平方米(其中地下部分70483平方米,地上部分178270平方米),塔樓建筑高度約212米,地上46層,包括地下室、裙房和主樓三部分。地下室為停車及設備用房,裙房為商業中心,主樓為酒店和寫字樓。(商業中心77033平方米,酒店46016平方米,辦公42461平方米),主樓位于基地西南角,功能為酒店和辦公。商業裙房為大型商業中心及影院等配套設施。3、施工準備3.1作業條件已按方案要求進行質量、安全交底、并安排好作業人員的交接班施工道路、施工場地、水電、照明已布設輸送泵及泵管已布設并試車鋼筋、模板、予埋件、測溫管等已檢驗合格。模內清理干凈,防水保護層已4、噴水濕潤并排除積水保濕、保溫材料備齊,工具備齊,振動器試運轉合格現場調整坍落度的減水劑備齊,商品砼廠專業技術人員、調度人員到位。砼的抗壓、抗滲試模齊全,數量充足聯絡、指揮器具已準備就緒與社區、城管、交通、環保部門已辦理必要的手續4、施工部署根據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塔樓樓基礎筏板混凝土按整體進行澆筑,混凝土的澆筑速度為48mh。5、施工工藝 本工程大體積砼的施工時間約在1月上旬,預計施工時的氣溫最高為7左右,夜間最低氣溫約為5左右,氣溫基本適宜大體積砼的施工。5.1工藝流程預拌砼場外運輸場內運輸與布料砼澆注表面處理保溫養護、測溫。5.2施工操作工藝5.2.1保溫、隔熱、養護預計今年1月份施工大氣5、平均溫度最高為15以上,混凝土澆筑溫度在10以內,進行計算分析。1)最大絕熱溫升TmcQ/c式中 T混凝土最大絕熱溫升();mc本計算水泥用量按444 kg/m3;Qo每公斤水泥水化熱量取377KJ/kg c混凝土比熱、取0.97kJ/(kgK);混凝土密度、取2400(kg/m3);T=722)混凝土內部不同齡期溫度求不同齡期絕熱溫升混凝土塊體的實際溫升,受到混凝土塊體厚度變化的影響,因此與絕熱溫升有一定的差異。水化熱溫升與混凝土塊體厚度有關的系數值,如表所示。不同齡期水化熱溫升與混凝土厚度有關系數值。表3-17 不同齡期水化熱溫升與混凝土厚度有關系數值混凝土厚度(m)不同齡期水化熱溫升與澆6、筑混凝土厚度降溫系數3d7d20.620.5830.680.673.60.720.75由公式Tt=T(t)式中Tt混凝土不同齡期的絕熱溫升;T(t)混凝土最高絕熱溫升;不同齡期水化熱溫升與混凝土厚度有關值。經計算列于下表。表3-16 混凝土最終絕熱溫升()混凝土厚度(m)T3T7244.641.835048.23.651.854 不同齡期混凝土中心最高溫度maxTjTt式中Tmax不同齡期混凝土中心最高溫度; Tj混凝土澆筑溫度;進行計算分析,取10; Tt不同齡混凝土絕熱溫升。計算結果列于下表。表3-20 不同齡期混凝土中心最高溫度()混凝土厚度(m)T3T7254.651.836058.27、3.661.864冷卻水管降溫法的計算及設計(1)混凝土表層溫度T2(t)Tq4h(Hh)T1(t)Tq/H2 式中:T2(t)混凝土表面溫度();Tq施工期大氣平均溫度()取值為8;H混凝土計算厚度(m);T1(t)混凝土中心溫度()。h混凝土虛厚度(m);hk/;k折減系數,取2/3;混凝土導熱系數,取2.33W/(mK);混凝土模板及保溫層的傳熱系數(W/m2K),由于是大體積混凝土如未采取保溫措施時此,處取空氣的平均傳熱系數5W/m2K。混凝土表層溫度計算結果列于下表。表3-30 混凝土表層溫度()混凝土厚度(m)T3T7219.118.5320.5203.620.421混凝土中心最高8、溫度列于下表。表3-31 混凝土中心最高溫度()混凝土厚度(m)T3T7254.651.836058.23.661.864表3-32 混凝土內外溫差()混凝土厚度(m)T3T7235.533.3339.538.23.641.442規范要求混凝土的內外溫差應控制在不大于25的范圍內,所以要對大體積混凝土采取降溫措施,降溫幅度列于下表。表3-33 混凝土降溫幅度計算值()混凝土厚度(m)T3T7210.58.3314.513.23.616.417(2)混凝土內需排除的水化熱及冷卻水量Q水化熱排除量(KJ);T1降溫幅度;C混凝土比熱J/(Kg):0.99103;混凝土密度2400Kg/m3;V澆筑9、量m3,3.6m處168m,3m處要248m,2m處要1500m。水化熱計算結果列于下表。表3-35 水化熱排出量(KJ)C40各齡期(d)T3水化熱5.3107(3)吸收水化熱所需要的水量Q水化熱排除量(KJ);Cpm水的比熱容kJ/(Kg):4.1868;t2入水溫度,取冬季自來水溫度:10;t1出水溫度38。吸收水化熱所需的水量計算結果列于下表。表3-36 吸收水化熱用水量(KG)C60各齡期(d)T3用水量0.5106吸收水化熱所需的水量計算結果列于下表。表3-37 吸收水化熱用水體積(m3)C40各齡期(d)T3用水量0.5103(4)冷卻管徑計算S冷卻管內壁截面積m2;V冷卻水體積10、m3V流冷卻水流速:2m/s;T冷卻時間(s):取24小時。計算得S=0.5103/(2246060)=0.310-2 m2由水管截面面積公式S=r2可計算的管徑r=0.03m,本工程公稱直徑(內徑)為DN=50mm鋼管作為冷卻水管。綜上所得,塔樓大體積混凝土澆筑,內部采用預埋冷卻循環水管,送入循環冷卻水,強制降低混凝土內部水化熱的溫度。冷卻水管采用直徑50mm的鋼管,設置在電梯深坑最厚的中間位置,此冷卻水管與鋼筋支架共用,具體設置平面圖,詳圖做法如圖所示。圖1:冷卻管平面圖(后有附圖)圖2:冷卻管剖面圖B3-B3圖3:冷卻管剖面圖B4-B4圖4:冷卻管剖面圖B5-B5圖5:冷卻管剖面圖B6-11、B6圖6:冷卻管剖面圖B7-B7冷卻水溫度控制:混凝土澆筑前,要二次運行循環水系統,以確保冷卻水系統密閉性,如發現漏水,應標識、停運、補焊,確保各處嚴密不漏水。混凝土澆筑開始后,依次開啟系統的各個循環,使循環水與混凝土同步升溫,啟動初期1d 內采用最大通水量,以最大限度地帶走混凝土內部的熱量。1d后,因部分混凝土開始凝固,測溫已經開始,可根據測溫情況決定水流量。如混凝土內部溫度與入水溫度之差小于20,可加大水量,如入水溫度與混凝土內部溫差在2025,則需減少水量。最終使混凝土內部最高溫度與循環水進水溫差控制在20左右。如發現溫差小于15,采取在水箱中加入冷水并將部分水箱內熱水抽走的方法以加大溫12、差,以增強冷卻效果,降低混凝土內部溫度峰值。(1) 入水溫度與內部混凝土溫度之差必須小于25;(2) 保證混凝土降溫速率不超過規定的1.2,如有超出應及時調整入水溫度和水的流速;(3) 在澆筑后24h,進水口與出水口溫度差不得超過15;(4) 循環系統應以4h為一個周期,進行進出水方向的調整。方法為冷卻管供水系統為單向系統,即可進水也可排水;(5) 各層之間混凝土的冷卻循環水上下之間對應的冷卻水進出方向應保持反向。采用調整水箱溫度與循環水流速保證上述溫差準確,并保證冷卻效率。以達到有效地防止混凝土各齡期溫度裂縫的出現。大體積溫控為一動態質量控制過程,應根據工程實際施工的信息結合當時情況,隨時調13、整施工方案以適應質量控制的需要。本設計方案所采取的冷卻水系統的布置與冷卻循環制度均為根據分析計算所得到,在施工過程中可根據情況適當調整。保溫、隔熱、養護的方法混凝土澆筑時間在1月10號左右進行,預測大氣平均溫度在5,因此必須做好混凝土的養護、覆蓋保溫、溫度監測等工作。塔樓底板澆筑后,應及時覆蓋保溫。初凝后隨即覆蓋0.6mm塑料薄膜或麻布,四周用土堆堰,內防水降溫。為及時了解混凝土的內外溫差變化,應派專人監測其表面溫度和內部溫度,測溫時間不少于14天,前7天每隔4小時測溫一次,后7天每隔8小時測溫一次,測溫過程中如發現溫差大于25時(重要結構20),要采取有效措施,如調整保溫層厚度等,直至溫差低14、于25。塔樓底板面積為802m,設置14個測溫孔,3.6m與3m板厚處測溫孔布置加密。每個測溫孔處預埋直徑50mm鋼管,位置與數量見各剖面圖及布置圖,測量大體積混凝土的測量器采用電子測溫器。具體情況見下圖:圖7:測溫孔平面圖圖8:測溫孔剖面圖6、確保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質量的技術組織措施6.1組織措施1、施工前組織對參加大體積混凝土施工的各工種人員進行技術交底(特別是混凝土振搗、收面、養護、測溫人員),使全體施工人員對整個施工部署、施工方法、施工要求和應注意的問題有一個全面的掌握,做到心中有數。2、質檢部要制定專項質量保證措施,增加人員,加強管理。3、進場的原材料,必須按規定進行復試,不合格材料要15、清退出場。4、派專人負責,以加強對攪拌站的管理,保證計量的準確性。5、分項工種,各工序嚴格執行“三檢”制度。6、現場指揮、值班人員要時刻檢查施工情況,及時決策處理出現的施工問題,以保證施工質量。7、嚴格按照施工技術方案組織施工,按標準操作。對違反規定不負責任、不聽指揮的人,一經發現,立即現場處罰。8、時刻掌握混凝土內部溫度變化情況,隨時作好應急準備,并做好測溫記錄。9、混凝土養護的覆蓋層不準擅自拆除。拆除前須報告技術負責人批準后方能按要求進行。6.2控制混凝土收縮裂縫的技術措施1、減少水泥水化熱的影響為控制溫度裂縫,本工程使用PO32.5水泥品種;優化混凝土的配合比,以降低水泥單方用量,減少水16、泥水化熱.2、摻合料及外加劑摻合料: 摻用適量的級粉煤灰,以代替水泥,從而降低水化熱,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并增加混凝土的可泵性,同時粉煤灰對混凝土的后期強度有較好的增強作用,摻量以實驗室配制為準,達到滿足混凝土強度,抗滲強度及混凝土可塑性的要求。外加劑:a高性能泵送劑,起緩凝、減水、引氣、減少坍落度損失等多重功能。并延長混凝土初凝時間,降低水化放熱速度。b摻加MPC纖維膨脹劑,降低混凝土收縮,可以減少大體積混凝土內部微裂縫,從而提高結構自防水能力。3、選擇優質骨料粗骨料:進行優化級配設計,優先選用自然連續級配的粗骨料,使混凝土具有較好的和易性、較少的用水量、節約水泥用量、具有較高的抗壓強度。本17、工程粗骨料選用粒徑分別為520碎石,含泥量不大于1%。采用連續級配,增加骨料用量,降低空隙率,可適當減少水泥用量,從而降低水化放熱總量。 細骨料:選用優質中砂,砂中含泥量控制在2以內。細度模數在2.6-2.9之間,平均粒徑在0.381左右。以減少水泥和水的用量,從而降低混凝土的溫升和減少混凝土的收縮。4、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澆筑溫度結合當前氣象條件,本工程混凝土澆筑時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溫度在15左右5、延緩混凝土的溫升混凝土分層施工,澆筑之后及時蓄水養護。既能減少升溫階段的內外溫差,防止產生表面裂縫,又能使水泥順利水化,提高混凝土的極限拉伸值,防止產生過大的溫度應力和溫度裂縫。6、提高混凝土的極限拉18、伸值混凝土的收縮和極限拉伸值除與水泥用量、骨料品種和級配、水灰比、骨料含泥量等因素有關外,與施工工藝也密切相關。混凝土澆筑初凝前二次振搗也非常重要,它能提高混凝土與鋼筋的握箍力,減少混凝土內部微裂,增加混凝土的密實度,提高抗壓強度,從而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7、安全保證措施1、凡進入施工現場的人員,必須接受“三級”安全教育,具備一般的安全常識,并與項目安全部門簽訂有關安全施工責任制度。2、進入現場施工的人員,要掌握并嚴格執行現場安全施工紀律(制度),執行“三寶”防范措施,增強自我防護意識。每天有專職安全員值班,組織安全執法隊,專門負責監督施工安全工作。3、進行施工技術質量交底的同時,必須進行安全19、交底,嚴格執行各種安全制度。4、施工前,項目總工進行技術交底,使所有施工人員了解和掌握“干什么?怎么干?注意什么”,明白有關安全施工的具體要求和操作方法。5、專用設備必須專人操作;機電設備由專人維修保養和管理,嚴禁非電工進行接線。6、實行三相五線制,一機一閘,安裝漏電保護器。7、基坑周邊設防護欄桿。8、夜間施工要有足夠的照明,重要部位、通道口要有安全指示燈。9、加強基坑護坡及周圍建筑物的監測,隨時報告情況,以便及時采取措施。8、成品保護1、大體積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柱墻的鋼筋應派專人進行過程監控,防止鋼筋的位置因混凝土輸送泵的沖擊力、碰撞或因混凝土的流動造成偏移,導致鋼筋移位。為此鋼筋應采取如下20、防偏移措施: 暗柱、剪力墻與底板上層鋼筋的交接處應設一個完整箍,與底板上層鋼筋點焊,然后暗柱、剪力墻的縱筋與箍筋點焊;根據設計要求,將暗柱、剪力墻的部分縱筋落到底板的下層筋上,并與下層筋點焊固定;必要時對已經綁扎好的鋼筋應設斜撐與箍筋或水平筋連接,對于重點部位,搭鋼管架進行保護。2、混凝土強度達不到1.2N/mm2以前不準上人或在混凝土表面堆放重物及進行下道工序施工,否則易發生混凝土表面破損或凸凹不平的現象,影響觀感質量;9、施工中不可預見性事發控制措施1、停水停電因采用的是商品混凝土,停水對大體積混凝土的澆筑影響不大,如停水影響混凝土的養護,可與市政公司聯系,用灑水車往工地運水,滿足混凝土養21、護的需要。混凝土澆筑中不能發生停電現象,請業主提前與供電部門聯系及協商,保證在大體積混凝土施工過程中供電正常,并且在工地備一臺小型發電機(10KW),滿足混凝土振搗設備的需要,另提前備用一臺汽車泵,以解決停電時混凝土的泵送問題。2、下雨等天氣影響下雨時,澆筑過的混凝土工作面用塑料薄膜覆蓋,防止雨水直接淋其表面。派專人收聽天氣預報,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時盡可能避開對施工有嚴重影響的惡劣天氣,如雨、大風等天氣,這是非常有必要的。10、施工時應注意的問題1、由于本工程主樓筏板屬于大體積混凝土,在施工過程中應引起高度重視。混凝土必須進行二次振搗。2、澆筑混凝土前認真填寫混凝土申請單。3、開始澆筑前地泵輸送22、管必須加水高壓濕潤,濕潤輸送管的水必須排放到基坑以外,然后泵送砂漿,作為潤管材料,防止堵管發生。4、澆筑混凝土前必須將雜物清理干凈,否則不得澆注混凝土。5、澆筑前必須將地泵、振動器等動力機械全部到位,并全負荷試運行,以免影響施工進度。6、每車混凝土進場以后由專職試驗員進行檢查,對和易性差、不符合要求的混凝土嚴禁用于工程上。7、布灰必須由遠及近,倒退均勻布灰,為振搗手創造有利條件。8、振搗手必須按操作規程要求進行操作,梅花形布陣,振搗半徑1.5R,環環相接,快插慢拔,進入下層不少于5cm。9、施工中必須隨時監控混凝土的質量動態,發現異常情況立即報告技術主管,進行分析、制定措施進行處理,根據施工進23、度情況,混凝土應及時搓平壓光。10、施工技術人員必須在現場旁站,隨時掌握現場情況和攪拌站的供應速度,以便及時進行調度和協調,杜絕冷縫的出現。11、計量人員必須按要求如實填寫測溫記錄,每天將記錄交技術部門分析混凝土水化熱和強度的增長情況。12、施工用電必須有三級保護和接地零線,非電工嚴禁從事電工作業。13、振搗手作業時必須按要求穿膠鞋和戴絕緣手套。14、施工人員上下基坑時,必須按順序走施工通道,避免一切安全事故的發生。15、施工作業人員在施工過程中必須做到工完料凈場地清,特別在夜間施工時要做到文明施工、不擾民。11、所需要的質量記錄1、水泥出廠質量證明書及進場復試報告;2、石子試驗報告;3、砂試驗報告;4、摻合料出廠質量證明書及進場復試報告;5、外加劑出廠質量證明及進場試驗報告、產品說明書;6、混凝土施工配合比通知單;7、混凝土試塊強度試壓、抗滲報告;8、混凝土工程質量驗收記錄;9、混凝土施工日志;10、大體積混凝土的測溫記錄;11、其它相關方要求的施工管理及技術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