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吊附墻頂升補充技術交底(13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596328
2022-09-26
13頁
1.59MB
1、7030(B)塔吊附墻頂升補充交底第一部分:頂升補充內容1、頂升前的準備工作檢查液壓站是否完好,型號規格是否符合(液壓站的要求:液壓系統額定工作壓力40MPA,最大頂升力100T)。注意:液壓系統正常頂升時,液壓站顯示的讀數為30MPA;液壓系統正常下降時,液壓站顯示的讀數為2MPA 左右。當液壓站工作中讀數相差太大時,需要查明原因。檢查風速儀是否完好,以便隨時監測風力。檢查電纜長度是否滿足頂升高度需求。檢查頂升橫梁是否與油缸用銷軸連好,并檢查掛靴(注意:掛靴是否有鼙鼓現象)是否吊在頂升踏步上。檢查頂升橫梁平臺是否安裝。2、頂升平衡配置塔機只能在將小車開到理論平衡位置后,才能進行下述操作。將液2、壓泵站操縱桿推到“向上頂升”方向,向上頂升。直到回轉支撐的支腿剛剛離開魚尾板為止。檢查塔機是否平衡,如不平衡移動變幅小車進行重新調整。附:可通過檢驗回轉支撐支腿與魚尾板是否在一條垂線上,找到變幅小車的準確平衡位置。此時,可在臂架斜腹桿上系布條作為標記。小車開到對應臂長平衡的理論計算位置表:(加入現場實際吊重需要的配平位置)吊臂長度(m)40 45 50 55 60 65 70 小車平衡位置(m)(4 倍率時帶載 2.5T)24.9 23.4 21.2 19.7 19.1 18.5 17.9 小車平衡位置(m)(4 倍率時帶載 2 標準節)16 15.1 13.6 12.7 12.3 11.9 3、11.5 小車平衡位置(m)(4 倍率時帶載 1 標準節)32 30.2 27.2 25.4 24.6 23.8 23 小車平衡位置(m)(2 倍率時帶載 2 捆圓盤)16(如下圖)(此表為理論計算位置,我們頂升時可以遵循頂升注意事項來進行實際調整,使塔機到實際的平衡位置后再進行頂升加節。)沙浦頂升配平圖(永茂 7030,二倍率,50 米大臂)3、頂升加節步驟(1)頂升原理頂升加節是一系列重復多次的作業,其步驟是:用頂升橫梁上的頂升油缸頂起塔機下支座以上部分(包括套架總成)。用頂升套架上的鎖靴將頂起的塔機部分固定在塔身頂升踏步上。抽出掛靴上鎖閉的安全銷,取下掛靴使脫離塔身踏步,然后收縮油缸活塞4、,帶動該組件上升。將掛靴組件落在相鄰的上一步踏步上。為了獲得標準節放進頂升套架所需空間,將頂升操作步驟重復三遍。(2)加節過程將引進小車用螺栓與標準節相連,然后放到塔機引進梁下方。如下圖1。如果采用二倍率滑輪組頂升加節是,應按圖1 中 A 所示方法安裝板鉤。圖 1 用吊鉤吊起帶有標準節的引進小車,將其送進引進梁上。如下圖2。圖 2 將小車開到對應臂長平衡的理論計算位置。我們可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遵循頂升注意事項來進行實際調整,使塔機到實際的平衡后再進行頂升加節。拆下回轉與過渡節上的銷軸,啟動液壓站,手柄擺到“向上頂升”位置。油缸將回轉以上部分頂起,使回轉底座的主角鋼與過渡節上的主角鋼微微離開5-15、0mm(如圖 3),觀察塔機上部回轉支座角鋼是否與下面聯接的主角鋼在一條直線上,以此校驗小車的平衡位置是否正確。如不符合上述條件,應開動小車進行調整,以達到平衡,此時塔吊不得做回轉等其他運動。圖 3如平衡,繼續頂升,頂到一個行程后,用鎖靴將頂起的部分固定在塔身頂升踏步上。如圖 4。圖 4將掛靴上的安全楔取下,然后從頂升踏步上取下掛靴,提起油缸使橫梁與掛靴一起提升,提升至相鄰的上一個踏步上,并用安全楔按下圖5 示將其鎖好。圖 5 操作操縱桿,使頂升套上的鎖靴與頂升踏步脫離,繼續下一個頂升過程,直至頂升的距離能放入一個標準節為止。引進標準節,用銷軸將標準節與下面的過渡節或者標準節相連,再用套架上的6、頂升安全銷把引進的標準節與下回轉支座相連。直到加最后一個標準節時,必須用標準節的塔身銷軸與回轉支座相連。如下圖6 所示。圖 6附:頂升中需要注意事項。在頂升時嚴禁移動變幅小車,嚴禁回轉起重臂及用吊鉤做起升或下降動作。風速超過 13m/s 時,不容許進行頂升。無論頂升或下降,必須保證頂升橫梁上的掛靴與踏步鎖緊,以免掛靴脫落造成危險。鎖靴抬起后,必須套入鎖環防止操縱桿回落,造成危險。為了防止風吹動大臂轉向而導致傾覆扭矩大于平衡力矩,可以把制動按鈕XRFS 打開。以保證大臂指向頂升方向而不改變。為了防止突然斷電,回轉無法鎖住的塔機,可以事先準備一塊木方。當斷電時,把木方塞在回轉電機齒輪與回轉支撐齒輪7、嚙合處,阻止大臂轉向。頂升完成后需要測量塔身垂直度偏差。根據規范,最上一道附墻以下塔身垂直度偏差不得超過 2;最上一道附墻以上塔身垂直度偏差不得超過4。超出規范時,需要通過調節附墻桿長度來調整垂直度偏差。頂升后最后一道附墻以上標準節數量及兩附墻之間的標準節數量必須滿足下圖7 要求,避免超出說明書規范而發生意外事故。圖 7 第二部分:附墻安裝補充內容:1、附墻框各部件圖示如下圖8:圖 82、附墻安裝步驟:先拆除塔身上的扶梯以便于附著框的安裝。在地上將側梁 1 和 2 裝在前梁 3 上,(插上銷軸 11是為了定位側梁 1 和 2)。吊升上述安裝組件到所需塔身位置,(附著框架的前梁3 應該朝向建筑物8、)。為了便于安裝,可用兩根吊繩做導向。將前梁 3 吊放在塔身中部水平腹桿上,(詳見下圖 9)。圖 9折轉側梁 1 和 2 就位,并用銷軸 11 緊固。吊升后梁 4 就位,并用銷軸 11安裝到側梁上。吊裝支架 6 和 8(各兩件),并用銷軸 11緊固在梁上。將斜撐桿 5 與支架 8 連接,并用銷軸 12 緊固。檢查附著框架的水平位置,必要時做適當調整。?放上外楔塊 10,敲擊楔塊,使附著框與塔身立柱接觸。?放上楔架 7?放上外楔塊 9,敲擊楔塊。?安放楔子后,檢查楔子與塔身之間有沒有間隙。?安裝和附著框一起供給的爬梯,然后在此爬梯上裝兩個護身欄部件。?安裝附著桿。附著桿安裝形式見下圖10。圖 19、0第三部分:垂直度偏差調整內容:垂直度偏差調整步驟:將塔機空載轉至頂升方向,測量員從頂升方向測量塔機垂直度,并記錄數據于下表1。然后將塔機旋轉 90 度,測量員跟隨塔機同步旋轉90 度測量垂直度,又記錄數據于下表1。表 1對照記錄表,通過附墻桿調節螺桿(如下圖11 所示)調節附墻桿長度,以使偏差量回歸到規范范圍內。圖 11 調整時,應從偏差量最大的那個方向開始調整。并應調整完成一個方向再開始下一個方向的調整。四個方向調整完成后,應重新測量一遍垂直度偏差。若偏差符合規范則調整完成;若偏差不符合規范則重復步驟,直至偏差符合規范。調整注意事項:(1)調整過程中,測量員應始終使用測量儀觀察垂直度偏差變10、化情況。當偏差變化至符合要求時,應及時通知操作人員,停止該方向的調整,以免調整過量。(2)調整過程中塔機始終處于靜止狀態,不得進行吊運作業。(3)調節螺栓太緊以致調整不動時,可以通過旋轉塔機,采用塔機后臂重量大于前臂重量的道理來松動螺栓,以便調節。也可以通過前臂吊重物,使前臂力矩大于后臂力矩的道理來松動螺栓,進行調節。但是,調節完成后,必須把塔機旋轉回原位,才能進行垂直度的觀察。(4)偏移方向與調節的附墻桿之間關系如下圖12 和下表 2 所示。調節螺桿圖 12表 2第四部分:應急事情處理內容在附墻頂升過程中會出現一些突發事情需要處理,為避免突發事情的出現而造成事故,需要預先知道如何應對突發事情11、。下面列舉一些突發事情的應急處理內容。1、頂升過程中發現液壓站漏油的處理方法:備足液壓油,停止頂升,將塔機降回至穩定狀態。然后將液壓站拉回廠維修(更換)。2、頂升過程中發現液壓缸漏油的處理方法:停止頂升,將塔機降回至穩定狀態。然后將液壓缸拉回廠維修。3、頂升過程中出現液壓缸下降不停、下滑現象的處理:停止頂升,將塔機降回至穩定狀態。然后將液壓缸拉回廠維修。4、頂升過程中出現油缸抖動現象的處理方法:停止頂升,將塔機降回至穩定狀態。然后按照說明書規定將節流閥調整至最佳狀態。(注意:禁止在油缸有負荷時調整節流閥,否則會發生重大事故。調整高壓節流閥要慎重!)附:節流閥的調整方法:如下圖 12取下帶帽螺母12、(a)松開鎖緊螺母(b),調整針閥螺栓(5),再將其松開四分之一圈(初次頂升時不要超過該圈數),然后擰緊螺母。試頂升一下,如若不合適,可再調整。如果速度太慢,可將針閥再松一點,但一次最多只能松開四分之一圈,調整后擰緊鎖緊螺母,安上帶帽螺母。圖 125、頂升時突然斷電的處理方法:該塔機為斷電回轉自鎖型。此時需要聯合機管員,查找斷電原因,及時送電,完成該步的頂升過程。6、頂升時突然刮大風下大雨的處理方法:停止頂升,將塔機降回至穩定狀態。然后等待天氣明朗,繼續頂升。7、頂升時掛靴鼙鼓的處理方法:停止頂升,將塔機降回至穩定狀態。然后用小型磨光機修整鼙鼓位置。第五部分:附墻頂升后驗收內容:附墻頂升完成后需要組織驗收,下表3 為需要驗收的內容。驗收需要組織項目部和監理參加。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