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鐵路大石頭特大橋橋梁橋面系豎墻及擋砟墻施工技術交底(1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596405
2022-09-26
9頁
44.07KB
1、技 術 交 底 記 錄吉琿施技-20-1工程名稱新建鐵路吉林至琿春線分部(分項)工 程大石頭特大橋橋面系施工交底項目A、B豎墻、擋砟墻基礎網支柱基礎 圖紙名稱、圖 號常用跨度梁面附屬設施橋通(2008)8388A1 工期及主要工作量;構造、尺寸、限界要求:/2主要設備、材料、構件的型號、規格和質量要求(包括下料單名稱編號)3技術要求和質量標準:見附頁4施工程序、主要施工方法和安全措施注意事項(包括“施工工藝”項目、“單項作業標準”項目、代號) 見附頁附圖見附頁交 底 人 接 底 人 注:此表用于施工單位內部,如質量、安全措施注意事項寫不下時,可加附頁1. 擋砟墻墻、豎墻、接觸網支柱基礎施工 12、.1工藝流程施工準備測量放樣鑿毛、調整預埋鋼筋綁扎鋼筋安裝模板混凝土澆筑拆模、養護鋼筋加工制作混凝土試件模板打磨、刷脫模劑混凝土拌和、輸送基礎預埋鋼板安裝圖1-1 擋砟墻、豎墻、接觸網支柱基礎施工工藝流程圖1.2擋砟墻、豎墻、接觸網支柱基礎簡介及測量放樣 剩余主要工程量:擋砟墻及A、B墻剩余131孔擋砟墻:鋼筋型號:HRB33516,HRB33512。剩余數量:HRB33516:283t,HRB33512鋼筋:166t。A、B豎墻:鋼筋型號:HRB33512,HPB2358。剩余數量: HRB33512鋼筋:62.3t,HPB2358:19.8t。剩余混凝土數量:C40混凝土:2450m3.(3、1)擋砟墻防護墻設計為C40鋼筋混凝土,采用12mm、16mm的HRB335鋼筋,分節設計,除端部節長度為2295mm外,中間節均為1990mm,兩節之間縱向設置設10mm寬的斷縫。防護墻底面寬25cm,頂面寬20cm,直線段高度為900mm,曲線段內側高度為900mm,外側為1080mm。(如圖2-1所示)。 (2)豎墻A、B無聲屏障梁段豎墻A頂面寬100mm,底面寬150mm(如圖2-2所示);有聲屏障梁段豎墻頂面寬200mm,底面寬250mm,豎墻A高度均為412mm。豎墻B寬度為100mm,高度為324mm。(3)接觸網支柱基礎(含下錨拉線基礎)本工程使用的基礎共有QJ-A1、QJ-A4、2、QJ-B、QJLX-1、QJLX-2五種類型,設計均為C50鋼筋混凝土,采用HRB335鋼筋。接觸網支柱基礎設計為C50鋼筋混凝土,順橋向長1000mm,底面橫橋向寬700mm,頂面橫橋向寬650mm,基礎底面距防護墻650mm(如圖2-4所示)。按設計要求預埋M39錨栓,鋼板2塊,錨栓外露基礎面190mm,螺紋長度190+5mm,每個錨栓配3個螺母,2個墊圈。下錨拉線基礎設計為C50鋼筋混凝土,順橋向長400mm,底面橫橋向寬500mm,頂面橫橋向寬450mm,基礎底面距防護墻750mm(如圖2-5所示)。預埋4根M24錨栓,鋼板2塊,錨栓外露基礎面100mm,螺紋長度100mm,每個錨5、栓配2個螺母,1個墊圈。(1)擋砟墻、豎墻施工放樣時,直線段沿縱橋向每6m一點,曲線段沿縱橋向每3m一點,全橋形成一條通線。然后采用緊線器將40m鋼絲拉緊繃直,拉緊后用墨線彈出模板邊線。滿足以上要求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否則查找原因并立即整改。每隔5孔梁將其端頭左側的接地端子做為固定的臨時水準點,便于現場施工控制立模標高和擋砟墻、豎墻頂面標高。(2)基礎測量隊根據設計圖紙提供的各基礎尺寸和樁號進行施工放樣,放出基礎靠近線路側兩個角點,用墨斗彈出基礎邊線。1.3混凝土鑿毛、調整預埋鋼筋施工前對結構物底面進行鑿毛處理,鋼筋根部鑿毛至鋼筋外側12cm,并將表面雜物和浮渣清理干凈露出新鮮混凝土面。把預6、埋鋼筋調整順直,保證鋼筋保護層厚度滿足設計要求。同時檢查擋砟墻墻、豎墻梁體預留的接地鋼筋、接地端子等接口的位置、數量是否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的應及時處理完畢后,再進行施工。經監理工程師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1.4鋼筋綁扎(安裝基礎預埋鋼板)(1)擋砟墻、豎墻鋼筋安裝時采用掛線綁扎施工。在箱梁兩端及斷縫處測出梁面標高后,反算出鋼筋頂面標高,并將梁端鋼筋及斷縫處鋼筋按設計標高固定好后拉線進行綁扎其他鋼筋。鋼筋綁扎時要求鋼筋平直、無損傷,規格型號符合設計要求,鋼筋骨架綁扎牢固,縱向鋼筋在斷縫處斷開,鋼筋的交叉點用鐵絲全部綁扎牢固。綜合接地鋼筋焊接長度為單面焊不小于100mm,雙面焊不小于55m7、m,焊縫厚度不小于4mm。每跨梁小里程端設置接地端子,接地端子采用焊接方式固定在接地鋼筋上,距離梁面15cm,端子表面應加保護膜,焊接時應保證其與模板密貼。鋼筋綁扎時要注意預留鋼筋保護層,在鋼筋與模板間設置同標號混凝土墊塊,非焊接鋼筋骨架的多層鋼筋之間,應利用豎向鋼筋進行定位,保證鋼筋位置準確。(2)接觸網支柱基礎根據已確定的基礎位置,檢查預埋螺栓的絕對位置和相對間距是否正確。同時,利用頂面預埋鋼板對螺栓的垂直度、螺栓間距、對角線距離、螺栓組整體扭轉度等指標進行調整,確保各項指標符合要求。檢驗時,以頂面預埋鋼板能自由下落為準。螺栓各項指標調整合格后,根據該基礎設計頂標高安裝基礎頂預埋鋼板。用在8、鋼板下方焊接支撐鋼筋的方法來確保預埋鋼板的頂面高程符合設計要求,同時用水平尺調整預埋鋼板水平放置。檢查以前螺栓螺紋部分用膠帶纏裹保護情況,對于破損的,再次用膠帶纏裹,避免支柱安裝前污染或損壞螺栓。1.5模板制作及安裝(1)模板制作考慮到梁面施工存在誤差,所以在制作擋砟墻、豎墻模板時模板高度均比設計高度小20mm,模板采用定型鋼模。每孔梁擋砟墻、豎墻兩端模板按1995mm進行分節,中間模板按1990mm進行分節,兩側擋砟墻、豎墻的斷縫設在同一截面上。擋砟墻、豎墻斷縫模板均用10mm鋼板,混凝土終凝后只需人工鑿除外露部分即可。接觸網支柱模板采用竹膠板和方木加工而成,面板采用1.5cm厚高強竹膠板,9、其后上下設55cm方木水平背楞;縱向模板內側通過釘一根寬5cm的方木的方法形成基礎座臺。模板根據基礎的設計尺寸進行模板的加工、拼裝。 (2)模板安裝擋砟墻、豎墻立模前需對立模處梁面高程進行測量,用控制模板底標高方式對梁面進行調平處理,模板底部用砂漿帶進行立模標高控制,模板安裝時要統一掛線進行線型控制,相鄰模板采用螺栓連接。擋砟墻過水孔模具與模板同時安裝,過水孔處的模具為自己設計現場加工,采用15mm厚的竹膠板做成楔型,安裝時用雙面膠粘貼后與防護墻模板密貼,拆模后可反復周轉使用。基礎模板立模時,模板內線必須嚴格按照基礎定位時彈的墨線尺寸進行控制。擋砟墻、豎墻立模后采用緊線器配合細鋼絲以每三孔梁兩10、個梁縫為一個單元進行掛線調整線型,并且每2m取兩個點用吊線錘檢查模板垂直度。模板拼縫位置均采用雙面膠粘貼密封防止漏漿,表面清理干凈、光潔,脫模劑涂刷均勻,嚴禁采用廢機油等劣質脫模劑,以免產生表面色差。(3)模板加固擋砟墻兩側模板采用上下對拉方式和利用外側豎墻預埋鋼筋撐拉結合方式進行加固。豎墻模板加固采用方木棍支頂和松、緊螺栓緊拉的方法整體固定模板。每孔梁每側模板全部通過螺栓連接成整體,木棍要抵在擋砟墻上,防止模板移動。基礎采用橫包縱的方式加固,縱向模板用方木支撐在防護墻上進行加固;兩塊橫向模板底部采用橋面打孔植筋的方式加固,頂部采用自制的卡子對拉的方式加固。模板加固完畢后要對上口寬度和豎直度檢11、查校驗,同時檢查預留孔洞的位置、數量和尺寸是否符合要求。經監理工程師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1.6澆筑混凝土(1)混凝土拌和、運輸混凝土澆筑前需再次對模板進行檢查,確保模板尺寸正確,加固牢固,一切正常后,將模板內的梁面灑水濕潤,以保證混凝土良好的連接。同時,在兩側梁面上鋪設土工布或彩條布,防治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污染橋面。混凝土由2#拌和站集中拌制,采用混凝土罐車運至施工現場。防護墻、豎墻采用罐車直接上橋溜槽方式澆筑;各種基礎采用混凝土罐車直接上橋溜槽澆筑或或汽車吊吊送吊斗上橋,混凝土放至手推車內,人工鏟入模內的方式澆筑。混凝土運至施工現場后,應檢測混凝土的坍落度、含氣量及溫度等指標,合格后方12、可澆筑。(2)混凝土澆筑擋砟墻、豎墻澆筑時采用水平分層法從一端澆筑到另一端;基礎澆筑時一次澆筑成型。澆筑時下料口距離模板頂30cm左右,下料應均勻緩慢,應盡量減少沖擊模板和濺落在橋面上的混凝土渣,下料過程中控制混凝土用量,防止過多后人工倒運、過少后人工布料。 (3)混凝土振搗振搗采用ZD50型插入式振搗棒振搗,插入時快插慢拔,并邊提邊振,以混凝土表面不再下沉、無氣泡、表面泛漿為宜,避免漏振、過振。振搗過程中,應防止對鋼筋和模板的撞擊,并指派專人負責檢查模板支撐的穩定性和接縫的密合情況,出現情況及時處理;混凝土澆筑過程中由試驗員按規范要求制作試件。(4)抹面混凝土振搗完成后以模板上頂面為基準先初13、步抹平,然后用塑料抹子搓面提漿,在混凝土初凝前(根據當天溫度確定等待時間)用鐵抹子抹面收光。1.7混凝土養護(1)終凝之后拆模之前應采用帶模包裹在結構物頂面灑水養護。(2)擋砟墻、豎墻拆模之后采用滴灌法進行灑水養護,滴管采用內徑16mm的塑料軟管,每隔5cm設置滴水孔,軟管沿線路縱向設置在擋砟墻頂部,并用塑料膜包裹防護墻,外面再覆蓋一層土工布的方式進行保水養護,用鋼筋制作的U型卡子卡在擋砟墻上,防止風把土工布和塑料膜吹開,在橋面擋砟墻內側每隔兩跨設置一個塑料水桶(體積約1m3),水桶固定在自制的鋼筋架上,底部設置閥門與滴水管相連,水桶流水高程不小于擋砟墻頂面高程。(3)接觸網支柱基礎采用包裹覆14、蓋灑水養護,土工布穿過螺栓包裹基礎,在頂面灑水,然后覆蓋一層塑料膜,底邊用重物壓住防止風把土工布和塑料膜吹開。橋上設專人進行看管養護,定期揭開塑料膜灑水。橋上設專人進行看管養護,混凝土澆筑完畢后的保溫保濕養護。2.綜合接地布置1、橋面綜合接地布置在梁端的起點側75cm,分別布置在A墻,通信電纜槽及擋砟墻上。具體位置及尺寸見附圖(橋通(2009)9301)。接地端子材質應符合GBOOCr17Ni14Mo2要求,每個接地端預埋接地端子,并設有M16的內螺紋,詳見接地端子設計大樣圖。為保證接地端子焊接質量,接地端子必須采用廠制標準件。所有接地鋼筋之間的連接均須采用16鋼筋L形焊接,焊接要求詳見設計焊接示意圖,保證焊接質量,焊接長度單面焊不小于100mm,雙面焊不小于55mm,焊接厚度至少4mm。接地鋼筋不允許外露。接地端子在施工中應采取表面封堵措施,嚴禁任何水泥砂漿等渣滓進入套筒。預埋接地端子套筒最終表面應與最外層砼表面平齊,凸出高度應控制在2mm以下。綜合接地布置有砟鐵路綜合接地接地端子布置在每孔梁小里程側距離梁端75cm處。擋砟墻上接地端子布置在距梁面100mm,方向在線路方向側。通信槽內距梁面50mm,A墻上與頂面齊平。具體布置如圖所示交底人接底人架子隊長:技術負責人:領工員:安全員:質量員:工班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