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西鐵路CRTSⅢ型板式無砟軌道軌道板首次交底材料(28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596460
2022-09-26
28頁
953.14KB
1、新建鐵路鄭州至徐州客運專線 1 目目 錄錄 一、概 述.2(一)設計依據.2(二)設計范圍.2 二、軌道設計說明.2(一)軌道結構設計說明.2(二)施工注意事項.16 三、軌道板場設置說明.21(一)設置原則.21(二)總體布置.21(三)主要生產工藝流程.23(四)設置方案.24 CRTS型板式無砟軌道軌道板首次交底材料 2 一、概 述(一)設計依據(一)設計依據 1 鐵道部關于新建鄭州至徐州鐵路客運專線初步設計的批復(鐵鑒函2012950 號)。2XX總公司關于印發鐵路建設協調小組第五十九次會議紀要的通知(鐵總辦函2013120 號)(2013.4.23)。3鄭西鐵路客運專線有限責任公司關2、于盡快開展編制 CRTS型板式無砟軌道結構等 I 類變更設計文件的通知(2013.3.5)。4 鄭西客專公司關于鄭徐客專 CRTS型板式無砟軌道 I 類變更設計文件初審初審會議紀要(鄭西客專函2013223 號)。5 XX總公司工程管理中心關于鄭徐客專無砟軌道施工圖設計及審核的會議紀要(工管施審函(2013)442 號)。6、XX總公司關于印發高速鐵路 CRTS型板式無砟軌道先張法預應力混凝土軌道板、高速鐵路無砟軌道嵌縫材料暫行技術條件的通知(鐵總科技(2013)162 號)。(二)設計范圍(二)設計范圍CRTS型板式無砟軌道鋪設范圍:DK10+076.865DK360+182.06)。正線及3、道岔區站線的 18 號和 42 號道岔初步按照板式無砟軌道進行設計。二、軌道設計說明二、軌道設計說明(一)軌道結構設計說明鄭徐客運專線全線由 CRTSI 型雙塊式無砟軌道變更為 CRTS 型板式無砟軌道結構,道岔區按照軌板式無砟軌道進行設計。CRTS 型板式無砟軌道由鋼軌、扣件、預制軌道板、配筋的自密實混凝土、限位凹槽、中間隔離層(土工布)和鋼筋混凝土底座等部分組成,在線路上每塊軌道板均和設計里程一一對應。CRTS型無砟軌道實現了設計、制造、施工一體化、自動化和高精度化。新建鐵路鄭州至徐州客運專線 3 線下基礎軌道中心線自密實混凝土底座中間隔離層軌道板鋼軌扣件限位凹槽 圖 1 總體結構設計橫斷4、面圖 2500310025000.00.0-8580.00.0-858-572-572-558-12304%4%250031002500 圖 2 直線路基橫斷面圖 2500310025002500310025000+h-8583502750底座上表面變坡點3502750底座上表面變坡點0 圖 3 曲線路基橫斷面圖 CRTS型板式無砟軌道軌道板首次交底材料 4 25002900線間距250029000.00.0-7580.00.0-7582%圖 4 直線橋梁橫斷面圖 25002900250029000.0+h0.0250250線間距2%-758-758 圖 5 曲線橋梁橫斷面圖 圖 6 軌道板采5、用分塊單元結構布置 CRTS 型板式無砟軌道軌道板采用單元分塊式結構,在路基和橋梁地段新建鐵路鄭州至徐州客運專線 5 軌道板間采用不連接的分塊式結構。1、鋼軌 與原設計方案一致,采用 60kg/m、100m 定尺長鋼軌,其中半徑2800m的地段采用非淬火無螺栓孔 U71MnG 新軌,半徑2800m 的地段采用 U71Mn熱處理鋼軌。鋼軌質量應符合高速鐵路用鋼軌(TB/T3276-2011)。2、扣件 采用與CRTS 型板式無砟軌道配套的扣件,橋上除連續梁及緊靠連續梁的一跨簡支梁采用小阻力扣件外,其余簡支梁采用常阻力扣件;采用小阻力扣件地段,梁端的一組扣件采用常阻力扣件。扣件間距一般為 63066、50mm,最大不超過 687mm。扣件應滿足客運專線扣件系統暫行技術條件(鐵科技函2006248 號)的要求。3、軌道板 軌道板與自密實混凝土間的連接方式采用“門”型鋼筋的方式。在軌道板下設置門型鋼筋,軌道板與自密實混凝土很好的連接為一整體,軌道板與自密實混凝土就形成為一整體結構。圖 7 軌道板底設置“門”型鋼筋結構圖 軌道板按照預應力張拉方式采用先張法預應力軌道板。先張法預應力軌道板直接采用縱、橫向預應力鋼絲,具有不需采用絕緣鋼筋和絕緣卡、鋼筋用量少等優點,在大規模應用時具有明顯的經濟優勢。先張預應力軌道板相對后張預應力軌道板相比,具有如下優點:1)先張軌道板縱、橫向預應力鋼絲互不接觸,因而7、極大地改善了軌道板的電氣性能。CRTS型板式無砟軌道軌道板首次交底材料 6 2)先張法的預應力鋼絲布筋分散,混凝土預應力比較均勻,預應力損失小,軌道板受力性能好,抗裂度高。而且其限制混凝土裂紋產生和發展的能力優于后張軌道板,尤其比無粘結后張軌道板強。3)先張法軌道板的縱向和橫向,預應力鋼絲均可設計為兩層,而且對稱配置在截面形心軸的上下兩側,因而減小了軌道板翹曲的可能性。4)制造簡便,消除預應力鋼棒斷裂帶來的安全風險,生產工序少,效率高,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此外,先張預應力軌道板目前已克服軌道板制造工藝的問題,已解決了長線臺座法、放張時鋼模的雙向滑動等關鍵技術。我國一些生產制造廠家已掌握了采用流8、水機組法制造雙向先張預應力軌道板技術。采用的標準軌道板型號為 P5600、P4925 和 P4856 三種,另外在道岔區前后以及橋臺等部分會有若干異形板。板厚均為 200mm,承軌臺高度為 38mm,混凝土強度等級為 C60。緩和曲線的各個點是一個三維坐標。平面以板起始點為坐標原點,豎向以板起點的軌頂面連線中點為坐標原點。根據我國高速鐵路軌道超高設計原則,內側軌頂面的高程保持不變,外側軌頂面由于有超高順破率的關系,高程是漸變的,在前緩和曲線地段高程逐漸變大(如圖 8),在后緩和曲線地段高程逐漸變小(如圖 9);由于線路上沿線路方向每個點的曲線半徑都不一樣,因此每個點的橫向坐標也不一樣。圖 8 9、緩和曲線地段軌道超高漸變示意圖 新建鐵路鄭州至徐州客運專線 7 圖 9 緩和曲線地段軌道超高漸變示意圖 CRTS型板式無砟軌道混凝土軌道板的一大創新點即采用通過調整軌道板模具承軌臺的方式實現矢距和高低的調整,從而適應平面曲線和豎曲線的線路條件。所有曲線的緩和曲線地段采用一維可調高模板,半徑3000m 地段的緩和曲線地段采用二維可調模板,其圓曲線地段采用橫向一維可調模板;其余半徑的曲線軌道板和直線地段軌道板均采用固定模板。CRTS型無砟軌道模具調整、檢測及成品板驗收均應滿足XX總公司關于印發高速鐵路 CRTS型板式無砟軌道先張法預應力混凝土軌道板、高速鐵路無砟軌道嵌縫材料暫行技術條件的通知(鐵總10、科技(2013)162 號)的要求,需要通過特制的軟件來對模具和成品板進行檢驗,所采用的軟件需通過鐵路總公司相關部門的評審。通過讀取設計布板中軌道板的數據文件、采用高精度自動全站儀、配合相應的檢測工裝以及數據采集和實時處理軟件,對軌道板模具進行調整和檢測,以及完成成品軌道板的驗收,確保軌道板的制造精度。在 CRTS型無砟軌道線下基礎的施工過程中,由于施工現場一些不確定因素的影響,路基、橋梁等線下構筑物的實際里程與設計里程會有一定的出入,而且施工完后橋梁梁縫等與設計也存在不吻合的情況,因此在施工之前要仔細核對圖紙與現場的差異,發現相關方面差別較大的情況及時與設計單位聯系。軌道板和底座為一一對應的11、關系,軌道板不能覆蓋底座伸縮縫。CRTSCRTS型板式無砟軌道軌道板首次交底材料 8 型無砟軌道精調的主要目的是完成工廠化制造生產的軌道板在線路上的精確鋪設,從而為鋪軌提供高精度平臺。其鋪設工藝采用自下而上的鋪設方法,采用全站儀設站的方式進行軌道板精調鋪設。軌道板的現場精調需要特制的工裝和軟件,所采用的軟件需通過鐵路總公司相關部門的評審。圖 10 軌道板精調圖示 模板尺寸檢驗偏差表 序號 項目 模具精度 長度/mm 1.5 寬度/mm 1.5 1 整套模板 厚度/mm 1.5 四邊翹曲/mm 0.5 四邊旁彎/mm 1.0 2 框架 整體扭曲/mm 1.0 3 底板 平整度/mm 2.0 新建12、鐵路鄭州至徐州客運專線 9 承軌槽的平整度/mm 縱0.3,橫0.15 承軌槽與底板的高差/mm 0,-0.5 保持軌距的兩套管中心距/mm 0.3 保持同一鐵墊板位置的兩相鄰套管中心距/mm 0.3 預埋套管橫向位置偏差/mm 0.3 預埋套管垂向位置偏差/mm 0.3 小鉗口距離/mm 0.3 承軌面與鉗口面夾角()0.5 承軌面坡度(軌底坡)1:38-1:42 承軌槽間外鉗口距離/mm 0.5 4 預埋套管及承軌槽 承軌臺外鉗口距外側套管中心距(mm)0.5 邊上螺栓孔距板端距離/mm 1.0 5 扣件間距 扣件間距/mm 1.0 軌道板外形尺寸偏差要求 序號 檢查項目 允許偏差 每批檢13、查數量(出廠檢驗)檢驗項別 1 長度(mm)3.0 10 塊 C 2 寬度(mm)3.0 10 塊 C 3 厚度(mm)3.0 全檢 B2 CRTS型板式無砟軌道軌道板首次交底材料 10 保持同一錨墊板位置的兩相鄰套管中心距(mm)0.5 全檢 B1 歪斜(距頂面 120mm 處偏離中心線距離)(mm)2.0 全檢 B2 4 預埋套管 凸起高度(mm)-0.1,0 全檢 B2 6 軌道板四角的承軌面水平(mm)1.0 全檢 B1 7 軌道板頂面平整度 單側承軌面中央翹曲量(mm)1.0 全檢 B1 8 其他預埋件位置及垂直歪斜(mm)3.0 全檢 C 預埋套管處承軌臺橫向位置偏差(mm)0.514、 全檢 B1 預埋套管處承軌臺垂向位置偏差(mm)0.5 全檢 B1 單個承軌臺鉗口距離(mm)0.5 全檢 B1 承軌臺與鉗口面夾角()1.0 全檢 B1 承軌面坡度(軌底坡)1:37-1:43 全檢 B1 承軌臺間外鉗口間距(mm)1.0 全檢 B2 9 承 軌 臺 承軌臺外鉗口距外側套管中心距(mm)1.0 全檢 B2 邊上螺栓孔距板端距離/mm 2.0 全檢 B1 10 扣件 間距 扣件間距/mm 2.0 全檢 B1 4、自密實混凝土及限位凹槽 軌道板下鋪設自密實混凝土,強度等級為 C40,設計厚度為 90mm,長度新建鐵路鄭州至徐州客運專線 11 和寬度與軌道板對齊,采用單層鋼筋焊網15、,鋼筋焊接網必須符合鋼筋混凝土用鋼筋焊接網(GB/T1499.3-2002)及鋼筋焊接網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 114-2003)的要求;生產鋼筋焊接網的 CRB550 級冷軋帶肋鋼筋必須符合冷軋帶肋鋼筋(GB 13788-2008)的要求,為保證工程的質量,鋼筋焊接網驗收時,不僅需檢測其抗拉強度(550MPa)、屈服強度(500MPa)、伸長率(A8.0)、冷彎、抗剪等力學性能,還需對鋼筋焊接網的外觀尺寸和重量進行檢測,尤其是重量必須過磅,并按實重驗收,焊網實際重量與理論重量的允許偏差嚴格控制在4.5%以內。自密實混凝土與混凝土底座采用限位凹槽的方式進行限位和縱橫向力的傳遞,每塊軌道板下16、設置兩個限位凹槽,凹槽尺寸為 700mm1000mm,限位凹槽處加設配筋,限位凹槽周圍(側面)設置彈性墊層,彈性墊層應滿足結構受力、變形和材料耐久性要求。在自密實混凝土和底座之間設置中間隔離層(土工布)。自密實混凝土通過軌道板預留灌注孔進行灌注。彈性墊層和中間隔離層技術指標參照盤營客專 CRTS 型板式無砟軌道隔離層用土工布暫行技術要求(工管技201169 號)的要求,并根據鄭徐客專的具體情況繼續完善。自密實混凝土中設置 2 根 12 的 HRB400 螺紋鋼筋,通過絕緣卡固定在軌道板門型鋼筋內側。凹槽鋼筋和自密實混凝土鋼筋網片通過綁扎形成整體。圖 11 自密實混凝土配筋圖示 5、底座 底座采17、用鋼筋混凝土結構,雙層 CRB550 級冷軋帶肋鋼筋焊網,直徑為CRTS型板式無砟軌道軌道板首次交底材料 12 12。底座伸縮縫寬度為 20mm,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填縫,并采用嵌縫材料密封。嵌縫材料應用于底座伸縮縫、線間混凝土橫向伸縮假縫、線間以及線路外側混凝土與底座間縱向縫,嵌縫材料的材質以鐵路總公司最終批復為準。(1)路基地段底座 路基地段底座混凝土強度等級為 C35,底座寬度較軌道板邊緣各寬300mm,為 3100mm,底座板厚度為 300mm。每 3 塊軌道板對應長度設置寬度為 20mm 伸縮縫,個別地段 4 塊軌道板對應長度設置一處伸縮縫,在伸縮縫位置設置傳力桿,傳力桿采用 8 18、根 30mm 光面鋼筋,長度為 700mm。圖 12 底座板縫處圖示 新建鐵路鄭州至徐州客運專線 13 圖 13 傳力桿結構圖 (2)橋梁地段底座 橋梁地段底座混凝土強度等級為 C40,長度為對應每塊軌道板長度。底座寬度較軌道板邊緣各寬 200mm,為 2900mm,底座板厚度為 200mm。在大梁縫地段,底座板最大懸出量不大于 50mm。6、中間隔離層 在自密實混凝土與底座間設置中間隔離層,采用厚度為 4mm 的土工布。其技術指標需滿足相關標準規范的要求。7、軌道超高 曲線地段超高采用外軌抬高方式,在底座上設置,并在緩和曲線地段按線性變化完成過渡。曲線外軌超高按照鐵道部運輸局關于鄭州至徐州客19、運專線曲線超高設置的函(運工綜技函201350 號)進行設置。8、軌道結構高度 具體組成如下:(單位 mm):組成 基礎 鋼軌 扣件承軌臺 軌道板 自密實混凝土 底座(含 4mm隔離層)合計 路基 176 34 38 20090 300 838橋梁 176 34 38 20090 200 738在道岔梁上軌道結構高度同道岔板的結構高度,跨京滬特大橋上軌道結構高度為 725mm。9、軌道絕緣 軌道板內鋼筋進行絕緣處理,自密實混凝土與底座板內鋼筋不作絕緣處理。CRTS型板式無砟軌道軌道板首次交底材料 14 10、綜合接地 在軌道板兩端設接地端子,通過接地鋼纜將軌道板在縱向上劃分成長度不大于 10020、m 的接地單元,每一單元與貫通地線單點“T”形連接。11、灌漿孔 在自密實混凝土凝固前通過軌道板灌漿孔、檢查孔按要求插入自密實混凝土內 1 個 S 型鋼筋,采用補償收縮混凝土進行填筑,其技術指標應符合 補償收縮混凝土應用技術規程(JGJ/T178-2009)的相關要求。12、排水設計 在路基地段設置線間集水井的排水方式,線間表面用 C25 混凝土封閉,每不大于 5m 設置橫向伸縮縫,伸縮縫采用嵌縫材料密封,橋梁地段梁面采用三列的排水方式。13、無砟軌道靜態鋪設精度標準 無砟軌道靜態鋪設精度標準 序號 項目 容許偏差 備注 1mm 相對于標準軌距 1435mm。1 軌 距 1/1500 變化率 21、2mm 弦長 10m 2 軌 向 2mm/測點間距 8a(m)10mm/測點間距 2408a(m)基線長 48a(m)基線長 480a(m)2mm 弦長 10m 3 高 低 2mm/測點間距 8a(m)10mm/測點間距 2408a(m)基線長 48a(m)基線長 480a(m)4 水 平 2mm 不包含曲線、緩和曲線上的超高值 5 扭 曲 2mm 基長 3m。包含緩和曲線上由于超高順坡所造成的扭曲量。6 與設計高程偏差 10mm 7 與設計中線偏差 10mm 站臺處的軌面高程不應低于設計值。注:表中 a 為扣件節點間距,m。14、道岔區無砟軌道 鄭徐客專總共有 8 個車站,正線總共有 18 22、號無砟道岔 66 組(含蕭縣北新建鐵路鄭州至徐州客運專線 15 一類變更),42 號無砟道岔 7 組,其中有三組位于橋梁地段,到發線 18 號無砟道岔 9 組,到發線 12 號道岔 1 組。初步確定道岔區除 12 號道岔采用軌枕埋入式無砟軌道外,其余初步確定采用板式道岔,采用道岔板后,會在道岔之間的連接段產生數種異形板。道岔區板式無砟軌道主要由道岔部件(鋼軌、扣件系統等)、道岔板、砂漿墊層、鋼筋混凝土底座、滑動層和側向擋塊、找平層等部分組成,路基地段軌道結構高度為 790mm,橋梁地段為 690710mm。道岔板底座2%0.5%2%2%2%找平層 圖 14 板式道岔橫斷面圖 CRTS型板式無砟23、軌道軌道板首次交底材料 16 圖 15 板式道岔圖 圖 16 板式道岔圖(二)施工注意事項(二)施工注意事項 1、無砟軌道施工應嚴格執行下列標準規范1)無砟軌道鋪設前應按照客運專線鐵路無砟軌道鋪設條件評估技術指南(鐵建設2006158 號)對線下基礎的沉降變形進行系統評估,符合設計要求后方可進行無砟軌道工程施工。2)無砟軌道施工前應按照CRTS 型板式無砟軌道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指導意見(試行)(工管線路函2012159 號)對線下基礎進行驗收,驗收合格后方可鋪設無砟軌道。3)無砟軌道施工應嚴格按照高速鐵路軌道工程施工技術指南(鐵建設2010241 號)有關規定執行。4)XX總公司關于印發高速鐵路24、 CRTS型板式無砟軌道先張法預應力混凝土軌道板、高速鐵路無砟軌道嵌縫材料暫行技術條件的通知(鐵總新建鐵路鄭州至徐州客運專線 17 科技(2013)162 號)。2、CRTS 型板式無砟軌道施工注意事項 1)底座施工 混凝土的強度等級應符合設計規定。混凝土澆筑時,應留取強度檢驗試件。當工地晝夜平均氣溫連續 3d 低于+5或最低氣溫低于-3時,應采取冬期施工措施,混凝土的入模溫度不應低于 5;混凝土澆筑應避開夏季高溫施工,當工地晝夜平均氣溫高于 30時,應采取夏期施工措施。混凝土入模時的溫度不宜超過 30。安裝底座鋼筋焊網時,下部網片應放置保護層墊塊,每平米不少于 4 個,并確保保護層厚度滿足設25、計要求,上下層鋼筋焊網綁扎完畢后嚴禁踩踏。混凝土澆筑時的自由傾落高度不宜大于 2 m,當大于 2 m 時,應采用滑槽、溜管等設施輔助下落。出料口距混凝土澆筑面的高度不宜超過 1 m,保證混凝土不出現離析現象。在混凝土澆筑期間,應設專人檢查模板、鋼筋焊網和預埋件等的穩定情況,發現有松動、變形、移位時應及時處理。混凝土澆筑后,應避免與流動水相接觸,混凝土終凝后及時覆蓋養生。當環境溫度低于 5時,禁止灑水養護,可在混凝土表面噴涂養護液養護,并采取適當保溫措施。養護期一般不少于 7 天。混凝土強度達到 5Mpa 以上時,方可拆模,拆模的具體時間以拆模時不損傷混凝土表面和棱角為準。在混凝土未達到設計強度26、的 75%之前,嚴禁各種施工機具在底座上通行。混凝土結構表面應密實、平整、顏色均勻,不得有漏筋、蜂窩、孔洞、疏松、麻面和缺棱掉角等缺陷。底座混凝土施工應按單元分段,一次連續澆筑完成,不得中斷。2)自密實混凝土的施工:灌注自密實混凝土前,確認軌道板位置滿足要求;檢查軌道板四周模板、排漿孔,確保模板和邊縫密封不漏漿,封邊模具的支護牢固可靠時方可灌注。CRTS型板式無砟軌道軌道板首次交底材料 18 灌注自密實混凝土前,對軌道板底面及隔離層進行潤濕,并應確保隔離層上不得有明顯積水,特別注意要通過軌道板上的兩個觀察孔仔細觀察凹槽是否有積水,如有積水則要采取措施清除凹槽上的積水。每罐自密實混凝土灌注前,應27、檢測混凝土拌和物的溫度、坍落擴展度、含氣量和泌水情況等;只有拌合物性能符合要求時方可灌注。自密實混凝土灌注宜采用自動化程度高、施工便捷的灌注設備,灌注設備應經過現場驗證。灌注過程中,通過軌道板 2 個觀察孔及模板四角排氣孔觀察自密實混凝土在板下流動情況,待四角排氣孔內自密實混凝土漿面全部超出軌道板面時,關閉灌注料斗閥門,停止灌注,單塊軌道板灌注時間宜控制在 612 分鐘。自密實混凝土灌注施工前期,應預先在軌道板的橫向和垂向位置設置百分表,灌注過程中全程進行監測,及時掌握軌道板的位移情況。自密實混凝土從攪拌開始到灌注結束的持續時間不宜超過 150min。自密實混凝土拆模應及時涂刷養護液,時間不得28、少于 14 天。當自密實混凝土強度達到 10.0MPa 以上,且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損時,方可拆除軌道板精調壓緊裝置及四周模板。自密實混凝土的入模溫度宜控制在 530,在炎熱季節灌注自密實混凝土時,入模前模板和模腔的溫度不得超過 40。單塊軌道板混凝土的灌注應連續進行,一次灌注成型,并在灌注過程中禁止對精調后的軌道板產生擾動,確保混凝土與軌道板的灌注質量。軌道板自密實混凝土灌注完成后,應盡量減少兩側混凝土的暴露時間,應對混凝土暴露面進行緊密覆蓋(可采用蓬布、塑料布等進行覆蓋),防止表面水分蒸發。3)隔離層的施工 檢查確保底座凹槽混凝土完整,底座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 75%后、方可施工隔29、離層和彈性緩沖墊層。隔離層和彈性緩沖墊層施工前應將底座表面和限位凹槽清理干凈。新建鐵路鄭州至徐州客運專線 19 隔離層鋪設時較自密實混凝土層四周邊緣寬出 5cm。隔離層鋪設應平整,無摺皺、無破損,軌道板范圍內土工布不得搭接或縫接。隔離層鋪設速度應與軌道板鋪設速度相適應,鋪設后應避免長時間日曬、雨淋,鋪設至自密實混凝土灌注時間不應超過 15 天。隔離層鋪設應加強保護,防止損傷。彈性墊層應與凹槽周邊混凝土及凹槽底面隔離層粘貼牢固,不得有鼓泡、脫離現象。彈性緩沖墊層安裝完成后應采用膠帶進行密封。4)軌道板鋪設 軌道板進入鋪設現場前,鋪設單位應查驗軌道板產品合格證和相關檢驗檢測資料,核對軌道板型號;確30、認軌道板狀態,特別是承軌槽的完好狀態及裂紋情況。軌道板鋪設前清理隔離層表面并精確放線。軌道板鋪設前安裝自密實混凝土層鋼筋焊網及保護層墊塊,鋼筋焊網安裝完畢后嚴禁踩踏。軌道板鋪設前采用絕緣卡將縱向鋼筋固定在軌道板門型筋內側。軌道板鋪設前,應預先在底座表面放置支撐墊木,墊木位置應放在軌道板兩側端頭位置,墊木高度應小于自密實混凝土層厚度。安裝精調設備,撤除墊木進行軌道板精調。軌道板采用專用設備依次鋪設,鋪設時應注意軌道板放置方向,軌道板接地端子應位于線路外側。軌道板精調后應采取防護措施,嚴禁踩踏和撞擊軌道板,并及時灌注自密實混凝土。5)伸縮縫施工 當伸縮縫模板拆除,用小型工具(如吹風機等)將伸縮縫內31、灰漿、浮渣等清理干凈,即可進行伸縮縫封閉。首先將定尺加工的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填充至伸縮縫內,并采用嵌縫材CRTS型板式無砟軌道軌道板首次交底材料 20 料密封。填充時注意不要把嵌縫材料材料涂抹到底座面上。如不小心灑到,及時的進行處理,保證底座面的干凈。嵌縫材料材料填充完成后,頂面不能高于底座面,且要形成一定橫向坡度,保證向線路外側排水。新建鐵路鄭州至徐州客運專線 21 三、軌道板場設置說明三、軌道板場設置說明(一)設置原則 1.1 板場的位置應全線考慮,統籌安排。1.2 單場建設時間約需 3 個月,另需 12 個月的設備調試與試生產期。1.3 板場選在擬供應范圍的中點附近,挑選平坦開闊的地段,32、宜靠近國、省道,并與施工便道相連。1.4 條件許可,板場可利用廢棄廠礦、預制構件場或預制梁場、取土場,以減少土石方作業,節約用地,節省投資。1.5 進出場道路應滿足 40t 載重貨車通行條件。1.6 應充分利用地方資源,如水、電供應等。1.7 板場一般只考慮 12 個月產量的成品板存放場地。(二)總體布置 2.1 功能區劃分功能區劃分 2.1.1 軌道板場應按照生產工藝、運輸、存放條件要求劃分廠房內、外兩大部分;2.1.2 鋼筋加工區、軌道板預制生產區、成品檢驗區應布置在廠房內;2.1.3 材料存放區、混凝土制備區、軌道板存放區和輔助生產區可在廠房外設置;2.1.4 廠房內外各功能區應配置必要33、的運輸車輛、起重機械、軌道和滾輪運輸線等物流設施,并盡量減少交叉影響,保證生產物流通暢;2.1.5 鋼筋加工區和混凝土制備區應緊鄰軌道板預制生產區,材料存放區應緊鄰混凝土攪拌站,使砂石料供應方便及時;2.1.6 供電系統、供熱系統、供氣系統、供水系統及水循環系統等配套輔助設施應統籌考慮,配備一定的應急設施;CRTS型板式無砟軌道軌道板首次交底材料 22 2.1.7 生產區與辦公生活區應分開設置。2.2 III 型板場總體布置型板場總體布置 III 型板場由預制生產區、鋼筋加工區、養護區、混凝土制備區、材料存放區、軌道板存放區、輔助生產區、辦公生活區八部分組成,應根據現場地形,因地制宜,力求緊湊34、,滿足板生產工藝和施工工期要求,做到工序銜接合理,物流順暢,生產規模適度預留余量。以四場方案為例:2.2.1 預制生產區。是整個板場的核心,其他所有區域的布置都必須以滿足板生產的要求為準。在此車間進行預應力張拉、混凝土澆注、預應力放張,軌道板脫模、臨時存放等工作。單臺座縱聯走行長度不宜超過 160m。本方案采用兩聯跨 224m 標準鋼結構實腹排架廠房,廠房跨度為 224m,天車軌頂相對地面標高 7.2m。軌道總長度為 330m,桁吊吊鉤至地面高度為 6.5m。2.2.2 鋼筋加工區。為鋼筋網片加工車間,內部又分為鋼筋存放區、鋼筋加工區、鋼筋網片制作區等。具體鋼筋加工胎具數量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35、整。2.2.3 養護區。包括水養池等部分,水養池要與板生產工效相匹配,配置有水養池溫控設備。考慮當地常年氣候條件,水養池布置于預制車間內。2.2.4 混凝土制備區。混凝土制備區負責提供預制板所需要的混凝土。配備水泥筒倉、骨料倉、計量設備和控制室等,以及必要的試驗儀器和試件存放倉庫。2.2.5 材料存放區。材料存放場地的規模與布置,應據軌道板生產計劃、材料運距等情況統籌考慮確定。材料存放數量,一般應保證軌道板生產日進度的十倍左右。廠內材料的堆放,應周密考慮,合理安排,盡量減少倒裝、搬運,以節省勞力和資金。2.2.6 軌道板存放區。包括軌道板存放臺座及運輸通道等,成品板采用立放,存放數量根據具體施36、工情況確定。2.2.7 輔助生產區。除上述設施區域外,還應設置配電房、鍋爐房、廢水處理池等輔助設施。同時確保各功能區道路暢通。新建鐵路鄭州至徐州客運專線 23 2.2.8 辦公生活區。為管理和生產人員辦公生活場所,可適當遠離生產區,應配備辦公室、停車場、職工宿舍和食堂等設施。(三)主要生產工藝流程 CRTS型板式無砟軌道軌道板首次交底材料 24(四)設置方案 4.1 主要參數主要參數 4.1.1 生產工效():III 型軌道板采用并聯式短線臺座法生產,生產時間按 18h 計算,考慮檢修、保養等因素,臺座占用時間約為 2024h 計算,則單臺座每工作日生產III 型軌道板工效按 1.01.2 塊37、計算,每月實際工作日按 25d 計,每臺座每月生產 2530 塊。4.1.2 供應半徑 III 型軌道板最優供應半徑(R)約為 3050km,特殊情況下不宜超過60km。鄭徐線全長約 362km,按設置 4 個生產點供應半徑約為 46km;設置 3個生產點供應半徑約為 61km;設置 2 個生產點則達到 91km。4.1.3 單廠臺座數量 單廠臺座數量按下公式計算:kTRIIIM=11257.5221000)板(1.112257.52210005.45=117.1 因每窯內設置 8 套模具,為便于生產,模具數需為 8 的倍數,故取單廠配置 815=120 套模具(四個生產點方案)。R:供應半徑38、(km);T1:生產工期(月),考慮前期準備與供板時間要求取為 12 個月;k1:占用臺座(模具)的利用率降低而增加臺座(模具)系數,取為 1.1;常數注釋:1000 為 km 與 m 的轉換,2 為雙向 每月取 25 個工作日,III 型板單塊長度為 5.6m,標準板縫為 0.1m,5.6+0.1=5.7m。新建鐵路鄭州至徐州客運專線 25 按四個生產點,單廠臺座數量 815=120 套模具。按三個生產點,單廠臺座數量 820=160 套模具。按二個生產點,單廠臺座數量 830=240 套模具。4.1.4 臺座布置 每窯內布置 8 個臺座,窯外圍尺寸為 17m17m,每車間內按單排窯布置,窯39、間距離為 4m。臺座側面設置物流通道,滿足雙車道通行要求。每條生產線縱向臺座長度不宜超過 160m(考慮桁吊的運行效率限制,每個桁吊的運行范圍不宜超過 32 個臺座),廠房縱向布置長度不宜大于 400m。考慮水養池需布置于室內,四場方案單廠共 2 個預制車間,各車間長度為 330m,兩個車間內共可布置 16 個張拉窯,其中一個張拉窯為預留擴能用,實際共 120 個臺座用于生產。4.1.5 板存放 存儲數量 板場內存儲數量按 12 個月的成品生產數量考慮,超出場內存放能時考慮利用沿線場地臨時存放。即四場方案共需考慮 225120=6000 塊堆放能力。1.5.3 堆場面積 單廠存放場地面積 A 40、計算公式:225 knlpA=6.125120207.2=19872 m2 A:存板場地(m2)l:存放周期(月),取 2 月。n:日生產數量(塊),取 80 塊。k2:通道系數,取為 1.51.8 p:單件占地面積,III 型板取單件立放面積:5.6(0.21+0.8+0.8)=2.07m2;CRTS型板式無砟軌道軌道板首次交底材料 26 4.2 生產線布置生產線布置 生產臺座 128 個預制場平面布置:采用矩形布置,預制生產區位于中央,兩側分別為軌道板存放區和混凝土制備區、辦公生活區和材料存放區。整體結構緊湊,占地 150 畝。場內通道凈寬 6m,最小轉彎半徑 8m。布置有生產臺座 12841、 個,配備 120 套模具;實腹式鋼結構排架廠房 2 座,跨度 24m,長330 米。建 筑 面 積 15840m2。HZS180 混 凝 土 攪 拌 站 一 座,存 料 區 域3200+1600m2。大約可維持一周左右的生產用料。1000KVA 變壓器一臺,4+2T鍋爐各一個。生產生活用水依靠當地供水管網解決,場內預備 120m3蓄水池一座供緊急使用。該方案適用于地形條件良好,平整的場地布置。突出的優點是,生產布置緊湊,物料運輸流暢。新建鐵路鄭州至徐州客運專線 27 預制場平面布置圖 4.3 板場布置方案板場布置方案 根據本項目施工組織安排,考慮建廠周期 45 個月,則 CRTS型軌道板生產工期約為 12 個月。供應半徑按 45.5km,k 取 1.1,生產工期按 12 個月,根據公式計算,則每個預制場的生產臺座約為 120 個臺座,共設置 4 個預制場。CRTS型板式無砟軌道軌道板首次交底材料 28 無砟軌道預制場一覽表 場間距 序號 名稱 供應范圍(km)備注 1 杜良板場 DK0+000DK107+071.170106.04 新設 2 民權北板場 DK107+071.170K197+892.855 90.48 新設 3 碭山板場 DK197+892.855DK282+500 84.6 新設 4 段園板場 DK282+500DK362+073 新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