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溝大橋挖孔樁施工技術交底(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596576
2022-09-27
7頁
77.04KB
1、清水溝大橋挖孔樁施工技術交底一、工程簡介1、K17+120清水溝大橋為旱橋,橋孔布置為430+430+430m預應力T梁先簡支后結構連續,橋長369.246m;全橋平面位于曲線上;橋上縱坡為2.800%,橋臺垂直于邊孔梁軸線布置。下部構造采用雙圓柱式實心墩、肋板臺、樁柱式臺,挖孔灌注樁基礎。2、主要工程數量全橋樁基共58根,1055m, 孔徑1.5米14根,孔徑2.0米40根, 孔徑1.7米4根,級鋼筋247937kg,57*3鋼管4243米,C30樁基砼2651.3m3二、挖孔樁施工方法1.挖孔:1)挖孔前應按施工圖紙準確放樣,確定樁位中心位置,并向樁心位置四周引出四個控制點,以控制樁心,開2、挖應自上而下分層進行,每一層土方開挖區的形狀,呈上小下大圓臺體形狀,厚度為100,上底直徑大于設計20,下底直徑大于設計40,自上而下分步進行開挖,挖出的土方要及時送到地面并外運不得堆放在孔邊。2)在挖孔過程中施工人員必須熟悉所挖的地質情況,井上和井下之間應保持良好的聯絡信號,要勤檢查,注意土層的變化,當遇到流沙,大量地下水等影響挖土安全時,要立即采取有效防護措施后,才能繼續施工。2.護壁:為防止坍孔,每一層土方開挖后應進行護壁。1)護壁的厚度10,并自上而下設8的環形鋼筋間距20,第一層開挖位于地表,護壁必須高出地面30,以防止周圍石渣及雜物掉入孔內。2)澆筑護壁模板采用與樁相同形狀,其上口3、的直徑等于設計樁徑,下口直徑大于設計樁徑20、高100。3)護壁混凝土采用與樁相同標號,在混凝土內應摻一定數量速凝劑,以盡快達到強度要求,澆筑護壁時,為了防止模板產生偏移,應對稱下料,用敲擊模板或木棒插實的方法振搗,由于護壁混凝土在地面以下,溫度、濕度,對護壁混凝土強度的形成和增長非常有利,半天可以拆模。4)開挖的時候遇到巖體時,應采用爆破的方法進行,爆破方法,采用淺眼松動爆破,嚴格控制炸藥用量并在炮眼附近加強支護,孔深大于5m時,必須采用電雷管引爆,孔內爆破后應先通風排煙15min,并經檢查無有害氣體后,施工人員方可下井繼續作業。5)挖孔達到設計深度后,應進行孔底清理,必須做到孔底表面無松渣4、泥、沉淀土。如地質復雜,應物探了解孔底以下地質情況是否能滿足設計要求,(本橋設計為嵌巖樁,嵌入弱風化灰巖不小于2.5d,Ra不小于20MP)。否則應與總工聯系研究處理。6)請監理工程師進行檢驗。挖孔樁要符合下列允許偏差:平面位置:群樁不大于100mm,單排樁不大于50mm;鉆孔直徑:不小于圖紙規定的直徑;傾 斜 率:直樁不大于1%;深度和基底承載力:符合設計要求。3、鋼筋籠加工及安裝:本橋樁基鋼筋除采用電弧焊接工藝外,主筋采用直螺紋連接工藝。由于滾軋直螺紋鋼筋機械連接技術屬于“場外預制、現場連接”的施工方式,所有鋼筋絲頭的加工均在鋼筋加工場地完成,因此設備擺放相對固定。安裝時滾絲機主軸中心線5、應與放置在支架上的待加工鋼筋中心線保持一致。1)鋼筋加工工藝(1)鋼筋下料鋼筋下料必須用無齒鋸片的切割機,不得使用普通斷筋機和電焊、氣割等方式切斷。鋼筋端部不得有彎曲,有彎曲時需調直后方可使用。(2)鋼筋端部絲頭的檢驗絲頭長度和絲頭質量檢驗標準如下表:鋼筋滾軋直螺紋檢驗標準序號 檢驗項目 量具名稱 檢驗要求1 螺紋 目 測 牙型飽滿,牙頂寬超過0.6mm 的禿牙部分的長度不超過1.5 倍螺紋周長2 絲頭長度 卡尺或專用量規 滿足上表的要求,專用量規旋至絲頭底部,絲頭外端在可視槽內,即 為滿足長度要求3 螺紋直徑 通端螺紋環規 能順利旋入螺紋并達到旋合長度止端螺紋環規 允許環規與端部螺紋部分旋合6、,旋入量不應超過3P(P 為螺紋距)(3)檢驗合格的絲頭,立即將其一端絲頭部分蓋上保護帽,另一段擰上相同規格的套筒,存放整齊備用。(4)鋼筋連接連接前的準備:鋼筋連接之前,先將鋼筋絲頭上的塑料保護帽及連接套筒上的塑料密封蓋取下并回收,檢查鋼筋的規格是否與連接套筒一致,檢查鋼筋絲頭是否完好,如有雜物或銹蝕應用鋼刷清理干凈。標準型接頭的連接:把已經擰好套筒的一端擰到被連接的鋼筋上,然后用扳手將連接的兩根鋼筋擰緊,兩端的外露絲扣不許超過兩扣。鋼筋連接完畢后,隨后立即用油漆畫上標記。接頭檢驗:接頭連接完成后,由質檢人員分批檢驗,并做好檢驗記錄。(5)籠應在加工場地分段制作,分段長度視起吊設備的高度和鋼7、筋主筋的規格而定,一般為9m左右,為使鋼筋籠骨架有足夠的剛度,每隔2.0m應在主筋外側設置一道28加強筋,以保證在運輸和吊放過程中不產生變形,將鋼筋籠運至現場后,用吊車起吊,第一段放入孔內后,用鋼管或型鋼臨時擱置在護壁上,再起吊第二節鋼筋籠,對正位置焊接,焊接應采用搭接焊法,要注意搭接應滿足規范要求,單面焊10d,雙面焊5d。焊接后逐段放入孔內至設計標高,安放前需再檢查孔內的情況,以確定孔內無坍方和沉渣,安放時要對準孔位,扶穩、緩慢、順直、避免碰撞孔壁,嚴禁墩籠、扭籠。放入后應反復校正,設計標高并用工藝筋固定,防止鋼筋籠下沉或上浮。4、砼灌注:鋼筋籠加工、安裝及清孔經檢驗合格,即進行砼的灌注。8、混凝土坍落度宜控制在79,拌合時間不得少于90秒,在井口的上方搭起支架,將漏斗和串筒接上,串筒宜距混凝土面2m以內為宜,隨著混凝土表面不斷上升逐步減少串筒數量,嚴禁在井口向下拋鏟或傾倒混凝土,以免產生離析現象,影響混凝土整體強度,每次灌注高度不得大于60,由井下工人用插入式振動器振搗,插入形式為垂直式,插點間距約4050,應做到“快插慢拔”以保證混凝土的密實度。孔內的混凝土應一次連續灌注完成,不留施工縫。同時認真作好灌注記錄。8)當孔內的水位上升速度6/min時采用水下混土灌注。水下混凝土采用直升導管法施工。砼拌和場通過導管下口,進入到初期灌注的砼下面,頂托著初期灌注的砼及其上面的水或泥漿上升9、。為使灌注工作順利進行,應盡量縮短灌注時間,堅持連續作業,使灌注工作在首批混凝土初凝前完成。導管、漏斗、儲料斗經計算按要求設置,儲料斗及漏斗的容量要滿足對首批灌注砼數量的要求。砼采用混凝土輸送泵供給。導管的長度配置要合理。初期吊掛支承于護筒或灌注支架上,通過吊機或灌注支架上的倒鏈升降。另外要保證漏斗和儲料斗的提板和閘門結構必須便于開啟和控制。5、基樁檢測:按設計要求埋設超聲波檢測用聲測管,檢測管采用57*3鋼管,安裝4根,將鋼管焊于鋼筋籠內加強箍上,底部焊嚴,防止水泥漿進入管內, 鋼管長度超出砼頂面10cm,安裝時注意等邊部置,安好后灌滿清水,封嚴管口。交底人簽字: 日 期:接受人(全員)簽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