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鐵路客運專線鐵路CFG樁工藝性試驗方案技術交底(1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596633
2022-09-27
11頁
54.54KB
1、技術交底記錄表 編號:工程項目名稱大西鐵路客運專線主持人交底人時間地點交底內容CFG樁工藝性試驗方案技術交底1.工程概況 新建大同至西安鐵路工程第九標段第三項目部管段起訖范圍為:DK643+850DK653+500,全長10.65km,其中區間路基DK653+254.87DK653+500及站場路基DK642+850DK644+600兩段均采用水泥擠密樁+CFG樁進行軟基處理,線路中線最大填方高度為7.3米;CFG樁設計樁徑0.5m,正方形布置,樁間距為1.81.9m,樁長2427m。 本次CFG樁試樁地點選定DK653+254.87DK653+500段,樁長為23m;其中DK653+254.2、87+281.14段CFG樁間距為1.8m,DK653+281.14+500段CFG樁間距為1.9m。2.試驗目的 通過進行CFG樁成樁工藝性試驗,以復核地質資料以及設備、工藝、施打順序是否適宜,單樁承載力、砼抗壓強度、樁身用低應變檢測其完整性、樁徑的檢查等各項參數是否滿足設計要求,并形成具有指導性意義的工法,具體指導本管段內CFG樁工程的施工。3.地形、地貌、地質情況 DK653+254.87DK653+500線路以填方通過,段內地勢較為開闊,地形平緩,高差變化不大。地層:新黃土,黃褐色,褐黃色,紅褐色,棕紅色,淺黃色。堅硬硬塑,局部呈軟塑狀,土質較均勻,以粉粒為主,含有少量菌絲和鈣質結核,3、局部見不少量黑色斑點,具濕陷性。地震動峰值加速度:0.15g(地震基本烈度為度);土壤最大凍結深度為0.39m。4.施工布置本次試驗10根CFG樁,布置在DK653+281.14DK653+500.34,樁長23m;樁間距按1.9m進行布設成正方形,CFG樁的平面布置示意圖如下: 5主要施工機具序號機具名稱型號數量備注1長螺旋鉆機VKL-90A1性能良好2混合料罐車9m32性能良好3砼輸送泵HBT601性能良好4小型挖掘機1性能良好5推土機T140-11性能良好6砼拌合站60m3/h1商砼7運輸車15T5性能良好8切割機1性能良好9全站儀萊卡1性能良好10水準儀蘇光DZ-31性能良好6工藝試驗4、時間安排 1、工藝試驗開工時間:2010年8月2日 2、工藝試驗結束時間:2010年8月5日7.材料要求 樁體各種原材料必須滿足規范標準和設計要求。采用碎石、石屑、粉煤灰、水泥配合而成,混合料28天無側限抗壓強度不應小于15Mpa。8.施工人員安排: 本次試樁主要人員安排情況如下表:項目部人員:黃小兵(總工)、徐洪強(工程部長)、王赟(安質部長)、王啟富(工程部副部長);主要工作對作業隊作施工技術及安全交底。作業隊:花金海(作業隊長)、胡勇(技術主管)、陳剛(技術員)、向理華(質檢員)、余建中(試驗員)、楊琳(資料員)、楊文(安全員)、陸風(工班長)、童鑫(領工員),主要負責現場施工作業,填寫5、收集并整理相關技術資料。9.混合料配合比 施工前按設計要求由試驗室進行配合比試驗,確定混合料的配合比(資料附后),在施工中按設計的配合比進行拌合。10.試樁工藝及流程10.1施工方法及工藝 根據CFG樁設計要求,本次試樁采用長螺旋鉆孔、強制式攪拌機拌和、管內泵壓混合料成樁的施工工藝。 鉆機就位:CFG樁鉆機就位后,用鉆機塔身的前后和左右垂直標桿檢查塔身導桿,再用經緯儀或三角架吊垂球檢查,校正位置,使鉆桿垂直對準樁位中心,確保樁位偏差5cm,確保CFG樁垂直度容許偏差不大于1%。每根樁施工前都有專人進行樁位對中及垂直度檢查,滿足要求后,方可開鉆。 混合料攪拌:混合料攪拌按配合比進行配料。每盤料6、攪拌時間按照普通混合料的攪拌時間進行控制。具體攪拌時間由攪拌站集中控制室進行控制,并作詳細記錄。 鉆進成孔:鉆孔開始時,關閉鉆頭閥門,向下移動鉆桿至鉆頭觸及地面時,啟動馬達鉆進。一般先慢后快,這樣既能減少鉆桿搖晃,又容易檢查鉆孔的偏差,以便及時糾正。在成孔過程中,如發現鉆桿搖晃或難鉆時,放慢進尺,防止樁孔偏斜、鉆桿位移、甚至使鉆桿、鉆具損壞等。根據鉆機塔身上的進尺標記,當鉆頭達到設計樁長預定標高時停止鉆進(其樁長應扣除樁尖無效部分),在動力頭底面停留位置相應的鉆機塔身處作醒目標記,作為施工時控制孔深的依據,當動力頭底面達到標記處樁長即滿足設計要求。施工時還需考慮施工工作面的標高差異。 地質復核7、:在施工前搜集擬處理區域的巖土工程資料,尤其是地層的分層主空間分布情況、土的含水量、有機質含量等作為施工參考;本次試樁將第一個孔進行地質復核,作為本次CFG樁試樁施工的依據。 灌注及拔管:鉆孔至設計標高后,停止鉆進,開始泵送混合料,每根樁的投料量應不少于設計灌注量,鉆桿芯管充滿混合料且靜壓一定時間,指揮人員觀察鉆桿的排氣孔附近已經有砼后開始拔管,嚴禁先提管后泵送,壓灌混合料時一次提鉆高度小于25cm,提管速率控制為不大于2m /min,成樁過程應連續進行,避免因后臺供料慢而導致停機待料。施工樁頂高程高出設計高程50cm,浮漿厚度不超過20cm,灌注成樁完成后,樁頂采用濕黏土封頂予以保護?;旌狭?、灌注量不小于理論數量,考慮到擴孔等因素,實際數量約為理論數量的1.2倍。(實際拔管速度取0.8倍計算的理論基礎提管速度,HBT60砼泵正常情況泵送混合料的能力為0.5m3/min,則每分鐘提升鉆桿控制在2 m以內) 移機:當上一根樁施工完畢,鉆機頭進行保護,移位,進行下一根樁的施工,施工時由于CFG樁的土較多,經常將臨近的樁位覆蓋,有時還會因鉆機支撐臨時支撐腳壓在樁位旁,使原標定的樁位發生移動,因此,下一根樁施工時,還應根據軸線或周圍樁的位置對需要施工的樁位進行復核,保證樁位準確。 現場試驗:對于每盤混合料,試驗人員都要進行坍落度的檢測,合格后方可進行投料,在成樁過程中抽樣做混合料試塊,每臺班9、做1組(三塊)試塊,測定其28天抗壓強度。截樁頭:CFG樁混合料齡期達到14天后進行樁間土開挖、清理,開挖、清理采用小型挖掘機配合人工開挖,不得造成樁頂設計標高以下的樁體斷裂和擾動樁間土,高出設計標高的樁頭采用圓形大直徑無齒切割機進行切割。試樁檢測情況:試樁完成后,進行無損低應變檢測以驗證成樁質量的完整性;成樁28d后應及時進行單樁承載力或復合地基承載力試驗,單樁承載力采用對樁基施加荷載,最大荷載為樁基設計承載力的2倍,采用規范規定的加載方法,現時測定樁頂面的沉降量,達到規范允許的沉降量為合格,樁身完整性檢測設備采用基樁動測儀PIT-V,單樁承載力檢測設備采用樁基靜載荷測試儀RS-JYC。砼抗10、壓強度以現場取樣的砼試件作抗壓強度試驗,樁徑用截樁后用鋼尺量其有效直徑。 施工工藝流程見下圖:原地面處理鉆機移位停鉆鉆至設計深度鉆機就位測量放線泵送混合料均勻拔鉆至樁頂 10.2質量控制要點 選用技術先進、性能穩定的施工設備。針對本試驗段的地質條件,長螺旋芯管內泵送混合料具有工效高、成孔質量好控制等優點,優先選用。 確保樁長達到設計要求的控制要點: 做CFG加密探測樁:每個地段正式施工前,按規范要求做CFG加密探測樁,按每1m進行取土樣,通過土樣與設計地質情況進行比較; 鉆具晃動:當鉆進硬層后,鉆進速度緩慢,機具晃動很劇烈; 與設計樁長比較:施工前,通過設計中的橫斷面圖和縱斷面圖確定每根樁的設11、計樁長,在鉆進過程中,以設計樁底標高為控制點,通過鉆機上的刻錄線判斷其鉆進深度,與設計樁長比較; 混合料方量的控制:灌注混合料的過程中,通過拖泵的次數,確定每根樁的實際混合料用量,計算出實際的樁長,與設計樁長進行比較。 確保CFG樁實際樁長以加密探測樁及土樣鑒別控制為主,以泵送砼之間的配合與提鉆速度為輔,結合操作者的實際經驗予以判斷。 施工前通過精確測量放樣確保樁位滿足設計要求,在樁位對位過程中確保樁位偏差5cm; 樁身強度控制措施: 對混合料的攪拌時間進行控制:嚴格按配合比進行配料,每盤料攪拌時間控制,塌落度控制; 運輸至施工現場的混合料必須重新進行塌落度的檢測,確保塌落度滿足規范及設計要求12、; 控制提桿速率:壓灌混合料時一次提鉆高度小于25cm,提管速率控制。11.成樁質量檢測11.1樁身完整性檢測及單樁的承載力試驗 CFG樁樁體質量檢測在成樁28d后進行,采用低應變動力試驗檢測CFG樁樁身完整性;地基承載力采用單樁承載力試驗檢測,試驗數量為每根。11.2CFG樁混合料強度及樁徑 現場制作混合料標準立方體試件3組,進行28天標準養護后,進行試件抗壓強度檢驗;樁徑采用清土開挖截樁后用鋼尺量測。12.質量控制及檢驗12.1質量控制 為檢驗CFG樁施工工藝,機械性能及質量控制,核對地質資料,在工程施工前,同一工點,相同地質條件做2根試驗樁,并在豎向全長鉆取芯樣,檢驗樁身混凝土密實度、強13、度和樁身垂直度,根據發現的問題修訂施工工藝。 CFG樁的數量、布置形式及間距符合設計要求。 樁長、樁頂標高及直徑應符合設計要求。 CFG樁施工中,每臺班均須制作檢查試件,進行28d強度檢驗。成樁28d后應及時進行單樁承載力試驗,其承載力符合設計要求。 通常樁頂混凝土密實度差,強度低,對此采取樁頂以下2.5m內進行振動搗固的措施。 為保證施工中混合料的順利輸送,施工中采取強制式攪拌機。 樁身每方混合料摻加粉煤灰量及塌落度控制根據設計和采用的施工方法按工藝試驗確定并經監理工程師批準的參數進行控制。每根CFG樁施工要認真填寫施工記錄表。 清土和截樁時,不得造成樁頂標高以下樁身斷裂和擾動樁間土。 冬季14、施工時混合料入孔溫度不得低于5,對樁頭和樁間土應采取保溫措施。 跳打施工時應及時清除成樁時排出的棄土,否則會影響施工進度。 整個施工過程中,安排質檢人員旁站監督,并作好施工原始記錄,記錄鉆壓電流值、孔深、單孔混合料灌入量、堵管及處理措施等。 CFG樁施工屬隱蔽工程,施工完畢報監理簽認后方可進行下一道工序施工。12.2檢驗 所用的水泥和粗細骨料品種、規格及質量應符合設計要求; 檢驗數量:同一產地、品種、規格、批號的水泥,每200t為一批,不足200t時也按一批計。同一產地、品種、規格且連續進場的粗、細骨料,分別每400m3為一批,當不足400m3時也按一批計。各種原材料每批抽樣檢驗1組。 檢驗方15、法:檢查產品質量證明文件。在水泥庫抽樣檢驗水泥強度、安定性、凝結時間,在料場抽樣檢驗粗細骨料含泥量、篩分試驗顆粒級配。 CFG樁混合料坍落度應按工藝性試驗確定并經監理工程是師批準的參數進行控制; 檢驗數量:每臺班抽樣檢驗3次。 檢驗方法:現場坍落度試驗。 樁體強度檢測方法、數量及標準見客運專線鐵路路基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暫行標準(鐵建設2005160號)4.14.7: 檢測數量:施工單位每臺班一組(3塊)試塊。 檢測方法:每臺班制作混合料試塊,進行28d標準養護試件抗壓強度檢測。 設計要求:樁身28d邊長15cm立方體抗壓強度達到設計強度10Mpa15Mpa。 樁身質量、完整性檢測方法、數量及標準16、見客運專線鐵路路基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暫行標準(鐵建設2005160號)4.14.11: 檢測數量:(檢測總樁數的10%),試驗樁每根均需檢測。 檢測方法:低應變檢測。 單樁承載力承載力檢測方法、數量及標準見客運專線鐵路路基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暫行標準(鐵建設2005160號)4.14.12: 檢測數量:(總樁數的2,且每檢測批不少于3根)試驗樁每根檢測。 檢測方法:平板載荷試驗。 設計要求:抽取不少于總樁數的0.5的樁進行單樁承載力檢測,抽取不少于總樁數的1.5的樁進行單樁復合地基平版載荷板試驗。承載力符合設計要求。 CFG樁的樁位、垂直度、有效直徑的允許偏差應符合下表的規定。CFG樁施工的允許偏差17、檢驗數量及檢驗方法序號檢驗項目允許偏差施工單位檢驗數量檢驗方法1樁位(縱橫向)0,50mm按成樁總數的10%抽樣檢驗,且每檢驗批不少于5根經緯儀或鋼尺丈量2樁體垂直度1%經緯儀或吊線測鉆桿傾斜度3樁體有效直徑不小于設計值開挖50-100cm深后,鋼尺丈量13.環保措施 施工現場應遵照環境管理體系的要求及使用指南(GB/T24000)的要求,建立環境管理體系,制定相應的保護措施,有效減少施工中對環境的破壞或污染,并不斷持續改進環境管理體系。項目部建立以項目部經理為組長的,工程管理部為主責部門,作業架子隊為主體的生態環境保障體系。根據本區段的施項目部域的生態環境特點,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及建設單位18、環保有關規定,實行生態保障領導負責制。制定詳細的環境保護措施(包括保護自然保護區、水土流失、水污染、野生動植物、維護生態平衡系統、維護土壤生物即避免土壤沙化,避免人為惡化環境等),從思想、組織、過程、檢查、效果、目標、經濟七個方面控制環保工作,實現總體環保目標。注意夜間施工的噪音影響,盡量采用低噪音施工設備。對距離居民區160m以內的工程,則應根據需要限定施工時間。少數高噪音設備盡可能不在夜間施工作業,必須在夜間從事有噪音污染的施工應先通知附近居民,以征得附近居民的理解,如有可能采取限時作業措施。做好當地水系、植被的保護工作,在施工時對路基邊坡及時進行防護與植被綠化,施工車輛不得越界行駛,以免19、碾壞植被、莊稼、鄉村道路等。路基工程中使用的石灰材料,采用覆蓋。場地即時進行清掃,以防粉塵被風吹揚。凡對環境有污染的廢物,如挖方棄土、建筑垃圾、生產垃圾、廢棄材料等,棄在指定地點處理。及時掌握天氣的變化情況及當地的汛情,提前做好河道清淤、暢通工作,路基成形后必須及時做好路基護坡,完善兩側排水溝等附屬工程。13.1噪音控制 在聲源處安裝消聲器;對于噪音較大的設備,應采取吸音、隔音、隔振等方法降低噪音;夜間禁止使用噪音比較大的機械;模板和腳手架等支拆、搬運、修理應輕拿輕放,修理時禁止使用大錘敲打,盡量降低人為產生的噪音等。并加強監測,采取專人監測、管理的原則,填寫噪音測量記錄表,不得超過施工場界噪20、音限值。13.2廢水處理 不得向水體排放、傾倒工業廢渣、生活垃圾,設置簡易的隔油池和沉淀池,砂石料沖洗、磚石砌體及混凝土圬工養護、拌合站及混凝土運輸設施沖洗、水磨石、電石、冷卻及基坑降水、地基降水等產生的污水須經沉淀池處理后再利用或排放。13.3揚塵控制 運輸車輛不得超載,最高點不得超過槽幫上緣50cm,兩側低于槽幫上緣1020cm。為控制車輪產生揚塵,現場車輛出入口處,應設置車輛沖洗設備,易飛揚材料運輸采用淋水和篷布覆蓋等措施控制揚塵,工地拌合站采用集中攪拌,拌合場地硬化,由計算機控制進料、攪拌、輸送全過程,在進料倉上方安裝除塵器。13.4煙塵控制禁止在施工現場焚燒油氈、橡膠、塑料、皮革、樹21、葉、枯草、各種包裝等其它會產生有毒、有害和異味的物質,施工現場禁止采用尾氣排放超標的機動車和機械設備。14安全保證措施1、開孔前鉆孔機械作業人員必須持有有效的特種作業證上崗;操作人員戴藍色的安全帽、輔助配合人員戴黃色的安全帽;鉆孔機械和沖孔機械必須有有效的出廠合格證,并且機械性能良好,保養措施到位。2、鉆孔機械嚴格執行大型機械:“五個一”的管理(及一臺機、一個安全防護員、一個操作證、一個運轉記錄本、一塊機械操作規程牌)3、鉆孔前先確認沒有地下管線;場地平整結實、不下陷;4、鋼絲繩配置合理、潤滑良好;卷揚機上剩余的鋼絲繩不少于三圈,鋼鋼絲繩無接頭、打結、斷絲;5、機械運轉部分潤滑良好,傳動部分防護罩完整;作業棚完好;6、用電開關良好,配置合理;電源線無破損,接頭無裸露;7、鉆孔機械在移動過程中,必須有專職安全防護人員在場防護指揮;防空中和地下管線措施:開孔前先觀察地面200米范圍內有無地下管線標樁,通過設計圖了解作業地點有無地埋管線,通過地方政府和村民了解有無地埋灌溉管道。若有地埋管線,必須用人工先挖探溝,找出地埋管線的埋深和方位,做好標識,采取相應的安全防護措施.當遇見空中管線時,根據鉆孔機械的高度確定施工“安全區”和“不安全區”,要保證在鉆孔機械正投影范圍內沒有空中管線的安全區進行施工,待產權單位對空中管線進行遷改后,再進行不安全區的地基鉆孔施工。接底人員記錄人記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