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橋橋梁工程沖擊鉆孔樁技術交底(1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596695
2022-09-27
17頁
509.54KB
1、施工技術交底樣板及編碼說明1項目部交底編號ZJWJLQ-WH02-S2011001“中建五局路橋”拼音的第一個字母“武黃二標”縮寫2011年第一份交底隧道縮寫2 文字“施工技術交底”采用仿宋GB2312四號字體,加黑,居中;其余均用仿宋GB2312小四號字體,文字段落行距固定值18磅;內容部分首行縮進2字符。3 邊框邊框采取加黑至1.5磅形式,內部線條默認,并選擇“根據窗口調整表格”,表格行高0.8cm。ZJWJLQ-GCGL-*2011*“中建五局路橋”拼音的第一個字母“工程管理”縮寫*為順序號橋涵隧路4 本書交底編號施工技術交底表格編號ZJWJLQ-GCGL-Q201100*工程名稱橋主送2、單位橋涵隊交底部位樁基鉆孔頁 數第1頁 共3頁交底主要內容一、工程概況及相關參數橋位于省市境內,地貌為中低山丘陵及堆積平原區,總的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山脈多呈北北東南南西走向延伸,與海岸線大致平行。本橋起訖里程為:DK161+314.34DK163+758.62,全長2444.28m,共有墩臺身61個。全橋共有樁基465根,其中樁徑1.0m樁基40根,樁徑1.25m樁基377根,樁徑1.5m樁基48根。各墩(臺)樁基相關參數詳見“附件橋參數一覽表”。二、施工步驟及方法根據設計地質情況知樁基均為嵌巖樁,故采用沖擊鉆成孔方式。1、場地平整鉆孔場地應清除雜物、換除軟土、平整壓實。(場地位于陡坡、水中3、或淤泥中時,用枕木或型鋼等搭設工作平臺,平臺必須堅固穩定,能承受施工作業時所有靜、活荷載,同時還應考慮施工設備能安全進、出場。)2、測量放樣通過測量放樣,定出樁位,加設護樁。具體“放樣樁參數”見測量交底。3、護筒埋設根據放樣樁參數來確定樁位,埋設鋼護筒,護筒內徑比樁徑大40cm,護筒頂面高出施工地面50cm;護筒頂面中心與設計樁位偏差不大于5cm,傾斜度不大于1%。(護筒埋置深度符合下列規定:黏性土不小于1m,砂類土不小于2m。當表層土松軟時將護筒埋置到較堅硬密實的土層中至少0.5m。岸灘上埋設護筒,在護筒四周回填黏土并分層夯實。在水中打設護筒時,宜高于水面2.0m。)護筒頂面要焊接加強筋和吊4、耳。4、開挖泥漿池接收人員簽名管理人員:勞務隊長:勞務工班長:其他作業人員:編制人: 復核人: 審批人: 時間:注:本交底一式三份,施工作業隊一份,現場技術人員一份,工程管理部一份存檔。施工技術交底表格編號ZJWJLQ-GCGL-Q201100*工程名稱橋主送單位橋涵隊交底部位樁基鉆孔頁 數第2頁 共3頁交底主要內容選擇合適地點開挖泥漿池,并選用膨潤土進行造漿。5、鉆孔(1)鉆機就位前,對主要機具及配套設備進行檢查、維修。(2)鉆孔前,按施工設計所提供的地質、水文資料繪制地質剖面圖,掛在鉆臺上。(3)開鉆時宜小沖程開孔,鉆至護筒以下1米后再以正常速度鉆進。(4)鉆進過程中及時濾渣,同時經常注意5、地層的變化,在地層的變化處均應撈取渣樣,判斷地質的類型,記入記錄表中,并與設計提供的地質剖面圖相對照,鉆渣樣應編號保存,以便分析備查。(5)當鉆孔深度達到設計要求時,對孔深、孔徑、孔位和孔形等進行檢查,確認滿足設計要求后,報質檢工程師驗收,填寫終孔檢查證。6、清孔清孔標準要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即:孔內排出或抽出的泥漿手摸無23mm顆粒,泥漿比重不大于1.1,含砂率小于2%,粘度1720s;灌注水下混凝土前孔底沉渣厚度應滿足設計要求或規范要求(柱樁5cm,摩擦樁20cm)。嚴禁采用加深鉆孔深度方法代替清孔。三、過程控制要點1、質量控制要點(1)泥漿護壁成孔時,發生斜孔、彎孔、縮孔和塌孔或沿套管周6、圍冒漿以及地面沉陷等情況,應停止鉆進,報主管工程師,經采取措施進行處理后再行施工。(2)施工中應該經常測定泥漿密度,并定期測定黏度、含砂率和膠體率并記錄。(3)清孔過程中,必須補給足夠的泥漿,并保持漿面穩定。2、安全、環保控制要點(1)作業前,必須了解地質情況,確定地下有無管線、電纜。接收人員簽名管理人員:勞務隊長:勞務工班長:其他作業人員:編制人: 復核人: 審批人: 時間:注:本交底一式三份,施工作業隊一份,現場技術人員一份,工程管理部一份存檔。施工技術交底表格編號ZJWJLQ-GCGL-Q201100*工程名稱橋主送單位橋涵隊交底部位樁基鉆孔頁 數第3頁 共3頁交底主要內容(2)鉆孔時,7、如遇機架搖晃、移動、偏斜或有異響,應立即停鉆,經處理后,方可施鉆。(3)鉆機在作業中,應由本機或機管負責人指定的操作人員操作,其它人不得任意登機,操作員在當班時,不得擅自離崗。(4)停鉆后,鉆頭應提至孔外安全放置,孔口應遮蓋防護。(5)鉆孔中使用泥漿,應設置泥漿循環凈化系統,注意防止或減少環境污染。(6)泥漿池采用42鋼管圍護,刷紅白油漆,立桿長、寬方向各不少于4根,高度1.8m,打入地下0.6m,外露1.2m,橫桿設置3根,間距60cm,鋼管與鋼管之間采用扣件擰緊,鋼管外面掛安全網,泥漿池正面和側面用紅色反光漆,橫掛醒目標志牌,避免百姓特別是小孩到池中去,以免產生危險。(7)用電系統采用三相8、五線制,供電末端設專用保護線,重復接地。接收人員簽名管理人員:勞務隊長:勞務工班長:其他作業人員:編制人: 復核人: 審批人: 時間:注:本交底一式三份,施工作業隊一份,現場技術人員一份,工程管理部一份存檔。施工技術交底表格編號ZJWJLQ-GCGL-Q201100*工程名稱橋主送單位橋涵隊交底部位2#墩6#樁基(放樣)頁 數第1頁 共1頁交底主要內容方向12356748AB2#墩樁位平面示意圖2#墩6#樁基中心樁放樣參數:X=2624253.1453Y=493567.7899H=1.998m接收人員簽名管理人員:勞務隊長:勞務工班長:其他作業人員:編制人: 復核人: 審批人: 時間:注:本交9、底一式三份,施工作業隊一份,現場技術人員一份,工程管理部一份存檔。施工技術交底表格編號ZJWJLQ-GCGL-Q201100*工程名稱橋主送單位橋涵隊交底部位2#墩6#樁基護筒(放樣)頁 數第1頁 共1頁交底主要內容方向12356748AB2#墩樁位平面示意圖樁號護筒頂標高(m)設計樁底標高(m)設計承臺底標高(m)鉆孔深度(m)2-62.523-38.6570.34341.18注意:本交底的護筒頂標高為2011年9月6日測設,其坐標為:X=2624253.1453,Y=493567.0899。當護筒有錯動或有明顯沉降時,要及時通知現場主管工程師進行復測。 接收人員簽名管理人員:勞務隊長:勞務10、工班長:其他作業人員:編制人: 復核人: 審批人: 時間:注:本交底一式三份,施工作業隊一份,現場技術人員一份,工程管理部一份存檔。施工技術交底表格編號ZJWJLQ-GCGL-Q201100*工程名稱橋主送單位橋涵隊交底部位樁基、承臺、墩身(參數)頁 數第1頁 共1頁交底主要內容附件接收人員簽名管理人員:勞務隊長:勞務工班長:其他作業人員:編制人: 復核人: 審批人: 時間:注:本交底一式三份,施工作業隊一份,現場技術人員一份,工程管理部一份存檔。施工技術交底表格編號ZJWJLQ-GCGL-Q201100*工程名稱橋主送單位橋涵隊交底部位泥漿池頁 數第1頁 共1頁交底主要內容一、選址泥漿池一般11、選在兩墩之間并且遠離施工便道的一側。二、開挖開挖前,選址地面應大致平整。采用挖掘機開挖,根據樁長及實際孔深計算出需用漿液量,擬定開挖尺寸為5m6m(2.53)m;開挖時需根據地質情況進行適當的放坡,避免邊坡垮塌現象的發生。三、造漿宜選用膨潤土配制泥漿。泥漿性能指標如下:1、泥漿比重:不宜大于1.3。2、粘度:一般地層1622s。(松散易坍地層1928s。)3、含砂率:新制泥漿不大于4%。4、膠體率:不小于95%。5、PH值:應大于6.5。四、防護泥漿池四周采用42鋼管圍護,刷紅白油漆,立桿長、寬方向各不少于4根,高度1.8m,打入地下0.6m,外露1.2m,橫桿設置3根,間距60cm,鋼管與鋼12、管之間采用扣件擰緊,鋼管外面掛安全網,泥漿池正面和側面用紅色反光漆,橫掛醒目標志牌,避免百姓特別是小孩到池中去,以免產生危險。接收人員簽名管理人員:勞務隊長:勞務工班長:其他作業人員:編制人: 復核人: 審批人: 時間:注:本交底一式三份,施工作業隊一份,現場技術人員一份,工程管理部一份存檔。施工技術交底表格編號ZJWJLQ-GCGL-Q201100*工程名稱橋主送單位橋涵隊交底部位樁基鋼筋籠(制作)頁 數第1頁 共5頁交底主要內容一、鋼筋加工1、除銹鋼筋加工前如鋼筋表面有油漬、漆污、鐵銹、浮皮等應以清除,使其表面潔凈。鋼筋除銹可用人工除銹。2、矯直鋼筋應平直,如局部彎曲度超過標準的,應予以矯13、直后才可使用。3、下料主筋采用機械切割,螺旋箍筋可用人工切割,切割時要保證斷料的長度準確性。主筋長度允許偏差10mm,箍筋內凈尺寸5mm。4、鋼筋接頭預彎量:單面焊-6度;雙面焊-12度。二、鋼筋籠的焊接1、鋼筋籠焊接采用雙面搭接焊,在施焊前對鋼筋進行預彎,保證焊接后兩鋼筋的軸線在同一直線上。 2、鋼筋籠同一截面上接頭不得大于主筋數量的50%即10個。兩鋼筋焊接接頭在70cm以內均為同一截面(不得小于35d),相鄰主筋接頭錯開至少1m。3、在同一根鋼筋上盡量少設接頭。“同一截面”內同一根鋼筋上接頭不得超過1個,即在70cm內同一根鋼筋上接頭不能超過一個。4、施焊時,引弧應在搭接鋼筋的一端開始,14、收弧應在搭接鋼筋端頭上,弧坑應填滿。多層施焊時,第一層焊縫應有足夠的熔深。主焊縫與定位焊縫,特別是在定位焊縫的始終端,應熔合良好。5、鋼筋接頭采用搭焊時,搭接長度要比焊縫長度長1,焊縫厚度不得小于鋼筋直徑的0.35倍;焊縫寬度不得小于鋼筋直徑的0.6倍。6、箍筋接頭采用綁扎搭接時,接頭必須要點焊12,防止鋼筋籠安裝過程中接頭松開,而影響下籠和導管的抽拔。7、橫檔和吊裝點處的加強筋要與主筋四面滿焊。接收人員簽名管理人員:勞務隊長:勞務工班長:其他作業人員:編制人: 復核人: 審批人: 時間:注:本交底一式三份,施工作業隊一份,現場技術人員一份,工程管理部一份存檔。施工技術交底表格編號ZJWJLQ15、-GCGL-Q201100*工程名稱橋主送單位橋涵隊交底部位樁基鋼筋籠(制作)頁 數第2頁 共5頁交底主要內容接收人員簽名管理人員:勞務隊長:勞務工班長:其他作業人員:編制人: 復核人: 審批人: 時間:注:本交底一式三份,施工作業隊一份,現場技術人員一份,工程管理部一份存檔。施工技術交底表格編號ZJWJLQ-GCGL-Q201100*工程名稱橋主送單位橋涵隊交底部位樁基鋼筋籠(制作)頁 數第3頁 共5頁交底主要內容接收人員簽名管理人員:勞務隊長:勞務工班長:其他作業人員:編制人: 復核人: 審批人: 時間:注:本交底一式三份,施工作業隊一份,現場技術人員一份,工程管理部一份存檔。施工技術交底16、表格編號ZJWJLQ-GCGL-Q201100*工程名稱橋主送單位橋涵隊交底部位樁基鋼筋籠(制作)頁 數第4頁 共5頁交底主要內容說明:1、本圖尺寸除注明之外其余均以厘米計,L為樁長; 2、鉆孔灌注樁的所有鋼筋均采用Q235鋼筋;3、樁身主筋N1的凈保護層厚度采用70mm;4、樁基加強筋N3直徑同N1,設在主筋內側,第一道距離承臺底40cm,最下一道設于鋼筋底面以上10cm處(如有聲測管,則最下一道設于聲測管以上10cm),自上而下每2m一道至鋼筋籠底部,其零數可在最下兩節內調整,其間距不得大于2.5m。自身搭接部分采用雙面焊(不小于5D),如小于10cm時則采用10cm;5、箍筋N4、N6采17、用螺旋筋;6、定位鋼筋N5(耳環)每隔2m設一組,每組4根均勻設于樁基加強筋N3周圍; 接收人員簽名管理人員:勞務隊長:勞務工班長:其他作業人員:編制人: 復核人: 審批人: 時間:注:本交底一式三份,施工作業隊一份,現場技術人員一份,工程管理部一份存檔。施工技術交底表格編號ZJWJLQ-GCGL-Q201100*工程名稱橋主送單位橋涵隊交底部位樁基鋼筋籠(制作)頁 數第5頁 共5頁交底主要內容7、鉆孔樁鋼筋與承臺鋼筋、墩身鋼筋之間的電氣連接按綜合接地要求辦理;8、所有樁長大于50m的摩擦樁,均要埋設3根超聲波檢測管對水下混凝土質量做超聲波檢測;9、超聲波檢測管采用無縫鋼管,內徑50mm,壁厚18、3.0mm;10、檢測管沿樁身加強筋內側布設,并焊于N3上,檢測管長度距樁底5cm,伸入承臺內35cm,檢測管接頭及底部應密封好,頂部采取措施防止砂漿、雜物堵塞管道。11、本圖使用于橋臺、1#38#、41#51#橋墩樁基。接收人員簽名管理人員:勞務隊長:勞務工班長:其他作業人員:編制人: 復核人: 審批人: 時間:注:本交底一式三份,施工作業隊一份,現場技術人員一份,工程管理部一份存檔。施工技術交底表格編號ZJWJLQ-GCGL-Q201100*工程名稱橋主送單位橋涵隊交底部位樁基鋼筋籠(儲運裝)頁 數第1頁 共2頁交底主要內容一、鋼筋籠存放鋼筋籠制作完后,臨時堆放在平整的地方,以防變形,且要19、采取枕木(或木方)下墊。二、鋼筋籠運輸鋼筋籠在運輸過程中用16鋼筋在鋼筋籠內進行支撐,防止運輸過程中鋼筋籠變形。三、鋼筋籠吊裝1、下籠前按規定加設鋼筋保護層,確保保護層厚度符合規定。保護層允許偏差-5+10mm。2、下籠后,籠頂標高應符合設計要求,其誤差不大于100mm。3、下籠后鋼筋籠采用吊筋進行固定。4、下籠時如遇阻,可適當轉動鋼筋籠。但不得采用強墩等可能影響鋼筋籠質量或孔壁形狀的方法。5、鋼筋籠節段在孔口焊接時采用單面焊,焊縫長度不小于20cm(鋼筋直徑的10倍),焊接前先對鋼筋進行預彎,確保焊接完成后兩鋼筋軸線在同一直線上。6、鋼筋籠吊筋計算:按護筒頂標高和鋼筋籠頂設計標高計算出吊筋長20、度后焊好,焊接時要進行加強焊接,防止開焊。四、注意事項1、吊裝時設專人指揮,司機與指揮人員必須密切配合,聽從指揮人員的信號指揮。操作前,必須先鳴喇叭;工作中,司機對任何人發出的緊急停車信號必須立即停車,待消除不安全因素后方可繼續工作。指揮人員須關閉手機。任何人不得打擾指揮人員指揮。2、吊車司機必須經過專業安全培訓,并經有關部門考核批準后,發給合格證件,方準單獨操作。嚴禁無證人員動用吊車。3、吊車在運行時,嚴禁無關人員進入駕駛室和吊臂范圍內。4、在起吊鋼筋籠時,應先將鋼筋籠吊離地面10厘米左右,檢查吊車的穩定性和制動器等是否靈活和有效,在確認正常的情況下方可繼續工作。嚴禁鋼筋籠在地面上拖動。接收21、人員簽名管理人員:勞務隊長:勞務工班長:其他作業人員:編制人: 復核人: 審批人: 時間:注:本交底一式三份,施工作業隊一份,現場技術人員一份,工程管理部一份存檔。施工技術交底表格編號ZJWJLQ-GCGL-Q201100*工程名稱橋主送單位橋涵隊交底部位樁基鋼筋籠(儲運裝)頁 數第2頁 共2頁交底主要內容5、吊車在工作時,作業區域,起重臂下,吊鉤和被吊垂物下面嚴禁任何人站立、工作或通行。6、吊車在工作時,吊鉤與滑輪之間應保持一定的距離,防止卷揚過限把鋼絲繩拉斷或起重臂后翻。在起重臂起升到最大仰角和吊鉤在最低位置時,卷揚筒上的鋼絲繩應至少保留三圈以上。7、當鋼筋籠吊運至井口上方距地面1米以下時22、,摘掛鉤人員才可到井口配合作業。8、當第一節鋼筋籠放至井內時,用2根鋼管做為橫檔進行固定,摘鉤。第二節鋼筋籠吊至井口與第一節進行焊接時,第一節橫檔不能拆,第二節不摘鉤。焊接人員進行焊接時戴安全帽,系安全帶,帶手套和面罩。9、吊車在工作時,不準進行檢修和調整機件。工作完畢,吊鉤和起重臂應放在規定的穩妥位置,將所有控制手柄放至零位方可撤離。10、在吊裝完畢,灌注之前,井口要加蓋,恢復護欄和警示標志、警示燈。11、吊裝時采用兩點吊裝,吊裝點距離鋼筋籠頂部0.3倍鋼筋籠長。接收人員簽名管理人員:勞務隊長:勞務工班長:其他作業人員:編制人: 復核人: 審批人: 時間:注:本交底一式三份,施工作業隊一份,23、現場技術人員一份,工程管理部一份存檔。施工技術交底表格編號ZJWJLQ-GCGL-Q201100*工程名稱橋主送單位橋涵隊交底部位樁基混凝土(水下)頁 數第2頁 共2頁交底主要內容灌注水下砼采用鋼導管灌注,采用的導管內徑一般為2030cm,導管使用前應進行水密承壓和接頭抗拉試驗,嚴禁用壓氣試壓。一、安裝導管根據實際樁基的孔深和工作平臺的高度,計算出使用的管節數,并依次編號進行組拼;鋼導管接頭法蘭盤加錐形活套,底節導管下端不得有法蘭盤。采用螺旋絲扣型接頭,設防松裝置。一般中間管每節宜為2m,底節可為4m,漏斗下宜用1m管。試拼完成后,按照編號依次安裝導管,注意導管底部距孔底有至少要有25040024、mm 的空間。二、二次清孔灌注水下混凝土前應再次檢查沉渣厚度,沉渣厚度應滿足設計要求或規范要求(柱樁5cm;摩擦樁20cm)。如沉渣厚度超出規范要求,則要利用導管進行二次清孔,直至符合設計或規范要求。三、 首批封底混凝土計算和控制首批封底混凝土數量,能把導管下口埋入混凝土不小于1m深,且不大于3m深。首先,測設混凝土的坍落度(宜為180220mm),符合驗標要求后,混凝土才可由罐車放出至漏斗,存料近滿倉。其次,打開漏斗閥門,放下混凝土,此時,要加大罐車動力,快速卸料至漏斗,保持混凝土的連續性。最后,首批混凝土灌入孔底后,立即用測繩測設孔內砼面高度,計算出導管內埋置深度,如符合要求,即可正常澆筑25、。如發現導管內大量進水,表明出現澆筑事故。四、水下混凝土澆灌樁基混凝土采用罐車運輸配合導管灌注,澆筑開始后,應緊湊連續地進行,嚴禁中途停工;每根樁的澆筑時間不宜超過8小時。接收人員簽名管理人員:勞務隊長:勞務工班長:其他作業人員:編制人: 復核人: 審批人: 時間:注:本交底一式三份,施工作業隊一份,現場技術人員一份,工程管理部一份存檔。施工技術交底表格編號ZJWJLQ-GCGL-Q201100*工程名稱橋主送單位橋涵隊交底部位樁基鋼筋籠(儲運裝)頁 數第2頁 共2頁交底主要內容在澆筑過程中,應防止混凝土拌和物從漏斗頂溢出或從漏斗外掉入孔底,使泥漿內含有水泥而變稠凝結,致使測探不準確;應注意觀26、察管內混凝土下降和孔內水位升降情況,及時測量孔內混凝土面高度,正確指揮導管的提升和拆除;導管的埋置深度應控制在13m。同時應經常測探孔內混凝土面的位置,即時調整導管埋深。混凝土灌注到接近設計標高時,要計算還需要的混凝土數量(計算時應將導管內及混凝土輸送泵內的混凝土數量估計在內),通知拌和站按需要數拌制,以免造成浪費;但必須保證混凝土頂面澆筑到樁頂設計高程以上1.0m左右。五、注意事項1、在施工現場嚴禁任何人、以任何理由私自加水。若混凝土不滿足施工要求時,應及時通知現場技術人員調整。2、樁頭澆筑完后,混凝土強度未達5MPa時,不得碾壓,以防樁頭破損。接收人員簽名管理人員:勞務隊長:勞務工班長:其他作業人員:編制人: 復核人: 審批人: 時間:注:本交底一式三份,施工作業隊一份,現場技術人員一份,工程管理部一份存檔。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1
14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3
17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