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鐵路蒙下雙線大橋鋼筋籠冷擠壓連接施工技術交底 (1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596791
2022-09-27
10頁
260.04KB
1、 技術交底書表格編號1310項目名稱新建貴陽至南寧鐵路廣西段站前工程GNZQ-9標段第 1 頁共 6 頁交底編號GNZQ-9-MXSXDQ-SJJSJD-004工程名稱蒙下雙線大橋鋼筋籠冷擠壓連接施工技術交底 設計文件圖號無施工部位蒙下雙線大橋交底日期技術交底內容:一、適用范圍本交底適用于新建貴陽至南寧鐵路廣西段站前工程GNZQ-9標段鋼筋冷擠壓連接。二、作業準備(1)開工前組織技術人員對鋼筋冷擠壓套筒機械連接施工工藝及質量標準進行學習,掌握鋼筋冷擠壓套筒連接質量檢查及驗收標準。對參與鋼筋機械連接的施工人員進行崗前培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2)施工所用的機械及人員滿足施工需要。三、工藝原理鋼2、筋套筒擠壓連接方法是將需要連接的鋼筋(帶肋鋼筋)端部插入特制鋼套筒內,用超高壓液壓設備(擠壓鉗)擠壓鋼套筒,使套筒產生塑性變形與鋼筋橫肋緊密嚙合,靠變形后的鋼套筒與帶肋鋼筋的機械咬合緊固力將兩根鋼筋牢固的連接。工藝性試驗完成合格合格不合格材料機械設備準備鋼筋端部標記安裝套筒擠壓套筒抽樣檢查四、施工程序及操作要點4.1、施工程序鋼筋冷擠壓套筒連接工藝流程圖4.2、冷擠壓施工作業要點(1)使用擠壓設備(擠壓機、油泵、輸油軟管等整套)前應對擠壓力進行標定(擠壓力大小通過油壓表讀數控制) 有下列情況之一的應當標定:.擠壓設備使用前;.舊擠壓設備大修后;.油壓表損強列振動后;. 套筒壓痕異常且其它原因時3、;.擠壓設備使用超過一年;.已擠壓的接頭數超過 5000 個。(2)對進場套筒進行外觀質量、規格型號、結構尺寸、加工尺寸允許偏差值等進行驗收,并對鋼套筒材料力學性能檢測指標進行檢測試驗,各項合格后方可準許使用。(3)按連接鋼筋規格選配鋼套筒和模具型號。連接相同直徑鋼筋的模具型號和連接異徑鋼筋的模具型號應符合 JGJ107中有關的規定。事先檢查壓模、套筒是否與鋼筋相互配套,壓模上應有相對應的連接鋼筋規格標記。擠壓操作時采用的擠壓力、壓模寬度、壓痕直徑或擠壓后套筒長度的波動范圍以及擠壓道數,均應符合接頭技術提供單位所確定的技術參數要求。(4)鋼筋下料切斷要用無齒鋸,使鋼筋端面與它的軸線相垂直。不得4、使用鋼筋切斷機或氣割下料,清除鋼筋被連接部位的銹皮、泥砂、油污等雜物。(5)將鋼筋與鋼套筒進行試套,如鋼筋端部有嚴重馬蹄、彎折或縱肋尺寸超大者,應預先矯正或用砂輪打磨,但嚴禁打磨鋼筋橫肋,禁止用電氣焊切超大部分。(6)高壓泵所用的油液應過濾,保持清潔,油箱應密封,防止雨水、灰塵混入油箱。(7)用測深尺在鋼筋端頭用油漆做定位標志,定位標志即鋼筋插入鋼套筒的長度,檢查標志距定位標志 15mm,用來檢查壓接后鋼筋是否插到位。(8)將鋼筋插入套筒內,要使深入的長度符合預定要求,即鋼筋端頭離套筒長度中點不宜超過 5mm(在鋼筋上畫記號,以與套筒端面齊平);對正壓模位置,并使壓模運動方向與鋼筋兩縱肋所在的5、平面相垂直,以保證最大壓接面能處在鋼筋的橫肋上。(9)壓接可采用兩種方式:一種是在施工現場的作業工位上,通過套筒一次性地將兩根鋼筋壓接(宜從套筒中央開始,并依次向兩端擠壓);第二種是預先將套筒與 1 根鋼筋壓接,然后安裝在作業工位上,插入待接鋼筋后再擠壓另一端套筒。鋼筋半接頭連接方法:裝好高壓油管和鋼筋配用限位器、套管壓模,并且在壓模內也涂上潤滑油,按手控上開關,使套管對正壓模內孔,再按手控關閉開關;插入鋼筋頂到限位器上扶正,按手控上開關進行擠壓;當聽到液壓油發出溢流聲,再按手控下開關,退回柱塞,取下壓模,取出半套管接頭,即完成半接頭擠壓作業。連接鋼筋擠壓方法:先將半套管插入結構待連接的鋼筋上6、,使擠壓機就位,再放置與鋼筋配用的壓模和墊塊;按下手控上開關,進行擠壓,當聽到液壓油發出溢流聲,按下手控下開關;退回柱塞及導向板,裝上墊塊;按下手控上開關,進行擠壓;按下手控上開關,退回柱塞再加墊塊;按手控上開關,進行擠壓,再按手控下開關退回柱塞;取下墊塊、壓模、卸下擠壓機,鋼筋連接完畢。(10)按規定壓接道次和壓痕進行壓接,擠壓力必須調節到規定數值,油壓表讀數偏差不要大于 2.0MPa。回程油壓嚴禁大于 5MPa 或使其活塞不能回程到底。(11)壓接操作和所完成的鋼筋接頭要求沒有缺陷,如果在施工過程中發生異常現象或接頭有缺陷,就應及進處理防治。發生異常現象和缺陷除了與操作因素有直接關系之處,7、還與所用設備有關,防治措施可參看表4-1。(12)鋼筋冷擠壓套筒連接成品施工質量抽樣檢測,包括外觀檢查和單向拉伸性能檢查兩個方面。表4-1 壓接時發生異常和缺陷的防治措施表異常現象和缺陷防治措施擠壓機無擠壓力高壓油管連接位置不正確,應糾正油泵故障,應檢查排除壓痕分布不均勻壓接時就將壓與套筒上畫的分格標志對正接頭彎折壓接時擺正鋼筋切除或矯直鋼筋有彎的端頭壓接程度不夠檢查油泵和管線是不是有漏油而導致泵壓不足檢查套筒材質是不是符合要求鋼筋伸入套筒內長度不夠在鋼筋上準確地畫記號,并與套筒端面對齊壓痕深度明顯不均檢查套筒材質是不是符合要求檢查鋼筋在套筒內是不是有壓空現象(鋼筋伸入長度不夠)五、材料與設備8、要求5.1.材料(1)鋼筋擠壓連接的鋼筋必須具有質量證明書,其表面形狀、尺寸和力學性能等應符合鋼筋混凝土用熱扎帶肋鋼筋(GB1499.2-2007)和鋼筋混凝土用余熱處理鋼筋(GB13014-2013)標準的要求。鋼筋使用前必須進行外觀檢查和抽取試樣作力學性能試驗。鋼筋發生脆斷和力學性能明顯不正常時,尚應進行化學成份分析。鋼筋在儲運時,不得損壞表面標志,并按批堆放整齊,避免銹蝕和污染。(2)套筒套筒材料采用適于壓延的無縫鋼管加工制成,其實測力學性能符合表5-1 中的要求。套筒尺寸及偏差符合表 5-2 及表 5-3 中的要求。套筒儲運時須防銹蝕和污染,驗收時分批驗收,存放時按不同規格分別堆放,套9、筒應有出廠合格證。 表5-1 套筒材料的力學性能表性能項目力學性能指標屈服強度(/2)225350抗拉強度(/2)375500延伸率5()20洛氏硬度(HRB)6080布氏硬度(HB)102133表5-2 冷擠壓鋼套筒型號及尺寸表鋼套筒型號鋼套筒尺寸(mm)理論重量(kg)外徑壁厚長度HG203661300.58套筒外徑D外徑允許偏差壁厚(t)允許偏差長度允許偏差500.5+0.12t ,-0.10t25.2、設備(1)鋼筋冷擠壓連接機鋼筋冷擠壓連接成套設備由 1 臺超高壓電動油泵、1 臺液壓鉗、1 副壓膜、2 根 5m 高壓油管、1 套安裝工具組成,鋼筋冷擠壓連接鉗有多種型號,不同廠家型號分10、類不一致,需根據設計不同主筋型號有針對性購買擠壓連接設備型號,確保設備與主筋匹配。壓模、套筒、鋼筋應配套使用,壓模有種規格,模具上標注的數字表示被接鋼筋的直徑,使用時應檢查。(2)套筒、壓模型號及壓痕參數表5-4 同規格鋼筋連接時的套筒型號、模具型號及壓痕參數 連接鋼筋規格(mm)套筒型號壓模型號壓痕最小直徑允許范圍(mm)壓痕尺寸(mm)每側壓痕道次鋼筋插入深度(mm)20HG20HM2029-3145465六、鋼筋套筒冷擠壓連接質量檢查及驗收6.1、施工質量外觀檢查(1)外形尺寸:擠壓后套筒長度應為原套筒長度的 1.101.15 倍,或壓痕處套筒的外徑波動范圍為原套筒外徑的 0.80.9 11、倍。(2)檢查壓接道次是否符合設計規定,不得少壓、重壓等現象,接頭最小壓痕應符合上述表中的規定。(3)接頭表面不得有肉眼可見的裂紋。(4)接頭處彎折40。(5)接頭兩端鋼筋上顯露檢查標志,但不顯露定位標志。(6)外觀檢查不合格數少于檢查數的 10%時,該批接頭外觀質量評定為合格,當不合格數超過被檢數的 10%時,應對該批接頭逐個復檢,外觀檢查不合格的接頭應采取補救措施,不能補救的應作好標記,并在不合格的接頭中抽取 3 個試件作抗拉試驗,若有一個試件的強度低于設計值,則該批接頭不合格。6.2、抗拉性能檢查(1)現場檢驗以同規格、同等級、同材料、同一施工條件下完成的 500個接頭為一驗收批,不足此12、數也按一批考慮。(2)對每一批驗收件中隨機抽取的三個試件進行評定,當 3 個試件的單向拉伸試驗結果均符合JGJ107-2016中的要求,則該批接頭合格。(3)如有一個試件的抗拉強度不符合要求,應再取 6 個試件復檢,復檢時仍有一個不合格,則該批接頭不合格。(4)在現場連續檢驗 10 個驗收批全部一次合格時,驗收批接頭數量可擴大到 1000 個。(5)在正式施工前尚應進行現場條件下的擠壓連接工藝試驗,試驗合格后方能正式施工,在施工中不同批次鋼筋進場前,也應進行工藝檢驗。工藝檢驗,每種規格試件不少于 3 根。檢驗結果應符合規范JGJ107-2016要求。七、成品保護(1)連接的鋼筋半成品用墊木或鋼13、廠加工場內統一支墊設備予以支墊,分規格型號堆碼整齊;(2)套筒妥善保存,可采用專用庫房分類堆放整齊;現場適用時不得隨意擺放,外露套筒在澆筑混凝土時要采取保護措施,套筒內不能有水泥漿、砂漿等雜物;(3)擠壓連接好的成品不得隨意拋擲;(4)吊裝成品、半成品時采取人工配合設備進行吊裝,嚴禁直接采用吊裝設備強力拖拽、猛拉猛拔等不規范行為;(5)高空擠壓鋼筋接頭時,要搭設臨時操作平臺或腳手架,不得蹬踩接頭。八、安全措施(1)作業時不得硬拉拽電線和高壓油管;(2)作業人員在作業時理順高壓油管,嚴禁不能打死彎,作業人員作業時應避開高壓膠管反彈方向,以免傷人;(3)液壓系統中嚴禁混入雜質,在裝卸超高壓油管時其端部要防護措施,避免將灰塵、砂土等雜物帶入管內;(4)作業人員必須經過培訓考核合格后,方可準許進入現場操作,操作前應穿戴好安全帽、安全帶、手套等安全保護用品。 附件及附圖: 無交底人技術負責人質量員現場施工負責人工程部復核:監理工程師:交底時間施工班組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