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盤營鐵路客運專線電纜槽、過軌埋設、接觸網立柱基礎技術交底(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596794
2022-09-27
6頁
185.04KB
1、技 術 交 底 記 錄盤營施技201表工程名稱新建盤營鐵路客專TJ-1標段分部(分項)工程路基附屬工程交底項目電纜槽、過軌埋設、接觸網立柱基礎圖紙名稱、圖號見附頁1、工期及主要工作量:構造、尺寸、限界要求:見附頁2、主要設備、材料、構件的型號、規格和質量要求(包括下料單名稱編號)挖掘機、鍍鋅鋼管、預制電纜槽、接觸網螺栓及法蘭板、挖掘機、混凝土罐車、砼泵車等機械3、技術要求和質量標準見附頁4、施工程序、主要施工方法和安全措施注意事項(包括“施工工藝”項目、“單項作業標準”項目、代號)見附頁5、附圖 見附頁交底人簽章接底人簽章注:此表寫不下可用附頁。如質量、安全措施注意事項寫不下用盤營施技202表2、填寫。技術交底記錄(附頁)一、技術標準 趙荒地路基電纜槽執行鐵路路基電纜槽(2010)8401圖紙,電纜槽蓋板采用活性粉末混凝土制作,執行鐵路路基電纜槽,圖號:通路(2010)8401,路基過軌管埋設執行區間路基與站后接口設計全一冊,接觸網立柱基礎按照趙荒地線路所接觸網鉆孔樁位置圖進行施工,配套采用盤營客專施網-05、盤營客專施網-05-1、盤營客專施網-301-304。二、施工程序、主要施工方法:1、路基電纜槽電纜槽施工設計進行了優化,路堤地段電纜槽外側于基床底層頂面設干砌片石及C25混凝土護肩,護肩頂面寬度10cm。鐵路外側坡度為1:1.31.4。在電纜槽的底部及側壁(靠線路側)鋪設一層不3、透水土工布,具體形式見圖1。a電纜槽底部設透水礫石或碎石墊層。電纜槽安裝時在其頂面設不小于50mm厚M10水泥砂漿找平層,找平層往外延伸至邊坡。電纜槽接口處應采用M10水泥砂漿填塞并勾縫。b路堤地段電纜槽外側于基床底層頂面設護肩,頂面寬度10cm。鐵路外側坡度為1:1.31.4,M10水泥砂漿找平層以下為干砌片石護肩,以上為C15混凝土護肩。c為保證電纜槽內水順利排出,電纜槽在外側壁及隔板底部各設一泄水孔,孔徑50mm,護肩內每隔23m預埋80mmPVC管與電纜槽泄水孔銜接,將電纜槽內水排至路堤邊坡上;同時于電纜槽泄水孔孔口設一層150mm150mm熱鍍鋅鐵絲方眼網防鼠,鍍鋅網網孔尺寸15mm4、,鍍鋅鐵絲直徑不小于1.5mm,施工前前采用M10水泥砂漿將鍍鋅網固定在電纜槽泄水孔孔口處。d為確保路基本體整體性及避免開啟蓋板對基床表層的干擾,路肩電纜槽內側超挖部分采用C25混凝土回填,素混凝土頂面寬度50mm。電纜槽與接觸網支柱基礎間的縫隙根據其寬度回填C25混凝土或M10水泥砂漿。e在電纜槽的底部及側壁(靠線路側)鋪設一層不透水土工布,底部土工布延伸至邊坡。圖1 電纜槽優化后示意圖2、路基過軌管埋設1、過軌管埋設深度應置于基床表層底面以下(見圖2),對于路堤地段,應在路堤填筑至基床底層頂面后埋設;基床表層以下的基坑應采用C25素混凝土回填,待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70%以后再施工基床5、表層級配碎石。2、所有過軌管埋設應保證過軌管底面以下不小于100mm的素混凝土,過軌管中心間距為150mm,同時過軌管應滿足以下要求:(1)過軌管材質可采用鍍鋅鋼管、涂塑鋼管、碳素管、HDPE管。(2)通信、信號、防災、牽引變電過軌管直徑(內徑)采用100mm,電力過軌管直徑(內徑)采用100mm,150mm,200mm三種。(3)電力、牽引變電與通信、信號過軌管凈距應不小于1.0m。(4)過軌管埋設時兩端應用泡沫填充劑或軟布等封堵,并在每根管中預設兩根直徑4mm鐵絲以便穿纜。(5)過軌管管口應打磨光滑,防止穿纜時刺破線纜。(6)過軌管接續采用管節,擴口鋼管或專用連接管件連接并應保證不滲透水,6、不宜采用焊接。圖2過軌管埋設示意圖3、接觸網立柱基礎趙荒地路基接觸網立柱基礎嚴格按照盤營客專施網-路預-01執行,共計H鋼柱基礎ZH160B,31處,拉線基礎19處,硬橫跨基礎YJG5-4,14處。路基鉆孔樁施工原則上應在橋梁核測定位確定后方可進行,因為橋梁對接觸網的布置有很強的限制。拉線基礎位于支柱有拉線基礎符號一側,距支柱中一般為7m。接觸網立柱基礎工程應按照設計要求施工,不應破壞路基及防護工程結構。接觸網支柱基礎基坑必須全部用混凝土澆筑;有滲水暗溝地段,接觸網支柱基礎開挖不應破壞滲水暗溝。接觸網兩側同里程兩基礎中心連線應垂直于線路正線。預埋件數量、位置、型號和綜合接地應符合設計要求,每個7、接觸網立柱基礎對應一個綜合接地端子。技術要點:(1)、基礎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25,承臺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30。樁基礎和承臺須整體一次澆注。(2)、基礎縱向受力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強度不小于45mm。(3)、地腳螺栓每根配三個螺母、兩個墊圈,由站前施工單位統一配置制作并在基礎驗收時集中移交四電系統集成施工單位。(4)、鉆孔灌注樁施工應符合有關規范和工程設計具體要求,施工時應編制施工作業指導書,精心組織施工。(5)、接觸網支柱基礎鉆孔灌注樁定位時,定位以相應的接觸網基礎位置預留表或接觸網基礎平面布置圖為準。(6)、成孔施工應一次不間斷的完成,成孔完畢至灌注混凝土的間隔時間不應大于24小時。(7)、鋼8、筋籠在起吊、運輸和安裝中應采取措施防止變形。(8)、鋼筋籠安裝深度應符合設計要求,鋼筋籠吊裝完畢應進行隱蔽工程驗收,合格后應立即澆灌混凝土。(9)、基礎混凝土必須連續澆筑,地腳螺栓和縱向鋼筋底部的彎鉤應指向基礎內部。(10)、鉆孔灌注樁基礎采用作業法施工,應嚴格執行環境保護的有關規定,避免污染道床。(11)、在無咋軌道施工前,接觸網立柱已經架設,CP控制點應設在接觸網立柱上。(12)為便于施工,臨時樁橛采用統一的混凝土預制件。(13、設置CP臨時基樁要求接觸網基礎加長,應不影響接觸網基礎的承載能力,不得改變原接觸網基礎配筋。CP臨時基樁、CP臨時基樁擴大基礎及接觸網原基礎應一次施工完成。(14、CP臨時基樁不應侵入接觸網定位鋼板范圍,以免影響接觸網支柱的安裝;CP臨時基樁的側面限界應滿足相關規范要求。(15)CP控制點臨時柱橛設置應滿足高速鐵路工程測量規范(TB1060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