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大廈地下室及地上主體工程底板大體積混凝土施工專項聯合交底(1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596860
2022-09-27
18頁
4.39MB
1、底板大體積混凝土施工專項聯合交底表格編號/項目名稱及編碼國際大廈地下室及地上主體工程交底內容一、 大體積混凝土概況本工程底板和承臺共分為11個區。本次澆筑的為1區(塔樓區)-17.15m以下底板結構;該部分底板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30P12,砼 總方量為:9700m3,其板厚度主要有3.5m;局部厚度5.7 m、7.6m等; 底板分區及1區底板平面圖如下底板分區圖1區底板平面圖(電梯井處為A區)1區(主樓)面積及混凝土澆筑方量表序號位置面積(m2)體積(m3)1A區(-24.75-20.65m)約245580m321區(-20.65-17.15m)約31509320m331區(-17.15-142、.95m)約19504400 m3二、 砼施工準備1、配合比的確定根據相關規范、設計圖紙的要求及砼施工配合比設計經驗,該工程地下室底板砼施工配合比設計如下:混凝土每方材料用量(kg/m3)原材水水泥粉煤灰礦粉砂石外加劑合計用量151260160(35%)36(8%)73610165.47/砼坍落度:首先保證砼在泵管出料口處的坍落度達到12020mm,考慮到:裝料、運輸、卸料坍落度預留損失3040mm;現場泵送坍落度損失5060;出廠坍落度可根據實際情況適時調整.砼初凝時間為: 10小時35分;終凝時間為: 12小時45分。根據本工程底板砼施工部署安排(1區分兩層施工),結合本配合比設計對本工程3、底板砼進行了詳細的熱工計算,(計算過程詳見大體積砼專項施工方案)滿足溫控要求。2、現場砼施工條件的準備(1)砼澆筑場地準備,本工程底板砼澆筑時,砼攪拌車、輸送泵主要布置在基坑東側,以1區-17.15m以下砼澆筑為例進行布置(此階段砼輸送泵布置6臺、泵管5套、1臺汽車泵(48m臂長),運輸車輛投入48臺)如下圖:其中,罐車回轉場地材料堆場必須調整,且保證車輛回轉調頭順暢,汽車泵布置位置應回填土方,保證汽車泵站位。圍墻外占用環道東路輔道,提前做好占道申請及夜間施工申請。(2)現場驗收準備底板砼澆筑前,各工序及隱蔽驗收必須合格,并經監理對關鍵部位復核確認,簽署澆筑令后方可組織澆筑。(1區必須經鋼筋支4、架體系驗收合格后,方可報驗)。(3)本工程1區底板砼養護主要采用方法為: -17.15m澆筑面采用蓄水養護(蓄水深度不小于30cm),-17.15-14.95m采用覆蓋保溫養護(覆蓋2層麻袋、2層薄膜),因此現場砼澆筑前準備好養護覆蓋的材料,蓄水養護的區域,準備好水源接駁點和水管。(4)應急措施準備:1區底板砼施工前,收集砼施工期間及澆筑后7天的氣象信息,并做好應急材料措施準備,主要有:二級基坑四周擋水墻必須在砼澆筑前完成,以基坑四周后澆帶為截水溝進行排水(后澆帶端部挖集水井)。備好應急使用的鋼管(100t)、太陽燈(10盞)、薄膜(5000m2)、麻袋(3000條)等物資。(5)其他準備:技5、術人員熟悉圖紙,掌握底板結構布置、施工進度安排等情況,確定砼澆筑流向和澆筑方法。嚴格控制標高,在墻、柱鋼筋上必須抄標高控制線,以便隨時抄平,對集水坑、電梯基坑等標高重點控制?;A底板平面位置線、標高控制線、模板搭設位置、支撐情況,模板體系剛度及穩定性已通過質量檢查。機電安裝預留預埋已完成?;A底板鋼筋規格、數量、間距、錨固長度、保護層厚度等均符合圖紙及規范要求,鋼筋接頭經復試合格。以上各專業均已辦好各種隱預檢手續,簽字齊全。對模板內的雜物和鋼筋上的油污等應清理干凈,模板拼接的縫隙不漏漿。測溫用具及儀表均已安裝調試準備完畢,數量充足。振搗棒經檢查試轉合格,無漏電現象,養護水源準備完畢。夜間施工保6、證工作面照明情況良好,不斷電。照明燈具、線路檢修完畢。因底板砼施工時間較長,作業人員及管理人員采用輪班制,作業安排表附后。三、 1區(主樓)區底板混凝土施工1、澆筑方法的選擇1區-17.15m以下澆筑時,局部(A區)采用垂直分層澆筑,大面采用分層退行澆筑(分層厚度500mm),1區-17.15-14.95m澆筑時,自西向東分層(厚度500mm)退行澆筑。根據澆筑順序及方法,電梯井坑采用垂直分層澆筑(共8層)砼量為:480m3;在第6層澆筑完成后,大面自西向東進行分層推進澆筑,每層厚度不大于500mm,與其對接。-20.65-17.15m段采用分層澆筑,分層厚度500mm,自西向東退行澆筑(每根7、泵管負責澆筑范圍面積約為500m2,每退管澆筑一次澆筑方量為250m3,按每臺泵每小時澆筑3035m3,每臺泵澆筑一層時間為78.5小時,接管一次1小時(將拆除的泵管先接好,再用塔吊就位接管,節約時間),砼初凝時間為10小時,因此不會出現冷縫。另,基坑道路上設置的汽車泵可靈活進行布料,有效控制施工冷縫)。 2、混凝土輸送(1) 根據堆砼運輸路線(走環島路,運輸車時速控制在50km/h以內,單程距離21km,)的考察,綜合素考慮,砼單程運輸時間為30min。(2) 砼罐車容量為8m3,每臺泵車配備罐車數量計算為: 1) 泵車數量計算公式:N=qn/(qmax) 2) 每臺泵車需攪拌車數量計算公式8、: n1=qm(60l/v+t)/(60Q) qm=qmax計算結果 1)每臺輸送泵需配備攪拌運輸車臺數n1=6(臺); 2)共需配備攪拌運輸車:36(臺);考慮到大體積砼施工持續時間長,遇交通高峰期等因素影響,擬定每臺泵車配備7臺罐車,共配備42臺。(3) 砼罐車運至現場后,由專人進行交通疏解,以免出現組織混亂,擁堵現象。并在主要路口設置專人疏解交通。(4) 在混凝土輸送泵的引下管位置搭設泵管引下架,引下架用腳手管搭設成方形,中部及頂部與邊坡及地面拉結固定,泵管必須牢固架設,輸送管線宜直,轉彎宜緩,接頭應嚴密,泵出口處要設一定長度的水平管。(5) 防止操作隨意踩踏鋼筋和鋼筋移位,鋪設模板作為9、施工人員通道。(6) 泵送砼前,先用適量的與砼內成份相同的水泥漿潤滑輸送管道內壁。泵送過程中,受料斗內要有足夠的砼,以防吸入空氣。管道向下時,要在中部做轉折以防止空氣進入,產生泵管阻塞。輸送泵架在混凝土澆筑完成后及時拆除,將架管處混凝土填補完整。(7) 泵送混凝土澆筑入模時,端部軟管均勻移動,使每層布料均勻,及時利用振動棒進行分漿,不得采用趕漿施工。(8) 泵管混凝土出口處,管端距模板應大于500mm3、混凝土澆筑(1) 砼澆筑前,應掌握天氣情況,做好相應準備;并對所使用的機具進行檢查,同時保證水電及原材料的供應。(2) 根據前期砼澆筑時的實測數據,要控制砼在出料口坍落度達到12020時,澆筑10、方會比較順利,且不易堵管,因此將根據現場及天氣的特定情況適時調整坍落度(不得在現場隨意加水)。(3) 為減小砼的坍落度,現場對泵管進行麻袋覆蓋(避免陽光直射)和濕水(給泵管進行降溫)。(4) 砼的入模溫度控制在35C以內,為保證砼的入模溫度,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采取措施:降低原材入機溫度,主要是降低砂、石的入機溫度,主要采取的措施為攪拌前進行沖洗、淋水。砼罐車運輸過程中及現場等待時,對罐車進行降溫。(5) 混凝土澆筑前應對混凝土接觸面先行濕潤,(6) 采用流淌坡度施工(有利于入模后砼散熱)、薄層澆筑、循序推進澆筑方法。(7) 澆筑時沿自西向東方向推進,逐層上升。澆筑時,要在下一層混凝土初凝之前澆11、筑上一層混凝土,避免產生冷縫;分層澆筑時,將表面泌水及時排走;(8) 在每個澆筑帶的前后布置三道振搗器,第一道布置在砼的卸料點,解決上部砼的搗實,第二道布置在砼的中部,第三道布置在砼的坡腳處,確保中、下部砼的密實,澆筑向前推進,振動器也相應跟上,鋼筋密集處要特別加強振搗,以確保整個砼的質量。(9) 在澆筑過程中,一定要控制好間歇時間,上層砼應在下層砼初凝之前澆筑完畢,并在振搗上層砼時,振搗棒下插5cm,消除上下層之間冷縫,確保砼質量。一定要嚴格按操作規程操作,做到快插慢撥,快插是為了防止上層砼振實后而下層砼內氣泡無法排出,慢撥是為了能使砼能填滿棒所造成的空洞。在振搗過程中,振搗棒略上下抽動,使12、砼振搗密實,插點要均勻,插點之間距離一般控制在45cm,離開模板距離不大于30cm。振搗方式采用單一的行列形式,不要與交錯式混用,以免漏振,振搗點時間要掌握好,不要過長,也不要過短,控制在20-30s之間,宜在砼表面泛漿,不出現氣泡,砼不再下沉為止。在振搗過程中,不得觸及鋼筋,模板,以免發生移位,跑模現象。每振搗完一段,應隨即用鐵鍬攤平、拍實。4、混凝土表面處理(1)、-17.15m砼表面處理:本工程主樓區域砼分為水平兩層澆筑,第一層(-17.15m以下)與第二層在主樓以外區域重疊,因此砼表面處理分為兩種情況處理:上下層重疊部分:在下層砼澆筑期間,砼初凝前,插入抗剪鋼筋,鋼筋采用208001013、00mm,進入上、下層間Lae,如下圖所示:上下層不重疊部分泵送混凝土表面的水泥漿較厚,在混凝土澆筑到頂面后,及時把水泥漿趕走,初步按標高刮平,用木抹子反復搓平壓實,搓實遍數不少于3遍。并及時進行蓄水養護。(2)、-14.95m砼表面處理:由于泵送混凝土表面的水泥漿較厚,在混凝土澆筑到頂面后,及時把水泥漿趕走,初步按標高刮平,用木抹子反復搓平壓實,搓實遍數不少于3遍?;炷翝仓瓿梢院?,在混凝土接近初凝之前進行二次振搗然后按標高線用刮尺刮平并輕輕抹壓。組織專門人力,混凝土澆筑工程中及混凝土澆筑完畢后,密切注意混凝土表面裂縫情況,如混凝土表面在終凝之前出現龜裂現象,對裂縫部位進行搓平,直至裂縫完14、全消失。使混凝土硬化過程初期產生的收縮裂縫在塑性階段就予以封閉填補,以控制混凝土表面龜裂。5、混凝土養護(1) 本工程底板砼采用兩種養護方法:、-17.15m以下采用蓄水法(保溫保濕)養護,在砼澆筑完成初凝前,立即進行灑水養護.先行澆筑完成的部分,若有需要采用砌磚進行分格,分塊進行蓄水養護。在砼澆筑完成12小時內進行蓄水養護。、-14.95m處采用薄膜、麻袋覆蓋進行保溫保濕養護,在砼澆筑完成初凝前,立即進行灑水養護.在砼澆筑完成12小時內進行覆蓋。(2) 養護蓄水結合計算和實際情況,采取蓄水300mm深進行養護。(3) 待砼強度養護時間達到14天,并且砼內部與砼表面、砼表面與大氣溫度之差均在215、5后以下,將蓄水抽干(拆除覆蓋),再進行灑水養護。砼強度達到4Mpa以后,始允許操作人員在上行走,安裝模板及支架,但不得有沖擊性操作。(4) 待第一次底板砼澆筑完成后,將底板集水井內注水循環養護,如下圖所示: (5) 在第一次底板(-17.15m以下)澆筑時,砼表面找平時,略向電梯井處找坡,便于積水清除。6、大體積砼施工的應急措施(1) 不能連續澆筑的應急措施現場用電:在施工前,由現場施工員、安全員、現場電工、工長對現場施工用線路、用電設備進行檢查,以確保施工用電,施工中配置值班電工隨時對現場用電情況進行管理。輸送泵故障、泵管堵塞:施工前將輸送泵(包括備用泵)進行調試,并在施工中配備專職泵管維16、護人員現場待命,發生堵管情況迅速進行處理,確保在最短時間內恢復使用,備用輸送泵司機現場待命,如發生輸送泵故障,及時啟用,以確保施工連續進行?;炷凉患皶r:因混凝土預拌單位選擇主站(保稅區)及備用站(島外)為同一單位但在不同地理位置,故在混凝土澆筑之前,要求砼攪拌站若需要使用相同配合比進行拌制,在混凝土供應中出現攪拌材料短缺或交通問題不能及時供應時,及時通知備用站進行混凝土的供應。(2)天氣突變的應急措施密切關注氣象信息,根據大體積混凝土的施工進度計劃,購買澆筑期間后各7天的氣象資料,確保避免大體積砼在雨期澆筑。養護期間(尤其是澆筑后7天內)遇天氣大幅降溫、降雨情況,做好砼表面保溫措施,配備17、碘鎢燈、鋼管、塑料布等應急材料。遇大幅降溫天氣時,用碘鎢燈照射混凝土表面,以保證混凝土內外溫差不大于25,避免產生裂縫。遇降雨天氣,用塑料布覆蓋混凝土保溫層,同時,基坑周邊進行24小時不間斷抽排水,以保證降雨不影響混凝土養護。7、勞動力投入現場施工工人分成兩組配置施工人員,每組均有班組長負責,并且項目管理人員牽頭。管理人員(前后臺)大體積砼施工職責人工見附表。序號機械名稱數量職責1混凝土工50混凝土澆筑及養護2架子工10泵送管道和固定支架安拆3電工3接電4木工4看模5試驗工2制作混凝土試塊6測溫工3混凝土測溫7機修工3設備維修8普工58、機械、設備投入序號機械名稱型號數量(臺)1塔式起重機H318、/36B1個2混凝土輸送泵HBT60C6臺(1臺備用)3汽車泵48m臂長1臺4輸送泵管/5套5振動棒ZN5020根6攪拌車8m348部(攪拌站)7水泵WQ-25-34-44臺四、 大體積混凝土監測1、監測內容、溫控指標和預警指標監測內容:砼澆筑及固化過程中,監測內容應包括監測時間、砼水化熱即時溫度、內表溫差、溫降速率和大氣溫度。溫控指標:1、混凝土在入模溫度基礎上的溫升值不宜大于50。2、混凝土的內外溫差不宜大于25。3、混凝土的降溫速率不宜大于2.0。4、混凝土表面與大氣溫差不宜大于20。預警指標:當砼澆筑完成后砼表面點溫度與中心點溫度溫差(內表溫差)達到25時或測溫點溫降速率達到-2.0/19、小時,以書面報告形式并重點標注提出警示。2、監測布點本項目擬監測部位為1區底板,在可能出現較大溫差的部位布置測桿。主樓承臺分2次澆筑完畢,在平面布置上測桿分2次布設,每次共布置13根測桿,每個測桿分上、中、下3個測點,每個測點均布置備用點,承臺澆筑一次共計布置78個測點;2次總計共布置156個測點。其中上測點距砼上表面50100mm,中測點位于混凝土底板豎向中心位置,下測點距砼下表面50100mm。同時還設置大氣溫溫測點。3、時間安排監測起始時間:自砼開始澆筑時起監測頻次:第17天內,1次/2小時(每次電話通知,每天累計書面通知);第7天結束,1次/4小時(每次電話通知, 每天累計書面通知)。20、監測結束時間:底板表面無保溫覆蓋時表面溫度與中心點溫度自然溫差降至25或中心點溫度降至50以下時停止監測。4、數據提供監測結果及數據以書面報表的形式即時提供。實時監測報告內容包括:監測時間、天氣情況、大氣溫度、砼表面溫度和溫降速率、中心點溫度和溫降速率、底部點溫度和溫降速率、內表溫差、布點位置示意圖。附圖1:主樓承臺布點示意圖測桿平面布置圖(測點位置可根據實際情況調整)附圖2:測桿測點示意圖五、 試驗計劃攪拌站做抗滲試驗配比,抗滲等級為P12。砼試驗計劃如下:施工區段澆筑方量(m3)標養抗滲合計組數1區9700(第一次澆筑)44組20組64組4400(第二次澆筑)22組9組31組注:非抗滲試件21、每組為3塊,抗滲試件每組為6塊。同條件養護試塊由監理單位和我司在入模處見證取樣,試塊不應少于3組?;炷猎牧显囼炗媱潱涸跐仓炷燎皩嚢枵臼褂玫耐饧觿┑綌嚢枵疽娮C取樣進行進行復試。六、 質量驗收標準及保證措施1. 現澆結構外觀質量缺陷名 稱現 象嚴重缺陷一般缺陷露筋構件內鋼筋未被混凝土包裹而外露縱向受力鋼筋有露筋其他鋼筋有少量露筋蜂窩混凝土表面缺少水泥砂漿面形成石子外露構件主要受力部位有蜂窩其他部位有少量蜂窩孔洞混凝土中孔穴深度和長度均超過保護層厚度構件主要受力部位有孔洞其他部位有少量孔洞夾渣混凝土中夾有雜物且深度超過保護層厚度構件主要受力部位有夾渣其他部位有少量夾渣疏松混凝土中局部不密實22、構件主要受力部位有疏松其他部位有少量疏松裂縫縫隙從混凝土表面延伸至混凝土內部構件主要受力部位有影響結構性能或使用功能的裂縫其他部位有少量不影響結構性能或使用功能的裂縫連接部位缺陷構件連接處混凝土缺陷及連接鋼筋、連接件松動連接部位有影響結構傳力性能的缺陷連接部位有基本不影響結構傳力性能的缺陷外形缺陷缺棱掉角、棱角不直、翹曲不平、飛邊凸肋等清水混凝土構件有影響使用功能或裝飾效果的外形缺陷其他混凝土構件有不影響使用功能的外形缺陷外表缺陷構件表面麻面、掉皮、起砂、沾污等具有重要裝飾效果的清水混凝土構件有外表缺陷其他混凝土構件有不影響使用功能的外表缺陷現澆結構拆模后,應由監理(建設)單位、施工單位對外觀23、質量和尺寸偏差進行檢查,作出記錄,并應及時按施工技術方案對缺陷進行處理。2. 現澆結構尺寸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軸線位置基礎15鋼尺檢查獨立基礎10墻、柱、梁8剪力墻5垂直度層高5m8經緯儀或吊線、鋼尺檢查5m10經緯儀或吊線、鋼尺檢查全高(H)H/1000且30經緯儀、鋼尺檢查標高層高10水準儀或拉線、鋼尺檢查全高30截面尺寸8,-5鋼尺檢查電梯井井筒長、寬對定位中心線25,0鋼尺檢查井筒全高(H)垂直度H/1000且30經緯儀、鋼尺檢查表面平整度82m靠尺和塞尺檢查預埋設施中心線位置預埋件10鋼尺檢查預埋螺栓5預埋管5預留洞中心線位置15鋼尺檢查注:檢查軸線、中心線24、位置時,應沿縱、橫兩個方向量測,并取其中的較大值七、 安全生產及環保措施(1) 施工人員必須是經培訓合格的有證人員,嚴禁無證操作;且必須接受施工交底后方可作業。(2) 泵管的質量應符合要求,對已經磨損嚴重及局部穿孔現象的泵管不準使用,以防爆管傷人,施工前準備好洗管、清洗用品、接球器及有關裝置,作業前必須用同配比的砂漿潤管。(3) 泵管架設的支架要牢固,轉彎處必須設置井字式固定架。泵管轉彎宜緩,接頭密封要嚴。(4) 泵車料斗內的砼保持一定的高度,防止吸入空氣造成堵管或管中氣錘聲和造成管尾甩傷人的現象。(5) 泵車安全閥必須完好,泵送時先試送,注意觀察泵的液壓表和各部位工作正常后加大行程。在砼坍落25、度較小和開始起動時使用短行程。檢修時必須卸壓后進行。(6) 當發生堵管現象時,立即將泵機反轉把砼退回料斗,然后正轉小行程泵送,如仍然堵管,則必須經拆管排堵處理后開車,不得強行加壓泵送,以防發生炸管等事故。(7) 砼澆筑結束前用壓力水壓泵時,泵管口前面嚴禁站人。(8) 插入式振搗器電動機電源上,應安裝漏電保護裝置,熔斷器選用應符合要求。接地安全可靠電動機未接地線或接地線不良時嚴禁使用。(9) 操作振搗器作業時,應穿戴好膠鞋和絕緣橡皮手套。(10) 振搗器停止使用時,應立即關閉電動機,搬動振搗器時,應切斷電源,以確保安全,不得用軟管和電纜線拖拉、扯動電動機。(11) 電纜線上不得有裸露之處,電纜線26、必須放置在干燥、明亮處;不允許在電纜線上堆放其它物品。(12) 振搗器必須由操作人員掌握,作業后必須做好清洗、保養工作,振搗器要安放在干燥處。(13) 砼罐車進場必須聽從現場指揮人員調度,嚴禁亂停亂靠。(14) 砼施工后,應及時清理管內余砼,施工現場做到“活完料凈腳下清”。(15) 清理豎管時,高空作業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帶,保證安全帶高掛低用。(16) 嚴禁工人打架斗毆,以確保文明、安全施工。(17) 積水坑施工中應注意埋于坑底降水泵的電源的保護。大體積砼施工領導小組序號職務姓名職責聯系電話1組長尹傳發總體指揮協調,應急決策人139501101372副組長文坤波總體資源協調人134027、06962813副組長蒲生孝技術支持130039284954組員趙偉超現場總體協調負責人,應急執行人138599903575組員郭應林技術執行134592428916組員高炎安全監督152592308277組員彭少雄質量監督136009283028組員嚴林江現場執行負責135096438539組員施光華砼供應組織負責人13779998650大體積砼施工現場作業值班表: 班次姓名聯系電話職責責任領導趙偉超13859990357總負責羅春13959209621第一班(晚19:307:30)趙昂13666003715李鵬13666065209游軍18750226092王公差13509679852第二班(晚7:3019:30)龍洪13799845169廖濤15160051180商凱旋13959260214嚴定勇13606033750試驗質檢劉英/肖勇13276022663物資部李東18750271733安裝負責江利鋼13459004933鋼結構薛愛軍15985889560砼攪拌站總負責游總13806003636砼生產供應總協調現場協調負責施光華13779998650現場后臺協調后臺技術支持梁閩飛13616058516技術支持調度負責陳文輝13779991539調度安排試驗資料鐘曉松13400605786現場試驗技術資料 技術交底工程師: 時間:編制審核簽發時間時間時間接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