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梁工程橋面系接觸網及下錨拉線基礎、豎墻施工項目工程技術交底(1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597112
2022-09-27
12頁
269.54KB
1、* 橋面系接觸網及下錨拉線基礎、豎墻 施工技術交底單位:* 編制: 復核: 審核: 日期: 1.適用范圍及工程概況適用于*范圍內的橋梁工程橋面豎墻、接觸網檢查及下錨拉線基礎施工,全管段共計11座橋梁工程,詳見下表(全管段橋面系總長:2.736km)。*橋梁工程一覽表序號橋梁名稱參數起點里程終點里程孔跨結構長度(m)1*無聲屏障、曲線D2K232+138.7D2K232+484.093-24+8-32345.40 2*無聲屏障、曲線D2K232+946.93D2K233+026.942-3280.01 3*無聲屏障、曲線D2K233+100.300D2K233+409.649-32309.34 2、4*無聲屏障、曲線D2K233+499.8D2K234+213.546-32+2-24+14-32713.74 5*有聲屏障、曲線D2K234+363.05D2K234+717.57(40+64+40)+4-32+1-64354.52 6*無聲屏障、直線D2K235+918.670D2K236+124.1806-32205.51 7*無聲屏障、直線D1K236+228.200D1K236+461.2007-32233.00 現階段各橋梁橋面系遮板掛設施工已基本完成,為確保工程進度及施工質量現對橋面系接觸網基礎及下錨拉線基礎、豎墻施工進行交底,確保施工安全、規范、有序進行。其主要施工順序為:先掛3、設遮板施工,然后進行接觸網基礎及下錨拉線基礎、豎墻施工,接觸網基礎及下錨拉線基礎施工與豎墻施工同步進行。2.技術要求2.1嚴格按照客運專線鐵路常用跨度梁橋面附屬設施通橋(2008)8388A、標準梁等圖紙施工。2.2鋼筋原材料、加工、連接和安裝的檢驗必須符合鐵道部現行鐵路砼與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TB104242003)第5.2.1條、第5.3.1條、第5.4.1條、第5.4.2條和第5.5.1條的規定。2.3 加強砼澆筑前的各項檢查工作,確保砼外觀質量及線性的圓順。2.4對預埋件位置精確定位。2.5模板拆除時,注意保護成品,并防止模板變形。2.6橋面系相關工程施工期間務必確保運架梁設備的4、正常通過。2.7接觸網支柱基礎預埋M39螺栓(QJA2預埋6根、QJB預埋8根),螺栓外露基礎面190mm,螺紋長度190mm+5mm,配三個螺母,兩個墊圈。2.8接觸網支柱基礎中心距橋梁中心線距離為5750mm。2.9位于平坡或縱坡上的橋梁,支柱基礎頂面都應保持水平,預埋鋼板頂面應與基礎頂面齊平,預埋螺栓應保持與基礎水平面垂直,螺栓頂部偏離垂直位置的距離誤差不應大于1mm。2.10接觸網基礎及下錨拉線基礎混凝土施工完成后,應立即對螺栓相對位置及垂直度等相關技術要求進行再次排查檢查,確保符合設計要求后立即對外露螺栓進行投摸黃油并使用塑料膠紙對其進行包裹,防止生銹。2.11接觸網基礎預埋件誤差要5、求見下表:接觸網基礎預埋件誤差要求表序號預埋要求預埋誤差要求1螺栓組中心距線路中心線距離+50mm-0mm2螺栓組中心線順線路方向偏移50mm3基礎預埋件應牢固可靠,螺栓外露長度及螺栓長度+5mm-0mm4螺栓相鄰間距1mm5螺栓對角線間距1.5mm6預埋鋼板應與基礎面齊平或略高+5mm-0mm7預埋鋼板中部預留孔中混凝土略高于預埋鋼板頂面+5mm-0mm8預埋鋼板應水平,高低偏差5mm9螺栓應垂直于水平面,每個螺栓中心偏差在頂端偏移1mm10靠近線路側螺栓連線的法線應垂直線路中心線,一組螺栓的整體扭轉1.511基礎面至軌面距離;基礎面高出橋梁面距離;基礎平臺尺寸;預埋鋼板尺寸5mm3. 施工6、方法和工藝電纜槽由豎墻和蓋板組成,每側電纜槽豎墻有兩條,自外側遮板向擋砟墻依次為A墻、B墻。其中A墻與遮板連接在一體,A墻與B墻之間為電力電纜槽,B墻與擋砟墻之間為通信、信號電纜槽。電力電纜槽一般寬65cm(在安裝聲屏障時寬度為50cm,有接觸網支柱時寬度為20cm,有下錨拉線基礎時寬度為30cm),信號和通信電纜槽寬35cm。豎墻在梁體現澆完成后在橋面上進行現場澆筑。豎墻A之間的斷縫位置與遮板斷縫一致。豎墻施工時應保證各豎墻頂面的高度保持一致,以保證電纜槽蓋板受力均勻。1、 豎墻施工方法豎墻和擋碴墻一樣,一般2m為一段,模板采用整塊鋼模組合鋼模。豎墻施工方法同擋碴墻施工,豎墻間1cm斷縫用砂7、漿填塞,注意必須按照豎墻施工圖紙對其預埋件及預留口進行排查,防止施工漏項。豎墻位置大樣圖:在豎墻B得根部,對應擋渣墻過水孔位置設置100mm150mm(長高)的過水孔。為了方便電纜槽內連接電纜通過,在每片梁小里程側豎墻B上預留直徑100mm的圓孔,開孔位置見下圖:豎墻A位置對應每片梁小里程南廣電纜槽內接地端子里程,在豎墻A頂部預埋接地端子,如下圖:圖示中,注意擋渣墻位置、電纜槽內接地端子位置預埋錯誤,豎墻A預埋接地端子位置正確,施工過程中僅為參考,必須確保接地端子位于同一里程。2、接觸網支柱、下錨拉線基礎施工本交底中所包含橋梁,接觸網支柱、下錨拉線基礎分別為QJA2、QJB、QJLX三種型號,8、其具體布置方式及相關技術參數詳見后附圖紙。接觸網支柱一般間距50m左右,設在梁跨的1/4、1/2或3/4位置。支柱及下錨拉線基礎設在通信電纜槽內與豎墻A、豎墻B連接成一體。在梁體預制時留有接觸網支柱及下錨拉線預埋鋼筋和預留螺栓,其混凝土可以和豎墻一起澆筑也可以單獨澆筑混凝土。后附施工圖紙。注:接觸網支柱下臺階與豎墻B間距為20cm,下錨拉線基礎下臺階與豎墻B間距為30cm,施工過程中不得侵限電纜槽位置,詳見后附施工圖紙。接觸網基礎及下錨拉線基礎混凝土標號均為C50,豎墻均為C40混凝土。接觸網基礎及下錨拉線基礎施工前,應對其里程、相對位置及相關預埋件進行認真檢查符合,檢查無誤后方可進行施工。后9、附本分部接觸網基礎需設置雙接地端子位置表。施工時必須確保接地端子及接地鋼筋按照設計要求規范施工。3、接地端子系統的設置豎墻施工時注意對綜合接地的施工。接地端子按梁體端子設置圖進行布置,并作相應的貫通設置。要求接地端子混凝土表面平齊,露出長度不易超過2mm。根據最新設計要求及橋上接觸網基礎預留接口設計圖-南廣桂肇施網-601圖紙,對于橋梁上接觸網基礎位置處,需要安裝避雷針、雙線隔離開關等接觸網設備位置,接觸網基礎外側增設一處接地端子,供接觸網設備連接、接入。5.施工要求1、豎墻、接觸網基礎及下錨拉線基礎 模板加工根據設計圖紙常用跨度梁橋面附屬設施(通橋(2008)8388A)修訂版要求施工。豎墻10、模板均為定型鋼模,豎墻A澆筑前必須檢查遮板掛設位置及線性,符合要求后,與遮板預埋鋼筋整體澆筑;豎墻B底部對應擋砟墻預留方形(1015cm)泄水孔,施工過程中可加工15cm10cm木盒進行預埋,預埋位置須精確定位。接觸網基礎及下錨拉線基礎施工,模板采用竹膠板、方木加工,嚴格按照基礎結構尺寸進行加工,確保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后附接觸網基礎及下錨拉線基礎設計圖。模板加固必須穩固,防止跑模、爆模,影響混凝土外觀質量。 梁面標高測設標高測設前,首先要放樣豎墻及遮板外側輪廓線,測設點處最好用紅油漆標識,而且標出里程樁號,便于后續施工復核和檢查,對接觸網基礎預埋螺栓頂標高進行復測,并對接觸網基礎預埋螺栓位置11、垂直度及里程進行檢查確認。砼鑿毛和鋼筋除銹、調直清除接觸網基礎與橋面接茬部分砼的松散顆粒,并鑿除超限部分的砼;調整接觸網基礎預埋筋的位置、間距,清除附著在上面的殘余砼,并進行除銹工作。對豎墻位置預埋鋼筋范圍內混凝土表面進行鑿毛,確保鑿除至新鮮混凝土面,保證連接性。測量放線用全站儀將全橋中線貫通,并與線路中線聯測,以保證豎墻及遮板的圓順與線型一致。找平層施工找平層施工前測量人員、技術員和施工人員密切配合,按照直曲線布置點原則計算出設計標高,由作業工區主管復核無誤后轉交給作業隊技術負責人,作業隊技術員按照此數據進行現場控制。施工過程:復核里程點砂漿拌合制作標高帶測設彈墨線、標高初測等砂漿等強后復12、核標高帶高程施作兩個標高帶之間的找平層,使用68m的靠尺找平復核擋砟墻輪廓線及找平層標高。為了防止底部漏漿,支立模板之前在砂漿帶上豎墻邊線粘貼寬度最少2cm的雙面膠帶,一定要貼順直,不可彎扭,接頭處采用對接的方式。鋼筋綁扎應嚴格按設計圖紙進行施作,保證鋼筋間距及保護層厚度。采用綁扣形式按逐點改變繞絲方向(8字形)交錯綁扎,或按雙對角線(十字形)方式綁扎,以不易松脫為準。綁扎扎頭反扣至鋼筋內側,不得向外露出。墊塊呈梅花形布置,不少于4個/m2。綜合接地施工在梁端設置綜合接地鋼筋,通過縱向鋼筋將梁端接地鋼筋連接,在擋砟墻等附屬設施均預留連接鋼筋與接地鋼筋連接。a.用于綜合接地的縱向和橫向鋼筋可利用13、原位置或附近梁體非預應力結構鋼筋。用與接地系統的梁體鋼筋應在對接焊縫處進行搭接焊處理。b. 所有接地鋼筋之間的連接均采用16的鋼筋L形焊接,保證焊接質量,焊接長度單面焊200mm,雙面焊100mm,焊縫厚度至少4mm。c.接地端子材質應符合GB00Cr17Ni14Mo2要求,每個接地端預埋接地端子,并設有M16的內螺紋。模板安裝模板進場后,嚴格按照設計圖紙尺寸進行驗收。模板每次立模前必須采用磨光機進行全面徹底打磨,將表面的水泥漿等清除干凈,用棉紗再清理一遍,然后涂刷脫模劑。脫模劑可以采用柴機油混合液、色拉油或者專用脫模劑等,建議首選柴機油混合液。涂刷時要注意均勻性和薄厚程度,不能有堆積和流淌現14、象。豎向板縫間粘貼雙面膠帶。模板支立在初步加固之后,用垂球對模板進行垂直度檢查,利用外側墨線,對模板的位置進行復核。砼澆筑砼的澆筑時間盡可能安排在16:00第二天上午9:00之間,盡量避開高溫天氣時段。砼拌合時坍落度根據天氣溫度情況調整,外界溫度高于33時以12cm為宜,低于此溫度可以控制到8cm左右。振搗采用30插入式振動棒,其移動距離不得大于30cm,且插入下層砼內的深度宜為510cm。振動棒要快插慢提,振搗時間控制在11s16s,以砼不再沉落、不出現氣泡、表面呈浮漿為度。振動棒沿擋砟墻和豎墻中心線插入,防止其擾動模板。澆筑時砼采取吊車吊起料斗先放在橋面的鐵皮上,然后人工用鐵鍬鏟入模板,靠15、近便道一側的可以用料斗直接放入,但是一定要專人指揮吊車,防止碰撞模板。砼澆注至設計標高后,以2 米靠尺整平,先用木抹子粗收再用鐵抹子壓光處理,待砼縮水后就進行第二次趕光、抹面,用鐵抹子收面至少三次,防止砼表面產生收縮裂縫,確保頂面平整,棱角分明,縱向線條順直。 在豎墻砼灌筑完畢4h5h后,立即進行斷縫鋼板的抽拔,抽拔時間要靈活掌握好,抽拔過早易破壞擋砟墻砼,過晚則待砼完全凝固增加了抽拔的困難。抽拔斷縫鋼板時向上的拉力與斷縫豎向重合,以防損壞砼棱角或引起鋼板變形而增大抽拔力。拆模及砼養護當砼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60%、時間達到1218個小時方可拆模,拆除時盡量避免用重錘敲擊模板,防止變形。模板拆除16、過程中,拆下來的模板和零配件要及時在規定的位置擺放整齊,并及時進行表面清理,做到文明施工;同時務必確保運架梁設備的正常通過。當豎墻砼灌筑完成后,在拆模前先用土工布帶模板整體覆蓋灑水養護。養護時間不少于10天(鐵路砼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補充標準(鐵建設2005160號)),避免由于養護不及時、不到位而導致砼表面出現收縮裂紋。6質量控制及檢驗豎墻外觀質量要求遠看:平面線形順直、圓順,無折角、錯臺;頂面線形要求一條直線,無波浪形;砼外觀顏色均勻。近看:砼表面平整、光滑密實、光潔度明顯,無氣泡、漏漿痕跡,不得有蜂窩、孔洞、疏松、麻面、露筋;不得有缺棱掉角,棱角要完整、線條要清晰。 結構尺寸應滿足以下規范要17、求客運專線鐵路橋涵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暫行標準(鐵建設2005160號)鐵路砼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補充標準(鐵建設2005160號) 橋面基層應無浮渣、浮灰、油污等,同時防護墻根部應無蜂窩、麻面。9、安全及環保要求9.1 安全教育施工前對所有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并進行崗前安全培訓和考試,不達標者不得上崗作業。進行安全技術交底,重點防范,加強每一位參建人員的安全意識,做到防患于未然。安全需擺在工作的第一位,做到“安全第一”。所有工作都需圍繞著安全進行,做到措施到位、勤檢查、急整改,發現問題積極落實解決,將不安全因素降至最低限度,并最大限度的消除安全隱患,將“安全保工期,質量促生產”的基本施工指導思想落18、實到位。將高空作業、施工臨時用電作為重點防范項目。橋面系施工前應做好安全防護網,防止掉落雜物。9.2 起吊作業注意事項上下垂直運輸機械、繩索、部件應在當班使用前由專人負責檢查,起吊物體不得過重、過滿,并應注意:鋼絲繩應根據用途保證足夠的安全系數。凡表面磨損、腐蝕、斷絲超過標準的,大死彎、斷股、油芯外露的不得使用;吊鉤除正確使用外,應有防止脫鉤的保險裝置;卡環在使用時,應使銷軸和環底受力。9.3施工臨時用電分配電箱、開關箱,實行分級配電。開關箱內必須裝設漏電保護器,漏電保護器應符合GB6829-86 的標準要求。電動機械和手持電動工具的安全設置應符合國家有關標準和安全技術規程,在做好保護接零的同19、時,應按要求裝設漏電保護器。操作手柄和工作中必須接觸的部位,有良好絕緣,使用前進行絕緣檢查。現場必須設有保證施工安全要求的照明,箱內手持照明燈具,必須采用36V及以下的安全電壓。非專職電氣操作人員,不得操作電氣設備。操作高壓電氣設備,戴絕緣手套,穿電工絕緣靴并站在絕緣板上。9.4文明施工 積極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全體員工對文明施工的重要性的認識,在此基礎上建立健全責任制和獎懲制度。做好施工場地道路的規劃和設置,并且在施工現場的施工便道進行硬化處理。并配備專用灑水車,對施工現場和運輸道路經常灑水濕潤,避免揚塵。盡可能的選用靜音或低噪音施工機械,減少噪音污染。施工現場設置圍擋、護欄,圍擋的外飾面應整潔。圍擋及護欄未經批準不侵占農田。經批準臨時占用的,占用期限屆滿后及時清理被占現場,并恢復原狀。場地布置統一規劃,原材料、成品、半成品計施工機具等要歸類堆放整齊,各種物資材料按“質量環境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標準進行標識;對各項生產、設施、道路、管線、電力線路及各類物資放置場地實行平面動態管理。9.5環水保對職工進行環水保教育,規范施工;及時清理工作面上的廢棄物,嚴禁污染農田、水源等;防水層施工時注意對成品的保護。